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女性文学试题
- 格式:ppt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3—2014年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课内阅读(12分,共4小题,每题3分)(一)阅读《林黛玉进贾府》的选段,回答第1小题。
(3分)1.下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前后说法矛盾。
对此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甲)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乙)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A.听了贾母的话,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
B.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
C.对贾母之言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出自谦虚。
D.反映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二)阅读《祝福》的选段,回答第2小题。
(3分)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2.对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凡是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他,这对别人或对他自己,也都还不错。
B.祥林嫂这个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死了,讨厌见她的人不会再见到她了,这对别人和对自己,也还都不错。
C.这是愤激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D.这是激愤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鲁四老爷的憎恨。
(三)阅读《雷雨》的选段,回答第3小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北区)高一语文 B卷2014.7第Ⅰ卷一、阅读《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选段,完成1~4题。
(每题3分,共12分)希特勒是个①(十恶不赦/万劫不复)、杀人如麻、②(以邻为壑/欲壑难填)的魔鬼,而纳粹制度除了贪得无厌和种族统治外,别无主旨和原则。
它横.暴凶捍,野蛮侵略,为人类一切形式的卑劣行径所不及。
它的残酷行为和凶暴侵略所造成的恶果超过了各式各样的人类罪行。
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惯地反对共产主义。
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
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暗然失色了。
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和悲剧,都一闪而逝了。
我看见俄国士兵站在祖国的大门口,捍卫着他们的祖先自远古以来劳作的土地。
我看见他们守卫着自己的家园,他们的母亲和妻子在祈祷——啊,是的,有时人人都要祈祷,祝愿亲人平安,祝愿他们的赡养者、战斗者和保护者回归。
我看见俄国上万的村庄,那里穿衣吃饭都依靠土地,,,。
我看见纳粹的战争机器向他们碾压过去,穷凶极恶地展开了屠杀。
我看见全副戎装、佩剑、马刀和鞋钉叮当作响的普鲁士军官,以及刚刚威吓、压制过十多个国家的、奸诈无比的特工高手。
我还看见大批愚笨迟钝、受过训练、唯命是从、凶残暴戾.的德国士兵,像一大群爬行的蝗虫正在蹒跚行进。
我看见德国轰炸机和战斗机在天空盘旋,它们虽然因英国人的多次鞭挞.而心有余悸.,却在为找到一个自以为唾手可得的猎物而③(得意忘形/得意忘言)。
在这番嚣张气焰的背后,在这场突然袭击的背后,我看到了那一小撮策划、组织并向人类发动这场恐怖战争的恶棍。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横.(hâng)暴 B.暴戾.(lì) C.鞭挞.(dá) D.余悸.(jì)2.文中划线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凶捍 B.一惯 C.暗然失色 D.戎装3.在文中①②③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十恶不赦欲壑难填得意忘形 B.十恶不赦以邻为壑得意忘言C.万劫不复欲壑难填得意忘言 D.万劫不复以邻为壑得意忘形4.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文中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看见俄国上万的村庄,那里穿衣吃饭都依靠土地,,,。
20 13 〜20 14学年第一学期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1级《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班别11汉二学号11105012025 姓名刘泳成绩阅卷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注:1、考试形式为小论文,总分100分。
2、字数:1500—2000 字一、从女性形象看二十世纪中国女性解放的困境。
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一个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时期,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一大批知识女性开始摆脱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走出传统旧家庭的樊篱,进入社会,试图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解放长久以来中国女性受到的束缚。
但由于受到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影响,女性解放走入一个困境。
在此,以钱钟书的《围城》的孙柔嘉这一女性形象浅谈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所遭受的困境。
关键词:形象分析;婚姻、家庭的束缚;世俗眼光的绑架—、形象分析20世纪的中国处于新旧时代的交替中,许多女性开始走出家门,走进社会,探索社会的一切事物。
她们走进学堂获得了新知识,成为了知识分子,成为了社会改革的中坚力量。
《围城》中的孙柔嘉正是这样一个具备新时代精神的女性知识分子,她独立自主、敢于追求自己感情、婚姻,她是一个自主型新女性。
她与那些轻易拥有和男性取得同等社会价值的漂亮女人不同,她并不美丽,“孙小姐长圆脸,旧象牙色的额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她常常带着惊《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1页共1页异的表情,打扮甚为素净,怕生得一句话也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
”在孙柔嘉简单的出场描述中,却对她的外貌来了个轻微的讽刺。
方鸿渐甚至“没有正眼瞧过她,她脸圆脸扁都没有看清楚呢。
”再次从侧面上说明孙柔嘉在外貌上没有惊人之处。
女人,若要进入男性社会圈,获得与男性同等地位的优先权便是美貌。
尽管孙柔嘉知书达理,但她的第一步便败在了不出众的外表上。
加上她的家境也并不富裕,“孙先生孙太太对女儿的事淡漠得等于放任。
2014文学初试试题第一篇:2014文学初试试题2014年福建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2014年福建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中国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九辩2.永明体3.唐传奇4.易安体5.传奇二、简答题(四选三)1.简述《诗经》编订成书的几种说法2.简述白居易的诗歌主张3.简述王安石的散文艺术特色4.简述《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三、论述题(四选三)1.论述《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特点2.论述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典型意义3.论述王维、孟浩然在山水田园诗上诗风异同4.论述《红楼梦》中探春性格形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一、简答题(六选四)1.钟嵘的《诗品》谓曹植“情兼雅怨”,结合具体作品简述曹植后期诗歌特点2.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结合作品分析庾信后期诗风3.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的艺术特色4.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鉴赏5.简析关汉卿《救风尘》的喜剧艺术特色6.简析《长生殿》中“金钗钿盒”的结构意义二、论述题(三选二)1.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提出理想的诗歌风格应:“杂以风谣,轻唇利吻,不雅不俗,独中胸怀。
”这其实也是齐梁人变革晋宋诗风的基本方法,请结合具体作品对此加以论述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李白的浪漫情怀及其诗歌的豪放飘逸特色3.以《三国志演义》为例,论述历史演义虚实结合的叙事特征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古代文学史简答题1、简述《老子》的语言特色2、南戏是什么?体制特征有哪些?3、唐传奇的艺术成就论述题1、论述柳宗元寓言的艺术特色2、“诗到宋朝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风为之一变”谈谈你的认识3、结合杜丽娘论述情与理的斗争的时代意义。
文学作品阅读1、谈谈人比黄花瘦的艺术特征2、冯谖客孟尝君中表现冯谖形象的表现手法3、儒林外史的结构特色论述1、论述长生殿惊梦一回的艺术特色2、《氓》中三次提到淇水的作用是什么?分析下女主人公的形象。
3、结合燕歌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明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的区别2014南师大880语文学科基础(文学理论+现代文学三十年)一、选择题(3‘×10)1.文学革命初期,林纡反对白话文的文章有()A.《论古文白话之消长》B.《寄胡适之》C.《估学衡》D.《致蔡鹤卿太史书》2.()是鲁迅小说作品中出现的人物。
2013至2014学年一学期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班级:学号:姓名:教师:题型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1、杜甫的《兵车行》是一首:A、新题乐府诗B、绝句C、散曲D、慢词2、“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一句采用的修辞是:A、排比B、顶真C、对比D、夸张3、下列作品出自沈从文的是:A、《边城》B、《钱》C、《天才梦》D、《怀念萧珊》4、和“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同一思想的是:A、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B、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5、、梁实秋把“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总结为一种:A、自大心理B、饥荒心理C、幻想心理D、卑怯心理6、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称的是:A、泰戈尔B、莫泊桑C、屠格涅夫D、福楼拜7、、《永州八记》的作者是:A、欧阳修B、柳宗元C、苏轼D、陆游8、、“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写的是:A、移居的原因B、移居后的快乐C、久居的愿望D、对故居的思念9、“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一句所用的修辞依次是:A、比拟、对比、夸张(衬托)B、比喻、对比、夸张(衬托)C、比拟、比喻、夸张(衬托)D、比喻、比拟、夸张(衬托)10、《张巡传》的作者是:A、韩愈B、张籍C、李翰D、于嵩二、多项选择11、先秦诸子散文中属儒家学派的有:A、庄子B、孟子C、荀子D、老子12、梁实秋的散文善引经据典,如说明对钱的态度时所引用的有:A、西晋的和峤B、西晋的石崇C、越国的勾践D、雅典的泰蒙13、可以表达“月如无恨月长圆”之意的是: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B、“明月几时有”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14、下列句子加点字用法一样的是:A、贼.人者谓之贼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忧.民之忧者D、己欲立而立.人15、下列属于运用典故的有:A、执牛耳:古代称主盟者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领域里居领先地位的人B、陶朱公: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 )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9年正确答案:C解析:“五四”文学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917年。
2.“五四”时期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小说《荆生》的作者是( )A.陈西滢B.章士钊C.吴宓D.林纾正确答案:D解析:小说《荆生》的作者是林纾。
3.下列不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群的作家是( )A.许钦文B.许杰C.萧军D.王鲁彦正确答案:C解析:许钦文、许杰、王鲁彦都属于乡土小说作家。
4.对李金发诗歌影响最大的外国诗人是( )A.惠特曼B.泰戈尔C.波特莱尔D.歌德正确答案:C解析:李金发诗歌主要受波特莱尔的影响。
5.塑造了章秋柳形象的小说是( )A.《幻灭》B.《虹》C.《动摇》D.《追求》正确答案:D解析:章秋柳是小说《追求》中的人物。
6.在巴金小说中,具有“恨人类”思想的人物是( )A.觉慧B.杜大心C.汪文宣D.杨老三正确答案:B解析:杜大心是巴金小说《灭亡》中具有“恨人类”思想的人物。
7.老舍小说《猫城记》的主题是( )A.同情被侮辱被损害者B.暴露官场腐败C.批判国民性D.反抗旧社会秩序正确答案:C解析:《猫城记》的主题包括对旧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8.沈从文描写和批判都市文化的小说是( )A.《绅士的太太》B.《新与旧》C.《长河》D.《丈夫》正确答案:A解析:沈从文描写和批判都市文化的小说包括《绅士的太太》。
9.丁玲在解放区创作的反对专制、愚昧等小生产习气的小说是( ) A.《在医院中》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我在霞村的时候》D.《莎菲女士的日记》正确答案:A解析:丁玲的反对专制、愚昧等小生产习气的小说是《在医院中》。
10.臧克家诗歌的成名作是( )A.《罪恶的黑手》B.《烙印》C.《运河》D.《自己的写照》正确答案:B解析:《烙印》是臧克家诗歌的成名作。
13年7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修改第一篇:13年7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修改2013年7月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为了使“民加多”,而且“天下之民至焉”,君王应持的正确态度是()P2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王好战C.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D.王无罪岁2.梁启超《论毅力》反驳“旁观者”说:“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这里反驳的是()A.论据B.论点C.论点和论证D.论据和论证3.罗素《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认为,为了避免愚蠢的见识,“尤宜提防”的是()P47A.自以为是B.激烈的主张C.心理想象力D.容易助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4.《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称“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所显示的个性特点是()A.英雄多情B.自矜功伐C.优柔寡断D.知耻重义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人物中,为国让贤的是()P75A.张巡B.许远C.南霁云D.贺兰进明6.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文体是()P80A.人物传记B.讽刺小品C.山水游记D.政论文7.《前赤壁赋》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是()P88A.作者情感的变化B.辩驳思路的交替C.明月的自然升落D.游历空间的转移8.《马伶传》:“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
”其中的“椒山先生”是()P96A.组织两部大会的新安贾B.《鸣凤记》的作者C.因弹劾严嵩被害致死的杨继盛D.金陵之贵客文人9.《西湖七月半》以“避月如仇”四字来表达对杭州人赏月的看法。
下列成语中,与文章作者意图相近的是()A.趋吉避凶B.求仁得仁C.叶公好龙D.有所不为注:避月如仇是讽刺语,指缺乏赏月这种雅兴。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大多含贬义10.《秋夜》中用代词“她”指代的象征性形象是()P103A.枣树B.小粉红花C.猩红色的栀子D.小青虫11.在下列《纪念傅雷》所写到的事例中,最充分地展现了傅雷性格的是()P119A.与滕固吵翻一怒而回B.与作者对翻译的争论C.对黄宾虹画作的褒贬 D.不堪凌辱,一怒而死12.《都江堰》中“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的深层含义是()A.孟姜女的传说并不是真实的历史B.建造长城并不是为了造福民众C.民众的看法不能改变长城的伟大D.都江堰的修筑动用了很多民力13.下列《蒹葭》诗句中,描述抒情主人公逆流而上追寻意中人的是()P156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14.《湘夫人》中写湘君“搴汀洲兮杜若”,其目的是()P159 A.与佳期兮夕张B.将腾驾兮偕逝C.建芳馨兮庑门D.将以遗兮远者15.下列唐代诗人中,存诗近三千首,数量居唐人之冠的是()P175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16.下列《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词句中,借景抒情,寄托青春不再、人生如寄之感慨的是()P189A.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D.误几回、天际识归舟17.《一句话》中,象征民众革命声威的意象是()P200A.铁树B.火山C.霹雳D.青天18.下列诗句中,出自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是()P214A.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B.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C.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D.在幽谷中隐藏,饱受风雨的打击19.《婴宁》中,使婴宁“反笑为哭”的情节是()P229A.移葬鬼母B.戏西人子C.邻人讼生D.嫁王子服20.下列作品中,讲述了一个浸染着悲剧色彩的喜剧故事的是()P285A.《麦琪的礼物》B.《哦,香雪》C.《金鲤鱼的百裥裙》D.《断魂枪》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列格言警句中,见于《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有()P9-10A.然弭谤莫如自修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2013年7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第1页(共3页)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E.治国如烹小鲜22.《蚂蚁大战》中体现出作者童心的句子有()A.森林并非总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B.看到他们各自的军乐队,在各方突起的木片上排成方阵,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C.啊,这里的每一个蚂蚁都是一个波特林克,大呼着——开火,为上帝而战D.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E.我特别关注三位武士的混战,便把它们决战其上的木片端进小木屋,放在我的窗台上,罩上一个反扣的玻璃杯,以观战况23.《行路难》(其一)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P170A.描写行为举止,揭示作者的抑郁悲愤B.叙事详略得当,抒发作者的缠绵情致C.运用比兴,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实D.借助典故,表达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E.语带双关,曲折反映羁旅漂泊的苦闷24.下列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有()A.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B.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D.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E.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25.下列语句中属于人物行为描写的有()A.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B.只有香雪躲在后边,双手紧紧捂着耳朵C.龚嫂子忽然瞟了一眼金鲤鱼,努努嘴,没说什么D.“赶车的,你结过婚没有?”一个高个子问E.德拉跑上一楼,一面喘着气,一面定下神来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P2兵:兵器27.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P7束:受···的束缚28.孟尝君就国于薛P60就国:回到自己的封地29.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P67背关:放弃关中30.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P72辞服:说了屈服的话31.侵暴吾地,系累吾民P82系累:用绳索捆绑,指被俘3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P88适:享用33.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P95趾相错:脚趾互相错杂,形容人多34.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P119伉俪:夫妻35.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P164谢:问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全国2013年7月试题答案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鲁迅小说《阿Q正传》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具体手法是A.立体化描写B.传神的白描C.心理描写D.动作描写2.下列小说具有“同情与讽刺兼备”的特色的是A.《华威先生》B.《在其香居茶馆里》C.《潘先生在难中》D.《断魂枪》3.属于茅盾小说《子夜》的人物形象是A.冯乐山B.魏老头子C.刘四D.冯云卿4.下列小说最具四川地方特色的是A.《山峡中》B.《围城》C.《在其香居茶馆里》D.《小二黑结婚》5.吴组缃的小说《菉竹山房》将主要笔墨用来A.渲染烘托环境气氛B.叙述悲剧爱情故事C.《死水》D.《给战斗者》12.没有..在巴金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中出现的灯光是A.办公室的灯光B.旧居的灯光C.爱尔克的灯光D.心灵的灯光13.陆蠡的散文《囚绿记》的写作背景是A.辛亥革命时期B.“九·一八”事变前夕C.抗日战争前期D.解放战争时期14.诗文集《踪迹》的作者是A.朱自清B.冰心C.徐志摩D.郁达夫15.靳尚是下列哪部话剧中的人物?A.《压迫》B.《虎符》C.《南冠草》D.《屈原》16.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作者还写过A.《暴风骤雨》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呼兰河传》D.《财主底儿女们》17.在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女儿名叫A.曹大年B.长安C.长白D.姜季泽18.在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人和车厂的老板是A.刘四B.祥子C.曹先生D.虎妞19.下列属于乡土小说的是A.《沉沦》B.《拜堂》C.《铸剑》D.《围城》20.小说《缀网劳蛛》的作者还写过A.《祝福》(鲁迅)B.《桃园》(冯文炳)C.《丈夫》(沈从文)D.《春桃》(许地山)21.下列诗歌反映了反帝反种族歧视思想的是A.《沙扬娜拉一首》B.《别了,哥哥》C.《洗衣歌》D.《拜献》22.下列诗歌被称为“鼓点诗”的是A.《上山》B.《天上的市街》C.《我用残损的手掌》D.《给战斗者》23.戴望舒的诗歌《偶成》表达的是A.迷惘、颓废、伤感的情绪B.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C.对相对哲学观念的深刻理解D.对解放区的由衷向往24.下列诗歌属于“九叶派”诗人创作的是A.《我爱这土地》B.《十四行(四、鼠曲草)》C.《山》D.《泥土》25.林语堂的散文《祝土匪》中的“土匪”指的是A.倾向于官场的学者B.敢于说真话的进步文人C.以“绅士”“学者”自居的文人D.共产党26.下列作品属于报告文学的是A.《蛇与塔》B.《山之子》C.《雅舍》D.《包身工》27.赞扬了一种“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实干精神的散文是A.《给我的孩子们》B.《钓台的春昼》C.《忆韦素园君》D.《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28.下列散文选自杂文集《乡风与市风》的是A.《简论市侩主义》B.《拿来主义》C.《白马湖之冬》D.《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29.下列话剧不是..田汉创作的是A.《名优之死》B.《丽人行》C.《南归》(冰心创作)D.《北京人》30.采用了“横断面的描写法”戏剧结构的作品是A.《升官图》B.《上海屋檐下》C.《日出》D.《白毛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