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化因子受体CCR研究概述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72.50 KB
- 文档页数:7
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复方甘草酸苷对其的影响目的测定趋化因子CCR3、CCR5的变化,探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以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疗效。
方法分为HSP患儿对照组、治疗组和健康儿童组3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紫癜组治疗前后及健康组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水平。
结果紫癜组与健康组比较,CCR3明显升高,CCR5明显下降,比较存在极大差异(P<0.05)。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CCR3降低,CCR5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差异大于对照组。
结论HSP存在Th1/Th2失衡,复方甘草酸苷治疗HSP疗效确切,可能通过某途徑改变Th1/Th2,从而发挥作用。
标签:过敏性紫癜;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复方甘草酸苷过敏性紫癜(anaphlactoid purpumra)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迄今尚无特效疗法。
多数学者认为与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尤以Th1/Th2失衡为多[1-2]。
近几年已有报道,复方甘草酸苷对治疗HSP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通过复方甘草酸苷治疗HSP,并检测健康儿童及HSP患儿治疗前后的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的水平,来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HSP治疗的效果,证实Th1/Th2失衡是HSP发病机制之一。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HSP患儿40例,年龄4~1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入选标准:①符合第7版《儿科学》HSP诊断标准[3];②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均为正常;③治疗前均无免疫抑制剂应用;④无自身免疫性疾病;⑤无严重感染;⑥对所用药物成分既往无过敏史;⑦首次发病;⑧排除紫癜性肾炎或肾型。
另将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排除有哮喘、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病史并且近1个月无感染史,尿常规正常者的10例作为正常儿童组,各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摘要】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的表达,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分别收集健康人组、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外周血,进行荧光标记和红细胞裂解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CR7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健康人组相比,术前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各亚群中CCR7的表达明显下降,术后CCR7在外周血T细胞各亚群的表达明显升高。
CCR7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Ⅰ、Ⅱ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CR7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胃癌患者(P<0.05)。
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相关。
【关键词】胃肿瘤;受体;趋化因子;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receptor CCR7 in peripheral lymphocytes of gastric carcinom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20 healthy persons and 3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urative gastrectomies. The expression of CCR7 in the lymphocytes was determined by flowcytometry after red cells had died and labeled with fluorescence mAb.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CCR7 in the gastric carcinom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curative gastrectomie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CR7 was increased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TNM stage (P<0.05).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CCR7 is downregulated in gastric carcinoma peripheral lymphocytes and relates to the clinical TNM stage.Key words: Gastric tumor; Receptor; Chemokine;Lymphocytes; T lymphocyte subsets趋化因子受体是G蛋白偶连的跨膜受体,选择性地表达在靶细胞表面。
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孔凡华;王鹏【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CCR7的表达(鳞癌23例,腺癌14例,腺鳞癌3例),阴性对照标本采用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结果免疫组化显示CCR7在25例(62.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和1例(5%)癌旁正常肺组织中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RT-PCR显示CCR7 mRNA在29例(72.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和2例(10%)癌旁正常肺组织中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CCR7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局部浸润有关,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免疫组化和RT-PCR法显示CCR7表达对肺癌淋巴结转移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100%)、77.8%(61.1%)、84%(75.9%)、93.3%(100%).结论 CCR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CCR7的表达可作为预测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候选指标之一,对指导肺癌的靶向治疗具有一定价值.【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1)001【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趋化因子受体;淋巴结转移【作者】孔凡华;王鹏【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1转移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生物学特征,肿瘤的转移又有嗜器官性。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在恶性肿瘤生长、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报道,乳腺癌[1]、胃癌[2]、甲状腺癌[3]中CCR7的表达与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但有关肺癌组织中CCR7的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报道较少,我们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CCR7蛋白和CCR7 mRNA的表达及其与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中国癌症杂志》2012年第22卷第7期 CHINA ONCOLOGY CHINA ONCOLOGY 2012 Vol.22 No.7510趋化因子受体CCR6及其配体CCL2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关系的实验研究蔡昕怡 杨之斌 李云峰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大肠癌中心,云南 昆明650000 [摘要] 背景与目的:趋化因子受体及其配体在肿瘤特异性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人趋化因子受体6(human chemokine receptor 6,CCR6)及其配体(CC chemokine ligand 20,CCL2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
方法:取液氮保存的50例结直肠癌标本,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组织中CCR6、CCL20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差异。
结果:CCR6及CCL20 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灶中高表达,并且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CCR6 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病灶中的表达比在肝转移灶中高。
相反,CCL20 mRNA和蛋白在肝转移灶中的表达比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
结直肠癌组织中CCR6及CCL20 mRNA和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
结论:CCR6与其配体CCL20特异性结合,可能参与调节介导结直肠癌向肝脏特异性转移过程。
[关键词] 趋化因子;人趋化因子受体6;CC亚族趋化因子配体20;结直肠癌;肝转移 DOI:10.3969/j.issn.1007-3969.2012.07.006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2)07-0510-07The study of the expression of human chemokine receptor CCR6 and its ligand CCL20 in liver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CAI Xin-yi, YANG Zhi-bing, Li Yun-feng (Colorectal Cancer Center,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Yunnan Cancer Hospital, Kunming Yunnan 650000, China)Correspondence to:Li Yun-feng E-mail:liyunfeng@ [Abstract ] Background and purpose :The human chemokine receptor and its lig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 metastasis. 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human chemokine receptor 6 (CCR6) and its ligand CCL20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and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ological performance and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which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iver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CRC) taking surgical operation were sampled. CCR6/CCL20 expression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real-time QF-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in different tissues from CRC patients. Results :CCR6 and CCL20 expressions were signi fi cantly higher in primary colorectal cancers and liver metastasis than the surrounding tissue. Both CCR6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were higher in primary colorectal cancers than in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 while on the contrary, it was higher in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 for CCL20. There was no evidence show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CR6/CCL20 and gender, age or pathological type. Conclusion :Specific 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CCR6 and CCL20 may take part in mediating and modulating the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Key words ] Chemokine; Human chemokine receptor 6; CC chemokine ligand 20;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960445)。
趋化因子受体CCR6及其配体CCL20与结肠癌肝转移关系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人趋化因子受体6(CCR6)及其配体CCL20的表达与结肠癌肝转移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93例患者的结肠癌组织、正常肠黏膜组织及其中14例结肠癌肝转移组织、肝转移灶旁肝组织中CCL20及CCR6 mRNA表达情况,分析比较其差异。
结果:CCR6及CCL20 mRNA在结肠癌和肝转移灶中高表达,并且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肠癌组织中CCR6及CCL20 mRNA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与TNM分期有关(P<0.05)。
结论:CCR6及其配体CCL20可能参与调节结肠癌向肝脏特异性转移过程。
结肠癌总发病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占恶性肿瘤的第3位[1]。
我国虽较发达国家发病率低,但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2]。
其远处转移主要通过血管与淋巴管的机械运输作用,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趋化因子参与了肿瘤的远处转移[3-5]。
本研究检测93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的肝转移组织中CCR6、CCL20 mRNA的表达,探讨信号转导通路成员CCR6及其配体CCL20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证实结肠癌。
其中男49例,女44例;年龄29~86岁,中位年龄67岁;TNM分期Ⅰ期7例,Ⅱ期39例,Ⅲ期28例,Ⅳ期19例,其中14例发生结肠癌肝转移。
术后病理组织学类型包括:高中分化腺癌69例,低分化腺癌24例。
1.2 入选标准(1)手术根治切除后病理诊断结肠癌;(2)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TNM分期为Ⅰ~Ⅳ期;(3)手术方式包括开腹及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包括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切除术,行常规淋巴结清扫;(4)手术前未接受放化疗和生物治疗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关键词】乳腺肿瘤;,转移;,淋巴结;,CCR7Effect of chemokine receptor CCR7 in breast cancer tissue on lymph node metastasis【Abstract】 AIM: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chemokine receptor CCR7 protein and its mRNA in breast carcinoma, and to discus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chemokine receptor CCR7 mRNA and protein in 42 cases of breast carcinoma and 10 cases of breast fibroadenoma tissue were detect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nd SP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RESULTS: There were 18 cases of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CR7 mRNA and 15 of CCR7 protein in 42 cases of breast carcinoma tissue.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CCR7 protein (11.1%) in patients without lyphm node metastasi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54.2%) in patients with lyphm node metastasis (P<0.01). The positive rate in clinical stage Ⅰ,Ⅱ and Ⅲ were 0%, 39.1%, 60.0%,respectively (P<0.01).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CR7 was correl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s well as clinical stage. CONCLUSION: CCR7 may contribute to lyphm node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Keywords】 breast carcinoma; metastasis; lymph node; CCR7【摘要】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 方法: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CCR7的表达. 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CCR7 mRNA表达42.9%, CCR7蛋白表达35.7%,在乳腺纤维腺瘤中仅有1例CCR7 mRNA表达. 无淋巴结转移者CCR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1.1%(2/18),而有淋巴结转移阳性表达率为54.2%(13/24)(P<0.01);临床TNM分期Ⅰ,Ⅱ,Ⅲ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9.1%,60.0%(P<0.01). 结论:CCR7可能是介导淋巴结转移和组织浸润的重要机制之一.【关键词】乳腺肿瘤;转移;淋巴结; CCR70引言目前肿瘤细胞向淋巴结侵袭转移的机制仍然未完全阐明. 趋化因子受体CCR7(CC chemokine receptor 7)在多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它及其配体在引导这些细胞向淋巴组织或器官归巢中起主导作用. 最近的研究发现,它也在恶性肿瘤细胞上表达,并且在肿瘤细胞淋巴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我们检测乳腺癌细胞株和乳腺癌组织中CCR7的表达水平,以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1.1材料人乳腺癌MDAMB231和MDAMB435s细胞培养用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L15培养液(Gibco公司),人乳腺癌MCF7细胞培养用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Gibco公司),培养条件为37℃,50 mL/L CO2饱和湿度. 200403/200412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手术42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均为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29~72(中位43)岁,手术后常规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1.2方法1.2.1RTPCR组织100 mg在液氮中研碎后,用Trizol试剂(Invitrogen公司)提取总RNA,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RNA浓度. 采用逆转录试剂盒(Promega 公司,A3500)合成cDNA,配制20μL 反应体系:RNAsin 20 U,Oligo (dT) 150.5 μg,RNA模板1.5 μg,逆转录缓冲液1 mmol/L,AMV反转录酶15 U,dNTPs1 mmol/L,MgCl2 25 mmol/L,混匀后42℃反应1 h,95℃ 5 min,4℃放置10 min. PCR反应体系50 μL:模板cDNA(约50 ng),上、下游引物(各50pmol/L),94℃ 4~5 min,立即冰浴,瞬时离心,加入PCR缓冲液(4.8 μL),MgCl2(3.8 μL),dNTPs(0.9 μL),Taq酶(Promega公司,M1661) 2.5 U,最后加无核酸酶的水定容为50 μL. RTPCR引物:上游5′AAGGGTCAGGAGGAAGAGGA3′,下游5′GGCTGGTCGTGTTGACCTAT3′ (102 bp). 反应条件为: 95℃预变性5 min,94℃ 60 s,56℃ 60 s,72℃ 60 s,30个循环. 同时应用βactin作为内对照,引物:5′CGGTTGGCCTTGGGGTTCAGGGGG3′,下游5′ATCGTGGGGGCGCCCCAGGCACCA3′(242 bp),引物由上海华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PCR产物5 μL经2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1.2.2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法,鼠抗人CCR7一抗(R & D公司),其他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用已知阳性结果标本切片作为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ER,PR以细胞核有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CCR7以细胞膜或细胞质呈现棕黄色为阳性细胞(图1). 高倍镜下连续计数5个视野,染色细胞数>25%定为阳性,≤25%为阴性.A: ER阳性; B: CCR7阳性.图1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200(略)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5进行χ2检验.2结果经RTPCR扩增后,产物为102 bp的片段,在乳腺癌组织中有18例(42.9%)检测出CCR7 mRNA的表达(图2) ,在3种乳腺癌细胞株中,MDAMB435s表达阳性,而乳腺纤维腺瘤中仅有1例(10.0%)表达阳性. 乳腺纤维腺瘤10例无CCR7蛋白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35.7%(15/42)表达阳性. CCR7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ER和PR阳性表达无关(P>0.05). 无淋巴结转移者CCR7阳性表达率为11.1%(2/18),而有淋巴结转移阳性表达率为54.2%(13/24),其中淋巴结转移数3个以内者阳性率46.2%(6/13),4个以上者阳性率63.6%(7/11),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临床TNM分期Ⅰ,Ⅱ,Ⅲ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9.1%,60.0%(P=0.005,表1). 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的CCR7 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均为阳性,乳腺癌组织中CCR7 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也有很高的一致性,18例CCR7 mRNA表达阳性病例中14例蛋白表达阳性,24例CCR7 mRNA表达阴性病例中23例蛋白表达阴性.M:Marker;1:MDAMB435s乳腺癌细胞株;2,3:乳腺癌组织;4:乳腺纤维腺瘤;5: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6:MCF7乳腺癌细胞株.图2CCR7 RTPCR扩增电泳图(略)表1乳腺癌组织CCR7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略)bP<0.01 vs相应项目.3讨论肿瘤细胞由原发灶向区域淋巴结转移与一些蛋白水解酶和生长因子有关,如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血管生长因子C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等[1-3],然而内在趋化吸引因子可能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步骤. Mashino等[4]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了64例胃癌组织标本,其中68.8% CCR7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60%为阳性,并且CCR7表达阳性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组织学分级差、分期晚和预后差相关,由此提示CCR7及其配体的相互作用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有学者通过胃镜活检组织检测CCR7和VEGFC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指导手术范围的可能性[5].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CCR7 mRNA表达也是判断淋巴结转移独立的预后指标[6]. 乳腺癌细胞株CCR7有不同程度表达,且与趋化活性和侵袭力相关[7]. 在本组乳腺癌组织中CCR7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而与肿瘤大小、ER和PR阳性表达不相关. 由于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而CCR7表达可能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Tamamura等[8]发现在体外CXCR4拮抗剂T140,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移行,在人乳腺癌裸鼠动物模型中,可以降低肺转移的发生. 因此,淋巴细胞归巢途径与恶性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途径相似,CCR7及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介导淋巴结转移和组织浸润的重要机制之一,针对性的拮抗剂有望成为恶性肿瘤治疗新的靶点.参考文献[1]王新友,王岭,王辉,等. 乳腺癌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 9的明胶酶谱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1):1015-1017.[2]李伟,张建国. 乳腺癌中肿瘤相关淋巴管生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5,8(2):67-68.[3] Randolph GJ, Angeli V, Swartz MA. Dendriticcell trafficking to lymph nodes through lymphatic vessels [J]. Nat Rev Immunol, 2005,5(8):617-628.[4] Mashino K, Sadanaga N, Yamaguchi H, et al.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receptor CCR7 is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rcinoma [J]. Cancer Res, 2002,62(10):2937-2941.[5] Yan C, Zhu ZG, Yu YY, et al.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and chemokine receptor CCR7 in gastric carcinoma and their values in predict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 [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4, 10(6):783-790.[6] Takanami I. Overexpression of CCR7 mRNA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rrelation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J]. Int J Cancer, 2003, 105(2):186-189.[7]马飞,宁力,张颖妹,等. 趋化因子受体CCR7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趋化与侵袭[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20):1883-1886.[8] Tamamura H, Hori A, Kanzaki N, et al. T140 analogs as CXCR4 antagonists identified as antimetastatic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J]. FEBS Lett, 2003, 550(13):79-83.。
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摘要】目的探讨CCR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
方法选取2006-2009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55例和2009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腺瘤患者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中的CCR7的表达。
结果 CCR7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CR7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CR7在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的甲状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CR7的阳性表达率与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CCR7参与了甲状腺癌的进展,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癌预后的指标;CCR7高表达提示甲状腺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抑制它的表达可能成为甲状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关键词】甲状腺癌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它和靶细胞膜上相应的趋化因子受体特异性结合,可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凋亡、损伤、肿瘤生长转移等多种病理和生理的过程。
2001年Muller等[1]首次提出肿瘤细胞利用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特异性结合实现了靶向转移的理论。
表达情况少有报道[2]。
本研究通过检测CCR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它在甲状腺癌的形成,发展和转移中所起的作用,并为临床探索甲状腺癌新的靶向治疗方法,更为精细的病理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相关依据。
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标本来源病例来源于2006-2009年在我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55例(临床病历资料完整,为原发肿瘤且未合并甲状腺其它疾病,均为初次手术且未经过核素等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21-71岁,中位年龄48岁;根据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甲状腺癌临床分期(第6版)标准分为Ⅰ期+Ⅱ期者24例,Ⅲ期+Ⅳ期31例。
趋化因子受体C C R研
究概述
趋化因子受体CCR研究概述
趋化因子要发挥生物学作用,必须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行。
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Recepto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7个富含疏水氨基酸的α螺旋穿膜区结构,主要表达于骨髓来源的各白细胞亚群,同时也表达于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类型的细胞。
趋化因子受体根据其结合的配体不同也分为4个亚家族:CCR、CXCR、XCR和CX3CR。
其中CCR亚族已克隆11种(CCR1-CCR11),CXCR亚族6种(CXCR1-CXCR6),另俩个亚族分别各有1种:XCR1和CX3CR1。
本文主要论述CCR的研究进展。
CCR1对多种人类CC趋化因子有反应,包括钙动员、腺苷酸环化酶抑制、细胞外酸化和趋化性增加。
CCR1已经从多个种属获得克隆,如恒河猴、兔、小鼠和大鼠,并且这些序列之间存在高度的序列同源性,人和恒河猴的相似性为87%。
人CCR1序列的大部分显著特征是保守的,其存在的变化主要限于N
末端和细胞外环,可能参与配体结合的区域。
人和小鼠CCR1蛋白以高亲和力结合人和小鼠CCL3和CCL5。
通过靶向基因破坏研究和通过有效的CCR1拮抗剂的研究,提供了对CCR1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的了解。
CCR2的cDNA可以编码两个蛋白质CCR2A和CCR2B。
CCR2B是主要表达形式,并且在慢性炎症中起作用,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多发性硬化疾病。
CCR2的mRNA可以在单核细胞、血源性树突状细胞、天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中检测到,但不能在嗜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中检测到。
抗体研究显示CCR2B在单核细胞、活化记忆T细胞、B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表达。
CCR2通过与配体结合,产生许多生物学信号,包括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细胞内钙动员和细胞趋化性的增加。
CCR2已从许多物种克隆,包括小鼠、大鼠和恒河猴。
序列高度同源并且显示与人CCR2的78-95%氨基酸一致。
小鼠CCR2特异性结合了具有高亲和力的与MCP-1和MCP-3。
在诱发的腹膜巨噬细胞以及几只小鼠器官中检测到CCR2 mRNA表达。
Spiropiperidine家族的成员是CCR2的拮抗剂之一,可以特异性的阻断CCL2与CCR2的结合,而不会抑制CXCR1、CCR1或CCR3与相应配体的结合。
小鼠敲除CCR2的结果表明,CCR2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CCR3主要在嗜酸性粒细胞发现,在调节这些细胞的迁移中起重要作用。
近期研究结果显示CCR3中和单克隆抗体7B11,阻断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与CCR3转染子或嗜酸性粒细胞的结合。
CCR3可能更多参与TH2反应,并在哮喘和特应性皮炎在内的过敏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CCR3由几组显示为HIV-1共同受体,并且在脑的小胶质细胞上表达,其可能潜在地促进HIV-1对AIDS
的感染,从而导致艾滋病、痴呆等疾病。
此外,CCR3也被证明在树突细胞上表达,并且可能在HIV-1感染中发挥作用。
CCR4最初是从人类嗜碱性白血病细胞系文库克隆出来的。
许多研究表明CCR4是TH2淋巴细胞的选择性标记,并被T细胞受体激活上调。
CCR4可在血液中的记忆T细胞检测到,参与全身性的淋巴细胞免疫反应。
CCR4可能在肝损伤的病理生理学中起作用。
CCR5除了作为趋化因子受体外,还被证明在HIV-1的关键细胞进入共感受器的病理学上起作用。
最近的三篇研究论文表明,人类CCR5基因(CCR5-32)中的32个碱基对缺失导致了氨基酸的移码并产生严重截短。
CCR5也可以通过将修饰的CC趋化因子(intrakine)靶向内质网来阻断新合成的CCR5的表面表达而失活。
CCR5配体还包括来自M-Tropic HIV-1菌株的gp120包膜糖蛋白,其需要CD4结合。
CCR5拮抗剂包括Met-RANTES和AOP RANTES,它们都是N末端修饰的RANTES蛋白,它们是有效的CCR5拮抗剂,并抑制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M-tropic HIV-1毒株的感染。
虽然CCR5在TH1和TH2系上均表达,但在几个TH2克隆中没有表达,其表达受到白介素IL-2的显著影响。
这些结果表明,趋化因子受体基因表达的灵活程序可以控制效应T细胞的组织特异性迁移并发挥作用。
CCR6主要表达于脾脏、淋巴结、阑尾和胎肝。
在各种白细胞亚群中,在淋巴细胞(CD4(+)和CD8(+)T细胞和B细胞)中检测到CCR6 mRNA,而在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或粒细胞中未检测到。
CD4(+)和CD8(+)T细胞中CCR6 mRNA的表达被IL-2强烈上调。
由活化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的CCL20(LARC)是CCR6唯一的高亲和力配体和有效的激动剂。
克隆
获得的鼠CCR6与人的氨基酸同一性约76%。
CCR6在树突细胞的生理和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CCR6及其配体CCL20在牛皮癣中显著上调,可能参与该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CCL20/CCR6可能在T细胞募集到损伤性银屑病皮肤中起作用。
CCR7在T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CCL19 mRNA在胸腺和淋巴结中表达最强烈,研究发现重组CCL19蛋白以高亲和力结合CCR7,并诱导钙动员和趋化反应。
CCL19是CCR7的高度特异性配体,其在活化的B和T淋巴细胞中表达,并且在感染了EB病毒和感染疱疹病毒的T细胞或B细胞中被强烈上调。
因此,CCR7可能在正常淋巴细胞的迁移和归巢以及感染这些疱疹病毒的淋巴细胞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作用。
CCL19和CCR7可能参与广泛的淋巴细胞特别是活化的T细胞的运输。
通过CCR7发出的信号对艾滋病毒的增长有很强的积极作用
CCR8,以前称为孤儿受体TER1、ChemR1或CKR-L1,在胸腺和脾脏中高度表达,并且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到。
一些NK和T细胞系和TH2淋巴细胞中CCR8信息也很丰富。
来自人痘病毒MCV的MC148 CC趋化因子的结合特征,并且显示出以高亲和力仅与CCR8结合,而不与所测试的任何其他趋化因子受体结合。
此外,该组能够显示MC148剂量依赖性地阻断CCR8趋化因子I-309在钙动员测定中的刺激作用。
因此,MC148似乎是高度选择性的CCR8拮抗剂,可能帮助病毒克服免疫应答,干扰单核细胞侵袭和树突细胞。
虽然CCR8的生物学作用目前是未知的,推测其在TH2细胞中的表达,可能表明CCR8在过敏性炎症中发挥作用。
CCR9在人和小鼠胸腺中表达非常高,淋巴结和脾脏较低。
未成熟和成熟的胸腺细胞表达CCR9,表明其在胸腺T细胞发育中起作用。
CCR9在小肠淋巴细胞中高水平表达,可能参与胃肠道的免疫应答。
CCR10在人睾丸和小肠中表达较高,其他组织中表达较低。
小鼠CCR10在小肠、结肠、淋巴结和派耶氏斑块以及胸腺和脾脏中较低水平表达。
CCR10可以由黑素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和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也可由T细胞以及皮肤衍生的朗格汉斯细胞生产。
总之,这些研究表明CCR10在皮肤内稳态以及炎症反应中的具有潜在作用。
CCR11主要表达在心脏、小肠和肺中,在外周血中检测不到。
CCR11可以在实质细胞上表达,但是所起作用还不清楚。
通过小鼠敲除实验表明,CXCR4对心脏、小肠和脑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此外,病毒编码的趋化因子受体US28可能在血管病变的巨细胞病毒加重中起作用。
附图:CCR及其配体主要表达细胞、靶细胞图
注释:IL-6家族各白介素主要表达或靶细胞示意图,: Macrophages, : Monocytes, : Fibroblasts, : Neutrophils, : Megakaryocytes, : T Cells, : Epithelial Cells, : Endothelial Cells, : Eosinophils, : Basophils, : B Cells, : Mast cells, : Myeloid cells, : Osteoclasts, : Dendritic cells,
: Melanocytes;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近期在官网分享的细胞因子海报(Post of human cytokine and chemokine-Cell sources, cell targets and major funce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