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日战争大事记

抗日战争大事记

抗日战争大事记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共14年抗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如果没有中国在远东战场牵制并消耗日军绝对主力,日本军国主义者很可能实现与德国法西斯的会师,进而实现其控制世界的狼子野心。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第一次淞沪会战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

1932年5月5日淞沪停战协定

1932年3月-5月长城抗战

1933年5月31日塘沽协定

1934年2月21日中国抗日联军成立

1935年5月《义勇军进行曲》首次唱出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

1936年6月26日 731部队成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1937年7月17日庐山宣言

1937年9月22日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

1938年3月14日台儿庄战役

1938年6月11日武汉会战

1938年7月1日论持久战

1938年10月10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陈嘉庚

1938年11月长沙“文夕大火”

1938年12月5日琼崖抗日独立队改编成立

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牺牲

1940年3月30日汪伪中华民国成立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牺牲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25日英属香港政府正式对日投降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1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2年5月25日左权牺牲

1942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发布

1944年4月豫湘桂战役

1944年6月4日松山战役

1945年7月26日《波兹坦公告》

1945年8月6日广岛核爆

1945年8月9日长崎核爆

1945年8月15日《终战诏书》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

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重庆市档案馆)

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 重庆市档案馆 文章来源:《重庆抗战纪事》1985年第一版 1935年 一月十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团(以下简称“参谋团”),由主任贺国光率领,到达重庆。 二月十日改组后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主席刘湘,委员甘绩镛、刘航琛、郭昌明、杨全宇、邓汉祥、谢培筠,民政厅长甘绩镛、教育厅长杨全宇、财政厅长刘航琛、建设厅长郭昌明,秘书长邓汉祥。 二月十五日中央银行四川分行成立。 三月一日四川省政府宣布,从本日起,川中各军月饷,由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统收统支。这是为打破防区制,整理四川财政采取的重大步骤。此前省政府已督令各军交还防区内的行政和财政。 三月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由汉口首次飞抵重庆。三月四日他宣称:“四川应作民族复兴之根据地。” 三月五日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成立。这是国民政府为统一四川金融币制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三月六日蒋介石致电四川省主席刘湘,嘉勉川政统一完成。 三月二十三日蒋介石由重庆赴贵阳、昆明、成都、峨嵋,四月十日返回南京。 六月十五日川黔公路正式通车。 六月二十四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张必果任重庆市长。 七月九日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往成都,十三日正式办公。 八月国民政府责令四川善后督办刘湘整编川军。由参谋团组设点验委员会,分赴四川各军点验。在此基础上,按全国陆军番号,将川军整编为陆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二十二军(军长王缵绪)、第二十三军(军长潘文华)、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第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新编第六师(师长李家钰,旋扩编为第四十七军),共六个军一个师。参谋团成立川黔公路监理处,开发四川交通。 十月三日奉国民政府之命,参谋团改组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下简称“重庆行营”)。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杨永泰为秘书长。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次年三月,贺国光升任副主任,代行主任职责。 1936年 重庆行营成立江防要塞建筑委员会,分别建筑宜昌、重庆间要塞。 三月十三日重庆市公安局发表全市人口统计:全市共有七四,三九八户,三三九,二O 四人,其中男性为一九五,七二0人,女性一四三,四八四人。 四月十一日重庆市长张必果病死,四川省政府任命李宏锟代理。 六月十日成渝铁路工程局移渝办公。 1937年 三月二十一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 四月十四日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奉命到成都与刘湘会谈,要求川军让出重庆,停筑防御工事,十六日,刘湘接受;随后刘湘军撤出,中央军进驻重庆。

山东抗战大事记

1937年 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宛平县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8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湖北老河口设立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苏北及鲁南地区划为第五战区。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以国共两党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此后,山东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10月3日日军第十师团大举入侵山东,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在山东各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11月13日韩复榘率手枪旅贾本甲团及特务队去黄河北,与冯玉祥一起到前线督战。韩在济阳城郊遭日军袭击,日军屠杀中国军民近3000人,酿成“济阳惨案”。 12月22日夜,日军强渡黄河。23日向济南与周村进逼。24日夜,韩复榘率部放弃济南,向泰安、兖州撤退。日军一路于27日占济南,31日占泰安;另一路侵占淄川、张店、博山,沿胶济铁路东犯。 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文登县天福山发动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 12月26日姚仲明、廖容标等率领长山抗日志士在黑铁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宣布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 1938年 1月1日山东省委在泰安徂徕山大寺举行武装起义,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洪涛任支队长,黎玉任政治委员。 1月4日因韩复榘不战而逃,日军长驱直入。5日侵占邹县。8日晨济宁失陷。 1月10日日军侵占潍县、青岛。至17日,整个胶济铁路沿线地区被日军占领。 1月23日国民政府明令撤销韩复榘山东省政府职务,任命沈鸿烈为山东省政府主席。24日韩复榘被枪决。 1月26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在大汶口至新泰间伏击日军,打响了起义部队抗日第一枪。 2月上旬日军占领烟台、福山。3月7日,日海军在威海卫登陆。至此山东大部地区沦陷。 2月13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和特务队在理琪率领下,一举攻克牟平县城。理琪牺牲。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 3月中旬-4月中国军队为抵抗日军进攻,发起台儿庄会战。 4月19日日军强攻临沂城,制造了屠杀3000多人的“临沂血案”。 5月15日日军继续南侵。19日,日军侵占徐州。至此,山东全境沦为敌后。 6月下旬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第五战区第七游击纵队的围攻。中共苏鲁豫皖边区部队反击成功。 7月下旬八路军第五支队和津浦支队在庆云、盐山间发起黑牛王战斗,歼伪军千余人。 8月中旬张经武、黎玉带领中共中央分派给山东的干部近200人(内有红军干部20人),由延安出发来山东。 9月27日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司令部及政治部、教导处、警卫营各一部组成八路

抗日战争大事记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9日)1931年 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五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分沦陷。 1932年 1月28日,日军于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中国第19路军奋起抵抗。 3月9日日本扶植溥仪作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东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1933年 1月3日,日军攻占山海关。 3月3日,日军入侵承德,热河失陷。 3月9日,第29军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激战。 1935年 6月11日,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实际形成《何梅协定》。 6月27日,《秦土协定》签定。 6月28日,丰台事件发生,日军非法进驻丰台。 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8月5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提出对华三原则。 10月19日,红军抵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城),中央红军胜

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11月25日,日本策动的“冀东防共自制治委员会”成立。 12月9日,北平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12月25日,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 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24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7年 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7月28日,日军猛攻北平南苑,守军将领佟麟阁、赵登禹先后殉国。次日,北平失陷。30日,天津失陷。 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8月22-25日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全国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艰苦的持久战。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主力在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率领下相继挺进

水东根据地大事记1946睢县杞县太康抗战

1946. 1.1孟昭华弟弟孟昭章携妻在城隍庙看戏,因嫌一老妇挡住视线殴打,在场学生不平与护兵吵吗对打。孟昭华特务队来解围,用棍棒打伤学生数人。激起省立睢县中学学生愤怒,为笼络人心,孟昭华扣押殴打学生的凶手王启龙等四人,并向受伤学生慰问和道歉。 1.6分区颁布编组杞通独立团及睢杞太独立团命令。克威县大队为基础,调达生县大队两个连组建杞通独立团,毛春林团长,原克威县委书记李培棠政委,参谋长马俊伟,罗枫奇政治处主任后改29团。组建睢杞独立团,孙其昌团长,张申政委,4月份合并到三十团,孙其昌任三十团副团长,张申副政委。孙其昌任睢杞太独立团团长张伯源政委,参谋长柴洪泉,政治处主任史煌。睢太支队改编为睢太独立团,4月下旬并入三十团。睢太支队编入三十团。达生县大队重建,书记张超海兼政委,县长李良兼大队长,汤绍禹县委副书记,李紫明组织部长,李建光47年牺牲民运部长,米良县大队副政委,谢世田副大队长,随后改为通许县。两个连。 1.7冀鲁豫军区战友报以国民党在豫东的兽行为题报道国民党军队侵占水东后的暴行;掘毁水东烈士陵园,暴尸;杀人如麻,刀砍,枪杀,活埋,挖眼,闸刀,杞县纠庄村长刘学发被大卸八块,在县城南八卦亭村活埋22人,圉镇活埋18人;建银妇女;勒索强征;绑票截路。 1.8匡城战斗,分直,特务连,淮支,三十团九连击退伪张岚峰特二旅及睢县保安团千余人进攻。 1.10公布双十协定。 1.13停战令下,零时生效。水东党政军民在杞县板木召开庆祝和平大会,到会者万余人,崔廷,郑华,金绍山,芝圃县长陶钧安等及群众代表在会上讲话。郭馨坡围攻淮太西县委住崔桥联络站,绑架站长陈文选及助手,后淮太西交涉救出枪弹被扣留。 1.13停战令下,地委指示原调出各级公安人员仍回本县工作。睢县丁建华,李庆均,赵西典等人返回睢县,重建公安局。丁建华任局长,增建一个保卫队,共3个班,30余人枪,刘兴波保卫队长。

抗日战争大事记

抗日战争大事记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共14年抗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如果没有中国在远东战场牵制并消耗日军绝对主力,日本军国主义者很可能实现与德国法西斯的会师,进而实现其控制世界的狼子野心。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第一次淞沪会战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 1932年5月5日淞沪停战协定 1932年3月-5月长城抗战 1933年5月31日塘沽协定 1934年2月21日中国抗日联军成立 1935年5月《义勇军进行曲》首次唱出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 1936年6月26日 731部队成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1937年7月17日庐山宣言 1937年9月22日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 1938年3月14日台儿庄战役 1938年6月11日武汉会战 1938年7月1日论持久战 1938年10月10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陈嘉庚 1938年11月长沙“文夕大火” 1938年12月5日琼崖抗日独立队改编成立 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牺牲 1940年3月30日汪伪中华民国成立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牺牲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25日英属香港政府正式对日投降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1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2年5月25日左权牺牲 1942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发布 1944年4月豫湘桂战役 1944年6月4日松山战役 1945年7月26日《波兹坦公告》 1945年8月6日广岛核爆 1945年8月9日长崎核爆 1945年8月15日《终战诏书》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抗日事迹之抗战时期赵家棚大事记

抗战时期赵家棚大事记 1938年 1938年10月15日,日军扫荡赵家棚地区,洗却民众财物,纵火焚烧赵家棚集镇房屋数十间、柜台、家具不计其数。 1939年 2月,在“黄麻起义”中负伤辗转到安陆赵家棚的共产党员汪立波建立了中共张氏祠堂支部。这是安北的第一个独立支部,先后由汪立波、张世哲任书记。有5个小组,党员30余人。 5月9日,李先念率新四军鄂豫独立游击大队从河南竹沟南下,第一站到达安陆赵家棚,着手创立安(陆)孝(感)应(山)3县接壤区抗日民主根据地,领导与指导鄂中敌后军民抗战。 5月10日,李先念在赵家棚地区大小集镇以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司令员李威(李先念化名)的名义张贴布告,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扩大政治影响。 5月15日,李先念在赵家棚赵家祠堂成功地召天了安应孝3县接壤区军政人员和开明绅士50余人参加的联席会议。这是李先念挺进鄂中后首次召开的统战会议。会上,着重宣讲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阐明党的团结抗战的政治主张,与到会人员共商合作抗战事宜。在安应孝地区确立了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5月,新四军挺进团卫生队在赵家棚地区建立。 6月,该院名为挺进团赵家棚医院。1941年元月,发展成为新四军五师第三野战医院。 6月,独立游击支队挺进团修械所在安陆赵家棚成立。主要生产和修理枪械。所长许蓬芳,有职工10余人。1940年6月,该所工人大部分并入挺纵队修械所。 7月,中共应山县赵家棚区委成立。汪立波参加应山县委为成员,汪任区委书记。 8月4日至7日,敌伪军1000余人扫荡安陆赵家棚地区。李先念率领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挺身而出进团与之进行了3昼夜“捉迷藏”式战斗,毙伤敌伪数十名。 10月,中原局刘少奇委派机要员马书年从竹沟送一部15瓦的电台到安陆孙家店,由罗厚福转交给李先念。 12月,赵家棚加入鄂东抗日总队。后编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10团。 下半年,赵家棚区农民救国会建立。侯大寿任会长。 年底,赵家棚区妇女救国会建立。赵家棚区人民武装委员会建立。汪立波兼任主任。 1940年 1月中旬,李先念、任质斌、刘少卿率挺进纵队一、二团队由赵家棚出发,进入大小悟山,向阻挠新四军抗日的国民党支部鄂东19纵队第3支队刘梅溪部

1937-1940年历史大事记

1937年 1月13日,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由保安迁驻延安。 1月13日,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问世。 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保障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迅速完成对日作战的一切准备工作;改善人民生活。电文指出,如果国民党将上述五项要求定为国策,中国共产党愿实行如下四项保证: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坚决执行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15日,在国民党的五届三中全会上,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为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建议,提出关于恢复孙中山所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紧急议案。 2月12日-6月中旬,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叶剑英、林伯渠等同国民党代表顾祝同、张冲、贺衷寒、蒋介石等,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进行了多次关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谈判。在谈判中,周恩来多次重申中共中央向国民党三中全会所提出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并提出中国共产党草拟的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共同纲领。蒋介石等虽然多方延宕刁难,企图限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以达到其“溶共”

的目的,但也不能不在原则上承认国共合作抗日,并同意红军编为三个师四万五千余人。 2月15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举行,实际上确定了与共产党的再次合作。 3月23日-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开扩大会议,讨论目前国内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并着重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中共中央曾给张国焘以充分的改正错误的机会,并分配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职务。张国焘表面上承认错误,实际上准备最后叛党。翌年4月,张国焘逃出边区,在武汉投入国民党特务集团。4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 4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告全党同志书》,号召全党“为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权利,实现对日抗战而斗争”,指出“在目前新阶段内,我党工作中心的一环,应该是抗日的民主运动的发展”。 5月2日-14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有苏区、白区和红军代表参加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当时称苏区代表会议)。毛泽东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结论,强调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会议批准了遵义会议以来党的政治路线,为迎接全国抗日战争的到来,作了重要准备。会后,中共中央还在延安召开了白区代表会议。会上,刘少奇作了《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的报告。会议总结了

抗战期间溧阳大事记

抗战期间溧阳大事记(二次整理版,资料来自溧阳书画网、史剑新等)【1932年7月,中共溧阳特别支部成立前马贫农会,带领灾民抗租。(同年2月爆发了前马灾民与豪绅械斗,影响波及全县。前马是溧阳最早建立中共党支部的地方)】【1932年8月,中共前马支部成立。】 【1937年12月1日,日军攻占溧阳城,溧阳一次沦陷。为防范日军抢掠,前马成立自卫团,以前马碉楼为制高点,武装保卫家园。】 【1938年1月4日,日本侵略军退出溧阳。】 【1938年1月9日,日军撤离溧阳城,乘此空隙,国民党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部参谋詹汝民带军入城。】 【1938年3月19日,日军二次入侵溧阳城,詹汝民以所谓“焦土抗日”为名,放火烧毁码头街后仓皇逃离溧阳。其时,码头街火光冲天,浓烟蔽城。码头街多是砖木结构老屋,许多大户商号、雕梁画栋被烧毁,数百年商业精华已是残垣断壁、一片废墟。】【1938年5月25日,日军发动驻南渡、别桥等地的伪军百余人攻打前马。前马自卫团反击,击毙日军数人,副团长陈敬生等三人阵亡。当天,日军占领前马,烧毁陈氏宗祠德馨堂和多家民房、商铺,前马碉楼竖起太阳旗。】 【1938年6月12日,陈毅领新四军一支队抵达竹箦,9月初,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移驻皇赘村(今王渚村),9月13日移驻宋巷里,11月移驻水西村。】 【1938年9月20日,日本侵略军二次退出溧阳。】 【1939年,陈毅带领的新四军选择码头街邹人龙杂货铺为地下联络站,以卖香烟为掩护搜集城内敌伪情报,也是中共溧阳地下党组织联络点。同年,陈毅于前马水西村创办溧阳光华中学。码头街协成卷烟号经理狄全法,为新四军筹款。永新布店经理周葆生,掩护新四军地下党沈锁泉(新四军地下党区长沈啸森胞弟)脱险。码头镇镇长王建兴,为新四军缴获一百多石大米。】 【1940年2月23日,日本侵略军入侵,溧阳第三次沦陷。】 【1940年2月27日,日本侵略军退出溧阳。经此三度沦陷,溧阳城内市房付诸一炬,瓦砾满地,焦木纵横,断壁危墙,目睹这种情景,不觉惨烈泪下。(据《江南日报》)】【1943年日伪时期,10月18日,日军最后一次占领溧阳城,日军驻军司令重滕。日伪在码头街设立中国东和贸易公司溧阳办事处,抢购稻谷、废金属、桐油、树柴。拆除西门洋桥铁质扶栏供敌特使用】。 【1945年8月18日,新四军苏浙军区二、三支队,由王必成带领整编溧阳地方武装,攻打溧阳城汪伪和驻城日军,消灭汪伪一个师部,守城日军多人死伤,日军弃城由水路逃跑。】 【1945年8月22日,溧阳城光复。】 谢升标,曾任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1937年,参加吴淞、大场诸役,奋勇杀敌。一度进入江苏溧阳县城,严惩汉奸组织“维持会”首恶陈燮坤等6人。不久,退据张渚、湖汶一带,吸收爱国青年千余人入伍。转战苏、浙、皖边境,屡予敌以重创。1938年4月,日军进逼溧阳,他率部出击敌后,旋以弹尽援绝,壮烈殉国。 吴中正(1920-1945),曾用名洛山、梦卿,平湖衙前人。小学华业后去上海某烟纸店当学徒。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8年参加新四军,31年任苏南根据地溧阳县财经科长。34年8月,他组织和发动溧阳人民为配台新四军主力部队解放溧阳作准备,并提供了日伪军布防资料。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二、三支队根据提供的资料,拔除暗堡,开灭了两个团的伪军和部分日军,8月19日溧阳解放。10月中甸,新四军苏浙军区奉命

抗日战争历史资料

抗日战争历史资料 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以及大事记,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抗战大事记 1931.9.18,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就此展开; 1932.1.28,日军于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在上海建立侵华桥头堡;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同年在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7.7.7,日寇于北平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1937.8.13,日军发动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8.13;;11.12)就此展开; 1937年9月至11月,太原会战展开,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并于9.25.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所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忻口之战十万将士壮烈殉国; 1937.12.13,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血腥屠杀; 1937年年底1938年5月,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以徐州为中心展开徐州会战,其中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 1938.6.12至10.27,武汉会战展开。武汉会战后抗战由战略防

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军主动发起“冬季攻势”,取得一定战果; 1940.5月至6月,枣宜会战展开,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 1940.8月至12月,百团大战; 1942年起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参战,于1945年与美英军队配合初击败侵缅日军; 1944年抗战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1945.8.6与8.9,美军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8.9,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 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9.2,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5.9.9,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1948.12.23,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于东京巢鸭监狱被处以绞刑。 根据这个大事记选择你所感兴趣的事件去搜索一下就好。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 为什么许多抗战老兵都不愿提及过去 崔永元和制作团队用8年时间采访3500人最终完成的纪录片《我的抗战》,不是重新书写抗战史,而是反映普通的生命个体在战

抗日战争大事记 年表整理

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国民党不抵抗政策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2.03伪满洲国建立东北三省沦陷一·二八事变淞沪守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迫使日军三易主帅(关内) 1933日军向长城沿线蚕食,觊觎华北门户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3.01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安德馨,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喜峰口失而复得 1933.05收复多伦,冯玉祥,吉鸿昌(中共),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关内) 1935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陕北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12.09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举行游行示威 1936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关外) 1936.12.1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1937.07.07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 1937.08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1937.08.13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1937.08.14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09《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

工农红军改编→八路军(朱德,彭德怀)红军游击队→新四军(叶挺,项英)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37.11上海失守 1937.12南京沦陷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 *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 1938.05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1938.10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0.05湖北枣宜会战,国民党张自忠殉国 1940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率八路军,华北 1941.12.08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2.09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2.01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重要战场 1944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春延安,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当时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945.05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1945.07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08.06&07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38年大事记

1938年大事记 1938年,是一个充满战火和动荡的年份。全球范围内的大事件众多,其中尤以中日战争的爆发成为当时最受关注的焦点。在这个年份里,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和事件。以下是1938年的一些主要事件。 1. 中日战争爆发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冀东时与中国爆发了全面战争。在中国领土广袤,资源丰富的情况下,中华民族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抵抗战胜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并驱逐它出中国。但到了1938年,日军开始从河南北部发动全面攻势,带动了全面的中日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45年才结束。 2. 纳粹德国对欧洲的侵略 在欧洲方面,纳粹德国攻击奥地利并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这导致了广泛的国际关切和动荡。这些事件为二战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引爆点。 3. 毛泽东提出“抗日救国”的口号

在中国战场上,毛泽东提出了“抗日救国”口号,呼吁中国人民必须 团结在一起抵抗外敌侵略,并反对封建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4. 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外交纠纷 由于日本向中国进行的大规模进攻,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 紧张,两国接近交战的边缘,而这种紧张态势直到二战爆发才有所缓和。 5. 英国和法国与纳粹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 1938年9月,英国和法国与纳粹德国达成了《慕尼黑协定》,英国和法国同意让捷克斯洛伐克失去苏台德半岛的控制权,这是历史上一次 非常突出且受到批评的外交事件,被认为是对某个国家的叛卖行为。 总之,1938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全球的政治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造就了新世界的到来,同时,也 带来了战争和灾难。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让我们珍惜和平、珍惜历史的经验教训,用理智和勇气继续前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第16课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 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 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一、日本侵华原因 1.日本: (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 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 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 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 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 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全面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 三、全民族抗战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原因 (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 3.全民族抗战的史实 (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12 2.潘家峪惨案 1941 3.七三一部队

五、抗战的胜利 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2.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胜利原因 (1)日本: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全民族的抗战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

1931年大事记

1931年大事记 一、九一八事变:开启东北危机 1. 发生时间:1931年9月18日 2. 事件经过: 九一八事变,即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东北的行动,标志着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当时,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盗窃炸毁一段铁路并做假旗以嫁祸中国。作为借口,日本发动进攻中国东北,先后占领了沈阳、大连等重要城市。这一事件导致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引起了全国范围的抵制运动。 3. 影响: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抗日,中华民族壮怀激烈的爱国情绪激发,鼓舞了全国团结抗战的信心。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进行残酷统治,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为抗日战争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二、东北民众觉醒:各地抵制运动兴起 1. 抵制日货运动 1.1 大规模罢市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市运动,民众抵制购买日本商品,维护国民经济。 •这一抵制运动在东北地区特别活跃,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1.2 停止交易日本货币 •各地商会普遍宣布停止交易日元,不接受日本货币作为交易媒介。 •这一行动严重影响了日本的财政经济,迫使日本经济困境加深。

2. 崛起的抵抗精神 2.1 东北义勇军的成立 •九一八事变后,很多东北出身的军人离开日本军队,回到家乡组成东北义勇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武装斗争。 •东北义勇军的形成标志着民族抵抗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2.2 组织抵日团体 •全国各地广泛组织抵日爱国团体,包括妇女团体、学生团体等,号召民众抵制日本货物,积极参与反日行动。 •这些团体的活动凝聚了国内爱国力量,为抵抗日本的侵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东北混乱局势:乱局中的机遇与挑战 1. 东北事变蔓延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进一步扩大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占领一系列城市和重要地区。 •东北地区陷入混乱局势,中国民众生活困苦,社会秩序严重受损。 2. 东北军事抵抗 •中国东北地区的抵抗势力积极对抗日本侵略,东北军队与日本军队进行血战。•虽然存在一定的抵抗精神,但由于抵抗组织的分散,东北的抵抗势力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合,对日本侵略者形成威胁。 3. 日本统治下的东北 3.1 军事统治 •日本在东北地区实行军事化统治,强行推行军国主义教育,压迫和剥削当地民众。 •东北人民深受其害,反抗意识进一步激发。

洪洞抗战大事记

洪洞抗战大事记 在中共洪洞地方组织分布示意图上,汾河流域将洪洞县东西划分。70余年前,在汾河两畔1600平方公里的槐乡大地上,燃起了救亡图存、抵御外敌的抗日烽火。 洪洞县是南同蒲线军事要地,晋南重镇临汾的北门户。从军事上讲,洪、赵是抗日政权太岳区的前沿阵地,也是日军“扫荡”岳南、岳北河晋西北集结兵力的主要地区,所以洪、赵地区对日寇斗争异常激烈。 近日,记者来到洪洞县辛村乡马牧村的八路军总部驻马牧村旧址——许家大院。 “这里是赵城首富马牧村许荣学家的书院,整个院子是一个四合院的格局。抗战期间,损坏比较严重,全都成了破旧的砖瓦房。2012年,村里对整个书院进行了翻修,所以现在看着比较新。”在负责看管书院的村民许鹏飞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许家大院。 八路军总部会议室、司令部电台科、通讯室、作战室……宅院格局工整,屋舍整齐干净,褐色的门窗,搭配灰色砖瓦,让人感觉古朴又大方。走进房间,墙壁上悬挂着一个个展板,记录着洪洞县八年的抗战历史。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路军总部进 驻洪洞,领导抗日。

“八路军在洪、赵入驻共92天,其中在马牧就呆了52天。在抗战期间,这里就是八路军总部驻扎的地方,他们就是在这里开展作战行动的安排、部署。”一旁的洪洞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孔小平说道。 1938年2月24日,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了洪洞城。 3月3日,日寇的一部分精兵从临汾到达曲亭驻扎下,开始到处搜查,任意抢夺。当晚把全街市家户的桌、椅、床、柜等家具随处堆积起来,点火焚烧,从东门到西门的房舍火焰冲天,一直烧到第二天清晨,燃烧300多间房舍,昔日的繁华街市被烧成一片废墟。 惨不忍睹日军暴行 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日寇对洪洞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一起起惨绝人寰的悲剧。 1938年4月23日清晨,占据赵城的日军和田所部出动一个营的兵力,分三路过河突袭李村,刺杀村民25人,在赵城地区制造了第一起暴行——李村路路沟惨案。 日本侵略军占据赵城县城后,群众自卫武装不断过河夜袭日军。该村青年曾配合自卫队深夜爬上城墙,将日军一门迫击炮抛在城下,抬回村中。驻守日军早有报复之心。当日军包围李村,会师曹家庄搜山时,在路路沟沟畔一窑洞中,发现数十名群众躲藏在内,日军发现,直接将他们杀害。全村25人惨遭杀害,致伤两人,其暴行惨不忍睹。 霍山南麓九箕山之东,油耳山村对面山上的一个亭子,里面刻着“油耳山惨案”的纪念碑,向人们无声地讲述着发生在这里的一段泣血历史和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湖南抗日战争史

湖南抗日战争史 湖南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留下了许多抗战故事。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湖南抗日战争史,供大家分享。 湖南抗日战争史:湖南境内的六次会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沉重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氛。其中,1939年9月至1945年6月,在湖南省境内发生了六次大的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的会战。这六次会战主要是长沙会战三次与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和湘西会战。各次会战情况分别是: 第一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39年9月14日至10月10日,主要战役区域是湖南省长沙及其附近地区。中国军队指挥官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参战兵力24万余人。日本军队指挥官为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参战兵力10万余人。战役结果中方伤亡4万余人,日方伤亡3万余人. 第二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41年9月6日至10月11日,主要战役区域还是湖南省长沙及其附近地区。中国军队指挥官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参战兵力30万余人。日本军队指挥官为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参战兵力16万余人。战役结果中方伤亡6万余人,日方伤亡3万余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41年12月19日至1941年1月16日,主要战役区域仍然是湖南省长沙及其附近地区。中国军队指挥官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参战兵力30万余人。日本军队指挥官为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参战兵力12万余人。战役结果中方伤亡2.8万余人,日方伤亡5.6万余人.。 常德会战,发生于1943年11月2日至12月15日,主要战役区域是湖南省常德及其附近地区。中国军队指挥官为第六战区代司令长官孙连仲、常德城守备、第74军第57师师长余程万,参战兵力21万余人。日本军队指挥官为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参战兵力10万余人。战役结果中方伤亡6万余人,日方伤亡4万余人.。

云南抗战大事记

云南抗战大事记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面向东南亚和南亚,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南即成为中国正面战场的大后方和战略基地;1940年9月,日军占领越南北部,进逼滇越边境,云南开始成为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云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线两大战场(中国抗日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结合部;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北和滇西怒江以西的中国领土,云南又成为中国抗战的最前线。在八年抗战中,云南人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龙云主动请缨 1937年8月上旬,云南省主席龙云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商讨全国抗战大计。途经西安,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和叶剑英搭乘他的专机同往与会。会议期间,龙与朱、叶就国共合作、团结抗战问题反复交换了意见,深受鼓舞,抗战信心大增。在南京会议上,龙云对抗战形势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上海方面的战争恐难持久,如果一旦沦陷,南京即受威胁,也难固守。上海即失,即无国际港口,国际交通顿感困难了”。他认为,“国际交通应当预先作准备,即刻着手同时修筑滇缅铁路和滇缅公路,可以直通印度洋。公

路由地方负担,中央补充;铁路则由中央负责,云南地方政府可以协助修筑。”龙云的这一看法得到了蒋介石的完全赞同,他还答应蒋介石派出两个军开赴前方作战。龙云成为云南抗日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决心和勇气。 滇军抗战出征 1937年8月22日,龙云回到昆明,立即着手筹组滇军出征。他将当时云南省已有的6个步兵旅编成第60军:军长卢汉、参谋长赵锦雯、182师师长安恩溥、183师师长高荫槐、184师师长张冲,全军3个师,6个旅,12个团,共约4.7万人。10月5日,在昆明巫家坝操场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出征大会。参加誓师大会的近10万之众,卢汉军长戎装整肃,郑重宣誓,省主席龙云发表训词。全省各界热烈欢送,万人空巷,规模盛大。60军将士步行40余日,到达湖南常德待命,沿途受到各地人民及抗日救国团体的盛大欢迎和慰问,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将士的抗日斗志和决心。部队到达武汉后,蒋介石特嘱卢汉,让部队顺汉口繁盛市区绕行一周,向驻汉外国使节及侨商各界显示军威和力量,表示我们尚有如此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之师正开赴前线,同时鼓舞斗志,使全国抗日军民增强信心。杜聿明曾说:“中央军同这支云南军比起来,军容上似有逊色。”在武汉期间,军部请来作曲家冼星海、任光和女诗人安娥,专门为60军创作了一首

抗战时期安阳地区大事记

(摘自:小伙子学飞翔鲁西南抗战纪念馆@新浪微博) 民国26年(1937年) 7、8两月,阴雨连绵49天。安阳河在崇义村东决口,卫河漫溢,安阳东部及内黄、滑县大部土地被淹,造成重灾。 10月13日,日军飞机轰炸安阳。 10月19日,国民党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兼三十二军军长商震率部由正定转战到安阳。总司令部驻汤阴后李朱村。当时退至漳河以南的还有汤恩伯的二十军团等。是日拂晓,日军500余人从观台附近游过漳河,受到二十军团五十二军二十五师的抗击,敌我双方在漳河两岸激战,相持到23日,日军伤亡惨重,退回邯郸、武安一带。11月2日,二十军团奉命援晋。敌十四师团乘势于3日强渡漳河南犯。河防部队三十二军一四一师补充二团浴血抗敌,团长陈行先等壮烈牺牲。4日凌晨,安阳火车站失守。城内守军一四二师(崔翼部)孤军苦战。5日下午2时,城池失陷。日军从小西门突入,沿大院街、北马道、北门西、北大街,疯狂奸掳烧杀,共屠杀居民1000余人,烧房2000余间,奸掳无数。 11月中旬,日军改安阳县为彰德县,扶植汉奸萧瑞臣为维持会会长、县知事。 11月27日,日伪河南省自治政府在安阳成立,萧瑞臣任伪自治政府主席。于文成(海城人)接任伪彰德县知事。 11月,中共冀鲁豫特委以六河沟和峰峰矿工为主,组建八路军一二九师太行第四游击支队,纪德贵任支队长,活动在漳河两岸之磁县、武安、林县、安阳一带,发动群众,惩治汉奸,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日军。 同月,中共党员平杰三在濮阳、内黄、滑县交界地区,恢复中共濮内滑中心县委。濮内滑3县交界区之井店、千口、化村、太平等地,迅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7年(1938年) 1月,重建中共直南特委,特委书记朱则民,副书记刘大风,组织部长王从吾,宣传部长刘汉生。领导内黄、滑县、汤阴、清丰、大名、南乐、濮阳、长垣、东明等县人民的抗日斗争。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二日)拂晓。日军两个大队自安阳南侵,遭到驻魏家营、中所屯一带国民党五十三军某部阻击,日军死亡450余人。激战至午,抗日官兵全部壮烈殉国。日军攻入魏家营,疯狂报复,残杀村民108人。 2月,中共濮内滑中心县委组建抗日武装——河北濮阳专署民军第八大队,平杰三任大队长,辖3个中队,即千口中队,化村、太平中队,井店中队。不久与中共直南特委所属四支队合并,东渡硝河对日作战。 3月,冀察游击队司令孙殿英率队进驻林县,不久接受国民党收编,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五军。 3月30日,国民党第一战区游击第三支队司令李福和,率部在林县投降日军。日本驻北平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寺内寿一大将封其为皇协军第一路军,李福和为军长。欲扶植其建立“东方佛朗哥政权”。驻防曲沟、水冶、李珍一带,军部设在水冶镇。 4月8日,日军在滑县陈营大屠杀。杀害村民126人,烧房722间,烧死牲畜80余头。 5月,中共濮内滑中心县委解体。中共濮内滑边区工委在濮阳千口成立,对外称八路军工作团,刘汉勋任书记。 6月11日,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部进驻林县杨耳庄、任村一带,转战安阳,打击日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