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怎么根治!
- 格式:docx
- 大小:30.90 KB
- 文档页数:1
右侧胫骨骨折
摘要:
1.胫骨骨折的概述
2.胫骨骨折的成因和症状
3.胫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4.胫骨骨折的康复和预防
正文:
【胫骨骨折的概述】
胫骨骨折是指位于腿部胫骨的骨折,胫骨是小腿的两根长骨之一,它位于小腿的内侧。
胫骨骨折是小腿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
【胫骨骨折的成因和症状】
胫骨骨折的成因包括车祸、跌倒、运动损伤等。
症状包括剧烈疼痛、肿胀、瘀血和功能障碍。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无法行走或承受重量。
【胫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胫骨骨折通常需要进行X 光检查。
治疗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非手术治疗包括固定骨折部位,如使用石膏固定或穿戴医疗靴。
手术治疗可能包括钢板螺钉固定或髓内针固定。
【胫骨骨折的康复和预防】
康复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以帮助恢复肌肉功能和减轻疼痛。
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导读:1.畸形愈合因胫骨平台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周围有软组织附着,具有良好的血液供给及成骨能力,骨折容易愈合,但……
1.畸形愈合因胫骨平台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周围有软组织附着,具有良好的血液供给及成骨能力,骨折容易愈合,但由于过早负重,致胫骨内髁或外髁的塌陷;内固定不牢靠,粉碎骨折有缺损,未充分植骨造成畸形愈合,当膝内翻5 ,外翻15 ,患者行走时疼痛,应即时矫正手术,如胫骨结节下3cm做倒V形截骨术。
2.创伤后关节炎平台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仍不十分清楚。
但已有多位学者证实,关节面不平滑和关节不稳定可导致创伤后关节炎。
青壮年骨折后出现退行性关节炎,并不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理想适应证。
若关节炎局限于内侧室或外侧室,可用截骨矫形来矫正;若是两个室或3个室的严重关节炎,则需行关节融合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在决定是否手术治疗时,年龄、膝关节活动范围及是否有感染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3.膝关节僵硬平台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受限比较常见。
这种难治的并发症,是由于伸膝装置受损、原始创伤致关节面受损以及为内固定手术而做的软组织暴露所致。
术后的制动使上述因素进一步恶化,一般制动时间超过3~4周,常可造成某种程度的
关节永久僵硬。
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有哪些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临床由于外伤、交通事故等造成的骨折类型越来越多,为骨科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才能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保证正常的运动和生活。
骨折患者的病程较长,治疗后需要在家度过漫长的康复期,但若在康复中存在疏忽,那么就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给患者的机体康复效果带来影响。
因此要积极的了解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让患者出院后也能保证良好的护理,从而提高骨折的治疗效果。
1骨折常见并发症及具体症状1)愈合畸形若是骨折患者在痊愈前,未能按照医嘱积极的参与康复训练或过早的进行剧烈的运动和劳动,那么就极大概率会造成骨折部位的畸形愈合。
若是出现了骨折畸形愈合,那么就会对肢体功能以及肢体活动范围带来极大的影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比如前臂桡尺骨折出现了畸形愈合,患者在康复后前臂的旋转会因此受限,特别是不能自由的向后旋转。
膝关节、踝关节骨折患者若是过早的运动,那么就会发生创伤性的关节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也造成影响。
骨折患者若出现了愈合畸形,就需要到医院进行就诊,根据医生的诊断可能需要采取矫形手术治疗。
2)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患者的骨折一侧肢体以及骨折部位通过石膏固定后,若是受到人为或非人为的影响出现石膏固定移动的情况,就很容易造成骨折部位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一旦出现这一问题那么就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治疗来促进肢体的康复,严重的患者还需要实施植骨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3)骨缺损骨缺损的发生除了由于车祸等外力的影响,同时与骨折部位感染产生流脓但未能及时清理而影响了细小骨骼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导致骨缺损的主要原因。
由于骨外露无法进一步得到治疗,因此患者会采用骨延长术来治疗骨折部位,然后植皮覆盖创面。
4)脊髓损伤骨髓损伤是由于外部暴力瞬间导致的,是相对比较严重的骨折并发症,需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并且配合专业的护理。
目前宣传可以通过脊髓神经移植术、生物手术治疗的医院需要引起警惕,患者及家属不可轻信,生物治疗能够促进神经再生,但是可应用范围非常局限,因此患者需要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胫骨骨折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指的是脚踝以下的下肢骨折。
胫骨骨折可以发生在胫骨的任何部位,包括近端(靠近膝盖)、中部和远端(靠近足踝)。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或剧烈的摔倒等外伤导致的,特别是在高强度运动或意外事故中,如交通事故、跌落、运动损伤等。
胫骨骨折的发生率在不同人群中有所差异,年轻人和运动员更容易受伤。
胫骨骨折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如疼痛、肿胀、红肿、异常移动等。
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的不同,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多样化,根据骨折的位置、类型和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早期的稳定和适当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加速骨骼愈合和恢复功能。
尽管胫骨骨折在医学领域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其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仍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胫骨骨折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以及康复训练等方面,以期改善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对患者的生活和运动功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胫骨骨折的定义、分类、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认识和重视这一疾病,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引言、胫骨骨折定义、正文和结论四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简要概述胫骨骨折是什么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了解本文的组织结构和逻辑。
接下来是胫骨骨折定义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胫骨骨折的概念,并介绍其分类和症状表现。
我们将对胫骨骨折进行详细解释,以便读者对胫骨骨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我们将重点介绍胫骨骨折的常见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并发症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我们将结合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来探讨这些问题,以提供全面的信息和知识。
胫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案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胫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案,包括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手术后护理等方面。
手术适应症对于胫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胫骨骨折严重,不适合保守治疗。
2.胫骨骨折部位不稳定,容易发生位移或者已经出现了位移;如骨干骨折、肌肉牵拉断裂、韧带脱位等。
3.胫骨骨折合并其他损伤或疾病,如关节脱位、肌肉断裂、神经损伤、动脉损伤等。
在确定手术治疗适用于患者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胫骨骨折手术通常采用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手术,适用于单纯性胫骨骨折或胫腓骨骨折。
该手术方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人工复位:手术医生使用手法或外力将骨折部位复位,使其恢复正常解剖位置。
2.制造骨折通道:在骨折部位制造切开口,以便外科医生通过该口插入钢板、螺钉等固定骨折部位的物品。
3.内固定:使用钢板、螺钉等物品固定骨折部位,从而重新稳定骨干骨骼的结构。
4.切口缝合:手术结束,对切口进行缝合。
除了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手术,其他手术方式还包括:1.骨外固定:使用外固定器将骨折部位固定,以便周围损伤或其他因素得到缓解,使骨折部位自行愈合。
2.关节镜手术:使用关节镜对骨折部位进行切开和修复,使骨折部位稳定。
3.骨植入移植术:移植损伤部位的骨与健康部位的骨或者人工骨组织进行连接,从而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生长能力。
而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手术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
下面我们将介绍手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护理在进行胫骨骨折手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术后痛苦控制:根据术后疼痛程度,患者可以选择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药物来缓解疼痛。
2.活动训练: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肢体活动练习,以保证关节的灵活性和骨骼的稳固度。
3.营养调节:骨折愈合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应注意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
4.切口护理:手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切口消毒和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小腿胫骨骨折并发症小腿胫骨骨折是比较普遍的一种骨折,这种骨折以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出现很多的并发症,所以很多小腿胫骨骨折的患者,为了让自己恢复得更好,不会留下任何的并发症,就想了解一下小腿胫骨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为了你能尽快了解,就来看看下面介绍。
1. 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胫腓骨折尤其是中下段骨折在骨折时,由于破坏了骨的滋养血管,骨髓腔以及骨的内外膜均遭到严重的破坏和缺损。
因为手术采用骨膜下剥离,大量破坏骨的滋养血管,同时还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影响了骨折愈合。
所以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最小程度的剥离骨膜是预防的主要措施。
2. 关节僵直多发生在骨折延迟愈合的骨不连的患者,由于外固定时间的延长,使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粘连,对于骨延迟愈合患者,有学者认为在骨折具有坚强内固定的情况下,逐步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但负重锻炼必须严格掌握。
无内固定或内固定不可靠者,去除外固定后要谨慎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3. 慢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于创伤时软组织严重受损,坏死组织及异物的残留、皮肤坏死骨外露、就诊时间过迟及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引起。
清创时要彻底清除创面内的坏死组织及异物,对可疑坏死组织要坚决清除,同时尽量不使用止血带,尽量采用简单的固定方法以缩短手术时间,有感染征象时应及早充分的引流。
内固定强调是尽量少增加原创伤的有效固定,而无须追求坚强内固定。
伤口闭合应根据具体情况争取一期闭合。
但必须在无张力情况下缝合伤口,若张力较大,可在胫后作一切口,然后减张缝合胫前切口。
以上就介绍了小腿胫骨骨折的并发症,你可以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了解,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小腿胫骨骨折的并发症还是很多的,所以如果自己出现了小腿胫骨骨折,一定要对以上内容有所了解,然后通过针对性的治疗,让自己尽量的减少并发症。
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及护理要点一、常见并发症1. 感染- 骨折部位容易受到外界细菌感染,尤其是开放性骨折。
- 护理要点: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按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
2. 血栓形成- 长时间卧床或固定不动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 护理要点:进行适当的体位护理,按时主动翻身,做好肢体按摩,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
3. 神经损伤- 骨折会对周围神经造成压迫或牵拉,可能导致感觉异常、肌力减退、麻木等问题。
- 护理要点:定期观察感觉和运动功能,减少对受伤部位的压力,避免额外的牵拉。
4. 关节僵硬- 长时间固定导致周围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度减少,可能导致关节僵硬。
- 护理要点:进行定期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等,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
5. 静脉曲张- 长时间卧床、固定不动可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引起静脉曲张。
- 护理要点:进行适当的下肢抬高、袜子压力绑带、按摩等处理,改善静脉回流。
二、护理要点1. 定期更换敷料- 按医生建议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 定期观察伤口- 观察伤口是否发红、肿胀、有脓液流出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 定时服用药物- 按医嘱定时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
4. 定期康复训练- 骨折恢复后,进行定期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等,促进康复和功能恢复。
5. 饮食调理- 合理搭配饮食,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有利于骨折患者的康复。
这份文档介绍了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
通过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定时服用药物、定期康复训练以及饮食调理等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收藏好文】胫骨骨折康复策略一、概述胫骨骨折包括胫骨干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其中胫腓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9.45%。
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
二、病因以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或车轮碾轧伤等多见,暴力多来自小腿的外前侧。
骨折线多呈横断形或短斜行。
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性骨折。
因胫骨前面位于皮下,所以骨折端穿破皮肤的可能极大,肌肉被挫伤的机会较多。
由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或滑倒等所致的骨折,特点是骨折线多呈斜行或螺旋形。
三、并发症骨筋膜间隙室综合征:小腿部骨折或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发生血肿、反应性水肿,使筋膜间隙内压力增高时,可以造成血循环障碍,形成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其中以胫前间隙综合征的发生率最高。
四、治疗骨折端的重叠、成角和旋转移位应完全矫正,避免影响小腿的负重功能和发生关节劳损。
•无移位骨折可仅用夹板固定,直至骨折愈合。
有移位的稳定骨折,可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
•不稳定骨折可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并配合跟骨牵引。
•开放骨折应进行彻底清创,同时整复骨折,利用跟骨牵引维持骨折对位,伤口愈合后则加夹板固定。
•陈旧骨折畸形愈合者,可用手法折骨整复、夹板固定或配合牵引。
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者,应切开深筋膜彻底减压。
1.石膏固定无移位或整复后骨折面接触稳定无侧向移位的横断骨折、短斜行骨折等,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及长腿石膏外固定。
石膏固定时膝关节应保持15°左右轻度屈曲位。
2.骨牵引斜行、螺旋形或轻度粉碎性的不稳定骨折,单纯外固定不可能维持良好的对位。
可在局麻下行跟骨穿针牵引,用螺旋牵引架牵引固定。
3.开放复位内固定胫腓骨骨折一般骨性愈合期较长,长时间的石膏外固定,对膝、踝关节的功能必然造成影响,目前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者日渐增多。
五、康复措施(一)康复原则康复方案根据骨折类型、骨折程度、外科技术和固定方式而调整。
胫骨干骨折的康复以期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至少(0°-110°),踝关节(10°-20°);改善足背曲、跖屈、内翻、外翻肌肌力;进而恢复正常步态。
《胫骨平台骨折》阅读记录目录一、基础概念与分类 (2)1.1 胫骨平台骨折的定义 (2)1.2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 (3)二、病因与诱因 (4)2.1 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见病因 (6)2.2 胫骨平台骨折的诱发因素 (7)三、临床表现 (8)3.1 胫骨平台骨折的典型症状 (8)3.2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依据 (9)四、治疗方法选择 (10)4.1 胫骨平台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11)4.2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12)五、手术前后处理 (13)5.1 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 (14)5.2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15)六、并发症及预防 (16)6.1 胫骨平台骨折常见的并发症 (17)6.2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8)七、临床案例分析 (19)7.1 典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介绍 (20)7.2 病例讨论与分析 (21)八、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23)8.1 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最新进展 (24)8.2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25)一、基础概念与分类单纯型胫骨平台骨折:指胫骨平台仅部分骨折,未伴有其他结构的损伤。
这种类型的骨折多见于年轻、运动量较大的人群。
双侧性胫骨平台骨折:指两侧胫骨平台均发生骨折,常见于高能量外伤或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而发生的骨折。
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指骨折伴有软组织损伤,如皮肤破裂、肌肉撕裂等,容易导致感染和并发症。
关节面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指骨折后胫骨平台关节面发生塌陷,可能导致膝关节功能受损。
碎裂型胫骨平台骨折:指胫骨平台骨折后碎裂为多个小块,需要采用手术治疗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在阅读相关文献时,我们需要关注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为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情况的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1.1 胫骨平台骨折的定义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形成膝关节,而胫骨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即为胫骨平台,它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
以下是一份关于胫骨骨折的题目:
1. 胫骨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什么?
A. 血管损伤
B. 神经损伤
C. 损伤性骨化
D. 骨筋膜室综合征
E. 骨折迟延愈合
2. 胫骨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哪里?
A. 上端干骺端部位
B. 中上1/3处
C. 胫骨中段
D. 中下1/3处
E. 踝上部位
3. 如果一个29岁的女性从高处跌落,导致右下肢疼痛、活动受限,首先应进行什么检查以明确诊断?
A. B超
B. 肌电图
C. MRI
D. X线片
E. CT
4. 如果患者生命征平稳,现场急救首选的处理是什么?
A. 切开复位
B. 皮牵引
C. 临时固定
D. 闭合复位
E. 镇静止痛
5. 根据骨折的病理改变,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哪些类型?
A. 劈裂骨折
B. 塌陷骨折
C. 粉碎骨折
D. 混合型骨折
6. 非手术治疗病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饮食?
A. 高蛋白
B. 富含维生素
C. 粗纤维
D. 果胶成分
7. 一旦出现什么症状,应警惕并发胭动脉损伤?
(此处为填空题,需根据个人情况回答)
8. (多选题)胫骨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A.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B. 牵引治疗
C. 外固定架固定
D. 石膏固定
E. 以上都是。
9. (多选题)胫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A.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B. 外固定架固定术
C. 髓内钉固定术
D. 关节融合术
E. 以上都是。
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与术后并发症摘要】胫骨平台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因此其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
目前,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效果良好[1]。
明确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掌握正确的内固定技术,可大大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如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关节僵硬、关节强直、深部的感染、创伤性关节炎、骨的畸形愈合和骨不连等,使膝关节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179-03Fixatio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Abstract】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are typically intra-articular fracture, so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s of postoperative knee function recovery. Currently, surgery is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good results [1]. Clear surgical indication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surgical approach, to master the correct internal fixation techniques can greatly improve knee function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Such as improper handling may lead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 joint stiffness, joint stiffness, deep infection, traumatic arthritis, bone malunion and nonunion, so that the knee joint dysfunction, severel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 words】tibial plateau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complications胫骨平台骨折损伤后常导致关节面压缩、塌陷和劈裂,且软组织并发伤较多,为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带来困难,而手术治疗通常难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导致患肢功能障碍。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技巧胫骨平台骨折,又称为胫骨髁骨折,为膝关节创伤常见骨折,主要为膝关节受外界严重撞击或经受高处坠落等外伤引起,青壮年群体较为多见。
临床上单髁骨折较为常见,特别为外髁,根据研究调查表明,外侧平台骨折占比为45%-70%,内侧仅为10%-20%。
伴随经济迅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不断增加,双髁骨折发生呈上升趋势,部分患者骨折后,通常使多个组织受累,严重影响膝关节稳定性。
因此,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包含哪些?如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下面带大家详细了解。
1.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1.1表现及体征患者发生胫骨平台骨折之后,膝关节存在肿胀、疼痛感,针对未发生位移患者而言,其局部表现较轻,需通过拍摄X线才能最终确诊。
骨折发生位移患者,通常会产生严重的血肿,并存在大面积淤斑。
患者骨折损伤之后,受局部肿胀影响,其周围张力大幅度增加,对骨折复位和固定存在较大影响。
1.2并发症患者发生胫骨平台骨折之后,不同程度引发各类并发症,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其一,韧带损伤。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合并侧副韧带损伤占比5%-20%,针对此类患者及骨质疏松老年人,发生并发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较少,但内侧副韧带损伤占比较大,需对其韧带破损状况进行实时观察,主要因外侧平台骨折后,患者骨正常支撑能力丧失。
因此,需对其患者进行检查,防止出现误诊。
其二,半月板损伤。
此类并发症较为常见,半月板受损之后,其主要在关节囊附着部位发生严重撕裂。
其三,血管神经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发生严重位移时,增加腓总神经受损,造成严重后果,需对其加以重视。
1.3影像学检查1.3.1X线检查患者发生胫骨平台骨折之后,需及时进行X线条检查,主要将骨折具体部位及类型予以明确,为后期患者诊疗做以支撑,但其X线条上仅呈现骨实际结构,主要以互相重叠为表现,关节面骨折实际状况难以判定,具体塌陷实际距离存在不确定,无法准确显示韧带、半月板损伤。
1.3.2CT扫描患者胫骨平台骨折之后,患者进行CT扫描,对其诊断十分关键,按照其检查结果,将其骨折分为6型,不仅涉及外侧单纯劈裂骨折、塌陷型骨折;而且包含平台粉碎型骨折、内测平台骨折等。
右胫骨平台骨折
右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伤害,可导致患者活动受限以及严重的疼痛。
此类骨折发生于右胫骨头最上端处,由断裂或断裂的骨组成,浅表性骨折可以使关节受到严重伤害,并可能导致慢性滞后或不可逆的受伤。
因此,右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十分重要,其重要性主要集中在减少伤口感染,减轻局部疼痛和恢复功能上。
右胫骨平台骨折的症状包括疼痛和出血。
尽管疼痛可能没有明显的体征,但当患者转动脚腕或踝关节时,其可能会有强烈的疼痛感。
此外,患者可能会遇到胫骨肿胀和变形,尤其是在活动时会表现得更明显。
另外,患者可能会有紫红色的皮肤或渗出液,这些都是右胫骨平台骨折的标志。
右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类。
在手术治疗方面,包括重建右胫骨平台,重建或修复断裂的软骨,以及降低关节内窝的压力。
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止痛药、抗炎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来降低疼痛和发炎症状。
此外,为了预防感染,还可以使用抗生素。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还应在家中采取正确的自我管理护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疼痛和有助于早期康复。
对于轻度骨折,患者可以通过使用松紧带绑定好胫骨,避免运动,以及使用冰敷来减轻疼痛。
患者还应根据治疗医生的指示使用特殊的膝关节支具,以限制膝关节的运动,并利用关节活动疗法,使关节扩张和伸展。
总之,右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伤害,发生后可导致功
能受损,疼痛难以忍受,因此,治疗及时以及正确地进行自我管理护理非常重要。
在治疗方面,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疼痛,减少受伤,协助患者康复。
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及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及早治愈,减少受伤的影响。
/
胫骨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怎么根治!
胫骨骨折常见的并发症
胫骨应力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胫骨远端爆裂骨折、胫骨后唇骨折、胫骨髁骨折
胫骨骨折有什么并发症
一、并发病症
可发生以下并发症:
1、筋膜间隙综合征小腿部骨折或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发生血肿、反应性水肿,使筋膜间隙内压力增高时,可以造成血循环障碍,形成筋膜间隙综合征。
其中以胫前间隙综合征的发生率最高。
胫前间隙位于小腿前外侧,胫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第3腓骨肌、腓总神经和胫前动、静脉位于其中,当发生胫前间隙综合征时,小腿前外侧发硬、压痛明显,被动伸、屈各趾时疼痛加剧。
疼痛情况与腓神经受压程度有关,早期可出现第1、2趾蹼间感觉减退,继而发生长伸肌、趾长伸肌、胫前肌麻痹。
由于腓动脉有交通支与胫前动脉相通,因此早期足背动脉可以触及。
除胫前筋膜间隙外,胫后处3个间隙亦可发生本综合征。
其中以胫后深间隙综合征的发生率较胫后浅间隙及外侧间隙高,特点为后侧间隙疼痛、跖底麻木、足趾屈曲力减弱,被动伸趾时疼痛加剧,小腿三头肌远端内侧筋膜张力增加,压痛明显。
如症状持续发展未及时处理,可以发生间隙内肌群缺血挛缩,形成爪形足。
行小腿内后侧切口,自比目鱼肌起始部,纵行切开深层筋膜,必要时同时将肌外膜切开,可以达到减压目的。
胫前间隙综合征是间隙内压力持续增加,血管痉挛,组织渗透压增加,组织缺血缺氧所形成的。
尤其软组织有明显挫伤的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病例,有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可能,故应尽早进行骨折复位,并静脉滴注20%甘露醇,以改善微循环,及减轻水肿,并严密观察。
除筋膜间隙综合征外,胫前间隙下口近踝关节部,胫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腱紧贴胫骨。
该部骨折愈合,骨痂形成后可使肌腱遭受磨损,引起症状,必要时亦应手术切开筋膜进行减压。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jggz1/bf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