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DSOA的集团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8
论SOA在企业集成架构设计中的应用【摘要】2016年8月,我参与了胶凝砂砾石坝施工质量监控系统的开发工作,该系统旨在帮助水利工程建设法人单位、施工企业、监理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解决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监控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问题。
我在该项目中担任系统分析师,主要负责该系统的系统分析及设计工作。
本文以胶凝砂砾石坝施工质量监控系统为例,主要论述了SOA在企业集成架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服务提供者主要完成服务的设计、描述、定义和发布等相关工作;服务注册中心保证该系统各个模块、服务的相互独立性与松耦合;服务请求者通过WebService技术调用服务。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技术的应用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系统间的互操作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最终系统顺利上线,获得用户一致好评。
胶凝砂砾石坝是在面板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坝型,其特点是采用胶凝砂砾石材料筑坝,使用高效率的土石方运输机械和压实机械施工。
与常规坝型相比,胶凝砂砾石坝在适用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就地、就近取材,不需设置集料筛分,施工进度快,施工工序简单高效,因而要求施工过程紧凑,高峰期筑坝效率要求高,这给施工质量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风险,需要综合考虑影响施工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尽量采用自动化监控手段,加强实时质量监控力度,这使胶凝砂砾石坝施工质量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正文】2016年8月,我参与了胶凝砂砾石坝施工质量监控系统的开发工作,担任该系统的系统分析师,主要负责该系统的系统分析及设计工作。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采料监控、运料监控、拌合监控、碾压监控和温湿度监控等。
旨在帮助水利工程建设法人单位、施工企业、监理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解决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监控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和施工信息现场采集、实时传输、统一存储、科学分析和在线处理,及时生成质量监控报表和发布质量预警信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科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落实法人负责、监理控制、施工保证、政府监督等各项职能。
基于SOA的工作流系统集成研究与设计作者:赵红毅孟德恩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2年第22期摘要:SOA的软件架构也能为企业未来的下一步信息化建设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更易于软件的移植或重用。
在此为了开发出符合业务流程的工作流系统,以管理企业的业务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研究与分析工作流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采用SOA的思想,把一些方法封装为服务,将其开发为基于SOA的工作流系统。
这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企业现有应用信息系统间的耦合,也便于后续开发的系统与现有系统保持一致的规范。
关键词:SOA;工作流;系统集成;管理系统中图分类号:TN91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2)22002904软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最初的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到面向对象的开发模式,这些技术虽然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但很难解决现有软件所存在的问题[1],所以需要对软件的架构进行进一步研究。
现有的软件系统大多是紧耦合、封闭式、相互独立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交付一次性使用,很难以进行二次开发或改造。
于是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开始把软件系统开发的架构转向SOA[2]。
本文以企业的业务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研究与分析工作流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通过SOA的思想,能够为企业的2个部门开发出符合其业务流程的工作流系统,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企业现有应用信息系统间的耦合,也便于后续开发的系统与现有系统保持一致的规范,增强流程管理对业务需求变化做出响应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提高各系统间协同工作的效率。
1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工作流技术,也称工作流管理技术,最初的应用领域是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是“将业务过程从应用程序中抽取出来”的一门技术[34]。
工作流管理系统要求能够支持企业经营过程高效率地执行并监控经营过程的执行过程[5]。
通常情况下,工作流管理系统是指运行在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引擎上的用于定义、实现、管理工作流运行的软件系统,通过与人或应用程序的交互,推动着工作流实例的执行,并对工作流运行状态进行监控[6]。
企业应用集成研究作者:丁凯李年来源:《中国新通信》2013年第05期【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发展,企业部署了大量的异构信息系统。
异构信息系统之间形成了“信息孤岛”,企业应用集成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的领域。
传统的企业应用集成采用点对点的模式,服务的可重用性差,缺乏可扩展性。
通过SOA进行企业应用集成,可以使企业重用资源和业务功能来构建新的应用程序适应企业需求的变更。
【关键词】EAI WebService SOA ESB一、企业应用集成概念企业应用集成(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是指在企业中集成完成不同业务功能的应用系统,使它们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
这样用户不必考虑这些具体信息到底是属于哪一个应用系统的而直接可以访问整体信息,即各个不同应用系统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二、企业应用集成模式企业应用集成的模式是指应用之间的集成拓扑结构和方法,企业应用集成根据集成模式可分为点对点集成、基于消息代理的集成、基于组件的集成。
1.点对点集成。
点对点的集成是说不同系统间就各自的编写接口、消息格式、数据模型等达成一致,从而使代码的设计、接口编写,紧密的集成在一起。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当节点比较少时比较简便,但当节点数较多时具有很大的缺点:服务无法得到重用,网状结构复杂混乱,也缺乏扩展性。
当企业有新的信息系统需要集成,不得不增加很多个连接,不便于系统的维护和扩展。
2.基于消息代理的集成。
这种方式下每个要集成的应用系统通过适配器与消息代理相连,这种消息代理也称之为“消息中介”。
该中介负责转换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传输的消息格式以达到兼容的目的。
3.基于组件的集成。
基于组件的集成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集成模式。
基于组件的集成通过调用不同系统的组件来实现集成,大致分为三种方式:CORBA、EJB、COM/DCOM。
在企业应用集成中,基于中间件的集成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应用,但是中间件技术依然存在着下面的一些问题。
基于EDSOA的集团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研究摘要:针对目前集团企业内部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介绍了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的发展现状以及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型面向服务架构(Event-Driven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EDSOA)的集成方案,该体系结构具有更好的伸缩性、更多利用现有的资产以减少成本、更易于集成、更高的可用性、更好的敏捷性等特点及优势。
关键词:集团企业应用集成;面向服务的架构;事件驱动框架0 引言集团企业表现为以大企业为核心、诸多企业为外围的组织结构,这些企业往往以经济技术或经营联系为基础,集团企业之间的很多业务有相互协同、相互协作的需求,并且随着企业的兼并和收购,集团企业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变化。
但是另一方面,往往集团内部各企业都在实施信息化,拥有各种不同的遗留系统、应用程序、商业流程和数据资源。
它们在设计之初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并未考虑到数据、信息、应用的共享问题;而且随着集团企业业务的发展,联系的增多,不断要有新的应用加入到企业系统中,这样形成了集团企业内部出现多个“信息孤岛”的问题。
孤立的信息系统也无法实现实时的信息存取和对业务流程的透视,无法实现集团企业对子公司项目、订单、资产等的全面掌控以及集团企业内部业务的协作。
企业应用集成就是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EAI将进程、软件、标准和硬件联合起来,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一样。
1 传统企业应用集成方案自有企业应用集成的需求以来,人们对企业应用集成的方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传统的企业应用集成方案有如下几种,如图1所示:①基于CORBA的应用集成;②基于MOM的应用集成;③基于COM/DCOM的应用集成。
传统的应用集成方案是针对特定应用系统开发不同适配器来封装应用,然后再进行集成。
这些解决方案有如下的不足之处:①集成周期长,成本高,不能适应需求以及集团企业结构的变化(比如企业的兼并和收购等);②紧耦合的集成模式,缺乏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集成子系统之间互操作性差;③没有普遍的标准,对于跨平台的异构系统很难进行集成。
除此之外,集团企业还有其特殊的方面,比如,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带来的集团成员的动态变化;集团内部企业之间大量业务的协同需求等,传统的解决方案不能很好的进行应用集成。
近年来,面向服务架构以及服务组合技术在复用性、灵活性以及扩展性等方面的优势为集团企业的应用集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 面向服务架构的优势及不足2.1 面向服务的架构面向服务架构是一种新的软件系统架构模型,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系统中的服务能够以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近年来出现的两个重要标准XML和Web服务增加了全新的重要功能,将SOA推向更高的层面,并大大提升了SOA的价值。
尽管以往的SOA产品都是专有的、并且要求IT部门在其特定环境中开发所有应用,但XML和Web服务标准化的开放性使企业能够在所部署的所有技术和应用中采用SOA。
Web服务使应用功能得以通过标准化接口(WSDL)提供,并可基于标准化传输方式(HTTP)、采用标准化协议(SOAP)进行调用。
该架构由3个实体和3个基本操作构成。
3个实体分别是: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服务请求者(Service Requester)、服务代理(Service Broker);3个基本操作是发布、检索和绑定。
面向服务的架构如图2所示:2.2 关键技术介绍(1)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即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用来实现分布式计算中数据的统一性问题。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输入输出序列化为XML进行传输,再反序列化成本低数据类型进行操作。
SOAP基于XML,由于其语言无关性,使得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语言之间的交互成为可能。
(2)WSDL(Web Service Defination Language),即Web服务接口描述规范,它是Web服务的定义语言,也是基于XML的。
WSDL 描述服务交互需要的信息,包括服务名称,服务功能,服务所在的机器名称,输入、输出等等。
只有这样,别的应用程序才能调用服务。
(3)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and Discovery Interface),即通用描述和发现接口,用于集中存放和查找WSDL描述文件。
它是一个跨平台的开放性架构,可以帮助Web服务提供者在网上发布其服务信息,同时供Web服务使用者发现并使用服务。
2.3 面向服务架构的优势基于面向服务的集团应用集成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平台独立性和语言独立性,实现了跨平台的互操作性,能适应集团结构的动态变化和大量的业务协作需求,具有以下的优点:2.3.1 更好的伸缩性集团内部各企业依靠服务设计、开发和部署所采用的架构模型实现伸缩性。
每个企业可以彼此独立调整,以满足服务需求。
2.3.2 利用现有的资产,减少成本集团企业结构的动态变化,需要应用集成的方案适应这种不稳定性。
在基于面向服务的集团应用集成方案中,对于新加入的企业,只需将这些现有的资产包装成提供企业功能的服务。
组织可以继续从现有的资源中获取价值,而不必重新从头开始构建。
2.3.3 更易于集成和管理复杂性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中,集成点是规范而不是实现。
这提供了实现透明性,并将基础设施和实现这些改变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通过提供针对基于完全不同的系统构建的现有资源和资产的服务规范,集成变得更加易于管理。
使得更多的部门一起协作提供价值成为可能。
2.3.4 更高的可用性集团内部企业之间通过以松散耦合的方式公开的业务服务,企业可以根据业务要求更轻松地使用和组合服务,无须了解这些业务服务的实现细节。
2.4 面向服务架构的不足在SOA框架中,服务发布者和服务请求者通过服务代理实现了一对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被动的,是同步的,在集团企业的业务协作中,只能是一方对另一方提出请求。
但是在实际集团企业应用中,往往需要有基于主题和内容的事件发布——订阅机制。
这种情况下,事件驱动架构(EDA)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事件驱动的SOA(即EDSOA)结合使用了SOA的请求——响应模式和事件驱动架构的事件发布——订阅模式。
3 基于EDSOA的企业集成方案3.1 事件驱动架构EDA是一种软件构架模式,提供了一种设计和构建应用的方法,其中事件触发消息在独立的、非耦合的模块之间传递。
事件源通常发送消息到中间件或消息代理,订阅者订阅这个消息。
因为事件消息用发布/订阅方式通过消息代理传输,一个事件可以传送给多个需要者,如此,不仅融入了SOA的优势,而且能够得到更好的敏捷性。
3.2 基于EDSOA的企业应用集成方案EDSOA结合使用了SOA的请求——响应模式和EDA的事件发布——提交模式,是对SOA的极大地补充。
事件发布者把发布服务的消息发送到企业服务总线,此消息被UDDI捕获,服务即在该中心注册。
当服务订阅者到UDDI找某一服务时,如果有,则回送此服务的相关信息;如有没有,则产生一个订阅事件,发送到事件管理中心,一旦事件管理中心在企业服务总线上捕获到有关于此事件的相关信息,立即通知服务订阅者。
比如,企业销售系统产生的事件有可能对库存系统有指导意义。
基于EDSOA的企业应用集成架构如图3所示。
本文在研究了面向服务架构的优势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型面向服务架构,以此作为集团企业应用集成的方案。
4 结束语此方案以较小的代价集成集团企业的现有应用系统,比如ERP 系统、库存系统、财务系统、CRM系统等,不仅具有面向服务架构的优良伸缩性、利用现有的资产以减少成本、易于集成,可用性等优点,而且在加入了事件驱动架构之后具有更好的敏捷性,能满足企业快捷响应的需求。
参考文献:[1] 周晖.基于Web服务的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2] 吴家菊.基于WEBSERVICES的面向服务应用集成研究[D].北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6.[3] 高波涌,宋宇宁.基于SOA 的事件驱动型金融业EAI 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7).[4] 李厚福,韩燕波,虎嵩林,等.一种面向服务、事件驱动的企业应用动态联盟构造方法[J].计算机学报,2005(7).[5] BEA,Event-Driven SOA[EB/OL]./framework.jsp?CNT=index.jsp&FP=/content/solutions/event_driven_soa[6] Anne-Christine Strugnell,Robin Smith,构建事件驱动型SOA[EB/OL]./techdoc/2007/11/building-event -driven-soa.html,2007-11-07.Research o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Based on EDSOAAbstract:In light of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Island" in group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and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Based on discussion above,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Event-Driven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which has better scalability, greater use of existing systems in order to reduce costs, more easily integrated, higher availability, better agility and so on.Key Words: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of Group Enterprise;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Event-Driven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