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第六章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61
市场营销学-选择题答案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1.生产观念产生和流行的客观经济条件是(AE )。
A.产品供不应求B.产品供过于求C.环境污染严重D.产品质量高E.产品成本高2.市场营销观念的显著特征是( ABCD )A.突出产品销售B.突出产品质量C.突出以消费者为中心D.实行整体营销E.重视社会长期利益3.市场营销的功能主要有( ABDE )。
A.交换功能B.物流功能C.定位功能D.便利功能E.示向功能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6学时)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 C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和生活,久而久之所形成的某种特定的信仰、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活准则。
A.经济环境 B.政治法律环境 C.社会文化环境 D.科学技术环境2.社会文化群可分为( D )、宗教、种族和地理等四个亚文化群。
A.城乡B.年龄C.部落D.民族3.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的营销人员要十分注意( C )、儿童市场和女性市场这三大市场的消费变化。
A.日用品市场B.家电市场C.“银色市场”D.成年人市场4.影响汽车、旅游用品以及奢侈品等商品销售主要因素是( B )。
A.可支配个人收入B.可随意支配个人收入C.消费储蓄和信贷D.消费者支出模式5.研究市场营销环境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 C )。
A.产品开发能力B.降低成本能力C.应变能力D.竞争能力6.企业开展经营的目标市场的人口总量及其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对企业的( A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经营规模B.经营管理 C.人员编制D.财务核算7.向企业供应原材料、部件、能源、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的企业和组织称为( D )。
A.代理商B.辅助商C.零售商D.供应商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到5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1.企业对经济环境的研究主要包括(ACE )。
第一章市场与市场营销(2 学时)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招鲜、吃遍天”等说法,反映了企业的( B ) 。
A.生产观念 B. 产品观念 C. 推销观念 D. 市场营销观念2.汽车大王亨利. 福特说:不论顾客需要什么类型的车,但我们只提供黑色T 型车。
这种营销观念属于( C) 。
A.推销观念B. 产品观念C. 生产观念D. 市场营销观念3.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 D )A.经济学B. 行为学C. 心理学D. 应用科学4. 工商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最早是以( C )为指导思想的。
A.产品观念B. 推销观念C. 生产观念D. 市场营销观念5. 市场营销观念的中心是( B )A.推销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B.发现需要并设法满足他们C.制造优质廉价的产品D.制造大量的产品并推销出去6. 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企业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功能,便会顾客盈门。
这种观念就是( B )A.生产观念B. 产品观念C. 推销观念D. 市场营销观念7. 市场营销观念的模式可概括为( A )A.市场——产品——市场B.产品——市场——产品C.资源——产品——市场D.资源——市场——产品8. 一个消费者的完整购买过程是从( C )开始的。
A.筹集经费B.收集信息C.引起需要D.决定购买9. 市场营销组合中的4P’S是指(A )A.产品、价格、地点、促销B. 产品、价格、政治力量、促销C.探查、分割、优选、定位D. 价格、地点、人力、公共关系10. 潜在需求表现形式之一是有( D ) 而无购买欲望。
A.兴趣B. 需要C. 需求D. 购买力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5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2 到5 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1.生产观念产生和流行的客观经济条件是(AE )。
A.产品供不应求B.产品供过于求C.环境污染严重D.产品质量高E.产品成本高2.市场营销观念的显著特征是( ABCD )A.突出产品销售B.突出产品质量C.突出以消费者为中心D.实行整体营销E.重视社会长期利益3. 市场营销的功能主要有(ABDE )。
1. 众多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2. 行业增长缓慢3. 高额的固定成本或者库存成本4. 缺少差异或者转换成本低5. 退出障碍高: 1.高度专门化资产的清算价值低或者转换成本高, 2.退出费用高,如劳动违约金,员工安置费等, 3.已建立某种战略协同关系, 4.情感障碍, 5.政府和社会约束进入障碍: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商标专有、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等,和现有企业的反击强度)。
替代产品:是指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功能的其他产品1.相对于卖方的销售量而言,购买是大批量和集中进行的, 2.买方购买的产品占卖方成本或者销售数额相当大的部份, 3.从该行业购买的产品属于标准化或者同质化产品, 4.买方转换成本很低, 5.买方的利润很低, 6.买方对销售商后向一体化的现实威胁, 7.产品对买方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无关紧要,8.购买者掌握充分的信息。
1.供方产业由少数几个大企业支配,其产业集中度比买方产业高, 2.没有较好的替代品的供应,3.买方并非供方的主要客户,4.供方产品是买方行业的主要投入品,5.供方产品已经差异化或者已建立较高的转移成本 6.供方的前向一体化构成现实威胁。
5 种力量共同决定了行业竞争的强度和获得能力。
但各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同的,最强的某个力量或者几个力量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
(一)行业竞争观念。
1.销售商数量及产品差异程度5 种行业结构的类型一个销售商少数销售商许多销售商无差别产品彻底垄断有差别产品彻底寡头垄断 (无差别寡头垄断)不彻底寡头垄断(差别寡头垄断)彻底竞争垄断竞争(扩大本企业品牌差异2.进入与流动障碍3.退出与收缩障碍4.成本结构5.纵向一体化程度: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采取的前向或者后向一体化策略的总称。
6.全球化程度(二)、市场竞争观念识别竞争者的最佳方是绘制产品-市场竞争形势图,把行业和市场分析结合起来。
三、竞争者分析与选择(一)识别竞争者的战略战略群体:是指在某特定行业内推行相同战略的一组企业。
第一章市场营销学概述1、需要、欲望和需求★需要: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欲望:想得到某些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品的愿望,是个人受不同文化及社会环境影响表现出来的对基本需要的特定追求。
★需求:有支付能力和愿意购买某种物品的欲望。
欲望+购买力=需求。
区别:需要无法创造,可以影响欲望,最后影响需求2、效用、价值和满足★效用是消费者对满足其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效能的估价,是指产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实际上是一个人的自我心理感受,它来自人的主观评价。
★价值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也是一个在经济思想中有着很长历史的概念。
3、需求种类及任务:负需求:分析不喜欢原因,重新设计产品、订价,作更积极的促销,或改变顾客对某些产品或服务的信念。
无需求:刺激市场营销,即通过大力促销及其他市场营销措施,努力将产品所能提供的利益与人的自然需要和兴趣联系起来。
潜在需求:开发市场营销,准确地衡量潜在市场需求,开发有效的产品和服务,将潜伏需求变为现实需求。
下降需求:了解需求下降原因,或改变产品特色,采用更有效沟通方法再刺激需求,创造性的再营销,或通过寻求新目标市场,以扭转需求下降的格局。
不规则需求:通过灵活的定价、促销及其他激励因素来改变需求时间模式,使物品或服务的市场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上协调一致,这称为同步营销。
充分需求:改进产品,估计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降低成本来保持合理价格,激励推销人员和经销商大力推销,维持目前需求水平,这称为“维持营销”。
过度需求:减缓营销,可通过提价、减少促销和服务等暂时或永久地降低市场需求水平,或者设法降低来自盈利较少或服务需要不大的市场的需求水平。
有害需求:反市场营销,即劝说喜欢有害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放弃这种爱好和需求,宣传有害产品或服务的危害性,大幅提价及停止生产供应等。
4、市场: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某类商品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总和。
5、市场营销(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第六章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市场细分依照购买者的不同特点,或市场需求的差异性,揭示出企业面临的各种市场机会,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提供选择和比较的余地。
企业进行市场定位,为自己及其产品在市场上树立一定的特色,塑造一定的形象。
第一节市场细分战略一、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和进展市场细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Wendell R.Smith)提出的,其产生与进展经历了以下几个要紧时期。
1.大量营销时期(Mass Marketing)。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经济进展的中心是速度和规模,企业市场营销的差不多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和通过大众化的渠道推销。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方式降低了成本和价格,获得了较丰厚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重视市场需求的研究,市场细分战略不可能产生。
2.产品差异化营销时期(Product Differentiated Marketing)。
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动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面临产品严峻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理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产品不同的、具有不同质量、外观、性能的品种各异的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而未研究顾客需求,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产品试销的成功率仍旧专门低。
3.目标营销时期(Target Marketing)。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
因此,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抬起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地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互匹配的营销组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