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导师名单
- 格式:docx
- 大小:68.31 KB
- 文档页数:15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学鉴定书司法鉴定文书REPORT OF JUDICIAL EXPERTIZING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The Judicial Expertizing Center ofSupreme People's Court of P. R. C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学鉴定书最高法院司法鉴医字(2004)第066号委托单位: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案由:强奸(中止)被鉴定人:黄静,女,1982年9月27日出生送检日期: 2004年6月28日鉴定内容: 1、死亡原因2、死亡方式(有无外力致死的法医学依据)鉴定专家:徐英含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法医研究所教授中国法医学会原理事中华病理学会原理事何颂跃医学博士主任法医师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处处长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周伟医学博士副主任法医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检察技术处副处长中国法医学会临床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医学会副秘书长刘良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系主任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官大威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副院长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鉴定组织: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材料:1、湘潭市公安局预审卷宗五卷及所附照片;2、既往鉴定文书;3、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制作的病理切片32张;4、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制作的病理切片59张;5、中山医科大学提交法院制作的病理切片24张;6、本次鉴定活动重新切取的病理切片40张;7、初次尸体检验现场勘察录像资料;8、黄静遗体。
一、案情概要及鉴定经过据案卷材料反映,2003年2月24日被鉴定人黄静在学校宿舍中被发现死亡,并经过当地公安系统三次法医学家鉴定和物证、毒化检验。
此后,南京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所、中山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中心进行了法医学文证审查及鉴定活动,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因本案相关尸检材料遗失而中止鉴定委托合同。
陈健民,男,汉族,上海市人,生于1941年8月。
现任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中医科教授。
196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本科,同年分配到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为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工作至今。
现任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杂志》编委。
曾任上海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教学秘书、上海医学辩证法学会理事、上海市静安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研究班指导老师。
柴松岩国家级中医妇科专家。
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导师。
现任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陈淑长国家级周围血管病中医治疗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脉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彤云国家级中医皮肤科、中医美容专家。
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高益民国家级中医药评价专家。
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研课题《北京中医发展史略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1、2、3届)委员,国家药典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胡熙明国家级中医药专家。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季绍良国家级中医诊断学专家。
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品审评专家、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金世元国家级中药评价专家。
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导师,国家科委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会中医中药学中药审查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医中药项目评议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本药物评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成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
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模型①陈 蕾 柳力敏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眼科门诊,沈阳110001)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74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84X(2002)0920643204摘 要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 AU)模型,为探讨人类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18只Wistar大鼠用3只不同剂量牛视网膜可溶性抗原(S2Ag)免疫后,每日扩瞳进行E AU临床观察;当大鼠出现中度以上E AU临床表现时处死、其他大鼠第3~4w时处死后眼球摘除,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3组不同剂量S2Ag免疫大鼠E AU发病率分别为:100μg S2Ag组6只大鼠(12只眼)为2Π12、200μg S2Ag组6只大鼠(12只眼)为6Π12、300μg S2Ag组6只大鼠(12只眼)为8Π12;组织学炎症评分分别为:0、16176±11102、17156±9196。
结论:使用中等纯度的S2Ag,以及中等敏感度的Wistar大鼠,可成功诱发出E AU模型。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 arrestinThe model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oretinitis in ratsCHEN Lei,LIU Li2Min.Ophthalmology Department,the1st Affiliated Hospital o f China Medical Univer sity,Shenyang 110001Abstract Objective:T o induce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oretinitis in Wistar for investigating the pathogenesis mechanism of uveitis. Methods:18Wistar rats were immunized by different dosage of bovine s oluble antigen(S2Ag),and were detected the clinic changes dayly.The animals were anesthetized and killed when they had significant clinic E AU appearance or3~4weeks after immunized,the eyes were rem oved and followed by pathologic studies.R esults:The incidence of E AU in the3different dosage S2Ag immunized rats were2Π12in100μg S2Ag group(6rats,12eyes),6Π12in200μg S2Ag group(6rats,12eyes)and8Π12in300μg S2Ag group(6rats,12eyes)separately and the pathol2 ogy scores were0、16176±11.02、17156±9196separately in3group of rats.Conclusion:The middling sensitive Wistar rats can be used to induce E AU successly with middling purified S2Ag.K ey w ord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oretinitis arrestin 葡萄膜炎是严重致盲眼病之一,尤其是内源性葡萄膜炎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防治也很困难。
您现在的位置是:》中国妇产科医师奖候选人简介》尚涛点击返回尚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尚涛教授先进事迹尚涛,女,1946年出生,现年66岁,妇产科学学士,现职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产科学组成员,中华妇产科分会妊娠高血压疾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辽宁围产医学分会名誉组委,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医学会、沈阳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在国内核心期刊中发表文章100余篇,4篇被SCI索引。
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沈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任教育部主编《妇产科学》编委。
在2005年因在围产保健领域贡献突出,被国家授予杨崇瑞基金个人优秀奖,2006年被中华医学会授予中华医学会首届医疗事故鉴定优秀专家。
2006年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
2007年被评为中国医科大学首届优秀专家。
197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留校从事专业产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至今。
自1996年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主任,2007年卸任,因为是博士生导师,至今仍在岗正式工作并被继续任命为产科学科带头人。
多年来,在围产保健领域,带领全省开展和推广爱婴医院工作,推广和普及母婴保健法。
为降低辽宁省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为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继续教育培训班10余次,亲自主持省级专科学会10余次,培训省内及东北地区产科医生达五千余人次。
积极组织重危孕产妇抢救,常常夜间外出会诊。
经常参加各级医学会的孕产妇死亡评审和鉴定工作。
于2001年组建了辽宁省围产医学中心,又于2005年组建了辽宁省产前诊断中心,这些都为我省围产医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自1997-2007年连年被评为沈阳市及和平区优秀妇幼工作者。
卸任前连年被评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优秀科主任。
第一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中医临床基础(100601)伤寒论研究方向本专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较早的伤寒论专业硕士、博士生培养点,1993年、1996年分别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高教厅确立为重点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1)六经辨证的现代化研究;(2)经方治疗疑难病证的研究;(3)《伤寒论》配伍规律及作用机理的研究;(4)《伤寒论》文献研究。
博士生导师有:李赛美、朱章志、张横柳、彭万年教授。
硕士生导师有:蔡文就、万晓刚、刘敏教授,吴浩祥副教授。
技术人员情况:本学科专业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9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2名。
学科条件:设临床基地,病床46张,实验室面积l00平方米,建有临床受体实验室、基础实验室等,仪器设备总值约150万元。
教学科研成果(1)教学方面:分别编写有供中医专业、针灸专业本科班、七年制中医专业班、三年制专业证书班用的《伤寒论教学大纲》。
参加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选读》(中医专业,1979年)的编写。
为海外函授教材《伤寒论概要》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论》(中医专业,1996年)副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2000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中医专业用第七版 2001年)主编与第七版教材辅助用书《伤寒论习题集》的主编、以及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中医专业用第八版 2007年)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案例版(科学出版社2007年)主编、《伤寒论学习指导》的副主编单位;供本科生及研究生用的《临证实用伤寒》主编(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年)、《经方临床运用》主编。
并自编研究生教材《伤寒论求索》、《中医临床经典研究与运用》。
1995年《伤寒论》课程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课程,“《伤寒论》理论联系实际,医、教、研共同发展”1995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紧密结合临床、科研,创立《伤寒论》教学新模式”,1997年荣获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教学成果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伤寒论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实践”2000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伤寒CAI课件”2000年分别获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网络课程三等奖,2005年被评定为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
孙思予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孙思予,男,汉族,1971年3月29日出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中心主任,SCI杂志《Endoscopic ultrasound》主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1994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
199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就职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中心任助教。
1999年晋级讲师,任主治医师期间发表多篇高影响因子SCI论文,率先在国内开展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细针穿刺,首先在国内外开展EUS引导下注射治疗,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华医学奖三等奖,并于2003年10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并开始担任科室副主任。
2006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在职攻读博士期间,于法国宝丽学院研修学习,并率先在国内外开展EUS引导下胰腺癌组织间治疗,在国内外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并于200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任职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中心(辽宁省内镜诊治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5月与国外专家合作创办Endoscopic ultrasound杂志,并担任主编,于2013年5月亲自到美国汤森路透集团做期刊遴选答辩,并顺利通过。
成为中国最年轻SCI杂志主编。
孙思予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政治信念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爱岗敬业,努力钻研高新技术。
对患者满腔热忱,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
节假日随叫随到,抢救了大量的危重病患,解决大量疑难病例。
廉洁奉公,拒收患者红包,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处处为患者着想,为了及时救助患者,常常废寝忘食,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孙思予同志具有高度严谨的学术作风,工作兢兢业业,努力钻研究高新技术。
多年来一直从事于消化内镜和内镜超声介入治疗方面的研究。
消化道的间叶源性肿瘤位消化道壁的深层,统称为黏膜下肿瘤,过去只能采用开胸开腹手术治疗。
该同志在国际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将内镜超声引导下注射(EUS FNI)应用于黏膜下肿瘤的内镜切除,大大降低了内镜切除黏膜下肿瘤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微创治疗开创了新纪元。
TOMOTOMO是TOMOtherapy(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的中文译名,此设备还有其它的简称为:拓拇刀、螺旋导航光子刀、TOMO等。
TOMO是集IMRT (调强适形放疗)、IGRT(影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DGRT(剂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于一体,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其独创性的设计使直线加速器与螺旋CT完美结合,突破了传统加速器的诸多限制,在CT引导下360度聚焦断层照射肿瘤,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高效、精确的治疗。
简述TOMO是以CT扫描的方式用扇形射野进行螺旋照射实现调强放疗的设备。
螺旋TOMO的床和机架类似螺旋CT式连续运动的,滑环机架结构使TOMO可以轻易采集患者治疗摆位的CT图像,并用这一信息实现图像引导。
TOMO的发展史同样也是一个先进科技从学术研究到大学产业合作,最终商业化并大规模应用于临床的故事。
因为TOMO是在每次治疗前都进行MVCT图像扫描,依据GTV变化重新制定计划,所以可明显减少正常组织高剂量照射体积。
并且有办法、有能力对付大范围、全身多发转移、中晚期、奇形怪状、极其复杂的肿瘤,甚至可以改变以前“姑息治疗”为“根治性治疗”。
全军肿瘤放疗中心主任夏廷毅教授曾介绍说,放疗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即现代放疗“四部曲”:定位、锁定、计算、实施。
特点一、TOMO相比于传统疗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肿瘤剂量适形度更高,肿瘤剂量强度调节更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剂量调节更细。
具体体现为:1、360度旋转,51个弧度,全方位断层扫描照射。
在线成像系统确定或精确调整肿瘤位置,数以千计的放射子野以螺旋方式围绕病人实施精确照射。
从而可以使高度适形的处方剂量送达靶区,敏感器官的受量大大降低或避免。
2、卓越的图像引导功能。
TOMO的成像和治疗采用同一放射源——兆伏级射线,在放疗的同时即可采集CT数据,使放射治疗和螺旋CT流畅结合。
3、自适应放疗,动态跟踪定位。
CT成像探测器会在放疗的同时收集穿透病人身体后的X线,从而推算出肿瘤实际吸收的射线能量,为以后的放疗剂量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