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邻水县龙安镇中心小学范林涛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正比例和反比例”49页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

一.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比例这部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与分数关系的基础上

教学的,属于概念教学,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对应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写两种形式的比例,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4.通过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四.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练习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

练习,包括前面的复习,试一试及实践应用的判断题,主要是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作准备以及增强学生对比例意义的理解;第二层次是变式练习,有所难度,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第三层次是发展性练习,它具有启发作用,引领学生去探究和发现规律。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

1.什么叫比,什么叫比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6:20 33.2:0.8 2:0.5

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回顾比的基本知识,提高孩子们在后面计算的速度。

(二)探究体验

1.媒体出示画面,学生观察,激发爱国情操。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签约仪式

师:三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2.多媒体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师: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点呢?它们的长和宽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3.生探索,发现问题。

师: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4.引出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媒体出示操场上的国旗和教室里国旗长和宽。学生计算出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

并板书:2.4∶1.6 =3/2 60∶40=3/2

师指出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像这样的式子叫比例。

并板书课题(比例):2.4∶1.6 =60∶40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以国旗为教学素材,把教材中的“竿高、影长”作为自学内容,就是为了降低理解的难度,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5.认识比例,知道比例各项的名称。

(1)学生照样子利用主题图仿写一个比例,(可以用长比长、宽比宽、宽比长)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写出来的。

(2)学生尝试说说什么叫比例。师生小结: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齐读两遍。

试一试,5:8 1:5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给5:8找个朋友组成比例吗?反馈:①你给5:8找的朋友是(),组成的比例是(),向大家介绍你用了什么方法找到的。

②想一想,能与5:8组成比例的朋友能找几个?你认为这无数个朋友有什么共同特点?(比值相等,教师强调:一定要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3)教学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自学课本第49页的一段话,初步认识比例各项的名称。

(4)教学比例的另一种写法,学生尝试将自己写的比例换一种写法。

(5)阅读教材第49页全部内容思考: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生讨论汇报。

(三)实践应用

1.判断:(课件出示)

2.判断下列几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课件出示)

3.假如只告诉比值,你能写出比例吗?比如比值是5,比值是1/3,请分别写出一个比例。

4.完成课堂活动。(51页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