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历史七下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1.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统一的朝代是:___隋朝____。

2、隋朝开通运河的目的是:____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____“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_大运河__

3、唐太宗_____“贞观之治”_;“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描绘的盛世局面是:__开元盛世_;统治者是:唐玄宗_

4.唐太宗“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有:①吸取隋亡教训,重视民众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轻徭薄赋、戒奢从简、合并州县)③任用贤才,虚心纳谏④扩充国学,完善科举⑤开明民族政策、开放对外政策。

5.唐朝时期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6.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时;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了和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

7.科举制的影响有:①改善用人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②促进教育和文学事业的发展③对后世和世界影响深远④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8.唐朝的对外政策:_开放_;唐朝的民族政策:_开明_

9.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和史实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发展)

①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今新疆地区设置最高行政军事机构,加强管辖。

②唐与吐蕃和亲的表现: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10.唐朝东渡日本传播文化的高僧是:_鉴真_;前往天竺求取佛经学习外来文化的是:_玄奘,他还将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今天研究中亚、印度级新疆的重要典籍。

11.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12.唐朝时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3.诗仙、诗圣分别是李白、杜甫。杜甫的诗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动荡复杂的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白居易的诗反映现实,通俗易懂,达到很好的教育目的。

14.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是阎立本和吴道子

15.唐朝时期最杰出的石窟艺术代表是敦煌莫高窟

16.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的盟约。作用维持了双方长久的和平局面。

17.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形成对峙局面的是宋金对峙

18.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技术;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④南北方人民共同努力。

19.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0.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_唐朝中后期_;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__南宋___

21.南宋设立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_市舶司_;北宋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场所叫做瓦子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名称:_交子_;出现的时期:北宋_;地点:_四川_

23.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最伟大的功绩是:统一蒙古_;建立元朝后统一全国的是:忽必烈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是元)

2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元_;元朝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而实行的制度:_行省制度_

25.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是在:_元朝_;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的管辖机构是:__宣政院__

26.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回族_

27.为了便于南粮北运,元世祖令人将隋朝大运河截弯取直,同时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

28.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_北宋_;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_南宋_

29.我国四大发明中,北宋时期发明的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毕升)

30.《资治通鉴》的编撰者:司马光;体裁:编年体通史_,叙事范围__战国—五代_

31.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__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__;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__军机处_

3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①改革行政机构,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②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强化了君权。③在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

33.明朝迁都北京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为了进一步加强君权,他还继续执行削藩政策,设立东厂。34.明朝对外关系的特点:交往与冲突:交往:_郑和下西洋_;冲突:_戚继光抗倭__

35.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红红海沿岸;意义: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3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戚继光的诗句;“开辟荆榛逐荷夷”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_

37.清朝为了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危害禁锢思想,摧残文化。

38.明朝资本主义萌芽表现形式:机户出资,机工出力_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即资本主义性质)

的关系。

39. 明清时前期巩固统一的措施:

对内: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①(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②(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③(蒙古)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④(台湾)清政府设台湾府;

对外:反对外来侵略①戚继光抗倭(明);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40. 清朝对外政策:_闭关锁国_(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朝保留的唯一港口是广州十三行

原因:①“重农抑商“观念;②自大心态;③消极防御。影响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②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的变化,未能及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近代落伍了。

41.明朝李时珍写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本草纲目》。

4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_《农政全书》_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超实用!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超实用! 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4.近现代,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 1840—1842鸦片战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5.《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赔款2100万 元(单位不是两) 6.近代,使北京沦陷的事件: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北京再次沦陷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北平、天津) 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矛头对准中国。

8.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 9.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10.1862年,在慈溪(注意错别字)的战斗中,击毙了华尔。 1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联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走上 对外侵略夸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12.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 洋务运动的破产。 1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影响: ①侵略者以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侵 略需求。 ②防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最能体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水准” 14.《马关条约》中增辟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15.《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体 现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6.1787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881年,签订 中俄《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8.洋务运动的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不是 鸦片战争后)。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生此时已经进入高考备战阶段,历史科目的复习任务比较重,小伙伴们需要复习和巩固的知识内容非常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部编人教版 初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1.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统一的朝代是:___隋朝____。 2、隋朝开通运河的目的是:____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____“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_大运河__ 3、唐太宗_____“贞观之治”_;“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描绘的盛世局面是:__开元盛世_;统治者是:唐玄宗_ 4.唐太宗“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有:①吸取隋亡教训,重视民众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轻徭薄赋、戒奢从简、合并州县)③任用贤才,虚心纳谏④扩充国学,完善科举⑤开明民族政策、开放对外政策。 5.唐朝时期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6.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时;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了和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 7.科举制的影响有:①改善用人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②促进教育和文学事业的发展③对后世和世界影响深远④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8.唐朝的对外政策:_开放_;唐朝的民族政策:_开明_ 9.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和史实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发展) ①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今新疆地区设置最高行政军事机构,加强管辖。 ②唐与吐蕃和亲的表现: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10.唐朝东渡日本传播文化的高僧是:_鉴真_;前往天竺求取佛经学习外来文化的是:_玄奘,他还将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今天研究中亚、印度级新疆的重要典籍。 11.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12.唐朝时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3.诗仙、诗圣分别是李白、杜甫。杜甫的诗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动荡复杂的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白居易的诗反映现实,通俗易懂,达到很好的教育目的。 14.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是阎立本和吴道子 15.唐朝时期最杰出的石窟艺术代表是敦煌莫高窟 16.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的盟约。作用维持了双方长久的和平局面。 17.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形成对峙局面的是宋金对峙 18.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技术;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④南北方人民共同努力。 19.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0.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_唐朝中后期_;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__南宋___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 1、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简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⑴a富国——鼓励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b强兵——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d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不告发,则十家连坐。⑵秦的国力骤增,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2、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认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⑴“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改管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⑵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最终催生了大唐开放繁盛的新气象。 中国近代史 3、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简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内容: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英协定关税。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⑴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⑵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掠夺北方领土250多万平方千米,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5、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简析《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兵费两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6、列举《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简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严禁中国民众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拆毁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由各国派兵常驻;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7、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简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第一个兵工企业;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军工企业、北洋舰队。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 ⑵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简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9、列举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简析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⑴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文学革命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狂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2-5) 隋文帝:坚(北周外戚) 1.建立隋朝(581年,都城长安) 2.灭,南北重归统一(589年) 3.励精图治 隋炀帝:广 1.开通大运河(605年开始) 一.南北重归统一 1.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 有大幅度增长,据史书记载大仓库的粮食、布匹,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 年的开销。 二.大运河的开通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意义: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1.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南至余杭(今),全长两千 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 隋统一条件: 客观上: 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②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③政权的腐败 主观上: ①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②隋灭作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得当 2.大运河: 三个点:、涿郡、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第二课贞观之治(P7-10) 一.渊(唐高祖)建唐(618年长安) 二.唐太宗(世民)------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1.关于贞观之治:一是贞观、太宗年号是唐太宗时期,二是“贞观之治”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 1.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 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措施: 1.吸取隋亡的教训(政治) 2.轻徭薄税,发展农业(经济) 3.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政治) 4.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经济) 5.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经济) 6.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 担(政治) 7.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政治) 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 断) 敢于直言的征(著名的谏臣)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上 2.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3.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 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开元盛世”(P12-15) 开元之治 1.任用贤才,励精为治。 2.整顿地方吏治。 3.提倡节俭。 (书P12) 盛世(经济繁荣) 1.农业: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长安 盛世经济的繁荣 1.唐玄宗时期,共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 移植栽培,茶叶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20高中历史必备的知识清单

2020高中历史必备的知识清单 高中的历史是一门需要重点记忆的学科,由于历史知识点特别多,为方便大家复习,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2020高中历史必备的知识清单,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 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 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小农经济的含义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部编人教版 初一下学期期末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2019年教育文档

历史七下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1.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统一的朝代是:___隋朝____。 2、隋朝开通运河的目的是:____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____“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_大运河__ 3、唐太宗_____“贞观之治”_;“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描绘的盛世局面是:__开元盛世_;统治者是:唐玄宗_ 4.唐太宗“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有:①吸取隋亡教训,重视民众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轻徭薄赋、戒奢从简、合并州县)③任用贤才,虚心纳谏④扩充国学,完善科举⑤开明民族政策、开放对外政策。 5.唐朝时期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6.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时;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了和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 7.科举制的影响有:①改善用人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②促进教育和文学事业的发展③对后世和世界影响深远④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8.唐朝的对外政策:_开放_;唐朝的民族政策:_开明_ 9.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和史实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发展) ①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今新疆地区设置最高行政军事机构,加强管辖。 ②唐与吐蕃和亲的表现: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10.唐朝东渡日本传播文化的高僧是:_鉴真_;前往天竺求取佛经学习外来文化的是:_玄奘,他还将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今天研究中亚、印度级新疆的重要典籍。 11.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12.唐朝时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3.诗仙、诗圣分别是李白、杜甫。杜甫的诗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动荡复杂的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白居易的诗反映现实,通俗易懂,达到很好的教育目的。 14.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是阎立本和吴道子 15.唐朝时期最杰出的石窟艺术代表是敦煌莫高窟 16.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的盟约。作用维持了双方长久的和平局面。 17.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形成对峙局面的是宋金对峙 18.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技术;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④南北方人民共同努力。 19.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0.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_唐朝中后期_;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__南宋___ 21.南宋设立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_市舶司_;北宋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场所叫做瓦子 第 1 页

高考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96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 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 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方面主张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编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4、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为更加系统的"仁政",还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5、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了"君舟民水"思想,同时荀子结合了法家和道家的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 ★考点9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 2、西汉前期,为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加强君权,还提出"君权神授";同时提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要求统治者施仁政;在伦理道德上主张"三纲五常";著有《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从汉武帝起,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考点98 宋明理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2、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3、宋代儒学出现了新的体系,即理学。北宋的儒学代表人物是程颢和程颐兄弟,其核心思想是"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4、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 他主张"理气论"即先有理,后有气和"心性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统治秩序和等级制度辩护,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 5、王阳明是明朝中后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更多地吸收了佛教的禅宗思想,他提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 ★考点99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明朝后期李贽是"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认为不能以孔子的是非标准来判断是非,同时还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赞扬农民起义,反对男尊女卑。 2、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以民为主"。 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文化上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 3、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政治根源是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

7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初一下册历史必考归纳

7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初一下册历史必考归 纳 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 心。X整理了关于7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7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一) “贞观之治” 1?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3.武则天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 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1.唐朝的社会经济:

(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3)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7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二) “和同为一家” 1.唐与吐蕃关系: (1)7世纪前期,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都逻些。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2)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难点解析】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5、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识要点] 1、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 2、华夏民族的形成 (1)黄帝和炎帝部落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后人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3、“人文初祖”-----黄帝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相传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乐谱。 4、“禅让”制度---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做继承人的做法。 5、夏朝的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3)标志: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难点解析} 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尧生活简朴、克已爱人,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与人民同甘共苦、无私奉献。 2、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继承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它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变革。 [重点考点】 1.炎黄战蚩尤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2.(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3.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禹)。 4.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禅让制)。

高三历史必背重要知识点

高三历史必背重要知识点 原因:列强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借口:修约遭到拒绝时间:1856---1860年 《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十口通商英法联 军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影响: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水准。 二、洋务运动近代化:文明(科技)发展水准,主要指机器生产 内忧外患的形势,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提出“中学(中国的封建制度)为体,西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用”实质上是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 朝的统治。 1、前期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江南 制造总局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 等方面的困难,创办一批民用工业。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标志着 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 布局 3、为策划海防,建成北洋(海军)、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为培养科技人才,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 学生出国,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结果(评价):A、洋务运动没有使清朝达到富强(洋务运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最终失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B、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 【篇二】 一、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过程:外商企业—洋务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来源: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4)分布:沿海、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 (5)级的共同优点;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联盟;集中水准高,便于宣传,组织工人实行斗争。中国无产阶级这些特点和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6)中国无产阶级早期斗争:早期的中国无产阶级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但是深重的民族灾难和悲惨的生活境遇,已经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如香港工人罢工、江南制造总局工人罢工等。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第二,使中国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变化,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队伍随之壮大。 第三,促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并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同时,无产阶级也随之壮大,这又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2019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zxls_20190404093711)

2019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思维导图】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初一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8、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29、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长安是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初一至初三历史知识点必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时间及地点? 答: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 生活地点: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县,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特征有哪些? 答:元谋人:会制造工具。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北京人:(1)会制造打制石器和木棒。 (2)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3)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形成早期原始社会。 山顶洞人:(1)使用打制石器。 (2)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3)他们生活在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中,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3.河姆渡人生活时间、地点及生产生活特征? 答: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他们生活在长江流域,今浙江余姚。 生产生活特征:(1)他们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定居生活,已会挖掘水井。 (3)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4.半坡居民生活时间、地点及生产生活特征,以及历史意义? 答: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他们生活在黄河流域,在今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生产生活特征:(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2)饲养猪、狗等动物,还会打猎捕鱼。 (3)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炕。 (4)能够制造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5)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意义: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5.传说中的炎帝、黄帝的知识点: 1.涿鹿之战: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黄帝部落联合起来在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部落。 此后,炎帝、黄帝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必考)2.黄帝——“人文初祖”: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至今,海外华人常自称为“炎黄子孙”。 3.禅让制:(1)方式:征求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做法。(2)顺序:尧——舜——禹。 (3)品质: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禹建立的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夏朝的统治:(1)国家产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都城: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相传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 (3)国家机构: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4.夏桀的残暴统治: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是有名的暴君,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他的暴政。 5.商汤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6.商朝的强大:汤是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 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7.盘庚迁殷: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后,都城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盘庚以后,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8.商纣的暴政:商朝最后一个王纣是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时间约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群体,会使用(天然)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4、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 5、河姆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浙江余姚,距今约七千年,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干栏式房屋(水井)乐器骨哨,会象牙雕刻技术使用天然漆等。 6、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约六千年种植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制造彩陶会纺织、制衣 7、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8、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9、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0、距今约四五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11、黄帝打败炎帝是阪泉之战。炎黄部落涿鹿之战打败蚩尤,形成华夏族。尊炎帝 和黄帝为“人文始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12、炎帝贡献:种植五谷和蔬菜;会煮盐,通商。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 法知识。 13、黄帝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擅长纺织,下属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14、将部落首领之位传给贤德之人即“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禹:治 理洪水 15、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16、启,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2020最新精选【5篇】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2020最新精选【5篇】高考,意味着什么?那是一座窄窄的桥,千军万马将要从这里挤过,要发挥的优势和能力,来保证自己不被淘汰。历史高考知识点有哪些?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1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BC230-221韩赵魏楚燕齐 (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 (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 (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 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3)元朝的行省制度 认识到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 (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利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至此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君主专制发展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雍正时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却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2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4、作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①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举贤良对策”。

中考历史选择题必考的127个知识点

1.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兴起的国家是:意大利。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寓义) 4.被称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但丁。代表作是《神曲》。 5.达·芬奇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6.1492年,到达古巴、海地,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 7.1498年,到达印度,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达·伽马。

8.1519~1522年,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科学真理的是:麦哲伦船队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人:克伦威尔 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查理一世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 13.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文件是《权利法案》 14.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建立的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15.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爆发的事件是:列克星顿的枪声。

16.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 17.标志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独立的事件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18.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19.被称为“美国国父”的人物是:华盛顿 2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爆发)的标志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2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件是:《人权宣言》 2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政治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

初一下学期历史_知识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8、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29、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长安是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0、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3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