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法的概念

民法的概念

民法的概念
民法的概念

第一章第一节民法的概念

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从民法的调整对象和任务的角度,给我国民法下了一个定义:即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可按不同的标准分为:实质民法和形式民法;广义民法和狭义民法;一般民法(普通民法)和特别民法。

第一章第一节民法的概念

案例1:下列社会关系中,应由民法调整的是()。

A、某市人民政府罢免该市某局副局长职务

B、李某因非法印刷商标被罚款

C、甲、乙两村因某块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发生纠纷

D、专利局对某发明专利予以宣告无效

第一章第一节民法的概念

案例2:某乡人民政府为建造办公大楼,向该乡的甲银行贷款200万元,后因为各种原因,到期未能清偿,于是甲银行以该乡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该纠纷能否用民法来调整?

第一章第二节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的调整对象即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在民法的定义中包含了对民法调整的对象的描述。民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一、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一)概念

财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

第一章第二节民法的调整对象

财产关系这一概念中所称的“财产”是指对人具有经济价值的一切事物。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存在两大类财产:

一是有形财产,如土地;

二是无形财产,这类财产主要有:①智慧财产,②具有经济价值的权利,③劳动力。

(二)财产关系的类型及民法调整的民事财产关系的范围

1、静态财产关系,又称财产支配关系,是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关系,是财产在特定主体支配下形成的支配者与社会一般人之间的财产关系。静态财产关系包括以下两类财产关系:①物质财产占有关系。②智慧财产专有关系。

第一章第二节民法的调整对象

2、动态财产关系,又称财产流转关系,是财产由一主体向另一主体移转时,在财产转让者与受让者之间形成的财产关系。可以由民法调整的财产流转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商品交换关系。②投资及盈利分配关系。③劳动工资及劳动保险关系。④遗产继承关系。⑤扶养关系。

二、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人身关系是指与人身不可分离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中的“人身”是主体的“人格”和“身份”的总称。因此,人身关系也就包括了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种关系。

(一)人格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人格利益是指人的生命、健康、姓名、名称、肖像、名誉等方面的利益。人格关系,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关系。

(二)身份关系,是指基于一定的身份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监护等关系。

第一章第五节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法规范和民法制度的基本准则。

根据《民法通则》第3条至第7条的规定,我国民法有以下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

《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平等原则是民法核心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包括以下几个含义:

第一章第五节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的法律资格。

2、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3、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平等地承担法律责任。

二、诚实信用原则

1、要求民事活动中讲诚实,正当竞争,反对欺诈和一切不正当的竞争。

2、要求民事主体守信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约定履行其义务,实现自己的承诺。

第一章第五节民法的基本原则

3、要求民事主体按照权利的目的善意行使权利,不得滥用权利,不得以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为代价而换取私利。

从立法目的看,在于反对一切非道德的、不正当的行为,维护商品经济和市民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和安全。

三、公平原则

其基本含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求人对利益或损害的分配在主观心理上应持公平的态度。

第二,反对暴利,要求民事行为的结果不能显失公平,如果显失公平,就应以公平为尺度,协调当事人间的利益关系。

第三,要求民事案件处理的结果,应当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第一章第五节民法的基本原则

四、意思自治原则

《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

所谓意思自治,是指民事主体依照自己的判断,自主参与市民生活,管理自己的私人事务,设定自己的权利义务,不受国家权力和其他民事主体的非法干预。

意思自治原则包含了自主参与和自己责任两个基本点:

1、自主参与,即自己作主地去判断,去选择。

2、自己责任,即自主参与者对于参与所导致的结果负担责任。

五、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民法通则》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六、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或公序良俗原则)

案例1:张某所住的地方地理位置较优越,李某早就想买下张某的这一房子,张某一直不舍得卖。之后,张某得知其南面的邻地将要建起高楼,将会挡住其房子的光线,他佯装不知道,将房屋卖给了李某,半年后,南面邻地的房屋建成,李某的房屋照不进阳光,从而引起纠纷。李某提起诉讼,所依据的是什么原则?

案例2:刘某和王某是邻居。刘某家有一套祖传的瓷器,非常的精美,王某早就想据为己有,但是刘某不愿出卖。王某是供电所的所长,刘某办的淀粉厂需要供电所单独接线,王某便以低价买下瓷器为条件要求

刘某接受,否则不给接线,刘某没有办法,只得同意。事后,刘某提起诉讼,可依据什么原则?

案例3:吴某患有间歇性癫痫病,平常一般不发作。一日,吴某下班之后,骑车行走在路上时突然犯病,将一在家门口玩耍的8岁儿童撞伤,用去医疗费200元。该案责任由谁的承担?

案例4:张甲在甲市临工农路有房屋一间,面积约30米20由于地处比较偏僻,此地商贸活动不发达。张甲多次欲出租此房,均因租金问题而未能与客户达成协议。1996年7月,经朋友介绍,刘乙前来张甲处洽谈租房之事。张甲向刘乙询问租房用途时,刘乙说给大家寻找一

个剌激的地方,不在乎租金,图的是个安全,省得大家赌兴正浓时被警察给端了。张甲对刘乙租房没有异议,但一再声明,用做赌博场地,自己有风险,因此租金方面,应充分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经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并缔结租赁协议:(1)张甲将其临工农路的房屋一间租给刘乙;(2)月租金为100元/米2,房屋

面积按30米2计算,每月租金为3000元,每月27日交付;(3)租房用途:刘乙开办游艺厅,内设游戏机15台,开办游艺厅的一切责任由刘乙负担,与张甲无关;(4)刘乙不得对房屋进行破坏性装修。刘乙如约交付了1996年8月、9月的租金,以后再未交付。1996年12月刘乙因利用开游艺厅之名为赌博提供场所而被公

安机关拘留,其所开办游艺厅中的15台游戏机被没收。张甲多次向刘乙索要10月至12月的租金,刘乙对此置之不理。张甲遂于1997年1月5日起诉到该市东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刘乙给付3个月的租金共计9000元。问张甲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第二章第一节民法的渊源

民法的渊源就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

法律的形式渊源种类繁多,可分为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前者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国际条约,统称制定法或成文法。后者如习惯、判例、法理等,统称非制定法或不成文法。

第三章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纳入民法调整范围的生活关系,也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因民法调整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其特点:

(一)它是由民法规范的社会关系

(二)它为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三)它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在静态上由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构成。

㈠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在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指公民(自然人)和法人。

㈡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享受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㈢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指向的事物。客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第三章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

1、物。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是指具有一定形体、占据一定空间,能够为人掌握、利用,具有一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财富,包括天然存在的和人工制造出来的物质财富。物是民事法律关系最主要、最普遍的客体。

此外,支票、本票、汇票、以及各种票证、债券、货币等,也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物。

2、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指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的行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有三类行为:

一是给付财产的行为。

二是完成一定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的行为。

三是提供劳务或服务。

3、智力成果。是指人的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也是可以加以利用的精神财富,包括各种科学发现、发明、设计、作品、商标等。

4、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就是包括生命健康、姓名(法人名称)、肖像、名誉、尊严、荣誉、身份,等等。

第三章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

案例:某甲在某百货公司购买服装,在甲到收银台交款时,因地面太滑而摔伤,甲即找公司经理要求赔偿。该公司的保安人员认为甲在购货中有盗窃行为,就强将甲带入办公室。

试析:甲与百货公司间因何法律事实发生何法律关系?

三、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根据

(一)概念

法律事实,是指符合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权利义务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自然事件或者人的行为。

(二)种类

1、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主要是自然事件有:人的出生和死亡、自然灾害、一定时间的经过、天然孳息的产生等。

案例:下列客观现象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事件有()

A、试管婴儿的出生

B、失踪人下落不明

C、病人死亡

D、克隆羊的出生

2、行为,是受人的意志支配的活动。即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作为法律事实的行为,可以用不同的标准作如下分类:

(1)民法上的行为、行政行为、司法行为

(2)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

根据行为人是否进行意思表示,可以将民法上的行为分为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

表意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进行的行为。该行为的结果被法律允许预设在该行为的意思表示中,我们就之称为法律行为。

非表意行为,指当事人无须意思表示而实施的行为,其行为结果具有法定性。主要包括事实行为、违约行为等。

(3)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民法规定或不违反民法规定,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主要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不符合或者违反民法规定的,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主要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

案例:杨某因工厂锅炉爆炸而死,该死亡在民法上是:()

A、民事法律行为

B、民事法律事件

C、生活事实

D、偶发事实

第三章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

案例:张某和王某是邻居,他们两家的鱼塘也紧挨着。一天,天下暴雨,使两家的鱼塘的水平面急剧上升,结果张某家鱼塘中有23条珍贵的鲤鱼跃进了王某的鱼塘之中,事后张某要求王某家偿还,王某认为鱼是自己跃入的,所以拒绝返还。问:此事如何处理?

第三章第二节民事权利概念分类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

民事权利是民事权利主体为实现其某种利益依法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或者请求民事义务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或者说意思自由。

二、民事权利的分类

(一)人身权与财产权

第三章第二节民事权利概念分类

(二)绝对权与相对权

1、绝对权是以不特定的任何人为义务主体的民事权利。物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皆为绝对权。

2、相对权是以特定的人为义务主体的民事权利。债权属于相对权。

第三章第二节民事权利概念分类

(三)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1、支配权,是权利主体以自己的行为直接支配权利客体的民事权利,如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知识产权人对其专有的智慧财产进行利用的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

第三章第二节民事权利概念分类

2、请求权,是权利主体请求义务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民事权利。如债权。财产所有人的财产被他人非法侵占或毁损时,请求返还原物或赔偿损失的权利也属于请求权之范畴。又如,合同当事人一方请求另一方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当事人一方请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

第三章第二节民事权利概念分类

3、抗辩权,是阻止请求权的权利,也就是说,义务人对权利人提出的权利请求可以予以有理由的拒绝,以阻止权利人实现权利。如诉讼时效期届满后债务人可永远拒绝债权人的请求。如双务合同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与不安抗辩权或先履行抗辩权等。

第三章第二节民事权利概念分类

案例:方某和石某签订了一份供销合同,双方约定同时履行合同。后来,方某因为业务急剧发展,急需货物,就在自己还没有履行的情况下,请求石某履行,石某加以拒绝。问:石某拒绝行为是否合法?

第三章第二节民事权利概念分类

4、形成权,是仅凭当事人一方的意志就能够使权利形成、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如监护人追认或拒绝被监护人实施的民事行为的权利,被代理人追认无权代理行为的权利。又如,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中,权利人的撤销权。

案例:张某急需一辆自行车,因为其没有时间,所以委托其好友李某代为购买。李某到商场,发现没有张某需要的型号,李某认为摩托车更方便,于是在没有征得张某的同意的情况下,替张某购买了一部摩托车。事后张某进行了追认,接受了摩托车并付了款。在行为人进行的下列行为中,哪些权利的行使与张某的追认行为性质相同:

A、监护人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的合同进行追认

B、受遗赠人知道受赠的期限内作出接受赠予的意思表示

C、承租人擅自转租,出租人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

D、受遗赠人知道受赠的期限内未作接受赠予的意思表示

第三章第二节民事权利概念分类

(四)既得权与期待权

以权利成立条件是否全部具备为标准。既得权是成立要件已全部具备,权利主体已经实际取得的权利。期待权是成立要件尚未完全具备,但将来有可能完全具备,权利主体现时虽未实际取得,但将来有可能取得的权利。如附生效条件或生效期间的合同所约定的权利。

第三章第二节民事权利概念分类

(五)主权利与从权利

以并存的两个权利的依从性为标准。在并存的两个权利中,其中能够独立存在者为主权利,必以另一权利为存在前提,否则便不能存在者,为从权利。如债权人之债权为主权利,为该债权设定的抵押权为从权利;债权人收取本金的权利为主权利,收取利息的权利为从权利。主权利转移,从权利随之转移;主权利消灭,从权利随之消灭。

第三章第二节民事权利概念分类

案例: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购药材,并汇去两万元钱。因一时无货,乙便以甲的名义将钱暂存银行。乙的好友因生产经营急需用钱,去找乙,乙便拿出甲的存折给丙,由丙的好友丁担保。乙未将上述情况告知甲,后丙因生产经营不善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甲诉至法院,本案中哪些法律关系有效?

第三章第二节民事权利概念分类

(六)原权与救济权

以后权救济前权之牵连关系为标准。原权是指基于法律规定的合法事实而发生的权利。如所有权、他物权,基于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而取得的债权,著作权、专利权等。救济权是基于原权遭受侵害而发生的请求加害人恢复权利原状或赔偿损失的权利。

第三章第二节民事权利概念分类

(七)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以权利是否可以与其主体相分离为标准而作的分类。

(一)专属权是指只能由其主体享有或者行使的权利。专属权又分为享有上的专属与行使上的专属权。(二)非专属权,是指可以与权利主体分离移转于其他主体的权利。财产权利,凡无专属性的,都属于非专属权利。

第三章第三节民事权利行使保护

一、民事权利的行使

民事权利的行使即为民事权利内容的实现。民事权利的行使是实现合法民事权益的手段。

民事权利的行使有事实方式和法律方式两种。

第三章第三节民事权利行使保护

二、民事权利的保护

民事权利的保护,是指国家机关和民事权利主体为了预防、制止侵害民事权利的行为,恢复被侵害的民事权利,依法采取的预防措施或实施的补救行为。

民事权利的保护可分:自力救济和公力救济两种。

(一)自力救济(又称私力救济)

民事权利的自力救济,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民事权利主体自己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其权利。自力救济分为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两种。

1、自卫行为,是指权利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暴力侵害或遇有紧急危险时,依法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或紧急避险行为。

第三章第三节民事权利行使保护

(1)正当防卫,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自身或他人的合法利益,对于正在进行非法侵害的人给予适当的还击,以排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正当防卫应具有必要的要件:①防卫必须以现实的和正在发生的侵害行为为前提。②正当防卫必须是对不法侵害所实施的。③正当防卫必须以保护合法权益为目的。④正当防卫必须适度。

第三章第三节民事权利行使保护

案例:宋福、宋成父子俩人承包了村里的几亩西瓜地。因有人偷是瓜造成收益减少。于是,父子二人在瓜地的两侧值守。2001年8月3日晚,村民朱海来偷瓜,被宋福发现,并对朱质问,朱意欲逃脱,宋成闻声赶来,见宋福与朱扭打在一起,便上去与宋福一起将朱摁在地,并猛打朱,直至朱求饶并答应不再偷瓜为止,朱回家后觉得胸部异常的疼痛,经医生诊断为胸部一根肋骨断裂。于是,朱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宋福、宋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2500元,宋福、宋成以正当防卫为由拒绝赔偿。问:宋福、宋成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2)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说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利益的行为。紧急避险必须具备几个条件:①必须是合法的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实际危险的威胁,才能实行之。②实施紧急避险行为的目的必须是正当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损害;③紧急避险行为的采取是迫不得已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④紧急避险不得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案例:2002年湖面发洪水,甲为救助自家和邻居被突然到来的洪水所困的财物,未经乙同意,使用了乙的小船。事后,乙要求甲支付使用费不得,为预防甲跑,遂扣下甲的一辆摩托车。问:甲的行为是什么行为?乙扣车的行为是否侵权?

第三章第三节民事权利行使保护

2、自助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对他人的人身自由予以拘束或对他人的财产予以扣押或毁损的行为。我国民法对此尚无明文规定。

案例:一住店客人未付房钱即要离开旅馆去车站,旅馆服务员见状揪住他不让走,并打电话报警。客人说:“你不让我走还限制我自由,我要告你们旅馆,耽误了乘火车要你们赔偿。”问:旅馆这样做是否要承担责任?

(二)公力救济

公力救济,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权利人的请求,运用其掌握的国家公共权力对被侵害的民事权利实施的救济。

权力救济的手段主要有两种:民事诉讼和强制执行。

第四章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

一、自然人的概念

自然人是指一切具有自然生命形式的人。

公民是指基于自然状态出生而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自然人的民事能力包括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四章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

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依法从事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应注意:民事权利能力并不是民事权利本身。

第四章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

一、自然人的概念

自然人是指一切具有自然生命形式的人。

公民是指基于自然状态出生而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自然人的民事能力包括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依法从事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应注意:民事权利能力并不是民事权利本身。

第五章第一节法人概述

一、法人的概念和特点

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特点:1、法人是社会组织

2、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社会组织

3、法人是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二、法人的条件

依我国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成立

(二)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法人的本质

一般而言,对于法人本质的看法有以下三种:

(一)法人拟制说

(二)法人否认说,具体包括:

1、目的财产说(代表人物为布林兹[德])

2、受益人主体说(代表人物为耶林[德])

3、管理者主体说(代表人为赫尔德[德])

(三)法人实在说

1、有机体说(代表人物为基尔克[德])。

2、组织体说(代表人物为米休德和萨莱斯[法])。

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法人的本质即采取组织体说。

第五章第二节法人的种类

一、大陆法系国家对法人的主要分类

(一)公法人和私法人

(二)营利法人、公益法人和中间法人

(三)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

二、英美法系国家对法人的主要分类

英美法系国家认为所有的法人都是社团,而不承认财团法人。

三、我国民法对法人的分类

我国民法理论界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法人作了分类。我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法人;一类是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即非企业法人)。

(一)企业法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

依所有制的性质和投资方式,可以将企业法人进一步分为:

1、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私人所有制企业法人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

2、公司制企业法人与非公司制企业法人。

(二)机关法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组建的、有独立财政预算经费的各级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法人、国家行政机关法人、国家军事机关法人、国家审判机关法人和国家检察机关法人等。

(三)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从事非营利性的、社会各项公益事业的法人,如学校、医院等。

(四)社会团体

第五章第三节法人的民事能力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一)概念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指法人作为民事权利主体,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二)特征

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终止

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受法人自然属性的限制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受法人宗旨的限制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一)概念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二)特征

1、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存续时间上是一致的,均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消灭。

2、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其民事权利能力在范围上一致。而公民却不一致。

3、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通过法人代表人或其他人员来实现的

三、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一)概念

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指法人在其权利能力范围内对自己所为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或资格。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的范围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两个方面。

(二)特征

1、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和其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和消灭,共同存在于法人存续期间。

2、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的范围与其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相一致。

3、法人以其财产承担民事责任能力。法人财产上的独立性是法人责任独立性的基础。法人仅以自己的财产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章第五节法人的变更终止

一、法人的变更

法人的变更是指法人在其存续期间和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组织机构、活动宗旨以及业务范围等方面的变化。

(一)组织机构的变更

法人组织机构的变更是指法人的合并或分立。

1、法人的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为一个法人。合并有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两种形式。

新设合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为一个新的法人,原有的法人资格消灭,新的法人资格随即确立。

吸收合并是一个或多个法人归并到一个现存的法人中去,被合并的法人资格消灭,而存续法人的资格仍然保留。用图式表示为:A+B+C+D﹦A。

2、法人的分立。指一个法人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分立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新设分立,A—分为→B与C。

另一种是存续分立,A—分为→A与B。此种又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原法人的分支机构具备了法人的条件而独立成为法人。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分出若干部分而组成新法人。

(二)其他重大事项的变更

法人其他重大事项的变更主要包括法人名称的变更、住所的变更、活动宗旨以及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变更。上述这些法人重大事项的变更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管理、法人的利益及社会的利益,因此,一般要求要对法人的变更进行公告,并应向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案例:甲公司因为业务需要分立为乙、丙两个公司,原来甲公司欠丁的债务100万元,分立时乙、丙达成协议,约定乙公司偿还20万元,丙公司负责偿还80万元,但是并没有通知丁。问:丁公司的债务应如何行使?

第五章第五节法人的变更终止

二、法人的解散

(一)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法人的解散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法人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2、法人的最高权力机关决议解散;

3、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

4、法人成员不足法定人数的,如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数最少为二人,公司不足二人的;

5、法人被宣告破产而开始破产程序的;

6、因法人从事法律禁止的活动且情节严重而被依法撤销。

(二)法人解散的法律后果。法人解散是法人消灭的第一步,法人解散必然引起法人的清算,而法人消灭的标志是注销法人登记。所以法解散与法人消灭不是同一概念。

第五章法人

案例1:A、B、C是某搬家公司的公司职员,一天,受公司指派前往徐小家搬家。三人由于不小心将徐小家最珍贵的一盆兰花折断,为此A、B、C三人争吵起来,争吵之时,B发现徐小的砚台精致美观,便偷偷藏入自己的怀中,同时争吵过程中C将徐小家的一只名贵花盆踢倒并撞碎,A、B、C见事已至此便溜之大吉。问,徐小的以上损失应该如何处理?

案例2:住所地在北京的伊扬公司在上海设立了一家分公司。该分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与上海实达公司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租赁实达公司的楼房总共两层,年租金为30万元。现分公司因拖欠租金而与实达公司发生纠纷。问:该租赁合同是否有效?拖欠租金的责任应由谁来承担?

案例3:甲企业与乙企业订立了一买卖合同,约定由乙企业向甲企业提供一设备,甲应于收货后付款20万元。后甲企业因原厂长经营不善被撤换。新厂长上任后改变了企业的生产计划,原订的设备不再需要。因此,在乙企业按合同交货时,甲企业的新任厂长指令拒收,并提出这是原厂长订的合同,现要对以前的合同进行清理,原订的买卖合同无效。试分析甲企业拒收乙企业提供的设备是否合法?

第六章第二节合伙

一、合伙的概念

合伙是联合经营的一种形式。

我国《民法通则》第30条规定:“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我国民法上的个人合伙的合伙人仅限自然人。

我国《合伙企业法》第2条规定: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按照该法,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成立合伙企业。

二、合伙的分类

各国对合伙的分类有所不同。合伙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

(二)个人合伙和法人合伙

(三)显明合伙与隐名合伙

(四)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

三、个人合伙

㈠个人合伙的概念

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自然人出于共同的经济目的,自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和经营,共负盈亏和风险,对外负无限连带责任的联合。

㈡个人合伙的财产关系

1、合伙人的出资

按民法通则第30条的规定,合伙人出资既可以是资金、实物,也可以是提供技术等。

合伙人的出资均须折成若干股份,股份既表示合伙人在合伙中对合伙财产应享有的份额,同时又决定合伙人之间分配收益和分担债务的比例。

2、合伙财产

合伙财产指合伙人为经营共同事业所构成的一切财产、权利和利益,它由各合伙人按合伙协议向合伙投入的财产和合伙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财产两部分构成。

㈢个人合伙的内部关系

1、合伙人身份的确定

案例:甲乙合伙经营食品生意,甲提供厂房,乙供应原料。后来丙向甲乙的合伙生意提供技术服务,甲乙邀请丙入伙,丙没有明确表示,但是却参与了当年的分红,分红比例为3:2:1。第二年,甲乙因为经营不善而负债累累。丙认为自己不是合伙人,不应当承担所负债务。问:

1)丙是不是合伙人?债务应由谁承担?

2)丙视为加入合伙有什么要求?

根据民通意见第46条的规定,公民按照协议提供资金或者实物,并约定参加合伙盈余分配,但不参与合伙经营、劳动的,或者提供技术性劳务而不提供资金、实物,但约定参与盈余分配的,也视为合伙人。因此,对合伙人身份的确定,主要从是否参加分配盈余角度分析。

2、合伙事务的执行

案例:某合伙组织起字号为“通达商场”,由甲、乙、丙合伙经营,其中甲出资40%,乙、丙各出资30%。甲被推选为负责人。在与丁的诉讼中,甲放弃“通达商场”对丁的债权5万元,乙、丙知道后表示反对。甲的这一行为的效力如何?

合伙事务的执行方式表现为两种:一是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二是从合伙人中推举一人或数人具体负责执行。

由全体合伙人推举产生的对外代表全体合伙人利益、对内组织经营管理的合伙人为合伙的负责人。合伙负责人在法律上视为合伙的代表人,具体执行合伙事务,其执行职务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均应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承担。

3、入伙

所谓入伙,指的是合伙成立之后、解散之前,第三人加入合伙取得合伙人身份的民事法律行为。

入伙的基本条件是:⑴入伙人必须以接受原合伙人合伙协议的基本内容为其入伙前提。⑵入伙须经全体合伙人的一致同意。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其他合伙人享有一致的权利和义务,对其加入之前合伙已存在但尚未清偿的债务,应与其他合伙人一起承担连带责任。

案例:1998年,小刘、小张、小王三人合办了一家冰淇淋加工厂,约定共同经营,共同收益,共同承担责任,但是三人都缺乏必要的生产加工技术,于是小王找来自己的亲戚大花,介绍其加入合伙。小张因为与大花有过节,所以不同意其加入,而小刘则表示同意。小王以合伙中多数人同意为由,让大花在厂里工作,后来由于内部矛盾,经营不善,冰淇淋厂负债。问:

1)大花是不是合伙人?她是否承担责任?

2)该债应由谁来承担?

4、退伙

所谓退伙,是合伙人与其他合伙人脱离合伙关系,丧失合伙人身份。退伙分为声明退伙与法定退伙。

声明退伙又称任意退伙,是指出于合伙人自己愿意的退伙,原则上有当事人自己的意思表示即可生效。

我国《民通意见》第52条规定,合伙人退伙,有书面协议约定的,应按书面协议处理;书面协议未约定的,原则上应予准许。因其退伙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考虑退伙的原因、理由以及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等情况,确定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而《合伙企业法》第4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合伙人可以退伙:

⑴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⑵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⑶发生合伙人难于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⑷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

法定退伙是指在发生法律规定的情形如合伙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被开除等时而出现的退伙。《合伙企业法》第48条规定,当然退伙的情形。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49条规定,被开除的情形主要有:

⑴未履行出资义务;⑵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⑶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⑷发生合伙协议约定的事由。

我国《民通意见》第53条规定,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合伙人退出合伙时未按约定分担或者未合理分担债务的,退伙人对原合伙的债务,应当承担清偿责任;退伙人已分担合伙债务的,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仍负连带责任。

我国《民通意见》第54条规定,合伙人退伙时分割的合伙财产,应当包括合伙时投入的财产和合伙期间积累的财产。入伙的原物退伙时原则上应予退还;一次清退有困难的,可以分批分期清退。退还原物确有困难的,则可折价退还。

我国《合伙企业法》第47条规定,合伙人擅自退伙的,应当赔偿由此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

案例:甲、乙、丙为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甲因车祸死亡,甲的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子依法继承甲的遗产。在甲妻提出继承合伙份额的要求时,乙、丙的如下答复哪些不违反法律的规定?(A、B、C)

A、“由于合伙协议没有关于继承问题的约定,我们又不愿意与你共事,所以你不能成为合伙人”

B、“我们本来并不反对你的儿子成为合伙人,但是,鉴于你坚持要代他行使权利,我们因此不同意他成为合伙人。这样,现在只能按退伙处理”

C、“如果按退伙处理,我们可以不退还你丈夫出资时投入的房产,而改为退还现金”

D、“你丈夫突然去世后,合伙企业的管理一度陷于混乱,其间一笔生意失败,造成大量亏损。在办理退伙结算时,你们应分担其中一部分亏损”

5、合伙的债务承担

案例:甲、乙、丙三人各自出资10万元、6万元、4万元合伙从事汽车零配件经营,其间因经营管理不善,对丁负债10万元,丙遂退出合伙,并拿出1万元由甲、乙代为偿还对丁债务。现在丁应如何追偿其债权?

合伙债务,指合伙关系存续期间合伙以全体合伙人名义从事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债务。承担债务的主体是合伙组织,而履行债务的担保和承担债务的财产范围是合伙的共有财产和每个合伙人的个人财产。

在内部关系上,对个人合伙的债务,合伙人应按照其出资比例或合伙协议的约定,以其个人财产承担

清偿责任。

在对外关系上,根据民法通则第35条第2款的规定,全体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通则第35条规定:“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第六章第三节其他非法人组织

一、个体工商户

㈠概念及法律特征

个体工商户是指以个人或家庭财产作为经营资本、依法经核准登记,并在法定范围内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的个体经济单位。它是自然人的特殊形式。

第六章第三节其他非法人组织

法律特征:

1、“户”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一个经营单位。

2、个体工商户必须依法经核准登记才能成立。

3、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可以是小型工业、手工业、零售商业、饮食业、修理业、服务业、运输业、咨询服务、建筑业、修缮业等。

㈡个体工商户的资格取得

1、申请人的范围。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具有城镇户口的待业人员、离退休、辞职或停薪留职人员以及农村居民等均可申请从事个体经营。

2、申请的程序。

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或村民委员会初步审查——工商局进行注册登记——审核批准——发个体营业执照。

二、农村承包经营户

㈠概念及特征

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从事特种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单位。

特征:

1、其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实践中,农村承包经营户是以家庭为基础。

2、其是根据承包合同的规定产生从事经营的,不需要进行注册登记。

3、其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农业性的商品经营活动。

㈡承包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承包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承包合同内容主要有:

1、承包合同的标的。

2、承包合同通常包含一个承包基数。

3、承包期。

三、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财产责任

依照现行法律的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

以家庭财产承担——“谁经营谁承担风险”、“谁受益谁承担损失”的原则。

案例1:1988年,姜成高中毕业后,在其父母的鼓动和帮助下,开始筹办一家“新兴书店”。其父母找到他们退休以前工作过的单位,请求租用该厂对外营业门市部的一间房,供姜成开办书店。该厂遂与姜成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自1989年1月1日到1994年1月1日,每月租金500元。合同签订后,姜成很快办起了书店,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以自己的名义领取了营业执照。

1992年5月,姜成与罗虹结婚。由于罗虹有固定的工作,并未参加书店的日常经营管理,只是偶尔到书店帮帮忙。另外,姜成的父母也不时过来帮忙,如代其卖书、收款、邮寄等,但是,姜成开书店所赚的钱都由姜成与罗虹夫妇享用,其父母并未要他的钱。

1993年1月,姜成向他人借了5万元钱,

加上自己的1万多元,购进了300多套《市场经济百科全书》。不料,此书销路不畅,经一再削价处理,最后只收回3万多元。这样,姜成欠他人债务2万元。1993年4月,姜成关闭了“新兴书店”。债权人要求姜成还债,姜成表示已无钱可还。债权人认为:罗虹有固定工作;另外,其父母均参加了经营,必须承担责任,也可以以其父母的财产清偿债务。问:债权人的这种提法能否得到支持?

案例2:许甲是某贸易公司职工,其妻吴乙是经营服装的个体户,每年收入不菲,家里已有10万余元的积蓄。1995年3月9日,吴乙因车祸死亡。3月20日一银行信贷员找到许甲。说吴乙这几年欠银行贷款8万元,要求许甲替其妻吴乙还贷。许甲认为,其妻是以其个人名义申请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他是贸易公司的职工,从未参与其妻的经营活动。他们的家庭积蓄,只有5万元是吴乙的遗产。因此,只有用这5万元再加上她经营中剩下的那些东西来清偿银行的贷款。银行则认为5万元现金先拿走,其余所欠3万元应由许甲替吴乙偿还。许甲拒绝替其妻还款。

问:银行的8万元贷款究竟应怎样偿还?

第八章第一节法律行为概述

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的一种,法律事实包括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行为和与人的意志无关的事件,前者为法律行为,而后者就是非法律行为。

我国民法通则第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这一定义着重强调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但未明确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是意思表示。

为什么我国民法中没有使用“法律行为”这一概念?

我国学者混淆了“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

在这里必须明确指出:法律行为是私法中独有的概念,因为只有私法中才有意思自治,才需要通过法律行为来表达。公法中,不存在意思自治原则适用的余地,当然也不可能有法律行为生存的土壤。

在我国,有人将所有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现象通称为“法律行为”。甚至在有些法理学、行政法教科书中出现了“行政法律行为”、“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这完全是对法律行为制度的误读。在这种误读的前提下,为了与其他法律行为相区别,《民法通则》及民法理论中出现了“民事法律行为”概念。

另外,我国《民法通则》使用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来源于前苏联。前苏联法学上基本上不承认意思自治原则。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

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核心的主体为追求该意思表示中所含法律后果的行为.(或法律行为是基

于意思表示并旨在设立、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二、法律行为的特点

(一)法律行为首先是人的行为,以区别于自然事实。

(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其形成于内心的欲追求的效果意思表示于外的过程。

(三)法律行为的目的在于引起明确的法律后果。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单方行为与双方或多方行为

根据法律行为成立所需意思表示构成不同分为:

1、单方法律行为,是指根据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委托授权行为、立遗嘱的行为、放弃继承权的行为、追认无权代理的行为等都是单方法律行为。

2、双方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相互对应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如,成立的契约行为。

3、多方法律行为,是指有两个以上的多方当事人共同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如,两个以上的合伙人之间订立的合伙合同,即为多方法律行为。

(二)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根据法律行为当事人取得利益是否支付对价为标准所作的分类

1、有偿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从对方当事人取得某种利益必须支付相应对价的法律行为。如,买卖、租赁等。

2、无偿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从对方取得利益无须给付相应对价的法律行为。如赠与、使用借贷、无偿寄托等。

(三)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

根据法律行为的成立生效是否以标的物的实际交付为标准的分类

1、诺成性法律行为,是指在双方法律行为中,仅以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买卖、租赁、承揽等法律行为。

2、实践性法律行为,是指除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须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如赠与合同、保管合同等。

(四)要式法律行为与非要式法律行为

1、要式法律行为,是法律明确规定必须采用某种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如不动产买卖必须经过登记。

2、非要式法律行为,指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而可由当事人自由选择形式成立的法律行为。原则上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行为,都属于不要式法律行为。

(五)财产法律行为与身份法律行为

(六)双务法律行为与单务法律行为

(七)要因法律行为与不要因法律行为

(八)生前法律行为与死因法律行为

(九)主法律行为与从法律行为

(十)独立法律行为与辅助法律行为

第八章第二节意思表示

一、意思表示的概念

意思表示是指民事主体将欲产生一定民事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思,通过一定方式表达于外部,从而使对方当事人或社会知晓的活动。

意思表示由意思和表示两个部分组成。

二、意思表示的形式

意思表示的形式主要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默示形式。(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又称为明示形式)口头形式是指以口头语言方式作意思表示。如面谈、电话交谈。

书面形式是指以书面文字等方式作意思表示。如合同书、信件等。

默示形式是指不直接以语言文字而是通过行为作意思表示。默示形式包括推定形式和沉默形式。

推定形式是指当事人通过积极的行为表达意思表示。

沉默形式是指行为人以消极行为表达其意思。但需注意,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或者当事人事先有特别约定时,沉默形式才可成为意思表示的形式。

第八章第三节法律行为成立生效

一、法律行为的成立

(一)法律行为成立的概念

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指法律对于一项法律行为之事实存在的确认。其着眼点在于某一法律行为是否已经存在。

(二)法律行为成立的条件

1、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是指任何法律行为的成立均须具备的条件。

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为:意思表示。理由是:

(1)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成立的唯一要素。

(2)将行为人纳入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并无实际意义,因为只要明确了意思表示要素,就意味着行为人已经确定。

(3)至于法律行为的标的,已经包含在意思表示之中了,它是意思表示之内容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标的的不存在仅仅是法律行为不能履行的问题,并不影响法律行为的成立。

2、法律行为成立的特别要件,是指一些特别的法律行为的成立除须具备一般成立条件外还须具备的条件。如还须实际交付标的物。

(三)法律行为成立的法律效力

法律行为自成立之日起即对行为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不能撤回或者撤销其意思表示。

二、法律行为的生效

(一)法律行为生效的概念

法律行为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法律行为因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而取得法律认可的效力。(二)法律行为生效的要件

1、行为人应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有些法律行为生效除具备上述三条件外,还需具备其他条件,如法律行为应符合法定形式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形式。

(三)法律行为生效的法律后果

法律行为的生效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肯定,意味着法律允许法律行为按照当事人的意思产生其预设的法律后果。

三、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的区别

两个是不同的概念。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法律行为生效的前提。

法律行为的成立与否是一事实判断问题,其着眼点在于:某一法律行为是否已经存在。

而法律行为有效与否则是一法律价值判断问题,其着眼点在于:行为人从事的某一法律行为(或表意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规定,因而能否取得法律认许的效力。

第八章第四节附条件期限法律行为

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㈠概念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以未来的不确定的事实的发生或者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发生效力或者失去效力的限制条件的法律行为。

㈡条件的特点

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

3、须由当事人约定而非法定。

4、须为合法的事实。

㈢条件分类

1、依条件成就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功能不同分为延缓(停止)条件和解除条件。

案例1:张家和李家是好朋友,张家对李家的儿子小明就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小明今年考大学,为了激励他,张家的人告诉李家,如果今年小明考上大学,就把张家新买的一部车子送给他。问:张家与李家之间的行为是附什么条件的法律行为?此行为是否生效?

第八章第四节附条件期限法律行为

案例2:刘欢、陈平于1999年4月6日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租期3年。合同中双方约定:如陈平的儿子从外地调回本地工作并需居住该楼时,该项房屋租赁关系即行终止。2000年3月6日,陈平的儿子从外地调回本地工作,陈平称其子需居住该房,宣布房屋租赁合同终止。后刘欢查证,陈平之子的单位已为其分配楼房一处,陈平之所以安排其子入住该楼房,是因为有人愿以更高的价格租住该房。问:刘欢与陈平之间的行为是附什么条件的法律行为?该租赁合同是否终止?

2、依条件内容是以客观事实的发生还是不发生为成就的标准,分为积极(肯定)条件和消极(否定)条件。案例:甲公司租用乙公司的厂房,但乙方提出一个条件是若到年底自己的新厂房已经盖好,则将公司的旧厂房出租给甲。合同中的这一条件约定在法律行为理论上称为()

A、附否定的生效条件

B、附否定的解除条件

C、附肯定的生效条件

D、附肯定的解除条件

案例:下列所附条件不符合法律行为要求的有()

A、甲与乙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如果甲不结婚,则将房屋租给乙

B、甲与乙签订一份借款合同,约定如果太阳从西边出来,就借款5万元给乙

C、甲与乙签订一份种子买卖合同,约定如果种子通过鉴定,则合同生效

D、甲与乙签订一份打人合同,约定如果乙将丙打一顿,甲付款1万元给乙

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㈠概念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指当事人设定一定的期限,并将期限的到来作为效力发生或消灭前提的法律行为。

㈡期限的种类

期限以其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始期(生效、延缓期限)和终期(解除期限)两种。

案例1:李甲全家迁到河南做生意,经过朋友的介绍,李甲认识了王老太,通过交谈,王老太觉得李甲为人还算可靠,于是将其所有的房屋出租给李甲,双方口头约定租金为每年5万元,李甲可以一直承租该房屋,直至王老太去世。问:该租赁合同是附条件还是附期限的合同?又是它们中的哪一个?

案例2:1995年7月2日,某自行车厂与某金属加工厂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约定:金属加工厂每月供应自行车厂金属弹簧自行车座500个,单价为每个3元。供货方式为卖方送货上门,每半年集中供货一次,随后集中结算。合同有效期限不定,但当自行车厂研制出新车型时合同即行终止。1995年12月底,金属加工厂及时履行了供货义务,自行车厂也及时付清了货款。

1996年7月,自行车厂经过长期研制,终于设计出一种新型自行车。自行车厂决定以后将生产该种新型车。7月10日,自行车厂通知金属加工厂,该厂决定转产新车,而金属加工厂的原车座规格、式样、花色与新车均不相符,对该厂已无必要,故请求金属加工厂不再供货。金属加工厂认为合同已说明有效期限不定,而且是按半年供货与结算的,所以至少自行车厂应收下下半年的3000个车座。1996年12月,金属加工厂送去3000个车座,并要求付清9000元货款,被自行车厂拒绝。金属加工厂便起诉至人民法院。你认为法院应如何来判?

第八章第四节附条件期限法律行为

案例3:甲与乙签订一份租赁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如果甲的父亲在2004年去世,则将房屋租赁给乙。此条款属于附条件还是附期限?

第八章第五节法律行为的无效

一、法律行为无效的概念

法律行为的无效,是指法律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于已成立的法律行为进行评价后所得的否定性结论。也就是说,法律行为因不具备生效条件而使得当事人预设的法律后果不能发生。

二、无效法律行为的种类

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及《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法律行为无效有以下几种情形:

㈠因行为人不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第八章第五节法律行为的无效

㈡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无效

《合同法》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案例1:甲因为婚期将近,前去某专卖店买结婚戒指。该专卖店的广告上宣传:所有的戒指上都镶有进口钻石。于是甲就在该店购买了两枚戒指,共人民币4万元。后经证实,戒指上的进口钻石为为造钻石,一个戒指的成本为1000元左右。为此甲与戒指专卖店发生了纠纷。此纠纷应如何处理?

案例2:王达成承包的拉丝厂的电线,是镇供电站专门拉的一条单线。1999年7月,站长突然拉来一卡车西瓜,要求王达成买下,王说已经给工人发过降温费,并当场表示拒绝。当晚厂里的电就被停掉,第二天,站长再次将西瓜拉来,并说只要买下西瓜,电就可以送上。王达成无奈,只得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买下全部西瓜。站长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案例3:甲开一食品加工厂,因资金周转不灵,急需用钱,但又求借无门。乙趁机表示愿借给甲5万元,但3个有后甲须三倍返还,甲同意。甲乙之间的行为如何认定?

㈢因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

1、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2、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案例1:刘某与王某协商,就购买王某的房子达成一致意见,后刘某因为出差,遂在支付了房款后委托自己的朋友甲代为签订房屋买卖协议和办理房产证书。谁知甲偷偷与王某的妻子达成一致意思,另外签订了一份房产归甲的协议,并且甲拿到了产权证书。后刘某与甲发生了纠纷。问:甲与王某妻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第八章第五节法律行为的无效

案例2:甲(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前去戏院看戏,乙为一小商贩。乙在戏院的外面叫卖:“红塔山香烟,10元钱一条”甲欣然买之。经查,该烟为假烟。问甲与乙之间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

案例3:甲与房地产开发商乙签订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乙提出,为少交契税建议将部分购房款算做装修费用,甲未表示反对。后发生纠纷,甲以所付装修费用远远高于装修标准为由,请求法院对装修费用予以变更。该合同效力应如何认定?

三、无效法律行为的后果

(一)返还财产

(二)赔偿损失

(三)收缴财产

第八章第六节法律行为的撤销变更

一、可变更、可撤销的法律行为的概念

民法基本理论

民法基本理论本章考情分析 最近3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与核心考点分布 2014年2013年2012年核心考点分布 单选题4分6分4分 1.权利主体 2.民事权利 3.民事法律事实 4.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与效力 5.代理制度 6.诉讼时效制度 多选题3分- 2分 综合题- - 1分 合计7分6分7分 本章教材的主要变化 2015年本章发生重大调整,主要变化有:(1)对民法的特征及其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法律行为、诉讼时效部分进行了重新编写;(2)新增民事义务部分、权利主体一节内容;(3)删除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本章结构框架图 一、民法概述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以及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民法的特征 1.民法是权利法 2.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3.民法规范多为任意性规范 任意性规范是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的规范,也可以排除适用;而强制性规范是当事人必须遵守和适用的规范。

4.民事责任具有直接救济性 民事责任以回复被侵害权利的原状作为原则,在回复原状不可能时,则依价值规律予以金钱赔偿。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1.私权神圣原则 2.身份平等原则 (1)法律平等地赋予民事主体以民事权利能力; (2)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既享有权利,又依法承担义务; (3)民事主体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3.意思自治原则 4.公共利益原则(外在要求) 民事主体所从事的民事活动及其效果,必须符合我国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公共利益的要求。 5.诚实信用原则(内在要求) 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对意思自治的限制) 行使民事权利不得超越正当边界、不得损害他人权益、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例题·单选题】民法与行政法各有其调整对象。下列有关二者调整对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2008年) A.民法调整的是主体之间地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比如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而行政法调整的是主体之间地位平等的社会关系,比如土地出让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B.由于行政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所以,行政机关与公民在行政诉讼中地位平等 C.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中主体之间的权利能力是平等的

司考民法知识点——物权变动的类型与区分原则

2015年司考民法知识点——物权变动的类型与区分原则 一、物权变动的类型(★★) 善意取得(《物权法》第106条) 生效法律文书(《物权法》第28条) 继承(《物权法》第29条)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合法建造房屋、拆除房屋(《物权法》第30条) 征收、没收、强制执行(《物权法》第28条) 物权无主动产的先占 变动添附(加工、附合、混合) 取得孳息(《物权法》第116条) 单方行为(抛弃物权、捐助)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双方行为(买卖、赠与、抵押、质押、承包合同等) 多方行为(合伙协议、设立公司的协议) 二、基于法律行为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 1.区分原则的含义。区分原则要求,在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中,应在观念与制度上区分物权变动效果的发生与债权效果(法律行为生效)的发生。 ?法律行为是否生效,债(天星司考)权效果是否发生,应依照法律行为制度确定。 ?物权变动效果是否发生,应依照物权变动的规则确定。 ?因欠缺公示手段导致不能发生物权变动效果的,法律行为的效力不因此而受影响。 2.区分原则的具体内容。《物权法》第15条确立了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区分原则。不仅如此,所有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也遵循区分原则。举其要者:?房屋买卖(赠与)中,若未办理过户登记,物权变动不能发生,买受人(受赠人)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但登记不是房屋(天星司考)买卖(赠与)合同的生效要件,房屋买卖(赠与)合同是否生效依照《合同法》确定(《物权法》第15条)。 ?不动产抵押中,若未办理抵押登记,则抵押权未设立,但不因此影响抵押合同的生效,抵押合同是否生效依照《合同法》确定(《物权法》第187条)。 ?动产买卖(赠与)中,若未交付动产,不能发生动产所有权变动,买受人(受赠人)尚未取得动产所有权,但交付不是动产买卖(赠与)合同的生效要件,买卖(赠与)合同是否生效依照《合同法》确定(《物权法》第(天星司考)23条)。 ?动产质押时,未交付动产(或者采用占有改定方式交付)的,质权未设立,但不因此影响质押合同的效力(《物权法》第212条)。 【例1】甲将房屋出卖给乙,交付了房屋,但尚未办理过户登记。①根据区分原则,因未登记,乙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但甲、乙间(天星司考)的房屋买卖合同已经生效。②区分原则的价值在于:(a)未经公示(登记),不发生所有权变动,以保护交易安全(再同甲交易之人的交易安全)。(b)甲、乙间的买卖合同已经生效,乙享有合法的债权。基于该债权,乙有权请求甲办理过户登记,甲拒绝的,乙可通过强制执行取得房屋的过户登记。如此,乙的期待利益获得保护。③若甲铁了心不让乙取得房屋所有权,甲只有两种方法:第一,放一把火将房屋烧毁;第二,将房屋出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并办理过户登记。这样,乙确实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了,但乙仍可基于有效的买卖合同请求甲承担损害赔偿等违约责任。 【例2】《物权法》颁布后,甲、乙为了好玩,想单纯体验一把不动产过户登记,就签订了份

法国民法上的取得时效制度.doc

法国民法上的取得时效制度- 「摘要」本文从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一般规则、分类及其法律适用等方面,对法国现代民法上的取得时效制度作了详尽介绍,为构筑我国的取得时效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制度依据。 「关键词」法国,时效,取得时效,普通时效,短期时效,权利证书,时效利益 时效制度是建立和稳定财产流转秩序的重要法律制度。我国《民法通则》仅规定了诉讼时效,但这一制度无法解决财产在时效届满后的权利(所有权)归属问题,故取得时效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为此,借鉴外国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有关立法十分必要。在这一方面,法国现代民法上的取得时效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取得时效的本质和适用范围 法国民法典第2219条规定:“时效,为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取得财产所有权或免除义务的方法。”这一规定对于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作了相对的规定。 取得时效(I‘usucapion ou prescription acquisitive )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是占有持续到一定期间时所产生的法律效果。法国当代学者马洛里(Ph.Malaurie)指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prescription extinctive)两种制度均基于时间的经过而发生法律效果,但时间经过本身即一定期间的届满并不可能单独引起权利的得失,除时间的经过外,还必须存在债权人的不行为(消灭时效),

或同时存在真正所有权人的不行为及希望通过时效而获得所有权的自主占有人(取得时效)。[1] 在法国民法上,取得时效制度对于动产提供了同样有效的适用条件和一般原则。但在善意占有有形动产的情形下,善意占有人通过“即时取得”(acpuis instantanemen)即可取得其所有权。因此,以占有达一定期间为条件的取得时效,只有可能适用于恶意占有有形动产及经注册登记的动产(船舶、航空器等),而不适用于其他有形财产。然而,由于一些须经注册登记的动产所有权只有通过公开的登记注册方能取得,故取得时效对之不能适用;而动产恶意占有人在30年后对动产的取得更多地是基于消灭时效(权利人返还请求权的消灭)而非取得时效(因为根据法国民法典的规定,在占有人持续其占有已达30年时,其对该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自所有人丧失占有之日起算),〔2 〕故取得时效仍对之不能适用。鉴此,在法国,取得时效主要适用于不动产。 从本质上讲,取得时效是保护公共秩序的一种制度。“它通过在一定期间后‘并合’权利与事实的方法,禁止占有与所有权之间的无休止的分离”。[3]与很多人的想象相反,取得时效并非总是意味着对所有人享有的所有权的剥夺,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财产的占有人即财产的所有人,取得时效不过是加强了其权利,“使其可提供决定性的证据(即权利证书本身并非总是可以脱离占有事实而单独成立),以使其避免不合时宜的返还要求”。[4]诚然,当占有人是“掠夺者”时,取得时效将导致不公正。但取得时效的完成并非秘密进行,权利人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要求返还。权利人放弃对财产的占有只能说明其对自己的财产漠不关心。因此,法律牺牲个别权利人的利益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是有必要的。 法国当代著名学者卡尔波尼埃(J.Carbonnier)指出,在法国现代社会,取得时效的作用有所减弱。这表现为,除不动产的取得之外,取得时效主要被用

民法的概念

民法的概念:民法是调整社会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限于平等主体(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平等主体包括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 B.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人身关系是基于彼此的人格和身份而形成的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财产关系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财产而形成的关系) 民法的调整对象 A.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B.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民法的分类 形式民法和实质民法,广义民法和狭义民法,普通民法和特别民法 民法的性质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民法是私法 民法是权力法民法是实体法 民法的法律渊源 1.制定法 2.习惯 3.判例 4.法理 我国民法的法律渊源宪法2.民法基本法-民法通则3.民法单行法-民法特别法(我国民法通则的简单化,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造成了民法单行法的条目众多)4.全国性行政法规5.地方性民事法规6.有权解释7.法理8.国家政策 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是民法所固有的,司法实践和立法中是最高的指导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必须要遵守的准则。 民法基本原则的分类: 1.意思自治(私法自治)原则(民事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设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中最基本的原则,民法作为一个私法的性质决定了民法要有意思自治原则。具体表现在遗嘱自由,所有权自由,婚姻自由,契约自由,过失责任等) 2.平等原则(在民法上,主体地位平等主要是指法律地位的平等,即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法人的垄断地位威胁了主体地位平等。主体地位的平等是意思自治的基础和前提,协调形式的平等和实质的平等是民法的重大问题) 3.诚实信用原则 4.公平原则 5 .公序良俗原则 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平等的表现: 1.民事主体的资格平等(人格平等,民事权利能力平等) 2.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之间相互独立,互不隶属的平等地位 3.民事主体平等的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

2020年word版本民法基础讲义第6章

第六章诉讼时效与期间 一、“时效”概说 ?时效:一定事实状态持续地达到法定期间而产生财产法上效果的制度。 ?类型 ?取得时效:以所有的意思占有他人之物达到法定期间即可取得该物所有权的制度 ?属于物权法领域的制度 ?我国《物权法》未予规定 ?消灭时效(诉讼时效):请求权人怠于行使权利的状态达到法定期间,而发生权利实现障碍的制度 ?规范基础:《民法总则》第9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08年8月);《民法通则》第7章(基本已失去规范价值) 二、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正当基础) ?权利上之睡眠者,不值得保护 ?对义务人形成的不再需要履行义务的预期给予保护,体现了对长期形成之秩序的维护 ?避免举证困难,简化诉讼程序,减轻法院负担 三、诉讼时效期间与除斥期间 ?适用客体:前者适用于请求权,后者适用于形成权(撤销权等)?期间计算:前者为可变期间,存在中止、中断;后者为不变期间

?效力:在前者,请求权罹于诉讼时效的,义务人可主张抗辩权,请求权本身并不消灭;在后者,形成权本身消灭 四、诉讼时效规范的强行法性质 ?《民法总则》第197条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五、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诉讼”时效,系法律对民事主体向法院请求公力救济时所施加的时间限制,故仅与“请求”有关 ?支配权、抗辩权、形成权均无适用余地 ?请求权主要包括债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关联第一章、第七章)?债权请求权原则上均须适用诉讼时效 ?物权请求权不适用时效的情形居多 民法关于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规定 ?《民法总则》第196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请求支付赡养费、抚养费或者扶养费;(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第1条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四)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一、民法的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关系的总和二、民法的性质:1 民法是私法;2 民法是任意法;3 民法是人法;4 民法是民事财产法。三、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司法、进行民事活动的带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的基本行为准则。其效力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度的始终。 四、简述民法的调整对象与基本原则。 调整对象:1)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于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2)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属于上述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3)民法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原则:1)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2)自愿、平等、等价有偿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4)合法原则;5)尊重社会公德、社会公共利益原则;6)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 五、民法的渊源[1]:指民法规范的表现形式或存在形式,其因具有这一特征,即可作为法院或仲裁庭进行民事裁判的依据,因此这里所说的民法的渊源即民事规范的载体或在哪里可以找到民法规范。 六、民法的渊源[1]:指民法规范的表现形式或存在形式,其因具有这一特征,即可作为法院或仲裁庭进行民事裁判的依据,因此这里所说的民法的渊源即民事规范的载体或在哪里可以找到民法规范。 具体说来,民法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1)民事主体资格平等。

(2)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3)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二)自愿原则 (三)公平原则 (四)等价有偿原则。 (五)诚实信用原则。 (六)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四民法的渊源 五我国民法的历史和现状 六现代民法的发展 (一)概述 (二)民法形式的发展 (三)民法内容的发展 (1)传统民法的基本内容有所动摇。 (2)家庭婚姻关系的法律调整得到改善。 (3)人格权的范围呈日益扩展之势。 (4)知识产权愈来愈来受到保护。 (5)产品责任已发展为独立的侵权责任。 (6) 强制性民法规范日渐增多。 (7)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由过错责任向无过错责任转变。 (8)私法与公法的界限已经开始淡化。

(完整)民法论述题总结,推荐文档

目录

论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被奉为民法的最高原则,有“帝王条款”之称,它要求民事活动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和义务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准则产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为各国法普遍承认,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在民法上的体现,同时它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活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都应当持有善意,它要求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合法,讲究信誉,恪守诺言,不规避法律,履行义务考虑他方利益,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等等。它是商品经济获得充分发展和限制不正当竞争的要求,是道德观念的法律化。 二、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原因 1.法律的不周延性为立法者所认识。立法史表明.以法律来涵盖一切己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民事关系是难以做到的基于这种情况.只能用设立弹性条款的方法来克服法律的不周延性。通过对当事人提出诚实信用的要求,为当事人订立非典型契约的活动以及以自己的协议变更法律的任意性规定的活动设立一个范围,.以保证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同时确保社会利益不致因当事人的协议而受到损害。 2.各种矛盾的激化需要诚信原则作为缓冲器。进入20世纪后.各种社会冲突加剧导致社会利益的危机.法律由权利木位走向社会木位.,与“诚实信用”所蕴涵的对他人利益的尊重不谋而合。德国法院依靠诚信原则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囚经济崩溃、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产生的极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是提高了诚信原则的地位 3.衡平观念与道德向法律的渗透。法律由严峻走向衡平.并吸收一定道德囚素是法律进化中的普遍现象。诚信原则在大陆法系的确立.反映了衡平观念和道德向法律的渗透。法律仅是实现正义的工具.一旦与其目的不合便应进行调整。 三、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和作用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 梁慧星先生认为.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准则.诚信原则则为道德准则的法律化.其实质在于授子法院以自山裁量权。 我国学者中的主流观点认为,诚信原则的木质即在于谋求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之间以及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它要求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在处理彼此间的关系时,应恪守诺言,诚实不欺,以对己事务之态度对待他人事务,不损人利己。在处理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时,它要求当事人不得以损害第二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式竞逐自己的利益,将具体法律行为的评价视角由当事人延伸至社会公共生活,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对当事人的行为加以限制。 (二)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中的作用 诚实信用原则不仅能够使社会正义和公平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得以实现,而且使法律有机发展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另外,诚实信用原则在谋求个案公正,实现正义、平衡等法律价值的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其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疑难案件起定性作用。案件的定性是适用法律的前提。某些案件性质不清,或兼含两种性质,难以作出法律判断。此时从诚实信用原则出发,对这类案件定性作出归属正确适用法律,以便对当事人权利义务进行合理公正的分配。 第二,指导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作用。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凡一切民事主

民法总则基本制度之构建

民法总则基本制度之构建 ——以《民法通则》为基础 柳经纬 【内容提要】在民法典编纂问题上,民法总则是一个重点。编纂民法典,制定民法总则,不可绕过《民法通则》,但也不能照抄照搬,应以通则所确立的基本制度为基础,通过制度重构,制定民法总则,最终实现民法典编纂的目标。 【关键词】民法通则民法草案自然人法人法律行为时效 【作者简介】柳经纬,“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目来源】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度重点项目:中国民法理论体系构建问题,项目号:11AFX003 无论是基于对过往民事立法的尊重,还是基于法典化的逻辑,我国编纂民法典,制定总则,都无法绕过1986年的《民法通则》。2002年底提交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以下简称《民法草案》)总则编基本沿袭了《民法通则》的结构和内容,①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民法通则》所构建的民事基本制度包括自然人、法人、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在法典的框架下,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分属于民法分则,自然人、法人、民事法律行为和诉讼时效正是传统民法总则编之基本制度。②因此,以《民法通则》为基础制定民法总则,③亦势所必然。 然而,受制于其时改革发展目标之不确定和民法学理论准备之不足,《民法通则》所确立的四项民事基本制度,既因时势之局限或观念之落伍而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发展之需要,也因理论上的不成熟而无法满足法典科学性之要求。因此,以《民法通则》所确立的基本制度为基础制定民法总则,不能照抄照搬,必须进行制度重构。 ①彭诚信教授对《民法草案》总则编与《民法通则》作了比较,指出“民法草案总则编基本上继受了《民法通则》的结构体系”,认为“民法草案总则编对《民法通则》的继承之处大大超过其创新之处”。彭诚信:“论我国未来民法典总则编的结构设计”,《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总则编之内容虽不限于此四项,亦包括基本原则、客体、权利救济之一般规范、期间等,但从法律技术层面上看,此四项制度与分则编和民商事特别法的制度之间关系更加密切,其制度构建如何直接影响到分则编和民商事特别法之制度构建,因此历来为总则编之重点;而且,相对而言,我国现行法上此四项制度存在的制度性问题也大些,当为总则编立法之重点。 ③王利明:“民法典总则设立的必要性及基本结构”,《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王利明:《民法典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2-394页。

民法选择题概念

民法选择题、概念关系及问题 一、概念 1.民法:民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组成部分,它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说明: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是存在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平等主体’’指当事人在民法上都具有独立活动的人格,他们之间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意志上是独立的,一方不受他方意志的支配;民法调整的对象是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与人身密切相联系而无直接内容的社会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它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是公民主体资格的集中表现。 说明: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获得。 4.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它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义务的能力,包括从事合法行为的能力,而且也包括对其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 说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法律赋予的,是以其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的一种资格。 5.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说明:法人与公民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社会组织。 6,民事法律行为:它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说明: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行为;它是一种合法行为;这一行为可导致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或终止。 7.代理: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本概念的重点是:在代理权内;以被代理人名义;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责任。8.物权:物权是权利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其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民事权利。说明:本概念的重点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9.财产所有权: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0.债: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说明: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权利的一方为债权人,其享有的权利称债权;负有义务的一方为债务人,其负担的义务是债务。 11.合同:它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说明:民法上,合同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时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指发生债权债务的一种法律事实;有时指当事人之间因合同产生的债;有时指用以固定当事人协议内容的文书等。12,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亦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包人身权和财产权在内的民事权利。 注意:这个概念中的“创造性”、“成果”都是关键文字。因为,智力活动没有成果,知识很丰富,智力活动很辛苦,也享受不到知识产权。同样,智力活动没有创造性,也享受不到知识产权。

法考-民法要点背诵22条

民法要点背诵22条 一、民事权利以权利的作用为标准分为 支配权,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对权利客体直接管领和控制的权利,如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 请求权,指权利人请求他人为特定行为(作为、不作为)的权利,如债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占有保护请求权等; 抗辩权,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 形成权,指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形成权适用除斥期间的规定,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采法定主义) 以下侵害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或相关物品情形,情节严重,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a.一般人格权; b.具体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c.三种身份权:荣誉权、亲权、配偶权; d.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遗骨等人格利益;(侵害方式的限制: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方式) e.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所有人因此遭受严重精神损害的。 以下情形,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只能主张财产损害赔偿,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a.法人、其他组织的人格权受到侵害的; b.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 c.在侵权之诉中未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终结后基于同一事实另行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 注意:加害给付行为造成债权人人身损害,且造成债权人严重精神损害的,债权人有权在提起的违约之诉中对债务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三、间接代理的特征 显名的间接代理,被代理人甲委托代理人乙以乙的名义与丙签订合同,订立合同时,丙知道乙系甲的代理人。乙的行为属于显名的间接代理。原则上:该合同直接约束甲、丙。例外:若乙、丙约定该合同只约束乙、丙,则甲处于合同之外,无合同请求权。 隐名的间接代理,被代理人甲委托代理人乙以乙的名义与丙签订合同,订立合同时,丙不知道乙系甲的代理人。乙的行为属于隐名的间接代理。原则上:该合同直接约束乙、丙。例外:甲行使介入权或者丙行使选择权选定甲,该合同才可直接约束甲、丙。 四、无权占有的返还原则 ①善意占有人与恶意占有人均向权利人应返还原物及孳息(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②善意占有人有权请求权利人偿付自己支出的必要费用,而恶意占有人无此权利。 《物权法》第244条:占有物毁损、灭失后的返还责任与赔偿责任: 无权占有人(无论善意还是恶意)应返还残存物、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请求权基础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即:应返还现存利益。无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或者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不足以弥补权利人因此遭受的损失的,对损失的赔偿规则是:①恶意占有人,无论是否具有过错,均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绝对严格责任)。②善意的自主占有人,无论是否具有过错,均不承担赔偿责任。③善意的他主占有人,因超越假想的占有权限之行为造成占有物毁损、灭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未超越假想的占有权限之行为造成占有物毁损、灭失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五、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注意:合同的解除与合同所附解除条件成就有何区别?主要区别在于:(a)合同不能当然解除,合同当事人享有法定解除权或约定解除权时,合同并不当然解除,需要解除权人以通知的方式行使解除权,解除的通知到达对方时,合同才解除;(b)相反,合同所附的解除条件成就时,无须任何行为,合同自动失去效力。举例说明:(a)甲、乙订立房屋租赁合同时约定:“若奥巴马连选连任,甲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这是约定解除权,若事后奥巴马连选连任,甲享有约定解除权,但须甲向乙发出解除的通知,通知到达乙时,合同解除,合

民法重要概念汇总

民法重要概念汇总 1.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 3、人身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4、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 5、自愿原则,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6、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7、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8、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 9、财产法律关系,是指因财产的所有和财产的流转所形成的、满足民事主体财产利益需要的民事法律关系。 10、人身关系,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为满足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所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 11、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不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12、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13、物权关系,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不需要义务人实施某种积极行为予以配合即可行使并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14、债权关系,是指权利人必须由义务人的一方行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15、自然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16、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 17、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 18、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19、个体工商户,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 20、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 21、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共同经营,共同劳动。 22、退伙,是指合伙人与其他合伙人脱离合伙关系,丧失合伙人资格的行为。 23、入伙,是指合伙成立后,第三人加入合伙并取得合伙人资格的行为。 24、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5、社团法人,以人的组合作为法人成立基础的私法人。 26、财团法人,是指以一定的财产的设定作为成立基础的私法人。 27、企业法人,以从事生产、流通、科技等活动为内容,以获取盈利和增加积累、创造社会财富为目的的营利性社会经济组织。 28、机关法人,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并因行使职权的需要而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机关。 29、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等公益事业的单位。 30、社团法人,是指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二编民法相关制度——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考点】民事行为能力 1.考点知识树 2.考情分析与复习提示 考查频率:12B单选、13单选、14A单选,分值1分; 考查重点:民事行为能力划分及行为效力、与权利能力关系。 3.客观题精讲 (2013·单选题)小明今年3岁,智力正常,但先天腿部残疾。下列关于小明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小明有权利能力,但无行为能力 B.小明有权利能力,但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 C.小明无权利能力,且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 D.小明既无权利能力,也无行为能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权利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它反映了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可能性,而有权力能力不一定具有行为能力,根据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本题中,小明3岁,因此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所以选项A正确。 (2014A·单选题)小凡年满10周岁,精神健康,智力正常。他在学校门口的文具店看中一块橡皮,定价2元,于是用自己的零用钱将其买下。下列关于小凡购买橡皮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小凡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无效 B.小凡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须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方为有效 C.小凡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有效 D.小凡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须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方为有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所以选项C正确。 (2012B·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有效法律行为的是()。 A.限制行为能力人甲临终立下遗嘱:“我死后,我的全部财产归大姐。” B.甲、乙双方约定,若乙将与甲有宿怨的丙殴伤,甲愿付乙酬金5000元 C.甲因妻子病重,急需医药费,遂向乙筹款。乙提出,可按市场价买下甲的祖传清代青花瓷瓶,甲应允 D.甲要求乙为其债务提供担保,乙拒绝。甲向乙出示了自己掌握的乙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证据,并以检举相要挟。乙被迫为甲出具了担保函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法是商品的产物。在漫长的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习惯和规则。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将人们自然形成的习惯和规则,提升为具有强制力的规范,于是产生了早期的民法。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产生了一些民法新观念,民法在走向现代化。 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不发达,所以不重视民法的作用,形成“重刑轻民”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行计划经济,没有重视民法的作用,造成人们头脑中的民法观念淡薄,一提到法律手段就是《刑法》,在很多情况下,所谓要追究侵权责任,一些人主要考虑的是《刑法》中有没有这种罪名设置:能不能抓起来?能不能给他判几年?好像这才叫有法律管了。实际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主要的法律调整手段是民法手段,民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民法。 接下来,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什么是民法、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 什么是民法?民法的含义——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以及自然人之间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什么是自然人?什么是法人?什么是平等主体?民法在调节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又有哪些具体的法律规范? 自然人(natural person)是在自然状态下出生的人。

公民: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法人:法人不是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平等主体: 1.当事人之间具有平等地位。当事人之间互不隶属,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没有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当事人的意志是平等的,各自可以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自愿结成各种关系。 3.当事人相互间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承担义务。 例:儿女平等地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也平等地享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 接下来,我们从民法的调整对象分析起。 民法调整对象 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民法不外乎也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而社会关系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财产关系,二是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所谓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占有、支配、交换和分配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比如:占有、支配反映的是动态的财

相关案例(民法)

1、因欺诈所为民事行为的效力 [案情介绍] 2003年10月6日,马泰在集市上购得赵宝山的奶牛一头。当时,赵宝山谎称,该牛是在2003年7月25日配的种,已有近3个月没有发情,现已怀孕揣犊。马泰听信此言,当即以3000元的较高价格与赵宝山成交。但待其将牛牵回数日,发现该牛又发情,并没有怀孕揣犊,遂找到赵宝山,要求退牛还款,并赔偿自己饲养奶牛的草料费。赵宝山辨称,牛是你自己相中当面成交的,不能翻悔,拒绝退还价款。为此,赵宝山向当地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思考问题] 1、本案双方买卖奶牛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民事行为? 2、应当如何处理本案? [参考答案] 1、分析本案,首先要意识到《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关于因欺诈所为民事行为效力的立法差异。民法通则规定,一方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合同法则采区分原则,除因欺诈手段订立合同而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形外,将一方采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归入可变更可撤销行为之列。 2、考虑到本案发生于合同法颁布以前,以《民法通则》规定为准分析如下: 本案原告以3000元较高价格购买被告奶牛的行为属于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所谓一方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故意歪曲、掩盖真实情况,致使对方当事人陷于错误的认识而与其进行的民事行为。其特征是:一是欺诈的一方有欺诈的故意和行为;二是欺诈行为与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三是违背了受欺诈的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本案被告赵宝山在出卖奶牛时,捏造虚假情况,谎称奶牛已怀孕揣犊,原告马泰信以为真,以3000元的高价购买被告的奶牛,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意思,符合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的特征,因而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应宣布该买卖关系无效。 确认买卖关系无效后,根据法律规定,应当双方各自返还从对方得到的财产。由马泰将奶牛交还给赵宝山;由赵宝山退回原告马泰的3000元价款,并赔偿马泰饲养奶牛期间的草料费。 2、合伙人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按份分担 [案情介绍] 甲乙丙丁四人于2001年1月份合伙开办一酒店,起名为红绿蓝酒店,每人投资10万元,大家推举甲为酒店的负责人,约定盈利平分,亏损共担。同年6月份,甲与其他三人在经营中发生矛盾,遂退出合伙。对于甲的10万元投资及4000元红利,由于当时合伙组织无钱可退,甲与乙丙丁三人商定,待乙丙丁三人年终结算后退款、分利。9月份,乙和丙丁发生矛盾,乙也退出合伙,并带走了自己10万元的投资及应分的红利。当时乙与丙丁商定,甲的10万元本金及红利由丙丁二人年终结算后偿还。12月份结算后,丙丁二人散伙,并商定甲的本金及红利,每人偿还二分之一。丙依约偿还了甲的102000元,而丁散伙后经营服装生意亏本,无力偿还甲的剩余本金及红利。 [思考问题] 1、对于甲的10万元投资及4000元红利,应当由谁负责偿还? 2、如果丙、丁二人负责清偿了甲的10万元投资及4000元红利,丙、丁二人能否向

追溯民法制度中的民法精神

追溯民法制度中的民法精神 [摘要]健全完善的民法制度与每一个生活在市民社会的民事主体利害相关。而健全完善的民法制度之中必须融入且体现平等、自由、私法自治、私权神圣等理性的民法精神。民法制度中的理性观念是在市民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逐步为民法的立法所确立,直接体现在民法的精神之中。没有在民法精神之外的单独的民法构造,民法制度是民法精神的载体,民法精神才是民法的根本灵魂。 [关键词]民法;民法制度;民法精神 一、民法概述 在西方,“民法”一词来源于古罗马的市民法。在罗马法中,市民法是相对于万民法而言的。市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市民,而万民法则适用于非罗马市民。 在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上并无“民法”一词,有关钱、债、田、土、户、婚等法律规范,都收在各个朝代的律、例之中。清朝末年至中华民国时期曾制订“民律”草案,后经修订于1929到1939年分编陆续公布时改称“民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民法”一词。 民法在古罗马时代曾被看作是“维护城邦社会生活所必须的规则之总合”。“私法”部分是罗马法中的精华和根本,其内容是确保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民法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1840年拿破仑制定《法国民法典》,是仿效罗马法的《法学阶梯》体系编纂的。并且确立了近代民法的三大原则:所有权决定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自己责任原则;而1896年《德国民法典》的编纂则仿效了罗马法的《学说汇篆》体系,德国民法典共有四个基本原则:私法自治原则、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社会均衡原则以及民法承认个人独立的人格。 二、民法的构造 民法是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们也称之为民法制度。这种表现为有形的规则性知识,其规则内部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就是民法的第一个层次即知识民法。知识民法是民法表象,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构成了民法的“硬件和躯体”,是从事民法实践和民法研究的先决条件。但是任何一种法律制度从产生、发展到实施都不能只是空泛的制度本身,而需要丰富的精神集合予以支撑。也只有以精神的结晶为载体的法律制度才是真正合乎人类本性的东西。我们把这种精神集合体的民法,称之为精神民法。也就是相对于知识民法的第二个层次,它是民法本质中最鲜活的灵魂。每一个民事法律制度都是从精神中派生出来的。因此,只有实现知识民法与精神民法的统一,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民法。这样的民法才是具有内在生命力与无限创造力的法律。

民法总论概念对比

民法总论概念对比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民法总论概念对比 (一)主体——自然人与法人 l 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区别: 权利能力是可能性,权利是现实性 权利能力包括权利和义务,权利不包括义务 权利能力是主体资格,与主体不可分离,所以不能被限制、抛弃、转让和继承,具体权利可以与主体分离。 l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异同: 相同点:均是对失踪人资格的宣告,均保护失踪人利益和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不同点:(1)规范保护点不同(宣告死亡涉及失踪人配偶和近亲属的人身权、继承权的保护,宣告失踪则无) (2)法律要件不同(时间要求不同,申请人有无顺序不同) (3)法律效力不同(宣告死亡推定失踪人自然死亡,以失踪人住所地为中心产生的自然死亡的法律效力;宣告失踪仅产生财产的代管和债务的清偿) PS: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在宣告程序上无必然联系。 l 约定监护与委托监护的区别: 二者都是合同设立监护,但有区别。 1.约定监护是法定监护,是法定监护人之间确定监护人的协议 2.委托监护是意定监护,是监护人与非监护人之间确定非监护人代行监护职责的协议,委托的不是监护权,仅是监护职责;受委托人不是法定监护人,仅是履行监护职责的临时监护人 l 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区别: 设立基础不同。社团法人的设立以人为基础;财团法人以财产为基础。 设立目的不同。社团法人的设立可以营利,也可以为公益;而财团法人的设立是为公益。 设立人与法人的关系不同。社团法人的设立人,在该法人成立之后,是该法人的组成人员,财团法人的设立人在法人设立后,与法人脱离关系,既不是法人的成员,也不参与和决定法人的食物,更不享有该法人的利益。特别是有的捐助人在法人成立后或在法人成立前就死亡,该财团法人是根据他的遗嘱设立的。 设立行为不同。社团法人设立的行为属于共同的法律行为,而且是生前行为;财团法人的设立行为是单方行为,有的是死后生效的法律行为。 有无意思机关不同。社团法人有自己的意思机关,通过自己的机关的意思制定章程,约束法人的活动;而财团法人则没有自己的意思机关,二是按照设立人,他人的意志进行法人的活动,所以,理论上称社团法人是自律法人,财团法人是他律法人。 设立方式不同。国外对社团法人采取准则主义;社团法人采取许可主义。 l 合伙与法人的区别: 合伙依合伙合同形成;法人成立复杂。 合伙是不具有权利能力的团体;法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团体。 合伙是共有财产;法人是独立财产。 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法人是独立责任。 (二)内容——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l 绝对权与相对权二者的相对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