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实战案例之三——奥克斯的“爹娘革命”
- 格式:pdf
- 大小:78.34 KB
- 文档页数:1
奥克斯为何用事件营销发动价钱战奥克斯空调从1999年成都打响降价第一枪,到2001年发起空调价钱峰会,到2002年发布的空调价钱白皮书,到2003年发布的空调技术白皮书,到奥克斯空调年检效劳月,到“爹娘革命”;从米卢到罗纳尔多,到吴士宏,到杨利伟;从广东“反恐”到中巴足球大战;从每台52元利润公布到“一分钱空调”,无不成为媒体追赶的核心。
P最近三年奥克斯空调左手稳操事件营销的喊话筒,右手挥动“质优价平”的杀手锏,象一个顽劣青年一路乘风破浪。
在同行的一惊一诧中,完成了每一年达80%的增加速度,4年后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空调品牌,一跃迈入中国空调行业三甲之列。
奥克斯不仅使自身取得了飞速进展,而且也直接推动了空调普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5年-1999年,全国空调器产量年均增加%;而2000年-2003年,全国空调器产量年均增加达%,2003年上半年空调器产量增幅那么达到了%,是增加最快的家电产品之一。
空调已成为近几年普及率提高最快的家电产品之一,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空调器拥有量由1999年的台大幅提高到此刻的56台,三年半时刻提高了一倍多。
奥克斯空调的飞速进展引发了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和哈佛商学院等知名经济研究机构的强烈关注。
奥克斯用淋漓尽致的“事件营销”和“价钱战”博得了国内外经济界和营销界的佩服。
但另一种质疑乃至批评之声一直伴随着奥克斯。
“奥克斯的业内搅局是不是在自断进展之路?”“奥克斯蜚闻式营销取得了知名度,但捐躯了佳誉度。
”“奥克斯在品牌延伸时,电话和汽车是不是也是低档货?”。
外界的质疑观点,若是站在局外教练的角度看无疑是正确的。
但一个企业要想取得冲破性进展,必需在整合自身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自身的竞争策略。
适合的确实是最好的。
尽管系列“低价风暴”为奥克斯空调留下了低档产品的品牌负面阻碍;尽管“不守规矩”的事件营销为奥克斯空调留下了“脆而不坚”的印象,但并无法阻挡她的成长步伐。
利用其他品牌弱势进行借势营销的案例分析在品牌营销的世界里,聪明企业会巧妙地借助其他品牌或事物的弱点或失误进行借势营销,这种方法既能吸引公众关注,又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成功的案例。
案例一:海尔与奥克斯的空调大战在2000年代初,中国家电市场上的空调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当时,奥克斯作为一家新兴品牌,凭借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而海尔作为行业领先者,市场地位稳固但面临价格战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海尔运用了一种巧妙的借势策略。
他们没有选择直接对抗奥克斯的价格战,而是敏锐地抓住奥克斯在空调性能宣传上的弱点,制作了一系列有趣的广告。
在广告中,海尔将自己定位为高品质、高性能的代表,而将奥克斯描述为低品质、低性能的代表,并巧妙地利用了“低”与“高”的对比来吸引消费者。
这一系列广告在市场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功地将公众的注意力从价格战转移到了性能比较上,也进一步强化了海尔高品质、高性能的品牌形象。
案例二:Apple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之争在上世纪90年代,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而苹果的Mac OS系统则面临市场份额小、兼容性差等问题。
当时,微软因Windows 95的成功而备受瞩目,而苹果则处于相对弱势。
然而,苹果巧妙地利用了微软的一次公关危机。
当时,微软因反垄断官司而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受损。
苹果抓住这一机会,展开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
这些广告以幽默和机智的方式揭示了Windows系统的种种问题,如安全漏洞、系统崩溃等,同时强调了Mac OS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这次借势营销,苹果成功地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吸引了一部分对微软失去信心的消费者转向Mac OS系统。
案例三:百事可乐的“蒙娜丽莎抖腿篇”广告2019年,百事可乐推出了一支极具创意的广告,巧妙地借助了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知名度。
在这支广告中,蒙娜丽莎的形象被赋予了现代感,她在画面中抖腿摇摆,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相呼应。
价格战经典案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战是企业之间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
价格战不仅是一种价格竞争,更是一种资源配置和市场占有的竞争。
在价格战中,企业通过不同的策略和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和资源。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价格战的经典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1. 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的价格战。
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一直是手机市场上的两大巨头,它们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在2013年,苹果公司推出了新款iPhone手机,并且降低了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作为回应,三星公司也迅速推出了降价的策略,以保持市场份额。
这场价格战不仅使消费者受益,也促使了手机市场的竞争和创新。
2. 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价格战。
麦当劳和肯德基一直是快餐行业的领头羊,它们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在某一时期,麦当劳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活动,包括降价、赠送等,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作为回应,肯德基也迅速推出了类似的优惠活动,以保持市场份额。
这场价格战不仅使消费者受益,也促使了快餐行业的竞争和创新。
3. 联想和惠普的价格战。
在电脑市场上,联想和惠普一直是两大巨头,它们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在某一时期,联想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包括降价、赠送等,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作为回应,惠普也迅速推出了类似的促销活动,以保持市场份额。
这场价格战不仅使消费者受益,也促使了电脑市场的竞争和创新。
以上就是一些价格战的经典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价格战不仅是一种竞争手段,更是一种促进市场竞争和创新的方式。
在价格战中,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策略和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和资源。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价格战虽然可以促进市场竞争和创新,但也可能会导致市场混乱和消费者利益受损。
因此,在进行价格战时,企业需要慎重考虑,做出合理的决策,以实现长期的发展目标。
探讨奥克斯“推手”之谜【摘要】:企业的成功都有自己成功的秘诀,这些成功的案例变成管理学科的实践来源。
并不是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是随随便便的,揭秘企业的成功,对于我们学科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奥克斯作为当今中国的空调巨头,他的成功是中国大多数知名企业成功的典型案例,也是从要倒闭作为企业的新生的开始。
而企业的推手,是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集合,是企业智慧的结晶,研究企业成功背后的推手,有利于我们把握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有利于我们把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进行运用等。
【关键词】:奥克斯推手管理制度技术人才信息一、奥克斯公司介绍奥克斯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前25强、中国信息化标杆企业、国家重点火炬高新技术企业,并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常设单位,在宁波、上海、深圳、南昌建立了四大研究院;拥有“三星”和“奥克斯”两大中国名牌,“奥克斯”是“中国驰名商标”。
集团坚持做大做强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方向,目前已成为在全球电力计量设备和中国家电行业具有较高市场地位、通讯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奥克斯幕后“推手”奥克斯的成功是一个背后“推手”使出的巨大推力的结果,这个推手不是单一的广告策划,不是一个单一的营销手段,也不是靠低成本就能胜利的。
推手是企业在管理中运用各个手段的综合效果,它是企业营销、管理、创新、成本控制等的集体。
解读集体成员在“推手”里发挥的作用,才能更佳彻底的了解奥克斯成功的幕后“推手”。
1、事件营销—幕后“推手”的最初动力奥克斯被业内人士统称为坏小子,它的坏是闻名的,因为闻名所以他让自己的坏事传千里,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奥克斯,达到了自己坏的目的,产生了好的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四个事件来具体了解奥克斯在发展过程中的事件营销。
事件一:“爹娘革命”打响价格战的第一枪。
2001年,奥克斯以中国空调行业最有影响力的时间,即国家首次公布“空调免检产品名单”为契机,在国内发动“爹娘革命”,高举“免检是爹,革命是娘”的降价大旗,当场把空调售价权限降低30%;事件二:“民牌意识”首次两项空调市场。
营销案例分析"奥克斯一场彻头彻尾的价格战" 奥克斯一场彻头彻尾的价格战在《成功营销•新生代2002年—2003年度品牌竞争力排行榜》上,在空调行业正式发力才2、3年时间的奥克斯,市场保有率已经上升到第6位,与在空调行业浸泡10多年的第一名仅有7个百分点之差,并以140%多的成长指数,位居空调业最具成长力品牌第二名。
企业介绍:奥克斯的母公司——浙江宁波三星集团成立于1986年,靠做电能表起家,1994年进入空调业,当时他们的市场定位是国内市场缺乏的高档空调,然而,由于此类产品的市场尚未成熟,奥克斯迟迟未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000年后,奥克斯以优质平价的“急先锋”面孔在空调市场频频亮相。
根据奥克斯方面提供的数据,2003年全年,奥克斯空调总出货量250万台,销售额近50亿元,进入行业三甲之列。
也许是进军高档空调的失利使奥克斯大彻大悟,公布空调“成本白皮书”,树立平价形象;公布空调“技术白皮书”,粉碎竞争对手技术突围的企图;提供用户每年的免费检查,将空调业的服务战也拖入价格战围栏。
凭借资金实力,奥克斯打了一场血淋淋、彻底的价格战,令人心惊胆颤,也不免有些疑问——奥克斯价格战的底线是什么?奥克斯吸引住了什么样的消费者?在低价格的笼罩下,消费者脑海中的奥克斯能否树立“优质”的品牌形象?奥克斯能否将已盘踞多年的空调巨头拖垮,从而实现对空调业的洗牌?如果中国的空调业果真被奥克斯困囿于价格战,行业的未来又会怎样?迎合市场点燃价格战火2001 年前,空调在国内的普及率相当低,不是不存在需求,而是高昂的价格让大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奥克斯迎合市场对平价优质空调的需求,扛起降价的大旗,取得了三年三大跨越的业绩。
当年 2 月,刚进入中国质检总局首批20 家空调免检产品行列的奥克斯打出“免检是爹、平价是娘”的降价宣言。
3 月,借三星奥克斯智能工业城落成典礼,抛出“舍江山夺美人”计划。
奥克斯,别为折腾而折腾!奥克斯空调一直给人挺能折腾的感觉,自进入空调行业以来,奥克斯空调就连续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系统,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有空调成本白皮书事件,请米卢为形象大使等等,经上网一查,奥克斯空调折腾的还远远不止这些事,出的名头都是触人神经的,如白皮书、革命造反分子、爹娘革命、9-11反恐行动、启动核按钮、斩首行动、一分钱空调、中巴之战;牵涉的人物也都是当时当红的,如米卢、吴士宏、罗纳尔多、杨利伟等等。
这些事件这些人物集中在一起的名称是奥克斯,就可以说明奥克斯目前的名气如日中天。
可很遗憾的是,我到现在为止,还从来没有相信过奥克斯的品质,这真是一个糟糕的结果。
在我眼里,天下事总体相近,严严肃肃的企业界其实跟娱乐界的情况也差不多,有些企业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有些企业则通过一步一步逐渐达到一个较高的知名度。
这其中就产生了一个认识惯性的问题,凡是一夜爆红的艺人好象真正有实力的不多,如前年的f4组合,凭一部《流星花园》一炮而红,走红速度令人匪夷所思,可过了一年之后,我就没怎么见着他们出现在屏幕上了。
奥克斯红得太快了,红得太厉害了,反而使我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
再深入地想想企业和娱乐明星的关系,发现还真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因此我就娱乐行业的情形来分析一下奥克斯赖以成名的事件营销。
一个艺人红得太快,甚至一夜走红,这种事情总给人一种负面的惯性联想,比如f4组合,即便他们在流星花园里演得还行,观众仍然会认为他们是凭脸蛋取胜的,而不是真正的演技实力。
当明星可以不用太讲究实力,但想成为有美誉度的明星,则还是要显示出实力的。
lOCaLHosT而就商业而言,消费者要消费你的产品,光光知名度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决策依据应该是实力也就是产品的品质,这点对于理性的消费者而言更加重要。
事件营销的效应还要注意一个形象的问题。
奥克斯所策划的一系列新闻事件有点唯恐天下不乱的感觉,带有强烈的娱乐新闻色彩,在提高了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将对品牌的美誉度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
奥克斯空调的平价革命奥克斯空调的生产厂家是宁波奥克斯空调公司,它是宁波三星集团的下属子公司。
宁波三星集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能表生产企业,其主打产品——三星牌电能表的产销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30%。
1993年,三星集团与美国奥克斯集团合资,进入空调市场,最初生产国内很少见的高档机。
由于这一定位没有得到响应,奥克斯空调没有获得大的发展。
从1996年起,奥克斯改变原有定位开始走优质平价的路子,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奥克斯空调销路大增。
此后,奥克斯坚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采取低成本战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平价的空调。
像大多数创业企业一样,奥克斯并没有急于宣传自己的战略,而是稳扎稳打,一方面加大内部整合力度,压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继续“只做不说”的市场开拓运动,稳步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
从2000年开始,奥克斯逐步在市场上发力,大力宣传自己的“优质平价”战略。
伴随奥克斯发动的一系列市场活动,奥克斯的业绩几乎一年上一个台阶。
据奥克斯提供的数据,2000年奥克斯空调总销售量为58万套;2001年为90.23万套,位居业内第六;2002年为157万套,位居行业第四;2003年空调总出货量突破250万台,进入中国空调业的前三甲。
与此同时,跨国性专业市场调查公司GFK的数据显示,2002年旺季零售检测到的活跃品牌为105个,而2003年减少到97个。
市场分析机构也预测,今后几年空调行业的洗牌将进一步加剧,很多以前熟悉的品牌将在市场上消失。
种种现象让很多人联想起20世纪90年代同样依靠价格战冲击市场,并在几年内几乎成为微波炉行业垄断品牌的格兰仕。
奥克斯作为中国空调市场传统强势品牌的挑战者成为推动空调市场重新洗牌的主要力量,通过差异化的定位,进攻性的价格策略,再配以一系列的事件营销保证了自己的持续成长。
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奥克斯从1996年开始改变原定路线走了一条差异化道路。
它始终明确将其空调定位于“优质平价”的“民牌”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