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有约―电视访谈节目分析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56 MB
- 文档页数:45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鲁豫有约》为例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鲁豫有约》为例在近几十年的电视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视谈话节目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形式,电视谈话节目不仅能够展示当下社会热点与文化现象,还能够传播人文关怀与社会价值观。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电视谈话节目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寻找解决的途径与对策。
本文将以《鲁豫有约》为例,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内容浅薄。
《鲁豫有约》作为备受瞩目的电视谈话节目之一,虽然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却频繁遭受质疑。
观众普遍认为,该节目过于注重娱乐化的形式,谈话内容偏轻松而缺乏深度。
为了追求收视率,节目制作方常常选择一些明星嘉宾,而对于重要社会问题的讨论则往往只是一个简短的插曲。
这种过于浅薄的内容不仅无法满足观众对于思想与情感的需求,更无法真正发挥电视谈话节目的社会价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调整节目的取材方向。
制作方该选择更具社会影响力的嘉宾,例如学者、专家、社会活动家等,使谈话节目具备更高的思想性和深度。
同时,在选题上要更加关注社会热点与实际问题,让观众从电视谈话节目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其次,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还存在激烈的言语对抗和争斗性表演的问题。
这一现象通常体现在对嘉宾争吵和矛盾的制造与放大上,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节目制作方不惜以争吵和冲突作为焦点,而无视对话的和谐与相互尊重。
这种争斗性表演的做法不仅无助于理性的思考与信息的传递,还会误导观众,导致错误的价值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节目制作方需要更加注重对话的和谐与尊重。
他们应该为嘉宾提供一个平等和开放的讨论平台,鼓励他们就问题进行理性、充分的讨论与交流。
同时,制作方要加强对节目内容的把控,减少无意义的争吵和冲突,更多地关注对话的实质性进展,从而提高电视谈话节目的质量。
最后,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中还存在缺乏专业性的问题。
鲁豫有约节目分析2009年5月14日,马德里市长授予西班牙足球明星劳尔·冈萨雷斯马德里城市金章的荣誉,以感谢皇马队长15年来对皇马俱乐部以及马德里作出的贡献。
而也在不久前,劳尔迎来了自己在皇马的第700场比赛,并在今年2月成为了西班牙历史上进球最多的足球运动员。
如今,他以223个进球成为西班牙的纪录,同时也以44个进球保持着国家队进球最多的纪录和以64个进球成为欧洲冠军杯历史上进球最多的球员。
这是一个传奇性的巨星。
在他的身上,有着从不熄灭的对足球的热情和对球队的忠诚,有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同时他也以巨大的人格魅力受到了全世界众多球迷的喜爱,成为青年人的模范。
二、节目主题绿茵内外的绝对巨星——劳尔·冈萨雷斯三、主要元素英文谈话、短片、图片、音乐、解说词四、嘉宾选择1.劳尔具有不平凡的成长经历和足球的成功经验,在中国拥有高人气、好形象,容易被公众接受。
2.劳尔具有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愿意接受采访和公众对自身进行批判的心理。
3.作为外国明星,且在本栏目此前没有邀请过足球名人上节目,具有新鲜感,可以吸引观众眼球。
1.信息发布:在确定邀请的嘉宾名单后就向大众发布,同时发布本期节目的主要话题。
2.招募要求:根据嘉宾和话题,观众主要定位于足球爱好者,劳尔和皇马的粉丝,足球教练,其他对话题和嘉宾有一定了解、感兴趣的观众朋友,且最好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
3.参加途径:观众可通过观众来信、来电、发电子邮件自荐参与。
六、内容大纲1.主持人开场白2.谈话的主要内容(两大部分,四个章节)(1)绿茵场上的劳尔①足球之荣誉篇——第一章节②足球之失意篇——第二章节(2)绿茵场外的劳尔①生活篇——第三章节②家庭友情篇——第四章节3.影像声音资料(1)劳尔15年进球集锦、夺冠接受荣誉颁奖、授予金章发表讲话的短片(2)皇马位置的后移、进球的减少、落选06欧洲杯错过夺冠的失意短片(3)足球场外的劳尔图片集锦(4)家庭、友情岁月短片(5)背景音乐:《皇家马德里队歌》、《better man》、《carry on till tomorrow》等4.主持人结束语七、节目流程主要流程:主持人开场白→嘉宾入场→短片播放引入第一章节谈话内容→第一章节谈话→短片播放引入第二章节谈话内容→第二章节谈话→图片集播放引入第三章节谈话内容→第三章节谈话→短片播放引入第四章节谈话内容→第四章节谈话→主持人结束语备注:每一章节结束后有短片预告和广告停顿1.主持人开场白形式:解说词+背景音乐内容:他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分析一、栏目简介《鲁豫有约》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在2002年1月推出并首播,由刘春、制片人樊庆元、和策划人阿忆为主持人量身定做的一档谈话语言类节目。
这是一档能让观众了解明星背后的故事,更加深入地去了解、认识明星。
历经10余年的发展,《鲁豫有约》不但塑造了经典人物访谈节目的节目特色,迅速地创下收视高峰继而稳固攀升,在当时被《新周刊》称之为15年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
主持人:陈鲁豫首播时间:周一--周五 10:05-11:00重播时间:周二--周六 01:20-02:15播出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前景分析:在电视栏目的发展中,通过对栏目的内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明晰栏目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明确栏目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栏目未来的发展与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鲁豫有约》的内部条件分析所谓内部条件,即指该栏目的自身优势与劣势。
《鲁豫有约》作为香港凤凰卫视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于1998年开播。
2009年以前,该节目所获得的好评与赞誉不绝于耳,但是近两年却接连遭遇停播改版,退出黄金时段这样尴尬。
那么《鲁豫有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首先还要从该节目自身分析开始。
(一)《鲁豫有约》自身优势分析对于一个电视节目而言,其优势主要是指该节目在与其他电视节目竞争中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或者指栏目所特有的能提高栏目核心竞争力的东西。
笔者认为《鲁豫有约》在节目自身品牌价值,受众认可,节目号召力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
1.节目自身与主持人的品牌价值《鲁豫有约》在10余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谈话类节目之一。
其节目本身和节目主持人都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品牌价值。
2005年,该栏目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2006年,主持人陈鲁豫以3亿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名列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第四位;2011年中南大学中国文化产品品牌研究中心联合光明日报、红网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中国文化品牌价值排行榜》中,《鲁豫有约》在广播电视分榜中排名第15位,品牌价值达6.563亿元。
谈话类节目《鲁豫有约》分析一、叙事模式由于电视谈话节目在节目的定位和编导的安排下,其种类千差万别。
而分类的参照物和依据不同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分类形式。
根据围绕中心来谈话的“中心”不一样,电视谈话节目的叙事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模式和以话题为中心的叙事模式。
人物类谈话模式是围绕某个人物展开的叙事模式。
节目中的嘉宾可以是公众人物,也可以是平民百姓,他们身上都有些特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可以显示出某种特质或精神,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或某些心理需求,又或是可以反映当下时代的人文关怀,实事政策等。
主题类的谈话节目是围绕设定的某个话题,展开探讨,以话题为中心,各个谈话参与者依托话题进行叙述从而完成叙事。
电视谈话节目的叙事理论研究还有待更深层次的挖掘,而它的叙事模式也在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进展和分类标准的不同有着更多元化的变革。
二、主持人与节目随着访谈类节目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受众对访谈类节目观赏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他们不仅要求话题具有新思想、新观点,还要求主持人的风格具有个性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社会,任何类型的节目都应充分发挥其个性,走个性化的进展道路。
这一点对于形式比较单一的访谈类节目尤为重要,而主持人又是谈话节目的主线,其个性就决定了节目的整体个性。
作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拥有一名主持人该具备的学识、素养,更重要的是他们应拥有自己的个性。
陈鲁豫在凤凰电视台的形象定位是清新、时尚、知性的,她的主持风格也是亲和、自然的,在她的节目中,处处表现出的是机敏和智慧,这个特点在她的《鲁豫有约》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人物访谈可以很好得发挥她的个性特点,节目的亮点和看点也在于鲁豫的挖掘能力和交锋中的锋芒智慧,综合来看,鲁豫对访谈对象和节目的掌控能力属于比较上乘。
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影响访谈类节目的风格。
一般而言,电视访谈类节目风格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相关。
在《鲁豫有约》中主持人鲁豫因她的机智和沉稳的气质,成功塑造了一个邻家女孩的亲切形象。
鲁豫有约——“蚁族”导语:(背景分析)……节目概述:名称:鲁豫有约——蚁族的故事类型:访谈节目时长:45分钟风格:温馨的现场访谈,纪实的生活影像结合在一起形式:现场访谈+生活纪录+资料视频VCR节目宗旨:通过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的访谈,挖掘“蚁族”身上发生的故事,探析“蚁族”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生活,让观众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也让“蚁族”更好地认识自己。
人员:主持人:陈鲁豫嘉宾:“蚁族”的代表,居住在北京唐家岭的三位大学毕业生(他们的特点,农村孩子等)观众:现场观众100名内容设置:一、主持人开场:介绍“蚁族”这个群体,点出今天节目的主题;二、开端阶段(15分钟):首先用解说词配合资料画面的形式,大致地介绍“蚁族”生活,主要是生活的环境、每天的生活等请出三位嘉宾,现场访谈,主要内容是他们的吃饭问题、房租问题。
因为两大问题是“蚁族”选择这种生活的重要原因,所以用访谈的方式让嘉宾述说、阐述。
其中,穿插之前拍摄的纪实影像,主要是对嘉宾平常生活的纪录,包括与他们的一些对话和采访。
【访谈提纲】:1.喜欢在唐家岭的生活吗?2.觉得这样的生活苦不苦?3.每天在哪吃饭,每天吃饭能花费多少钱?4.……三、发展和高潮阶段(20分钟):进入到比较核心和重要的问题,比如“蚁族”们大学生毕业之后工作的情况、他们现在职业发展的现状、年轻人关心的爱情问题和买房问题等;其中主要以主持人和嘉宾的访谈为主。
首先,了解他们从大学毕业到找工作,一直到工作稳定下来这段经历,再询问他们对现在工作的感受等;接着通过访谈,过渡到他们对于成家立业之人生大事的规划,引出他们或悲或喜的爱情故事,反映“蚁族”们现实的压力、窘迫和无奈,把节目推向高潮。
在“爱情”部分,结合纪录影像资料,用解说词来讲述感情的心路历程,拍摄时候也注意对嘉宾心情的展现。
【访谈提纲】:1.还记得毕业应聘时候的情况吗?2.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工资是多少?3.第一份工资干嘛了?4.现在的工作压力大吗?5.现阶段的目标是什么?6.现在有女朋友吗?7.现在有能力买房子吗?8.……四、尾声部分(10分钟):主持人和嘉宾对话,总结毕业后这几年在唐家岭的生活,展望未来的发展,对自己提出希望,也互相打气。
节目特色谈话类节目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体及现代传播手段,将人们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话题,以亲切、自然、真实的谈话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展现其独特的传播魅力。
其中,最受观众关注和追捧的当数情感类谈话节目。
本文以《鲁豫有约》为实证个案,探讨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特征这一核心问题。
一、节目特点——彰显人文,“情”字了得情感类节目是“以人为本”且以人的感情为观照对象的节目。
不管是高雅还是通俗,人性、人的心路历程、人的生存状态始终是谈话节目所关注的重点。
它要给予嘉宾和观众人格上的尊重,要有实实在在的人情味而非刻意的煽情。
它更需要主持人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和体贴,努力营造一种“真诚”、“真情”的谈话氛围。
(一)改版定位,彰显人文《鲁豫有约——说出你心中的故事》从2002年开播至今,以一种说故事的形式向观众叙述嘉宾的故事,让观众在品位故事的同时,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感受不一样的真情。
无论是立足于透过单个个体经历折射出历史、文化、社会的变迁的“历史性”选题,还是由社会名人、话题人物的现身说法映照当下社会生活中的时尚热点的“现实性”选题,《鲁豫有约》都会深入挖掘被访人物的内心世界,透彻分析这些独特个体在社会大事件中的位置和作用,还事件、个体一个公道。
透过I1,I1,的演播室,栏目本身浓郁的人文关怀和知识分子的醒思精神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通过短短几十分钟的节目,以小见大地折射出社会和人生种种况味。
置身《鲁豫有约》,洗尽铅华,不加雕饰,面对尘封的记忆,面对弥足珍贵的关爱,人们不仅仅是在看一档电视栏目,也是在看一种历史,在亲历一场文化的盛宴。
(二)精心策划,追求真情新改版的《鲁豫有约》以“抚慰”和“帮助”为要旨,做一些“人们关心的社会热点和富有争议”的题目。
栏目瞄准了新的观众群体的更普遍的电视消费需求——超越于物欲的真情追求。
为此就主持的形式而言,陈鲁豫表示,用脱口秀的形式“亲切谈话”,仿佛在倾听一个真诚的好朋友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