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_方法技巧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956.55 KB
- 文档页数:15
考点规范练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请结合全段,按照画线句的形式,把对文段内容的推断补充完整。
中华文明中与时维新的“和谐”价值理念,特别是由此展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身与心的和谐等思维与行为模式,不仅为中国梦抹上了浓浓的文明底色,更为“让世界变得更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图景。
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早已不堪重负的地球实现休养生息成为可能;
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美好而充实的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回首高中三年,感慨良多。
甲:这三年,或者说我成长的这十八年,父母最辛苦,虽然他们嘴上说着“不辛苦”,可是① 。这样的细节,足以让我感动落泪。
乙:这三年,特别是高三这一年,我们的老师最辛苦。所以我想送他们一首小诗:老师,如果我是小船,您就是大海,没有您我怎能远航?② ?(仿写)
丙:这三年,不,这十二年的学习时光,我们自己也砥砺奋进,不负年华。所以,高考在即,我要送给自己和同学一副对联以振士气:立壮志十年寒窗苦读,③ 。
3.央视《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请仿照下面主持人的开场白,以“选择”为主题词,仿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结构相似,整段字数大体相当,必须有四句引用。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的。”这是宝玉与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锺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4.请围绕“乡愁”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话。
乡愁是一种情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从古至今,横亘千年,历久弥坚。无论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的疑惑,还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心痛,都表达了游子对离乡的愁苦之感; 。
1 考点规范练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请结合全段,按照画线句的形式,把对文段内容的推断补充完整。
中华文明中与时维新的“和谐”价值理念,特别是由此展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身与心的和谐等思维与行为模式,不仅为中国梦抹上了浓浓的文明底色,更为“让世界变得更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图景。
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早已不堪重负的地球实现休养生息成为可能;
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美好而充实的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回首高中三年,感慨良多。
甲:这三年,或者说我成长的这十八年,父母最辛苦,虽然他们嘴上说着“不辛苦”,可是① 。这样的细节,足以让我感动落泪。
乙:这三年,特别是高三这一年,我们的老师最辛苦。所以我想送他们一首小诗:老师,如果我是小船,您就是大海,没有您我怎能远航?② ?(仿写)
丙:这三年,不,这十二年的学习时光,我们自己也砥砺奋进,不负年华。所以,高考在即,我要送给自己和同学一副对联以振士气:立壮志十年寒窗苦读,③ 。
3.央视《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请仿照下面主持人的开场白,以“选择”为主题词,仿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结构相似,整段字数大体相当,必须有四句引用。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的。”这是宝玉与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锺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4.请围绕“乡愁”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话。
乡愁是一种情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从古至今,横亘千年,历久弥坚。无论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的疑惑,还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心痛,都表达了游子对离乡的愁苦之感; 。
1 考点规范练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请结合全段,按照画线句的形式,把对文段内容的推断补充完整。
中华文明中与时维新的“和谐”价值理念,特别是由此展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身与心的和谐等思维与行为模式,不仅为中国梦抹上了浓浓的文明底色,更为“让世界变得更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图景。
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早已不堪重负的地球实现休养生息成为可能;
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美好而充实的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回首高中三年,感慨良多。
甲:这三年,或者说我成长的这十八年,父母最辛苦,虽然他们嘴上说着“不辛苦”,可是① 。这样的细节,足以让我感动落泪。
乙:这三年,特别是高三这一年,我们的老师最辛苦。所以我想送他们一首小诗:老师,如果我是小船,您就是大海,没有您我怎能远航?② ?(仿写)
丙:这三年,不,这十二年的学习时光,我们自己也砥砺奋进,不负年华。所以,高考在即,我要送给自己和同学一副对联以振士气:立壮志十年寒窗苦读,③ 。
3.央视《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请仿照下面主持人的开场白,以“选择”为主题词,仿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结构相似,整段字数大体相当,必须有四句引用。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的。”这是宝玉与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锺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4.请围绕“乡愁”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话。
乡愁是一种情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从古至今,横亘千年,历久弥坚。无论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的疑惑,还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心痛,都表达了游子对离乡的愁苦之感; 。
- 1 - 专题九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2017山东,3,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零,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系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程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
2.(2020-2021学年学科教研组精选汇编)[2017浙江,5,3分]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3.[2017北京,25,10分]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180字左右。
4.[2017山东,18,4分]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专题九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2020合肥高三调研性检测,19,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为了把“玉兔二号”顺利转移到月面,匠心独运的中国航天人设计了精巧的转移机构。而对非科技人员而言,( ),让人惊喜万分。作为月球车,“玉兔二号”安装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与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测仪,为完成独特的探月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初见“玉兔二号”,犹如看到一个琳琅满目的百宝箱
B.“玉兔二号”负载仪器很多,就如同一个百宝箱一样
C.查看百宝箱一样的“玉兔二号”,就会感到眼花缭乱
D.就如同一个百宝箱一样,“玉兔二号”藏着多种仪器
2.[2020甘肃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8,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从全球尺度的荒野地图看,中国现存荒野总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占国土面积18%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已经覆盖了很多高质量的荒野地区。然而,(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中国荒野保护也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在观念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环境伦理观念,这与荒野保护所蕴含的“生态整体主义”紧密契合;在制度层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经成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这些都为荒野保护提供了适宜、适时的前提条件。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的荒野保护面临诸多挑战,即使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
B.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在挑战着中国的荒野保护
C.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中国的荒野保护面临诸多挑战
D.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使中国的荒野保护面临挑战
3.[2020河南焦作高三第一次模拟,21,5分]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三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画横线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的内容要关联。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专题十二 仿用、变换句式(含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使语段意思连贯、句式一致、风格统一。
人就一辈子,别指望来生。心态当若兰,凡事都能看得通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性情当似梅 学会在命运的冬季艳丽地盛开 意志当如水 你能包容多少终会收获多少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
2.阅读下面的语段,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保证语意完整。
在心灵的分岔路上,也许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走错了路,请立刻回头,重新选择一条路走吧。我们要相信: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选择小草的翠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没有蓝天的深邃 可以选择白云的飘逸 没有大海的辽阔 可以选择小溪的幽雅
【解析】观察例句格式为“没有„„的„„;可以选择„„的„„”。然后选择两个意象的两个特点,且内容上要形成对比。
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面对生活的苦难,有的人穷困潦倒,无所作为,有的人积蓄力量,一举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面对内心的烦恼,有的人神情沮丧,自甘沉沦,有的人重塑自我,意气焕发;面对友情的失落,有的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有的人自我调节,精神振奋。
- 1 - 专题九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2017山东,3,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零,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系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程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
2.[2017浙江,5,3分]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3.[2017北京,25,10分]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180字左右。
4.[2017山东,18,4分]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专题九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2017山东,3,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零,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
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系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
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
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程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
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
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
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
2.[2017浙江,5,3分]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3.[2017北京,25,10分]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180字左右。
4.[2017山东,18,4分]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
专题七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A组 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时间:40分钟 分值:46分
1.(2015江苏南通期中,2,3分)下列诗句与“雨昏青草湖边过”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薄罗轻剪越溪纹 B.山家烟火春雨晴
C.花落黄陵庙里啼 D.饮马长城窟更寒
2.(2015安徽江淮名校二联,19,5分)仿照示例,为学校文学期刊拟一个刊物名并说明理由。
刊物名:《水滴》
理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滴有坚韧执着的力量,水滴有不畏艰辛的精神。水滴以柔克刚,彰显文学感染人心的力量。
刊物名:
(1分)
理由:
(4分)
3.(2015河北名校联盟一检,17,5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下列所给的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画线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
航母舰载机总指挥罗阳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最美教师张丽莉 最美司机吴斌
亲历种族歧视的痛苦,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让黑人拥有自由,渴盼不同的种族能平等相处;
;
。
4.(2015河北唐山期中,15,6分)根据语境补写两句话,使语段逻辑严谨,语言流畅。
审视自然和社会,我们常常为一种叫坚守的美丽所打动。“严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这是青松在严寒中的坚守; , ;
,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革命烈士对信仰的坚守……
5.(2015湖北黄冈质量检测,20,4分)从下列备选篇目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写一段文字,揭示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备选篇目:徐志摩《再别康桥》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苏轼《赤壁赋》 李白《蜀道难》
示例: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满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惊天一问,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1 第六单元
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A)
1.仿照下面示例,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意思完整的排比句。
朝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明月无语,却散发着温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级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要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句式特点是“什么无语,却怎样”,还要使之构成一组意思完整的排比句。
答案 鲜花无语 却散发出芬芳 绿草无语 却显露着生机 蓝天无语 却显露出高远 大地无语 却展示出广博
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青松,挺直腰板迎接霜雪,张扬着不屈的个性。
翠竹,立稳脚跟咬定岩石,彰显着执著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选择如青松一类有风骨的植物,通过其身姿表达其精神。如坚贞与乐观。
答案 (示例)碧荷,展开胸襟拥抱骄阳,洋溢着浓烈的热情。金菊,绽开笑脸傲对秋风,展示着清逸的品格。
3.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诗中的人物+有+诗句及其意境。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2020合肥高三调研性检测,19,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为了把“玉兔二号”顺利转移到月面,匠心独运的中国航天人设计了精巧的转移机构。而对非科技人员而言,( ),让人惊喜万分。作为月球车,“玉兔二号”安装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与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测仪,为完成独特的探月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初见“玉兔二号”,犹如看到一个琳琅满目的百宝箱
B.“玉兔二号”负载仪器很多,就如同一个百宝箱一样
C.查看百宝箱一样的“玉兔二号”,就会感到眼花缭乱
D.就如同一个百宝箱一样,“玉兔二号”藏着多种仪器
A 本题考查考生选用句式、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结合上下文和句子主语一致性原则,括号前句子以“非科技人员”为写作对象,故括号中句子的主语也应是“非科技人员”,由此可排除B项和D项;结合语境,用“琳琅满目的百宝箱”衔接“让人惊喜万分”,语意更具连贯性,可排除C项。故选A。
2.[2020甘肃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8,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从全球尺度的荒野地图看,中国现存荒野总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占国土面积18%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已经覆盖了很多高质量的荒野地区。然而,(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中国荒野保护也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在观念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环境伦理观念,这与荒野保护所蕴含的“生态整体主义”紧密契合;在制度层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经成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这些都为荒野保护提供了适宜、适时的前提条件。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的荒野保护面临诸多挑战,即使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2、掌握仿写要领。
3、掌握句式变换的要领。
【教学重点】仿写要领及仿写的隐含要求
【课时安排】第3课时
考点分析
[考纲要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才能层级:E 级(表达应用)。
【考纲解析】
1.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句式是指句子的构造方式,如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认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等。
“选用句式〞即在灵敏多变的句式中,根据题目需要,选用表达效果最正确的句式。“仿用句式〞即根据题目要求,按照特定句子的句式写一句话或者者几句话。此考点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并与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考察,其中排比句、比喻句、对偶句是考察热点。“变换句式〞是指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句式,以适应不同语言环境的需要,到达最正确的表达效果。
2.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技巧,使所说所写具有形象性、详细性和体验性。
“常见的修辞手法〞,即所考察的都是常见、常用或者者熟悉的。考试大纲对此作出了十清楚确的界定,规定考察九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就明确了复习的重点。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即能用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的上述九种修辞手法自然生动地表达,重在考察使用,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察判断修辞手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者者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手法进展表达的才能,等等。
[考卷分析]
[备考指导][轮空考点,关乎素养,有备无患,慎重取舍]
近几年全国卷几乎没有考察过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只有2021年全国大纲卷考察了仿用句式,2021年以前,仿用句式是全国卷考察的重点,几乎每年必考;变换句式在2021年考察过。其他份对本考点均有涉及。仿写时一般涉及比喻、对偶、排比、比拟等修辞手法,句式变换重点是长短句互换。
第三部分 专题十四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教师用书]
备考方略一 立足高考前沿,研究考题特点
考情分析 句子仿写要求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材料,仿照示例写句子。这类题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谐调等方面。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并与修辞结合起来考查。这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途径。“变换句式”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需要,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2018年全国卷Ⅱ曾经考查仿写。
备考须知 考生应该加强语言基本能力训练,熟练运用常见修辞、句式知识,应对仿写考查;对于变换句式考点,应该了解基本的句式特点,并经常变换运用。
考点一 句式仿写
1.(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解析: 首先,明确所给材料的主旨:依据事实表现来概括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其次,将表现内容一致的事实放在一起。再次,理顺“表现”与“精神”的关系,注意要符合逻辑事理。最后,参照所给示例整合语句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 (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2.(2017·浙江卷)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解析: 解答时首先要结合例句,明确归谬法的表述特点。即先摆出要反对的观点,假设其是正确的,然后进行推理,得出错误的结论。仿写时必须要符合例句的形式,采用以“如果……那么……”为关联词语的假设复句的形式。
2021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精练:专题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
时间:
2021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精练:专题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Word版含解析(可编辑) 2021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精练:专题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探考情 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 内容 要求 考题示例 常考题型 预测热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选用句式:能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来更好地表情达意
E级 2018课标全国Ⅱ,21
2017浙江,5
2016山东,17
2015浙江,5 选择题
主观题 ★★★☆☆ 仿用句式:给定仿用“母句”,规定话题或情境,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
变换句式:能根据一定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变换为适应语境要求的句子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主要考查修辞特点、修辞效果
分析解读 1。选用句式指按照题干的要求结合具体语境选用最恰当的句式来表情达意,除对句式有要求外,还要求语意准确,与语境协调。
2。仿用句式指给出一定的语境,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相似)、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或者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与例句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表达技巧、写作风格与例句一致,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3。变换句式是一种考查语言表达应用能力的常用题型,这种题型要求在保持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句式的变换。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积极地、随情应景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生动性。做好修辞题的前提是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考点四 常见修辞手法与选用、变换句式
第1讲 句子如佳人,靓装更添彩——常见修辞手法
新高考非常重视语言建构和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均单独设题考查,而且题型很新颖。在复习过程中,修辞手法的复习不仅要注意辨认修辞手法,分析修辞句的作用,更要注意分析修辞句在语境中的本质特性。这样,既扮靓了语言,又强化了语言这一核心素养,提高了审美素养。
一、掌握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
(一)比喻:打比方
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好像、如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鲜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那小姑娘就是一朵鲜花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教室里的花朵真多
博喻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比喻,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各个方面,也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一个方面。运用博喻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内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例如: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测出他的分量,也不能完全看透他。他像森林,像海,像夜,像日出……带给我各种惊奇、震动和强大的吸引力。
注意问题:①本体与喻体必须具有相似性;②带“像”的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像”在句中,有表示推测、举例、想象、比较等意思。
【边练边悟】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座好的建筑,不仅要容纳四时的风景,还要容纳四时的声音。紫禁城的节气是有声音的,熟悉宫殿的人,可以从声音里辨认季节,犹如一个农夫,可以从田野自然的变化里,准确地数出他心里的日历。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①句中把以声音辨别紫禁城的季节比作农夫通过田野自然的变化区分时间,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熟悉宫殿的人和农夫对关注对象的熟悉程度相似,紫禁城的节气和自然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学案二 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
考点一 仿用句式
本考点常常与常见修辞手法等联合考查。常见的考查形式有:常规仿写(开放式、命题式、嵌入式)、给定材料式仿写和拟写对联。
仿用句式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所给例句的内容与形式。要求仿写的句子涉及内容、形式、修辞和字数四个方面,综合考查各方面的能力。主要是针对提供的新语境进行句式仿造和创造性发挥。
题型一 限定话题式仿写
“限定话题式仿写”,或规定了仿写的对象,或对陈述对象有一定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仿写难度。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或者避免使用某些陈述对象,否则,就会不合要求,“失之一词,谬以千里”。
[知识精讲]
明确话题要求,注重“形神兼备”
具体解题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看清楚题目中所限制的话题。仿写考查,必须注意题目的明确要求和隐含要求,否则,就会遗漏要点,答非所问。
2.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和所用的修辞手法。例句的结构特点,包括整句、散句,结构排比或句子排比,或者倒装等等。有的句子虽没做明确要求,但在例句中却采用了押韵对仗的形式,这就要求考生在仿写时要与前者保持韵律的一致。
3.注意内容一致和感情基调的统一。有的句子有情感色彩的要求,或者不在题干中要求,而是在句子中体现出情感色彩的特点,就要求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些细微的隐含要求。
[典例精析]
例1 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例2 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由于性格、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请你从以下四个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示例各写一句话,表达他们各自对生命的理解。要求符合人物特征,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
备选人物:陶渊明 徐志摩 桑地亚哥
示例:苏东坡——生命就是一次风雨兼程的旅行,只有心胸旷达,才能笑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