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综述.pptx
- 格式:pptx
- 大小:666.43 KB
- 文档页数:39
第7章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本章学习要求:1.了解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容;2. 了解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3. 熟悉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要模式;4. 掌握政府门户网站的评估方法。
7.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概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起步。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建设了一批业务系统,“金关”和“金税”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办公自动化、政务信息化也取得较大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业务系统水平低,应用和服务领域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互联线通不畅,共享程度低;标准不统一,安全存在隐患,法制建设薄弱。
我国的有关专家学者将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概括为“重概念轻实效,重建设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
电子政务绩效是指政府在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和成效,包含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部分,具体表现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降低政府成本等方面。
7.1.1 绩效评估的意义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指在一定管理机制下,评价主体对电子政务实施的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同时也包含对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的价值进行评估。
(1)有利于切实改善政府绩效(2)有利于有效抵御建设风险(3)有利于培养政府绩效文化7.1.2 绩效评估内容与原则1.评估内容(1)以顾客为中心的绩效主要评估公众的满意度、企业的满意度、信息的处理时间、信息的准确性。
(2)财务与市场的绩效主要对成本、收入和应用比例进行测量。
(3)运作管理上的绩效主要对工作中的效率和有效性进行测量。
(4)社会方面的绩效运行数据的统计,间接计量社会效益。
2.评估原则评估原则就是保证评估结果有效,有针对性,真实可靠。
要遵循科学性、系统优化、通用可比、实用性和目标导向原则。
指标体系在设计过程中要协调各种目标导向,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