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
- 格式:ppt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81
1.系统布置设计一个工业企业的布置要根据产品生产纲领,按照从原材料的接受、产品的生产直到成品的发送的全过程,将人员、设备、物料所需要的时空作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优化,以便猁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工厂设计中,工厂布置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生产系统的物流、信息流、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生产环境和安全,以及系统的柔硬适应性等。
工厂布置设计方案的优劣,在实施费用上可能相差无几,但对生产运作的影响和成效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优良的平立面布置可以使物料搬运费用减少10~30%。
工厂布置,在发达国家被认为是加速生产率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由于市场需求迅速变化,产品加速换代,工艺设备加快更新,在美国每年约有1/4的企业要对布置进行调整,从中取得效益。
许多工业工程专家对优化布置设计作了很多研究。
最初运用“经验法则”,采用绘图形、摆样片、堆砂盘、做模型等手工静态布置方法;进而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图解方法;以至现代运用计算机辅助布置设计有了长足发展。
其目标是要满足工艺过程的需要,最有效地利用时空,使物料搬运费用最低,保持生产的预先柔性,并为员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
最著名的是Richard·缪瑟提出了系统布置设计(SLP)的一套完整、系统、有条理的布置设计方法,即:把P (产品) Q (产量)、R (生产路线)、S (辅助服务部门)、T (时间)这五个基本要素作为布置设计分析的起点,按照一个逻辑性的阶段结构和程序模式有序地进行分析。
①通过P-Q分析,选择适当的布置形式;②通过物流分析,验证工艺过程的必要性、合理性并加以改善;③通过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分析和图解,结合面积需求,形成理想的布置方案;④通过修正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
由此,相应采用和提出了一套图例、符号和图表,被广泛应用。
设备布置的模式,除了流水线布置、机群式布置和固定工位式布置等传统形式外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变化更新加快,适应成组技术和柔性加工组织的布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之便于进行调整和扩展。
电子计算机房设施设计方案1、系统总体概述随着计算机系统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安装计算机设备的场地技术,即机房工程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所采用的新材料、设备、工艺和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照度、防静电、防干扰、防震动、防雷电、及时监控等,能充分满足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延长计算机系统使用寿命的要求,同时又要给系统管理员创造一个舒适、典雅的环境。
因此,在设计上要求充分考虑设备布局、功能划分、整体效果、装饰风格,体现现代机房的特点和风貌。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中心机房系统建设原则:按照计算机机房国家标准及规范,考虑机房发展以及相关系统参数指标的余量设计,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在机房总体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局部分隔变化,充分利用现有结构,以确保建成后的机房在各方面的技术指标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其他机房建设:包括安保监控机房。
灾备机房(位置待定)环境设计指标:依据《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按照既要满足计算机机房目前使用的要求,又适应于远期发展的需要,中心机房按照A级标准进行设计,各项技术指标依据如下:温度:开机时:21℃~25℃(夏季)、18℃~22℃(冬季);停机时:5℃~35℃;温度变化率小于5℃/H,并不得凝露。
湿度:开机时:相对湿度达到45%~65%;停机时:相对湿度达到40%~70%。
洁净度: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表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埃粒数,应少于18000粒。
噪音强度:主机房内的噪音,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
静电电位: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机房照明:计算机机房在距地面0.8 m处,照度不应低于400Lx;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不低于300Lx。
事故照明:计算机机房应设事故照明,其照度在距地面0.8m处不应低于50Lx;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应急照明照度在距地面0.8m处不应低于5 Lx。
计算机机房建设设计施工方案(装修部分)一、背景介绍计算机机房作为企业或机构重要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之一,其建设和设计至关重要。
装修设计是计算机机房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机房的安全性、稳定性、美观性以及舒适度。
在进行计算机机房装修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建筑材料的选用、电缆布线的合理布置、空调系统的设计等。
二、建材选择在计算机机房装修中,建材的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地面铺设方面,选择防静电地板是必不可少的。
防静电地板能够有效防止静电对设备的干扰,保障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在墙面装修中,应选择不反光、吸音效果好的材料,以减少光线对屏幕的反射,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选择耐磨、防水、耐火性好的材料也是必要的,以增加机房的安全性。
三、电缆布线设计在计算机机房的装修中,电缆布线设计至关重要。
合理的电缆布线设计能够提高机房的工作效率,并且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在进行电缆布线设计时,应根据机房的布局合理规划走线,保证不同设备的连接更加方便,同时要保证走线整齐、整洁,便于后期维护和管理。
四、空调系统设计计算机机房的空调系统设计也是装修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部分。
由于机房内设备的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有效散热会影响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在进行空调系统设计时,应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并合理规划空调设备的数量和位置,保证机房内温度的稳定。
五、总结计算机机房建设设计施工方案中的装修部分至关重要,合理的装修设计能够提高机房的工作效率,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进行计算机机房装修时,需要注意建材选择、电缆布线设计以及空调系统设计等方面,确保机房装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机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排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机需求,建设一套高效、安全、可靠的计算机机房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设目标1. 提供稳定供电系统:a. 选用可靠的电源设备,如双路供电系统;b. 配备UPS电池组,以保障计算机运行稳定。
2. 实施良好的温度控制:a. 安装空调设备,保持机房温度恒定;b. 配备温湿度传感器,及时监测机房环境。
3. 确保网络通信畅通:a. 建立高速网络基础设施,采用双路宽带接入;b. 配备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
4. 加强安全措施:a. 设置合适的门禁系统,控制机房进出通道;b. 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机房活动。
5. 确保设备稳定运行:a. 选用高质量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b. 定期维护和检测设备,及时修复故障。
三、机房布局1. 设备区域:a. 根据设备类型和使用需求,划分设备放置区域;b. 合理安排设备位置,方便管理和维修。
2. 管理区域:a. 设置管理办公室和操作中心,提供工作空间;b. 配备操作员工作站,方便管理机房设备。
3. 通道设计:a. 确保通道宽度满足设备维护需求;b. 设置合理的通道布局,方便人员行走和设备维护。
四、设备选型1. 服务器:a. 根据计算需求和扩展计划,选择适当的服务器规模;b. 考虑服务器功耗、散热和可靠性等因素。
2. 网络设备:a. 选用高性能的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b. 考虑网络带宽和连接稳定性。
3. 机房设备:a. 配备UPS电池组,确保机房稳定供电;b. 安装可靠的空调设备,保持机房温湿度适宜。
五、安全防护1. 电力防护:a. 安装稳定的电源设备,如双路供电系统;b. 使用电力监测装置,及时发现和解决电力问题。
2. 网络防护:a. 建立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保护机房网络安全;b. 定期更新和升级网络安全设备及软件。
3. 环境监测:a. 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和漏水报警装置,实时监测机房环境;b. 设置机房烟雾探测器和灭火系统,应对突发安全事件。
计算机机房建设设计方案一、机房的选址与布局1.选址:机房的选址应尽量远离噪音和污染源,且周边应具备良好的交通、通信和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2.布局:机房的布局应合理,以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维护和管理。
计算机设备、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应按照功能和使用频率进行分类,并合理安排位置。
3.门禁与安防:机房应设置严格的门禁系统,配备高清摄像头进行监控,并安装烟雾报警和消防设备,以防止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
二、设备选购和安装1.设备选购:根据机房的规模和需求,选购高性能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确保其能够满足机房的计算和存储需求。
2.设备安装:设备的安装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按照设备厂商提供的安装手册进行操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采取合适的散热措施,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供电与电源备份1.供电:机房应有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包括主供电和备用供电,采用独立回路供电,以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2.UPS和发电机:机房应配置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以便在发生电力故障时提供临时电力支持,并配置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以保证机房长时间工作不受影响。
四、机房空调与温湿度控制1.机房空调:机房应配置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确保机房内温度和湿度在可控范围内,以避免设备过热或冷却不足造成的故障。
2.温湿度控制:应配置温湿度传感器并与主控系统连接,及时监测并调整机房内的温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五、防静电措施和机柜设计1.防静电措施:机房内应进行静电防护,铺设防静电地板,使用防静电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静电测试,以减少静电对设备的损害。
2.机柜设计:机柜应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具备良好的散热和防尘设计,并考虑到设备的扩展和维护需求,设置合适的走道和空间。
六、数据线路和通信设备1.数据线路:机房应配置高质量的数据线路,包括光纤、双绞线等,并根据设备的不同需求设置合适的传输速率和带宽,以保证数据的快速和稳定传输。
2.通信设备:机房应配置专业的通信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以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