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综合测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46.69 KB
- 文档页数:17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全卷三个大题,共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数组是勾股数的是( )A .1、2、3B .6、8、10C .5、11、13D .2、1.5、2.53.如图所示,在中,对角线交于点O ,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4.小强和爷爷去爬山,爷爷先出发一段时间后小强再出发,途中小强追上了爷爷并最终先爬到山顶,两人所爬的高度h (米)与小强出发后的时间t (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爷爷比小强先出发20分钟B .小强爬山的速度是爷爷的2倍C .表示的是爷爷爬山的情况,表示的是小强爬山的情况D .山的高度是480米5.如图,中,,于点D ,,,则的长为()A .5B.C .D .26.为调查某班学生每天使用零花钱的情况,小丽随机调查了20名同学,结果如表:ABCD AB CD =AD BC =A C ∠=∠B D ∠=∠AB CD P AD BC=AB CD P B D∠=∠ABCD Y AC BD 、AC BD ⊥OA OC =AC BD =AO OD =1l 2l ABC V 90ACB ∠=︒CD AB ⊥3AC =4BC =CD 52125每天使用零花钱(单位:元) 10 15 20 25 30 人数13655则这20名同学每天使用的零花钱的众数是( ) A .10B .15C .20D .307.若直线y=+n 与y =mx ﹣1相交于点(1,﹣2),则()A .m =,n =﹣B .m =,n =﹣1C .m =﹣1,n =﹣D .m =﹣3,n =﹣8.如图,把菱形ABCD 沿AH 折叠,使B 点落在BC 上的E 点处,若∠B=70°,则∠EDC 的大小为( )A .10°B .15°C .20°D .30°9.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延长AD 到E ,使DE=AD ,连结EB ,EC ,DB ,添加一个条件,不能使四边形DBCE 成为矩形的是( )A .AB=BEB .CE ⊥DEC .∠ADB=90°D .BE ⊥AB10.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E 是边AD 上一点,且,点F 是边上一个动点,连接EF ,以为边作菱形,且,连接,点P 为的中点,在点F 从点A 运动到点B 的过程中,点运动所走的路径长为( )A .B .1CD .11.如图,在中,,,平分,对角线相交于点O ,连接,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①;②;③;④;⑤2x1252125232ABCD 14AE AD =AB EF EFGH 60EFG ∠=︒DG DG P 1214ABCD Y 120ABC ∠=︒2BC AB =DE ADC ∠AC BD 、OE 30ADB ∠=︒2AB OE =DE AB =OD CD =ABCD S AB BD=⋅Y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2.如图,在菱形中,,,点P 是菱形内部一点,且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6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3.把中根号外的移入根号内得 . 14.如图,在菱形中,点P 在对角线上,,垂足为E ,,则点P 到的距离是 .15.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点B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交于两点,过这两点的直线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cm ,cm ,则△ACD 的周长为 cm .16.如图,在中,,P 为边上一动点,于点E ,于F ,则的最小值为 .ABCD 6AB =120A ∠=︒16PCD ABCDS S =V 菱形PC PD +(a -(1)a -ABCD AC PE AB ⊥5PE =AD 90C ∠=︒12AB 5AB =3AC =ABC V 51213AB AC BC ===,,BC PE AB ⊥PF AC ⊥EF三、解答题(本答题共8小题,共56分)17.计算: (1(2)18.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课上张老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体能测试,从跑步、立定跳远、跳绳三个方面进行了量化考核.小字和小彬的各项成绩如下表(百分制):姓名跑步立定跳远跳绳小宇859590小彬958688若跑步、立定跳远、跳绳的成绩按 确定体能综合成绩,则小宇和小彬谁的体能综合成绩高?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19.要把宣传牌,装订在教室的黑板上面(如图所示).一架梯子(米)靠在宣传牌,底端落在地板E 处,然后移动的梯子使顶端落在宣传牌的B 处,而底端E 向外移到了1米到C 处(米).测量得米.求宣传牌的高度(结果用根号表示).20.如图,在四边形中,,求四边形的面积.()()11-+433::()AB 5AE =()AB A ()AB 1CE =4BM =()AB ABCD 3590AB AD BC CD B ====∠=o ,,ABCD2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交于点,过点交于点,交于点.求证:.22.如图,在矩形ABCD 中, , ,菱形 的三个顶点 分别在矩形 的边 上, , ,求证:四边形为正方形.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像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过点A 的直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M ,且BM=2MO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存在点C ,使得以A ,B ,M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你画出图形,确定点C的坐标.ABCD AC BD O EF O AD E BC F OE OF =6AD =8DC =EFGH ,,E G H ABCD ,,AB CD DA 2AH =2DG =EFGH xOy 26y x =-+24.如图,在Rt△ABC中,∠C=90°,以AC为一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CD,点E为AB的中点,连结DE.(1)证明DE∥CB;(2)探索AC与AB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四边形DCBE是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我校“文化艺术节”英语表演比赛中,有16名学生参加比赛,规定前8名的学生进入决赛,某选手想知道自己能否晋级,只需要知道这16名学生成绩的()A.中位数B.方差C.平均数D.众数2aa> 2 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则0④一组数据5,6,7,8,9的中位数和众数都是7,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 B.1 C.2 D.33、某班在体育活动中,测试了十位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得到十个各不相同的数据.在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A.平均数B.中位数C.方差D.众数4、山西被誉为“表里山河”,意思是:外有大河,内有高山.下表是我省11个地市最高峰高度的统计结果,其中最高峰高度的中位数是()A.2420米B.2333米C.2504.3米D.2566.6米5、一组数据:1,3,3,4,5,它们的极差是()A.2 B.3 C.4 D.56、甲、乙、丙、丁四名学生近4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0分,方差分别是S甲2=5,S乙2=20,S丙2=23,S丁2=32,则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7、某班在开展“节约每一滴水”的活动中,从全班40名同学中选出10名同学汇报了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发现节水0.5m3的有2人,水1m3的有3人,节水1.5m3的有2人,节水2m3的有3人,用所学的统计知识估计全班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是()A.20m3B.52m3C.60m3D.100m38、在共有15人参加的“我爱祖国”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前8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9、一组数据分别为:79、81、77、82、75、8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82B.77C.79.5D.8010、为了解学生假期每天帮忙家长做家务活动情况,学校团委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线上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频数直方图(不完整,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并且知道80~100分钟占所抽查学生的17.5%,根据提供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本次共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B .抽取学生中每天做家务时间的中位数落在40~60分钟这一组;C .如果全校有800名学生,那么每天做家务时间超过1小时的大约有300人;D .扇形统计图中0~20分钟这一组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30°;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一组数据a ,b ,c ,d ,e 的方差是7,则a +2、b +2、c +2、d +2、e +2的方差是___.2、下表中记录了甲、乙两名运动员跳远选拔赛成绩(单位:cm )的平均数和方差.要从中选择一名运动员参加决赛,最合适的运动员是______.3、从甲、乙两块试验田各随机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单位:cm ),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和方差,结果为:13x =甲,13x =乙,2=3.6S 甲,215.8S =乙.则麦苗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________(填“甲”或“乙”).4、甘肃省白银市广播电视台欲招聘播音员一名,对甲、乙两名候选人进行了两项素质测试,两人的两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需要广播电视台将面试成绩、综合知识测试成绩按3∶2的比例确定两人的最终成绩,那么_______将被录取.5、小玲家的鱼塘里养了2 500条鲢鱼,按经验,鲢鱼的成活率约为80%.现准备打捞出售,为了估计鱼塘中鲢鱼的总质量,从鱼塘中捕捞了3次进行统计,得到的数据如下表:那么,鱼塘中鲢鱼的总质量约是________kg.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甲、乙两台包装机同时分装质量为400g的奶粉.从它们各自分装的奶粉中各随机抽取了10袋,测得它们的实际质量(单位:g)如下:甲:401,400,408,406,410,409,400,393,394,394;乙:403,404,396,399,402,401,405,397,402,399.哪台包装机包装的奶粉质量比较稳定?2、甲、乙两人在5次打靶测试中命中的环数如下:甲:8,8,7,8,9;乙:5,9,7,10,9.(1)填写表格;(2)教练根据这5次成绩,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教练的理由是什么?3、射箭时,新手成绩通常不太稳定,小明和小华练习射箭,第一局12支箭射完后,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估计小明和小华谁是新手,并说明你这样估计的理由.4、小明想调查某个高速公路入口处每天的汽车流量(单位:辆).一天,他从上午8:00~11:00在该入口处,每隔相等的一段时间作一次统计,共统计了8次,数据如下:试估计:这天上午这3h内共有多少车次通过该入口?5、某日,A,B两地的气温如图所示.(1)不进行计算,说说A,B两地这一天气温的特点.(2)分别计算这一天A,B两地气温的平均数和方差,与你刚才的看法一致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意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6位学生参加比赛,取得前8名的学生进入决赛,中位数就是第8、第9个数的平均数,因而要判断自己能否晋级,只需要知道这16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就可以.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分析】逐个分析判断即可.【详解】①当a=02==,故此命题正确;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此命题错误;④数据5,6,7,8,9的中位数是7,但众数是5,6,7,8,9这5个数,故此命题错误,所以正确的命题只有1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计算,矩形的判定,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掌握这些性质与概念是关键,要注意的是,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不止一个.3、B【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特点,与最高成绩无关,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据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以及中位数的特点,因为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所以它不受最大、最小两个极端数值的影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平均数,方差,众数,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中位数是另外一种反映数据的中心位置的指标,其确定方法是将所有数据以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中央的数据值就是中位数,因为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所以它不受最大、最小两个极端数值的影响,而且部分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也没有影响.4、C【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详解】把这11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为:1874,2333,2358,2358,2420,2504.3,2523,2566.6,2789,2831,3061.1,共有11个数,∴中位数是第6个数2504.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中位数,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5、C【解析】【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即一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差计算即可;【详解】极差是514-=;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极差的计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S 甲2=5,S 乙2=20,S 丙2=23,S 丁2=32,∴S 甲2<S 乙2<S 丙2<S 丁2,∴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甲,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7、B【解析】【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求出选出的10名同学每家的平均节水量.再利用用样本估计总体,即由平均节水量乘以总人数即可求出最后结果.【详解】30.5213 1.5223 1.310m ⨯+⨯+⨯+⨯=, 由此可估计全班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是340 1.352m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和由样本估计总体.正确的求出样本的平均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由中位数的概念,即最中间一个或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可知15人成绩的中位数是第8名的成绩.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前8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中位数,比较即可.【详解】解:由于总共有15个人,第8位选手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8名,故应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9、D【解析】【分析】将数据排序,进而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数据79、81、77、82、75、82从小到大排列后可得:75、77、79、81、82、82,排在中间的两个数是79,81,所以,其中位数为79+81=802,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0、D【解析】【分析】由80~100分钟占所抽查学生的17.5%,且由条形统计图可知有7人,可得抽查总人数,即可判断A选项;通过总人数减去其他各组人数,得到60~80分钟的人数,根据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最中间的数为中位数)即可判断B选项;由图中数据可得每天超过1小时的人数,然后用学校总人数乘以每天超过1小时的人数占抽查人数的比例即可判断C选项;根据扇形统计图圆心角得计算方法:360︒乘以该组人数所占抽查总人数得比例即可判断D选项.【详解】解:80~100分钟占所抽查学生的17.5%,且由条形统计图可知有7人,∴抽查总人数为:74017.5%=,A选项正确;60~80分钟的人数为:40451678----=人,先对数据排序后可得:最中间的数在第20,21之间,459+=,91625+=,∴中位数落在60~80分钟这一组,故B选项正确;从图中可得,每天超过1小时的人数为:7815+=人,估算全校人数中每天超过1小时的人数为:1580030040⨯=人,故C选项正确;0~20分钟这一组有4人,扇形统计图中这一组的圆心角为:43603640︒⨯=︒,故D选项错误;【点睛】题目主要考查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及估算满足条件的总人数,中位数,扇形统计图圆心角的计算等,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点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7【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即可得.【详解】解:设数据,,,,a b c d e 的平均数为5a b c d e x ++++=, 则2,2,2,2,2a b c d e +++++的平均数为2222225a b c d e x +++++++++=+, 数据,,,,a b c d e 的方差是7,()()()()()22222175a x b x c x d x e x ⎡⎤∴-+-+-+-+-=⎣⎦, ()()()()()222221222222222275a x b x c x d x e x ⎡⎤∴+--++--++--++--++--=⎣⎦, 即2,2,2,2,2a b c d e +++++的方差是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方差,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2、甲【解析】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较小的运动员参加.【详解】解:∵甲的平均数比乙的平均数大,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最合适的运动员是甲.故答案为:甲.【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3、甲【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22S S <甲乙,即可求解.【详解】 解:∵13x =甲,13x =乙,2=3.6S 甲,215.8S =乙. ∴22S S <甲乙,∴甲试验田麦苗长势比较整齐.故答案为: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方差判断稳定性,熟练掌握一组数据方差越小越稳定是解题的关键.4、乙【解析】【分析】分别求出两人的成绩的加权平均数,即可求解.【详解】 解:甲候选人的最终成绩为:329085883232⨯+⨯=++ , 乙候选人的最终成绩为:329580893232⨯+⨯=++ , ∵8889< ,∴乙将被录取.故答案为:乙【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加权平均数,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5、3600【解析】【分析】首先计算样本平均数,然后计算成活的鱼的数量,最后两个值相乘即可.【详解】 解:每条鱼的平均重量为:20 1.610 2.210 1.8 1.8201010⨯+⨯+⨯=++千克, 成活的鱼的总数为:25000.82000⨯=条,则总质量约是2000 1.83600⨯=千克.故答案为:3600.【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样本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质量 总条数,能够根据样本估算总体.三、解答题1、乙包装机包装的奶粉质量比较稳定【分析】先分别求出甲、乙两台包装机分装奶粉质量的平均数,再求甲、乙两台包装机分装奶粉质量的方差.【详解】解:x甲=110(401 +400+ 408 +……+394 +394)= 401.5(g),x乙 =110(403+ 4+39+……+ 402 + 399) =400.8(g),S=110[ (401-401.5)2+(400- 401. 5)2+……+(394- 401.5)2]= 38.05,S=110[(403- 400.8)2 +(404- 400.8)2+……+(399- 400. 8)2]=7. 96,因为S> S,所以乙包装机分装的奶粉质量比较稳定.【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的计算以及它们的意义,做题的关键是熟练的计算平均数和方差.2、(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2)方差就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详解】解:(1)∵8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甲的众数为8,乙的平均数=15(5+9+7+10+9)=8,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5,7,9,9,10,则乙的中位数为9.故填表如下:故答案为:8,8,9;(2)因为他们的平均数相等,而甲的方差小,发挥比较稳定,所以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3、小华应是新手,理由见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可知,小华的射击不稳定,可判断新手是小华.【详解】解:由图象可以看出,小华的成绩波动大,波动性越大,方差越大,成绩越不稳定,新手是小华.答:小华应是新手.【点睛】考查了方差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波动性越大,方差越大,成绩越不稳定.4、3360车次【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先计算出每3min的平均汽车流量,然后计算总的时间通过的车次即可.【详解】解:每3min的平均汽车流量为:()+++++++÷(辆).51506462585555538=56所以,可以估计这天上午这3h通过该入口的车次大约为:()⨯⨯÷(车次),563603=3360答:这天上午3h内共有3360车次通过该入口.【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平均数的实际应用,利用平均数据求出总数,理解题意中利用平均数求总数据的大小是解题关键.5、(1)见解析;(2)A地气温的平均数约为20.42C︒,方差约为7.76;B地气温的平均数约为21.35C︒,方差约为2.78;与刚才的看法一致.【分析】(1)从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先从图中读出一天24时的温度,再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公式进行计算,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由图可知,A地的最高气温比B地的最高气温高,A地的最低气温比B地的最低气温低;A地的气温波动较大,B地的气温波动较小,但平均气温相近;(2)A地24时气温(单位:C︒)分别为18,17.5,17,16,16.5,18,19,20.5,22,23,23.5,24,25,25.5,24.5,23,22,20.5,20,19.5,19.5,19,18.5,18,B 地24时气温(单位:C ︒)分别为20,19.5,19,18,19,19.5,20.5,22,22.5,23,23,23.5, 24,24,23,22.5,22.5,22,21.5,21,21.5,20.5,20.5,20,A 地气温的平均数为()11817.518.51820.42()24C ⨯++++≈︒,A 地气温的方差为()()()22211820.4217.520.421820.427.7624⎡⎤⨯-+-++-≈⎣⎦,B 地气温的平均数为()12019.520.52021.35()24C ⨯++++≈︒,B 地气温的方差为()()()22212021.3519.521.352021.35 2.7824⎡⎤⨯-+-++-≈⎣⎦, 由此可知,,A B 两地的平均气温相近,但A 地气温波动较大,B 地气温波动较小;与刚才的看法一致.【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图、平均数和方差,熟练掌握平均数和方差的公式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 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式子﹣3x -有意义,则x 的值可以为( )A .﹣6B .0C .2D .π2.下列语句不能判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220a b c +-=B .::3:4:5A BC ∠∠∠= C .::3:4:5a b c =D .A B C ∠+∠=∠3.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AC ⊥BD ,则四边形ABCD 是菱形B .若AC =BD ,则四边形ABCD 是矩形C .若AB =DC ,AD ∥BC ,则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D .若AO =OC ,BO =OD ,则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4.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学校艺术节举行初中生书法大赛,设置了10个获奖名额.结果共有21名选手进入决赛,且决赛得分均不相同.若知道某位选手的决赛得分,要判断它是否获奖,只需知道学生决赛得分的( )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5.如图,在△ABC 中,AC =6,AB =8,BC =10,点D 是BC 的中点,连接AD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CD 的长为半径在△ABC 外画弧,两弧交于点E ,连接AE ,BE .则四边形AEBC 的面积为( )A .2B .3C .24D .36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直线y =34x ﹣3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A 、B 两点,将△AOB 沿x 轴翻折得到△AOC ,使点B 刚好落在y 轴正半轴的点C 处,过点C 作CD ⊥AB 交AB 于D ,则CD 的长为( )A.185B.245C.4 D.5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上,尺规作图:以点A为圆心,A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F,分别以点B、F为圆心,以大于12BF的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于点E,连接EF.若12BF=,10AB=,则线段AE的长为()A.18 B.17 C.16 D.14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4,0),点B的坐标是(3,4),点P 是y轴正半轴上的动点,连接AP交线段OB于点Q,若△OPQ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是()A.(0,53)B.(0,43)C.(0,43)或(0,163)D.(0,53)或(0,163)二、填空题9.2x-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10.如图,在菱形ABCD中,AC=6,BD=8,则菱形的面积等于 ___.11.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 .1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5,AD =3,AC ⊥BC ,则BD 的长为____.13.已知一次函数y=kx +b 图像过点(0,5)与(2,3),则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 14.如图,O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交点,OM ⊥AD ,垂足为M ,若AB=8,则OM 长为_______.15.如图,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90,ACB AC BC ∠=︒=,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x 轴的负半轴上,点B 在第二象限,AC 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22y x =+,若保持AC 的长不变,当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滑动,点C 随之在x 轴的负半轴上滑动,则在滑动过程中,点B 与原点O 的最大距离是_______.16.如图,矩形ABCD 中,AB=8,AD=5,点E 为DC 边上一个动点,把△ADE 沿AE 折叠,点D 的对应点D ’落在矩形ABCD 的对称轴上时,DE 的长为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80205-+;+-.(2)(53)(53)18.由于过度采伐森林和破坏植被,我国部分地区频频遭受沙尘暴的侵袭.近日,A城气象局测得沙尘暴中心在A城的正西方向240km的B处,以每时12km的速度向北偏东60°方向移动,距沙尘暴中心150km的范围为受影响区域.(1)A城是否受到这次沙尘暴的影响?为什么?(2)若A城受这次沙尘暴影响,那么遭受影响的时间有多长?A B C均在格点上.19.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1)直接写出AC的长为___________,ABC的面积为_____;(2)请在所给的网格中,仅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出AC边上的高BD,并保留作图痕迹.20.已知:如图,在Rt△ABC中,D是AB边上任意一点,E是BC边中点,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BF、CD.(1)求证:四边形CDBF是平行四边形.(2)当D点为AB的中点时,判断四边形CDB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1.先化简,再求值:a+2-+,其中a=1007.12a a如图是小亮和小芳的解答过程.(1)的解法是错误的;(2)错误的原因在于未能正确地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3)先化简,再求值:a+2269-+,其中a=﹣2018.a a22.某电商在线销售甲、乙、丙三种水果,已知每千克乙水果的售价比每千克甲水果的售价多3元,每千克丙水果的售价是每千克甲水果售价的2倍,用200元购买丙水果的数量是用80元购买乙水果数量的2倍.(1)求丙水果每千克的售价是多少元?(2)电商推出如下销售方案:甲、乙、丙三种水果搭配销售共7千克,其中乙水果的数量是丙水果数量的2倍,且甲、乙两种水果数量之和不超过丙水果数量的6倍.请直接写出按此方案购买7千克水果最少要花费元.23.如图1,以平行四边形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以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D是对角线AC的中点,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到点B,同时点Q从点O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点P到达点B时,两个点同时停止运动.(1)求点A的坐标.(2)连结PQ,AQ,CP,当PQ经过点D时,求四边形的面积.(3)在坐标系中找点F,使以Q、D、C、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则点F的坐标为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24.(1)[探究]对于函数y=|x|,当x≥0时,y=x;当x<0时,y=﹣x.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象,由图象可知,函数y=|x|的最小值是.(2)[应用]对于函数y =|x ﹣1|+12|x +2|.①当x ≥1时,y = ;当x ≤﹣2时,y = ;当﹣2<x <1时,y = . 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象,由图象可知,函数y =|x ﹣1|+12|x +2|的最小值是 .(3)[迁移]当x = 时,函数y =|x ﹣1|+|2x ﹣1|+|3x ﹣1|+…+|8x ﹣1|取到最小值.(4)[反思]上述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或方法,请写出其中一种. 25.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0A 、()0,2C ,现将线段CA 绕A 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B ,连接AB .(1)求出直线BC 的解析式;(2)若动点M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B 10,过M 作//MN AB 交y 轴于N ,连接AN .设运动时间为t 分钟,当四边形ABMN 为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 (3)P 为直线BC 上一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以O 、B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6.如图1,ABC ∆中,CD AB ⊥于D ,且::2:3:4BD AD CD =; (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2)已知Δ40ABC S =cm 2,如图2,动点M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线段BA 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A 出发以相同速度沿线段AC 向点C 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设点M 运动的时间为t (秒). ①若DMN ∆的边与BC 平行,求t 的值;②在点N 运动的过程中,ADN ∆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x ﹣3≥0, 解得:x ≥3,各个选项中,π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二次根式的性质.2.B解析:B 【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或最大角是否是90°即可. 【详解】解:A 、由2220a b c +-=,可得222+=a b c ,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 、∵::3:4:5A B C ∠∠∠=,∴∠C =180°×575345=︒++,故不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C 、32+4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 、∵∠A +∠B =∠C ,∴∠C =90°,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3.D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对选项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解:A :对角线相互垂直平行四边形才是菱形,四边形ABCD 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才是矩形,四边形ABCD 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一组对边相等,另外一组对边平行,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还有可能是等腰梯形,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于书法大赛设置了10个获奖名额,共有21名选手进入决赛,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分析即可. 【详解】解:将21名选手进入决赛不同的分数按从小到大排序后,中位数及中位数之后的共有11个数,故只要知道自己的分数和中位数就可以知道是否获奖了,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以及相关平均数、众数、方差的意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90BAC ∠=,求出BD CD AD AE BE ====,根据菱形的判定求出四边形AEBD 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AE BD ,求出1122ABE ABD ACD ABC S S S S ∆∆∆∆====,再求出四边形AEBC 的面积即可.【详解】 解:6AC =,8AB =,10BC =,222AB AC BC ∴+=,ABC ∆∴是直角三角形,即90BAC ∠=︒,点D 是BC 的中点,10BC =,5BD DC AD ∴===,即5BE AE BD AD ====,∴四边形AEBD 是菱形,//AE BC ∴,1116812222ABE ABD ACD ABC S S S S ∆∆∆∆∴====⨯⨯⨯=,∴四边形AEBC 的面积是12121236++=,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能求出12ABE ABD ACD ABC S S S S ∆∆∆∆===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①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c 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B解析:B 【解析】 【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 ,B 的坐标,在Rt △AOB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B 的长,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出OC =OB ,进而可得出BC 的长,再利用面积法,即可求出CD 的长. 【详解】解:当x =0时,y =34×0﹣3=﹣3,∴点B 的坐标为(0,﹣3);当y =0时,34x ﹣3=0,解得:x =4,∴点A 的坐标为(4,0).在Rt △AOB 中,∠AOB =90°,OA =4,OB =3, ∴5AB = 由折叠可知:OC =OB =3, ∴BC =OB +OC =6.∵S △ABC =12BC •OA =12AB •CD , ∴245BC OA CD AB ==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等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7.C解析:C 【解析】 【分析】证明四边形ABEF 是菱形,得到OA=OE ,OB=OF =6,AE ⊥BF ,再在Rt △AOB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OA 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以点A 为圆心,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D 于点F , ∴AF=AB ,∵分别以点B 、F 为圆心,以大于12BF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BC 于点E ,∴直线AE 是线段BF 的垂直平分线, 且AP 为∠F AB 的角平分线, ∴EF=EB ,∠F AE=∠BAE ,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D ∥BC ,∠F AE =∠AEB , ∴∠AEB =∠BAE , ∴BA =BE , ∴BA =BE=AF=FE , ∴四边形ABEF 是菱形; ∴AE ⊥BF ,OB =OF =6,OA =OE , ∴∠AOB =90°,在Rt △AOB 中:8AO =, ∴216AE AO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菱形的判定、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勾股定理等相关知识点,掌握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重要图形的尺规作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C解析:C 【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OB 、PA 的函数关系式,设(0,)P m ,4(,)3Q n n ,并由P 、Q 点坐标,可表示出OP 、OQ 和PQ ,根据△OPQ 是等腰三角形,可得OP OQ =或OP PQ =或OQ PQ =,则可得到关于m 的方程,求得m 的值,即可求得P 点坐标.【详解】解:设OB 的关系式为y kx =,将B (3,4)代入得:43k =, ∴43OB y x =, 设(0,)P m ,4(,)3Q n n , ∴OP m =,53OQ n =,PQ = 设PA 的关系式为y kx b =+,将(0,)P m ,(4,0)A 代入得:40b m k b =⎧⎨+=⎩, 解得4b m m k =⎧⎪⎨=-⎪⎩, ∴4PA m y x m =-+, 将4PA m y x m =-+,43OB y x =联立方程组得: 443PA OB m y x m y x ⎧=-+⎪⎪⎨⎪=⎪⎩, 解得12163Q m x n m==+, 若△OPQ 是等腰三角形,则有OP OQ =或OP PQ =或OQ PQ =,当OP OQ =时,53m n =,12163m n m =+, 即5123163m m m=⨯+, 解得43m =,则P 点坐标为(0,43), 当OP PQ =时,m =,12163m n m =+, 解得176m =-,不合题意,舍去, 当OQ PQ =时,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可得:点Q 在OP 的垂直平分线上,12Q y OP =, ∴4132n m =,且12163m n m =+, 即412131632m m m ⨯=+, 解得163m =,则P 点坐标为(0,163)综上可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其坐标为(0,43)或(0,163).故选:C.【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掌握待定系数法与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并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及方程思想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二、填空题9.x≥2且x≠3【解析】【分析】0,且分子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则可求得x的取值范围.【详解】由题意得:3020xx-≠⎧⎨-≥⎩,解不等式组得:x≥2且x≠3.故答案为:x≥2且x≠3.【点睛】本题是求使式子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问题,涉及二次根式的意义,分母不为零,不等式组的解法等知识;一般地,当式子为分式时,分母不为零;当式子中含有二次根式时,要求被开方数非负.10.24【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对角线积的一半,可求菱形的面积.【详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116824 22S AC BD=⋅=⨯⨯=.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菱形的性质.11.36cm2【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正方形边长,从而求正方形的面积.【详解】6∴正方形的面积为:6²=36故答案为:36 cm 2.【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题目比较简单,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12.A 解析:213【分析】根据AC ⊥BC ,AB =5,AD =3,可以得到AC 的长,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到DE 和BE 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D 的长.【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AC ⊥BC ,AB =5,AD =3,∴∠ACB =90°,BC =3,∴AC =4,作D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AC ⊥BC ,∴AC ∥DE , 又∵AD ∥CE ,∴四边形ACED 是矩形,∴AC =DE ,AD =CE ,∴DE =4,BE =6,∵∠DEB =90°,∴BD 222264213BE DE ++=故答案为:213【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 13.y =-x +5【分析】由直线y =kx +b 经过(0,5)、(2,3)两点,代入可求出函数关系式.【详解】解:把点(0,5)和点(2,3)代入y =kx +b 得532b k b =⎧⎨=+⎩,解得:15k b =-⎧⎨=⎩,所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5,故答案为:y =-x +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注意利用一次函数的特点,来列出方程组求解是解题关键.14.A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即可求解.【详解】∵O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交点,∴O 是AC 中点,又OM ⊥AD ,AD ⊥CD ∴12∥OM CD ,又AB=CD=8 故OM=4故填: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15.【分析】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得对应关系,可得A ,C 点坐标,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 的长度;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CD ,BD 的长,可得B 点坐标;首先取AC 的中点E ,连接BE ,OE ,OB ,可求【分析】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得对应关系,可得A ,C 点坐标,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 的长度;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CD ,BD 的长,可得B 点坐标;首先取AC 的中点E ,连接BE ,OE ,OB ,可求得OE 与BE 的长,然后由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得点B 到原点的最大距离.【详解】解:当x =0时,y =2x +2=2,∴A (0,2);当y =2x +2=0时,x =-1,∴C (-1,0).∴OA =2,OC =1,∴AC如图所示,过点B 作BD ⊥x 轴于点D .∵∠ACO +∠ACB +∠BCD =180°,∠ACO +∠CAO =90°,∠ACB =90°,∴∠CAO =∠BC D .在△AOC 和△CDB 中,AOC CDB CAO BCD AC CB ∠=∠⎧⎪∠=∠⎨⎪=⎩, ∴△AOC ≌△CDB (AAS ),∴CD =AO =2,DB =OC =1,OD =OC +CD =3,∴点B 的坐标为(-3,1).如图所示.取AC 的中点E ,连接BE ,OE ,OB ,∵∠AOC =90°,AC =5, ∴OE =CE =12AC =52, ∵BC ⊥AC ,BC =5,∴BE =22BC CE +=52, 若点O ,E ,B 不在一条直线上,则OB <OE +BE =5522, 若点O ,E ,B 在一条直线上,则OB =OE +BE =5522, ∴当O ,E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OB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552+, 故答案为:552+.【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利用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是求AC 长度的关键,又利用了勾股定理;求点B 的坐标的关键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CD ,BD 的长;求点B 与原点O 的最大距离的关键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6.或【详解】分析:过点D′作MN ⊥AB 于点N ,MN 交CD 于点M ,由矩形有两条对称轴可知要分两种情况考虑,根据对称轴的性质以及折叠的特性可找出各边的关系,在直角△EMD′与△AND′中,利用勾股定理解析:52或533【详解】分析:过点D′作MN⊥AB于点N,MN交CD于点M,由矩形有两条对称轴可知要分两种情况考虑,根据对称轴的性质以及折叠的特性可找出各边的关系,在直角△EMD′与△AND′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关于DM长度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过点D′作MN⊥AB于点N,MN交CD于点M,如图1、所示.设DE=a,则D′E=a.∵矩形ABCD有两条对称轴,∴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DM=CM时,AN=DM=12CD=12AB=4,AD=AD′=5,由勾股定理可知:22=3AD AN'-,∴MD′=MN-ND′=AD-ND′=2,EM=DM-DE=4-a,∵ED′2=EM2+MD′2,即a2=(4-a)2+4,解得:a=52;②当MD′=ND′时,MD′=ND′=12MN=12AD=52,由勾股定理可知:2253 =AD ND'-'∴53,∵ED′2=EM2+MD′2,即a2=53−a)2+(52)2,解得:53.综上知:DE=5253.故答案为52..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转变换、轴对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关于DM 长度的一元二次方程.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但在做题过程中容易丢失一种情况,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结合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关键.三、解答题17.(1)3;(2)2【分析】(1)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原式=5﹣3=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解析:(1)2)2【分析】(1)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原式=5﹣3=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8.(1)受影响,理由见解析;(2)15小时【分析】(1)过点作AC ⊥BM ,垂足为C ,在Rt △ABC 中,由题意可知∠ABC=30°,由此可以求出AC 的长度,然后和150km 比较大小即可判断A 城是否解析:(1)受影响,理由见解析;(2)15小时【分析】(1)过点作AC ⊥BM ,垂足为C ,在Rt △ABC 中,由题意可知∠ABC =30°,由此可以求出AC 的长度,然后和150km 比较大小即可判断A 城是否受到这次沙尘暴的影响;(2)如图,设点E 、F 是以A 为圆心,150km 为半径的圆与BM 的交点,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出CE 的长度,也就求出了EF 的长度,然后除以沙尘暴的速度即可求出遭受影响的时间.【详解】解:(1)过点A 作AC ⊥BM ,垂足为C ,在Rt △ABC 中,由题意可知∠CBA =30°,∴AC =12AB =12×240=120,∵AC =120<150,∴A 城将受这次沙尘暴的影响.(2)设点E ,F 是以A 为圆心,150km 为半径的圆与MB 的交点,连接AE ,AF , 由题意得,222221*********CE AE AC =-=-=,CE =90∴EF =2CE =2×90=180180÷12=15(小时)∴A 城受沙尘暴影响的时间为15小时.【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把握好题目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1),;(2)见解析【解析】 【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无刻度直尺作图中作垂直的技巧画出线段BD 即可;【详解】解:(1),:(2)如图所示,解析:(1)29AC =9ABC S=;(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无刻度直尺作图中作垂直的技巧画出线段BD 即可;【详解】解:(1)222529,AC +, 111452425149222ABC S =⨯-⨯⨯-⨯⨯-⨯⨯=:(2)如图所示,BD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勾股定理,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0.(1)见解析;(2)四边形CDBF 是菱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证△CEF ≌△BED (ASA ),得CF=BD ,再由CF ∥DB ,即可得出结论; (2)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直线性质得CD=DB ,即解析:(1)见解析;(2)四边形CDBF 是菱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证△CEF ≌△BED (ASA ),得CF =BD ,再由CF ∥DB ,即可得出结论;(2)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直线性质得CD =DB ,即可证平行四边形CDBF 是菱形.【详解】(1)证明:∵CF ∥AB ,∴∠ECF =∠EBD ,∵E 是BC 中点,∴CE =BE ,在△CEF 和△BED 中,ECF EBD CE BECEF BED ∠=∠⎧⎪=⎨⎪∠=∠⎩∴△CEF ≌△BED (ASA ),∴CF =BD ,又∵CF ∥AB ,∴四边形CDBF 是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CDBF 是菱形,理由如下:∵D 为AB 的中点,∠ACB =90°,∴CD =12AB =BD ,由(1)得:四边形CDBF 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CDBF 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CEF ≌△BED 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1)小亮(2)=-a (a <0)(3)2024.【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a|,判断出小亮的计算是错误的; (2)错误原因是:二次根式的性质=|a|的应用错误;(解析:(1)小亮(2(a <0)(3)2024.【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判断出小亮的计算是错误的;(2的应用错误;(3)先根据配方法把被开方数配成完全平方,然后根据正确的性质化简,再代入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1)小亮(2(a <0)(3)原式=a+2(3-a )=6-a=6-(-2018)=2024.22.(1)10;(2)46【分析】(1)设每千克甲水果的售价是元,则每千克乙水果的售价是元,每千克丙水果的售价是元,利用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用200元购买丙水果的数量是用80元购买乙水果数量的2倍,即解析:(1)10;(2)46【分析】(1)设每千克甲水果的售价是x 元,则每千克乙水果的售价是(3)x +元,每千克丙水果的售价是2x 元,利用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用200元购买丙水果的数量是用80元购买乙水果数量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设搭配方案中含丙水果m 千克,则含乙水果2m 千克,甲水果(72)m m --千克,根据甲、乙两种水果数量之和不超过丙水果数量的6倍,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设购买7千克水果的费用为w 元,利用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出w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详解】解:(1)设每千克甲水果的售价是x 元,则每千克乙水果的售价是(3)x +元,每千克丙水果的售价是2x 元, 依题意得:80200232x x⨯=+, 解得:5x =,经检验,5x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3538x ∴+=+=,22510x =⨯=.答:每千克丙水果的售价是10元.(2)设搭配方案中含丙水果m 千克,则含乙水果2m 千克,甲水果(72)m m --千克, 依题意得:7226m m m m --+,解得:1m .设购买7千克水果的费用为w 元,则5(72)82101135w m m m m m =--+⨯+=+.110>,w ∴随m 的增大而增大,∴当1m =时,w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1113546=⨯+=(元).故答案为:46.【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w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23.(1);(2)21;(3)或或或【分析】(1)过点作轴于,求出AH 和OH 即可;(2)证明≌,表示出AP ,CQ ,根据OC=14求出t 值,得到AP ,CQ ,再根据面积公式计算;(3)由Q 、D 、C 、解析:(1);(2)21;(3)或或或【分析】(1)过点A 作轴于H ,求出AH 和OH 即可; (2)证明≌,表示出AP ,CQ ,根据OC =14求出t 值,得到AP ,CQ ,再根据面积公式计算;(3)由Q 、D 、C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得到以C ,D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出CD ,得到点Q 坐标,再分情况讨论.【详解】解:(1)过点A 作轴于H , ∵,,, ∴, ∴A 点坐标为.(2)∵,∴C点坐标为,∵点D是对角线AC的中点,∴点D的坐标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PQ经过点D时,,在和中,,∴≌,∴,∵,∴,∴,∴,∴四边形APCQ的面积为,即当PQ经过点D时,四边形APCQ的面积为21.(3)∵F是平面内一点,以Q,D,C,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则以C,D,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当时,Q点坐标为或,当Q点坐标为时,F点坐标为,当Q点坐标为时,F点坐标为,当时,点F与点D关于x轴对称,∴点F的坐标为,当时,设Q点坐标为,∴,解得,∴Q点坐标为,∴F点坐标为,∴综上所述,以Q,D,F,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点F的坐标为或或或.【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综合性较强,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菱形的性质进行分类讨论.24.(1)见解析;0;(2)①x,﹣x,﹣x+2,②见解析;;(3);(4)分段去绝对值.【解析】【分析】(1)画出函数图象,直接得出结论;(2)先去绝对值,得出函数关系式,再画出函数图象,即可解析:(1)见解析;0;(2)①32x,﹣32x,﹣12x+2,②见解析;32;(3)16;(4)分段去绝对值.【解析】【分析】(1)画出函数图象,直接得出结论;(2)先去绝对值,得出函数关系式,再画出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结论;(3)分段去绝对值,合并同类项,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得出结论;(4)直接得出结论.【详解】解:(1)[探究]图象如图1所示,函数y=|x|的最小值是0,故答案为0;(2)[应用]①当x≥1时,y=x﹣1+12(x+2)=32x;当x≤﹣2时,y=﹣x+1﹣12(x+2)=﹣32x;当﹣2<x<1时,y=﹣x+1+12(x+2)=﹣12x+2;②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函数y=|x﹣1|+12|x+2|的最小值是32,故填:①32x,﹣32x,﹣12x+2,②32;(3)[迁移]当x≤18时,y=﹣x+1﹣2x+1﹣3x+1﹣4x+1﹣5x+1﹣6x+1﹣7x+1﹣8x+1=﹣36x+8,∴y≥72,当18<x≤17时,y=﹣x+1﹣2x+1﹣3x+1﹣4x+1﹣5x+1﹣6x+1﹣7x+1+8x﹣1=﹣20x+6,∴227≤y<72,当17<x≤16时,y=﹣x+1﹣2x+1﹣3x+1﹣4x+1﹣5x+1﹣6x+1+7x﹣1+8x﹣1=﹣6x+4,∴3≤y<227,当16<x≤15时,y=﹣x+1﹣2x+1﹣3x+1﹣4x+1﹣5x+1+6x﹣1+7x﹣1+8x﹣1=6x+2,∴3<y≤165,当15<x≤14时,y=﹣x+1﹣2x+1﹣3x+1﹣4x+1+5x﹣1+6x﹣1+7x﹣1+8x﹣1=16x,∴165<y≤4,当14<x≤13时,y=﹣x+1﹣2x+1﹣3x+1+4x﹣1+5x﹣1+6x﹣1+7x﹣1+8x﹣1=24x﹣2,∴4<y≤6,当13<x≤12时,y=﹣x+1﹣2x+1+3x﹣1+4x﹣1+5x﹣1+6x﹣1+7x﹣1+8x﹣1=30x﹣4,∴6<y≤11,当12<x≤1时,y=﹣x+1+2x﹣1+3x﹣1+4x﹣1+5x﹣1+6x﹣1+7x﹣1+8x﹣1=34x﹣6,∴11<y≤28,当x>1时,y=x﹣1+2x﹣1+3x﹣1+4x﹣1+5x﹣1+6x﹣1+7x﹣1+8x﹣1=36x﹣8,∴y>28,∴当x=16时,函数y=|x﹣1|+|2x﹣1|+|3x﹣1|+…+|8x﹣1|取到最小值;(4)[反思]用到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分段去绝对值,故答案为:分段去绝对值.【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去绝对值,函数图象的画法,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25.(1);(2)t=s时,四边形ABMN是平行四边形;(3)存在,点Q坐标为:或或或.【分析】(1)如图1中,作BH⊥x轴于H.证明△COA≌△AHB(AAS),可得BH=OA=1,AH=OC=2解析:(1)123y x=-+;(2)t=23s时,四边形ABMN是平行四边形;(3)存在,点Q坐标为:618,55⎛⎫⎪⎝⎭或(3,1)-或(3,1)-或155,88⎛⎫-⎪⎝⎭.【分析】(1)如图1中,作BH⊥x轴于H.证明△COA≌△AHB(AAS),可得BH=OA=1,AH=OC=2,求出点B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点N的坐标,再求出AN,BM,CM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3中,当OB为菱形的边时,可得菱形OBQP,菱形OBP1Q1.菱形OBP3Q3,当OB为菱形的对角线时,可得菱形OP2BQ2,点Q2在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上,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如图1中,作BH⊥x轴于H.∵A(1,0)、C(0,2),∴OA=1,OC=2,∵∠COA=∠CAB=∠AHB=90°,∴∠ACO+∠OAC=90°,∠CAO+∠BAH=90°,∴∠ACO=∠BAH,∵AC=AB,∴△COA≌△AHB(AAS),∴BH=OA=1,AH=OC=2,∴OH=3,∴B(3,1),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231 bk b=⎧⎨+=⎩,解得:132k b ⎧=-⎪⎨⎪=⎩, ∴123y x =-+; (2)如图2中,∵四边形ABMN 是平行四边形,∴AN ∥BM ,∴直线AN 的解析式为:1133y x =-+, ∴10,3N ⎛⎫ ⎪⎝⎭, ∴103BM AN ==, ∵B (3,1),C (0,2),∴BC=10,∴2103CM BC BM =-=, ∴21021033t =÷=, ∴t=23s 时,四边形ABMN 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3中,如图3中,当OB 为菱形的边时,可得菱形OBQP ,菱形OBP 1Q 1.菱形OBP 3Q 3, 连接OQ 交BC 于E ,∵OE⊥BC,∴直线OE的解析式为y=3x,由3123y xy x=⎧⎪⎨=-+⎪⎩,解得:3595xy⎧=⎪⎪⎨⎪=⎪⎩,∴E(35,95),∵OE=OQ,∴Q(65,185),∵OQ1∥BC,∴直线OQ1的解析式为y=-13x,∵OQ1,设Q1(m,-1m3),∴m2+19m2=10,∴m=±3,可得Q1(3,-1),Q3(-3,1),当OB为菱形的对角线时,可得菱形OP2BQ2,点Q2在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上,易知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为y=-3x+5,由3513y xy x=-+⎧⎪⎨=-⎪⎩,解得:15858xy⎧=⎪⎪⎨⎪=-⎪⎩,∴Q2(158,58-).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Q坐标为:618,55⎛⎫⎪⎝⎭或(3,1)-或(3,1)-或155,88⎛⎫-⎪⎝⎭.【点睛】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6.(1)证明见解析;(2)①t值为5或6;②点N运动的时间为6s,,或时,为等腰三角形. 【分析】(1)设BD=2x,AD=3x,CD=4x,则AB=5x,由勾股定理求出AC,即可得出结论;(2解析:(1)证明见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7套)第十六章达标检测卷(100分 90分钟)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 )222.( )3=2.…( )413…( )5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6.当78.a 9.当101112131415.x 16(A )17.若x<y<0………………………()(A)2x(B)2y(C)-2x(D)-2y18.若0<x<1………………………()(A)2x(B)-2x(C)-2x(D)2x19(a<0)得………………………………………………………………()(A(B(C(D20.当a<0,b<0时,-a+b可变形为………………………………………()(A)2(B)-2(C)2(D)2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1.;2223)÷)(a≠b).24五、求值:25.已知x26.当x=六、解答题:(共20分)+…).27.(8分)计算(+1)28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2|=2.【答案】×.2、2).【答案】×.3、=|x -1|,2=x -1(x ≥1).两式相等,必须x ≥1.但等式左边x 可取任何数.【答案】×.4、【提示】13【答案】√.5是最简二次根式.【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6、7、89、x -410、11、12、13、(7-14、【答案】40.0时,x+1=0,y-3=0.15、【提示】∵34,∴_______<8__________.[4,5].由于84与5之间,则其整数部分x=?小数部分y=?[x=4,y=4【答案】5.【点评】求二次根式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时,先要对无理数进行估算.在明确了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后,其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就不难确定了.(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成立的条件,(A)、(C)不正确是因为只考虑了其中一个算术平方根的意义.17、【提示】∵x<y<0,∴x-y<0,x+y<0.∴|x-y|=y-x.18、19、20、21、【解】原式=2-2=5-3-2=6- 22、【提示】先分别分母有理化,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431.23、【提示】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用乘法分配律展开,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解】原式=(a abmnm ·221a b=21b 1mab+22n ma b =21b -1ab +221a b=2221a ab a b -+. 24、【提示】本题应先将两个括号内的分式分别通分,然后分解因式并约分.25、26、∴ x 2=1x.当x=1=-1【点评】本题如果将前两个“分式”分拆成两个“分式”=-1)x1x.六、解答题:(共22分)27、(8分)28、(14分)又∵∴ 原式=x y y x +-y x x y +=2x y 当x =14,y =12时, 原式=21412=2.【点评】解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二次根式的意义求出x 的值,进而求出y 的值.第十七章达标检测卷(120分 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B .14C .7D .7或252.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另一条直角边长的13,斜边长为10,则它的面积为( ) A.10 B.15 C.20 D.303. 如图,已知正方形B 的面积为144,正方形C 的面积为169,那么正方形A 的面积是( ) A.313 B.144 C.169 D.25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c b a ,,是三角形的三边,则222c b a =+ 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在Rt △ABC 中,90C ︒∠=,所以222c b a =+ D.在Rt △ABC 中,90B ︒∠=,所以222c b a =+5.如果将长为6 cm,宽为5 cm 的长方形纸片折叠一次,那么这条折痕的长不可能是( ) A.8 cm B.52cm C.5.5 cm D.1 cm6.在Rt △ABC 中,∠C=90°,AC=9,BC=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 )ABC第3题图A.365B.1225 C.94D.3347. 如图,在△ABC 中,∠C=90°,AC=2,点D 在BC 上, ∠ADC=2∠B ,AD=5,则BC 的长为( ) A.3-1 B.3+1 C.5-1 D.5+18. 如图,一圆柱高8 cm ,底面半径为π6cm ,一只蚂蚁从点爬到点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cm.A.6B.8C.10D.129.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8,10,则它的最短边上的高为( ) A.6 B.14C.2D.810.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边DC 落在对角线AC 上,折痕为CE,且D 点落在对角线上D'处.若AB=3,AD=4,则ED 的长为( )A. B.3 C.1 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 在△中,cm ,cm ,⊥于点,则_______.12.在△中,若三边长分别为9、12、15,则以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13.如果一梯子底端离建筑物9 m 远,那么15 m 长的梯子可达到建筑物的高度是_______m.14.三角形一边长为10,另两边长是方程x 2-14x+48=0的两实根,则这是一个________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_. 15. 如图,从点A(0,2)发出的一束光,经x 轴反射,过点B(4,3),则这束光从点A 到点B 所经过路径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题,共70分)16. (6分)如图,台风过后,一希望小学的旗杆在某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8米处,已知旗杆原长16米,你能求出旗杆在离底部多少米的位置断裂吗?17.(8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E=45°,∠A=60°,AC=10,试求CD的长.18.(8分)如图,小丽想知道自家门前小河的宽度,于是她按以下办法测出了如下数据:小丽在河岸边选取点A,在点A的对岸选取一个参照点C,测得∠CAD=30°;小丽沿河岸向前走30 m选取点B,并测得∠CBD=60°.请根据以上数据,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帮小丽计算小河的宽度.19.(10分)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cm,cm,求:(1)的长;(2)的长.20.(12分)如图,将竖直放置的长方形砖块ABCD推倒至长方形A'B'C'D'的位置,长方形ABCD的长和宽分别为a,b,AC的长为c.(1)你能用只含a,b的代数式表示S△ABC,S△C'A'D'和S直角梯形A'D'BA吗?能用只含c的代数式表示S△ACA'吗?(2)利用(1)的结论,你能验证勾股定理吗?21.(12分)如图,要在木里县某林场东西方向的两地之间修一条公路MN,已知点C周围200 m范围内为原始森林保护区,在MN上的点A处测得C在A的北偏东45°方向上,从A向东走600 m到达B处,测得C在点B的北偏西60°方向上.(1)MN是否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为什么?(参考数据:≈1.732)(2)若修路工程顺利进行,要使修路工程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需将原定的工作效率提高25%,则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22.(14分)如图,将长方形OABC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4),点C的坐标为(m,0)(m>0),点D(m,1)在BC上,将长方形OABC沿AD折叠压平,使点B落在坐标平面内,设点B的对应点为点E.(1)当m=3时,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点E的坐标为_________;(2)随着m的变化,试探索:点E能否恰好落在x轴上?若能,请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1.C2.B3.A4.A5.A6.C7.C8.D9.D10.A二、11.37012.直角;24 分析:解方程得x 1=6,x 2=8.∵2212x x =36+64=100=102,∴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从而求出面积.13.43 cm 分析:过点A 作AE ⊥BC 于点E,AF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易得△ABE ≌△ADF,所以AE=AF,进一步证明四边形AECF 是正方形,且正方形AECF 与四边形ABCD 的面积相等,则AE=24=26(cm),所以AC=2AE=2×26=43(cm).14.略15. 分析:如图,设这一束光与x 轴交于点C,作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过B'作B'D ⊥y 轴于点D,连接B'C.易知A,C,B'这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再由轴对称的性质知B'C=BC,则AC+CB=AC+CB'=AB'.由题意得AD=5,B'D=4,由勾股定理,得AB'=.所以AC+CB=.三、16.解:如图,过点A作AD⊥BC于点D.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AB2-BD2.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AC2-CD2.所以AB2-BD2=AC2-CD2.设BD=x,则82-x2=62-(7-x)2,解得x=5.5,即BD=5.5.所以AD==≈5.8.所以S△ABC=·BC·AD≈×7×5.8=20.3≈20.17.解:如图,过B点作BM⊥FD于点M.在△ACB中,∵∠ACB=90°,∠A=60°,∴∠ABC=30°,∴AB=2AC=20,∴BC===10 .∵AB∥CF,∴∠BCM=∠ABC=30°,∴BM=BC=5,∴CM===15.在△EFD中,∵∠F=90°,∠E=45°,∴∠EDF=45°,∴MD=BM=5,∴CD=CM-MD=15-5.18.解:过点C作CE⊥AD于点E,由题意得AB=30m,∠CAD=30°,∠CBD=60°,故可得∠ACB=∠CAB=∠BCE=30°,即可得AB=BC=30 m,∴BE=15 m.在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E===15(m).答:小丽自家门前小河的宽度为15m.19.略20.解:(1)易知△ABC,△C'A'D'和△ACA'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S△ABC=ab,S△C'A'D'=ab,S直角梯形A'D'BA=(a+b)(a+b)= (a+b)2,S△ACA'=c2.(2)由题意可知S△ACA'=S直角梯形-S△ABC-S△C'A'D'=(a+b)2-ab-ab=(a2+b2),而S△ACA'=c2.所以A'D'BAa2+b2=c2.21.解:(1)MN不会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理由如下:过点C作CH⊥AB于点H.设CH=x m.由题意知∠EAC=45°,∠FBC=60°,则∠CAH=45°,∠CBA=30°.在Rt△ACH中,AH=CH=x m,在Rt△HBC中,BC=2x m.由勾股定理,得HB==x m.∵AH+HB=AB=600 m,∴x+x=600.解得x=≈220>200.∴MN不会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2)设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y天,则实际完成这项工程需要(y-5)天.根据题意,得=(1+25%)×.解得y=25.经检验,y=25是原方程的根.∴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25天.22.解:(1)(3,4);(0,1)(2)点E能恰好落在x轴上.理由如下:∵四边形OABC为长方形,∴BC=OA=4,∠AOC=∠DCE=90°,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E=BD=BC-CD=4-1=3,AE=AB=OC=m.如图,假设点E恰好落在x轴上.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EC===2,则有OE=OC-CE=m-2.在Rt△AOE中,OA2+OE2=AE2,即42+(m-2)2=m2,解得m=3.第十八章达标检测卷(120分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A)AB平行且等于CD (B)∠A=∠C,∠B=∠D(C)AB=AD,BC=CD (D)AB=CD,AD=BC2.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四条边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相等3、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4.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2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4B.8C.6D.125.如图,□ABCD中,∠C=108°,BE平分∠ABC,则∠ABE等于( )A.18°B.36°C.72°D.108°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7.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6个三角形,则n 的值是()A.6B.7C.8D.98.菱形的周长是它的高的倍,则菱形中较大的一个角是()A.100°B.120°C.135°D.150°9.如图,菱形ABCD中,AB=5,∠BCD=120°,则对角线AC的长是()A.20B.15C.10D.510.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E,F,G分别是BD,AC,DC的中点.已知两底之差是6,两腰之和是12,则△EFG 的周长是()A.8B.9C.10D.1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菱形ABCD的周长为36,其相邻两内角的度数比为1:5,则此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专题18.12正方形综合问题大题专练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试题共30题.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20春•青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为边BC的上一动点,作AF⊥DE交DE、DC 分别于P、F点,连PC(1)若点E为BC的中点,求证:F点为DC的中点;(2)若点E为BC的中点,PE=6,PC=4√2,求PF的长.2.(2020•三门县一模)如图,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DA,AB上,且BE⊥CF于点G.(1)求证:△ABE≌△BCF;(2)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12.①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②当FG=2时,求EG的长.3.(2018•安丘市模拟)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AD的延长线上,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且点P位于AE的垂直平分线上,PE交CD于点F.猜测PC和PE有什么大小及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4.如图,在△AFE中,∠F AE=90°,AB是EF边上的高,以AB为一边在AB的右侧作正方形ABCD,CD交AE于点M.(1)求证:△ABF≌△ADM;(2)若AF=13,DM=5,求CM的长;(3)连接DF交AB于点G,连接GM,若∠DFB=∠F AB,求证:四边形AGMD是矩形.5.(2019•宽城区一模)问题探究: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AD上,点F在边CD上,且AE=DF.线段BE与AF相交于点G,GH是△BFG的中线.(1)求证:△ABE≌△DAF.(2)判断线段BF与GH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问题拓展:如图②,在矩形ABCD中,AB=4,AD=6.点E在边AD上,点F在边CD上,且AE=2,DF=3,线段BE与AF相交于点G.若GH是△BFG的中线,则线段GH的长为.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在对角线AC上(不与点A、C重合),PM⊥AB于M,PN⊥BC于N,连接PD.(1)求证:四边形PMBN是矩形.(2)猜想PD、PM、P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7.(2019•黑龙江)如图,BD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线段BC在其所在的直线上平移,将平移得到的线段记为PQ,连接P A,过点Q作QO⊥BD,垂足为O,连接OA、OP.(1)如图①所示,求证:AP=√2OA;(2)如图②所示,PQ在BC的延长线上,如图③所示,PQ在BC的反向延长线上,猜想线段AP、OA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8.(2019春•沙河市期末)如图,矩形ABCD和正方形ECGF.其中E、H分别为AD、BC中点,连结AF、HG、AH.(1)求证:AF=HG;(2)求证:∠F AE=∠GHC;9.(2020春•岳麓区校级期末)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点P是边AD上一点(与点A、D不重合),射线PE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Q.(1)求证:△PDE≌△QCE;(2)若PB=PQ,点F是BP的中点,连结EF、AF,①求证:四边形AFEP是平行四边形;②求PE的长.10.(2020春•江都区期中)如图,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满足AP=AB,PB=PC.连接AC、PD.(1)求证:△APB≌△DPC;(2)求∠P AC的度数.11.(2020春•富县期末)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且AB>CE,连接BG,DE.(1)求证:BG=DE;(2)连接BD,若CG∥BD,BG=BD,求∠BDE的度数.12.(2020春•大观区校级期末)如图,∠MON=90°,正方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OM、ON上,AB =13,OB=5,E为AC上一点,且∠EBC=∠CBN,直线DE与ON交于点F.(1)求证:BE=DE;(2)判断DF与ON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BEF的周长为.13.(2020•海安市一模)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点E为边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连接AE,EF.(1)若CF=2DF,连接AF.求∠EAF的度数;(2)当∠AEF=∠DAE时,求△CEF的面积(用含a的式子表示).1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D为一条对角线,点P为CD边上一点,A连接AP,并将△ADP平移使AD与BC边重合,P点落在DC的延长线上的一点G处,过G点作GH⊥BD于点H,连接HP和HC (1)在图中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证:PH=CH.15.(2020•浙江自主招生)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和等腰直角△BEF,BE=EF,∠BEF=90°,取DF 中点G,连结EG、CG,探究EG、CG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16.(2013•黄冈模拟)如图,正方形ABCD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过点O作OE⊥OF,分别交AB、BC于E、F.(1)求证:△O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AE=4,CF=3,求EF的长.17.(2016春•洪山区期中)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等边△DCE,点F为CE的中点,AE与DF相交于点G,AG=2√3.(1)直接写出GE=;(2)求出DG的长;(3)如图,若将题中“等边△DCE”改为“DC=DE的等腰△DCE”,其他条件不变,求出BG+DG的值.18.(2020春•兴化市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BC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C重合),将射线AE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交CD边于点F,AE、AF分别交BD于G、H两点.(1)当∠BEA=55°时,求∠HAD的度数;(2)设∠BEA=α,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DF A的大小;(3)点E运动的过程中,试探究∠BEA与∠FEA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9.(2020春•常州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将BD向两个方向延长,分别至点E和点F,且使BE=DF.(1)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2)若AB=3√2,BE=3,求四边形AECF的周长.20.(2020春•江阴市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 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设点N的坐标为(m,n).(1)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满足原点在线段BD上,点B(﹣1,0),A(0,1).且BM=t(0<t≤2),则点D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请直接写出点N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是;(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求EC的长,以及AM+BM+CM的最小值.(提示:连结MN:√4+2√3=√3+1,√4−2√3=√3−1)21.(2019春•滨海县期中)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CEF =45°.(1)若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求证:EF2=ME2+NF2;(2)如图2,将正方形改为矩形,若其余条件不变,请写出线段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2.(2019秋•邳州市期中)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EAF=45°.(1)如图(1),试判断EF,BE,DF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若AH⊥EF于点H,试判断线段AH与A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3.(2019春•无锡期中)如图,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M是AB边上一动点,ME⊥AO,MF⊥BO.(1)求证:四边形OEMF为矩形;(2)连接EF,求EF的最小值.24.(2020秋•海珠区校级期中)(1)如图①,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AB、BC上,∠EDF=45°,连接EF,求证:EF=AE+FC.(2)如图②,点E,F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EDF=45°,猜想EF、AE、F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5.(2020秋•永年区期中)(1)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求证:EF=BE+FD;(2)如图2,四边形ABCD中,∠BAD≠90°,AB=AD,∠B+∠D=180°,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则当∠EAF与∠BAD满足什么关系时,仍有EF=BE+FD,说明理由.26.(2020春•南岗区校级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H分别在BC,AB上,点G在BA 的延长线上,且CE=AG,DE⊥CH于F.(1)求证:四边形GHCD为平行四边形.(2)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与∠ECF互余的角.27.(2020春•梁溪区期中)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P AE=∠E,PE交CD于点F.(1)求证:PC=PE;(2)求∠CPE的度数.28.(2020春•下陆区校级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点E、F分别在AB、BC上(AE <BE),且∠EOF=90°,OE、DA的延长线交于点M,OF、AB的延长线交于点N,连接MN.(1)求证:OM=ON.(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E为OM的中点,求MN的长.29.(2020春•涧西区校级期中)如图,BD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C=2,边BC在其所在的直线上平移,经通过平移得到的线段记为PQ,连接P A、QD,并过点Q作QO⊥BD,垂足为O,连接OA、OP.(1)请直接写出线段BC在平移过程中,四边形APQD是什么四边形?(2)请判断OA、OP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30.(2019春•保山期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是BC边上的一点,E是CD边的中点,AE平分∠DAM.(1)求证:AM=AD+MC.(2)若四边形ABCD是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试判断AM=AD+MC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综合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題,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班有48人,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全班平均分为81分,已知不及格人数为6人,他们的平均分为46分,则及格学生的平均分是()A.78分B.86分C.80分D.82分2.一组数据2,3,5,x,7,4,6,9的众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4B92C.5D1123.某学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两项成绩分别按6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成绩,小颗实践能力这一项成绩是81分,若想学期总成绩不低于90分,则纸笔测试的成绩至少是()A.96分B.97分C.98分D.99分4.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随机收集了30名学生一天课外阅读时间,整理如下表:则本次调查中阅读时间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0.7和0.7B.0.9和0.7C.1和0.7D.0.9和1.15.为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某校组织了一分钟跳绳比赛活动,体育组随机抽取了10名参赛学生的成绩,将这组数据整理后制成统计表:则关于这组数据的结论正确的是()A.平均数是144B.众数是141C.中位数是144.5D.方差是5.46.某排球队6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cm)是:180,184,188,190,192,194.现用一名身高为186cm的队员换下场上身高为192cm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A.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小B.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大C.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D.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大7.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能够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月收人水平的统计量是()A.平均数和众数B.平均数和中位数C.中位数和众数D.平均数和方差8.已知一组数据1,2,3,x,5,它们的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A.1B.2C.3D.49.某校举办演讲比赛,李华根据演讲比赛时九位评委所给的分数制作了如下表格:对9位评委所给的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表格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10.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13,那么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2,13B.2,1 c.4,23D.4,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综合测试卷一、单选题(共30分)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要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可添加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 .AD =BCB .AB =CDC .AD ∥BC D .∥A =∥C 2.如图,在∥ABCD 中,连接AC ,∥ABC =∥CAD =45°,AB =2,则BC 的长是( )A 2B .2C .2D .43.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无重叠放入面积分别为216cm 和212cm 的两张正方形纸片,则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为( )2cmA .1683-B .1283-+C .843-D .423- 4.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且AC =8,BD =10,则边AB 的长可以是( )A .1B .8C .10D .1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0),(0,4),(1,1),以这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6.如图,矩形ABCD 和矩形CEFG ,AB =1,BC =CG =2,CE =4,点P 在边GF 上,点Q 在边CE 上,且PF =CQ ,连结AC 和PQ ,M ,N 分别是AC ,PQ 的中点,则MN 的长为( )A .3B .6C 37D 17 7.如图,菱形ABC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15ACB ∠=︒,过点C 作CE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若菱形ABCD 的面积为4,则菱形的边长为( )A .22B .2C .2D .48.如图,在ABC 中,90A ∠=,D 是AB 的中点,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 ,作BC 的垂线交BC 于点F ,若AB CE =,且DFE △的面积为1,则BC 的长为( )A .25B .5C .5D .10 9.如图,在矩形ABCD 内有一点F ,FB 与FC 分别平分∥ABC 和∥BCD ,点E 为矩形ABCD 外一点,连接BE ,CE .现添加下列条件:∥EB ∥CF ,CE ∥BF ;∥BE =CE ,BE =BF ;∥BE ∥CF ,CE ∥BE ;∥BE =CE ,CE ∥BF ,其中能判定四边形BECF 是正方形的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CB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OA =3,OB =4,D 为边OB 的中点,若E 为x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CDE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 的坐标( )A .(一3,0)B .(3,0)C .(0,0)D .(1,0)二、填空题(共24分)11.在菱形ABCD 中,∥BAD =72°,点F 是对角线AC 上(不与点A ,C 重合)一动点,当ADF 是等腰三角形时,则∥AFD 的度数为_____.12.如图,在ABC 中,点M 为BC 的中点,AD 平分,BAC ∠且BD AD ⊥于点D ,延长BD 交AC 于点,N 若12,18AB AC ==,则M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在Rt ∥ABC 中,∥ABC =90º,D 、E 、F 分别为AB 、BC 、CA 的中点,若BF =6,则DE =_____.14.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60cm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B 的周长比∥BOC 的周长为8cm ,则AB 的长为_____cm .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F 平分∥ABC ,交AD 于点F ,CE 平分∥BCD ,交AD 于点E ,AB =8,BC =12,则EF 的长为__________.16.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4,BC =3,D 为斜边AB 上一点,以CD 、C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CDEB ,当AD =_____,平行四边形CDEB 为菱形.1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10,AD =6,AC ∥BC .则BD =_____.18.如图所示,在ΔABC 中,点D 是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线段AD 及其延长线上,且DE =DF ,给出下列条件:∥BE ∥EC ;∥BF∥EC ;∥AB =AC∥从中选择一个条件使四边形BECF 是菱形,你认为这个条件是____(只填写序号).三、解答题(共66分)19.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点,E F 分别为,OB OD 的中点,连接,AE CF .求证:AE CF .20.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E 、F 是对角线AC 上两点,AE =CF .求证: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21.如图,将∥ABCD 的边AB 延长至点E ,使BE=AB ,连接DE 、EC 、BD 、DE 交BC 于点O .(1)求证:∥ABD∥∥BEC ;(2)若∥BOD=2∥A ,求证:四边形BECD 是矩形.22.如图,在ABC ∆中,AD 是高,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1)EF 与AD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若6,4BC AD ==,求四边形AEDF 的面积.23.如图,等边AEF ∆的顶点E ,F 在矩形ABCD 的边BC ,CD 上,且45CEF ∠=. 求证:矩形ABCD 是正方形.2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BC 和CD 上,且BE CF =,连接AE 、BF ,其相交于点G ,将BCF △沿BF 翻折得到BC F '△,延长FC '交BA 延长线于点H .(1)求证:AE BF =;(2)若3AB =,2EC BE =,求BH 的长.25.如图,在▱ABCD 中,AE∥BC ,AF∥CD ,垂足分别为E ,F ,且BE=DF (1)求证:▱ABCD 是菱形;(2)若AB=5,AC=6,求▱ABCD 的面积.26.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5,E 是BC 上的一点,将∥ABE 沿着AE 折叠,点B 刚好落在CD 边上点G 处;点F 在DG 上,将∥ADF 沿着AF 折叠,点D 刚好落在AG 上点H 处,且CE =45BE , (1)求AD 的长;(2)求FG 的长27.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作DE//BC交AB于点E,DF//AB交BC于点F.(1)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2)若∥ABC=60°,∥ACB=45°,CD=6,求菱形BEDF的边长.28.(1)如图1,正方形ABCD中,E为边CD上一点,连接AE,过点A作AF∥AE 交CB的延长线于F,猜想AE与A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连接AC,过点A作AM∥AC交CB的延长线于M,观察并猜想CE与M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王师傅有一块如图所示的板材余料,其中∥A=∥C=90°,AB=AD.王师傅想切一刀后把它拼成正方形.请你帮王师傅在图3中画出剪拼的示意图.参考答案:1.A2.C3.B4.B5.C6.C7.A8.A9.D10.D11.108°或72°12.313.614.1915.416.7517.1318.∥22.(1)EF 垂直平分AD ;(2)6AEDF S 四边形. 24.5.25.S 平行四边形ABCD =24 26.(1)AD = 9;(2)FG =7.5 27.(2)628.(1)AE=AF (2)CE=MF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6,8,AE⊥BC,垂足为点E,则AE的长是()A.B.C.485D.2452、在Rt△ABC中,∠C=90°,若D为斜边AB上的中点,AB的长为10,则DC的长为()A.5 B.4 C.3 D.23、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EB,EC,DB,添加一个条件,不能使四边形DBCE成为矩形的是()A.AB=BE B.DE⊥DC C.∠ADB=90°D.CE⊥DE4、菱形ABCD的周长是8cm,∠ABC=60°,那么这个菱形的对角线BD的长是()A B.C.1cm D.2cm5、下列测量方案中,能确定四边形门框为矩形的是()A.测量对角线是否互相平分B.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C.测量对角线是否相等D.测量对角线交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是否都相等6、ABCD的周长为32cm,AB:BC=3:5,则AB、BC的长分别为()A.20cm,12cm B.10cm,6cm C.6cm,10cm D.12cm,20cm7、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6cm,∠BAD=60°,将该菱形沿AC方向平移得到四边形A′B′C′D′,A′D′交CD于点E,则点E到AC的距离为()A.1 B C..2 D.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A.(7,3)B.(8,2)C.(3,7)D.(5,3)9、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6和8,O为AC、BD的交点,H为AB上的中点,则OH的长度为()A.3 B.4 C.2.5 D.510、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是12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A.2.5 B.6 C.6.5 D.13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矩形ABCD中,AB=4,BC=6,点E为BC的中点,将△ABE沿AE翻折至△AFE,连接CF,则CF 的长为___.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E为BC边上一动点,F、G为AD边上两个动点,且∠FEG=30°,则线段FG的长度最大值为 _____.3、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2,∠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cos∠EFG的值为________.4、已知如图,点E ,F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45EAF ∠=︒,若6BE =,8DF =,则EF =_________.5、如图,将矩形ABCD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为EF .若AF =5,BF =3,则AC 的长为 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在△ABC 中,AB =AC =x ,BC =12,点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线段BE 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 于点F ,(1)当x =10时,求线段AD 的长.(2)x取何值时,点F与点D重合.(3)当DF=1时,求x2的值.2、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点F在线段BD上,且DE=BF.求证:AE∥CF.3、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C=90°.(1)尺规作图:在BC上截取CE,使CE=CD,连接DE与AC交于点F,过点F作线段AD的垂线交AD 于点M;(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猜想线段FM和C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4、如图,△ABC中,∠ACB=90°,AB=5cm,BC=4cm,过点A作射线l∥BC,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射线l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作∠PCB的平分线交射线l于点D,记点D 关于射线CP的对称点是点E,连接AE、PE、BP.(1)求证:PC=PD;(2)当△PBC是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3)是否存在点P,使得△PAE是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ACB=90°,CD⊥AB于点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BC于点F,作EG∥AB交CB于点G.(1)求证:△CEF是等腰三角形;(2)求证:CF=BG;(3)若F是CG的中点,EF=1,求AB的长.---------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BO、CO的长,在Rt△BOC中求出BC,利用菱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也等于BC×AE,可得出AE的长度.【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CO=12AC=3,BO=12BD=4,AO⊥BO,∴BC,∴S菱形ABCD=16824 22BD AC⋅=⨯⨯=,∵S菱形ABCD=BC×AE,∴BC×AE=24,∴AE=24245 BC=,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也涉及了勾股定理,要求我们掌握菱形的面积的两种表示方法,及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2、A【解析】【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C=90°,若D为斜边AB上的中点,AB,∴CD=12∵AB的长为10,∴DC=5,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关键是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B【解析】【分析】先证明四边形BCED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矩形的判定进行解答.【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且AD=BC,又∵AD=DE,∴DE∥BC,且DE=BC,∴四边形BCED为平行四边形,A、∵AB=BE,DE=AD,∴BD⊥AE,∴□DBCE为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DE⊥DC,∴∠EDB=90°+∠CDB>90°,∴四边形DBCE不能为矩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ADB=90°,∴∠EDB=90°,∴□DBCE为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CE⊥DE,∴∠CED=90°,∴□DBCE为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等知识,判定四边形BCED为平行四边形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得AB=BC=2(cm),OA=OC,OB=OD,AC⊥BD,再证△ABC是等边三角形,得AC=AB=2(cm),则OA=1(cm),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出OB cm),即可求解.【详解】解:∵菱形ABCD的周长为8cm,∴AB=BC=2(cm),OA=OC,OB=OD,AC⊥BD,∵∠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2cm,∴OA=1(cm),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OB cm),∴BD=2OB=cm),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5、D【解析】【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分别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才是矩形,∴选项A不符合题意;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是平行四边形,∴选项B不符合题意;C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才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是矩形,∴选项C 不符合题意;D 、∵对角线交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选项D 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矩形的判定定理.6、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 =CD ,BC =AD ,然后设3cm,5cm AB x BC x == ,可得到()23532x x += ,即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BC =AD ,∵AB :BC =3:5,∴可设3cm,5cm AB x BC x == ,∵ABCD 的周长为32cm ,∴()232AB BC += ,即()23532x x += ,解得:2x = ,∴6cm,10cm AB BC ==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连接BD ,过点E 作EF ⊥AC 于点F ,根据菱形的性质可以证明三角形ABD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D ∥A ′E ,可得A E CA AD AC ''=,6A E 'A ′E ,再利用30度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连接BD ,过点E 作EF ⊥AC 于点F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AB ,BD ⊥AC ,∵∠BAD =60°,∴三角形ABD 是等边三角形,∵菱形ABCD 的边长为6cm ,∴AD =AB =BD =6cm ,∴AG =GC cm ),∴AC cm ),∵AA cm ),∴A ′C cm ),∵AD ∥A ′E , ∴A E CA AD AC''=,∴6A E '= ∴A ′E =4(cm ),∵∠EA ′F =∠DAC =12∠DAB =30°,∴EF =12A ′E =2(cm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平移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菱形的性质.8、A【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先利用对边平行,得到D 点和C 点的纵坐标相等,再求出CD =AB =5,得到C 点横坐标,最后得到C 点的坐标.【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二次根式√x−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2.以下列长度的线段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2,3B.32,42,52C.√3,√4,√5D.5,12,13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②对角线相等且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④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平分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0个B.1个C.2个D.3个4.某社区有一块空地需要绿化,某绿化组承担了此项任务,绿化组工作一段时间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绿化组完成的绿化面积S(单位:m2)与工作时间t(单位: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绿化组提高工作效率前每小时完成的绿化面积是()A.150B.200m2C.250m2D.300m25.在某时段有50辆车通过一个雷达测速点,工作人员将测得的车速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则这50辆车的车速的众数(单位:km/h)为()A .60B .50C .40D .15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3=√5B .√9=±3C .2√2−√2=√2D .√18=2√37.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k 、b 的取值范围是( )A .k >0,b >0B .k >0,b <0C .k <0,b <0D .k <0,b >08.两张全等的矩形纸片ABCD 、AECF 按如图方式交叉叠放在一起.若AB =AF =2,AE =BC =6,则图中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163B .203C .4√3D .8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G ,H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AB =CD ,∠ABD =20°,∠BDC =70°,则∠GEF 的大小是( )A .25°B .30°C .45°D .35°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A 2,A 3,…和B 1,B 2,B 3,…分别在直线y =12x +b和x 轴上,四边形OB 1A 1C 1、B 1B 2A 2C 2、B 2B 3A 3C 3、…都是正方形.如果点A 1(1,1),那么点A 2022的纵坐标是( )A.无法确定B.22021C.22022D.2202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化简(√3)2=;√(−5)2=;√27=.12.本学期小伟同学报名参加了学校书法社团用活动班,他的7次考评成绩分别为90,85,85,95,85,100,90,那么小伟同学考评成绩的众数为.1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0)且与直线y=﹣4x+3平行,则该一次函数解析式是.14.(3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C、BD交于点O,AC=4,E为AD边中点,菱形ABCD 的面积为4√5,则OE的长为.15.如图,已知直线y=mx+n交x轴于点A(4,0),直线y=ax+b交x轴于点B(﹣3,0),且两直线交于点C(﹣2,3),则不等式0<mx+n<ax+b的解集为.16.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为AD上一点,将△CDE沿CE翻折至△CFE,EF交AB 于G点,且GA=GF,若CD=10,BC=6,则AE的值是.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17.(8分)(1)计算:√18+√12−2√6×√34÷5√2;(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6)和(﹣4,﹣9),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18.(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OA=OD.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19.(8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OC,OB=OD且∠1=∠2.(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E为AO上一点,连接BE,若AE=4,AB=6,EB=2√3,求AO的长.20.(8分)为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五项管理”,某校建立了作业时长调控制度,以及时采取措施调控作业量,保证初中生每天作业时长控制在90分钟之内.该校就“每天完成作业时长”的情况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初中学生,并根据调查结果制成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分组情况是:A组:t≤0.5h,B组:0.5h<t≤1h,C组:1h<t≤1.5h,D 组:t>1.5h.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共抽取了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是;(4)若该约有2000名初中学生,请估计每天完成作业时长在90分钟之内的初中生人数.21.(10分)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6×6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D是格点,E是AD与网格线的交点,仅用无刻度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画图,画图过程用虚线,画图结果用实线表示.(1)直接写出图中AE的长=;(2)在图①中画出等腰Rt△EBG,使∠EBG=90°;(3)在图②中先平移线段AB至DC(A对应D,B对应C),再在线段DC上画一点H;使得EH=AE+CH.22.(10分)如图,直线y=x+9与直线y=﹣2x﹣3交于点C,它们与y轴分别交于A、B 两点.(1)求A、B、C三点的坐标;(2)点F在x轴上,使S△BFC=10,求点F的坐标;(3)点P在x轴上,使∠PBO+∠P AO=90°,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3.(10分)某商店销售10台A型和20台B型电脑的利润为4000元,销售20台A型和10台B型电脑的利润为3500元.(1)求每台A型电脑和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2)该商店计划一次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共100台,其中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型电脑的2倍,设购进A型电脑x台,这100台电脑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①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②该商店购进A型、B型电脑各多少台,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3)实际进货时,厂家对A型电脑出厂价下调m(0<m<100)元,且限定商店最多购进A型电脑70台,若商店保持同种电脑的售价不变,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及(2)中条件,设计出使这100台电脑销售总利润最大的进货方案.24.(10分)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1)如图1,点E在AB上,连接DE,作AF⊥DE于点F,CG⊥DE于点G.①求证:DF=CG;②如图2,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连接OF,若AE=3,求OF的长;(2)如图3,点K在CB的延长线上,BK=2,点N在BC的延长线上,CN=4,点P在BC上,连接AP,在AP的右侧作PQ⊥AP,PQ=AP,连接KQ.点P从点B沿BN方向运动,当点P运动到BC中点时,设KQ的中点为M1,当点P运动到N点时,设KQ的中点为M2,直接写出M1M2的长为.。
C5米3米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试卷(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1.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内角之比为1∶2∶3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C.、三边长之比为3∶4∶5 D 、.三内角之比为3∶4∶5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 ,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 ,则它的斜边长 A 、4 cm B 、8 cmC 、10 cmD 、12 cm3. 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B 、14C 、7D 、7或254.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 、13 B 、8 C 、25 D 、645.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72425207152024257252024257202415(A)(B)(C)(D)6. 在Rt △ABC 中,∠B =90°,BC =15,AC =17,以AB 为直径作半圆,则此半圆的面积为( ). A .16π B .12π C .10π D .8π7. 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 ) A 、 25 B 、 12.5 C 、 9 D 、 8.58.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A 、 等边三角形B 、 钝角三角形C 、 直角三角形D 、 锐角三角形.9.△ABC 是某市在拆除违章建筑后的一块三角形空地.已知∠C=90°,AC=30米,AB=50米,如果要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草皮,按每平方米草皮a 元计算,那么共需要资金( ). A 、0a 元 B 、600a 元 C 、1200a 元 D 、1500a 元10.如图,A B ⊥CD 于B ,△ABD 和△B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CD=17,BE=5,那么AC 的长为( ).A 、12B 、7C 、5D 、13二、填一填,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每小题3分,共18分)11. 如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_____米.12.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AB =2,则222AB AC BC ++=______. 13.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其周长为 .14.如图,在△ABC 中,∠C=90°,BC=3,AC=4.以斜边AB 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__.(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15. 如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13米,另一棵树高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___________米.16. 如图,△ABC 中,∠C =90°,AB 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若BC =8,AD =5,则AC 等于______________.三、做一做,要注意认真审题呀!(5大题,17—20题每题10分,21题12分,共52分)17. 如图,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底边上的高是4.求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C18、 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 上,这时梯足B 到墙底端C 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梯足将向外移多少米?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3,1),B (2,4),△OAB 是直角三角形吗?借助于网格,证明你的结论.20. 如图,A 、B 两个小集镇在河流CD 的同侧,分别到河的距离为AC=10千米,BD=30千米,且CD=30千米,现在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 、B 两镇供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3万,请你在河流CD 上选择水厂的位置M ,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节省,并求出总费用是多少?21、去年某省将地处A 、B 两地的两所大学合并成了一所综合性大学,为了方便A 、B 两地师生的交往,学校准备在相距2km 的A 、B 两地之间修筑一条笔直公路(即图中的线段AB ),经测量,在A 地的北偏东60°方向、B 地的西偏北45°方向C 处有一个半径为0.7km 的公园,问计划修筑的这条公路会不会穿过公园?为什么?(3≈1.732)ABC DL。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综合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有意义,则字母应满足的条件是()A.x≥0B.x≠±5C.x≥0且x≠5D.x>0且x≠5 2.2.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B a b=-C=D a b=+3.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对边相等B.对角相等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C,∠B=∠D B.AB∥CD,AB=CD C.AB=CD,AD∥BCD.AB∥CD,AD∥BC6.在Rt△ABC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若a+b=21,c=15,则△ABC的面积是A.25 B.54 C.63 D.无法确定7.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A(1,0),B(0,﹣2),顶点C、D在双曲线y=kx上,边AD与y轴相交于点E,S四边形BEDC=5S△ABE=10,则k的值是()A .-16B .-9C .-8D .-12 8.如图,直线y x m =-+与3y x 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则关于x 的不等式30x m x -+>+>的取值范围( )A .x>-2B .x<-2C .-3<x<-2D .-3<x<-1 9.下列函数中,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y=21xB .y=-1xC .y=23x +D .y=1x-1 10.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BD 与中位线EF 交于点O ,若FO-EO=3,则BC-AD 等于 ( )A .4;B .6;C .8;D .10.115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5 B .x≤5 C .x≥5 D .x>512.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是菱形BEFD 的一边,菱形BEFD 的对角线交正方形ABCD 的一边CD 于点P ,∠FPC 的度数是( )A .135°B .120°C .112.5°D .67.5°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20,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过O 作EO ⊥AC ,连接EC,则△DEC 的周长为________ .AE D CB FO14.已知一次函数y=ax+b (a≠0)和y=kx (k≠0)图象交点坐标为(2,﹣3),则二元一次方程组0y ax b y kx -=⎧⎨-=⎩ 的解是________ . 15.如图,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互相垂直, A 1B 1C 1D 1, 是四边形ABCD 的中点四边形,如果AC=8, BD=10,那么四边形A 1B 1C 1D 1,的面积为_________.16.如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a ,较长直角边长为b ,那么(a+b )2的值为 .17.观察下列勾股数第一组:3=2×1+1,4=2×1×(1+1),5=2×1×(1+1)+1第二组:5=2×2+1,12=2×2×(2+1),13=2×2×(2+1)+1第三组:7=2×3+1,24=2×3×(3+1),25=2×3×(3+1)+1第四组:9=2×4+1,40=2×4×(4+1),41=2×4×(4+1)+1…观察以上各组勾股数组成特点,第7组勾股数是______________(只填数,不填等式) 18.如图,双曲线k y x=(0k ≠)上有一点A ,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AOB 的面积为2,则该双曲线的表达式为 ________ .19________ . 20.元旦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调查,为了确定买什么水果,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统计调查数据的________.(填“中位数”、“平均数”或“众数”)21.数据201、203、198、199、200、205的平均数为________.22.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6,M、N分别是边BC、CD的上点,且MC=2MB,ND=2NC.点P是对角线上BD上一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_____.23.已知a+b=﹣4,ab=2的值等于.三、解答题24.如图,直线OB是一次函数y=2x的图象,点A的坐标是(0,2),点C在直线OB 上且△ACO为等腰三角形,求C点坐标.2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为2 cm,底边为4 cm,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26.某校九年级进行了模拟考试后,张老师对九(2)班全体同学“满分值为6分得一道解答题的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成下表(学生得分均为整数分):由于在填表时不慎把墨水滴在表格上,致使表中数据不完整,但已知全班同学此题的平均得分为4分,结合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九(2)班学生共有多少人?(2)若本年级学生共有540人,请你用此样本估计整个年级有多少同学此题得满分?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5xx o≥⎧⎨-≠⎩,解得x≥0,且x≠5.故选C.2.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判断.A、,B、无法化简,D、,故错误;C=,本选项正确.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完成.3.C【分析】根据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不一定相等.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具有自己的特性,要注意运用矩形具备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备的性质.如,矩形的对角线相等.4.D【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A、B、C正确;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正确;∵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正确;∵一组对边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正确;∵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D不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C【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可以得到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可以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解析】试题解析:∵a+b=21,c=15,∴(a+b)2=441,即a2+b2+2ab=441,又∵a2+b2=c2=225,∴2ab=216,∴12ab=54, 即S △ABC =54.故选B .7.D【解析】试题解析:如图,过C 、D 两点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F 、G ,DG 交BC 于M 点,过C 点作CH ⊥DG ,垂足为H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ADC ,∵BO ∥DG ,∴∠OBC=∠GDE ,∴∠HDC=∠ABO ,在△CDH 和△ABO 中,ABO HDC AOB CDH AB CD ∠∠⎧⎪∠∠⎨⎪⎩===,∴△CDH ≌△ABO (AAS ),∴CH=AO=1,DH=OB=2,设C (m+1,n ),D (m ,n+2),则(m+1)n=m (n+2)=k ,解得n=2m ,则D 的坐标是(m ,2m+2),设直线AD 解析式为y=ax+b ,将A 、D 两点坐标代入得022a b ma b m +⎧⎨++⎩==, 由①得:a=-b ,代入②得:mb+b=2m+2,即b (m+1)=2(m+1),解得b=2,则22a b ==-⎧⎨⎩, ∴y=-2x+2,∴E (0,2),BE=4,∴S △ABE =12×BE×AO=2, ∵S 四边形BCDE =5S △ABE =5×12×4×1=10, ∵S 四边形BCDE =S △ABE +S 四边形BEDM =10,即2+4×m=10, 解得:m=2,∴n=2m=4,∴|k|=(m+1)n=12.∵双曲线图形在第二象限,∴k=-12故选D .8.C【详解】解:∵直线y x m =-+与3y x 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 ∴关于x 的不等式3x m x -+>+的解集为x <﹣2, ∵y=x+3=0时,x=﹣3,∴x+3>0的解集是x >﹣3, ∴3x m x -+>+>0的解集是﹣3<x <﹣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