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理论与设计复习资料

组织理论与设计复习资料

组织理论与设计复习资料
组织理论与设计复习资料

1.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精心设计的结构和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系统,同时由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联系。

2.组织理论:

广义的组织理论:又称大组织理论,它包括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技术、规模、权利、沟通等等。

狭义的组织理论:又称小组织理论,或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把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人员等问题作为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加以研究。

3.组织层次:

从各级管理组织来定义——指从企业最高一级管理结构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的各个组织等级。

从领导职务来定义——指从最高一级领导职务到最低一级领导职务的各个职务等级

4.管理幅度:亦称管理跨度,指一名领导直接领导的下级人员的数量管理幅度的大小,实际上意味着上级领导人直接控制和协调业务活动量的多少。

5.部门:承担一定管理职能的组织单位,是由某些具有紧密联系的管理业务和人员所构成的集合,分布在企业管理组织的各个层次上。

6.专业搭接:在设计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制时,对各项专业管理业务的结合及边界处要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必要的重叠和交叉,以保证必要的协作与衔接。

7.职能设计:就是对企业的管理业务进行总体设计,确定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职能及其结构,并层层分解为各个管理层次、管理部门、管理职务和岗位的业务工作。

8.集团:是以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受这个核心的不同程度或影响的企业为外围,通过各种不同的联系方式而构成的特殊的、高级的经济联合体。

9.法人治理结构:指公司制企业中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之间分工和制衡关系的一套制度安排——由各国公司法和相关法律规定。

10.敏捷生产:以柔性生产技术和动态组织结构为特点,以高素质与协同良好的员工为核心,实行企业间网络技术从而形成快速响应市场的社会化制造体系。

11.连锁:

12.组织生态系统:由组织的共同体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他常常跨越传统的行业界限。

13.精益生产:通过消除企业所有环节上的不增值活动,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和改善质量的目的。

1.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有哪些?

(1)企业环境(2)企业战略(3)企业技术(4)人员素质(5)企业规模(6)企业生命周期

2.扁平结构、高层结构的优缺点?

(1)高层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1)、避免职务不清和多头领导(2)、晋升机会,促使素质提高(3)、主管人员有时间和精力对下属进行领导(4)、集体规模小,体现优点缺点:(1)、管理费用大(2)、信息传递慢,易失真和误解

(3)、使计划和控制工作较为复杂(4)、容易出现官僚主义情况

(2)扁平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1)、信息传递快,失真少(2)、管理费用省

(3)、有利于解决复杂问题(4)、激发下级的干劲和提高其素质

缺点:(1)、领导人难以进行深入具体的领导

(2)、人员素质要求高,正副职之间不易划清,不协调

(3)、协调和取得一致意见更加困难

3.组织协调的五种方式

(1)相互调整(2)直接监督(3)工作过程标准化(4)成果标准化(5)技能标准化

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1)二者之间具有反比例的数量关系

(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存在互相制约的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管理幅度,即管理幅度决定管理层次,原因在于管理幅度的有限性

(3)管理层次对管理幅度亦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在于与管理幅度相比,管理层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5.企业集团的组成部门(??)

(1)核心层(2)紧密层(控股层)(4)半紧密层(参股层)(4)协作层

6.职能设计包含哪些方面?

(1)基本职能设计(2)关键职能设计(3)职能分解

7.团队的类型?

(1)临时性的团队——项目团队

(2)永久性团队与职能构造并存——过程团队

(3)永久性团队取代职能结构——水平型组织

(4)知识——过程模式

8.组织生态系统中外部的任务环境有哪些?

(1)行业方面(2)原材料方面(3)市场方面(4)人力资源方面

9.组织设计文化的类型

(1)适应型文化(2)使命型文化(3)团体型文化(4)行政型文化

10.组织结构无效的症状,变革的程序

症状:(1)决策迟缓或质量不高(2)组织不能创造性地对环境变化反应(3)员工士气低落,不满情绪增加(4)明显过多的冲突

程序:(1)树立积极慎重的指导思想(2)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

(3)实行有计划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4)加强领导者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

公司制企业简称“公司”。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仅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限责任,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典型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现代企业大多体现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特点,身为股东的投资者虽然拥有财产的所有权,但是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通过股东大会对公司的重大事项进行表决,或是加入董事会参与公司的经营,从而对企业的真正管理者—经理班子进行监督和控制。监事会也对公司运营起到监督作用。这样,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四个组成要素,在相互制衡中发挥作用。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代表股东利益行使资产所有权,决定公司的大政方针,聘任董事和监事;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代表企业行使法人财产权,负责公司重大经营决策,董事长的公司法人的法定代表;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代表股东行使监督权,对董事会成员和总经理等高级行政人员实行监督,但不直接干涉其事务;经理班子掌握实际的管理权力,负责公司的实际运营。这种”三会”三权分立的结构,既能使股东的权益得到保障,又不影响企业自身运营,还避免了某些个体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利益控制企业的可能性。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帮助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也能吸引投资者,从而增加企业的融资能力,促进绩效提高。

优点:1.实现职能部门内部的规模经济 2.促进知识和技能的纵深发展

3.促进组织实现职能目标

4.最适合于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组织

缺点:1.对环境的变化反映迟缓2.可能导致决策堆积与高层,层级链超载

3.导致部门间横向协调差

4.导致缺乏创新

5.对组织目标的认识有限

2.事业部型

优点:1.适应不确定性环境中的迅速变化2.实现跨职能的高度协调

3.产品责任和接触点明确会使得顾客满意

4..决策的分散化

5.使各单位能适应不同的产品、地区和顾客

6.适用于提供多种产品的大型组织

缺点:1.失去了职能部门内部的规模经济2.导致产品线之间协调差

3.不利于能力的纵深发展和技术的专业化

4.使跨产品线的整合和标准化变得困难

5.最适用于拥有多种产品线的中等规模的组织

3..矩阵结构

优点:1.获得满足顾客双重需要所必须的协调

2.促使人力资源在多种产品线之间得到灵活的共享

3.适应不确定性环境中频繁变化和复杂决策的需要

4.为职能和产品两方面技能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缺点:1.导致员工面临双重的职权关系,容易产生无所适从和混乱感

2.意味着员工需要良好的人际技能并接受高强度的训练

3.耗费时间,需要频繁开会协调及讨论冲突的解决方案

4.除非员工理解这种模式,并采用像大学那样的而不是纵向的关系方式,否则难以奏效

5.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来维持权力的平衡

4.横向型结构

优点:1.促进组织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作出灵活而快速的反应

2.将员工的注意力引导向顾客生产和提供价值

3.每个员工都对组织目标有宽广的认识

4.促进员工注重团队的工作与合作

5.通过提供分享责任、制定决策及对结果负责的机会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缺点:1.确定核心流程较为困难,而且耗费时间2.可能会制约技能的纵深发展

3.要求对组织文化、工作设计、管理哲学、信息和奖酬系统做出变革

4.传统的管理者可能有阻力,应为他们需要放弃权力和职权

5.需要极大地强化员工培训,使得他们在横向团队中有效地工作

5.虚拟网络型

优点:1.使小型组织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人才与资源

2.公司无须在工厂、设备或分销设施上大量投资即可即时扩大经营范围

3.组织高度灵活,迅速应对需求的变化

4.减少了行政管理成本

缺点:1.管理人员无法对中众多的活动与员工进行直接控制

2.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管理与签约伙伴的关系和冲突

3.一旦合作组织经营失败或退出改领域,则组织存在着失败的风险

4.由于员工感到自己随时被外部签约服务所替代,员工的忠诚度和组织文化可能会很弱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使用班级:2014级土木4、5班 设计时间:2016年12月 设计任务书

建筑工程教研室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 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楼盖,拟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要求进行第二层楼面梁格布置,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计算梁板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二、设计目的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教育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实际设计、管理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2.复习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 (1)进一步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 (2)掌握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 (3)掌握内力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 (6)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 (7)学习运用规范。 三、设计资料 1、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所示(楼梯间在此平面外),按不同用途的车间工业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柱网尺寸见表二。每位学生按学号顺序根据表3选取一组数据进行设计。 活荷载标准值 表1

表3 度序号 ^组 活载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① 1 2 P 3 4 5 31 43 56 ② 6 7 r 8 9 10 32 44 55 ③ 11 12 13 14 15 33 45 54 ④ 16 17 18 19 20 34 46 53 ⑤ 21 22 23 24 25 35 47 52 ⑥ 26 27 28 29 30 36 48 51 ⑦ 37 38 39 40 41 42 49 50 2、楼面构造 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 厚水泥砂浆,10mm 面层),自重 为 0.65kN/m 2 ;顶棚为15mm 厚混合砂浆抹灰;梁用15mm 厚混合砂浆 抹灰。 3、材料 ① 混凝土:自定。 ② 钢 筋:自定。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 .结构布置 柱网尺寸给定,要求了解确定的原则。 梁格布置,要求确定主、次梁 布置方向及次梁间距。 2.按塑性理论方法设计楼板和次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主梁。 3.提交结构计算书一份。要求:步骤清楚、计算正确、书写工整。 4.绘制结构施工图。内容包括 ( 1 )结构平面布置; ( 2)板、次梁配筋图; 序号 L x L y ① 6600 5400 ② 6600 6600 ③ 6900 5700 ④ 6900 6000 ⑤ 6900 6300 ⑥ 6900 6600 ⑦ 7200 6000 ⑧ 7200 6300 柱网跨度尺寸 分组编号 表2 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图

组织设计信息组织复习提纲

2010年秋季学期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组织》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壹﹑复习方法 以本复习提纲作为复习的主要线索,掌握提纲中所涉及的各知识点。 二、参考资料 1马张华《信息组织》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版 2《信息组织》网络课件 注:课件和课件于编排顺序和内容详略上有所不同,具体的对应关系见学期初挂于论坛上的“学习指导”。所以于复习时请以课件为主,配合使用网络课件。 三、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采用闭卷方式。 考试的具体形式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 名词解释――主要帮助掌握术语体系;为了方便复习,本课程提供完整的名词复习范围。 填空和选择――帮助掌握基本知识; 问答题――帮助掌握内容的深度了解。 四、各章节知识点 第壹章 壹、名词解释 信息组织、文献目录、索引、检索语言 二、简答题 1.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的关系。(了解) 2.根据对象和特点划分,检索工具有哪些类型(掌握)

3.俩种基本检索途径及其特点(掌握) 4.传统检索系统中对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做法。(掌握) 第二章 壹、名词解释 检全率、检准率 二、简答题(了解) 1、评价壹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信息组织中的规范控制主要有哪些方法。 第三四章 壹、、名词解释 信息描述、元数据、检索点、MARC格式 二、几个典型的信息描述规范,如《文献著录总则》、《均柏林核心集》的基本描述项目(了解) 三、简答题:信息描述的作用有哪些(了解) 第五章分类法 第壹节 壹、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分类、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 二、简答题 1.简述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作用。(了解) 2.信息资源分类法的含义是什么?分为哪几种类型?(要求能根据实例判断类型)(掌握) 第二节

自考09235设计原理设计概论复习#试题

设计原理(设计概论) 一、填空题 第一部分 1.按设计的目的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三个大类。 2.VI指的是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 3.包装设计一般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容器造型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装潢设计。 4.展示设计是对为了实现某种功能目的而进行展示的空间环境。 5.展示设计包括“物”,“场地”“人”和“时间”四个要素。 6.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必须要考虑产品三个基本要素是产品的功能,形式以及产品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其中功能和形式的问题是设计界的经典问题。 7.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的著名口号形式服从功能。 8.手工艺产品的种类以使用的材料来分包括有陶瓷器,漆器,玻璃制品,皮毛制品,防止,刺绣,染织,竹木制品,纸制品等。 9.环境设计区别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的要素。 10.环境设计的特征在于其跨学科的综合性,以及协调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整体性。 11.室内设计一般包含四个主要内容空间设计、装修设计、陈设设计、物理环境设计 其中属于虚体设计的是空间设计。 12.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化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等 13.漆器的造型设计主要分为实用型,仿青铜器型,仿动物型设计三种。 14.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以瓷为主的时代是在东汉 15.越窑青瓷与刑窑分别代表了南方北方制瓷业的最高成就。 16.米斯的设计原则少即是多 17.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建筑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栗子山庄 18.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是路易斯*沙利文 19.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法国 20.后现代主义设计最初形成于美国 21.设计的宗旨在“为人造物”,这个物指的是产品 22.中国的工艺美术进入了真正的陶器时代魏、晋、南北朝 23.人类最早的创造方法,也可以说是创造的摇篮仿生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非常好) 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1.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结构。包括: 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优点:就地取材,节约钢材,耐久、耐火,可模性好,整体性好,刚度大,变形小。缺点:自重大,抗裂性差,性质较脆。 2.钢筋塑性性能:伸长率,冷弯性能。伸长率越 大,塑性越好。 3.规定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20+-3)度的温度 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以N/mm2计)作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4.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 膨胀:混凝土在水中或处于饱和和湿度情况下结硬时体积增大的现象。 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收缩越大。骨料的级配好、弹性模量大,收缩小。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大,收缩小。 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 用400MPa以上钢筋,不应低于C2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宜低于C40,不应低于C30。承受重复荷载的,不应低于C30。 6.粘结力的影响因素:化学胶结力(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 上的化学吸附作用力),摩擦力(混凝土收缩后将钢筋紧紧地握裹住而产生的力),机械咬合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而产生的力),钢筋端部的锚固力(一般是用在钢筋端部弯钩、弯折,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短角钢等方法来提供锚固力)。 7.结构的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以 及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各种因素。按时间的变异分: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8.结构抗力R是指整个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 (即内力和变形)的能力,如构件的承承载能力、刚度等。 9.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 进行大修即可按齐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即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所达到呃使用年限。 10.轴心受拉(压)构件:纵向拉(压)力作用线与构件 截面形心线重合的构件。 轴心受力构件中配有纵向钢筋和箍筋,纵向钢筋的作用是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箍筋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纵向钢筋,使其在构件制作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错位。 11.受弯构件的破坏特征:少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低 于某一定值时,构件不但承载能力很低,而且只要其一开裂,裂缝便急速开展,裂缝截面处的拉力全部由钢筋承受,钢筋由于突然增大的应力而屈服,构件立即发生破坏),适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不是太低也不是太高时,构件的破坏首先是由于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呗压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利用),超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超过某一特定的值时,构件的破坏特征又发生质的变化构件的破坏是由于受压区的混凝土呗压碎而引起,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不屈服)。 12.基本假定:截面应变保持平面。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 强度。混凝土的受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按下列规定 取用。 13.双筋矩形截面适用情况:1.结构或构件承受某种交变 的作用,使截面上的弯矩改变方向。2.截面承受的弯矩设计值大于单筋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而截面尺寸的材料品种等由于某些原因又不能改变。 3.结构或构件的截面由于某种原因,在截面的受压区 预先已经布置了一定数量的受力钢筋。 14.T形截面受弯构件按受压区的高度不同分:第一类T 形截面,中和轴在翼缘内。第二类T形截面,中和轴在梁肋内。 15.剪切破坏的形态:斜拉破坏(整个破坏过程急速而突 然,破坏荷载与出现斜裂缝时的荷载相当接近,破坏前梁的变形很少,并且往往只有一条斜裂缝。破坏具有明显的脆性),剪压破坏(这种破坏有一定的预兆,破坏荷载较出现斜裂缝时的荷载过高。但与适筋梁的正截面破坏相比,减压破坏仍属于脆性破坏),斜压破坏(破坏荷载很高,但变形很小,亦属于脆性破坏)。 16.平衡扭转:若结构的扭矩是由荷载产生的,其扭矩课 根据平衡条件求得,与构件的抗扭刚度无关。 协调扭矩:另一类是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变形的协调使截面产生的扭转。 17.偏心受压构件分为:单向偏心受压构件,双向偏心受 压构件。 当ξ<=ξb,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混凝土压碎,肯定为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反之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18.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结构构件能承受在正常施工 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以及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大盛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时,结构构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过宽的裂缝),耐久性(在正常的维护下,结构构件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不发生锈蚀和风化现象)。 19.裂缝的控制等级分为三级::正常使用阶段严格要求 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正常使用阶段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正常使用阶段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重点 第 1 章绪论 1.钢筋与混凝土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1)钢筋与混凝土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 功能。 (2)钢筋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1、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材料利用合理2 )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5)刚度大、阻尼大6)易于就地取材 2、混凝土的主要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 )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施工周期较长5 )修复、加固、补强较困难 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 作用的分类:按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结构的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目标可靠度指标与结构的安全等级和破坏形式有关。 荷载的标准值小于荷载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大于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第2章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一、混凝土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 计算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DG D60—2004 二、设计资料 1. 桥面净空:净—7+2×1.5m 2.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汽车荷载,人群 3.5KN/m2.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即r0=1.0 3. 材料规格: 钢筋:主筋采用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RB335钢筋;Ⅰ类环境 水平纵向钢筋面积为(0.001~0.002)bh,直径8~10mm,水平纵向钢筋对称,下 密上疏布置在箍筋外侧。 架立筋选用2φ20的钢筋 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 4. 结构尺寸: T形主梁:标准跨径L b=20.00m 计算跨径L j=19.5m 主梁全长L=19.96m 主梁肋宽b=180mm 主梁高度h=1300mm 三、设计内容 1. 计算弯矩和剪力组合设计值 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4. 全梁承载能力校核 5. 水平纵向钢筋和架立筋设计 6. 裂缝宽度及变形(挠度)验算

梁体采用C40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18.4Mpa ,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1..65Mpa 。主筋采用KL400,抗拉强度设计值fsd=330Mpa ,抗压强度设计值 Mpa f sd 330/ =;箍筋采用HRB335,直径8mm ,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80Mpa 。 1.计算弯矩和剪力组合设计值 因恒载作用效应对结构的承载力不利,故取永久效应,即恒载的分项系数2.11=G γ。汽车荷载效应的分项系数为4.11=Q γ。对于人群荷载,其它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为 4.1=Qj γ。本组合为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组合,故取人群荷载的组合系数 8.0=C ? 2 l 处 K Q k Q GK d M M M M 214.18.04.12.1??+?+?= m kN m kN ·2.1755·0.554.18.00.6084.10.7022.1=??+?+?= 4 l 处 K Q k Q GK d M M M M 214.18.04.12.1??+?+?= m kN m kN ·2.1369·0.404.18.00.4664.10.5602.1=??+?+?= 支点截面处 K Q k Q GK d V V V V 214.18.04.12.1??+?+?= kN kN 48.3690.44.18.00.1154.10.1702.1=??+?+?= 2 l 处 K Q k Q GK d V V V V 214.18.04.12.1??+?+?= kN kN 64.660.24.18.0464.102.1=??+?+?= 2.截面承载力计算 (1)确定T梁翼缘的有效宽度' f b 由图所示T形截面受压翼板厚度的尺寸,可得: 翼板平均厚度mm b f 1102 140 80' =+= 又mm mm L b f 6500195003 1 3' 1=?== 由横断面的尺寸可知:5个T 形梁的总长为5*1600=8000mm ,则每个T 形梁宽1580/ =f b ,缝宽(8000-1580*5)/5=20,则两相邻主梁的平均间距为1600mm ,即: mm b f 1600' 2= mm mm h b b b f h f 15001101202180122' ' 3=?+?+=++=

施工组织设计复习题集

1、在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相邻两工作间的时间间隔必为零。( √) 2、在网络计划中,若工作的总时差不为零,其自由时差也不为零。( ×) 3、在网络计划中,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时间的拖延,都会导致工期的延期。( ×) 4、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 √) 5、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检查的目的在于使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满足规定的目标。(√) 6、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拟建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文件、经济和组织文件。(√) 7、施工准备工作具有阶段性,必须在拟建工程开工之前做完。(×) 8、建筑工程产品是固定的,所以生产也是固定的。(×) 9、施工组织的基本方式有三种:等节拍、不等节拍、无节奏流水施工。(×) 10、为了缩短工期,流水施工采用增加工作队的方法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段划分得越多越好。(×) 11、关键线路是该网络计划中最长的线路,一个网络计划只有一条关键线路。(×) 12、双代号网络图组成要素中,把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的工序,称作“虚工序”。(×) 13、关键线路上的工作都是关键工作,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都是非关键工作。(×) 14、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就是通过压缩某些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15、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的原则之一,应尽量减少施工用地。(√) 16、施工准备工作应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阶段地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17、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拟建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综合性文件,它的核心是施工方案。(√) 18、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对项目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项目施工不可缺少的部分。(√) 19、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1、施工文明是现代施工组织设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

室内设计原理复习题库

室内设计原理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室内典型的室内空间具备的三要素是(地面、顶盖、墙面),其中区别内外空间的主要标志是:( 顶盖) 。 2、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 3.建筑装饰设计创意及其表达过程中,设计师通常以(笔尖)思考,以(图形)说话。 4.以三视图成像原理进行装饰设计制图,主要分为平面图、(立面图)、( 剖面图)。 5.透视图按透视点( 灭点)分为(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倾斜透视)。 6.19世纪欧洲建筑风格主要为( 哥特风)、( 巴洛克风格)为代表。 7.建筑装饰设计要素有 ( 空间要素)、( 光影要素)、( 饰要素饰)、( 陈设要素)、( 色彩要素 ) 。 8.色彩的物理作用有(温度感)、(距离感)、(体量感)、(重量感)。 9.色彩的体量感中膨胀与收缩变化物理量( 4%) 10. 色彩的物理效应有(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尺度感)。 11.建筑装饰设计止的在于使建筑进入人情心理的领域,创造一个(感性的)、(温暖人心的)、(充满人情味)的视觉环境。 12. 建筑装饰着重解决的两个问题为(传统与现代问题)、(模仿与创新问题)。 13.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混合性风格)。 14.透视图中视点的位置影响透视的效果,其中视点的选择取决于(视心)、(视距)、(视高)、(视角)。 15.色彩图案的连续性的韵律感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规律性),多用于(门厅)、(走廊)及常见的空间。 16.地面图案的抽象性具有(自由多变)、(自如活泼)特征,给人以(轻松)感觉。 17.墙面的(形状)、(质感)、( 图案比例)、( 色彩)等与室内气氛关系非常密切。 18.柱面设计中主要分为(古典传统柱式)、(现代风格柱式)或(单一柱式)、(多柱式)两大类。 19.室内色彩可概括分为三大部分:(背景色、主体色和重点色)。 20.室内灯具的布置方式有:(整体照明、局部照明、整体与局部混合照明和成角照明)。21.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作品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作者是(皮阿诺和罗杰斯)。 22.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下,室内环境的创造,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室 内设计的首要前提。 23、室内设计从大的类别来可分为:(居住建筑室内设计、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工业建筑室内设计、农业建筑室内设计)。 24、住宅室内环境的主色调主要为(暖色调和冷色调、对比色或调和色、高明度和低明度)等。 25、室内设计的艺术流派主要有(高技派、光亮派、白色派、新洛可可派、风格派、超现实派、解构主义派以及装饰艺术派)。 26、空间的类型有:(固定空间和可变空间、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肯定空间和模糊空间、虚拟空间和虚幻空间)。 27、常见的空间的基本形态有:(下沉式空间、地台式空间、凹室与外凸空间、回廊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讲解学习

一、选择题 1、其他条件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通常比普通混凝土构件的延性( ) A 、相同 B 、大些 C 、小些 D 、大很多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宜采用( ) A 、火山灰水泥 B 、硅酸盐水泥 C 、矿渣水泥 D 、以上三种均可 3、先张法构件的预压力是通过( )来传递的 A.、承压力 B 、粘结力 C 、粘结力和承压力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4、后张法构件的预压力是靠( ) A.、粘结力和承压力来传递 B 、工作锚具来传递和保持的 C 、粘结力来传递的 D 、以上答 案都不对 5、加筋混凝土结构按预应力度大小分类,当预应力度λ为( )时,是全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 A 、λ< 0 B 、λ= 0 C 、0 <λ< 1 D 、λ≥ 1 6、加筋混凝土结构按预应力度大小分类,当预应力度λ为( )时,是部分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 A 、λ< 0 B 、λ= 0 C 、0 <λ< 1 D 、λ≥ 1 7、《公路桥规》规定,对于钢丝、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应满足( ) A 、pk con f 95.0≤σ B 、pk con f 90.0≤σ C 、pk con f 85.0≤σ D 、pk con f 75.0≤σ 8、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的损失为( ) A 、54325.0l l l l σσσσ+++ B 、655.0l l σσ+ C 、65l l σσ+ D 、421l l l σσσ++ 9、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的损失为( ) A 、54325.0l l l l σσσσ+++ B 、655.0l l σσ+ C 、65l l σσ+ D 、421l l l σσσ++ 10、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在进行持久状况应力验算时,由( )所引起的应力,应采用 净截面几何特性进行计算。 A 、预加力 B 、预加力和活载 C 、二期恒载和活载 D 、活载 11、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持久状况下,斜截面的抗裂性是通过斜截面混凝土的( ) 来控制的。 A 、正应力 B 、剪应力 C 、主压应力 D 、主拉应力 12、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持久状况下,正截面的抗裂性是通过正截面混凝土的( ) 来控制的。 A 、法向拉应力 B 、剪应力 C 、主拉应力 D 、主压应力 13、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是( ) A 、提高了 B 、相同 C 、降低了 D 、降低很多 14、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提高了( ) A 、正截面承载力 B 、抗裂性能 C 、延性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15、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在作用(或荷载)作用下,构件截面混凝土( ) A 、允许出现拉应力 B 、不允许出现拉应力 C 、允许出现压应力 D 、以上答案均不 对 16、桥梁结构中不宜采用中等强度钢筋作为预应力钢筋,这是因为( ) A 、不能有效提高承载力 B 、挠度过大 C 、配筋多 D 、预应力效果差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简支 空心板设计(先张法) 班级:6班 姓名:于祥敏 学号:44090629 指导老师:张弘强

目录 一、设计资料 (2) 二、主梁截面形式及尺寸 (2) 三、主梁内力计算 (3) 四、荷载组合 (3) 五、空心板换算成等效工字梁 (3) 六、全截面几何特性 (4) 七、钢筋面积的估算及布置 (5) 八、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7) 九、持久状况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9) 十、应力损失估算 (10) 十一、钢筋有效应力验算 (13) 十二、应力验算 (13) 十三、抗裂性验算 (19) 十四、变形计算 (21)

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简支空心板设计 一、设计资料 1、标跨m 16,计算跨径m 2.15 2、设计荷载:汽车按公路I级,人群按2/0.3m KN ,10=γ 3、环境:I类,相对湿度%75 4、材料: 预应力钢筋:采用ASTM a A 97416-标准的低松弛钢绞线(71?标准型),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pk 1860=,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f pd 1260=,公称直径mm 24.15,公称面积2140mm ,弹性模量MPa Ep 51095.1?= 非预应力钢筋:400HRB 级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sk 400=,抗拉强度设计值 MPa f sd 330=,弹性模量MPa Es 5100.2?= 箍筋:335H R B 级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sk 335=,抗拉强度设计值 MPa f sd 280=,弹性模量MPa Es 5100.2?= 混凝土:主梁采用50C 混凝土,MPa Ec 41045.3?=,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f ck 4.32=,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f cd 4.22=,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tk 65.2=,抗拉强度设计值 MPa f td 83.1= 5、设计要求: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要求,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此梁 6、施工方法:先张法 二、主梁截面形式及尺寸(mm ) 主梁截面图(单位mm )

《施工组织与计划》复习试题答案

《施工组织与计划》复习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正常施工的基本(B )文件。 A、施工技术管理 B、技术经济 C、施工生产 D、生产经营 2、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项目进行(D )的基本技术经济文件。 A、施工准备 B、正常施工 C、投标报价 D、施工准备和正常施工 3、施工过程的连续性是指施工过程各阶段、各工序之间在(A )具有紧密衔接的特性。 A、在时间上 B、空间上 C、工序上 D、阶段上 4、施工组织设计是(A )的一项重要内容。 A、施工准备工作 B、施工过程 C、试车阶段D竣工验收 5、工程项目施工总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随着工期的缩短,会引起 (B )。 A、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同时增加 B、直接成本增加和间接成本减少 C、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同时减 D、间接成本增加和直接成本减少 6、在双代号或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判别关键工作的条件是该工作(D )最小 A、自由时差 B、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C、持续时间 D、总时差 7、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i—j中i和j的大小关系是(C ) A、i=j B、i>j C、i

C、必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 D、必定影响其后续工作的最早开始 10、工程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如果某项工程的实际进度拖延的时间等于总时差,则该 工作(A ) A、不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 B、不会影响其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C、必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 D、必定影响其后续工作的最早开始 11、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如果某项工作拖延时间超过自由时差,则(A ) A必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B、必定影响总工期 C、该项工作必定变为关键工作 D、对其后续工作及工程总工期无影响 12、在网络计划中,如果工作的自由时差正好被利用完,则会影响(A ) A、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B、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C、平行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D、其后续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13、在工程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如果某工作进度拖后,必影响的工作是该工作的 (B ) A、先行工作 B、后续工作 C、平行工作 D、紧前工作 14、在工程网络计划中,自由时差是不影响(A )的前提下,该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 时间 A、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 B、后续工作的最早开始 C、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 D、本工作的最早完成 15、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的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B )前提下,该工作可以利用 的机动时间 A、紧后工作最早开始 B、后续工作最迟开始 C、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 D、紧后工作的最早完成

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一、填空与选择 1.设计的本质:创造性、精神性、适应性、目的性,其中目的性是最为核心的特征之一。 2.设计的含义:初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766年)作这样的解释:“所谓design,是指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 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 3.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现代设计强调没有既定模式的开发性设计。 4.人类的设计观念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可以追溯至遥远的旧石器时代。 5.公元前3000年前后苏美尔人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 6.巴比伦的建筑风格,一是就地取材。二是防风抗热。 7.王朝初期,埃及国王和贵族的陵墓是长方形的石头建筑,里面放着装有木乃伊的石棺,这种长方形的石墓叫“马 斯塔巴”。 8.古希腊三大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9.早在古罗马时代就由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基本要求,即“坚固、实用和美观”,经过了历代发展他们已构成 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 10.古罗马时期,手工艺设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是杰出的金属工艺和玻璃工艺。 11.意大利比萨教堂是中世纪古罗马式建筑艺术的代表。 12.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中世纪拜占庭式建筑艺术的代表。 13.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 14.欧洲中世纪设计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哥特式风格建筑。 15.佛罗伦萨教堂标志着文艺复兴在建筑领域的开端。 16.为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举办而建造的著名展厅是英国水晶宫。 17.为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博览会的纪念碑是埃菲尔铁塔,于1889年3月31日建成。 18.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是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 19.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约翰?拉斯金把造型艺术意为大艺术,设计则称之为小艺术。 20.德国1919年由格罗皮乌斯创建的包豪斯艺术学院,是现代设计运动的重要象征。 21.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法国。 22.后现代主义设计最初形成于——美国。 23.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设计风格是现代主义风格。 24.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耶在其著作《建筑学》中指出了机械美原则。 25.美国建筑设计师罗伯特?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倡用装饰符号表达个人感情。 26.20世纪初德国设计师密斯?凡德罗倡导“少就是多”的设计原则。 27.米斯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重要大师之一,他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其著名 的“少即是多”的设计立场与原则,通过教学实践影响了好几代的现代设计家,从而改变了世界建筑的整体面貌。 28.形式追随功能——路易斯?沙利文。 29.古代日本的设计艺术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和加工性。 30.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大厦的设计者是诺曼?福斯特。 31.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为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壮举。 32.以陶器的产生为标志,人类结束了数百万年的狩猎、采集生活,而开始了农耕和定居。 33.以黄河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构成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最为璀璨的设计艺术奇葩。 34.尖底瓶利用水葫芦的原理,中间大、两端小,肩部双耳系绳,悬置水面后,成平卧状,小口开始进水,等腹部 灌满水后又成垂直状。 35.青铜是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 36.宋代出现了商业性的广告,出现了现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商标,在商业活动中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子”,同时制瓷业是宋代设计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37.明末清初的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治》一书。 38.金银器制作的全盛时期是——唐代。 39.在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再现了唐末五代时期室内家具陈设的真实状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资料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篇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本章的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哪些,以及获得它们的方法;(2)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弹性模量的取值方法;(3)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概念及特性;(4 )两类钢材的变形及强度特征;(5)锚固长度的意义;(6)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与钢筋的基本要求。 三、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作用是替混凝土受拉或协助混凝土受压。 2、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抗拉强度。 3、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两类:受力变形和体积变形。 4、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的钢筋,不仅要强度高,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可焊性,同时还要求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5、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为混凝土强度、浇筑位置、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净间距。 &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其主要原因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和混凝土对钢筋起保护作用。 7、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混凝土的受力变形和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其中混凝土的徐变属于混凝土的受力变形,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属于混凝土的体积变形。 (二)判断题 1、素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是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控制 的。 ........................ 【X】 2、混凝土强度愈高,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愈剧烈,延性就愈 好。 .................. 【X】 3、线性徐变在加荷初期增长很快,一般在两年左右趋以稳定,三年左右徐变 即告基本终止。 .................................................................... .............. [V! 4、水泥的用量愈多,水灰比较大,收缩就越 小。 .............................. [X】 5、钢筋中含碳量愈高,钢筋的强度愈高,但钢筋的塑性和可焊性就愈 差。 ....... [V】 (三)名词解释 1、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 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0C±2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 天,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值(以MPa计)作为混凝

武汉理工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上课讲义

学号:0121206120102 课程设计 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学院:土建学院 班级:土木 zy1202 姓名: 学号: 0121206120102 指导老师: 2015年1月18日

目录 一、设计资料 (1) 二、设计荷载 (1) 三、主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1) 四、预应力钢束面积的估算及钢束布置 (4) 五、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7) 六、截面强度计算 (9) 七、钢束预应力损失估算 (11) 八、预加应力阶段的正截面应力验算 (15) 九、使用阶段的正应力验算 (18) 十、使用阶段的主应力验算 (21) 十一、锚固区局部承压验算 (23) 十二、主梁变形(挠度)计算 (24)

贵州道真高速公路桥梁上部构件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初始条件:贵州道真高速公路桥梁基本上都采用标准跨径,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20 m 空心板、1.25m 板宽,计算跨径19.5m ,预制长度19.96m 。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此梁。 2、材料:(1)混凝土:C40混凝土,MPa Ec 41025.3?=,抗压强度标准值 MPa f ck 8.26=,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f cd 4.18=,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tk 40.2=,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f td 65.1=。 (2)非预应力钢筋:普通钢筋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 a sd MP f 280=;箍筋采用R235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a sd MP f 195=。 (3)预应力钢筋公称直径为15.24mm ,公称面积为140mm2,抗拉标准强度 a pk MP f 1860=,MPa f pd 1260=,弹性模量Ep =1.95×105Mpa ,低松弛级。 二、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结构重要性系数0γ取1.0。荷载组合设计值如下: kN Q 76=跨中m kN M .399=汽m kN M .710=恒m kN M .1395=跨中kN Q j 3720=00=j M m kN M .10254/1= 三、主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结构设计原理习题-练习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 1.按加工方式不同,钢筋分为()、()、()、()四种。2.()与()通常称为圬工结构。 3.梁内钢筋主要有()、()、()、()等。 4.随着柱的长细比不同,其破坏型式有()、()两种。 5.根据张拉预应力筋与浇筑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先后顺序,预应力混凝土分为()、()两类。 6.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有以下三项组成()、()、()。7.按照配筋多少的不同,梁可分为()、()、()三种。 8.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9.梁内钢筋主要有()、()、()、()等。 10.()、()、()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11.钢筋的冷加工方法有()、()、()三种。 12.结构的极限状态,根据结构的功能要求分为()、()两类。 13.T形截面梁的计算,按()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 14.在预应力混凝土中,对预应力有如下的要求()、()、()。15.钢筋混凝土梁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剪切破坏形式。16.预应力钢筋可分为()、()、()三种。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的现象称为徐变。()2.抗裂性计算的基础是第Ⅱ阶段。()3.超筋梁的破坏属于脆性破坏,而少筋梁的破坏属于塑性破坏。()4.增大粘结力、采用合理的构造和高质量的施工、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减小裂缝宽度。()5.当剪跨比在[1, 3]时,截面发生斜压破坏。. ()6.预应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7.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时,就不能满足结构功能的要求,这种特殊状态称为结构的极限状态。()8.箍筋的作用主要是与纵筋组成钢筋骨架,防止纵筋受力后压屈向外凸出。() 9.采用预应力技术可杜绝裂缝的发生或有效减少裂缝开展宽度。()10.为了保证正截面的抗弯刚度,纵筋的始弯点必须位于按正截面的抗弯计算该纵筋的强度全部被发挥的截面以内,并使抵抗弯矩位于设计弯矩图的里面。()11.偏心距增大系数与偏心距及构件的长细比有关。()12.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是沿梁长变化的,无裂缝区段刚度小,有裂缝区段刚度大。()13.钢筋按其应力应变曲线分为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和没有明显流幅的钢筋。()14.因为钢筋的受拉性能好,所以我们只在受拉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而在受压区不配置钢筋。()15.当轴向力的偏心较小时,全截面受压,称为小偏心受压。() 越大越好。()16.有效预应力 pe

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cu f :(基本强度指标)以边长150mm 立方体试件,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28d ,标准试验方法(不涂润滑剂,全截面受压,加载速度0.15~0.25MPa/s )测得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cu f 。 影响立方体强度主要因素为试件尺寸和试验方法。尺寸效应关系: cu f (150)=0.95cu f (100) cu f (150)=1.05cu f (200) 2.混凝土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 ①原点弹性模量:在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图的原点作切线,该切线曲率即为原点弹性模量。表示为:E '=σ/ε=tan α0 ②变形模量:连接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原点及曲线上某一点K 作割线,K 点混凝土应力为σc (=0.5c f ),该割线(OK )的斜率即为变形模量,也称割线模量或弹塑性模量。 E c '''=tan α1=σc /εc 混凝土受拉弹性模量与受压弹性模量相等。 ③切线模量:混凝土应力应变—上某应力σc 处作一切线,该切线斜率即为相应于应力σc 时的切线模量''c E =d σ/d ε 3 . 徐变变形:在应力长期不变的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 影响徐变的因素:a. 内在因素,包括混凝土组成、龄期,龄期越早,徐变越大;b. 环境条件,指养护和使用时的温度、湿度,温度越高,湿度越低,徐变越大;c. 应力条件,压应力σ﹤0.5 c f ,徐变与应力呈线性关系;当压应力σ介于(0.5~0.8)c f 之间,徐变增长比应力快;当压应力σ﹥0.8 c f 时,混凝土的非线性徐变不收敛。 徐变对结构的影响:a.使结构变形增加;b.静定结构会使截面中产生应力重分布;c.超静定结构引起赘余力;d.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产生预 应力损失。 4.收缩变形:在混凝土中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少的现象称为收缩。 混凝土收缩原因:a.硬化初期,化学性收缩,本身的体积收缩;b.后期,物理收缩,失水干燥。 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a.混凝土组成和配比;b.构件的养护条件、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凡是影响混凝土中水分保持的因素;c.构件的体表比,比值越小收缩越大。 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a.构件未受荷前可能产生裂缝;b.预应力构件中引起预应力损失;c.超静定结构产生次内力。 5.钢筋的基本概念 1.钢筋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碳素钢和普通低合金钢。 2钢筋按加工方法分类,可分为a.热轧钢筋;b.热处理钢筋;c.冷加工钢筋(冷拉钢筋、冷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和冷轧扭钢筋。) 6.钢筋的力学性能 物理力学指标:(1)两个强度指标:屈服强度,结构设计计算中强度取值主要依据;极限抗拉强度,材料实际破坏强度,衡量钢筋屈服后的抗拉能力,不能作为计算依据。(2)两个塑性指标:伸长率和冷弯性能:钢材在冷加工过程和使用时不开裂、弯断或脆断的性能。 7.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的原因:(1)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着良好的黏结力;(2)二者具有相近的温度线膨胀系数;(3)在保护层足够的前提下,呈碱性的混凝土可以保护钢筋不易锈蚀,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第二章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1.结构概率设计的方法按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水准:a.水准Ⅰ,半概率设计法,只对影响结构可靠度的某些参数,用数理统计分析,并与经验结合,对结构的可靠度不能做出定量的估计;b.水准Ⅱ,近似概率设计法,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对结构、构件、或截面设计的可靠概率做出近似估计,忽略了变量随时间的关系,非线性极限状态方程线性化;c.水准Ⅲ,全概略设计法,我国《公桥规》采用水准Ⅱ。 2.结构的可靠性:指结构在规定时间(设计基准期)、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组成: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可靠度: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概率描述称为结构可靠度。 3.结构的极限状态:当整个结构或构件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破坏—安全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具体表现:a.整个构件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b.结构构件或连接处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c.结构转变成机动体系;d.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e.变形过大,不能继续承载和使用。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具体表现:a.由于外观变形影响正常使用;b.由于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影响正常使用;c.由于震动影响正常使用;d.由于其他特定状态影响正常使用。 破坏—安全状态是指偶然事件造成局部损坏后,其余部分不至于发生连续倒塌的状态。(破坏—安全极限状态归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中) 4.作用:使结构产生内力、变形、应力、应变的所有原因。 作用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 永久作用:在结构使用期内,其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忽略不计的作用 可变作用:在结构试用期内,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较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