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514.50 KB
- 文档页数:8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 188 名)项目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编码民间文学( 8)1 Ⅰ-4 王幺贡爷系列故事达州市宣汉县文化馆2 Ⅰ-4 王幺贡爷系列故事达州市宣汉县文化馆3Ⅰ-5 羌戈大战(羌族古典叙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事长诗)化馆4Ⅰ-5 羌戈大战(羌族古典叙阿坝州汶川县文化馆事长诗)5Ⅰ-6 大禹的传说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6 Ⅰ-7 阿古登巴的故事甘孜州色达县文化旅游局7Ⅰ-8 勒俄特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文化馆8Ⅰ-9 玛牧特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性年姓名别龄向本林男72王显凡男72王泽勇男47马前国男45尧一三男49强巴扎西男50吉伍作曲男53沙玛史体男42传统音乐( 27)9 江河号子(涪江船工号Ⅱ-1子)10 江河号子(涪江船工号Ⅱ-1子)11Ⅱ-1江河号子(涪江号子)12 Ⅱ-4 遂宁叫卖调13 Ⅱ-4 遂宁叫卖调14 Ⅱ-5 遂宁坐歌堂15Ⅱ-6 石工号子16Ⅱ-16川北山歌(巴山茅山歌)17 Ⅱ-17 蜀派古琴18 Ⅱ-17 蜀派古琴19 Ⅱ-17 蜀派古琴20 Ⅱ-17 * 沱江船工号子21 Ⅱ-21 * 抬工号子22 Ⅱ-23 * 南坪小调23 Ⅱ-23 * 南坪小调24 Ⅱ-1 江河号子 [ 府河号子(黄四川省遂宁市文化馆四川省遂宁市文化馆三台县潼川镇人民政府四川省遂宁市文化馆四川省遂宁市文化馆四川省遂宁市文化馆遂宁市安居区分水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四川省巴中市文化馆四川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文化馆内江市东兴区文体局眉山市仁寿县文化馆九寨沟县文化馆九寨沟县文化馆成都市双流县黄龙溪镇徐信雄男79米西洪男84潘泽洪男76王学模男77翟昌权男77路明秀女51曾清亮男47郑开江男75曾成伟男52江嘉祐男68俞伯荪男88李远辉男64王俊清男58李建秀女52黄德成男63郝仁富男73龙溪号子) ]25 Ⅱ-9 彝族挽歌26Ⅱ-28 * 口弦27Ⅱ-15 大号唢呐28 Ⅱ-11 彝族克西举尔29 Ⅱ-12 彝族马布音乐30 Ⅱ-13 彝族月琴音乐31Ⅱ-29 * 四川耍锣鼓(渠县耍锣鼓)32Ⅱ-10 藏族赶马调33Ⅱ-14 毕摩音乐34Ⅱ— 7 觉囊梵音(藏哇梵音)35Ⅱ— 18 四川洞经音乐(迤沙拉谈经古乐)传统舞蹈( 22)36Ⅲ-3 越溪镇牛灯舞37Ⅲ-3 越溪镇牛灯舞38Ⅲ-11花灯(大新花灯)39Ⅲ-5平武虎牙藏族斗牦牛40 Ⅲ-10 建中高跷狮灯41 Ⅲ-10 建中高跷狮灯42Ⅲ-1 * 龙舞(盐亭水龙)43 Ⅲ-21 * ? 舞44Ⅲ-14 彝族苏尼舞45Ⅲ-14 彝族苏尼舞46Ⅲ-13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47Ⅲ-13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48Ⅲ-13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49Ⅲ-13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凉山州宁南县文体局贾斯拉乃男59 越西县文化馆海来比比女57嫫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文黎德海男57 化馆凉山州昭觉县文管所阿的合机男59 凉山州昭觉县文管所吉瓦古哈男41 凉山州普格县文化馆井古阿合男62达州市渠县文化馆楚道兴男59凉山州冕宁县文化馆伍德芬(兰女43卡米)凉山州美姑县文化馆的日布男50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乡藏嘉阳乐住男30 哇寺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化馆起光禄男64内江市威远县越溪镇人民曹顺清男60 政府内江市威远县越溪镇人民吴双林男49 政府绵阳市梓潼县文化馆赵海全男52 绵阳市平武县文化馆夺拉木男37 三台县建中乡人民政府何经连男54 三台县建中乡人民政府王洪华男48 绵阳市盐亭县文化男68 馆刘世龙九寨沟县文化馆色琅秀男51 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文化阿尔联日男54 馆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文化柳比拉男54 馆会东县文化馆黄国林男67 会东县文化馆李德发男66 会东县文化馆赵国权男59 凉山州德昌县文化馆熊丽女295051 Ⅲ-15蹢脚舞Ⅲ-15蹢脚舞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文男33王开才化馆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文男33蔡廷祥化馆52 * 锅庄(木里藏族“嘎卓”Ⅲ-11舞)53Ⅲ-1* 龙舞(四川客家龙舞)54Ⅲ-2天全牛儿灯55Ⅲ-1* 龙舞(双凤龙灯)56 Ⅲ-12 蚌鹤舞57Ⅲ-16 藏族杜基嘎尔木里县文化馆成都市龙泉驿区文化馆雅安市天全县文化馆隆昌县双凤镇政府达州万源市文化馆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文化馆呷土兰布男37刘大祥男77高云超男54江斌男46陈福寿男69翁依偏初男41传统戏剧( 10)58 Ⅳ-3 白龙纸偶59 Ⅳ-1 马鸣阳戏60Ⅳ-4* 灯戏(岳池灯戏)61Ⅳ-4* 灯戏(岳池灯戏)62 Ⅳ-4 * 灯戏【川北灯戏(阆中老观灯戏)】63Ⅳ-4 * 灯戏【川北灯戏(阆中老观灯戏)】64 Ⅳ-2 被单戏65Ⅳ-5 * 木偶戏(成都木偶戏)66Ⅳ-3 * 四川皮影戏(巴中皮影戏)67Ⅳ-1 马鸣阳戏广元市剑阁县文化馆绵阳市梓潼县文化馆广安市岳池县川剧团广安市岳池县川剧团南充市川北灯戏剧团南充市川剧团成都市青羊区文化馆成都艺术剧院巴中市巴州区文化馆绵阳市梓潼县文化馆曹楚男75刘天朝男46康必健男67李琼女39莫涛男45胡瑜斌男46沈晓男46曾繁金男65杨益男63张治满男59曲艺( 4)68 Ⅴ-1 四川车灯成都市金牛区文化馆69 Ⅴ-2 * 四川清音成都艺术剧院70 Ⅴ-3 * 四川竹琴成都艺术剧院71 Ⅴ-4 * 金钱板成都艺术剧院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0)72Ⅵ-2 峨眉盘破门武术内江市资中县资中县武术协会73Ⅵ-2 峨眉盘破门武术内江市资中县资中县武术协会74 Ⅵ-5 * 高亭广安市岳池县文化馆75Ⅵ-1 青城武术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文化馆76Ⅵ-1 青城武术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文化馆77 Ⅵ-4 土家余门拳宣汉县文化馆夏曼云女62 沈桂蓉女62 罗大春男54 罗世忠男65陈建国男31 郭德章男50 蒲延安男52 何道君男46 刘绥滨男44 石秀明男5078 Ⅵ-4 土家余门拳宣汉县文化馆79Ⅵ-6 羌族推杆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80 Ⅵ-6 羌族推杆阿坝州汶川县文化馆81 Ⅵ-7 彝族磨尔秋凉山州甘洛县文化馆丁耀庭男45 陈仕琼男32 汪清寿男42 吉玛德胡男42传统美术( 26)82Ⅶ-11* 蜀绣(观音绣)83Ⅶ-11* 蜀绣(观音绣)84 Ⅶ-12 竹编(遂宁竹编)85 Ⅶ-12 竹编(安岳竹编)86 Ⅶ-9 石雕(通江石雕)87Ⅶ-7 四川手工剪纸(平武剪纸)88Ⅶ-3* 石刻工艺(雾山石刻)89 Ⅶ-8 青神捻条画艺术90Ⅶ-7 四川手工剪纸(武胜剪纸)91Ⅶ-7 四川手工剪纸(自贡手工剪纸)92Ⅶ-7 四川手工剪纸(自贡手工剪纸)93Ⅶ-4 郎卡杰唐卡传统绘画艺术94Ⅶ-4 郎卡杰唐卡传统绘画艺术95Ⅶ-9 石雕(拉日马玛尼石雕)96 Ⅶ-9 石雕(蓬溪石雕)97Ⅶ-6 彝文书法98Ⅶ-11 * 蜀绣99Ⅶ-11 * 蜀绣100Ⅶ-11 * 蜀绣101 Ⅶ-11 棕编(新繁棕编)102 Ⅶ-4 * 江安竹簧工艺103 Ⅶ-4 * 江安竹簧工艺104Ⅶ-7 四川手工剪纸(仪陇剪纸)105 Ⅶ-14 苗族刺绣遂宁市妙善文化艺术坊遂宁市妙善文化艺术坊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宣传文化中心资阳市安岳县文化馆巴中市通江县文化馆绵阳市平武县文化馆绵阳江油市李白纪念馆眉山市青神县文化馆广安市武胜县文化馆自贡市自流井区文化馆自贡市自流井区文化馆甘孜州炉霍县文化馆甘孜州炉霍县文化馆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文化馆遂宁市蓬溪县文化馆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文化馆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市新都区文化馆宜宾市江安县文化馆宜宾市江安县文化馆四川省仪陇县文化馆宜宾市筠连县文化馆黄海彦女35何春蓉女39赵勤男39汪子明男76曾玉平男52谢成飞男48彭耘男44吴建堂男69唐天谷男79沈成林男61向生祥男71桑召男37泽登男60甲拥尼玛男62赵德阳男60卢拉伙男44吴玉英女45姬金全男54李佳蓉女53朱木兰女57钟国富男58何素梅女40何作霖男72杨代蓉女45106 Ⅶ-14 苗族刺绣宜宾市筠连县文化馆张春泽女37 107 Ⅶ-5 毕摩绘画凉山州美姑县文化馆曲比阿伍男63 传统手工技艺( 51)108Ⅷ-35 遂宁福锦手工编织技艺遂宁市闻喜阁旅游工艺品陈玉女51 有限公司109Ⅷ-54 * 临江寺豆瓣传统工艺四川省资阳市临江寺豆瓣翁联刚男49 有限公司110 Ⅷ-34 富顺手工微刻技艺自贡市富顺县文化馆高君维男77111Ⅷ-51 * 泸州先市酱油传统酿泸州合江先市酿造食品厂马超男37 制技艺112Ⅷ-11 * 渠县刘氏竹编工艺达州市渠县刘氏竹编工艺鲁利竹女53 有限公司113Ⅷ-4 * 隆昌夏布编织工艺内江市隆昌县石碾镇人民向生荣男56 政府114Ⅷ-9 羌族水磨漆艺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朱红志男47 化馆115 芝麻糕制作技艺(裕泰眉山市东坡区文化馆Ⅷ-19 乾马氏芝麻糕制作技马自生男55艺)116 腐乳酿造技艺(“长春眉山彭山酿造厂Ⅷ-15 号”南味豆腐传统手工潘福祥男59 制作技艺)117Ⅷ-50 * 护国陈醋传统酿制技泸州护国陈醋有限公司欧俊模男52 艺118 Ⅷ-25 德沙旋木技艺稻城县文化局洛绒男33 119 Ⅷ-22 德格麦宿塑像制作技艺四川省德格县文化馆来珠尼玛男41 120 Ⅷ-23 德格麦宿传统土陶技艺四川省德格县文化馆松吉男81121Ⅷ-21 伸臂桥建造技艺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文巴登男33 化馆122Ⅷ-20 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木雅江县文化馆泽央扎西男51 雅石砌)123Ⅷ-20 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新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文泽觉男56 龙民居建造技艺)化馆124Ⅷ-40 * 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宜宾市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刘友金男57 艺司125Ⅷ-40 * 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宜宾市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刘沛龙男69 艺司126Ⅷ-40 * 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宜宾市五粮液集团有限公王国春男63 艺司127 Ⅷ-56 * 糖画技艺成都市锦江区文化馆陈昌吉男45 128 Ⅷ-56 * 糖画技艺成都市锦江区文化馆吴逢全男41129Ⅷ-30 红铜火锅制作技艺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何从元男64 文化馆130Ⅷ-29 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韩进富男55 文化馆131Ⅷ-31 传统茶具制作技艺(藏式茶具烧制作技艺)132Ⅷ-31 传统茶具制作技艺(藏式茶具竹制作技艺)133Ⅷ-31 传统茶具制作技艺(藏式茶具木制作技艺)134Ⅷ-41 * 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135 Ⅷ-41 * 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136Ⅷ-14* 道明日用竹编技艺137Ⅷ-4怀远三绝制作技艺138Ⅷ-7金鸡风筝扎制技艺139 Ⅷ-32 * 银花丝技艺140 Ⅷ-28 * 成都漆艺141Ⅷ-28 * 成都漆艺142Ⅷ-5 麻饼制作技艺(汤长发麻饼制作技艺)143Ⅷ-53 * 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144 Ⅷ-6 川派盆景制作技艺145Ⅷ-1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彭县肥酒酿造技艺)146 Ⅷ-1 * 蜀锦织造技艺147Ⅷ-35 * 桂花土陶传统制作工艺148Ⅷ-46 渠县呷酒酿造技艺149 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Ⅷ-2 (彝族杆杆酒酿造技艺)木里县文化馆木里县文化馆木里县文化馆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崇州市文化馆崇州市文化馆崇州市文化馆成都市青羊区文化馆成都市漆器工艺厂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崇州市文化馆成都市郫县文化馆四川省盆景艺术家协会彭州市群众艺术馆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彭州市群众艺术馆四川省宕府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凉山州甘洛县文化馆次仁旦珠男53次真降初男48降央温珠男39丁志贤男45林东男36赵思进男74唐君展男63高加辉男46刘涛女37卿玉蓉女55邹小屏女54皮仁远女64张安秋男50张重民男53王永女39胡光俊男60兰章树男47黄琼女36阿尔所吉女37莫150 Ⅷ-13 峨眉白蜡生产加工技艺乐山市峨眉市白蜡研究所151Ⅷ-24 木雕(德格麦宿木雕技甘孜州德格县文化馆艺)152Ⅷ-26 新龙藏式药泥面具制作甘孜州新龙县文化馆技艺153 Ⅷ-27 牧区皮革加工技艺甘孜州色达县文化馆154Ⅷ-32 嘉絨藏族编织、挑花刺阿坝州嘉絨藏族编织挑花绣工艺刺绣协会155Ⅷ-33 羌族碉楼营造技艺阿坝州汶川县文化馆156 婴儿米粉制作技艺(泸泸州市四川省正味正点食Ⅷ-36 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品厂艺)王雪林男51 扎西泽仁男43四龙降泽男54日翁男46 杨华珍女49王国跃男57 欧阳锡川男37157Ⅷ-30 * 凉山彝族银饰手工技泸凉山州布拖县文化馆勒古伍拉男24 艺158Ⅷ-30 * 凉山彝族银饰手工技泸凉山州布拖县文化馆乃古沙贵男30 艺传统医药( 3)159 Ⅸ-1 德仁堂中医中药文化成都市青羊区文化馆张全心男57160Ⅸ-3 何天祥传统疗伤手法技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何天祥男86 艺161Ⅸ-3 何天祥传统疗伤手法技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何浚治男50 艺民俗( 27)162Ⅹ-12 正月十六登高节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文化周安华女52 馆163Ⅹ-12 正月十六登高节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文化晏陶男36 馆164Ⅹ-26 说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文化谭永立男63 馆165 Ⅹ-8 雎水春社踩桥会绵阳市安县文化馆高一旭男79 166 Ⅹ-8 雎水春社踩桥会绵阳市安县文化馆刘佑新男57167Ⅹ-7 大禹祭祀习俗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王官全男57 化馆168Ⅹ-7 大禹祭祀习俗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李加碧男59 化馆169 Ⅹ-1 * 彝族年凉山州文化馆老板萨龙男31170Ⅹ-21 彝族“阿依蒙格”儿童凉山州雷波县语委马曲且男52 节171Ⅹ-21 彝族“阿依蒙格”儿童凉山州雷波县语委吉侯达席男52 节172Ⅹ-17 彝族服饰(彝族奥索布会东县文化馆吉的嫫核女67 迪服饰艺术)薇173Ⅹ-17 彝族服饰(彝族奥索布会东县文化馆吉姆祖秀女55 迪服饰艺术)174Ⅹ-17 * 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凉山州盐源县文化喇思格女62 族习俗馆175Ⅹ-20 摩梭人成丁礼凉山州盐源县文化扎西甲泽男55 馆176Ⅹ-24 摩梭人转湖节凉山州盐源县文化杨龙佳女56 馆177 Ⅹ-24 摩梭人转湖节木里县文化馆何杜基男84178Ⅹ-17 彝族服饰凉山州昭觉县彝族服饰曲比克西女43 研究中心179Ⅹ-17 彝族服饰凉山州昭觉县彝族服饰俄吉阿呷女36 研究中心180 Ⅹ-16 傈僳族服饰凉山州德昌县文化馆谷绍英女43181 Ⅹ-16 傈僳族婚俗182 Ⅹ-8 * 三汇彩亭183 Ⅹ-17 彝族服饰184Ⅹ-17 * 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习俗185 Ⅹ-1 巴塘歌卦186 Ⅹ-8 睢水春社踩桥会187 Ⅹ-15 彝族婚俗188 Ⅹ-22 藏族尔苏射箭节凉山州德昌县文化馆达州市渠县文化馆凉山州美姑县文化馆凉山州盐源县文化馆甘孜州吧唐县文化馆绵阳市安县文化馆凉山州美姑县文化馆凉山州甘洛县文化馆熊国富男51雷明珍女55贾巴子则女43喇思格女62田扎西男72高一旭男79沈尔阿培男33王连清男39注:表格“项目名称”一栏中,标记有“ * ”符号的项目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和鼓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加强动态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参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结合贵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文化和旅游厅认定,承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保护、发展等责任,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相应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传承人。
第三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四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应当立足完善传承体系、加强梯队建设、增强存续活力、提升社区和群体的认同感;尊重其主体地位和权利,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第五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应当锤炼忠诚、执着、朴实的品格,自觉增强使命和担当意识、提升传承实践能力。
在开展传承、传播等活动时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得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章申报与认定第六条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则上每三年开展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
第七条认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定、公布等程序。
第八条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才兼备;(二)熟练掌握其传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传承实践年限累计15年以上;(三)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相应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四)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并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日期】2018.05.08•【文号】文旅非遗发〔2018〕8号•【施行日期】2018.05.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1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45号)有关规定,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的通知》(办非遗函〔2015〕537号)的要求,经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082人),现予以公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特此通知。
附件: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082人)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5月8日。
云南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1、云南彝族腰鼓舞:是彝族群众喜爱的传统舞蹈,代表了云南彝族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
2、傈僳族大歌:是傈僳族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以唱诗、吟诵、和声等方式表达生活和情感。
3、傣族康宜舞:是傣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活、民俗和精神风貌。
4、普洱茶制作技艺:普洱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包括采摘、萎凋、杀青、揉捻、晾干等多个环节。
5、彝族芦笙:是彝族音乐的代表性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6、云南民族手工编织技艺:云南的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编织技艺和图案设计而闻名于世,包括云南民族手工编织工艺、手绣工艺、刺绣工艺等。
以上是云南省的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云南省独特的文化和民俗风情。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9.30
•【字号】西政发〔2021〕16号
•【施行日期】2021.09.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性传承人名单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试验区管委会,各区管委会,州直各委、办、局:为建立健全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件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西政发〔2018〕51号)要求,在各县(市)、州文化和旅游局及有关部门申报的基础上,州级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推荐申报材料进行了严格评审,经州人民政府同意,将岩宰龙、林艳芳等30人列为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按有关规定将名单予以公布。
2021年9月30日西双版纳州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合计244名)一、民间文学(25名)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二、传统音乐(32名)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三、传统舞蹈(45名)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第五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12.28
•【字号】河北政发〔2018〕17号
•【施行日期】2018.12.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河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
第五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单位:
为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文件精神,经区文化旅游局对申报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认真筛选、评审,区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9项)及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计7人),现予公布。
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2018年12月28日附件:1.河北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
2.河北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附件1
河北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
附件2
河北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红河非遗第五批名录
红河州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丰富。
近日,红河州的非遗项目再次获得国家级认可,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是按类别划分的红河非遗项目介绍。
民间音乐类
红河州的民间音乐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哈尼族的“花灯歌”。
这是一种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庆祝元宵节时表演的歌舞形式,歌词朗朗上口,旋律欢快动听,是哈尼族人民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艺类
红河州的传统手工艺非常精湛,其中最著名的是哈尼族的“蜡染”。
这是一种用蜡在布上涂画图案,再进行染色的传统手工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
蜡染技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是哈尼族人民的传统技艺之一。
传统戏曲类
红河州的传统戏曲非常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哈尼族的“花灯戏”。
这是一种在元宵节期间表演的戏曲形式,以花灯为背景,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在舞台上表演各种戏曲剧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
注和喜爱。
传统节庆类
红河州的传统节庆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哈尼族的“泼水节”。
这是一种在农历四月初八至十五日举行的传统节庆活动,人们在街头巷尾相互泼水,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泼水节已经成为哈尼族人民的重要文化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总之,红河州的非遗资源丰富多彩,这次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是对红河州非遗项目的认可,也是对哈尼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支持。
我们期待着更多的非遗项目能够得到国家级认可,为红河州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1年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备受关注,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021年,曲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得到了更新和完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传统技艺和表演形式。
本文将就曲靖市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以期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曲靖市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调整和更新2021年,曲靖市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了调整和更新,加入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对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挖掘和保护工作。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民俗表演、传统节日习俗等多个方面,如扎染、糖画、皮影戏、傈僳族火把节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加入和更新,为曲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曲靖市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曲靖市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调整和更新,不仅仅是一份名单,更是对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这份名录的建立有助于更好地向公众宣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重视,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来。
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名录的整理和总结,有助于更好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曲靖市的文化传承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做出贡献。
三、我对曲靖市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好者,我对曲靖市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支持。
这份名录的建立不仅为曲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依据和参考,更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推动相关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我希望未来曲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为当地文化的繁荣和繁盛作出更多的贡献。
迪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3.03.09
•【字号】迪政发〔2023〕11号
•【施行日期】2023.03.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迪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开发区管委会:
州人民政府对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三县(市)推荐,州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评审确定的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共计41人)进行了核定,认为所推荐项目在我州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现予以公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要发挥传承授徒,传帮带作用,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新时代新迪庆新征程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迪庆州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9日
迪庆州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日期】2019.06.20•【文号】文旅非遗发〔2019〕81号•【施行日期】2019.06.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19〕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关规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相关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申报条件(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三)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四)体现文化多样性和中华民族创造力。
(五)制定有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规划,保护工作富有成效。
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从2018年12月31日前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中遴选推荐,且推荐申报项目数量不多于30项。
同等条件下,要关注体现大众实践、覆盖面广、民众参与度高的项目和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项目。
二、推荐申报程序(一)遴选项目。
申报地区提出申请,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组织对具备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筛选、论证,提出拟推荐项目名单,报省级人民政府同意。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正文:----------------------------------------------------------------------------------------------------------------------------------------------------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黔府发〔2019〕1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2项、174处)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72项、141处),现予公布。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贵州省人民政府2019年6月2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新增项目152项(174处)(一)民间文学12项(13处)。
尹珍传说(正安县)、贵阳灯谜(贵阳市)、榜郎歌(花溪区、惠水县)、米花古歌(花溪区)、王阳明传说(贵阳市)、水东宋氏传说(贵阳市)、支格阿鲁英雄史诗(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高磊山传说(盘州市)、苗族婚嫁礼辞(松桃苗族自治县)、唱夜郎(石阡县)、张三丰传说(福泉市)、水族古歌(三都水族自治县)。
(二)传统音乐6项(7处)。
锣鼓引子(余庆县)、苗族箫笛曲(雷山县)、彝族呣哼(金沙县)、彝族月琴调(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苗族阿玛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苗族口弦(晴隆县、册亨县)。
(三)传统舞蹈5项(5处)。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表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人姓名:
所在单位/主要开展传承活动地区:
申报单位:
省文化厅
二○二二年二月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中“项目类别”及“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按已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类别、编号及名称正确填写。
项目类别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二)表格除签字外,一律用电脑填写,内容应准确、完整、真实。
签字、盖章不得复印、打印。
二、填表说明
(一)“姓名”及“出生年月”均与身份证信息保持一致。
姓名如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公布文件中不一致,请于身份证姓名后用括号标注,如张小红(张晓红)。
(二)“个人简历”中,简要填写申报人的工作、学习及与该项目有关的学艺、实践经历。
(三)“传承谱系及授徒传艺情况”中,以文本形式填写包括申请人在内的至少三代传承脉络。
建议格式为第一代: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第二代:张小三(师傅张三)、张小四(师傅张三)、李小四(师傅李四)、王小五(师傅王五)、赵小六(师傅赵六);第三代:以此类推,填写至申报人本人及现有弟子。
(四)在“市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意见”栏目中应填写有针对性的专家评审意见,如概括申报人在该项目领域里独特的技艺表现形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