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6日学在于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2
基本历史知识一、选择题1、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 B ),从此拉开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A.《新青年》B.《青年杂志》C. 《青春》2、1918年夏,在经过要求废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协定》斗争后,北京、天津学生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联络,组织了一个近乎全国性的学生团体( B )后改名()。
A. 救国会,爱国会B. 爱国会,救国会C. 报国会,救国会3、1918年10月20日,学生救国会在北京大学组织( B ),在北京南池子欧美同学会会所召开成立大会。
A. 新潮杂志社B. 国民杂志社C. 《北京大学月刊》4、1917年7月1日成立的五四时期历史最久、会员最多、分布最广、分化最显的青年社团是( A )。
A. 少年中国学会B. 少年学会C. 青年学会5、1919年5月3日,北京几十所学校的学生代表在( A )集会,决定在5月4日齐集天安门集会。
A. 北大法科礼堂B. 北大校内广场C. 北大图书馆6、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一期由( C )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专号》。
A. 钱玄同B. 陈独秀C. 李大钊7、五四运动迅猛发展,特别是( A )成为群众爱国运动的主力,奠定了五四运动胜利的基础。
迫于全国人民群众和旅法学生、工人的压力,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于6月28日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至此,五四爱国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A. 工人阶级B. 中国学生C. 劳动人民8、中国第一个青年团早期组织( B)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于1920年8月诞生的。
A. 北京B. 上海C. 广州9、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任书记是( A )。
A. 高君宇B. 邓中夏C. 刘仁静10、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规定:有( B )个地方团成立时,即召集全国大会,通过正式章程及组织中央机关。
A. 3B. 5C. 711、1922年1月1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先驱》在(A )创刊。
A. 北京B. 上海C. 广州12、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2年5月5日至10日在(B)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关于教师节的俗语: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拓展资料
“9月10日”教师节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八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设立教师节的议案,丙决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教师节定在9月初,全国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展尊师活动。
1985年9月10日,国家教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三年级日积月累三年级上册1.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4.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5.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6. 严严实实又松又软不慌不忙来来往往又香又脆不紧不慢确确实实又说又笑不闻不问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7.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周恩来)(宋庆龄)(高尔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三年级下册1. 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苍翠欲滴 2.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3.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4. 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坚持不懈业精于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废寝忘食竭尽全力锲而不舍脚踏实地5.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 日落胭脂红,无风必有雨。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课堂练习初三历史(分值:50分,调研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4分)1、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A.《荷马史诗》B.种姓制度C.《汉谟拉比法典》D.《十二铜表法》2、“法者,治之端也”。
下列关于法律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B.《罗马民法大全》——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C.《权利法案》——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D.《十二铜表法》——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3、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
据此可知,庄园法庭()A.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4、“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与西欧封君封臣制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B.促进本国封建制社会的形成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政策D.参照中国防唐政治经济制度5、16世纪的英国商人购买羊毛、工具、织机等生产资料,交给梳毛工、纺毛工和织工进行加工,产品归商人所有,坐产者只领得一定的加工费。
这反映了英国()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B.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C.租地农场大量出现D.早期雇佣关系的出现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运动如同一个大煮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中世纪保存和出现的各种文化,如同各种材料,都齐备在了这个锅中,形成了后来西欧文化这锅味道独特的菜肴。
该学者意在强调文艺复兴的()A.厚古薄今B.承古萌新C.博采众长D.人文内涵7、有一位历史人物,在他12岁时(1492年)①到达了美洲;在他17岁时(1497年)②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③(他自己)则让人类拥抱了整个地球。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10月份)(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2分)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23年5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4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6698亿元,同比增长7%。
这说明国()A.坚持对外开放B.创新永无止境C.主导世界发展D.追求共同富裕2.(2分)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从普通平房到高楼大厦,从羊肠小道到高速公路,改革开放()①促进中国发展,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②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离不开党的领导③深刻改变了中国,充分彰显了中国力量④助推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分)安徽省奋力在锻造一流人才队伍上走在前列,在打造一流人才平台上走在前列,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上走在前列()A.尊重教育、尊重科学、尊重人民、尊重政策B.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国家C.尊重劳动、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尊重创新D.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4.(2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展开讨论。
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①小亮:共享发展体现的是全民共富,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富裕②小宇:当前,共享发展就是要彻底消除贫富差距③小孔:共享发展体现的是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④小芸:共享发展体现了“同步富裕”的原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公开发布。
《实施意见共10大部分、36条,对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作出子全面部署。
2023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一、单选题1.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进化论三个成果的发现。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A.直接来源B.阶级利益C.自然科学基础√D.主观条件解析: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
2.在一元论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共同点是是承认世界的()。
A.同一性B.可知性C.统一性√D.物质性解析: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虽然它们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3.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人们()。
A.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解析: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4.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5.“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这句话说的是()。
A.矛盾具有特殊性B.矛盾具有普遍性√C.矛盾具有同一性D.矛盾具有斗争性解析: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6.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
A.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B.规律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C.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规律只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解析: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A.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解析: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
教师节28名言、49历代名师,重温“尊师重道”传统-今日头条2015-09-09 儒风大家先贤“尊师重教”名言28句1、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2、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荀子·劝学》3、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4、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5、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7、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8、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9、师者,人之模范也。
——杨雄10、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11、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12、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宋〕李觏《广潜书》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4、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15、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16、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17、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18、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19、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20、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21、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23、师以质疑,友以折疑。
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24、圣人无常师。
——韩愈25、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清)王卓《今世说》26、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吕氏春秋》卷四《尊师》27、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28、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毛泽东49位中国历代名师1、德高望重的严师——伊尹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是商王朝的开创者成汤的主要助手,他不仅以“师保”的职责辅佐几位商王,而且曾把成汤之孙大甲放逐于桐宫进行教育。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什克洛夫斯基十分关注小说家如何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他在阐述“陌生化”理论时,以托尔斯泰在小说《耻辱》中对鞭笞的陌生化描写为例,指出:“托尔斯泰通过避免直接指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办法,使事物变得新奇陌生。
他的描写使人觉得是初次见到事物,或者感觉到某事为初次发生的那样。
”什克洛夫斯基这里所强调的“初次”,就是事物的新鲜感,也就是“陌生化”的新奇效果。
此外,什克洛夫斯基还提到托尔斯泰在《霍尔斯托密尔》中以一匹马为叙事者,通过这匹马的叙事视角,使得故事的内容和场景显得陌生,以动物的无是无非的眼光无声地披露了人类社会的自私和贪婪。
视角问题是小说叙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美国小说理论家路伯克曾指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到角度问题——叙述者所站的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的调节。
”20世纪以来,出现了各种有关视角问题的分类。
传统小说大多采用上帝般超然的全知叙事视角,全知叙事者的目光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叙事者对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了若指掌,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亦能明察秋毫。
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物有限视角,叙事者转用故事中或故事外某个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对事件的发展知之甚少,对人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作品因而充满了悬念。
英国新批评的代表人物I·A·理查兹曾将语言分为指称性的实用语言和非指称性的诗歌语言,诗歌语言是对实用语言的陌生化,人物有限视角则是对全知叙事视角的陌生化。
2023年汕尾市市直学校招聘教师考试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它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A.群体气氛B.人际关系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范【答案】:C2.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A.职业道德素质B.教育理论素质C.职业技能素质D.思想政治素质【答案】:A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A.道德关系B.教育关系C.上下关系D.平等关系【答案】:D4.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B.学生课程C.教师课程D.活动课程【答案】:D1/ 135.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是()。
A.配置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答案】:A6.()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巳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A.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答案】:A7.具有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特征的教育阶段是()。
A.近代教育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C.原始社会教育D.现代教育【答案】:B8.学校是社会化的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错误的是()。
A.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B.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C.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D.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答案】:A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A.认可B.同意2/ 13C.允许D.禁止【答案】:D10.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A.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B.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C.教育具有社会性D.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答案】:B11.1800年7月,一位教育学家向“教育之友会”提出专题报告,报告写道“我想把人类教育心理学化,所谓心理学化……”。
感恩老师的名言50句经典5篇感恩老师辛勤教诲的名言名句篇一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2、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3、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4、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赞美老师的名言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者:李商隐——赞美老师的诗句6、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7、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8、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9、每年,我把第一缕春光和贺年卡一起寄给您;我亲爱的老师,愿春天永远与您同在!10、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11、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
在这喜庆的节曰里,让我献上一支心灵的鲜花,向您表达衷心的祝愿。
12、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13、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14、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15、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1、疾学在于尊师。
2、君子隆师而亲友。
3、事师之犹事父也。
4、为学莫重于尊师。
5、务学不如务求师。
6、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7、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8、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10、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11、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12、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13、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14、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15、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1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18、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19、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20、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感恩老师的名言名句篇二1、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2、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3、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4、一日为师,终身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