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的电流保护和方向性电流保护
- 格式:doc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2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辅导资料二主题:课件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第1-2节——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学习时间:2013年10月7日-10月13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二章的第1-2节,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和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电网电流保护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三段式电流保护的配合原则、整定计算,会阅读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图;2.理解方向性电流保护中方向元件的作用,能正确按动作方向分组配合、整定计算。
二、主要内容(一)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1.继电器(1)基本原理能自动地使被控制量发生跳跃变化的控制元件称为继电器。
当输入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或由某一定值突跳到零时,继电器就动作,使被控制电路通断。
它的功能是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以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
继电器的继电特性:(也称控制特性)继电器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在整个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图1 继电特性继电器的返回系数r K :返回值r X 与动作值op X 的比值。
即r r opX K X 过量继电器:反应电气量增加而动作的继电器。
其返回系数小于1,不小于0.85。
欠量继电器:反应电气量降低而动作的继电器。
其返回系数大于1,不大于1.2。
(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分类● 按动作原理: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等继电器。
● 按反应的物理量: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和频率继电器等。
● 按作用:起动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和出口继电器等。
Y Y min 0(3)过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I op ):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
返回电流(I re ):使继电器由动作状态返回到起始位置时的最大电流。
2.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时电流量值特征正常运行:负荷电流短路:三相短路、两相短路k k s E I K Z Z ϕϕ=+式中,E ϕ——系统等效电源的相电动势;s Z ——保护安装处至系统等效电源之间的阻抗;k Z ——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阻抗;K ϕ——短路类型系数(三相短路取1,两相短路取2)。
供电系统中常用的保护供电系统中常用的保护(1)电网的电流电压保护:包括:单侧电源网络的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大接地电流系统的零序电流保护、中性点不接地单相接地的保护;电网的距离保护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包括:纵联差动保护、高频保护、高频闭锁方向保护、高频闭锁负序方向保护、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和零序保护、高频相差动保护、光纤差动保护;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包括:三相自动重合闸、综合自动重合闸电力变压器的保护包括:主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差动保护、主变压器零序保护、主变压器瓦斯保护、高压厂用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包括:相间短路的纵联差动保护、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单相接地保护、发电机低励失磁保护、励磁回路一点接地保护、励磁回路两点接地保护、转子表层过热(负序电流)保护、发电机的逆功率保护、发电机失步异常运行保护、定子绕组对称过负荷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组公用继电保护;母线的继电保护包括:母线差动保护、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异步电动机和电容器的保护(2)供电系统的单端电网的保护:供电线路常见的故障对架空线来说,有断线、碰线、绝缘子被击穿、相间飞弧、短路以及杆塔倒塌等;对电缆来说,应其直接埋地或敷设在混凝土管、隧道等,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少,除本身绝缘老化的原因外,只有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的基下沉、土壤含有杂质、建筑施工破坏、热力网影响等,才会使相间或相地之间绝缘击穿或断裂,但是电缆接头连接不良或由于污垢而产生的故障,占其全部故障的70%以上。
工业企业供电线路基本上是开式单端供电网络,厂区内距离较短,所以线路保护并不复杂,常用的保护装置有:定时限或反时限的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电流速断保护;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保护等。
一、过电流保护当流过被保护元件中的电流超过预先整定的某个数值时就使断路器跳闸或给出报警信号的装置称为过电流保护装置,它有定时限和反时限两种。
⒈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定时限过电流是电流继电器本身的动作时限是固定的,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
第一章绪论习题1-1在图1—1所示的网络中,设在d点发生短路,试就以下几种情况评述保护1和保护2对四项基本要求的满足情况:(1)保护1按整定时间先动作跳开1DL,保护2起动并在故障切除后返回;(2)保护1和保护2同时按保护1整定时间动作并跳开1DL和2DL;(3)保护1和保护2同时按保护2整定时间动作并跳开1DL和2DL;(4)保护1起动但未跳闸,保护2动作跳开2DL;(5)保护1未动,保护2动作并跳开2DL;(6)保护1和保护2均未动作图1-1 习题1-1图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和方向性电流保护一、三段式相间电流保护例题例题2。
1欲在图2-1所示的35KV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变电所A母线引出的线路AB上,装设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拟采用两相星形接线。
试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并进行I段、II 段、III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即求I、II、III段的一次和二次动作电流(I'dz、I'dz·J、I’’dz、I''dz·J、I dz、I dz·J)、动作时间(t'、t’’、t)和I段的最小保护范围l min%,以及II段和III段的灵敏系数K’'lm、K lm(1)、K lm(2).对非快速切除的故障要计算变电所母线A的残余电压。
已知在变压器上装有瞬动保护,被保护线路的电抗为0.4Ω/km,可靠系数取K’k=1.3,K'’k=1。
1,K k=1.2,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 zq=1.5,返回系数K h=0。
85,时限阶段△t=0.5s,计算短路电流时可以忽略有效电阻.其他有关数据按3种方案列于表1中。
图2—1 例题2.1图表1 三种方案解参见图2-1。
已知X s=0.3Ω,l =10km,S B=2×10 MV A,U d%=7。
5,S fh=15MV A,t10=2。
5s.1 求电流I段定值(1) 动作电流I’dzI’dz=K’k×Id·B·max=1。
第二章 电网的电流保护和方向性电流保护 第一节 单测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配置:一、电流速断保护(第Ⅰ段):对于仅反应于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
1、短路电流的计算:图中、1――最大运行方式下d(3)2――最小运行方式下d (2) 3――保护1第一段动作电流ds ds d l Z Z E Z Z E I 1)3(+=+=φφ ds d d l Z Z E I I 1)3()2(2323+==φ 可见,I d 的大小与运行方式、故障类型及故障点位置有关最大运行方式:对每一套保护装置来讲,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方式。
(Z s.min ) 最小运行方式:对每一套保护装置来讲,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方式。
(Z s.max ) 2、整定值计算及灵敏性校验为了保护的选择性,动作电流按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短路整定max ..1.B d k dz I K I ⋅=I I 注①)参看15(3.1~2.1p K k =I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能使该保护装置起动的最小电流值,用电力系统一次测参数表示。
(I dZ )I1.dz I 在图中为直线3,与曲线1、2分别交于a 、b 点可见,有选择性的电流速断保护不可能保护线路的全长三段式主保护 后备保护灵敏性:用保护范围的大小来衡量 l max 、l min 一般用l min 来校验、%100min⨯ll 要求:≥(15~20)% 希望值50% 方法:① 图解法② 解析法:min.1max 1.23d s dZ l Z Z E I+=I φ 可得)23(1%100max 1.min s dZ L Z I E Z l l -⋅=⨯I φ式中 Z L =Z 1l ――被保护线路全长的阻抗值 动作时间t =0s 3、构成中间继电器的作用:① 接点容量大,可直接接TQ 去跳闸② 当线路上装有管型避雷器时,利用其固有动作时间(60ms )防止避雷器放电时保护误动 4、小结 ① 仅靠动作电流值来保证其选择性 ② 能无延时地保护本线路的一部分(不是一个完整的电流保护)。
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Ⅱ段) 1、 要求 ① 任何情况下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具有足够的灵敏性 ② 在满足要求①的前提下,力求动作时限最小。
因动作带有延时,故称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2、 整定值的计算和灵敏性校验为保证选择性及最小动作时限,首先考虑其保护范围不超出下一条线路第Ⅰ段的保护范围。
即整定值与相邻线路第Ⅰ段配合。
动作电流:I ∏∏⋅2.1.dZ k dZ I K I = 非周期分量已衰减)(2.1~1.1=∏k K 动作时间:t t t t ∆=∆+=I ∏21 Δt 取0.5",称时间阶梯,其确定原则参看P18.灵敏性:∏=1.min.dZ dB lm I I K 要求:≥1.3~1.5 若灵敏性不满足要求,与相邻线路第Ⅱ段配合。
此时:动作电流:∏∏∏⋅2.1.dZ k dZ I K I = 动作时间:t t t ∆+=∏∏213、 构成:与第Ⅰ段相同:仅中间继电器变为时间继电器。
4、 小结:①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大于本线路全长 ② 依靠动作电流值和动作时间共同保证其选择性 ③ 与第Ⅰ段共同构成被保护线路的主保护,兼作第Ⅰ段的金后备保护。
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Ⅲ段) 1、 作用: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近后备以及相邻线下一线路保护的远后备。
其起动电流按躲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保护称为过电流保护,此保护不仅能保护本线路全长,且能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
2、 整定值的计算和灵敏性校验:1)、动作电流:①躲最大负荷电流 max .1.f k dZ I K I ⋅ⅢⅢ= (1)②在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动机自起动时,应可靠返回。
电动机自起动电流要大于它正常工作电流,因此引入自起动系数K Zqmax .max f Zq Zq I K I = m a x.m a x f Zq k Zq k h I K K I K I ⋅⋅=⋅=ⅢⅢ max f hZq k h hdZI K K K K I I ⋅⋅=ⅢⅢ= (2)式中,25.115.1~=Ⅲk K 3~3.1=Zq K 85.0=h K显然,应按(2)式计算动作电流,且由(2)式可见,K h 越大,I dZ 越小,K lm 越大。
因此,为了提高灵敏系数,要求有较高的返回系数。
(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0.85~0.9) 2)、动作时间在网络中某处发生短路故障时,从故障点至电源之间所有线路上的电流保护第Ⅲ段的测量元件均可能动作。
例如:下图中d 1短路时,保护1~4都可能起动。
为了保证选择性,须加延时元件且其动作时间必须相互配合。
即ⅢⅢⅢⅢ4321t t t t >>>、t t t ∆+ⅢⅢ=43 、t t t ∆+ⅢⅢ=32、t t t ∆+ⅢⅢ=21 ―――――阶梯时间特性注:当相邻有多个元件,应选择与相邻时限最长的配合3)、灵敏性 近后备:3.1min.11≥=ⅢⅢdZd lm I I K I d 1.min ―――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远后备:2.1min.22≥=ⅢⅢdZd lm I I K I d 2min ―――相邻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3、 构成:与第Ⅱ段相同Ⅲ 4、 小结: ① 第Ⅲ段的I dZ 比第Ⅰ、Ⅱ段的I dZ 小得多,其灵敏度比第Ⅰ、Ⅱ段更高; ② 在后备保护之间,只有灵敏系数和动作时限都互相配合时,才能保证选择性; ③ 保护范围是本线路和相邻下一线路全长; ④ 电网末端第Ⅲ段的动作时间可以是保护中所有元件的固有动作时间之和(可瞬时动作),故可不设电流速断保护;末级线路保护亦可简化(Ⅰ+Ⅲ或Ⅲ),越接近电源,t Ⅲ越长,应设三段式保护。
四、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1、 定义:指保护中电流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之间的连接方式。
2、 常用的两种接线方式:三相星行接线和两相星行接线。
1)、三相星行接线的特点:① 每相上均装有CT 和LJ 、Y 形接线 ② LJ 的触点并联(或) 2)、两相星行接线的特点:① 某一相上不装设CT 和LJ 、Y 形接线 ② LJ 的触点并联(或)(通常接A 、C 相)上述两种接线方式中,流入电流继电器的电流I J 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I 2相等。
接线系数: 12==I I K Jc o n 3、 I dZ 与I dZ..J 之间的关系:21I I n l =l J dZ dZ n I I =∴. 或ldZ J dZ n I I =. 4、 比较:① 对各种相角短路,两种接线方式均能正确反映。
② 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在不同线路的不同相上发生两点接地时,一般只要求切除一个接地点,而允许带一个接地点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串联线路a 、 三相星行接线:保护1和保护2之间有配合关系,100%切除NP 线b 、 两相星行接线:2/3机会切除NP 线。
(即1/3机会无选择性动作) 并行线路上:(可能性大)a 、三相星行接线:保护1和保护2同时动作,切除线路Ⅰ、Ⅱ。
b 、 两相星行接线:2/3机会只切一条线路。
③ Y /△接线变压器后d (2)以Y /△-11接线降压变为例 )2(AB d∆∆-=B A I I .. 0.=∆C I∆==A c a I I I ...31 ∆-=A b I I ..32Y C Y A I I ..= YA YB I I ..2-=结论:滞后相电流是其它两相电流的两倍并与它们反相位Y /△-11升压变:超前相电流是其它两相电流的两倍,并与它们反相位。
(作业:推得此结果) ④ 经济性:两相星行接线优于三相星行接线 三相星行接线灵敏度是两相星行接线的两倍针对措施:在两相星行接线的中线上再接入一个LJ ,其电流为:l YB l YC Y A n I n I I //)(...-=+,以提高灵敏性。
5、 应用三相星行接线:发电机、变压器等(要求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两相星行接线: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和非直接接地电网中。
(注:所有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应安装在相同的两相上。
) 五、评价: 1、 选择性:在单测电源辐射网中,有较好的选择性(靠I dZ 、t ),但在多电源或单电源环网等复杂网络中可能无法保证选择性。
2、 灵敏性:受运行方式的影响大,往往满足不了要求。
——电流保护的缺点 例:第Ⅰ段:运行方式变化较大且线路较短,可能失去保护范围;第Ⅲ段:长线路重负荷(I f 增大,I d 减小),灵敏性不满足要求。
3、 速动性:第Ⅰ、Ⅱ段满足;第Ⅲ段越靠近电源,t 越长——缺点 4、 可靠性:线路越简单,可靠性越高——优点 六、应用范围:35KV 及以下的单电源辐射状网络中;第Ⅰ段:110KV 等,辅助保护 作业:习题集:P11,题1;预习实验一、二第二节 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一. 问题的提出双电源多电源和环形电网供电更可靠,但却带来新问题。
对电流速断保护:d1处短路,I dz I dz I I I 213>> d2处短路,I dz I dz I I I 312>> 对过电流保护:d1处短路,23t t >d2处短路,32t t >有选择性,但是产生了矛盾。
上述矛盾的要求不可能同时满足。
原因分析:反方向故障时对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引起误动。
解决办法:加装方向元件——功率方向继电器。
仅当它和电流测量元件均动作时才启动逻辑元件。
这样双侧电源系统保护系统变成针对两个单侧电源子系统。
保护1、3、5只反映由左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它们之间应相互配 合。
而保护2、4、6仅反映由右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它们之间应相互配合,矛盾得以解决。
二、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流规定方向:从母电流向线路为正。
电流本身无法判定方向,需要一个基准——电压。
d1处短路 d2处短路111d A d NA l Z I U ∙=∙∙212d NA l Z I U ∙-=∙∙11arg d Ad NA I U φφ==∙∙180arg 21+==∙∙d Ad NAI U φφ 900<<φ 270180<<φ 0cos >=φA A I U P 0cos <=φA A I U P因此:利用判别短路功率方向或电流、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就可以判别发生故障的方向。
实现:1、最大灵敏角:在UJ 、IJ 幅值不变时,其输出(转矩或电压)值随两者之间的相位差的大小而改变。
当输出为最大时的相位差称最大灵敏角lm φ。
2、 动作范围: 90±lm φ动作方程:90arg90≤≤-∙-∙Jj J I e U lmφ或lm JJ lm I U φφ+≤≤+-∙∙90arg 903、 动作特性:当,60,,1 ===∙∙∙∙d A J A J I I U U φ线路发生三相短路 所以 601==d lm φφ4、 死区:当正方向出口短路时,0≈=A J U U ,GJ 不动——电压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