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 格式:pdf
- 大小:163.55 KB
- 文档页数:7
科学技术部对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第2146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21.07.06•【文号】国科建议高〔2021〕109号•【施行日期】2021.07.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146号建议的答复国科建议高〔2021〕109号吕春祥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基础研究的建议》收悉。
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物质基础。
相比于日、美、德等全球碳纤维制造主导国家,我国仍存在高端产品缺乏、中低端产品成本过高等问题,部分高端技术与装备存在“卡脖子”隐患。
因此,加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加快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部一直高度重视国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研究与应用示范。
国家“973”计划支持了“高性能聚丙烯腈PAN碳纤维基础科学问题”等项目,研究碳纤维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
“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启动了“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将支持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技术。
针对工业领域低成本规模化应用需求,开展大丝束碳纤维、织物和大克重预浸料等低成本材料和高效制备技术研究及大型主承力结构制造工艺和性能验证,实现工程化示范应用。
针对轨道列车高速化运行要求,开展碳纤复材关键承力构件三维自动编织、自动固化成型及其精密机械加工等研究,完成性能验证及上车应用。
“碳纤维及其先进复合材料”也被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项目实施方案任务方向之一,重点开发第三代先进复合材料用基体树脂制备及工程化技术、第三代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及应用等新技术,实现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能源、交通、工业装备、基础设施建设、健康等领域规模应用。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21-07-08T10:42:26.49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作者:贾娟[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也不断完善。
中国铁路济南局有限公司聊城工务段山东省 2740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也不断完善。
高速铁路桥在高速铁路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过去相比,我国高速铁路桥的建造技术有了非常快的发展。
高速铁路建设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现代关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设计与施工,简要论述了我国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希望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能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性支持和实际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众所周知,中国的高速铁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陆国家,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往来广泛。
高速铁路有一个高效的运行系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和管理、车辆配置、车站运行规则等。
高速铁路是指主干线铁路,列车在主运营段可以以0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运行。
随着高速铁路时代的开启,高速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与高速公路相比,高速铁路占用土地少,土地利用效率高。
通过对铁路和公路的投资以及客货周转的外部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公路用地是铁路用地的10-15倍。
公路和民航是1:8:11左右。
高速铁路具有显著的优势。
一、高速铁路桥梁工程桩基施工技术要点1.1钻孔灌浆施工技术要点为避免影响相邻桩混凝土的凝固,钻孔前桩与现浇混凝土桩的间隔应至少为4h,桩与桩中心的距离应在5m以上。
由于3m ~4m处的土比较松散,施工人员在钻孔时必须按1:1的比例放入小块的石头和粘土,并将泥浆浆挤进孔壁,以加强孔壁的硬度。
当然,在钻井过程中,要进行残留物采样,密切关注土层的变化,密切关注钻井后的钻井参数,并随时进行调整。
碳纤增强复合材料的标准体系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是一种以碳纤维为增强体、以聚合物基体为基质的复合材料。
因其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性、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新能源、体育器材等领域。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分类与命名:根据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纤维类型、规格等因素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命名规则。
2. 原料与材料:规定了碳纤维、聚合物基体、界面剂等原料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及验收标准。
3. 制品加工:涵盖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成型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4. 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5. 安全与环保:规定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安全环保要求。
6. 产品应用: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
7. 检验与验收:明确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检验方法、验收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
8. 安装与维护:介绍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
9. 循环利用与废弃处理:阐述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利用及环保处理方法。
这些标准体系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生产、研发、应用和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我国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标准体系仍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以提高我国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产业的竞争力。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动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材料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支撑了整个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
因此,新材料技术是世界各国必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当前最重要、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一代装备,一代材料”向“一代材料,一代装备”转变,彰显了材料的战略作用。
发展材料技术既可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又将带动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技术提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一)国际材料科技发展形势近几年来,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为材料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机会窗口。
材料技术领域研发面临新突破,新材料和新物质结构不断涌现,全球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迅猛,新材料技术成为各国竞争的热点之一。
—1—目前国际上材料领域全面领先的国家仍然是美国,日本在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韩国在显示材料、存储材料,欧洲在结构材料、光学与光电材料、纳米材料,俄罗斯在耐高温材料、宇航材料方面有明显优势。
我国在纳米材料、非线性激光晶体、第三代半导体、半导体照明、稀土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和成果与国际先进水平属同一发展阶段,部分处于领先水平。
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显示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当今材料技术整体发展态势为:材料制备与应用向低维化、微纳化、人工结构发展,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及应用过程绿色化成为材料研发的重要方向;材料研发周期缩短、可应用材料品种快速增长;材料与物理、化学、信息、生物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剧,多学科交叉在材料创新中作用越来越重要;材料研发向更加惠及民生发展,并在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分解
嘿,同学!你知道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不?简单来说,这玩意儿就是把碳纤维和其他材料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超级厉害的新材料技术。
就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的小块拼在一起,变成一个强大的整体。
碳纤维呢,本身就特别牛,又轻又强。
把它和别的材料一结合,那效果简直绝了。
比如说,和树脂结合,能做出又坚固又轻便的零件,用在汽车、飞机上,能让它们跑得更快、飞得更高,还能节省好多能源呢!
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的厉害之处
这技术可不得了!它能让东西变得特别轻。
想象一下,背着一个超级重的书包和一个超轻的书包,哪个更爽?当然是轻的啦!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东西就像那个超轻的书包,轻松又方便。
强度超高。
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坚不可摧。
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各种压力,都能稳稳地扛住。
而且,它的耐腐蚀性也很棒。
不像有些材料,一碰到酸啊碱啊就完蛋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不怕,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状态。
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的应用
在好多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呢!比如航空航天领域,飞机的翅膀、火箭的部件,都靠它变得更出色。
汽车行业里,能让车子更省油、跑得更快。
体育用品中,像自行车、球拍啥的,用了它性能大大提升。
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真是太酷啦!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让人惊喜的发展,咱们就等着瞧吧!。
RARE EARTH INFORMATION稀土信息 No.1 202313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干勇院士受邀出席海上院士讲坛(第39期),并围绕“高质量发展中的先进材料创新战略”主题作了分享报告,对我国先进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需求分析及未来趋势等进行深入解读。
干勇院士从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材料、现代结构材料、先进碳材料、能源材料等方面,对我国先进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需求分析及未来趋势等进行介绍,明确了不同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等,并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
干勇院士表示,“中国的工业化和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要突破西方,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封锁,材料是首当其冲,这是所有高端领域发展的基础和引导。
”他建议,我们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国家目标任务,打造多主题、全链条,系统化的体系和生态,建立国际领先、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材料表征验证平台,组建多要素和持续的科技金融链网。
国内新材料产业进入关键窗口期 “人类历史都是材料发展的成果,一代材料一代技术。
”讲坛上,干勇院士首先就我国先进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
他指出,我国的产业体系基本完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物质基础。
但我国材料发展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大量依赖进口,如集成电路的关键材料,超高纯的多晶硅、高档磨料等;二是缺乏创新能力,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分析,国内本土发明专利授权为28.7%,远低于国外来华授权专利的37.2%;三是产业基础能力不够,多个领域的产业链都存在产业短板,与国外差距较大。
干勇院士表示,国内的材料领域现已进入关键的窗口期,产业升级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对中高端材料的需求不断提升。
从世界各国发展重点来看,以先进材料为代表的关键核心领域是未来竞争的焦点,包括超宽禁带材料、下一代的光调制器材料、铁电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等。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创新材料与技术应用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创新材料与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智能玻璃等创新材料,以及建筑信息模型(BIM)、3D打印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创新技术的详细研究,揭示了它们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角色。
创新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仍然面临成本、标准规范、技术推广与培训、可持续性等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多学科合作、数字化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发展。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有望推动建筑工程领域向更智能、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关键字:建筑工程,创新材料,创新技术,高性能混凝土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建筑工程领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质量、可持续性和效率的不断提升的需求,建筑行业亟需引入创新材料与技术。
这些创新的材料和技术不仅能够改善建筑物的性能,还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建筑行业向更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二、创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建筑工程领域的材料科学也在不断创新。
新型材料的引入为建筑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建筑行业朝着更为高效、环保、耐久的方向迈进。
本章将着重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智能玻璃等创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以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成为建筑结构领域的热门选择。
其强度高、抗压性强的特点,使其在抗震设计和结构加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性能混凝土还具备较低的渗透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有效减缓了混凝土结构的老化速度,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2.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结构加固和桥梁建设中。
相比传统的钢结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更好的耐候性,而且能够提供更高的抗拉强度,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建筑物对基础的负荷。
这种材料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能,特别是在对结构轻量化和抗震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
苏州市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2025行动计划》文件精神,高水平构建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努力打造支撑各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先进材料产业体系,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瞄准数字经济新赛道和主赛道,切实释放数字技术对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各板块进一步优化先进材料产业结构,加大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精准布局,深化技术创新引领作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品和标准,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
二、主要目标围绕基础支撑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未来前沿材料等重点领域方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先进材料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创新集群,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平台,集聚一批高水平创新企业,引育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高水平构建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
到2025年,全市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水平持续增强,战略性作用进一步凸显,产业规模达到L25万亿元,拥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20家,新增新型研发机构10家,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0家,新增上市企业15家,新增顶尖人才、重大创新团队4个以上,市级以上科技人才1600人,力争打造成为长三角最具引领性的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
三、重点领域方向(一)基础支撑材料领域稳定石油与化工、先进钢铁、有色金属、高端纺织和先进无机非金属等基础支撑材料的产业规模,突破基础材料的设计开发、制造流程、工艺优化及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等关键技术和国产化制备,切实提升先进材料产业附加值。
到2025年,全市基础支撑材料产业规模达到8900亿元。
石油与化工材料:重点发展基础化学品及关键原料、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合成树脂、高性能聚烯烧、高端工程塑料、可降解塑料等。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件成型技术研究”通过验收佚名
【期刊名称】《玻璃钢/复合材料》
【年(卷),期】2014(0)5
【摘要】4月2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促进局组织专家对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件成型技术研究”进行了现场技术验收。
【总页数】2页(P97-98)
【关键词】复合材料结构件;碳纤维增强;成型技术;热塑性;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创新工程;材料技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33
【相关文献】
1.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盒形件热冲压成型研究 [J], 韩宾;王宏;于杨惠文;周涛;张琦
2.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 [J], 于天淼;高华兵;王宝铭;果春焕;姜风春
3.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应用 [J], 张超;黄勇
4.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应用 [J], 张超;黄勇
5.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件成型技术获突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严岩;朱福和;王伟【摘要】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是以高性能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树脂作为基体,通过加工成型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高模、抗疲劳、耐腐蚀、可设计性强、易加工成型等优异性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常用高性能纤维和常用树脂基体、复合材料界面和应用领域,并分析了国内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发展存在的问题.【期刊名称】《合成技术及应用》【年(卷),期】2015(030)004【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树脂基体【作者】严岩;朱福和;王伟【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江苏仪征211900;江苏省高性能纤维重点实验室,江苏仪征211900;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江苏仪征211900;江苏省高性能纤维重点实验室,江苏仪征211900;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江苏仪征211900;江苏省高性能纤维重点实验室,江苏仪征21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42+.7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固体材料,各组分材料之间有明显界面,能够保留各组分材料原有的特点,又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材料的优势充分发挥,从而获得单种材料无法比拟的综合性能[1-2]。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一般是以高性能纤维为增强材料,以适合的聚合物(最常使用树脂)为基体的一种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抗疲劳、耐腐蚀、可设计性强、易加工成型等特点。
20世纪60年代左右,为了满足国防军工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要求,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发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和硼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由于高强高模、质量轻等优异性能开始应用于生产战斗机等军工装备。
几十年来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不断发展,已从航空航天领域向防护装备、体育器材、交通、建筑、工业设备等多领域迅速推广。
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某设备起止时间:2013年5月~2014年12月项目申请单位(盖章):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项目合作单位(盖章):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4年修订目录一、项目简介二、项目详细内容1、项目意义与必要性2、项目技术基础3、项目技术、产品与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的比较4、项目目标产品市场分析5、项目实施方案6、项目投资预算与资金来源7、企业情况8、预期经济、社会效益三、附件一、项目简介目前,国内外生产碳纤维缠绕管材主要采用缠绕成型脱模法,脱模工艺主要有加楔法、温差法、灌水法等;虽然脱模方法和相关设备很多,但真正高效、节约成本、安全稳定的却不多,不能满足大型和异形管材批量生产要求。
这样就使得每次脱模成本高、耗时长,且安全隐患和产品质量隐患较大。
我公司研制的某设备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得大型和异形管材批量生产效率更高且质量可靠,节省成本。
项目产品可应用于航天及民用领域,项目研究的意义重大,可以解决这一领域国际社会对我国的限制。
本项目课题由航天703所提出,项目充分利用了我公司在碳纤维预浸料及复合材料设备制造领域先进技术、研发平台的资源优势,和合作单位——航天703所雄厚的科技力量支持,对国内碳纤维管材脱模技术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创新研究。
项目创新点:(1)分离工件尺寸大、质量大;(2)分离适应范围广: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多种管材;(3)分离工件多样性:圆形、矩形、菱形等异形管材;(4)脱模速度快、安全稳定、生产成本低。
本项目基础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项目研发结束,鉴定之后准备报请省级奖励。
目前多功能脱模机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原理设计工作,单一脱模样机已经研发成功试投放市场,用户反映良好。
目前项目正处于多功能产品整体设计方案论证阶段。
下一步将请专家进一步论证设计方案;尽快完成关键部件设计制造测试工作;完成整机装配调试工作;搞好市场信息反馈,进一步完善设备功能,争取2014年第四季度项目闭环。
科技创新:点亮未来发展的璀璨灯塔摘要:本文深入探讨科技创新的内涵、重要性,详细分析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显著成效,剖析科技创新面临的诸多挑战,如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成果转化困难等,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成果转化机制等,强调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改善人类生活方面的核心作用,旨在为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一、引言在当今时代的宏大舞台上,科技创新宛如一颗最为耀眼的星辰,以其璀璨光芒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
从古老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强大动力。
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还重塑了经济结构、社会关系,甚至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标准,是解锁未来发展无限可能的钥匙。
二、科技创新的内涵与重要性(一)内涵科技创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涵盖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创新应用等多个层面。
科学发现是对自然规律、社会现象等的新认知,为技术发明提供理论基础;技术发明则是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技术手段、工艺方法或产品设计;创新应用则强调将这些新技术、新发明推广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它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且具有创造性、突破性和实用性等特征,旨在通过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解决现实问题,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二)重要性1.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新的技术和产品的出现往往开辟新的市场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催生了电子商务、数字金融、在线教育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同时,科技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科技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441号(医疗体育类286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21.08.19•【文号】国科提案社〔2021〕第98号•【施行日期】2021.08.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441号(医疗体育类286号)提案答复的函国科提案社〔2021〕第98号陈祥宝委员: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复合材料体育器材品牌化的提案》收悉。
经认真研究,现结合科技部职能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成立先进复合材料体育器材创新中心的建议科技部正在推动组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其中包括碳纤维技术研发与创新平台、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应用研究平台、碳纤维中试和孵化平台、碳纤维行业测试与标准平台。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牵头,凝聚我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集智攻关,集中突破全产业链共性技术,支撑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企业实现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创新。
将与体育总局加强沟通,吸引体育产业相关优势科研单位和企业与创新中心开展应用合作,转化一批复合材料先进技术,为复合材料体育器材品牌化等工作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二、关于在国家研发计划中设立先进复合材料体育器材产业方向重大项目的建议科技部大力支持先进复合材料体育器材研究。
在“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18年、2019连续两年均部署了相关项目。
其中,2018年立项的“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关键技术”项目,开展高新材料护具护甲制备技术与应用工作,重点研究功能性高抗冲击杜仲胶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成形工艺,研究并制作高抗冲击性杜仲胶等新型材料的个性化护甲护具,项目研发成果将在北京冬残奥会示范应用。
2019年立项的“冬季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器材关键技术”项目,重点研究基于国人运动员人体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的冬季运动碳纤维器材结构与外形一体化设计方法,研发冬季运动专项器材的碳纤维专用复合材料体系及其成型技术、石墨烯及碳纳米管超滑增韧机制与3D打印快速制备技术,研制低摩擦、高减阻、轻质高强的碳纤维有舵雪橇、滑雪板、冰球杆、冰鞋等器材装备,开发个性化高山滑雪防护头盔和高台跳雪护裆等防护用具,建立典型器材装备选材与制备工艺规范,项目成果将在冬奥会国家队备战及比赛中进行应用示范。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法规类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文字号】发改办高技[2007]3177号【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7.12.24【实施日期】2007.12.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7]31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办公厅,有关中央管理企业,有关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委决定于2008-2009年组织实施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专项的主要内容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是指用高性能纤维与高性能基体按性能设计要求,用专门的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类新型工程材料,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发展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我国新材料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目标,按照“加速发展新材料产业,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原则,专项重点支持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聚乙烯纤维及其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生产技术及关键装备的产业化示范,满足国民经济以及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需求。
具体如下:(一)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
开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产业化、研发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重点支持千吨级高性能碳纤维和聚丙烯腈原丝生产工艺技术,预氧化炉、碳化炉等大型关键设备制造,纺丝油剂、碳纤维上浆剂、预浸料等重要辅助材料,以及高性能树脂基体材料、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等的产业化;制定和完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产品和应用的相关标准。
(二)高性能芳纶纤维复合材料。
我国高性能碳纤维研发取得新进展
郑宁来
【期刊名称】《合成纤维工业》
【年(卷),期】2014(37)3
【摘要】2014年4月,由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领衔的T700/R00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产业化及在航空领域的示范应用项目,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工信部列为2013年国家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专项项目,并将获得8000万元资金扶持。
这标志着我国碳纤维新材料的应用和产业化进一步提速。
【总页数】1页(P73-73)
【关键词】高性能碳纤维;研发;示范应用;国家发改委;产业化;复合材料;科技发展;航空领域
【作者】郑宁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42.3
【相关文献】
1.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研发及产业化取得系列新进展 [J],
2.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进展 [J], 长春市科技局
3.中科院: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研发及产业化取得系列新进展 [J],
4.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碳纤维产品总体技术水平达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J],
5.我国超材料及其相关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 [J], 新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