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佟丽丽
- 格式:pdf
- 大小:654.39 KB
- 文档页数:3
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王蓉;吴剑波
【期刊名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年(卷),期】2001(022)003
【摘要】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随着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多糖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多糖在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抗凝血、抗炎、抗衰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活性作用,所以多糖也逐渐成为当今新药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由于多糖结构的复杂性,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并不完善,要真正彻底研究多糖的活性作用,还需要化学、生物学、药学以及药理学工作者的密切合作.
【总页数】4页(P97-100)
【作者】王蓉;吴剑波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38
【相关文献】
1.大豆分离蛋白/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生物活性物质包埋载体的研究进展 [J], 陈敬鑫;刘族昕;吕静祎;朱丹实;刘贺;励建荣;米红波;葛永红
2.胶质芽孢杆菌胞外多糖组分分析、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王子骏;任娟
3.食用菌多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J], 马传贵;张志秀;鲍文辉
4.食用菌多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J], 马传贵;张志秀;鲍文辉
5.桑黄多糖的分离纯化、生物活性及其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J], 李彦颖;张祺;陈晓华;张安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献综述食品科学与工程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发展状况的研究[摘要]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体中.它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的生物聚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菌抗病毒、保护肝脏等功能。
本文就国内外目前对多糖的来源、生物活性及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 多糖;来源;生物活性;提取方法1 概述多糖(polysaccharide, PS)是由单糖之间脱水形成糖苷键,并由糖苷键线性或者分枝连接组成的链状聚合物,广泛地分布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海藻等几乎所有的有机体中。
多糖除了作为生物体的能量资源和构成材料外,还是一种生物效应调节剂,能控制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与衰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1943年,多糖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被首次应用于临床,此后应用越来越广。
多糖作为药物始于1943年[1],随着化学和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和分离技术的提高,多糖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多糖作为生命物质参与生命的全部时间和空间功能,如受精、着床、分化、发育、免疫、感染、癌变、衰变等等[2],突破了多糖作为支持组织和能量来源的传统观念。
20世纪70年代发现多糖类物质具有抗病毒、抗凝血、诱导干扰素产生、促进蛋白质、核酸生物合成等功能。
2 多糖的来源糖类物质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生物体内除核酸和蛋白质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
多糖按照来源可分为植物多糖、微生物多糖、藻类多糖和动物多糖等。
植物多糖来源于植物的根、茎、叶、皮、种子和花。
我国今年来对植物多糖,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草药多糖的药物活性已有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例如免疫调节功能是植物多糖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生物活性,药用植物中存在着广泛的免疫活性多糖。
植物多糖研究的比较深入的有黄氏多糖、当归多糖、刺五茄多糖、芦荟多糖等[3]。
目前在中草药中的某些品种,特别是生物活性明确的中草药来源的多糖,如何能较快达到符合国际规范的新药是很迫切的任务。
黄芪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者:蔡江滢何菁荣邹兴龙张祎窦春江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22年第03期摘要:黄芪是传统药食两用的中药材之一,含有200多种化学成分,如多糖、皂甙、黄酮、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其中黄芪多糖是含量最多、免疫活性较强的一类水溶性物质。
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糖、保护心脏、抗炎、抗氧化等生物学活性,除此之外,黄芪多糖还对正常的肠道菌群具有调节及促生长作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望作为一种新型中药益生元。
文章就近年来黄芪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黄芪多糖的药品研制及益生元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關键词:黄芪多糖(APS);益生元活性;微生态制剂中图分类号: R248.1 文献标志码:A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豆科黄芪属,分为膜荚黄芪和内蒙古黄芪。
最早被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主要产于我国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山西省等地。
现代药理学研究和大量临床实践证实黄芪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主要包括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保肝、祛痰和利尿等作用[1-3]。
研究表明,黄芪中包含2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异黄酮(Isoflavonoids)、皂苷(Saponins)、黄芪多糖(Astrag⁃ alus polysaccharide,APS)等3种化合物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
异黄酮如芒柄花黄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及其糖苷具有加强免疫、强身健体的功效。
皂苷中的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因其显著的药理活性,可作为黄芪质量代表性指标。
此外,黄芪中还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4-6]。
最新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对多种益生菌具有促进生长作用,有可能成为中药益生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黄芪多糖的动物保健功能也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鉴于其特有的功效,黄芪多糖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通过发挥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来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于动物产品品质的改善、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7-8]。
可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鉴定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大豆多糖是一类含有较高分子量、可溶于水的多糖类物质。
大豆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研究大豆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等技术,以及对其生物活性的探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但因大豆多糖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提取纯化研究仍存在一定难度和挑战。
因此,本研究拟从可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方法、鉴定技术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大豆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大豆多糖的提取方法:采用浸提法和酸碱水解法两种方法,比较它们的提取效率和大豆多糖的产量,寻找最优的大豆多糖提取方法。
2.研究大豆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凝胶层析等技术对大豆多糖进行分离纯化,优化大豆多糖的制备工艺。
3.鉴定可溶性大豆多糖的化学成分: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技术手段对提取的大豆多糖进行鉴定,进一步判定其组成及特性。
4.研究大豆多糖的生物活性: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探索大豆多糖的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等生物活性,深入探究其功能机制。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1.建立最优的可溶性大豆多糖提取方法,提高提取效率和产量。
2.优化大豆多糖的制备工艺,获得纯度高、稳定性好的大豆多糖制品。
3.对提取的大豆多糖进行化学鉴定,明确其组成和特性。
4.深入探究大豆多糖的生物活性,为其在药物和保健品等相关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本研究有助于推进大豆多糖的开发利用,为发挥大豆多糖的生物功能和应用前景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食用菌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卞冬萍;陈耀;郎田田【摘要】食用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功能价值的美食,也是公认的营养食品.食用菌多糖具有的多种生物活性不断被研究证实,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菌、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护肝和抗疲劳等方面对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年(卷),期】2018(012)020【总页数】3页(P117-119)【关键词】食用菌;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者】卞冬萍;陈耀;郎田田【作者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食用菌由于其独特的生理活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
食用菌多糖是从食用菌子实体﹑菌丝体或发酵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活性多糖,是一类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由10个以上的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现已证实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2],在生物体内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菌﹑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护肝﹑抗疲劳和抗衰老等功效。
1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食用菌多糖作为一种生物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通过增强机体内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功能,促进产生细胞因子,从而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
Liu等采用DEAE-32和Sepharose CL-6B柱层析法,从Bjerkandera fumosa菌丝体中分离出一种新多糖,由甘露糖﹑半乳糖和半乳糖组成,研究发现该多糖具有清除1,1-二苯基-2-吡啶酰肼(DPPH)和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对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还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体外增殖[3]。
Zhang等从Tricholomalobayense中得到多糖TLH-3,能显著提高小鼠的吞噬能力,释放NO,分泌细胞因子TNF,可能通过TLR-4激活IB-NF-B途径刺激巨噬细胞[4]。
黑木耳多糖体外和体内降血糖功能尹红力;赵鑫;佟丽丽;王振宇【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5(036)021【摘要】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体内和体外降血糖功能.方法: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微孔筛选模型,研究黑木耳多糖不同提取物及黑木耳酸性多糖不同醇沉片段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以四氧嘧啶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通过黑木耳酸性多糖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小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值的变化、测定治疗后小鼠体内糖代谢关键酶——己糖激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研究黑木耳酸性多糖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体外降血糖效果表明,黑木耳多糖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3种不同的黑木耳多糖样品中,黑木耳酸性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强,黑木耳中性多糖次之,黑木耳碱性多糖最弱.黑木耳酸性多糖不同醇沉片段中,80%醇沉片段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强.体内降血糖效果表明,黑木耳酸性多糖80%醇沉片段可减缓糖尿病小鼠体质量的负增长,缓解己糖激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降低.本实验结果表明,黑木耳酸性多糖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总页数】6页(P221-226)【作者】尹红力;赵鑫;佟丽丽;王振宇【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1900;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4【相关文献】1.碱提醇沉黑木耳多糖体外和体内降血脂功能 [J], 于美汇;赵鑫;尹红力;刘冉;王振宇2.蛇含委陵菜总黄酮的体外和体内降血糖效果研究 [J], 李胜华;伍贤进;曾军英;张俭;刘峰3.显齿蛇葡萄提取物的体内和体外降血糖效果 [J], 张斌4.黑木耳多糖的酶法生物转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降血糖性能 [J], 骆嘉原; 孙凯峰; 包怡红5.富硒黑木耳多糖降血糖的作用研究 [J], 郝帅;路欣彤;齐欣;朴东烈;崔承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耳多糖生物活性与综合应用进展作者:佟佳琪严媛王中杰陆山红来源:《食品界》2024年第05期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作为一种珍贵的食材和药材,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应用历史。
银耳多糖具有抗氧化与抗衰老、降血糖血脂、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皮肤状态等多种生物活性。
银耳不仅是一种食品,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常与长寿、健康和美容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护肤品添加银耳多糖,表现出良好的保湿性。
本文综述关于银耳多糖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其提取纯化、分离鉴定、生物活性以及应用探索。
同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从大规模应用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展望。
1.银耳多糖提取纯化以及分离鉴定张黎君通过比较季铵盐复合法、盐析复合法和鞣酸复合法,确定复合了纯化银耳多糖的可行方法,其工艺条件为鞣酸浓度40g/L、80℃、反应50分钟,能够实现多糖提取率21.76%,相比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
杨嘉丹用微波法提取银耳多糖的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2.0小时,其提取率最高可达到(33.25±0.14)%。
吴依娜采用闪式提取法,从银耳中提取银耳多糖粗提物,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包括提取电压120V、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分钟、pH值为7.0,以及溶剂与原料质量比为30:1,银耳多糖的提取率为41.84%。
谢玲娜通过热水浸提法,配合超声波提取银耳多糖,提取效率大幅提升达到78.82%。
陈娟娟等通过水提醇沉、离子交换和凝胶柱层析方法成功制备了银耳子实体粗多糖TFP60-2a,其相对分子量为6.180×105Da。
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热特性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多种技术手段分析得出TFP60-2a主要由鼠李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0.30:1.08:1.00:1.47:0.46。
2.生物活性2.1抗氧化与抗衰老银耳多糖还表现出了显著的抗氧化活性,通过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不受损伤。
黄芪多糖活性的研究进展作者:王丞姚坪陈惠丽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4年第06期摘要: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活性物质,通过黄芪根茎萃取、提纯得到。
黄芪多糖成分多样,由己糖醛酸、果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和葡糖醛酸等组成,颜色棕黄,粉末状,味微甜。
当前黄芪多糖已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但由于黄芪多糖活性功能多样,其实际应用有待深入研究和发掘。
本文对黄芪多糖活性的研究进行梳理汇总,为黄芪多糖在畜禽行业的应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黄芪多糖;活性黄芪是一种中医上常用的补气类中药,具有甘温补升、益气固表、生举清阳、利水消肿等功效,入脾、肺经。
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中的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护器官等作用,还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细菌、造血等活性,在生产上可以调节肠道益生菌、提升屠宰性能、避免应激反应等,常用于饲料添加剂、微生物发酵、疫苗佐剂、精液冷冻、抗生素配伍等。
1 黄芪多糖活性概述1.1 抗氧化活性黄芪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功能全面、安全无毒,而且其抗氧化活性对各种动物和各类器官均能产生明显功效。
APS主要通过增强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来产生抗氧化作用,其效果往往与APS的浓度呈正比。
比如,在对淇河鲫的研究中,用APS投喂后,其肝脏中SOD、CAT、GPx活性显著增加,MDA降低,淇河鲫的抗氧化性能增强[1]。
APS具有抗衰老作用,APS可显著延缓秀丽线虫[2]、果蝇[3]、大鼠[4]等多种动物的衰老,其主要机制是APS抑制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和衰老,减少了线粒体ROS5以及促进抗氧化基因dFOXO和4E-BP的表达,激活IGF-1信号通路实现抗衰老活性[5]。
黄芪甲苷(AS-IV)还可以通过干预机体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发挥延缓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的作用[6]。
此外,APS的氧化性能够有效减轻替米考星对动物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实验表明小鼠在摄入APS后,通过其抗氧化和抗应激作用提升了SOD和GPx活性,显著抑制了心跳过速和收缩力减弱的情况[7]。
中国果菜China Fruit &Vegetable综合利用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第43卷,第3期2023年3月收稿日期:2022-07-26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科技资金(园区农业提升工程)项目(2019YQ011)第一作者简介:马传贵(1985—),男,中药师,本科,主要从事食药用菌的栽培生理及功能产品开发工作*通信作者简介:王春燕(1979—),女,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果蔬保鲜、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与编辑工作金针菇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马传贵1,张志秀1,王春燕2*(1.北京京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2600;2.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4)摘要: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
金针菇富含蛋白质、多种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多糖是金针菇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炎、保肝、抗肿瘤、抗菌等功效。
因此优化金针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并研究其生物活性对金针菇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总结了近些年金针菇多糖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金针菇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针菇;多糖;提取;纯化;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S64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38(2023)03-0044-05DOI:10.19590/ki.1008-1038.2023.03.008Research Progress in Extraction and Bio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fromMA Chuangui 1,ZHANG Zhixiu 1,WANG Chunyan 2*(1.Beijing Jingcheng Bio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Beijing 102600,China;2.Jinan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All-China Federation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Jinan 250014,China)Abstract:is one of the earliest cultivated edible fungi in China,and also one of the largestcultivated edible fungi in China..is rich in protein,mineral elements and trace elements,and has highnutritional value and health function.As one of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s,polysaccharide of .has many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immune regulation,antioxidation,anti-inflammatory,liver protection,anti-tumor,antibacterial and so on.Therefore,optimizing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polysaccharide and studying its biological activity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extraction,pur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in recent years,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comprehensive exploitationand util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Keywords:.;polysaccharide;extraction;purification;biological activity金针菇(.)又叫朴菇、冬菇、构菌、金钱菌等,属于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
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7-15T15:12:43.73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0期作者:吴颖露温东娜吕明伟[导读] 葡萄糖是我们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它存在于我们的体内,存在于我们的食物,存在于大自然所有的生物之中。
吴颖露温东娜吕明伟华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63210摘要:葡萄糖是我们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它存在于我们的体内,存在于我们的食物,存在于大自然所有的生物之中。
葡萄糖是构建多糖的单体,多糖是生物大分子的一种。
它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可以通过形成不同的构型,缔造出具有不同功能的大分子。
本文简单介绍了多糖在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等一些方面的应用,以及多糖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多糖;生物活性;医药;引言多糖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的一种聚合物,他们一般通过多个单糖,通过缩合反应减少一分子水,得到糖苷键构成的一种大分子。
多糖一般由数十个单糖通过缩合得到线型的,或者非线型的空间结构,他们的分子量跨度非常大,小到几百,大到百万的分子量都是非常常见的。
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生物体内,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多糖是我们日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的多糖被应用于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等方面,这些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1生物活性1.1抗肿瘤活性癌症是现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癌症由细胞的异变并不断的进行细胞复制,逐步的成长为肿瘤。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糖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效果[1]。
多糖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肿瘤发挥作用:(1)诱导细胞的凋亡。
在细胞实验中,通过添加多糖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实验与空白实验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多糖的肿瘤细胞可以一直癌细胞系BIU87的生长,促使细胞的凋亡,而未添加多糖的肿瘤细胞这是正常发育。
(2)提高免疫力。
添加多糖,可以增加T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的浓度,增强机体的免疫作用,对肿瘤细胞产生更大的抑制作用。
番石榴多糖化学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许凯博;梁钰婵;黄小帅;芦昕蒂;秦赫婕;李莉娅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24(45)10
【摘要】番石榴(Psidium guajava)为桃金娘科植物,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
泛种植。
番石榴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长期被用于腹泻、糖尿病等疾病的辅
助治疗。
多糖是番石榴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调节免疫、降血糖、改善肠道微生态等作用。
该文对已报道的番石榴多糖提取方法、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为番石榴及其多糖类成分在食品及医药
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页数】8页(P209-216)
【作者】许凯博;梁钰婵;黄小帅;芦昕蒂;秦赫婕;李莉娅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辽宁省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相关文献】
1.花中多糖化学组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化学修饰多糖的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3.白芨多糖分离纯化、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4.大蒜多糖提取、结构测定、化学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5.海参多糖的提取纯化、化学分析方法和生物
活性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衣菌株中多糖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地衣是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植物,它是靠真菌与藻类共生而形成的。
而地衣菌株中多糖则是地衣菌体的重要成分之一。
多糖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地衣菌株中多糖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对于揭示地衣生物特性,寻找天然药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衣菌株中多糖的提取和分离地衣菌株中多糖可通过水提法、酸/碱法、微波提取等多种方法获得。
其中,水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操作简单、成本低、提取效率高。
但是,酸/碱法和微波提取可获得更高纯度的多糖。
分离多糖的方法主要有凝胶过滤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亲和层析法等。
根据不同目的选择适当的分离方法可有效提高多糖分离纯度。
二、地衣菌株中多糖的生物活性地衣菌株中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以下列举几种较为常见的。
1. 抗菌活性地衣中多糖的抗菌活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物活性,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剂用于食品的保鲜、药物的制备等领域。
研究表明,地衣多糖具有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抗菌活性。
其中,以Staphylococcus aureus和Escherichia coli为例,其抑菌效果达到了80%以上。
2. 抗氧化活性地衣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进而减缓衰老速度、保护人体免受损伤。
研究表明,地衣多糖可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的方法发挥抗氧化活性,其中Lecanora atra地衣菌株中的多糖抗氧化效果最为显著。
3. 免疫调节活性地衣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地衣多糖对巨噬细胞的激活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增强作用,进而发挥免疫调节的功效。
4. 抗肿瘤活性地衣多糖可发挥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主要是通过免疫调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地衣多糖可以显著抑制肝癌、肺癌、结肠癌等肿瘤的生长。
三、地衣菌株中多糖的应用前景地衣菌株中多糖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灵芝多糖抗氧化、抗皮肤衰老李响;梁杰【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3(000)041【摘要】背景:研究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抗氧自由基、抗衰老等生物活性。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对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皮肤组织抗氧化能力的生物学效应和延缓皮肤衰老作用。
方法:将44只2月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组、灵芝多糖组,后3组颈背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42 d后取小鼠背部皮肤作病理切片,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变化,检测表皮、真皮厚度,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及 CuZn-SODmRNA 在皮肤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维生素E组和灵芝多糖组小鼠表皮、真皮厚度均较衰老模型增加。
灵芝多糖组小鼠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高于其他组。
灵芝多糖组小鼠皮肤Ct值降低显著低于其他组。
说明灵芝多糖能增加表皮和真皮厚度,改善皮肤组织结构;提高皮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CuZn-SOD mRNA的表达。
%BACKGROUND:Studies have shown that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hav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anti-viral, anti-tumor, enhance immunity, anti-oxidative and anti-aging.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biological effect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on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D-galactose induced aging mice skin tissues, and to observe the effect in postponing skin aging. METHODS:Forty-four 2-month-old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normal controlgroup, aging model group, vitamin E group, and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group. Rats in the last three groups received subcutaneous injection (nape area)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to establish rat aging models, and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corresponding drugs or saline was performed. After 42 days, pathological sections of back skin were obtained to assess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skin tissues, measure the epidermal and dermal thickness, and detect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levels and the expression of CuZn-superoxide dismutase mRNA. 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epidermal and dermal thickness in the vitamin E group and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group were increased when compared with the aging model group.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levels in the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The decreased degree of cycle threshold value in the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can increase the epidermal and dermal thickness, improve the skin tissue structure, and enhance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levels and the expression of CuZn-superoxide dismutase mRNA.【总页数】6页(P7272-7277)【作者】李响;梁杰【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广东省湛江市 524000;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广东省湛江市 5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皮肤衰老与中药抗皮肤衰老的研究进展 [J], 李骏飞;周大兴2.绞股蓝皂苷在小鼠皮肤衰老中的抗氧化损伤作用研究 [J], 苏秋香;丛敬;宫倩3.灵芝多糖抗氧化、抗皮肤衰老 [J], 李响;梁杰;4.左旋芳樟醇的小鼠体内抗氧化及抗皮肤衰老活性研究 [J], 陈耕5.小柴胡汤抗氧化延缓皮肤衰老功效的体外实验研究 [J], 陈军;周密思;黄海;赵映前;张平;刘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牡蛎多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牡蛎多糖是从牡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多糖,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
在
过去的几十年里,牡蛎多糖的研究进展迅速,涉及到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以及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综述牡蛎多糖作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牡蛎多糖的化学成分研究
牡蛎多糖主要由多种单糖单元组成,如葡萄糖、甘露糖、甘醇糖、鼠李糖等。
通过不
同的提取方法和分离技术,研究人员已经分离鉴定了多种不同分子量的牡蛎多糖。
还研究
了其结构特征和分子组成。
研究发现,牡蛎多糖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二、牡蛎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牡蛎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
研究表明,
牡蛎多糖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促进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其抗氧化
和抗炎作用。
牡蛎多糖还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研究还发现牡蛎
多糖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对抗肿瘤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三、牡蛎多糖的应用研究
由于牡蛎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它在医药、保健品和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
已有的研究表明,牡蛎多糖可以用作抗氧化剂、抗炎剂、免疫增强剂等。
它还可
以用于治疗某些慢性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并在美容、抗衰老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其在功能食品、药物和护肤品中的应用。
黄小倩,李佳琪,孙家会,等. 多糖的修饰及其改善乳化性能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9):437−445.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60256HUANG Xiaoqian, LI Jiaqi, SUN Jiahui,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Modification Methods for Improving 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Polysaccharide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3, 44(9): 437−44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60256· 专题综述 ·多糖的修饰及其改善乳化性能的研究进展黄小倩1,李佳琪1,孙家会1,夏光华1,2,*(1.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省南海水产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海南海口 570228;2.大连工业大学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大连 116000)摘 要:天然多糖因其结构稳定、分子量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安全性高等优点而表现出良好的乳化和增稠作用,被作为乳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
然而,多糖的高亲水性、难溶解性等特点导致其在高温、高盐等条件下乳化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通过对多糖进行修饰可以改变其分子量、结构、疏水性等功能特性,提升其乳化性能。
本文综述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修饰方法对多糖分子结构、乳化性能等的影响及修饰多糖在乳状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分析了目前修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改善多糖乳化性能的进一步研究和拓宽其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多糖,修饰方法,乳化液,稳定性,应用本文网刊: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306(2023)09−0437−09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60256Research Progress of Modification Methods for Improving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PolysaccharidesHUANG Xiaoqian 1,LI Jiaqi 1,SUN Jiahui 1,XIA Guanghua 1,2,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inan University, Haina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AquaticResourc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in South China Sea, Haikou 570228, China ;2.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Marine Food Deep Processing,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116000, China )Abstract :Natural polysaccharides have numer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a stable structure, a large molecular weight, and a high level of safety, making them a popular choice for use as emulsifiers in the food business. However, polysaccharides'strong hydrophilicity and insolubility caused them to perform poorly during emulsification in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salt environments, restricting their widespread use.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form emulsions, polysaccharides can have their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hydrophobicity, and other functional qualities alter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odification methods o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emulsification properties of polysaccharides, as well as the status and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use of modified polysaccharides in emulsions, and also analyzes the issues with the current modification methods and forecas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with the goal of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emulsification property and broadening their application fields.Key words :polysaccharides ;modification method ;emulsion ;stability ;application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吸附至油水界面上,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形成保护涂层,是形成和稳定食品乳剂的关键成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