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财政支出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47
财政学第4章购买支出(上):政府消费作业一、名词解释1、政府消费支出——是指政府为了保证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而安排的财政支出,又称为社会性消费支出。
政府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以及科教文卫支出。
2、行政管理支出——指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权力和管理职能所需的财政支出。
是保证政府职能部门的运行,发挥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控制与协调作用,进而保障国家政权巩固的物质条件。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范围包括三个部分,即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含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和外交支出(含对外援助支出)。
3、国防支出——指国家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而用于陆、海、空军及国防建设的各种费用。
具体来说,国防支出主要包括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和其他支出。
其中,除民兵建设费外,其他各项支出均属中央预算专用科目。
国防支出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
我国国防支出的各项经费,均由中央军委负责管理。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具体组织实施。
二、简述题1、如何理解行政管理和国防的纯公共产品属性?行政管理是指依法享有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权力的国家组织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实施有效管理的活动。
国防是指国家制止和抵御外来威胁、攻击、侵害、维护自身利益的安全和持续发展所预先采取的各种防护手段和措施。
行政管理和国防都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即属于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每一个社会公众都能得到行政管理和国防提供的服务,且不会因为社会成员的增加而改变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的数量及成本,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
社会公众只要居住于一国之境内,则难以排斥其享受国家提供的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国家产生以来,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始终同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权的巩固直接联系在一起,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财政支出一、判断以下各陈述得正误1、财政支出,就是指政府为履行其经济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得,以货币形式表示得经济资源得支配与运用。
在财政预算上,支出就是指政府各部门可以支配得预算金额,即政府可以支配得总钱数。
( )2、与财政支出(Fiscal Outlay)有关得另一概念就是财政开支(Fiscal Spending),后者指政府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里实际上花掉得钱。
如果“Fiscal Spending”大于“Fiscal Outlay”,则政府财政结算上会出现财政盈余;反之,如果“Fiscal Spending”小于“Fiscal Outlay”,则政府财政结算上会出现财政赤字。
( )3、政府提供得最适公共产品规模也可以按以下规则来确定:将公共产品提供到这样一点上,在此点社会成员各自得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得边际替代率相加后恰好等于(以放弃得私有财来计算得)公共产品得边际成本。
( )4、某甲愿意放弃$1公共产品换取$1/2得私人产品,而某乙则愿意放弃$1公共产品换取$1/4私人产品。
今设单位私人产品成本为$1,那么为改善甲、乙得经济福利,经济社会最好不放弃$1公共产品。
( )5、如果公共产品需求得收入弹性大于1,会导致政府财政开支占国民收入得份额不断缩小,客观也上反映了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得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 )6、社会福利保障性支出得增长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家得人力资本存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得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公平状况。
实际上,提高社会公平程度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均有利于经济社会得稳定。
( )7、依据世界银行得定义,国防开支包括国防部门与其它部门所有用于维持武装部队,武装力量得费用,如购买军需品、军事设备、军事建筑、征兵,以及训练费用。
对外军事援助项目,一般不属于国家得国防开支。
( )8、公共支出按支出得性质可分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境支出等。
( )9、国防支出就是纯消费性支出,不形成资本。
财政学课件第四章财政支出效果导言财政支出是国家收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职能履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财政支出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的改善以及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文将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财政支出效果。
一、财政支出效果的内涵财政支出效果是指政府通过采取一定的财政支出政策所达到的目标效果。
具体来说,财政支出效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效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影响效果。
例如,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扩大,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2.社会效果:财政支出对社会福利、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影响效果。
例如,通过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社会的公平公正程度。
二、影响财政支出效果的因素财政支出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支出政策:政府采取的财政支出政策对财政支出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不同的财政支出政策目标和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如果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其效果往往更多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而如果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注重社会保障,其效果则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福利方面。
2.财政支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财政支出效果与支出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如果财政支出的投入能够得到相应的产出,则财政支出的效果会更好。
例如,如果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那么财政支出的效果会更显著。
3.制度环境:财政支出效果也受到国家的制度环境的影响。
一个有效的财政支出制度可以保证财政支出的规范性和效率性。
同时,财政支出的效果还受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行政效能的影响。
4.外部环境:财政支出效果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市场竞争、社会文化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财政支出的效果。
三、提高财政支出效果的策略为了提高财政支出的效果,政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合理规划和定向安排财政支出:政府应该根据国家发展和民生需求,合理规划和定向安排财政支出。
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第三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大纲: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概念(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三、财政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一)收缴方式1.直接缴库2.集中汇缴(二)收缴程序1.直接缴库程序2.集中汇缴程序四、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和程序(一)支付方式1.财政直接支付2.财政授权支付(二)支付程序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2.财政授权支付程序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概念和特征总体来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具有三个特征:(1)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
收入直接缴人国库,支出由财政部门通过代理银行直接支付,财政资金不得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外运行。
(2)财政资金收入收缴和支出方式运作规范。
(3)财政设立专门的国库现金管理和支付执行机构。
国际上普遍认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具有三个优越性:(1)可以加快资金的运转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可以对资金的支付实行有效控制,提高资金支付的透明度,防止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
(3)能够及时、准确、系统地提供预算执行信息,有利于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正确决策。
【例题·判断题】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能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提高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的透明度,有效降低财政筹资成本,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控制。
()答案:√(二)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启动与主要内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2003年启动的一项重大的财政制度改革。
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改变预算单位自行开设账户的做法,统一由财政在中国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开设,包括国库单一账户、零余额账户、预算外资金账户、小额现金账户和特设专户。
(2)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将目前预算资金的三种缴库方式(就地缴库、集中缴库、自收缴库)简并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取消现行的某些收入通过过渡账户缴库的做法。
(3)规范支出拨付程序,改变目前由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到各部门,各部门再层层下拨的做法,实行财政直接拨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基本消除资金流经环节多的弊端。
第二篇财政支出第四章财政支出概述本章知识点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有关财政支出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分类以及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出了财政支出的范围要取决于政府的职能范围,从而明确了财政支出的范围。
在基本分类的介绍中,着重强调了按经济性质分类的重要经济分析意义。
学习目标:了解财政支出的性质、分类与原则,着重领会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重要经济分析意义。
掌握财政支出的范围以及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应用政府职能范围的界定原则来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范围。
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内容提要:本节首先分析了财政支出的属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财政支出的范围要取决于政府的职能范围,而政府职能则又与市场失效联系在一起;最后介绍了财政支出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财政支出的属性(一)财政支出的定义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所发生的耗费。
(二)财政支出具有重要地位财政支出是政府的重要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一方面,财政支出直接构成和影响社会总需求,因而调节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达到调控社会总供需关系的目标;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的确立与调整,则对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对国家职能的履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三)对财政支出性质的理解劳动是否创造了一定的物质产品或为人们提供的服务是否直接与物质生产过程相联系,并且其费用是否计入成本;二是劳动是否创造了剩余价值,是创造了收入还是消耗了收人。
二、财政支出的范围财政支出的目的是满足政府执行其职能的需要,因此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决定了财政支出的范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必须限定在市场失灵领域,从而决定了财政支出的范围也只限于市场失灵领域。
但是如果政府越过了市场失灵领域,就会出现“政府失效”“政府失效”:如果政府职能范围越过市场失效这一领域,进入市场机制能有效运转的领域,就有可能出现另一种失效:政府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