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23
AB CD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一、选择题 济宁附中李涛1、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40°,则它的底角为( )A. 100°B. 40°C. 70°D. 70°或40°2、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00°,则它的底角为( )A. 100°B. 40°C. 70°D. 100°或40°3、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顶角∠A=36°.若BD 平分∠ABC ,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4、已知,如图,在△ABC 中,OB 和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过O 作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若BD+CE=5,则线段DE 的长为( )A . 5 B . 6 C . 7 D . 85、如图所示.△ABC 中,∠B=∠C ,D 在BC 上,∠BAD=50°,AE=AD ,则∠EDC 的度数为( )A . 15°B . 25°C . 30°D . 50°6、如图,△ABC 的面积为1cm2,AP 垂直∠B 的平分线BP 于P ,则△PBC 的面积为( )A . 0.4 cm2B . 0.5 cm2C . 0.6 cm2D . 0.7 cm2二、选择题: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11,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7,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
2、如右图,∠A=200,∠C=400,∠ADB=800,则∠DBC=_ _,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 个。
3、如下图△ABC 中 AB=AC ,D 是BC 的中点,则AD BC,若∠B=35°,则∠CAD= ,∠BAC= 。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二)(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进一步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3.会利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亲自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的基本过程,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探究,培养形式分析、概括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优美的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体会几何图形的和谐美。
2.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同伴交流,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学难点:掌握等腰三角形有关概念及特性;加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理解和应用●教具准备:等腰三角形纸片、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若没有可直接用图片代替)多媒体动画展示折叠过程. (三)例题精选 例1 已知,如图,BC >AB ,BD 平分∠ABC ,且AD=DC ,求证:∠A+∠C=180°.例2 已知,如图(1),等边△ABC 和点P ,设点P 到△ABC 三边AB 、AC 、BC 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3,△ABC 的高为h ,“若点P 在一边BC 上,此时h 3=0,可得结论:h 1+h 2+h 3=h ”请直接应用上述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当点P 在△ABC 内(如图2)、点P 在△ABC 外(如图3)这两种情况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h 1,h 2,h 3与h 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NKM M PP FE E DDCCB B AAM (2)F Q P(3)(1)EDCBA例3 如图,是某城市部分街道示意图,△ABC 、CDC BA A△CDE都为正三角形,A、B、C、D、E、F、G、H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公车甲从A站出发,按照A、H、G、D、E、C、F的顺序到达F站,公车乙从B站出发,沿F、H、E、D、C、G的顺序到达G站,如果甲、乙分别从A、B站出发,在各站耽误的时间相同,两车速度也一样,试问哪已辆公车先到达指定车站?为什么?.(四)练习精选1.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为6,底边长为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3;B.14;C.15;D.16.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一边长等于6,则它的周长等于()A.12 B.15 C.12或15 D.15或18 3.在△ABC中,AB=AC,AB的中垂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则底角B的大小为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5.如图,△ABC中,AB=AC,BD⊥AC于D,求证:∠DBC=21∠A6.如图,点D在AC上,点E在AB上,且AB=AC,BC=BD,AD=DE=BE,求∠A的度数.(五)知识拓展与提高练习7.如图所示,BD为∠ABC的平分线,AB=BC,点P在BD上,PM⊥AD于M,PN⊥CD于N,则PM=PN,你认为这个结论对吗?请阐述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