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妙作文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42
第一节作文的写作思路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图1] [图2]对,是一头猪。
这头猪分几部分呢?对,分头、中、尾三部分。
那么,一个桃子又分几部分呢?对,分皮、肉、核,也是三部分。
还有,我们的人体主要分几部分呢?对,主要分头、身、脚,也是三部分。
由此可见,世上万物几乎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那么,我们写的作文,也不例外,也应由头、中、尾三部分组成。
同学们知道了万物都由头、中、尾三部分组成,那其中哪一部分比较长、比较重、比较大呢?对了,中间部分。
由此,我们得出作文头、中、尾三部分的形象比喻:开头——像凤头,小巧精美。
只需要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就行了,不要太长。
很多名家,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写文章开头的。
例如高中课文《万紫千红的花》的开头:“花怎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是由于花瓣的细胞液中存在着色素。
”你看,文章一起笔就提出了说明的对象,直接扣题。
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
中间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几段来写。
这就像人体的身子,又可分为手臂、上身、腿几部分一样。
结尾——像豹尾,简洁有力。
也是只需要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就行了,不要太长。
综上所述,作文应分头、中、尾三部分。
开头像凤头,小巧精美;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结尾像豹尾,简洁有力——这就是作文的最完美形式。
那些开头或结尾很长,而中间反而很短的作文,或者只有两段,一段是开头,一段是结尾的作文,大致可以认定它是一篇畸形的、残疾的作文。
而不是一篇值得欣赏的完美的作文。
我们今后更不要写那种怪物作文。
例1.《珍珠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既扣题“珍珠鸟”,又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承头:作者接着记叙小鸟怎样由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从中能感受到作者用爱心营造人鸟和谐共处的氛围——这种氛围是作者用宽大的爱心为鸟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舒适﹑温暖的空间制造出来的,人们不禁还会想到人与其他动物﹑植物﹑人与人之间是不是也要充满爱心呢?)我把它挂在窗前。
浅谈简妙作文实施以来的认识作文是小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生学习内容中最不容易学的部分,毕竟作文要的是长期的生活积累,另外,要的是学生的一种悟性、一种感觉、一种灵感。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校开展了“简妙作文”课题研究,将“简妙作文”的方法教给学生。
即作文开头、像凤头,扣题、定位、引下文;中间像猪肚,承头、顺写、详重点;结尾像豹尾,照应开头、写所感。
简妙作文具体写作方法是:一、开头的写法1、扣题:把题目中重点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
2、定位:确定写作范围,即确定本文要写哪方面的内容(一般使用概要的总述写法);完成情感定位,即对所写的人或事表明自己的观点——喜恶褒贬。
二、中间的写法1.承头,就是接续开头的内容来写。
因为开头是要求“扣题”的,当然就不会跑题。
中间部分,我们“承头”,接续开头的内容来写,也就能保证不会跑题。
作文,不跑题,是很重要的。
2.顺写,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叙写。
因此,作文的行文顺序一般有以下3种:①时间顺序写事情的发展,必须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这样才能保证叙述的条理一清二楚,让读者一看就明明白白。
②空间顺序就是按照我们游览或目光移动的空间顺序来写。
游记文、写景文和说明文多采用这种方法。
③情感顺序就是按照我们对事物的情感、认识的变化顺序来写。
3、详重点,就是详写重点部分。
你认为哪个事例最典型、最有说服力,最能有力地突出观点,就把这一段作为重点,详细地多写几句。
此外,在任意一段中,对能反映人或物特点的材料,也应详写。
如果只写一件事,那这件事一定要详写。
如果写两件或多件事,就要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外的事。
三、结尾的写法照应开头,写所感。
联系、呼应开头部分,再次使用开头部分的重点字词。
写所感,写出自己的感想、感受或感悟,起到点明观点或升华观点的作用。
我校周有日记,月有主题性征文活动,以此培养学生运用简妙作文的能力。
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儿广,掀起了学校的简妙作文热潮。
但简妙作文开展以来也存在不足之处:1、创造契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放开手,创造契机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耳闻目睹,实践思考,让他们由衷地感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到处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感到有话可说,这样,他们才愿意提笔尝试表达的乐趣,才能写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童趣。
简妙作文的写法大全第一篇:简妙作文的写法大全第二讲简妙作文的写法一、开头的写法扣题定位引下文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确定写作范围;完成情感定位引出下文1.扣题,就是把题目中重点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
2.定位,一方面,主要是指确定范围,即确定本文要写哪方面的内容。
一般使用概要的总述写法。
另一方面,也指完成情感定位,即对所写人或事,是喜十恶?是褒是贬?表明自己的观点。
3.引下文,即为什么这样说?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引下文。
开头的“定位”很重要。
你是想定位小一些,只写某一方面的内容呢?还是想定位大一些,写好几方面的内容呢?确定好后,再下笔写开头的“定位”部分。
“定位”与下文的关系是:定位小,下文单一写定位大,下文多面写如果你在开头的定位(确定的写作范围)较小,下文就应单一的去写。
如写《我的爸爸》,开头:我的爸爸的字写得特棒,真是人见人夸。
这个开头只确定了写“字”的范围,下文就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来写,可写爸爸我是怎么想起练字的,他的字是怎么练出来的,到底有多棒,都在那些场合受到什么人夸奖,他们是怎样夸奖的。
这样,要写的内容就比较单一。
如果你在开头的地位(确定的写作范围)较大,下文就要分多方面去写。
同样写《我的爸爸》,开头若这样写:我的爸爸不仅字写得棒,还会绘画、唱歌,又拉的一手好提琴,真是一个多面手。
下文就要分“字”、“画”、“歌”、“提琴”4个方面去写→这就叫“多面写”这个开头,确定的写作范围比较大,下文就要分别写她的“字”写得怎么好,“画”绘的怎么好,“歌”唱的怎么好,“提琴”拉的怎么好。
这样,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写。
这就叫:定位小,下文单一写定位大,下文多面写这就告诉我们,一篇作文,在审清题意后,你决定写什么,在开头就要把“位”定得准准的,不能随便乱写一气。
二、中间的写法乘头顺写祥重点、接续开头的内容按一定顺序来写详写重点部分1.乘头,就是接续开头的内容来写。
因为开头是要求“扣题”的,当然就不会跑题。
简妙作文 一学就会简妙作文法精髓事例事例2首尾相交,即“照应”这是一条围绕观点, 贯穿全文的“线索”可以是一个人 可以是一件事 可以是一件物品 可以是一种观点第一讲作文的最完美形式学习第一讲后,我的收获如下:1、知道了世上万物几乎都是由________部分组成的。
作文也不例外,也应由_____部分组成,其中_________部分比较长。
2、记住了作文头、中、尾三部分的形象比喻:开头——中间——结尾——3、知道了作文的最完美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讲简妙作文的写法一、开头的写法扣题定位引下文把题目中重点的字确定写作范围;引出下文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完成情感定位1、扣题,就是把题目中重点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
2、定位,一方面,主要是指确定写作范围,一般使用概要的总述写法。
另一方面,也指无成情感定位,即对所写人或事,是喜是恶?是褒是贬?表明自己的观点。
3、引下文,最好是在段尾,用一句含而不露的话语,自然地引出下文。
定位小,下文单一写;定位大,下文多面写。
下文只需单一地写“字”→这就叫“单一写”二、中间的写法1、承头,就是接续开头的内容来写。
2、顺写,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叙写。
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情感顺序④几个方面“顺写”,倒叙,插叙3、详重点,就是详写重点部分。
如果只写一件事,那这件事一定要详写。
如果写两件事,就可以详写一件事,略写一件事。
如果写三件事,可以详写一件事,也可以详写两件事,其余的则略写。
三、结尾的写法照应开头写所感联系、呼应开头部分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受或感悟再次使用开头部分的重点字词(写出其中之一即可)①写出感想 感想你由此想到了什么?②写出感受感受 你由此体会、感觉到了什么?③写出感悟 感悟 你由此领悟到了什么?结尾和开头的文字,有时可以是近乎一样的,只需在结尾的文字中添加一个加重语气的字词即可!学习第二讲后,我的收获如下:1、学会了开头的简妙写法(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扣题”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定位”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引下文”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定位小,下文_______________写;定位大,下文 _____________写。
简妙作文法――绝妙结构一、开头简妙写法―――扣题定位引下文开篇简洁明了,紧扣题目,把题目中的关键词在首段三言两语中体现出来。
同时首段还具有定位作用:感情基调,选材范围。
首段还具有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作用。
如《路》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再平凡不过的了,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宇路打交道。
当你行走在大路上时,有没有发现大路上形形色色的景象呢?再如《妈妈的手》:前几天,忽然心血来潮,想为妈妈剪剪指甲。
妈妈却有些不好意思,我笑着把她的手拽了过来,却猛地一颤:哦,这不是我记忆中的妈妈的手!《真没想到》:十一长假,郝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你们放假回家后向自己的父母说一句:我爱你们!请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放假回来后向全班汇报并交流。
二、中间简妙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承头就是承接首段往下写。
时而点点题中的关键词,这样可以不偏题,因为首段是扣题的。
顺写就是按一定顺序往下写。
详重点就是突出重点,把突出中心的材料详细写出来。
中考满分作文《真没想到》,叙写“我”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向爸爸妈妈说一声“我爱你们”的故事,经过两次“我”欲说又止的蓄势铺垫之后,随着一声“我爱你们”的发出,强烈的情感磁场顿时生成,作者及时从多角度作细节描写,给读者以心灵震撼。
请欣赏全文:《真没想到》开头:“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理解,应该是双向的》这篇课文,启发一定不小。
过去,有些同学总是抱怨父母对自己爱得不够,可是从未想想,你们给父母多少爱呢?今天,我给大家布置一项口头作业:你们回家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句‘我爱你们!’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明天班会时向全班同学汇报。
”中间: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
唉,这个……多不好意思啊!唉,再说吧!晚饭后,我们一家三口坐在电视前。
爸爸拿着报纸,妈妈在织毛线。
我托着腮帮,心里盘算着:说不说呢?说吧,太那个……不说吧,老师……说就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四个字嘛!“爸爸……”“嗯,干什么?”“妈妈……”“什么事,有事就说嘛!”“没事,在家里,你什么事都可以说。
<<简妙作文>>上下册目录:
<<简妙作文>>上册内容有:
第一讲:作文的最完美形式第二讲:简妙作文的写法
第三讲:确定观点很简单第四讲:作文的四个最佳步骤
第五讲:提炼观点有方法第六讲:突出观点有方法
第七讲:升华观点有诀窍第八讲:简妙拟题法
第九讲:简妙审题法第十讲:自然过渡有窍门
第十一讲:把文章写具体的绝招第十二讲:反常思维与反向思维
第十三讲:学会联想与想象第十四讲:练“五觉”
第十五讲:练“五度”第十六讲:写出纯真
第十七讲:写出趣味第十八讲:写出真情实感
第十九讲:写出新意
<<简妙作文>>下册内容有:
第二十讲:怎样找到恰当的词语第二十一讲:怎样使语言更简洁
第二十二讲:怎样使语言更美第二十三讲:怎样写好人物对话
第二十四讲:怎样把人物写活第二十五讲:怎样用“缺憾法”写人第二十六讲:怎样把平谈的材料写生动第二十七讲:怎样写出波折
第二十八讲:怎样写出深度第二十九讲:日记的写法
第三十讲:写人记叙文的写法第三十一讲:记事记叙文的写法
第三十二讲:写景作文的写法第三十三讲:状物作文的写法
第三十四讲:游记作文的写法第三十五讲:读后感的写法
第三十六讲:想象作文的写法第三十七讲:说明文的写法
第三十八讲:议论文的写法第三十九讲:故事的写法
第四十讲:寓言的写法第四十一讲:童话的写法
第四十二讲:儿童诗的写法第四十三讲:修改作文有方法。
开头扣题 结尾照应开头,写出所感首尾相交,即“照应”可以是一个人这是一条围绕主题, 可以是一件事 事例 贯穿全文的“线索”可以是一件物品 可以是一种观点 首先,请花一天时间认真学习本页内容,学通学懂,做到会列表、画图、标注,然后一起学习后面内容。
第一讲简妙作文的定法第一节作文的最完美形式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尾中头中尾由此,我们得出作文头、中、尾三部分的形象比喻:开头——像凤头,小巧精美。
只需要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就行了,不要太长。
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
中间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几段来写。
这就像人体的身子,又可分为手臂、上身、腿几部分一样。
结尾——像豹尾,简洁有力。
也是只需要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就行了,不要太长。
综上所述,作文应分为头、中、尾三部分。
开头像凤头,小巧精美;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结尾像豹尾,简洁有力——这就是作文的最完美形式。
学习本讲后,我的收获如下:1、知道了万物几乎是由_____部分组成的。
作文也不例外,也应由_____、_____、______部分组成,其中_____部分比较长。
2、知道了作文的最完美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讲简妙作文的写法一、开头的定法扣题定位引下文把题目重点的字确定写作范围;引出下文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完成情感定位1、扣题,就是把题目中重点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
2、定位,一方面,主要是指确定写作范围,即确定本文要写哪方面的内容。
一般使用概要的总述写法。
另一方面,也指完成情感定位,即对所写人或事,是喜是恶?是褒是贬?表明自己的观点。
3、引下文,即为什么这样说?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定位小,下文单一写;定位大,下文多面写。
如果你在开头的定位(确定的写作范围)较小,下文就应单一地去写。
如写《我的爸爸》,开头:我的爸爸的字写得特棒,真是人见人夸。
同样写《我的爸爸》,开头若这样写:4分方面这就叫“多面写”提琴字画歌这个开头,确定的写作范围比较大,下文就要分别写他的“字”写得怎么好,“画”绘得怎么好,“歌”唱得怎么好,“提琴”拉得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