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良性肿瘤影像诊断
- 格式:pdf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17
超声联合钼靶X线评估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发布时间:2021-03-16T05:49:41.06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8期作者:李青[导读] 目的:分析在评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的过程中给予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诊断意义。
方法:针对本妇幼保健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01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针对101例乳腺肿瘤患者分别实施超声诊断及钼靶X线诊断的检查,将最终的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钼靶X线诊断及两者联合诊断对于判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
李青射阳县妇幼保健院江苏盐城 224300摘要:目的:分析在评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的过程中给予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诊断意义。
方法:针对本妇幼保健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01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针对101例乳腺肿瘤患者分别实施超声诊断及钼靶X线诊断的检查,将最终的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钼靶X线诊断及两者联合诊断对于判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
结果:联合诊断下的诊断灵敏度、诊断准确性均明显优于单纯超声诊断及钼靶X线诊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不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
结论:对于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患者开展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明显的提高诊断准确性,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明确或预后的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超声;钼靶X线;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ammography X-ray in evalu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tumors Li Qing Sheyang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Yancheng,Jiangsu)224300【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ammography in the process of evaluating and diagnos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tumors.Methods:101 breast tumor patient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the observation objects.The 101 breast tumor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mammogram X-ray diagnosis.The surgical pathological results a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analyze the accuracy of ultrasound diagnosis,mammogram X-ray diagnosis and the combined diagnosis of the two in judg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tumors.Results: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combined diagnosi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simple 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mammography(P<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amm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tumor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the surgical pathological results(P>0.05),and i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tumors,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ammography X-ray diagnosis is relatively high.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definite clinical treatment plan or prognostic judgment of patients. [Keywords] ultrasound;mammography;breast tumors;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diagnostic value乳腺肿瘤主要是指临床中发生在乳腺内的良性或恶性肿瘤现象,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多数不存在疼痛表现,恶性肿瘤可能还存在乳头、乳晕的变化、乳房皮肤的改变、乳头溢液等等症状[1],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对于乳腺肿瘤患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磁共振成像对形态学表现为良性特征的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价值刘佩芳;张淑平;邵真真;鲍润贤【期刊名称】《磁共振成像》【年(卷),期】2012(003)002【摘要】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和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对乳腺病变诊断的准确性高于X线和超声,使得部分形态学呈良性特征而X线和超声检查定性诊断困难的病变(如囊内乳头状癌、黏液腺癌、髓样癌、化生性癌、恶性叶状肿瘤和恶性淋巴瘤等)于术前可得以明确诊断.【总页数】11页(P98-108)【作者】刘佩芳;张淑平;邵真真;鲍润贤【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影像诊断科/放射科,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影像诊断科/放射科,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影像诊断科/放射科,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影像诊断科/放射科,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737.9【相关文献】1.磁共振成像对形态学表现为良性特征的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价值 [J], 马瑞2.磁共振成像对形态学表现为良性特征的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价值 [J], 马瑞;3.磁共振成像对形态学表现为良性特征的乳腺肿瘤诊断价值 [J], 刘恒登;仪臻;罗晓4.磁共振成像对形态学表现为良性特征的乳腺肿瘤诊断价值 [J], 刘恒登; 仪臻; 罗晓5.钼靶X线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J], 赵建喜;商亚贞;冯娜;杨倩晶;王敬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85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7月上第21卷第19期·医学综合论坛·作者简介:覃素玲(1984.11—),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影像。
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超声影像特征及血流Alder 信号比较覃素玲(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摘要】目的:比较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超声影像特征及血流Alder 信号差异,探讨超声检查价值。
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诊治乳腺肿块患者共128例,良性乳腺肿块77例,恶性肿块患者51例,先实施二维超声检查,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结果:77例良性肿块患者超声诊断72例(94.81%),51例恶性肿块超声诊断48例(94.12%),两组诊断符合率无差异(P <0.01)。
恶性组无包膜92.16%、形态不规则94.12%、边缘模糊的88.24%、内部回声散乱86.27%、后方回声减弱84.31%、微小钙化74.51%、纵横比≥1的有82.35%、腋窝肿大淋巴结90.20%,高于良性组5.19%、12.99%、11.69%、9.09%、7.79%、6.49%、14.29%、2.60%(P <0.01)。
良性肿块组血流信号主要为0级44.16%、Ⅰ级51.95%,恶性肿块组患者主要是Ⅱ级39.22%、Ⅲ级54.90%,两种比较差异显著(P <0.01)。
结论:高频超声检测乳腺肿块的诊断方法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影像特征;Alder 信号【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19-0185-03乳房肿块为临床常见病,既能单发,也可多发,并且具有良恶性之分[1],近年来乳房肿块发病率和复发率逐年递增,且愈来愈年轻化,早发现、早诊治对乳房肿块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2],肿块良恶性对手术选择与预后存在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恶性乳腺肿块性质、大小及病变情况需要及时准确诊断,若不能及时诊断,将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3]。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学表现乳腺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也是常见的良性病变发生的部位之一。
乳腺良性肿瘤是乳房内细胞增生的结果,通常并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良性肿瘤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囊肿等,这些病变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诊断。
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上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乳腺超声检查:超声是评估乳腺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乳腺良性肿瘤在超声上通常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结节状病灶。
其内部呈等或稍高回声,边界清晰,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明显。
当压迫超声下病灶移动时,良癌或异常恶变的病灶多会固定不动,对于鉴别乳腺恶性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 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主要包括乳腺平片和乳腺钼靶摄影。
乳腺良性肿瘤在X线摄影上通常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没有钙化灶和不规则的影像学征象。
乳腺钼靶摄影有助于确定病变的性质和定位。
3. 乳腺磁共振成像: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较为敏感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乳腺良性肿瘤的定性和定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良性肿瘤在MRI上呈现为椭圆形或卵圆形的病灶,信号强度均匀,边界清晰。
MRI可以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和血供情况,对于评估肿瘤性质及边缘有无毛糙、弯曲、撕裂、侵犯皮肤或肌肉的程度具有一定的帮助。
4. 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确定乳腺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乳腺良性肿瘤,穿刺细胞学通常显示细胞呈现规则性,胞浆丰满,染色质呈同质性分散。
细胞核通常无或轻度变性,核分裂像少见。
除了以上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外,乳腺良性肿瘤在临床上还常常伴有一些症状和体征,如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房增大等。
这些症状和体征常常会引起患者的担忧和焦虑,而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提供诊断依据,从而帮助患者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上的表现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的结节状病灶,内部呈等或稍高回声,边界清晰。
除了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穿刺细胞学检查来确定良性肿瘤的性质。
乳房肿块良性与恶性怎么鉴别引言1.1乳房肿块定义:是女性乳房疾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患者就医时最常见的主诉。
部分可触及的乳房肿块由患者自己发现,还有一部分是在例行的乳房体检中发现。
不论是乳房的炎症、肿瘤、损伤,还是发育异常均可表现为乳房肿块。
1.2乳房肿块良性与恶性有那些疾病?通常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
良性病变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结核等。
恶性病变包括乳房肉瘤、乳腺癌。
还有存在良性、恶性之间的包括恶性叶状肿瘤,其上皮成分可表现为良性增生,而间质成分则有明显核分裂及异型性。
1.3乳房肿块常见疾病及特征性临床表现有那些呢?(1)、急性乳腺炎是乳房和乳腺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有局部硬块、胀痛和发红,可伴有寒战、发热和全身酸痛等。
哺乳妇女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
体格检查可有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感染严重者,可导致乳房组织大块坏死,甚至并发脓毒症。
(2)、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随着肿瘤增大,可引起乳房局部隆起。
若累及Cooper韧带,可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即所谓“酒窝征”。
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因侵入乳管使之缩短,可把乳头牵向癌肿一侧,进而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
癌细胞堵塞淋巴管可导致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有时患者还可出现乳房疼痛、乳头血性溢液等。
(3)、乳腺增生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致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功能紊乱。
主要临床表现为乳腺疼痛、结节状态或肿块,部分病人合并乳头溢液。
如何鉴别乳房肿块的良性与恶性?2.1发病特点:(1)、肿块生长速度良性肿块一般生长速度缓慢,病程一般从一年到数年时间,病情稳定。
而恶性肿块一般生长迅速,短则数月即可能生长如拳头大小;(2)、肿块发生部位良性乳房肿块常为单侧或双侧多发性肿块,而恶性乳房肿块常为单侧单发性肿块;(3)、伴随症状良性肿块其中部分肿块伴有周期性胀痛或触痛,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
108·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09月 第21卷 第09期 总第167期【通讯作者】赵 越,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乳腺磁共振。
E-mail:*****************The·109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SEPT. 2023, Vol.21, No.09 Total No.167描,了解胸壁、腋窝具体情况,层间距是1mm,层厚是5mm,DWI矩阵是128×128,其他序列矩阵为288×224,视野(FOV)是30cm×30cm。
将所获得的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详见图1、图2。
选择感兴趣区域(ROI)计算ADC值,注意应将液化坏死区域避开,当ROI在20mm以下时,应对不同部位测量2-3次,将平均值作为最终记录值。
以Ellis和Elston改良的Richadson、Bloom分级法评价良、恶性,从核分裂像、核的多形性、腺管形成三方面评价:(1)核分裂像:计数每10HPF核分裂个数计分,1分是0-5个,2分是6-10个,3分是11个。
(2)核的多形性:将肿瘤周边正常的乳腺组织与肿瘤组织比较。
1分是肿瘤细胞规则、小,2分是肿瘤细胞中度异型性,肿瘤细胞大小中等,3分是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较大。
(3)腺管形成:1分>75%,2分10%-75%,3分<10%。
将以上三项的总分作为最终评价依据,Ⅰ级3-5分(低度恶性),Ⅱ级6-7分(中度恶性),Ⅲ级8-9分(高度恶性)[8-9]。
病理检查:确定肿块位置,予以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之后,在最佳的穿刺点将细针头刺入皮肤,根据超声引导结果直至刺入肿块的边缘,以18G全自动穿刺活检(供应商:巴德公司)枪取材,不同肿块均取材3-5块标本,以10%的福尔马林将标本固定,穿刺针拔出后,将小敷贴覆盖在穿刺点上,加压包扎10min,详见图3-图4。
1.3 观察指标 将病理活检穿刺作为本次研究的“金标准”,对比超声、DWI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对比良性乳腺病变、乳腺癌不同分级组ADC值。
乳腺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一、乳腺炎性疾病(一)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急性乳腺炎常见于分泌期乳腺,特别是初产妇产后3~5周内。
病原菌常为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感染途径主要是病原菌从乳头皲裂处逆导管侵入。
急性乳腺炎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乳腺蜂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红、肿、热、痛与硬节。
全身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影像学表现】X线:X线表现为乳腺内界限模糊片状致密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显示较乱,有过多淋巴管与血管阴影,并出现条索状结缔组织模糊影。
有时可伴有泥沙样钙化灶。
USG:乳腺失去正常结构声像图,炎症局部呈不均质点状或块状混合回声,其周围增厚,边缘不清。
皮肤也增厚。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根据产妇哺乳病史及局部、全身典型炎症表现,一般临床即可作出诊断。
影像学检查目在于了解有无脓肿并发与观察病变吸收情况。
乳腺炎易与炎性乳癌混淆,后者多在哺乳期外发生,边界不规则,第1 页常有浸润。
急性乳腺炎影像诊断首选超声。
B超不仅能准确判断病变部位、范围,而且操作非常便利,病情需要时可在床边检查。
(二)乳腺脓肿(abscess of breast)多数乳腺脓肿是继发于急性炎症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所致,少数乳腺脓肿源于囊肿感染。
脓肿可位于乳腺不同部位,常单发,也可多发。
脓肿局部波动感明显。
脓肿可向外破溃,亦可穿入乳管,自乳头排除脓液。
有时脓肿可破入乳腺与胸大肌之间疏松组织中,形成乳腺后脓肿。
【影像学表现】X线: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锐利、密度增高类圆形或不规则阴影,中心部分无结构,周围水肿区密度淡。
在浅表形成脓肿时,临近皮肤增厚。
USG:乳腺内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低声或无回声区,壁较厚,且不整齐。
病变后方回声增强。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根据急性乳腺炎现史与典型局部体征,结合影像学发现脓肿存在,即可确定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的影像诊断研究摘要】目的:结合临床病理结果分析乳腺纤维腺瘤的MRI与X线钼靶影像诊断价值,同时探讨MRI表现评分与MRI BI-RADS分类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行MRI检查后行手术及病理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的27例(35个病灶)患者资料,其中有19例患者术前同时行X线钼靶检查。
结果:27例患者共35个病灶。
MRI BI-RADS评分≤3分为良性,MRI BI-RADS分类诊断准确率为85.7%,X线钼靶诊断准确率52.6%。
结论:MRI BI-RADS评分与MRI BI-RADS分类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967。
MRI与X线钼靶检查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影像;诊断研究【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219-03纤维腺瘤或腺纤维瘤是女性乳腺最多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40岁以下妇女,可单发或多发,并可累及双侧乳腺,多发者占15%。
肿瘤界限清楚,有包膜,质较硬,切面灰白色,少数肿瘤可有粘液变性,亦可有钙化或骨化。
随着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乳腺领域的广泛应用,MRI已成为乳腺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在许多方面有着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1998年,美国放射学会将BI-RADS分类法发展、试用于MRI,以期为临床的实际应用制定一个客观、规范、全面的动态评估标准[1]。
2003年新版的ACR BI-RADS增加了MRI部分,涉及形态学分析及动态强化特性的描述等。
目前,国内将BI-RADS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
有关乳腺MRI BI-RADS的临床应用研究在乳腺病变人群中的应用价值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行MRI检查后行手术及病理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的27例(35个病灶)患者资料,其中有19例患者术前同时行X线钼靶检查。
鉴别诊断:乳腺癌与良性肿瘤我们要了解乳腺癌和良性肿瘤的一些基本特征。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起源于乳腺导管或腺体上皮细胞,其生长速度较快,具有侵袭性。
良性肿瘤则是由正常乳腺组织形成的肿块,生长速度较慢,不具有侵袭性。
在临床表现方面,乳腺癌和良性肿瘤都可能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凹陷等症状。
但是,乳腺癌的肿块通常较为硬实,边缘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时伴有皮肤红肿、乳头内陷等症状。
而良性肿瘤的肿块通常较为柔软,边缘规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一般不会伴有皮肤红肿、乳头内陷等症状。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乳腺癌和良性肿瘤在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超声(ultrasound)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中表现也有所不同。
乳腺癌在乳腺X线摄影中常表现为密度增高、边缘不规则的肿块,有时可见钙化点。
超声检查中,乳腺癌常表现为低回声、边缘不规则的肿块,内部可见血流信号。
磁共振成像中,乳腺癌表现为信号不均匀的肿块,周围可见浸润性增强。
而良性肿瘤在乳腺X线摄影中常表现为边缘规整、密度均匀的肿块,内部一般无钙化点。
超声检查中,良性肿瘤常表现为高回声、边缘规整的肿块,内部血流信号较少。
磁共振成像中,良性肿瘤表现为信号均匀、边缘规整的肿块,周围无浸润性增强。
在病理学检查方面,乳腺癌和良性肿瘤的细胞形态也有所不同。
乳腺癌的癌细胞通常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核分裂象多见,细胞层次感明显。
良性肿瘤的细胞通常大小一致、形态规则,核分裂象少见,细胞层次感不明显。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检查方法,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DCR)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FNAC可以通过取得肿瘤组织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以判断肿瘤的性质。
DCR是通过切除乳头下的导管,获取导管内肿瘤组织,以判断肿瘤的性质。
在鉴别诊断乳腺癌与良性肿瘤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以及特殊检查方法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乳腺微创病理报告:良性1.引言乳腺良性肿瘤是指乳腺组织中发生的非癌性肿瘤。
这种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对患者的健康风险较低。
本篇文章将对乳腺微创病理报告中的良性乳腺肿瘤进行详细的解析。
2.病理报告解析2.1 标本信息•病人信息:性别-女性,年龄-50岁•送检标本:乳腺肿块组织•标本编号:1234567892.2 组织学特征经过病理学的详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组织类型:乳腺腺体组织•肿瘤特征:良性乳腺肿瘤•肿瘤大小:约2cm•组织结构:肿瘤细胞较为规则,无浸润性生长2.3 组织学特征详解乳腺良性肿瘤通常具有以下特点:•肿瘤细胞形态正常:乳腺良性肿瘤的细胞形态通常与正常乳腺腺体细胞相似,没有明显的异常变化。
•细胞分化程度良好:乳腺良性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一般较好,细胞结构规整,表现出较高的组织学成熟度。
•无浸润性生长:与恶性肿瘤不同的是,乳腺良性肿瘤通常不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即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血管。
2.4 乳腺良性肿瘤的常见类型乳腺良性肿瘤具有多种类型,以下为其中一些常见的类型:•乳腺纤维腺瘤:由纤维组织和腺体组织构成,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状肿块。
它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并且通常是可以触摸到的。
•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乳腺腺体的一种良性扩张病变,导致乳管扩张和乳房分泌物的增加。
•乳腺纤维瘤:由纤维组织构成的乳腺良性肿瘤,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的,通常在触诊或乳腺X线检查时发现。
3.治疗建议对于乳腺微创病理报告中的良性乳腺肿瘤,通常不需要过多的治疗干预。
但是,我们建议患者定期进行乳腺自检、乳腺超声检查或乳腺X线检查,以确保乳腺的健康状态,并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此外,乳腺良性肿瘤的发展通常受到患者的激素水平的影响,因此,对于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我们建议她们定期检查激素水平,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激素替代治疗或其他治疗。
4.结论乳腺微创病理报告中的良性乳腺肿瘤是一种生长缓慢且对患者健康风险较低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