[临床医学]常用医学统计方法 胡国清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100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1连续性资料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 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1.3.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
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3.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Wallis法。
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1.4.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
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4.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检验法。
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检验。
****需要注意的问题:(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
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循证医学实践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指标和方法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科学方法、临床经验和病患价值观的医学实践方法。
在循证医学中,统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判断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副作用。
本文将介绍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指标和方法。
一、描述性统计指标1. 平均数(Mean):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用来表示样本或总体的中心位置。
2. 中位数(Median):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的数值,可以用来衡量数据的分布偏移程度。
3. 众数(Mode):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常用于表达数据的集中趋势。
4. 方差(Variance):方差衡量数据集中在平均值附近的程度,是各数据离平均值的偏差平方的平均,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5.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来度量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平均距离,标准差越大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二、推断统计方法1. 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假设检验用于判断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常用于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2.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置信区间是用来表示样本估计值的不确定性范围,通常以95%的置信水平表示。
3. 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相关分析用来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和方向,常用于评估治疗方法与结果之间的关联性。
4.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回归分析用来建立预测模型,通过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预测结果变量的数值。
5. 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生存分析用来研究某一事件发生时间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常用于评估治疗方法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
三、实例应用以某种药物疗效评估为例,研究者收集了100位患者的数据,其中50位接受药物A治疗,50位接受药物B治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J C e n t S o u t h U n i v (M e dS c i ) 2009,34(11) h t t p ://x b y x .x y s m .n e t收稿日期(D a t e o f r e c e p t i o n ) 2008-11-11作者简介(B i o g r a p h y ) 胡国清,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伤害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
通讯作者(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u t h o r ) 胡国清,E -m a i l :h u g u o q i n g 009@g m a i l .c o m临床研究中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确定方法胡国清,黄琼峰,黄镇南,孙振球(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长沙410078)[摘要] 目前确定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的方法有效标法、分布法、专家意见法和文献分析法。
效标法可对所确定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给出专业解释,但没有考虑测量误差,不同效标会产生不同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而且通常情况下很难找到合适的效标。
分布法考虑了测量误差,易于实施,但不同样本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无法为所确定的最小可测变化值给出专业解释,对得出的最小可测变化值缺乏公认的判断准则。
专家意见法和文献分析法则分别基于专家意见和已发表文献,只能作为辅助。
在确定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时,最好能综合使用效标法、分布法和专家意见法。
[关键词] 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 结果测量; 效标法; 分布法; 专家意见法[中图分类号] R 1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7347(2009)11-1058-05Me t h o d s t od e t e r m i n e m i n i m a l c l i n i c a l l yi m p o r t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H UG u o q i n g ,H U A N G Q i o n g f e n g ,H U A N G Z h e n n a n ,S U N Z h e n q i u(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p i d e m i o l o g ya n dH e a l t hS t a t i s t i c s ,S c h o o l o f P u b l i cH e a l t h ,C e n t r a l S o u t h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 410078,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T h e r e a r e 4m e t h o d s t o d e t e r m i n e a m i n i m a l c l i n i c a l l y i m p o r t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M C I D )c u r r e n t l y ,n a m e l y a n c h o r -b a s e dm e t h o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b a s e dm e t h o d ,o p i n i o n -b a s e dm e t h o d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 .T h ea n c h o r -b a s e dm e t h o do f f e r st h e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M C I D ,b u t i t d o e sn o t c o n s i d e r t h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e r r o r .T h ea n c h o r -b a s e dm e t h o di sl i m i t e dd u e t od i f f i c u l t yt o o b t a i n e da s u i t a b l ea n c h o r i n m o s t c a s e s ,a n d v a r i a t i o no f M C I Dw i t ht h e a n c h o r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b a s e dm e t h o d t a k e s m e a s u r e m e n t e r r o r i n t o a c c o u n t ,a n di s e a s i l y i m p l e m e n t e d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b a s e dm e t h o dc a n n o t p r o v i d e t h ec l i n i c a l e x p l a n a t i o no f M C I D ,a n dt h e M C I D 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 s a m p l e s m i g h t d i f f e r f r o m e a c ho t h e r .T h e r ei sn og o l d e nc r i t e r i o nt oj u d g eM C I D b yd i s t r i b u t i o n -b a s e dm e t h o ds of a r .T h e o p i n i o n -b a s e dm e t h o d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a r e b a s e d o n t h e o p i n i o n s o f e x p e r t s a n dt h e p u b l i s h e dl i t -e r a t u r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y a r eu s u a l l y r e g a r d e da s a s u p p l e m e n t t o a n c h o r -b a s e d s m e t h o d 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 -b a s e dm e t h o d .I t i ss u g g e s t e d t h a ta n c h o r -b a s e d m e t h o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b a s e d m e t h o d ,a n d o p i n i o n -b a s e dm e t h o ds h o u l db e u s e dt o g e t h e r w h e nd e t e r m i n i n g a M C I D .K e yw o r d s : m i n i m a l c l i n i c a l l y i m p o r t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 o u t c o m em e a s u r e m e n t ; a n c h o r -b a s e d m e t h o d ;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b a s e dm e t h o d ; o p i n i o n -b a s e d m e t h o d[JC e n t S o u t hU n i v (M e dS c i ),2009,34(11):1058-05]1058临床研究中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确定方法 胡国清,等 近几十年来,生活质量和临床效果评价问卷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指标在临床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
医学论文中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目前,不少医学论文中的统计分析存在较多的问题。
有报道,经两位专家审稿认为可以发表的稿件中,其统计学误用率为90%-95%[1]。
为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提高统计分析水平,本文将介绍医学论文中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t 检验t检验是英国统计学家W.S.Gosset 1908年根据t分布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假设检验方法,常用于计量资料中两个小样本均数的比较。
理论上,t检验的应用条件是要求样本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两样本均数比较时,还要求两总体方差相等。
但在实际工作中,与上述条件略有偏离,只要其分布为单峰且近似正态分布,也可应用[2]。
常用的t检验有如下三类:①单个样本t检验:用于推断样本均数代表的总体均数和已知总体均数有无显著性差别。
当样本例数较少(n<60)且总体标准差未知时,选用t检验;反之当样本例数较多或样本例数较少、总体标准差已知时,则可选用u检验[3]。
②配对样本t检验:适用于配对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在选用时应注意两样本是否为配对设计资料。
常用的配对设计资料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两种同质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同一受试对象或同一样本的两个部分,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同一受试对象处理前后的结果比较。
③两独立样本t检验:又称成组t检验,适用于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比较。
与配对t检验不同的是,在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之前,还必须对两组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若为小样本且方差齐,则选用t检验;反之若方差不齐,则选用校正t检验(t’检验),或采用数据变换的方法(如取对数、开方、倒数等)使两组资料具有方差齐性后再进行t检验,或采用非参数检验[4]。
此外,当两组样本例数较多(n1、n2均>50)时,这时应用t检验的计算比较繁琐,可选用u检验[5]。
2.方差分析方差分析适用于两组以上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其应用条件是各组资料取自正态分布的总体且各组资料具有方差齐性。
伤害监测系统简介王璐;田丹平;邓欣;李黎;高林;张林;张伟;胡国清【期刊名称】《伤害医学(电子版)》【年(卷),期】2013(000)004【摘要】伤害监测是评价和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伤害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国内外伤害监测工作有了较大进展。
本文简要概括国内外伤害的发展,提出进一步加强我国伤害监测工作的建议。
:【总页数】4页(P35-38)【作者】王璐;田丹平;邓欣;李黎;高林;张林;张伟;胡国清【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长沙 410078;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长沙 410078;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长沙 410078;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长沙 410078;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长沙 410078;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长沙 410078;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长沙 410078;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长沙 41007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2014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老年人非故意伤害病例特征分析 [J], 耳玉亮;段蕾蕾;叶鹏鹏;高欣;汪媛;邓晓;纪翠蓉;金叶2.摸得着才能看得住——广东加快推进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建设 [J], 蔡若夫3.2006—2016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数据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J], 杨柳;叶鹏鹏;金叶;汪媛;王薇;段蕾蕾4.美国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J], XU Yun-jing;DONG Wen-fang;LIU Yuan-yuan;CHEN Jing-wei;LI Wen-jin;HU Xiang-dong5.浅析质量安全伤害信息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J], 朱亚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统计学统计方法总结(大全)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学统计学统计方法总结(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医学统计学统计方法总结(大全)》。
第一篇:医学统计常见资料统计方法归类医学统计常见资料统计方法归类计量资料:一、统计描述: frequencies(均数、中位数、4分位间距)二、统计推断:t1.t检验:适用于两计量数据间平均水平的比较(compaire means)1)一个样本和一个总体比较:单个样本t检验One Sample T Test2)两个样本:(1)完全随机分组—成组资料比较:两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要求:样本来自正态总体、方差齐(2)配对设计的两样本资料:配对t检验(Paired Sample T Test)往往是:A)治疗前后数据比较B)同一个样本用两种不同方法处理后的数据间比较2.方差分析:适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计量数据间平均水平的比较(compaire means)1)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往往是随机分组的多个均数间比较One-Way ANOVA2)双因素方差分析:除了组别因素外还有配伍因素(用SPSS中一般线性模型)3.非参数检验:适用于资料总体分布类型不清,或者偏态资料,或者方差不齐的情况下比较计量资料间总体分布的差异。
(nonparametric tests)1)配对计量资料:两相关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2 –relatedsample test2)成组的两样本资料两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2-independent sample test3)多组资料的比较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K-independent sample test计数资料:卡方检验:适用于两个率或构成比间以及多个率或构成比间比较1.四格表卡方检验:两个率或构成比间比较差异(descriptive statistics--crosstabs)1)非校正卡方:条件:n>40 , T>5Pearson Chi-Square2)校正卡方:条件:n>40 , 13)确切概率计算卡方:条件:n4)配对资料卡方:条件:配对设计的资料McNemar Test2.行列表卡方检验:1)条件:少于1/5的格子的理论数小于5Pearson Chi-Square2)若不满足以上条件:可以(1)增加样本含量(2)合理合并(3)删除该行或列3)卡方分割:等级资料:非参数检验:成组的两样本资料两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多组资料的比较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双变量计量资料:相关回归分析(一元回归、相关X与Y的问题)生存随访资料:生存分析1)大样本:寿命表2)小样本:LogRank Test第二篇: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概念总结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概念总结医学统计学: 是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常用医学统计方法统计学是以数学方法观察和比较事物的一门学科。
●变异导致的现象有,个体≠个体;个体≠部分;部分≠部分;部分≠全部上述四种不同如果是变异所致,则不同是表像,相同才是本质。
●鉴于“变异”的存在,当欲判断事物与事物有无不同时,必需考虑排除因变异导致的“假性”不同。
二、基本概念:12AB3、抽样误差:(1)样本指标(均来源于同一总体)之间的差别(2)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样本来源于该总体)之差●应用意义:抽样误差存在的原因是变异。
样本与样本之间存在的抽样误差,并非真正不同,而是“同质”。
4、概率: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符号“P”表示小概率事件:指P≤0.05( 5% )的事件。
法,每组30(1)上述研究的“真正”对象,是若干还是全体糖尿病患者?(2(3(4)上述“同质”的观察角度分别是:同类病人;同类护理方法;同类效果2、(1(2X :个体观察值,X :样本平均数,μ:总体平均数A、X1≠X2B、X1≠X2C、X ≠XD、X≠μE、μ1≠μ 2三、统计资料种类:资料不同,统计分析方法亦不同。
1、计量2、计数3、等级资料:既有计量又有计数性质(了解)四、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1.⑴随机:使样本对总体有代表性⑵对照:平行对照(观察组、对照组);自身对照⑶双盲:调查者不知被调查者属于何组,避免诱导误差被调查者不知自己属于何组,避免依从性误差⑷齐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象,除了被观察因素不同,其他所有条件均应相同。
234⑴以统计指标描述样本资料(频数分析:均数、率等)⑵——(应用在个体水平)⑶以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情况(总体指标可信限)——(应用在总体水平)⑷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是否同质(假设检验)——(应用在样本水平)2、计算方法:掌握计算器运算方法⑴直接法:略。
⑵加权法:原理(与直接法相比较)以组中值代替原始数据。
●大样本资料可以用直接法计算均数吗?●直接法和加权法计算公式中,“X”的含义有何区别?●直接法与加权法计算均数,那一种结果更精确?二、几何均数(G)12、计算方法:将所有数据(X)取对数(lgX)→求“算术均数”→取反对数三、中位数(M)123、计算方法:(1)直接法:排序及目测位居中间的数据之值(2)频数表法:计算关键——式中:L =i =fm =Σf L=12以δ以S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