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国艺术歌曲及演唱风格
- 格式:pdf
- 大小:242.76 KB
- 文档页数:3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演唱探析——以五首艺术歌曲和一部声
乐套曲为例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勃拉姆斯是19世纪德国古典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艺术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深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词曲配合著称。
研究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演唱探析,对于了解勃拉姆斯艺术风格、提高声乐技巧、完善唱腔表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研究对象与内容
本文主要选取勃拉姆斯的五首艺术歌曲和一部声乐套曲作为研究对象。
五首艺术歌曲分别为《Lerchengesang》、《Die Mainacht》、《Feldeinsamkeit》、《Wie Melodien zieht es mir》、《Vergebliches Ständchen》。
声乐套曲为《四首歌曲,Opus 43》。
本文将从歌曲的选词、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节拍、词曲配合、唱腔表现等方面进行演唱探析。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演唱实践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是对勃拉姆斯的生平、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进行介绍和分析,接着对所选歌曲的词曲结构和主旋律进行分析,再根据歌词和曲调特点探讨其唱腔表现和演唱技巧。
最后通过实践演唱,对理论研究进行验证和总结,提高演唱技巧。
4. 预期贡献
本文将对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演唱探索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五首艺术歌曲和一部声乐套曲的研究分析与演唱实践,对于提高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优化演唱效果等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同时,本文也将进一步深化对勃拉姆斯音乐的理解和研究。
谈二十世纪近现代德奥艺术歌曲1. 引言1.1 德奥艺术歌曲的起源德奥艺术歌曲是二十世纪近现代德语区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音乐形式,融合了德国和奥地利的音乐传统,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种音乐形式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语区域,当时正值德国和奥地利文化繁荣的时期。
德奥艺术歌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作曲家弗兰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和奥地利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等人的作品。
这些作曲家在音乐史上留下了众多优秀的艺术歌曲,奠定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基础。
德奥艺术歌曲的起源与19世纪德奥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密不可分。
在这个时期,德国和奥地利的音乐家们积极探索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致力于创造令人感动的音乐作品。
德奥艺术歌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这种音乐形式不仅展示了作曲家对诗歌和音乐结合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展现了德国和奥地利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德奥艺术歌曲的起源可以说是在这个时期的音乐探索和创作中逐步形成,并最终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和影响深远的音乐形式。
1.2 近现代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近现代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20世纪初至中期和20世纪中期至今。
在20世纪初至中期,德奥艺术歌曲经历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众多作曲家如理查德·施特劳斯、古斯塔夫·马勒、奥托·尼古拉等人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作品,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表现力和精湛的技巧赢得了乐坛的赞誉。
这些作曲家的作品不仅在音乐上开创了新的风格,也在诗歌与音乐的结合中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在20世纪中期至今的发展阶段,德奥艺术歌曲逐渐走向多样化和现代化。
随着音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音乐风格的多元化,德奥艺术歌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和主题,而是开始涉猎更多的音乐风格和主题内容。
一些新生代的作曲家如托马斯·阿德斯、维思瓦尔德·格拉默等人,不断推陈出新,为德奥艺术歌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word本科生毕业论文浅谈舒伯特《小夜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学生某某:宋超指导教师:黄河所在学院:音乐学院所学专业:音乐学中国·某某20 12年03月摘要舒伯特是极富诗意的艺术歌曲作曲家,是浪漫主义歌曲的创始者,一生共作有600余首艺术歌曲。
他首创了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与表现手法,词曲结合严密调性变化丰富多样,伴奏音乐新颖生动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为德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他的《小夜曲》旋律优美、情感纯真、风格高尚,充满了生活的希望,堪称所有小夜曲中最优秀的一部,被称为他的“天鹅之歌〞。
本文从音乐与文学的融合、表现手法与风格三个方面对小夜曲进展分析,以便更好的理解与把握歌曲的内涵与精髓,解决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小夜曲》 ; 艺术特征 ; 演唱处理Shubert are very poetic art-song posers,Is zhe founder ofRomantic song,for a life time total of more than 600 art song first.He pioneered the romantic musical language and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closely with lyrics,rich and varied tonal changes lively musical acpaniment novel ,Romantic atmosphere with a strong,The creation of the German art song opened up a broad road. his "Serenade," a beautiful melody, emotion pure, noble style, full of life, hope that all can serenade the most excellent one, known as his " Swan Song. " This article from the fusion of music and literatur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and style in three aspects of the Serenade for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songs to sing at the concert, 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Key words:"Serenade";Art Songs;Singing treatment目录摘要I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舒伯特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在他的创作中,艺术歌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也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之一。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对德语诗歌的音乐化,它们常常把歌唱和情感的表达作为重点,与传统的歌曲不同。
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一、丰富多彩的旋律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之一是旋律的丰富多彩。
他根据诗歌的意境,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旋律。
这些旋律常常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表现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严谨的旋律结构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旋律结构非常严谨,把声部间的平衡和相互影响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他的旋律结构不单单是一个诗句的歌曲化,而是把音乐素材多次进行变形再相互交错,构成复杂的层次感和对位性。
这些变化的技艺和旋律结构的形式化使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透彻。
整个曲子的纵深丰富,节奏和句型的变化让人感到古典音乐的抑扬顿挫。
三、对诗歌意境的表现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是根据不同诗人的诗歌进行创作的。
他通过音乐手法,表现出诗人所描述的景象或表达的情感。
他善于捕捉到诗歌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歌唱所需要的情感表现和线索,这些旋律每一次在整个作品中的演化和变形都能体现出他对诗歌的深刻理解。
四、情感表现的深刻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通常表现出内在的情感t原因是他本人是一个高度敏感而又理性的诗人和音乐家。
他可以很好地捕捉到人们的情感和情绪,然后在他的艺术歌曲中表现出来。
他的音乐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深刻感受,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人们的情感和内在感觉。
综上,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包括丰富多彩的旋律,严谨的旋律结构,对诗歌意境的表现和情感表现的深刻。
这些特点使他的作品在浪漫主义时期得到了广泛赞誉,并深深影响着德国音乐的发展。
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唱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德奥艺术歌曲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欧洲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种音乐体裁。
到19世纪时,有着“艺术歌曲之王”称号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出现,将德奥艺术歌曲发展到空前繁荣的程度,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舒伯特创作了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且大部分都是质量很高的,如《魔王》、《鳟鱼》、《水上吟》以及他的声乐套曲《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女》以及《天鹅之歌》等等。
本文将主要从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搜集整理有关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唱研究相关的高质量文献进行分析、归纳与整理,并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感受德奥艺术歌曲的魅力。
关键词:德奥艺术歌曲;舒伯特;艺术特色;演唱研究;一、引言笔者对德奥艺术歌曲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研究目的如下:第一,德奥艺术歌曲的产生、发展与定型经历了非常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至今仍在世界各国舞台上频繁上演,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很深的研究价值。
第二,笔者演唱了大量的德奥艺术歌曲,具有一定的演唱经验,并对这些歌曲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对德奥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具有深入的了解。
第三,20世纪初德奥艺术歌曲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以及演唱技法具有深厚的影响,分析20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对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具有理论上的参考意义和帮助。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在知网等渠道搜集了有关“德奥艺术歌曲的研究”的文章有126篇,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其中学术期刊90篇,学位论文24篇,会议一次,特色期刊11篇。
接下来笔者将在搜集到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不同的专题进行分类综述,在对评论的文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基础上,对这些研究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和评论。
二、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关于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笔者找到了相关的两篇学术期刊,分别是何佳培的《浅议舒伯特歌曲的艺术特色》与汤曼的《浅谈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特点及演唱风格》。
论柏林歌曲乐派的三阶段及其风格THE THREE STAGES OF BERUN UEDER SCHOOL AND ITS STYLE 陈海田可文摘要:"柏林歌曲乐派”是18世纪以柏林为中心的德文歌曲创作的作曲家群。
它最初以腓特烈大帝宫廷为中心,后扩展至柏林及周边城市。
他们以德文歌曲创作为主,为19世纪•德文歌曲创作高峰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柏林歌曲乐派的三个阶段:因宗教颂歌创作兴起的第一柏林歌曲乐派,发展于民歌抒情风格创作的第二柏林歌曲乐派,归流于浪漫音乐风格的第三柏林歌曲乐派。
在历史叙事中,论证柏林歌曲乐派各阶段的风格特征及对德意志音乐民族性的建构。
关键词:柏林歌曲乐派;德语歌曲;德意志风格中图分类号:J6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20)04-0113-14D01:10.15929/ki.l004-2172.2020.04.018一、“柏林歌曲乐派”的概念《亲斤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加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ans)在“Germany”(德国)这个词条中描述以腓特烈大帝宫廷为中心以及柏林周边城市形成了一个“Berlin Iieder School”,代表人物包括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1714—1788)、匡茨(Johann Joachim Quantz,1697-1773年)、格劳恩(Johann Gottlieb Graun,1704-1759)等人①。
在“Lied”词条中的第三部分“lieder c1740—cl800”,描述了18世纪德国利德的发展状况,多次提出了“First Berlin School M 和“Second Berlin School”的相关表述②。
在"song”这个词条,描述到“Berlin Lied Schools”并介绍相关作曲家③。
2018-09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舒伯特艺术歌曲《小夜曲》的风格特点及演唱处理林碧云(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摘要:舒伯特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在欧洲音乐史上享有“歌曲之王”的称誉。
《小夜曲》是舒伯特一生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采用了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而成,本文将论述《小夜曲》的风格特点以及演唱处理,使歌唱者能更好地去理解和演唱这首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歌曲。
关键词:小夜曲;风格特点;演唱处理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7-0091-01一、人物简介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
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的作品数量繁多,其中以声乐作品尤为著称于世。
他为不少诗人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等,善于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
舒伯特的主要创作领域是艺术歌曲,在他短暂的一生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优秀艺术歌曲,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被誉为“歌曲之王”。
舒伯特是自由音乐家的楷模,是从社会底层最早走出的音乐家之一。
当时的民间传说认为,天鹅将死的时候,会唱出最动人的歌。
维也纳的音乐出版家哈斯林格在舒伯特逝世后不久发现了他未曾问世的作品,认为他去世前半年所写的十四首歌,当属动人的绝笔,于是将它们汇编成集,以“天鹅之歌”命名出版,其中的第四首就是这首《小夜曲》,是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
二、歌曲的风格特点舒伯特是纯粹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第一位作曲家,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韵,旋律是歌词内涵的自然流露,伴奏承载了演唱旋律难以表达的内容,通过调性、音区、和声的色彩变化,赋予了艺术歌曲新的生命,使之具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和传记性。
小夜曲是西洋乐曲体裁之一,产生于十七、十八世纪,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
论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在他⼀⽣的⾳乐创作中艺术歌曲占据着⼗分重要的地位,他使19世纪艺术歌曲创作进⼊了崭新的天地。
笔者以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为课题进⾏研究,通过对他的⽣平和艺术歌曲创作的概况进⾏梳理和分析,总结了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乐创作风格和演唱特点。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 勃拉姆斯于1833年5⽉7⽇出⽣于德国北部城市汉堡。
他⾃幼向⽗亲学习⼩提琴、⼤提琴、圆号和⾳乐基础知识。
10岁时他向马克森(Eduoard Marxsen,1806-1887)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
由于家庭⽣活贫困,勃拉姆斯13岁就在当地的⼩旅店⾥弹奏钢琴以获取微薄收⼊贴补家⽤。
1846年勃拉姆斯在汉堡举⾏了他⼀⽣中的第⼀次钢琴独奏⾳乐会,由于演奏的曲⽬中有他根据民间舞曲和歌曲改编的作品,使⾳乐会具有了双重意义,在向⼈们展⽰展⽰钢琴演奏技艺的同时,⼜表现出他的⾳乐创作才华和注重情感表现的⾳乐⽓质。
1848-1849年匈⽛利⾰命失败以后,许多匈⽛利艺术家逃亡到汉堡,这是他认识了著名的⼩提琴家爱德华·雷门伊(Eduard Remenyi,1830-1898)。
勃拉姆斯从他那⾥得以熟悉匈⽛利丰富的民间⾳乐,为后来勃拉姆斯写成著名的《21⾸匈⽛利舞曲》和⽤民间⾳乐素材写成的其它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次演出中他⼜结识了匈⽛利杰出的⼩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Joseph Joacim,1831-1907)。
经他介绍,1853年勃拉姆斯在杜塞尔多夫拜访了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夫妇,舒曼对勃拉姆斯的钢琴演奏和作品给予⾼度评价,在搁笔多年的情况下,舒曼再度握笔撰⽂,写下题为《新的道路》的评论⽂章,赞赏勃拉姆斯的⾳乐创作成就,称他是“能以理想的⽅式表现⾄⾼⽆上的时代精神的⼈。
当代音乐2021年第5期MODERNMUSIC理查 施特劳斯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特色以«小夜曲»«明晨»为例王㊀娅[摘㊀要]作为晚期浪漫派杰出的代表作曲家ꎬ理查 施特劳斯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ꎮ本文从其生平㊁三个历史阶段的艺术歌曲创作及具体歌曲的演唱分析三个部分进行阐述ꎬ以期更好地把握其晚期浪漫派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特色ꎮ[关键词]理查 施特劳斯ꎻ艺术歌曲ꎻ创作特征ꎻ演唱[中图分类号]J652 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5-0089-03[收稿日期]2020-12-11[作者简介]王㊀娅(1975 ㊀)ꎬ女ꎬ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ꎮ(南通㊀226007)㊀㊀一㊁理查 施特劳斯 晚期浪漫派艺术歌曲的代表作曲家理查 施特劳斯(RichardStraussꎬ1864 1949)ꎬ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德国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ꎮ他出生于慕尼黑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家庭中ꎬ其母亲是啤酒商的女儿ꎬ父亲是当地宫廷歌剧院乐队首席圆号手ꎬ富有良好的教养与音乐才华ꎮ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ꎬ施特劳斯自幼便学习钢琴和小提琴ꎬ在梅耶尔门下又学习和声㊁对位和配器ꎬ为后来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ꎮ其音乐创作早期专注于标题性交响音乐ꎬ代表作有«意大利交响幻想曲»ꎬ交响诗«麦克白»«死与净化»«唐璜»等ꎮ1900年后创作重心转向歌剧ꎬ其主要代表作品有«莎乐美»«埃勒克特拉»«玫瑰骑士»«没有影子的女人»等ꎬ成就非凡ꎮ不过正是这样一位被誉为李斯特交响诗㊁瓦格纳歌剧传人的作曲家ꎬ对艺术歌曲这种小型音乐体裁却是情有独钟ꎬ甚至其一生的音乐创作可以说是以歌曲开始ꎬ以歌曲结束ꎬ与其个人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ꎬ是作曲家本人最细腻的内心情感的表达ꎮ施特劳斯所创的200多首艺术歌曲在声乐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ꎬ既承接了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㊁舒曼等人的传统ꎬ又深受瓦格纳的影响ꎬ带有鲜明的晚期浪漫主义色彩ꎮ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在管弦乐及歌剧创作上的天赋ꎬ将其恰当地运用在歌曲创作中ꎬ使这种原本精致抒情的小型音乐体裁充满了歌剧咏叹般的戏剧性和震撼力ꎬ显示出诗意与戏剧性巧妙结合的独特风格ꎬ使艺术歌曲的创作ꎬ继勃拉姆斯㊁沃尔夫㊁马勒之后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ꎮ二㊁理查 施特劳斯艺术歌曲创作的三个主要阶段作为德国晚期浪漫主义乐派的重要作曲家ꎬ理查 施特劳斯精通德奥音乐的传统ꎬ谙熟欧洲音乐的成果ꎬ有着高超的作曲技巧ꎮ从他六岁开始创作出平生第一部歌曲«圣诞之歌»至逝世前一年为女高音与管弦乐团所创作的«最后四首歌»ꎬ共完成200多首艺术歌曲ꎬ这些歌曲可谓是多姿多彩㊁风格各异ꎬ既有感情充沛气质热烈的抒情歌曲ꎬ又有蕴含高度演唱技巧㊁充满戏剧性张力的深刻作品ꎮ总之ꎬ施特劳斯艺术歌曲中ꎬ自由流畅的旋律㊁精妙卓越的和声和新颖精巧的配器ꎬ让歌曲充满了 意大利式的温柔㊁绮靡ꎬ同时又兼有日耳曼的雄浑与严肃 [1]ꎬ无愧为德奥艺术歌曲中的瑰宝ꎮ纵观其创作的风格趋向ꎬ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ꎬ早期(1870 1884)ꎬ中期(1885 1906)ꎬ晚期(1918 1948)ꎮ(一)早期创作阶段施特劳斯早期写下了40多首歌曲ꎬ不过多数已经遗失ꎮ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主要是模仿19世纪早期艺术歌曲的风格ꎬ如分节歌㊁通谱歌及民歌等风格ꎮ一部分是为了家庭式社交音乐会而写的ꎬ另一部分是送给经常鼓励他创作的舅妈乔安娜 普秀尔的ꎮ由于受到其父亲对古典时期作曲偏好的影响ꎬ施特劳斯在此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手法上较为保守ꎬ歌曲结构较为简短ꎬ音乐重于抒情ꎬ在调性上多为近关系转调模式ꎬ与中㊁晚期的歌曲调性比较显得单纯㊁平易ꎮ在诗词的选择上ꎬ这一时期的歌曲多以自然㊁超自然力量㊁幻想㊁死亡等为主题ꎬ大部分为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的诗人诗作ꎬ如歌德㊁海涅㊁伯恩斯㊁拜980伦㊁克鲁波㊁史提勒等ꎮ施特劳斯在以史提勒的诗词所作的«红玫瑰»(RoteRosen)一曲中ꎬ以织度厚实的和弦为伴奏ꎬ配以谐和的和声及抒情的旋律ꎬ传达出诗中的热情ꎬ唱出玫瑰在太阳下绚丽绽放的美丽景象ꎮ(二)中期创作阶段从1885年至1906年间ꎬ施特劳斯创作完成100多首艺术歌曲作品ꎬ占其艺术歌曲总量的一半左右ꎬ这也是作曲家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空前的成熟期ꎮ这个时期的歌曲旋律美妙抒情ꎬ既沿袭了浪漫乐派舒伯特㊁舒曼等人在诗词与音乐密切结合上的传统ꎬ又接受了新德国乐派的影响ꎬ如在歌唱旋律中加入变化半音和朗诵式旋律以增加歌曲的戏剧性等ꎮ1885年根据诗人H 吉姆的诗作创作的«万灵节»ꎬ诗词描写在每年五月 万灵节 这天ꎬ能与死去爱人的灵魂相会ꎬ以表达恋人间的相爱不渝ꎬ施特劳斯在此曲充分使用了半音变化技法ꎬ微妙地表现出现实生活与往昔回忆之间动摇的情绪ꎬ歌曲深邃的意境㊁执着的情感ꎬ使其成为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ꎮ根据吉姆另一首诗创作的«忍耐»ꎬ作曲家以级进或同音反复的宣叙调式旋律ꎬ表达了诗作中对逝去的年轻岁月的无奈感伤ꎬ曲调极其伤感优美ꎮ施特劳斯在这一时期的诗词选材较为特别ꎬ在1885年至1890年间ꎬ其歌曲取材多自较少为人所知的诗人的诗作ꎬ如达恩㊁吉姆㊁夏克等ꎮ而1891年后ꎬ作曲家又开始对当代诗人诗作产生兴趣ꎬ如亨克尔㊁戴梅尔㊁麦克等ꎬ歌词内容大都以表现爱情为主ꎬ情感真挚细腻ꎬ非常适合演唱ꎬ作曲家精心的创作为原本无名的诗作增添了光彩ꎮ施特劳斯这一时期创作的歌曲大都清新流畅ꎬ旋律线条悠长ꎬ充满歌唱性ꎬ无论是和声手法ꎬ伴奏织体ꎬ还是调式调性的变化ꎬ都较之早期有了很多新的突破ꎮ在19世纪末ꎬ他开始用管弦乐队为他以前创作的歌曲进行配器ꎬ使歌曲的情感幅度较之先前有了更大幅度的扩展ꎮ施特劳斯这一创作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可谓精彩纷呈ꎬ如以吉姆诗集«最后的叶片»中的八首诗创作了作品编号 十 的艺术歌曲:«奉献»«夜»«大丽斯»«秋水仙»«万圣节»等ꎬ还有作曲家献给新婚夫人保丽妮的«平静ꎬ我的心灵»«瑟西莉»«秘密的邀请»和«明晨»ꎬ这些作品如今都已成为艺术歌曲史上的精品之作ꎬ得到了广泛的流传ꎮ(三)晚期创作阶段施特劳斯的晚期艺术歌曲包含从1918年至1948年间的创作ꎬ此时期的艺术歌曲作品在音乐风格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ꎬ其创作手法以结合新古典乐派花腔式旋律与新德国乐派的半音及朗诵式旋律为主ꎬ巧妙地把18世纪的优美典雅与19世纪后期的丰饶多姿合为一体ꎮ旋律创作上深受瓦格纳㊁李斯特的影响ꎬ常是短小动机的连续ꎬ音域宽广开阔ꎬ爱好以跨音域大跳的方式来延展戏剧的张力ꎻ和声上多采用较多复杂或不和谐的手法ꎬ转调频繁ꎬ造成了调性模糊甚至是无调性的效果ꎬ使大小调体系走到了崩溃的边缘ꎬ也为20世纪无调性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ꎻ歌曲的篇幅与情感幅度也较之早㊁中期的创作有了较大㊁较深的扩展ꎬ很多歌曲都有前奏㊁间奏和尾奏ꎬ情绪起伏更大ꎬ内涵更丰富ꎮ如«最后四首歌»中的«在晚霞中»ꎬ就长达10分钟左右ꎮ而管弦乐队的伴奏ꎬ更使得这些歌曲具有了歌剧咏叹调般的戏剧性和震撼力ꎮ此阶段施特劳斯在歌词的选择方面ꎬ除选取许多知名诗人的诗创作外ꎬ也增添了多部翻译自外国的诗作和东方诗集ꎬ更有倾向于对古希腊㊁古犹太传说描写的ꎬ表现出其创作意识中强烈的主观主义和唯美主义倾向ꎮ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最后四首歌»以及«我要编花束»«坏天气»等ꎮ意义非凡的«最后四首歌»是为女高音和管弦乐而作ꎬ这套作品被认为是其最重要的声乐作品之一ꎬ 也是除了马勒的作品以外ꎬ艺术歌曲由管弦乐伴奏的典范:气势磅礴㊁旋律飞扬㊁乐句特长㊁高潮一个接一个ꎬ有时热情有时温和平静ꎬ有细致的描述也有热情的颂扬ꎮ施特劳斯的早期歌曲有时会被批评为矫揉造作ꎬ旋律迁就和声ꎬ但这套作品却被认为无比诚恳动人ꎬ充满深沉的个人情感 ꎮ[2]三、两首代表作品的演唱分析(一)«小夜曲»这首旋律欢快㊁充满青春活力的小夜曲是理查 施特劳斯于1886年去意大利旅行时根据FriedrichvonSchack的诗作谱写而成的ꎮ这是一首甜蜜的爱情诗歌: 草地上脚步轻轻ꎬ微风吹拂着树枝ꎬ我在这花园中等着你ꎬ溪水静静地流着ꎬ万物都睡了ꎬ而我的爱却醒着ꎮ 作曲家用细腻生动的音乐把情人间炙热的心情和月色下梦幻㊁朦胧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ꎮ此歌为二部曲式ꎬ全歌在愉快的呼声中展开ꎬ速度很快ꎬ情绪活泼而又柔和ꎬ采用了6/8和9/8拍子ꎬ而且几乎每一个乐句都是由最后一个八分音符起唱ꎬ演唱者在唱时要有每一小节二拍或三拍的感觉ꎬ做到在活跃的基础上大线条地演唱ꎬ这样才不至于使句子显得支离破碎ꎮ第一部分为两小段ꎬ各有22小节ꎬ描述一对恋人相约的情景ꎬ因钢琴部分已做了很好的描绘和铺垫ꎬ所以要求演唱者的声音既激动又不能随意放大音量ꎬ整个力度需控制在PPꎬ即使是大幅度的音程跳动ꎬ高音也不要太突兀ꎬ乐句要交代得清楚ꎬ把诗词清晰地念唱出来ꎮ在第二小段末尾小节演唱需做一点渐慢的处理ꎬ然后钢琴间奏再回原速ꎬ为转入下一部分作好准备ꎮ第二部分通过转调ꎬ音乐转入另一意境(见谱例1):在朦胧的夜色中ꎬ恋人依偎在菩提树下ꎬ甜蜜拥吻ꎬ沉浸在梦幻般爱情的喜悦里ꎮ此段增加了许多的临时变化音ꎬ要求演唱者在连贯歌唱的同时掌握好音准ꎮ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ꎬ演唱者的情绪及音量要逐渐加强ꎬ最后达到歌曲最高㊁最饱满的#Aꎬ不过力度在此时还要有所控制ꎬ要符合作曲家 mf (中强)的要求ꎬ歌曲最后4小节又恢复到轻声ꎮ090当代音乐 2021年第5期㊀㊀谱例1:此曲的演唱难点在于音符快ꎬ歌词多ꎬ由于是小夜曲ꎬ又不能完全放声ꎬ即使音区较高ꎬ所以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弱声演唱技巧和良好的音乐感觉ꎮ演唱时尤其要重视气息的支持ꎬ避免用轻声演唱高声区时声音发虚ꎮ本曲适合于轻型抒情或花腔女高音演唱ꎬ舞台效果很好ꎮ(二)«明晨»1894年理查 施特劳斯在他30岁时创作了四首具有重要意义的套曲Op.27ꎬ他将这套作品作为新婚纪念送给了保丽妮ꎬ诗词由JohnHenryMackay创作ꎬ«明晨»是四首歌曲中最后一首ꎬ也是其中最为珍贵的一首ꎬ它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光明的幸福梦境ꎬ也是处于爱情幸福中的施特劳斯内心的真实写照ꎮ此曲为带前奏和尾奏的一部曲式ꎬ歌曲开始的13小节由钢琴单独出现ꎬ理查 施特劳斯把乐思和诗意融合在他钢琴伴奏中ꎬ表达出早晨宁静㊁清纯的意境ꎬ演唱者最好能把这十几小节钢琴弹奏的旋律铭记于心ꎬ以便让自己更好的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ꎮ人声在第14小节的弱拍似宣叙调般插入ꎬ与伴奏声部步调并不一致ꎬ这与福列的«月光»有异曲同工之妙ꎮ歌声与琴声同时在唱ꎬ有时甚至把主要旋律给了伴奏ꎬ如果离开表现丰富的伴奏部分只唱旋律ꎬ演唱者不容易抓到要领ꎬ甚至可能会觉得旋律没有那么好听ꎬ所以伴奏与人声的相互融合显得尤为重要ꎮ曲末的13小节是全曲最为动人之处(见谱例2)ꎬ同音反复的旋律ꎬ音程变化很小ꎬ人声被要求一直保持安静且平稳的轻吟ꎬ钢琴伴奏部分被作曲家用了几个和弦带来微妙温暖的色彩变化ꎬ把歌声衬托得极为迷人ꎬ演唱者要用心去感受伴奏中所蕴含的深意ꎬ体味歌词表达的意境ꎬ歌声力度要轻ꎬ唱出连绵悠长的声乐旋律ꎬ细致入微地表现出一位沉浸在幸福回忆中的情人的喃喃自语ꎮ㊀㊀谱例2:此歌虽然简单ꎬ但要求歌唱者气息要沉着ꎬ声音连贯㊁均匀平稳ꎬ随着音乐的起伏音量可有所变化ꎬ但整个力度都必须控制在轻声的范围内ꎬ既使在#F或G这两个较高音的地方都不能用强音演唱ꎬ绝不能破坏宁静的气氛 ꎮ[3]演唱者在演唱时还要注意语气的变化ꎬ把握好语言的强弱规律ꎬ避免生硬呆板ꎬ同时注意与伴奏的配合交流ꎬ把作曲家沉浸于爱情幸福之中的内心情感完美地表现出来ꎮ结㊀语理查 施特劳斯的艺术歌曲ꎬ在德国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发展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ꎬ西方音乐界给与了他很高的评价ꎬ他的作品被认为是用音乐来体现德语诗篇所饱含的诗情的典范ꎮ其艺术歌曲创作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ꎬ作品既具备传统的高贵㊁典雅气质ꎬ又像一首首充满极强戏剧张力的交响诗ꎬ 他非常巧妙地将18世纪的高雅情致和瓦格纳式的丰富多彩融合为一体 ꎮ[4]歌曲中 简明抒情的旋律㊁丰富多彩的和声㊁变化多端的节奏以及精湛的配器技巧ꎬ将诗词的美和热情用音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ꎬ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ꎮ[5]施特劳斯把艺术歌曲从家庭音乐会或小型聚会的小世界引领入了一个由大乐队伴奏ꎬ从而获得更多掌声㊁吸引更多观众的广阔天地ꎬ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古典与现代㊁传统与革新之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创作道路ꎬ为晚期浪漫派艺术歌曲画上了绚烂的一笔ꎮ注释:[1]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ꎬ1999:140. [2]席慕德.有心如歌 席慕德谈歌艺[M].上海:文汇出版社ꎬ1999:211.[3]储声虹ꎬ徐㊀朗ꎬ余笃刚.外国艺术歌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ꎬ2004:143.[4]王大燕.艺术歌曲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ꎬ2009:210. [5]同[3].(责任编辑:张洪全)190王㊀娅:理查 施特劳斯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特色 以«小夜曲»«明晨»为例。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是19世纪独具一格的奥地利作曲家,他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包括交响曲、室内乐、钢琴曲以及艺术歌曲。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堪称音乐史上的瑰宝,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情感深度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探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一些特点。
一、情感表达力强烈舒伯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充分展现了他对于情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人类情感的高度敏感。
他的作品情感表达力强烈,从浪漫热情到忧郁沉思,从欢愉轻松到悲伤哀思,表达了各种不同情感状态。
舒伯特通过他的音乐,直接触动了听众的内心世界,使人们深刻体验到他所表达的情感。
二、旋律优美舒伯特的旋律非常优美,充满了旋转和回旋的特点,令人难以忘怀。
他的旋律通常由简单的音型和装饰性的音符组成,旋律线条流畅,容易记忆。
舒伯特还运用了变化丰富的音程和音符长度,使旋律富有变化和吸引力。
他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无法抗拒地沉浸在其中。
三、词曲融合紧密舒伯特非常注重音乐与文本的融合,他的作品符合德国艺术歌曲的传统,即“词曲融合”(Gesamtkunstwerk)。
他选择了一些最优秀的诗歌文本作为他的歌曲的词曲基础,如歌德、席勒、莱茵克等,通过音乐将诗意表达得更加深刻和丰富。
舒伯特相信音乐和诗歌的结合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思想,因此他在歌曲中注重歌词的情感细腻描绘,通过音乐来增强词语的表达力。
四、钢琴伴奏独立而丰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的钢琴伴奏独立而丰富,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处理、连续的音符流动、丰富多样的音色效果等手法,使得钢琴既是歌曲的伴奏,又是独立的音乐部分。
钢琴伴奏与歌声之间的交互作用,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深度。
五、形式结构多样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丰富的形式结构而著称,他的作品包括小即兴曲、单一歌曲和歌曲集。
根据不同的歌词内容和情感表达,舒伯特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结构,如分节复调形式、复调变奏曲形式、对位法等。
作者: 丁平
作者机构: 武汉音乐学院!武汉;430060
出版物刊名: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页码: 66-70页
主题词: 德国;艺术歌曲;演唱;风格;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
摘要: 德国艺术歌曲是人类艺术宝库里的瑰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音乐体裁。
要想完美地再现艺术歌曲的音乐形象,需要演唱者与作曲家、诗人三者的感情达到统一。
因此演唱者仅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高超的演唱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对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风格有深刻的理解,这就需要演唱者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本文试图从3个方面论述德国艺术歌曲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唱风格。
简述外国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一种结合了音乐和诗歌的音乐形式,通常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歌手演唱的。
它们的主题通常是情感,个人经历和社会问题。
在外国,艺术歌曲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音乐形式,它们既具有艺术价值,又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述一些外国艺术歌曲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法国艺术歌曲。
法国艺术歌曲被称为“香颂”,它通常以法语歌词为主,旋律优美动听。
法国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是爱德华·波朗,他的歌曲《晚安,我的爱人》和《海上的人》是经典之作。
法国艺术歌曲的特点是它们的深情和浪漫,以及对爱情和生命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德国艺术歌曲。
德国艺术歌曲是一种民族性很强的音乐形式,通常以德语为主。
德国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是弗朗茨·舒伯特,他的歌曲《冬之旅》和《渔夫的妻子》是经典之作。
德国艺术歌曲的特点是它们的深度和内省,以及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意大利艺术歌曲。
意大利艺术歌曲被称为“歌剧”,它是一种结合了音乐和戏剧的艺术形式。
意大利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是吉useppe Verdi,他的歌剧《茶花女》和《阿依达》是经典之作。
意大利艺术歌曲的特点是它们的戏剧性和情感表达,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最后,我们来看看英国艺术歌曲。
英国艺术歌曲通常以英语为主,它们的特点是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深刻的文学内涵。
英国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是亨利·普尔塞尔,他的歌曲《四季歌》和《欲望》是经典之作。
英国艺术歌曲的特点是它们的优雅和深度,以及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
总之,外国艺术歌曲是一种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音乐形式。
它们通过音乐和诗歌的结合,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爱情和社会的思考,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和感动。
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你都可以通过欣赏外国艺术歌曲,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丰富自己的艺术体验。
14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2导的“人文主义”,呼吁自由、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时期的音乐家,这一时期的音乐家放弃对“理性”的单纯崇拜,转而强调人的感官直觉,呼吁追求自然、天性与本能,这种对自我、本我的情感关注,将18世纪欧洲音乐推向繁荣。
在这一时期,维也纳乐派是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心,从作品数量上看,相较于协奏曲、奏鸣曲这些音乐体裁,艺术歌曲创作量较少,但不得不说,维也纳乐派为19世纪艺术歌曲繁荣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以贝多芬为例,从早期艺术歌曲《阿德拉依德》到晚年《致远方的爱人》,这些作品多以爱情为主题,充斥着丰盈的柔情幻想及热烈诉说。
《致远方的爱人》展现了特别细腻的情愫和浪漫主义的主题,成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开拓者。
尽管贝多芬在作品中坚持了他一贯的理性和克制,但他将“自我”融入大自然中——蓝天、白云、山涧和小溪,这种构思和意境,以及对艺术歌曲内部关系的探讨,为后来的艺术歌曲作曲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这一时期的德奥艺术歌曲,从音乐表现上看,表现手段更加丰富且扩展。
旋律外在简洁质朴而内在深情,构建在和弦音上的线条严谨粗犷,主题动机与附属主题营造出犹如箭在弦上的紧张感,而柔板的旋律又发人深省,令人悲悯;从节奏上看,乐段鲜明并常伴有特色节奏,常常带有破坏规律平衡性的附点节奏或重音转换节奏,这是古典主义时期德奥艺术歌曲控制音乐整体风格的重要手段;从和声效果与和声功能上看,终止式的延长扩充和旋律频繁转位形成了独有的音乐动机,这不仅扩充了巴洛克以来主调和声体系的受用面,也使得音乐色彩性极大增强。
从钢琴伴奏上看,这一时期的德奥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旋律普遍简单,伴奏织体并不是通过增加和弦起到丰富作用,而是采用多频的旋律转换和强弱变化,如《致远方的爱人》中,运用了大量的柱式和弦,保障了整段旋律稳定进行,并通过谱面“dim”和“espressivo”的大量标记来控制音乐情感的表达以及大量休止符的使用,这种处理方法有着典型古典主义时期严谨感和规范感。
德、奥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赏析作者:徐欣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4期摘要:19世纪,在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奥地利和德国兴起了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及沃尔夫、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作曲家为代表的艺术歌曲的高潮,这是一种足以与歌剧或教堂音乐平分秋色的声乐体裁。
随着艺术歌曲的兴起,也出现了以音乐会演唱为主的自由职业歌唱家和不同于歌剧演唱的演唱风格。
关键词: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赏析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2-0063-01一、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舒伯特(1797-1828)是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始者。
可惜的是这位伟大的天才生不逢时,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梅特涅(1773~1859)当政之下压抑地度过的。
他是一位腼腆、内向而又谦逊的小学教员,在爱情上不顺利,在思想上受压抑,在地位上微不足道,在经济上穷困潦倒。
他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所表现的忧郁、失恋、痛苦、孤寂和绝望,正是舒伯特本人和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写照。
舒伯特作品中更主要和更值得珍视的是他那颗爱人类、爱自然、爱世界的赤子之心;是那种强烈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是那种在绝望的、悲惨的环境压力之下曲折反映出来的对生活的勇气。
这反映在他的许多艺术歌曲中,如:《春之梦》,描写了失恋者在寒冬梦到明媚的春天;《流浪者之歌》,表现了流浪者热爱故乡的真切感情;舒伯特在现实生活中,永远追求着理想、幸福、欢乐和美好的世界,只不过他的表现方式与贝多芬不同。
舒伯特是一位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浪漫主义作曲家。
他把音乐看成是生活重压下的一种安慰,是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理想——自由、人类的尊严、精神的美的寄托。
舒伯特还从优秀的民歌、传统的古典音乐和杰出的诗歌等三方面汲取养料,并且还深刻地接受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优秀古典音乐传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舒伯特从歌德的诗歌中受到很大的影响,歌德在1770~1775年间所写的绚烂而情感洋溢的抒情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深远的意境、感人的笔触、诗与哲理完美而巧妙的结合、大胆运用色彩丰富的诗歌韵律等特点,这对舒伯特的艺术创作有很大的启发。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德语艺术歌曲语音及演唱分析----以《冬之旅》部分作品为例姓名:陈毓博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音乐学指导教师:张力泉2010-03-29摘 要德语艺术歌曲在声乐艺术领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熟练掌握正确的德语语音发音技巧几乎是每一个声乐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舒伯特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也是德语艺术歌曲音乐艺术和语言艺术之集大成者。
首先,论文明确阐述舒伯特艺术歌曲在德语艺术歌曲当中的重要地位,以《冬之旅》套曲当中的《菩提树》、《春梦》、《孤独》、《乌鸦》、《路牌》、《勇气》六首广为流传并具有特别意义的歌曲为例,分析他们在德语艺术歌曲中的重要性和代表性,明确作品的内涵与背景。
其次,深度分析德语艺术歌曲学习和演唱当中德语语音特色,挖掘套曲中所蕴藏的独特意境、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结合德语语音学,将声乐工作者在学习和演唱德语艺术歌曲时遇到的困难与困惑进行探讨。
在音乐同语言两者相统一的情况下,明确如何注重艺术歌曲在歌唱时语音的重要性,德语辅音群、清浊辅音和变化元音、连音、连诵和和省音的变化魅力,使规范、正确的德语发音融入德语艺术歌曲的歌唱。
最后,笔者结合自己的演唱时间体会,对整部套曲及每首歌曲进行演唱方面的解析,并且尝试对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地理解和演唱。
希望能够为了德语艺术歌曲演唱与发音方面作出些许成绩。
关键词:舒伯特 艺术歌曲 德语发音IAbstractGerman art songs lea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vocality art area, as a vocality staff, it is impossible to ignore that he needs to master correct and regular German voice pronunciation skills expertly. Schubert is the inaugurator of an age, his art songs are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songs in romantic German art songs., and also he is the one who integrated language art into music art of German art songs.Firstly,this thesis takes “Linden”, “spring dream”, “loneliness”,“Crow” and “Signposts”, “courage”six widely circulated and sang songs with significant sense from divertimento “Winterreise” as examples, explores the puzzles that vocality staff encountered in learning rendition and spelling of German art songs combining with German phonetics; such as how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honetics and the changes and glamour of German consonant clusters, voiced and unvoiced consonants, mutation as well as liaison and ellision in singing art songs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unity of music, poetry and language; how to integrate the essence of combining specific phonetic, accent, tone of German art songs with poetry into rendition.Secondly,this thesis also analyzes the pho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German art songs, digs the mood and conception implied in the divertimento.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whole divertimento and each song involved in it with a combination of his own practice, and at the same time, tries to deeply and vividly understand the work in order to recreate.Furthermore, the author hopes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issue of rendition and pronunciation of German art songs.Key words:Schubert German art songs German phoneticsII新疆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