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册基础精练复习题13
- 格式:doc
- 大小:448.50 KB
- 文档页数:5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一上物理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B.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小球并保持静止时,测力计对小球的拉力就是小球重力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D.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2. 关于重力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的重力比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大B.规则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其实就是该物体的重力D.重心是物体内各部分所受的重力的合力的等效作用点3. 对于重心和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可能在物体的外部B.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C.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D.在地球上任何位置,同一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都相同4. 如图,楔形物块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斜面上有一质量为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则的受力示意图大致正确的是( )M θm F mA. B. C. D.5. 月日,中国队以战胜巴西队,夺得男篮铜牌,创造了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的篮球受到的作用力有( )A.重力B.重力、手对球的推力C.重力、篮球向前飞行的惯性力D.重力、手对球的推力、篮球向前飞行的惯性力6. 一物体质量为,它的重力为( )A.B.C.D.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久的未来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中国天问一号,所携带仪器做匀变速运动102668:641kg 1N2N9N9.8N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描述“夕阳西下”所选的参考系是太阳C.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就在其几何中心上D.研究火车穿过山洞所需时间时不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8. 一个木箱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地面滑动,有四位同学作出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卷II (非选择题)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两名日本学者和一名美籍日本科学家月日分享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名物理学家分别通过数学模型“预言”了量子世界自发性对称破缺现象的存在机制和根源.这一模型融合了所有物质最微小的组成部分,使种基本相互作用中的种在同一理论中得到解释.这里所述的种基本相互作用是指万有引力、________、强相互作用、________.10. 物体重,它的质量为________.设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在地球表面的,则在月球表面重________,此时的质量为________.11.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12. 如图所示,块厚度均为质量为的相同砖块,靠在一起平放在地面上,今将它们一块一块向上叠迭起来,全部叠完这堆砖,砖的重心升高了________.F 10720083434A 588N kg 16A N A kg n d m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13. 如图所示,力学实验室轨道车在水平恒定的牵引力的作用下以的速度沿水平面匀速前进.某时刻起,前进路线两侧的智能机械手臂每隔无初速(相对地面)投放一个沙袋到车上.已知车的上表面光滑,每个沙袋的质量,从放上第一个沙袋开始计时,内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中沙袋始终在车上未滑下,.求:(1)小车的质量及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2)当小车停止时,车上有多少个沙袋?14. 画出图中静止物体所受的力的示意图.15.作图:画图中物体的受力示意图,随着传送带匀速上滑的物块.16. 画出图中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F =16N =4.2m/s v 0T =0.8s m =1.0kg 0∼0.8s v −t 2g =10m/s 2M μA A A A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一上物理同步练习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答案】D【考点】重力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解析】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测力计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才相同;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课时13牛顿第三定律(30分钟100分)基础达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反映出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素养突破1.能区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本质,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3.通过现实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实例,体会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把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的一个叫作作用力(或反作用力),另一个就叫作反作用力(或作用力)。
习惯上,常把研究对象受到的力称为作用力,而把研究对象对其他施力物体所施加的力称为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是同一性质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题组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1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一物体所受到的力越大,它的速度越大B.马拉车能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C.吊扇工作时向下压迫空气,空气对吊扇产生竖直向上的托力,减轻了吊杆对电扇的拉力D.两个小球A和B之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线将其悬于天花板上,则弹簧对A的弹力和弹簧对B的弹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10分)“以卵击石”的结果是鸡蛋破碎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B.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C.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D.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就是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3.(10分)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4.(10分)关于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不一定为零B.一对平衡力中,它们的性质可以不同C.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一定为零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可以不同5.(10分)如图所示,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A.一对B.二对C.三对D.四对6.(10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汽车与行人相撞,结果行人受重伤,而汽车几乎没有任何损伤,对此现象,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因为汽车的质量比行人的质量大,所以汽车对行人的作用力大于行人对汽车的作用力B.因为汽车的速度比行人的速度大,所以汽车对行人的作用力大于行人对汽车的作用力C.汽车的表面坚硬,所以汽车对行人的作用力大于行人对汽车的作用力D.汽车对行人的作用力与行人对汽车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此作用力足以使行人受伤题组二受力分析7.(10分)某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风扇运转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知识点加练习题高一物理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门正式的理科学科,也是他们为未来学习更高级物理学科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高一物理的知识点,并巩固所学内容,本文将在适当的位置加入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供同学们复习与巩固知识。
第一章:力学基础1. 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解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指的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果没有其他力的干扰,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碰撞实验中,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什么变化?解答:碰撞实验中,两个物体之间的动能发生变化,可能发生动能转化、动能损失或动能增加的情况。
3. 下列哪个物理量不是矢量?A. 力B. 加速度C. 质量D. 速度解答:C. 质量是标量,不是矢量。
第二章:热学基础1. 热传递有哪几种方式?简要描述每种方式。
解答: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 传导是指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或电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热量。
-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而传递,可以是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
- 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空气或真空中的辐射波传递,不需要介质。
2.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这个结论对吗?为什么?解答:对。
根据热力学基本原理,物体的温度反映了其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越高表示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3. 理解以下题目,选择正确的答案:一个金属小球和一个木质小球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热传递最快的是:A. 金属小球B. 木质小球C. 两者热传递速度相同解答:A. 金属小球,因为金属的热传导性能较好。
第三章:光学基础1. 什么是全反射?它发生在什么情况下?解答:全反射是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发生完全反射的现象。
2. 折射率的定义是什么?它与光的传播速度有何关系?解答:折射率是光线从真空射向其他介质时,入射角与折射角之比的倒数。
折射率与光的传播速度呈反比关系,即折射率越大,光的传播速度越小。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合格基础练]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上山的公路都是很长的“之”字形盘山公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减小上山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C.减小上山车辆对路面的压力D.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平行于路面向下的分力D[如图所示,重力G产生的效果是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则F1=G sin θ,F2=G cos θ,倾角θ减小,F1减小,F2增大,同一座山,高度一定,把公路修成盘山公路时,使长度增加,则路面的倾角减小,即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平行于路面向下的分力,可使行车安全,故D正确,A、B、C 错误.]2.如图所示,圆弧形货架摆着四个完全相同的光滑小球,O为圆心.则对圆弧面的压力最小的是()A.a球B.b球C.c球D.d球A[小球对圆弧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球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mg sin θ,显然a球对圆弧面的压力最小,A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在斜面上静止着一个物块,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F N和F f.如果增大斜面的倾角θ,而物块仍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则这一过程中()A.F N增大B.F N减小C.F f增大D.F f减小BC[根据平衡条件和重力的作用效果,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F N=mg cos θ,摩擦力F f=mg sin θ,由于倾角θ增大,故F N减小,F f增大.]4.(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小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BC[图中三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N甲=mg-F sin θ,F N乙=mg+F sin θ,F N丙=mg,因它们均相对地面滑动,由摩擦力F f=μF N知,F f乙>F f丙>F f甲,B、C正确.]5.如图所示,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9 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N,方向沿斜面向上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3 N,方向竖直向上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A[因物体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小为mg sin 30°=1×9.8×0.5 N=4.9N,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故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0,选项A正确,B错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g cos 30°=1×9.8×32N=4.9 3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选项C、D错误.]6.如图所示,把光滑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图中F N为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B.物体受到mg、F N、F1、F2共四个力的作用C.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D.力F N、F1、F2这三个力的作用效果与mg、F N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D[F1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其作用效果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但施力物体不是斜面,故选项A错误;物体受到重力mg和支持力F N两个力的作用,F1、F2是重力的分力,故选项B错误;F2是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其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压紧斜面,F2的大小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但两者的受力物体不同,F2的受力物体是物体,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故选项C错误;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选项D正确.]二、非选择题(14分)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有两个相同的小球1、2,分别用光滑挡板A、B挡住.挡板A沿竖直方向,挡板B垂直斜面.试求:(1)分别将小球所受的重力按作用效果进行分解;(2)球1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大小;(3)球2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大小.[解析]球1所受重力按效果分解如图甲所示,甲乙F1=G tan θ,F2=Gcos θ,球2所受重力按效果分解如图乙所示,F3=G sin θ,F4=G cos θ.[答案](1)见解析图(2)G tan θG cos θ(3)G sin θG cos θ[等级过关练]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多选)如图所示,F1、F2合力方向竖直向下,若保持F1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保持F2的大小不变,而将F2的方向在竖直平面内转过60°角,合力的方向仍竖直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一定大于F2B.F1可能小于F2C.F2的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D.F1的方向与F2的方向成60°角AC[由于合力始终向下,可知F2与F′2的水平分力相同,故F2与F′2关于水平方向对称,所以F2与水平方向成30°角,设F1与竖直方向成α.对各力进行分解可得:F1sin α=F2cos 30°,F1cos α>F2sin 30°,解得F1>F2.选项A、C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与BO的A端、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是()A.F1=mg cos θB.F1=mg cot θC.F2=mg sin θD.F2=mg sin θBD[对结点O受力分析并建坐标系如图所示,将F2分解到x、y轴上.因O 点静止,故:x方向:F1=F2cos θ,y方向:F2sin θ=F3,F3=mg解得:F1=mg cot θ,F2=mgsin θ,B、D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重20 N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 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28 NB.所受的摩擦力为4 3 NC.所受的合力为5 ND.所受的合力为0BD[将力F分解如图,对地的压力为F N=F2+G=F sin 30°+G=24 N,又因F1=F cos 30°<μF N,故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 f=F cos 30°=4 3 N,故物体合力为零,所以B、D项正确.]4.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10 N的物体,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物体,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A.5 N B 2.5 NC.8.65 N D.4.3 NA[如图所示,将重力沿细线及拉力方向分解,分析图形可知,只有当拉力与细线垂直时,重力沿拉力方向的分力最小,根据平衡条件,F=G sin 30°=5 N,故选项A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5.(12分)如图所示,ABC为一直角劈形物体,将其卡于孔中,劈的斜边AB 与直角边AC的夹角θ=60°.当用F=100 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劈形物体时,求劈形物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产生的推力大小.[解析]加在劈面上的力F产生两个效果,即使劈形物体的两个侧面产生垂直向外的推力.由此可断定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分别是垂直水平面BC向下和垂直斜面AB斜向上.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可得F2=Fcos 60°=100×2 N=200 NF1=F·tan 60°=100× 3 N≈173 N故劈对上侧面和下侧面产生的推力大小分别为200 N和173 N.[答案]200 N173 N6.(14分)如图甲所示,细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求:甲乙(1)细绳AC段的张力T AC与细绳EG的张力T EG之比;(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解析](1)图甲中细绳AD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M1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绳AC段的拉力T AC=T CD=M1g;图乙中由T EG sin 30°=M2g得T EG=2M2g,所以得T ACT EG=M12M2.(2)图甲中,根据平衡规律,由拉密定理可得T ACsin 120°=T CDsin 120°=N Csin 120°,N C=T AC=M1g,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甲乙(3)图乙中,根据平衡方程有T EG sin 30°=M2g、T EG cos 30°=N G,所以N G=M2g cot 30°=3M2g,方向水平向右.[答案](1)M12M2(2)M1g,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3)3M2g,方向水平向右。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三定律基础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三定律基础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三定律基础练习题(含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三定律基础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牛顿第二、三定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B.作用力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速度大C.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D.作用力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加速度大2、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C.在探究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1M图象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4、如图B—2所示:在前进的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要使物体不至于下滑,车厢至少应该以多大的加速度前进()A 。
高一物理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及答案(一)1.如图所示,竖直绝缘墙壁上的Q处有一固定的质点A,在Q的正上方的P 点用丝线悬挂另一质点B, A、B两质点因为带电而相互排斥,致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角,由于缓慢漏电使A、B两质点的带电量逐渐减小。
在电荷漏完之前悬线对悬点P的拉力大小()A.保持不变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减小D.逐渐增大2.如图,OP为粗糙的水平杆,OQ为光滑的竖直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环a、b,通过细线连接套在杆上,a环在A位置时平衡.当a环移到位置时也恰好平衡,在A位置水平杆受到的压力为,细线的拉力为,在位置水平杆受到的压力为,细线的拉力为,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 B.,C.,D.,3.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物体以速率沿直线向左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上,这时速率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 <,则=B.若 >,则=C.不管多大,总有=D.只有 = 时,才有=4.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A、B,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关系图线如图中A、B所示,则()A.,B.,C.可能D.,5.甲、乙双方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拔河比赛,正僵持不下,如图所示.如果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N,同学甲1和乙1对绳子的水平拉力均为500 N.绳上的A、B两点分别位于甲1和乙1、乙1和乙2之间.不考虑绳子的质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乙方队员的总的摩擦力是6 000 NB.A处绳上的张力为零C.B处绳上的张力为500 ND.B处绳上的张力为5500N6.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一辆质量为M、倾角为的斜面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车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其受力及相应的合力(∑)如图所示.不计一切摩擦,试分析和比较各种情况下水平推力的大小关系,哪种情况不可能实现?()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物体,可以在水平轨道x上运动,O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轨道处在场强为E、方向沿Ox轴正向的匀强从x0点沿Ox轨道运动,运动中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电场中,小物体以初速度υ力f的作用,且f<qE。
河北省物理高一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物理量单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B、时间的单位是米(m)C、速度的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D、力的单位是秒(s)答案:A 解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这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
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力的单位是牛顿(N),1牛顿等于1千克·米/秒²(1N = 1kg·m/s²)。
因此,只有选项A正确。
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5秒内通过了25米,则该物体的加速度是:A、1m/s²B、2m/s²C、5m/s²D、10m/s²答案:A 解析: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12at2),其中(s)是位移,(a)是加速度,(t)是时间。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到(25=12a×52)。
解这个方程,得到(a=2×2552=5025=2)m/s²。
因此,物体的加速度是2m/s²,选项B正确。
注意,这里参考答案有误,正确答案应为B。
3、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成正比B.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量与位移成正比C.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平方与位移成正比D.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本题主要考察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以及初速度为零的特殊情况。
A选项: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为x=v 22a(其中v为末速度,a为加速度),由此我们可以解出速度v=√2ax。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当加速度a一定时,位移x与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而不是与速度v成正比。
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速度的变化量Δv与加速度a和时间t的关系为Δv=at,与位移x没有直接的正比关系。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一上物理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如图吊篮、物体、物体的质量分别为、、,和分别固定在轻质弹簧的两端,和在吊篮的水平底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将悬挂吊篮的轻绳剪断的瞬间( )A.吊篮的加速度大小为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D.和的加速度大小都为2. 如图所示为一简易机械装置,质量相等的两物块和,通过铰链和连杆相连,物块与竖直墙壁接触,物块放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对物块施加向左的外力,使物块匀速上升,直到连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不计铰链及物块与接触面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的速度保持不变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物块对墙面的压力逐渐增大D.当连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时,突然撤去外力,物块的加速度为A B C m 6m 2m B C B C A gB gC 2gA C 3gA B A B B F A θ30∘g B B A θ30∘F A g 14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和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和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现用水平拉力拉其中一个质量为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为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当逐渐增大到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逐渐增大到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和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4.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并排放着两个长方体木块、,质量分别为,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木块通过轻质水平弹簧与竖直墙壁相连,现用外力缓缓向左水平推木块,使木块、一起向左缓慢移动一段距离后突然撤去外力,木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当弹簧弹力大小为时(木块、未分离),则( )A.木块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一定为B.木块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一定为C.木块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一定为D.木块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一定为5. 如图所示,小球与竖直墙壁接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对小球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B.小球受到重力、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墙壁对它的弹力C.小球受到重力、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它对墙壁的弹力D.小球受到重力、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6. 一物块静置在地面上,在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的恒力的作用下,物块竖直向上做匀加速m 2m 3m 2m 3m T F 3m 2m F T F 1.5T m 2m T 23A B =m m A =3m m B μA B A B A B F A B A B F 34A B F4A B F −3μmg 34A B F −μmg10N F 1直线运动,经时间撤去力,改用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的恒力作用,结果再经时间物块恰好落回地面,物块落地后静止不动,取,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作用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B.撤去力瞬间,物块的速率与物块落地前瞬间的速率之比为C.力做的功与力做的功之比为D.物块的质量为7. 如图,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右端上方的挡板上固定着一轻弹簧.将小物块轻放在传送带左端,在接触弹簧前速度已达到,与弹簧接触后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的质量为,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从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第一次达到最大形变量的过程中( )A.的速度一直减小B.摩擦力对做功的功率一直减小C.摩擦力对做的功D.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量8. 一名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上楼,其位移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到时间段图像为直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内,乘客的速度一直增大B.时间内,乘客的速度一直增大C.时间内,乘客对电梯压力大于乘客重力D.时间内,乘客对电梯压力小于乘客重力卷II (非选择题)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站在电梯中的人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当电梯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上t F 1 3.5N F 22t g =10m/s 2F 1F 22:3F 12:1F 1F 24:50.4kgv P P v d P m μg P P P P W <μmgdΔ=m +μmgd E p 12v 2x t t 1t 2∼t 1t 2∼t 2t 3∼t 1t 2∼t 2t 350kg g =10m/s 22m/s 2升时,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此过程中人处于________(填“超重”或“失重”)状态.10. 如图所示,质量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右端,在长木板左端加一水平恒推力,木板和木块一起水平向右加速运动,则木板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方向________;大小________.11. 如图所示,图为一个质量为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的两根细线上,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图中将长为的弹簧(其它同图)现将线剪断,则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12.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的作用.若木块静止,则木块________(有/没有)受到滑动摩擦力;若木块沿墙壁向下匀速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当撤去,木块沿墙壁下滑时,_________(有/没有)受到滑动摩擦力.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13. 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块和悬挂的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质弹簧的右端及轻绳的上端连接于点,轻质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斜面倾角=,物块和的质量分别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重力加速度,求:(1)弹簧的伸长量.(2)物块受到的摩擦力. 14.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与墙之间再放一光滑圆球,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的质量分别为和,圆球和半圆的柱状物体的半径均为,已知的圆心到墙角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求:N M =8kg m =2kg F =8N N A m l 1l 2l 1θl 2B l 1A l 2=a A =a B m F F A B AO BO O OC θ53∘α37∘A B m A 0.5kg m B 0.3kg k 200N/m g =10m/s 2x A A A B A B M m B A r A 2r g(1)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2)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15. 如图,货车以的速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因司机看到前方警示标识,采取紧急制动,车厢内货物向前滑行,恰好在车停止时与车厢前壁相撞并反弹,其图像如图所示,设货车匀减速刹停后不再移动,重力加速度取.求:(1)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2)货物相对车厢滑行的位移大小.16.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的水平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3)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4)内通过的位移大小.AA127m/sv−t2g10m/s2m=2kgμ=0.2F=10NF fa4s v4s x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一上物理同步练习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答案】D【考点】轻绳、轻杆瞬时问题【解析】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隔离对、、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弹簧开始的弹力,剪断细线的瞬间,弹力不变,将和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即、的加速度均为,故错误,正确;.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的合力仍然为零,则的加速度为,故错误.故选.2.【答案】D【考点】轻杆连接体解析法在动态平衡问题中的应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根据关联速度得,物块匀速上升,所以物块的速度逐渐增大,故错误;.将两物块看做一个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所以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与系统总重力平衡,即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错误;.对受力分析,得墙面对的支持力为,随着角度减小,支持力减小,则物块对墙面的压力逐渐减小,故错误;A B C ACD F =6mg C A ==3g a AC F +(m +2m)g 3mA C 3g AC DB B B 0B D A cos θ=sin θv A v B A B A B B B BC A A N =mgtan θA C.设杆对物块的作用力为,则对物块分析有,,化简为,根据关联速度关系得,即,因为从静止释放,有,则有,联立解得,故正确.故选.3.【答案】C【考点】轻绳连接体【解析】采用隔离法分析可得出其受力的个数;再对整体分析可得出整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以后面两个物体为研究对象可得出拉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则可分析得出与的关系。
人教版(2019)高一上册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培优复习训练-十五题限时练习(四)共:15题共:75分钟一、单选题1.以10 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石子,该石子两次经过小树顶端的时间间隔为1.2 s,则小树高约为(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A. 1.2 mB. 2.4 mC. 3.2 mD. 4.2 m2.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在0~15s的时间内()A. 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 小车做曲线运动C.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D. 小车的位移约为8m3.甲.乙两物体在t=0 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则()A. 甲、乙在t=0 到t=1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 乙在t=0 到t=7s 之间的位移为零C. 甲在t=0 到t=4s 之间做往复运动D. 甲、乙在t=6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反4.如图所示,一辆轿车和一辆卡车在同一平直的公路上相向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均为30 m/s。
为了会车安全,两车车头距离为100 m 时,同时开始减速,轿车和卡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5 m/s2和10 m/s2,两车减到速度为20 m/s 时,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轿车车身全长 5 m,卡车车身全长15m,则两车的错车时间为()A. 0.3 sB. 0.4 sC. 0.5 sD. 0.6 s5.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半圆,练功人从A点出发沿实线进行走完整个八卦图(不能重复),在最后又到达A点。
求在整个过程中,此人两次经过A点的所经过的最小路程和最大位移分别为()A. 0,0B. 2R,2RC. (3π+2)R,2RD. (π+2)R,2R6.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可视为质点)相距,物体A以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一上物理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知( )A.第初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B.前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C.在内与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在内与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2. 如图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信息.在纸带上选择个计数点、、,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距离如图所示,则打下计数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A.B.C.D.3.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A.①②B.②③v −t 4s 2m/s 28s 32m0∼4s 4∼6s 0∼4s 4∼6s 30120.1s 10.156m/s0.456m/s0.612m/s0.912m/sC.②④D.③④4. 小文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甲和乙两个物体的运动,分别得到条纸带.对毎条纸带,均选择合适的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再依次每个点取个计数点,并在各计数点处将其剪断,然后将这些剪断的纸条粘贴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判断( )A.乙物体的加速度比甲大B.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打第三个计数点时,甲物体的速度比乙大D.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有可能为零5.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的图像,其在时间内的运动是( )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变加速直线运动6.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根据这一关系式可知,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A.B.C.D.7. 用接在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是实验得到的纸带.则小车的加速度和在点时的即时速度分别是多少?( )251v −t 0−t 0x =12t −1.5t 21.5s4s8s16s50Hz 1A. 和B. 和C. 和D. 和8.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A.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B.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C.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D.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卷II (非选择题)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且,,,,,,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打第四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________.10. 某同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他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的遮光板,然后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请你根据上面他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________. 11.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个点图中没有画出.a =5.00m/s 2=1.60V 1m/sa =5.00m/s 2=3.20V 1m/sa =50.0m/s 2=1.60V 1m/sa =50.0m/s 2=3.20V 1m/ss =0.96cm s 1=2.88cm s 2=4.80cm s 3=6.72cm s 4=8.64cm s 5=10.56cm s 650Hz a =m/s 2v =m/s d =2cm Δ=0.1s t 1Δ=0.05s t 2t =2.00s m/s 21A B C D E F G 74(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它使用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________.(2)设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计算点的瞬时速度的公式为________;(3)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以点对应的时刻为,试在图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图像,并利用该图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________ ;(保留位有效数字)对应点速度12.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单位:),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那么打下点时物体的速率是________,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所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三、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13. 用工作频率为的打点计时器进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如图是实验时获得的一条纸带,(未画出)、、、、和为纸带上的计数点,每相邻两点间还有个计时点未画出.现对纸带进行以下处理:以为圆心、为半径作圆,交于点;以为圆心、为半径作圆,交于点;如此依次得到、两点.在处理后的纸带上,用刻度尺进行相关测量,得到、、、的值并填入表格中.(1)表格中________;(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特点是________.(3)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打点计时器打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________.(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14. 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V T F v F =v F B C D E F A t =02v −t a =m/s 22B C D E F(m/s)0.1410.1800.2180.2620.301cm C m/s m/s 250Hz 50Hz O A B C D E 4A AO AB a B BA BC b c d aB bC cD dE aB bC cDdE Δs/cm 1.011.02Δs 3 1.02Δ=s 3cm a =m/s 2A v =m/s(1)①正确组装好打点计时器及纸带;②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释放物块时,要在释放________(选填“前”或“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相邻两点间还有四个点没画出.(2)若测得,,则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15.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其中物块的质量、物块的质量,开始时保持装置静止,然后释放物块,可以带动拖着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只要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即可研究匀变速运动.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是打下的第一个点,两相邻点间还有个点没有标出,交流电频率为.(1)、组成的系统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从开始释放物块到打下计数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________.(2)忽略一切阻力的情况下,某同学作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16.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仪器.(2)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操作正确的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50Hz =19.0cm d 3=74.0cm d 6m/s 2A =50g m 1B =150g m 2B B A O 450Hz A B m/s 2B 5Δ=E k J −h v 22g =m/s 2O A(3)如图所示为某次小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电源的频率为.图中点为第一个点,、、、为每点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打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50Hz O A B C D 5B m/s m/s 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一上物理同步练习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答案】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解析】本题根据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图像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来进行分析。
物理基础知识复习
物理精练(13)
1、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 )
A.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点指向B点
B. A点电势一定比B点高
C. 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高
D. 电子在A点的动能能一定比在B点大
2、一个标有“220V 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由零增加到220V,
在此过程中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线来表示,如果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图中正确的是 ( )
3、由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F/IL可知()
A.若某处的磁感应强度不为零,则通电导线放在该处一定受安培力
B.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某处不受安培力的作用时,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同一条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某处所受的磁场力是一定的
D.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与该点是否放通电导线无关
4、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
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所受的洛伦兹力是恒定不变的; B.它的动量是恒定不变的;
C.它的速度与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 D.它的运动周期与速度的大小无关
5、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固定着电量为+Q和+2Q的点电荷,A、
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
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
点,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
A.一直做正功
B. 一直做负功
C. 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D. 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 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
ε,内阻为r 。
设电流表A 的读数为I ,电压表V 的读数为U 。
当R 5的滑动触点向图中a 端移动时( )
A .I 变大,U 变小
B . I 变大,U 变大
C . I 变小,U 变大
D . I 变小,U 变小
7、如图所示,A 、B 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
通过开关S 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中央各有一个小孔a 和b 。
在a 孔正上方某处有一带电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该质点到达b 孔时速度恰为零,然后返回。
现要使带电质点能穿过b 孔,则可行的方法是( ) A .保持S 闭合,将A 板适当上移
B .保持S 闭合,将B 板适当下移
C .先断开S ,再将A 板适当上移
D .先断开S ,再将B 板适当下移
8、如图所示为大型电子地磅电路图,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
不称 物体时,滑片P 在A 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最大,电流最小;称重物时,在压力作用下使滑片P 下滑,滑动变阻器有效电阻变小,
电流变大。
这样把电流对应的重量值刻在刻度盘上,就可以读出被称物体的重量值。
若滑动变阻器上A 、B 间距离为L ,最大阻值等于定值电阻0R
的阻值,已知两弹簧的总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比例系数
为K ,则所称重物的重量G 与电流大小I 的关系为( )
A.0
2EKL G KL IR =- B.G KL = C. 0
E G KL IR =+ D.G KIL =
9、如图所示,在重力加速度为g 的空间,有一带电量为+Q 的场源电荷置于O 点,B 、C 为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竖直圆周上的两点,A 、B 、O 在同一竖直线上,AB=R ,O 、C 在同一水平线上。
现在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有孔小球,沿光滑绝缘细杆AC 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至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A 到C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从A 到C
守恒
③A 、C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mgR 2q
④若从A 点自由释放,则下落到B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安培表和两个伏特表。
安培表A 1的量程大于A 2的量程,伏特表V 1的量程大V 2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则( )
①安培表A 1的读数大于安培表A 2的读数; ②安培表A 1的偏转角小于安培表A 2的偏转角;
③伏特表V 1的读数小于伏特表V 2的读数; ④伏特表V 1的偏转角等于伏特表V 2的偏转角;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C
1、C
2、C
3、D
4、D
5、C
6、D
7、B
8、A
9、B 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