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77.50 KB
- 文档页数:5
选择题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 秦朝(正确答案)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下列哪项不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A. 使用汉语
B. 穿汉服
C. 改姓汉姓
D. 迁都洛阳改为迁都南京(正确答案)
唐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
A. 唐太宗(正确答案)
B. 唐高宗
C. 唐玄宗
D. 唐武宗
清朝时期,为加强边疆管理而设立的机构是?
A. 东厂
B. 西厂
C. 锦衣卫
D. 驻藏大臣(正确答案)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红巾军起义
B. 黄巾起义
C. 大泽乡起义(正确答案)
D. 绿林起义
下列哪位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曾七下西洋?
A. 郑和(正确答案)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俞大猷
清朝与沙俄签订的划定两国东段边界的条约是?
A. 《尼布楚条约》(正确答案)
B. 《瑷珲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仁”的学说,并主张以“德”教化人民的思想家是?
A. 孔子(正确答案)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中国近代史上,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正确答案)
C. 北伐战争
D. 抗日战争。
人教版内蒙古赤峰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下列内容属于史实,而非传说的是()A: 炎帝尝遍百草,发明医药B: 半坡人制造彩陶C: 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D: 炎黄二帝联合击败了蚩尤为首的部落【答案】B【解答】属于史实,而非传说的是半坡人制造彩陶。
半坡人制造彩陶有出土的文物遗存属于史实。
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第2题.下列所举,体现孔子仁的主张的是()A: 兼相爱,交相利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D【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孔子还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
他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
他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即温故而知新。
他还教育学生要养成老实的学习态度。
孔子是大教育家,后人称他为孔圣人。
A项属于墨子的观点,B项属于孔子教育上的观点,C项属于庄子的观点,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第3题.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这一水利工程是()A: 大运河B: 郑国渠C: 灵渠D: 白渠【答案】C【解答】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
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
每小题2分,共36分。
)1.对于公元前594年和公元509年,下列表述正确的()A.公元前5世纪早期和公元5世纪晚期B.公元前6世纪早期和公元6世纪早期C.公元前5世纪早期和公元5世纪早期D.公元前6世纪晚期和公元6世纪早期2.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 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 D.劳动技术3.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4.读图说史:读右图,解读正确的是()A.北方自然环境恶劣B.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C.江南地区相对发达D.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5.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手工业生产发展 B.对外贸易活跃C.商业经济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6.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
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A.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B .发明了火药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7.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 B.五口通商 C.领事裁判权 D.赔款2100万元8.1898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A.裁撤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C.训练新式军队 D.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9.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北伐战争10.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中外的惨案,但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这一事实。
第3题.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初创于秦汉,那么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 丞相B: 刺史C: 太尉D: 御史大夫【答案】D【解答】秦朝建立后,创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D符合题意。
第4题.某同学笔记上出现下表,他记录的是()颁布新法改革旧制政治迁都洛阳官制汉化社会奖励通婚改姓氏,禁胡服文化礼乐祭孔禁胡语A: 平王东迁B: 光武中兴C: 诸葛亮治蜀D: 孝文帝改革【答案】D【解答】依据表中的迁都洛阳、改姓氏、禁胡服、禁胡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迁都洛阳;让鲜卑贵族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贵族联姻等。
由此可知,表中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D。
第5题.如果你穿越到唐朝旅游,你可能看到()①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②长安城坊的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③越窑烧制唐三彩④欧阳询的书法作品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③④【答案】A【解答】第6题.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主要说明了()A: 商品经济繁荣B: 对外交往频繁C: 铸币金属短缺D: 印刷技术提高【答案】A【解答】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全国通用的主要还是铜钱。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这反映了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达。
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同时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故选A。
第7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①天京事变削弱了自身实力②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③定都后领导人进取心衰退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A: ②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答案】B【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①天京事变削弱了自身实力/②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③定都后领导人进取心衰退/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赤峰人教版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在远古时代,我国境内就有人类居住。
支持这一论点的最有力证据是()A: 神话女娲造人B: 半坡考古实物C: 电影《大禹治水》D: 小说《封神榜》【答案】B【解答】第2题.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韩非【答案】A【解答】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即体现了这一思想。
第3题.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 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D: 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答案】B【解答】第4题.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者……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A: 严禁贪污B: 颁布均田令C: 迁都洛阳D: 实行汉化政策【答案】D【解答】据材料孝文帝……诏断北语,一从正者……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实行汉化政策,要求大臣在朝堂必须说汉语,禁止说鲜卑语。
第5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创造发明。
下面属于唐朝时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是()①曲辕犁②筒车③水碓磨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①②④【答案】B【解答】第6题.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 番坊B: 市舶司C: 宣政院D: 布政使司【答案】B【解答】番坊指的是中国唐宋时期阿拉伯、波斯穆斯林侨民在华聚居区,故A错误;宋朝政府为积极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主要负责管理海外贸易,故B正确;宣政院是元朝设置的管理西藏的中央机构,故C错误;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为明清两朝的地方行政机关,故D错误。
内蒙古赤峰市2022年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1.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极为重要的一支,因其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
从考古发掘来看,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人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
这些随葬品的分布反映了()A. 阶级分化的出现B. 宗教信仰的多元化C. 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D. 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就【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墓葬中随葬品的多与少,显示出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随葬品有多有少有贵有贱,墓葬等级有大有小,这就是阶级分化,这就是A项正确;宗教信仰的多元化,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排除CD项。
故选A项。
2. 开元时期的长安、扬州、广州等城市,云聚着从海陆丝绸之路来华的胡商蕃客,仅长安就有留居的“胡人”4000—5000家,许多外商在“西市”经营店铺,国子监接受了众多外国留学生。
材料可以印证()A. 隋朝经济繁荣B. 唐朝社会开放C.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D. 明清对外交往【答案】B【详解】开元是唐玄宗时期在年号。
长安是唐朝在都城。
材料描述唐朝社会开放在特征。
B项正确;隋朝、宋代和明清均不符合材料中元开的信息,排除A、C和D项。
故选B项。
3. 由下表可推知()朝代科技文化成就南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唐朝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
宋朝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明朝宋应星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 科举制度促进科技文化发展B. 国家支持推动科技文化发展C. 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做出突出贡献D.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全面领先世界【答案】C【详解】根据“领先世界近千年”、“世界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等信息可知,中国的这些科技成就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和贡献,C项正确;南北朝时期还没有出现科举制,排除A 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国家的支持,排除B项;“全面领先”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
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请选出。
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2、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本分,始于 ( )A 、秦朝修万里长城B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物C 、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D 、清朝设置伊利将军3、右图所示,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4、下列人物中对促动中日文化交流起了推动作用的是 ( )A 、张骞B 、玄奘C 、郑和D 、鉴真5、右图所示,这应该是下列哪个朝代大臣办公的地方 ( )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汉朝6、下列哪项组合不.准确 ( ) A 、李时珍——《本草纲目》 B 、毕昇——雕版印刷术C 、司马光——《资治通鉴》D 、宋应星——《天工开物》7、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准确的是 ( ) ①岳飞抗金 ②雅克萨之战 ③郑和下西洋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A 、①③④②B 、④③①②C 、④①③②D 、③④②①8、设立特务机构,以增强对臣民的监督,这个措施始于 ( )A 、秦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9、割香港岛给英国,这是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A 、中俄《瑷珲条约》B 、中英《南京条约》C 、中日《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10、《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 )A 、魏源B 、严复C 、曾国藩D 、孙中山11、右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与外国侵略者实行的一次海战,它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甲午中日战争12、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与也挺相关( ) 达赖五世朝见顺治帝军机处 黄海激战A、台儿庄战役B、北伐战争C、百团大战D、三大战役13、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14、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15、下列国家中,推行过“种姓制度“的是()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希腊D、古代印度16、下列作品属于达·芬奇的是()A、《最后的晚餐》B、《神曲》C、《罗密欧与朱丽叶》D、《哈姆雷特》17、林肯是美国著名的总统,他最大的贡献是()A、领到了美国的独立战争使美国获得独立B、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C、领导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领导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8、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C、促进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19、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宪章运动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C、巴黎公社的成立D、俄国十月革命攻占冬宫20、《国家工业复兴法》是下列哪个国家颁布的()A、英国B、美国C、日本D、德国二、简要回答(13分)21、清朝前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消极影响?我国现在采取的与“闭关锁国”完全不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什么作用?(7分)22、参加雅尔塔会议的美国、英国、苏联三国的首脑是谁?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三、材料题(33分)23、材料一: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赤峰人教版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 制做彩陶B: 纺织麻布衣服C: 住干栏式房屋D: 种植粟【答案】C【解答】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住干栏式房屋。
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选C。
第2题.提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A: 老子B: 孟子C: 墨子D: 韩非【答案】A【解答】据材料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可知,这是春秋晚期的老子的观点,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故选A。
第3题.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实行科举制D: 推行行省制【答案】B【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故A排除;科举制形成于隋朝,故C排除;元朝时期推行行省制,故D排除。
故选B。
第4题.图中皇帝所进行的改革的最大作用是()A: 确立儒家的正统地位B: 完成国家大一统C: 抵御了外来侵略D: 促进了民族融合【答案】D【解答】图中的皇帝是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和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建立北魏的不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和统一黄河流域的不是北魏孝文帝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人教版内蒙古赤峰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假如你是一名考古学家,你会用下列哪件出土文物向人们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A:B:C:D:【答案】C【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图片C是纺轮,它是半坡原始居民纺线用的工具。
故选C。
第2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孟子【答案】B【解答】第3题.秦始皇正在竹木简上用小篆批阅奏折。
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在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简化为隶书;当时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木简。
故选A。
第4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稳定统治B: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C: 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D: 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答案】D【解答】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鲜卑贵族统治。
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等。
第5题.唐朝妇女可以在公开场合参加各种社交和文化娱乐活动,到处可见妇女英姿勃发骑马出行的身影。
这体现了唐朝()A: 社会风气开放B: 经济发达C: 疆域辽阔D: 社会稳定【答案】A【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唐朝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妇女可以参加各种活动,故A项符合题意。
题干说的是社会风气,故经济发达、疆域辽阔、社会稳定不符合题干主旨,故BCD项错误。
故选A。
第6题.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A: 市舶司B: 彭湖巡检司C: 宣政院D: 广州十三行【答案】A【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赤峰人教版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自古以来人们建造房屋时往往考虑到地形和气候因素,右图是某地古代居民房屋复原图。
这一民居的主人是()A: 大汶口人B: 半坡人C: 良渚人D: 河姆渡人【答案】B【解答】图片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骨器。
他们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第2题.孔子曾说: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仲由行事勇气超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
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理念是()A: 为政以德B: 以礼治国C: 有教无类D: 因材施教【答案】D【解答】孔子曾说: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仲由行事勇气超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
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故D正确。
故选D。
第3题.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秦的成就是()A: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B: 建立刺史制度C: 实行郡国并行制D: 建立行省制度【答案】A【解答】第4题.北魏孝文帝说:我魏国的祖先源自黄帝,我们要回归正统,把拓跋氏改为黄帝子孙的元氏。
从中可见,北魏孝文帝具有()A: 以农为本的观念B: 闭关锁国的意识C: 富国强兵的愿望D: 民族认同的思想【答案】D【解答】根据题述内容我魏国的祖先源自黄帝,我们要回归正统,把拓跋氏改为黄帝子孙的元氏可知,孝文帝这里提出民族认同的观点,认黄帝为祖先,消弭胡汉隔阂。
故选D。
A: 经济的繁荣发展B: 农业技术的进步C: 开放的社会风气D: 多彩的文学艺术【答案】A【解答】第6题.有学者认为:两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 造船业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C: 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D: 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农作物【答案】D【解答】第7题.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是哪一年?()A: 1843年B: 1851年C: 1853年D: 1856年【答案】B【解答】根据课本内容可知,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014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吴涛整理一、选择题。
(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序号按要求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每小题2分,共30分。
)(2014·内蒙古赤峰)1.请根据“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等信息,判断这是描述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2014·内蒙古赤峰)2.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①推行郡县制②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③焚书坑儒④修筑长城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014·内蒙古赤峰)3.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A.创设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完善科举制(2014·内蒙古赤峰)4.“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nìng)臣”。
对联中“忠骨”指的是谁?()A.郑成功 B.岳飞 C.戚继光 D.左宗棠(2014·内蒙古赤峰)5.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属于宋朝时期的有()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③火药的广泛应用④造纸术的发明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2014·内蒙古赤峰)6.“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材料中的“运动”是指()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014·内蒙古赤峰)7.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顾国晖舆论谴责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疯狂扩充军备、制造“中国威胁论”……为此,中华儿女要牢记历史,警钟长鸣。
下列导致我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事件是()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2014·内蒙古赤峰)8.毛泽东的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天翻地覆”的含义是指人民解放军()A.解放南京 B.挺进大别山 C.转战陕北 D.解放长江以北地区(2014·内蒙古赤峰)9.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标志着我国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2014·内蒙古赤峰)10.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A.成功举办APEC会议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加人世贸组织 D.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2014·内蒙古赤峰)11.既为三角贸易提供了条件,又让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等地交往日益密切的历史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 B.鉴真东渡 C.亚历山大东征 D.新航路的开辟(2014·内蒙古赤峰)12.国情不同,资产阶级革命要完成的任务和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
下列国家中通过民族独立战争的形式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中国(2014·内蒙古赤峰)13.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哪些共同点?()①废除农奴制②向西方国家学习③促进资本主义发展④废藩置县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14·内蒙古赤峰)14.右图反映的是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A.法国大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C.俄国二月革命 D.亚洲民族独立运动(2014·内蒙古赤峰)15.2014年6月6日,“一场改变世界的战斗”70周年纪念活动在法国拉开帷幕,美、英、俄、德等20多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活动。
这场“战斗”是指()A.诺曼底登陆 B.凡尔登战役 C.彼得格勒战役 D.太平洋战争二、非选择题o(5个小题,共70分。
)(2014·内蒙古赤峰)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o(18分)材料一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千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某海峡,到达夷州。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地之间的友好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回答,确保汉朝和西域频繁交往的通道被称为什么?(2分)“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2)材料二中的“夷州”是指今天哪一地区?(2分)它曾被哪两个殖民者侵占过?(2分)今年距最后一次被侵占时的那场战争已有多少周年?(2分)(3)材料三中的“蕃”主要是指今天的哪一地区?(2分)这一地区是在哪个朝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2分)(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我国对上述三个地区采取了什么政策?(4分)(2014·内蒙古赤峰)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勃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一种什么心态?(2分)基于这种心态,清朝前期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2分)(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政策?(2分)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开放”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2分)(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启示。
(2分)(2014·内蒙古赤峰)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1)请指出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6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哪一阶级的参加起了巨大作用?(2分)(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有何认识?(写出两点即可)(4分)(2014·内蒙古赤峰)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分别说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名称。
(4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这种变化促使世界格局朝什么方向发展?(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这一起势发展的主要因素。
(4分)(3)面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4分)(2014·内蒙古赤峰)20.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着社会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4分)(1)列举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6分)(2)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时时刻刻都在“刷新”着我们的生活。
(2分)(3)请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环境与资源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4分)(4)根据以上内容的分析,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科技这把双刃剑?(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5:CDDBA;6—10:BCACB;11—15:DBCBA;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70分)16.(18分)(1)丝绸之路;(2分)新疆;(2分)(2)台湾;(2分)荷兰;(1分)日本;(1分)120周年;(2分)(3)西藏或青藏高原一带;(2分)元朝;(2分)(4)新疆、西藏: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分)台湾:一国两制;(2分)17.(12分)(1)妄自尊大;(意思相近亦可,2分)闭关锁国;(2分)(2)中英《南京条约》;(2分)(3)对外开放;(2分)材料二是被迫开放,材料三是主动开放;(意思相近即可,2分)(4)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1分)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合作,吸纳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文化等,才能强国。
(1分)评分说明:能从两方面对比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2分。
18.(12分)(1)辛亥革命;(2分)五四运动;(2分)开国大典或新中国诞生;(2分)(2)工人阶级;(2分)(3)中华民族的道路是艰辛、曲折的,是无数先辈勇于献身、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草命道路等。
(言之有理,写出两点即可得4分)19.(14分)(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2)多极化发展趋势;(2分)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2分)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分);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强大。
(2分)(3)示例: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国际交往;提高国际地位等o(言之有理即可,4分)20.(14分)(1)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应用;(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2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的广泛应用;(2分)。
(2)提示:可依据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作答,也可结合当今新的科技成果的应用作答。
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分)(3)示例:环境方面:沙尘暴、雾霾、极端天气等;资源方面:科技的进步,使煤碳、石油等资源的开采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也导致了过度开采、资源紧张等问题的出现。
(符合题意即可,4分)(4)示例: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也确实对资源、生态环境等造成了伤害,但科技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推动了社会进步,所以我们应趋利避害,利用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开放型试题,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