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8-19-胰腺囊(实)性肿瘤影像学表现-尹柯-腹组
- 格式:pptx
- 大小:16.13 MB
- 文档页数:49
胰腺囊肿的影像诊断1.先天性囊肿为先天性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约占所有胰腺囊肿的10~15%,临床上多无症状。
〔病理〕为先天性原始胰导管的内皮细胞发育异常,这种细胞仍然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形成一个衬有完整内皮的囊肿,又称为真性囊肿。
囊肿可自显微镜下大小到超过10cm不等,囊肿内壁光滑,被覆以扁平或低柱状上皮,囊内含浆液、粘液或偶尔因感染出血而形成的混浊液体。
囊肿内不含有实性组织成分、间隔和类似肿瘤的赘生物。
可以是单纯发生在胰腺,亦可同时见于肝、肾的多囊病。
本病如合并视网膜血管瘤、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和肾先天性囊肿则称为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病(Von Hippel-Lindou Disease)。
〔影像学诊断〕大多数先天性囊肿为偶然发现。
多数体积较小,亦有报告直径可达13cm。
囊肿的特征为不与胰管的分支交通。
CT显示胰腺内水样密度肿物,CT值一般在0-20Hu,壁薄光滑,囊内无间隔及软组织结节。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无增强改变,但有时可较清楚地显示囊肿的薄壁,胰腺其余部分正常。
MRI上符合单纯囊肿的表现。
根据这些影像学的特点一般多能作出诊断。
囊肿可以是单个或多发,多发囊肿通常见于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病(Von Hippel-Lindou Disease)。
如合并肝、肾多囊病,可见肝、肾内相应囊肿。
2.潴留性囊肿通常指胰腺导管阻塞而引起的胰腺远端导管扩张成囊性改变,主要见于胰腺肿瘤病人。
〔病理〕胰腺肿瘤阻塞了胰导管而致胰液潴留积聚,使胰腺远端导管扩张成囊样改变,囊壁被覆上皮为一般导管上皮。
极度扩张的潴留性囊肿有时可使囊壁上皮不完整。
囊内容物为含有各种胰酶的胰液,可以合并炎症和出血。
囊壁外周常有纤维组织包绕。
〔影像学诊断〕潴留性囊肿位于被阻塞的胰腺导管远端,大多数直径仅为1-3cm。
其特征为囊肿与胰腺导管相连,囊肿内密度多较均匀,囊壁通常较单纯的真性囊肿为厚。
囊肿的近端常可见到增大的胰腺实性肿块。
CT 和MRI可很好显示潴留囊肿和近端的实性肿块,注射对比剂后增强扫描常可鉴别实性肿块与正常的胰腺组织。
胰腺囊肿的影像诊断1 .先天性囊肿为先天性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约占所有胰腺囊肿的10-15%,临床上多无症状。
(病理)为先天性原始胰导管的内皮细胞发育异常,这种细胞仍然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形成一个衬有完整内皮的囊肿,又称为真性囊肿。
囊肿可自显微镜下大小到超过IOCm不等,囊肿内壁光滑,被覆以扁平或低柱状上皮,囊内含浆液、粘液或偶尔因感染出血而形成的混浊液体。
囊肿内不含有实性组织成分、间隔和类似肿瘤的赘生物。
可以是单纯发生在胰腺,亦可同时见于肝、肾的多囊病。
本病如合并视网膜血管瘤、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和肾先天性囊肿则称为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病(VonHippe1-1indouDisease)o(影像学诊断)大多数先天性囊肿为偶然发现。
多数体积较小,亦有报告直径可达13cm。
囊肿的特征为不与胰管的分支交通。
CT显示胰腺内水样密度肿物,CT值一般在0∙20Hu,壁薄光滑,囊内无间隔及软组织结节。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无增强改变,但有时可较清楚地显示囊肿的薄壁,胰腺其余部分正常。
MR1上符合单纯囊肿的表现。
根据这些影像学的特点一般多能作出诊断。
囊肿可以是单个或多发,多发囊肿通常见于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病(VonHippe1-1indouDisease)o如合并肝、肾多囊病,可见肝、肾内相应囊肿。
2 .潴留性囊肿通常指胰腺导管阻塞而引起的胰腺远端导管扩张成囊性改变,主要见于胰腺肿瘤病人。
(病理)胰腺肿瘤阻塞了胰导管而致胰液潴留积聚,使胰腺远端导管扩张成囊样改变,囊壁被覆上皮为一般导管上皮。
极度扩张的潴留性囊肿有时可使囊壁上皮不完整。
囊内容物为含有各种胰酶的胰液,可以合并炎症和出血。
囊壁外周常有纤维组织包绕。
(影像学诊断)潴留性囊肿位于被阻塞的胰腺导管远端,大多数直径仅为1-3cmo 其特征为囊肿与胰腺导管相连,囊肿内密度多较均匀,囊壁通常较单纯的真性囊肿为厚。
囊肿的近端常可见到增大的胰腺实性肿块。
CT和MRI可很好显示潴留囊肿和近端的实性肿块,注射对比剂后增强扫描常可鉴别实性肿块与正常的胰腺组织。
胰腺实囊性肿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关键词】胰腺实囊性肿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胰腺实囊性肿瘤(solid and cystic tumors of the pancreas, SCTP)是近年来被人们逐渐认识到的新的肿瘤实体。
据手术标本和尸体解剖材料的回顾性统计,该肿瘤仅占全部胰腺外分泌肿瘤的0.2%~2.7%。
1959年Frantz描述的3例呈乳头状结构的胰腺肿瘤被认为是此病的最初报道。
之后人们对其报道的增多,相继有不同的名称,分别称之为乳头状囊状肿瘤(Papillary and cystic neoplasm),胰腺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solid and papillary epithelial neoplasm of pancreas),胰腺囊实性腺泡细胞瘤(solid and cystic acinar cell tumor of the pancreas),胰腺囊实性肿瘤(solid and cystic tumor of pancreas),胰腺乳头状囊实性肿瘤(papillary cystic and solid of the pancreas)[1]。
随着临床、影像及病理学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该病已成为一独立的临床疾病。
因具有良性或低度恶性的临床病理及较高的手术切除治愈率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1. 病理1.1 大体标本肿瘤多为卵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晰,周围常有较厚的纤维性假被膜,可突出于胰腺表面。
多数肿瘤较大,平均直径为9.0cm~10.3cm,大者可至20cm,小者可至2.5cm左右。
94%的肿瘤为囊性或囊实性,肿瘤切面的特点表现为因坏死出血产生的囊性或假囊性裂隙与实性区以不同比例混杂。
坏死程度并不一定与肿瘤大小成比例,大的坏死可形成假囊,其内充满血性或胶冻样物。
实性区呈灰褐色,散在的小坏死灶使其呈现出海绵状外观。
部分肿瘤因广泛出血几乎完全呈囊性,其内除大量液体外,还可见从囊壁向内突出软而细小的组织碎片[2]。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1.胰腺癌囊性变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导管腺癌为主要类型。
典型的胰导管腺癌是一个少血供无包膜的实性肿瘤,呈浸润生长。
少数病例以囊性改变为主要表现。
〔病理〕胰腺癌囊性变的病理基础是肿瘤的出血、坏死及液化,同时伴有肿瘤部位胰腺腺体组织的脂肪坏死。
由于胰腺癌是一少血供的肿瘤,囊性变常常出现在肿瘤的中心区域,且越是大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快的肿瘤越易发生。
在肿瘤组织大体切面上,囊变区常呈深棕或红棕色,而实性肿瘤部分则呈灰白色。
镜下可见坏死不完全的异型性肿瘤细胞。
〔影像学诊断〕胰腺癌囊性变在CT和MRI的表现上首先是具有胰腺癌的特征,包括胰腺本身肿大和局部肿块的形成,肿块远端的腺体萎缩和胆道的梗阻扩张等等。
囊性变常位于肿块的中心或偏中心,根据肿瘤坏死液化程度的不同,囊变区的密度不同,一般CT值可在10~30Hu 之间。
残留的肿瘤在增强扫描时有轻度强化,并常可见到胰周脂肪间隙消失以及周围血管受侵和局部淋巴结的转移。
2.浆液性囊腺瘤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是胰腺囊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女性多见,男女比例在1:1.5~1.9,发生年龄在中年以后,以50~60岁好发。
临床上一般无症状,可有上腹部不适,疼痛等,有时可扪及肿块。
过去认为本病为一无恶性倾向的完全良性过程,但近10多年来已有个别恶性浆液性囊腺癌的报告,是否是浆液性囊腺瘤发展而来尚不清楚。
由于这个原因,现在认为对于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的浆液性囊腺瘤,不论病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如何,均应对肿瘤进行定期检测。
〔病理〕浆液性囊腺瘤可以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但仍以胰腺的体尾部较多见。
囊腺瘤起源于胰腺腺泡的中心细胞,生长缓慢,其最大径线可为2~25cm,平均10cm,由多个小囊构成,内衬以富含糖原的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
根据囊的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小囊型、大囊型和混合型,其中以小囊型占绝大多数,因此有时也将浆液性囊腺瘤称为微囊型腺瘤,其切面上肿块呈分叶状,由许多小囊组成,小囊直径在2cm以下,囊腔更小者可呈蜂窝状,部分囊内有纤维结缔组织间隔,有时可见到中央瘢痕,偶有钙化,液体多清亮。
[腹部影像]“胰腺囊腺癌”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胰腺囊腺癌【临床表现】胰腺囊腺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临床较少见,约占胰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1%。
患者以女性多见,病变发展缓慢。
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多以上腹部不适、疼痛或无意中发现上腹部肿块就诊,以胰腺体部及尾部多见。
【MRI表现】(1)囊内容物因含有浑浊、黏稠液体,肿瘤及坏死组织,在T1上呈低至中等信号,略高于水的信号,信号强度因内容物不同信号可不均匀,T2上呈高信号改变。
(2)胰腺囊腺癌的壁结节为含水量较多的软组织,一般呈等或略低T1信号灶,T2WI上呈等略高信号。
(3)增强扫描囊壁及实性部分呈中度至明显强化(图1)。
图1胰腺黏液性囊腺癌A.轴位T1WI;B.轴位T2WI;C、D.轴位动静脉期。
胰体尾区类圆形异常信号灶,T1WI上呈长T1信号,T2WI上病灶呈长T2信号,可见黏液成分在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静脉期囊壁及实性成分可见强化【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典型的胰腺囊腺癌囊内一般为液体成分,T1WI呈低至中等信号,略高于水的信号,信号强度可不均匀,囊内侧壁有乳头状或不规则结节突入囊腔,增强扫描有强化,时间较长的病例囊壁可见钙化,在T1WI及T2WI都呈低信号。
2.鉴别诊断(1)胰腺假性囊肿:多有胰腺炎及外伤史,囊肿多位于胰腺外,囊壁薄而均匀,无强化,易与胰腺囊腺癌鉴别,但是当前者发生出血感染时可使囊壁增厚,应注意鉴别。
(2)胰腺脓肿:有明显的壁或包膜,一般发生于急性胰腺炎,其特异性征象为“气泡”征。
(3)潴留性囊肿:多位于远侧胰腺组织内,为单发,较规则,囊内呈水样信号灶。
(4)胰腺癌:仅当胰腺癌出现较大的中央坏死才需要鉴别,胰腺癌实体部分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