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育种专题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594.00 KB
- 文档页数:27
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杂种优势: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
2、基因工程: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现有的物种在较短时间内趋于完善,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新的生物类型。
3、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4、基因突变:基因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的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5、染色体组:指配子中所包含的染色体或基因的总和。
6、选择育种:利用现有品种或类型在繁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淘汰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二、填空题1、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杂种优势利用中,选育杂交种的基本程序是(选育自交系)、(配合力测定)和(制种)。
3、基因突变具有(稀有性)、(随机性)、(平行性)和(重演性)等特征。
4、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5、多倍体的类型有(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三、选择题1、下列属于质量性状的是()A 株高B 产量C 花色D 千粒重答案:C2、杂种优势表现最明显的是在()A F1 代B F2 代C F3 代D 以后各代答案:A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A 细线期B 偶线期C 粗线期D 双线期答案:B4、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创造新的变异()A 杂交B 诱变C 选择D 以上都不是答案:C5、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不包括()A 质粒B 噬菌体C 病毒D 线粒体答案:D四、简答题1、简述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答: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
通过杂交,将两个或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杂种后代会产生遗传变异,为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同时,基因的分离和重组使得杂种后代的性状出现分离和重新组合,从而有可能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个体。
《动物遗传育种学》自学考试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具有影响多种性状作用的现象。
(遗传学p123)2、杂种优势: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均值的现象。
(育种学p255)3、近交:在畜牧学中,将交配双方到共同祖先的距离在6代以内(或其后代近交系数大于0.78%)的选配方式叫近交。
(育种学p214)4、世代间隔:子代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上一代到下一代多经过的平均年限)。
(育种学p134)5、后裔测定:利用后裔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后裔测定。
(育种学p150)6、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所决定的、表现为连续性变化且只能用度量衡测定的性状。
(遗传学p175)7、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某一性状的现象。
(遗传学p121)8、保种:就是尽量全面、妥善地保护现有家畜遗传资源,使之免受混杂和灭绝的育种工作。
其实质就是使现有畜禽基因库中的基因资源尽量得到全面的保存,无论这些基因目前是否具有利用价值。
(育种学p314)9、伴性遗传:某性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表现出该性状的与性别有一定联系的遗传现象。
(遗传学p134)10、杂合子:个体体细胞内等位基因构成不同的细胞或个体。
(遗传学p113)11、选配: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人为确定个体间的交配体制叫选配。
(育种学p206)12、隐性:某一基因在其显性等位基因存在时,不再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而当该基因纯合时却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的现象,叫隐性。
(遗传学p111)13、个体测定:利用个体自身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个体测定。
(育种学p149)14、选择差:在数量性状选择过程中,选留种群与其所在群体平均值之间的差。
(育种学p123)15、平均日增重:在测定期内的平均每日增重,叫平均日增重。
(育种学p90)16、同胞测定:利用待测个体的同胞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同胞测定。
(育种学p150)17、克隆动物:利用动物胚胎或机体某一部分的细胞,通过无性繁殖手段完成繁衍后代,叫克隆动物。
遗传育种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一定位置,有一个染色较浅的区域2.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着丝粒的位置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3.联会:每对同源染色体开始互相靠拢,两两并列在一起,在各对应位点上准确地配对。
4.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5.杂种:杂交所得到的后代。
6.杂交:不同种、属或品种的动、植物进行交配。
7.测交(回交):测定杂合个体的基因型而进行的未知基因型杂合个体与有关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
8.伴性遗传(性连锁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方式。
9.限性遗传:某些性状只限于雄性或雌性上的表现。
10.染色体畸变:P14711.缺失:一个正常染色体上某区段的丢失。
12.重复:一个正常染色体增加了与本身相同的某一区段。
13.物种: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
14.品种: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一群家养动物。
15.引种:外地或外国的优良品种、品系或类型引进当地,直接推广或作为育种材料的工作。
16.风土驯化:家畜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
17.世代间隔:对个体来说是指子代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
18.品质选配(选型交配):按个体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表现,即考虑交配双方的品质对比进行选配。
19.亲缘选配:考虑交配双方有无亲缘关系。
20.引入杂交(导入杂交):在保留原有品种基本特性的前提下,利用引入品种来改良其某些缺点的一种杂交方法。
21.改良杂交(改造性杂交):利用某一优良品种彻底改造另一品种生产性能的方向和水平的杂交方法。
22.杂种优势:不同种群间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
23.一般配合力:一个种群与其他各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平均效果。
24.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种群之间杂交所能获得的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
思考题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从遗传角度看,这两种分裂个有什么意义?1.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细胞有丝分裂后于细胞与母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方面相同,而减数分裂分裂后形成的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性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农作物遗传育种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以下哪项不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A 分离定律B 自由组合定律C 连锁互换定律D 基因重组定律2、杂种优势是指()A 杂交后代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优于双亲均值的现象B 杂交后代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优于双亲中最优者的现象C 杂交后代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与双亲均值相同的现象D 杂交后代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与双亲中最优者相同的现象3、以下哪种作物通常采用自花授粉的方式?()A 玉米B 小麦C 油菜D 棉花4、基因突变的特点不包括()A 随机性B 稀有性C 多方向性D 可逆性E 有害性5、在杂交育种中,用于杂交的亲本称为()A 自交系B 杂交种C 品种D 亲本6、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创造新的种质资源?()A 引种B 选择育种C 杂交育种D 诱变育种7、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缺失和重复会导致()A 基因数量的改变B 基因位置的改变C 基因表达的改变D 染色体数量的改变8、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是()A 表现为不连续变异B 受环境影响小C 受少数基因控制D 受多基因控制9、回交育种中,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为()A 轮回亲本B 非轮回亲本C 供体亲本D 受体亲本10、杂种优势利用中,生产上利用的主要是()A 品种间杂种优势B 自交系间杂种优势C 种间杂种优势D 属间杂种优势11、以下哪种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最为成功?()A 水稻B 小麦C 大豆D 花生12、选择的基本方法不包括()A 单株选择B 混合选择C 集团选择D 自然选择13、以下哪种作物的遗传基础较为复杂?()A 水稻B 玉米C 小麦D 大豆14、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A 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B 杂种后代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例C 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D 杂种后代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15、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不包括()A 限制性内切酶B DNA 连接酶C 逆转录酶D RNA 聚合酶16、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优点不包括()A 准确性高B 不受环境影响C 可以早期选择D 操作简单17、以下哪种作物的转基因研究进展较为迅速?()A 棉花B 油菜C 玉米D 大豆18、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不包括()A 花期不遇B 生殖隔离C 染色体数目差异D 基因频率相同19、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A 柱头涂抹法B 幼胚培养法C 花粉蒙导法D 以上都是20、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是()A 产量B 品质C 适应性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遗传育种》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一因多效是指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种性状的表现,这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2.杂种优势是指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往往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这是育种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3.近交是指在畜牧学中,选配双方到共同祖先的距离在6代以内(或其后代近交系数大于0.78%),这是一种常见的选配方式。
4.世代间隔是指子代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也就是上一代到下一代经过的平均年限。
5.后裔测定是指利用后代的信息来估计个体的育种值,这是育种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6.数量性状是由微小效应的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性状,表现为连续性变化,只能通过度量衡来测定。
7.基因互作是指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某一性状的现象。
8.保种是指尽可能全面、妥善地保护现有家畜遗传资源,使之免受混杂和灭绝的育种工作,目的是尽可能保存现有畜禽基因库中的基因资源。
9.伴性遗传是指某一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表现出该性状与性别有一定联系的遗传现象。
10.杂合子是指个体体细胞内等位基因构成不同的细胞或个体,这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11.选配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人为确定个体间的交配体制。
12.隐性是指某一基因在其显性等位基因存在时不再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而当该基因纯合时才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的现象。
13.个体测定是指利用个体自身信息来估计个体的育种值。
14.选择差是指在数量性状选择过程中,选留种群与其所在群体平均值之间的差。
15.平均日增重是指在测定期内的平均每日增重。
16.同胞测定是指利用待测个体的同胞信息来估计个体的育种值。
17.克隆动物是指利用动物胚胎或机体某一部分的细胞,通过无性繁殖手段完成繁衍后代的动物。
18.亲缘选配是指依据交配双方之间的亲缘关系制定的交配体制。
19.基因型是指个体的基因构成。
缺失和内部缺失之分。
②重复:染色体上某一段序列重复出现的现象;有直接重复和反向重复之分。
③倒位:染色体上某一段序列颠倒方向的现象;有单次倒位和重复倒位之分。
遗传育种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遗传育种的目的?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增加作物抗病性D. 减少作物生长周期2. 基因重组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会发生?A. 有性生殖B. 无性生殖C. 基因突变D. 基因漂变3. 下列哪种技术不属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A. RFLPB. AFLPC. SNPD. 人工选择4.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基因的定位?A. 基因测序B. 基因克隆C. 基因表达分析D. 基因连锁分析5. 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以下哪种后果?A. 作物产量增加B. 作物抗性增强C. 作物适应性降低D. 作物生长速度加快6.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主要用于什么?A. 基因治疗B. 基因克隆C. 基因表达分析D. 基因定位7. 下列哪种育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新品种?A. 传统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D. 基因编辑育种8. 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是?A. 完全一致B. 完全不一致C. 部分一致D. 完全无关9. 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基因的表达?A. 环境条件B. 基因突变C. 基因重组D. 所有以上10. 遗传育种中,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原理是?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漂变D. 基因连锁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基因的_________是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2. 在遗传育种中,_________是指通过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3. 基因的_________是指基因在不同个体之间或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之间的差异。
4. 基因的_________是指基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达差异。
5. 基因的_________是指基因在不同世代之间的传递。
6. 基因的_________是指基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功能。
7. 基因的_________是指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似性。
8. 在遗传育种中,_________是指通过人工诱导突变来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遗传育种知识点总结一、遗传变异1. 遗传遗传变异的概念:遗传变异是指同一物种内个体间产生一些遗传特性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基因型所引起的,因此,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DNA和RNA)的表现。
2. 遗传变异的类型:遗传变异主要包括随机变异和有目的变异两种类型。
随机变异是指由于自然选择和环境因素导致的遗传特性的随机变异。
而有目的变异是通过人为手段进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遗传特性。
3. 遗传变异的原因:遗传变异的原因主要包括遗传突变、游离互换、重组等。
4. 遗传变异的意义: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它为遗传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是改良作物和动物性状的重要原材料。
二、遗传育种方法1. 选择育种方法:选择育种是指通过对群体中个体的表现和遗传特性进行评价和选择,以获得理想的遗传性状。
选择育种主要包括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两种方法。
2. 杂交育种方法:杂交育种是指通过杂交不同亲本,以获得杂种优势(杂种增长效应)和杂种抗性等遗传优势,改良植物品种和动物种质。
3. 杂种优势的原因:杂种优势是指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等方面具有超过亲本的优越性状。
其原因主要包括杂种增长效应、基因互补效应和优势基因效应等。
4. 重组育种方法:重组育种是指通过基因重组或转移,创造新的配对组合,以产生更多的遗传变异和优良的遗传性状。
5. 抗性育种方法:抗性育种是指通过筛选和培育抗性基因型,以提高作物和动物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6. 基因工程育种方法:基因工程育种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作物和动物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状,如抗性、耐旱、耐盐等。
7. 传统育种和现代育种方法的比较:传统育种主要依赖于自然杂交和选择,速度较慢,效果较差。
而现代育种则利用了生物技术手段,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三、基因工程育种1. 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基因工程育种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或动物的基因组中,使其表现出特定的遗传性状。
遗传育种学试题及答案遗传育种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物种遗传变异和推广有利基因的学科,它对提高粮食、蔬菜、植物烟草等生产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遗传育种学试题是研究生对该学科的知识掌握的重要性考核方式,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常见的遗传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做好这些题目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该领域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1.请你描述遗传变异及其形成原因。
答:遗传变异是指在一群生物体中,由于某些基因的突变、染色体的重组等原因,导致这群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生态习性、分子基础等方面出现的具有相对稳定遗传性状变异。
形成遗传变异的原因包括突变、重组、杂交、选择等。
2.请你谈一谈杂交、自交、无性繁殖和选择的作用。
答:杂交是指不同品系或种间的个体进行交配,利用不同基因型和相互补充性别特性,从而在新的后代中表现其他父母常有而本品系中不具有的优点。
自交是指一种品系中不同个体的自我交配,从而产生突变,这对改良自交系或单倍体植物优良特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无性繁殖是指通过分蘖、芽、分株、分根等方式进行繁殖,它在维持品系稳定性、防止基因多态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选择是指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由于环境和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某些个体更适合在某种条件下生存和繁殖,从而在后代中遗传有利性状的一种演化过程。
3.请你说明遗传育种的目标答:遗传育种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利用杂交、选择、突变等手段,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率,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的育种材料,培育更适合人类需要的高产、抗病、抗逆性新品种。
4.请你描述如何进行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
答:种质资源的收集需要经过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清楚认识,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现场记录、信息收集等方式,搜集各种原生生物和现有生物的相关物质和信息。
种质资源的保护分为生物、环境、政策保护,通过切实把高生物多样性地区开展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理论研究,制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等法律法规,保护我们的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的利用可以通过人工控制、遗传进化、分子改造等手段,为“一种多施”、“一种多效”、多员工科合作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遗传育种复习题遗传育种复习题遗传育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通过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可以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下面是一些遗传育种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问题一:什么是遗传育种?回答:遗传育种是指利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通过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以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的一种农业生产技术。
问题二:什么是自交和杂交?回答:自交是指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而杂交是指不同物种或不同品种之间的交配。
问题三:什么是优势和劣势基因?回答:优势基因是指在杂合子中表现出来的显性特征,而劣势基因则是指在杂合子中不表现出来的隐性特征。
问题四:什么是纯合和杂合?回答:纯合是指个体的两个基因都相同,可以是两个显性基因或两个隐性基因;而杂合是指个体的两个基因不同,一个为显性基因,一个为隐性基因。
问题五:什么是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回答:选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逐代改良农作物;而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不同品种或不同物种之间的交配,利用杂种优势来改良农作物。
问题六: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回答:遗传多样性是指一个物种内部或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遗传多样性越丰富,物种的适应性和遗传变异能力就越强。
问题七:什么是基因编辑技术?回答: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直接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来改变其遗传特性的技术。
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和TALEN。
问题八:遗传育种有哪些应用?回答:遗传育种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家禽、家畜等农业生产中。
通过遗传育种,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耐病虫害能力和抗逆性,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问题九:遗传育种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回答:遗传育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耐病虫害能力,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遗传育种也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土地利用压力。
问题十:遗传育种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回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遗传育种将更加注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以快速精确地改良农作物。
动物遗传育种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以下哪种动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A 狗B 鸡C 噬菌体D 烟草花叶病毒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以下不属于他提出的遗传规律的是()A 分离定律B 自由组合定律C 连锁互换定律D 以上都不是3、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30%,Aa 的个体占 60%,aa 的个体占 10%。
则 A 的基因频率是()A 60%B 50%C 45%D 35%4、以下哪种交配方式可以用来测定个体的基因型?()A 自交B 测交C 杂交D 回交5、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A 一对基因B 多对基因C 单个基因D 以上都不是6、杂种优势在()表现最为明显。
A 第一代B 第二代C 第三代D 以上都不是7、以下哪种育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纯合个体?()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单倍体育种D 多倍体育种8、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不包括()A 质粒B 噬菌体C 动植物病毒D 大肠杆菌9、以下哪种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A 鸡B 人C 果蝇D 牛10、遗传密码子具有()A 通用性B 简并性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11、以下哪种技术可以用于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基因定位?()A 核酸分子杂交B PCR 技术C 基因芯片技术D 以上都是12、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建立精子库和卵子库C 禁止猎杀和买卖D 大量引入外来物种13、以下哪种动物的繁殖方式属于卵生?()A 猫B 狗C 鸡D 猪14、基因突变的特点不包括()A 普遍性B 随机性C 不定向性D 不可逆性15、以下哪种动物的毛色遗传属于质量性状?()A 猪B 羊C 牛D 马16、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动物杂种优势的预测?()A 配合力测定B 后裔测定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17、以下哪种动物的遗传力较高?()A 产奶量B 繁殖性能C 生长速度D 饲料转化率18、染色体结构变异不包括()A 缺失B 重复C 易位D 基因突变19、以下哪种动物的育种周期较长?()A 鸡B 猪C 牛D 羊20、以下哪种动物的选育重点通常是肉质?()A 肉鸡B 蛋鸡C 肉牛D 奶牛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染色体主要由_____和_____组成。
动物遗传育种学总复习试题遗传育种总复习一、选择题。
1、染色体减数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 A 】A.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C.有丝分裂前期 D.有丝分裂中期2、A、B为两个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
【 A 】 A、2 B、3 C 、4 D、53、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基因称为()。
【 A 】 A.致死基因 B.半致死基因 C.有害基因 D.显性基因4、猪的染色体数目是条。
【 C 】 A.60 B.46 C.38 D.665、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那么G 的含量为( C )。
【 C 】 A、19% B、25% C、31% D、不能确定6、关于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C 】A、突变一定有害B、突变一定有利C、突变一般有害D、突变一般有利7、A、B为两个不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 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
【 C 】 A、2 B、3 C 、4 D、58、数量性状选择效果要好,需要()。
【 C 】 A、遗传变异程度低 B、遗传力低 C、选择强度高 D、环境造成变异程度高相关:要想数量性状选择效果好的条件:1、遗传差异大2、选择差异大3、育种值估计准确性高4、世代间隔小5、被选性状的数目N 为3-5为宜6、遗传相关(回避同一个群体同时选两个相关的性状)9、水牛的染色体数目是( 48 )条。
【 B 】A、60B、48C、30D、2410、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G+A 的含量为()。
【 C】A、38%B、50%C、31%D、不能确定11、染色体片段断裂后倒转180度重新连接,是()。
【 A 】A、倒位B、易位C、占位D、重复12、位于X染色体与Y不同源部分的基因表现出()。
【 C 】 A、常染色体遗传 B、限性遗传C、伴性遗传D、限雄遗传13、遗传参数中,衡量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比例的是()。
植物遗传育种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遗传育种中,下列哪项不是选择的基本原则?A. 选择的个体应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B. 选择的个体应表现出优良的性状C. 选择应基于个体的表型D. 选择应基于个体的基因型答案:A2. 在植物杂交育种中,以下哪个阶段不需要进行人工授粉?A. 亲本选择B. 杂交C. 后代筛选D. 品种改良答案:C3. 植物遗传育种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育种方法?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系统育种答案:D二、填空题1. 植物遗传育种的目的是利用遗传学原理,通过人工选择和杂交等手段,改良植物的_______和_______,以满足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需求。
答案:遗传特性、经济性状2. 植物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应考虑其_______和_______,以确保后代具有优良的遗传基础。
答案:遗传多样性、互补性3. 在植物遗传育种过程中,通过_______可以增加植物的遗传变异,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答案:诱变处理三、简答题1. 简述植物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
答案:植物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包括亲本选择、人工授粉、种子收集、后代筛选、品种测试和推广应用。
2. 描述植物诱变育种的原理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答案:植物诱变育种的原理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植物基因发生突变,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在遗传育种中,诱变育种常用于创造新的遗传变异,以改良植物的性状,如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
3. 阐述基因工程育种与传统育种方法的主要区别。
答案:基因工程育种与传统育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基因工程育种可以直接对植物的基因进行操作,而传统育种方法则主要依赖于自然或人工诱导的遗传变异。
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目标性状的改良,而传统育种方法则需要通过多代的选择和杂交来实现性状的改良。
遗传育种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形态突变型指发生细胞形态变化或引起菌落形态改变的那些突变型。
2.条件致死突变型这类突变型的个体只是在特定条件,即限定条件下表达突变性状或致死效应,而在许可条件下的表型是正常的。
3.半致死突变型指由于基因突变而造成个体死亡的突变类型,造成个体生活力下降的突变型称为半致死突变型。
4.营养缺陷突变型是指某种微生物经基因突变而引起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某些酶合成能力丧失的突变型,它们必须在原有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营养成分才能正常生长繁殖。
4.抗性突变型是指一类能抵抗有害理化因素的突变型,细胞或个体能在某种抑制生长的因素(如抗生素或代谢活性物质的结构类似物)存在时继续生长与繁殖。
5.抗原突变型是指细胞成分,特别是细胞表面成分如细胞壁、荚膜、鞭毛的细致变异而引起抗原性变化的突变型。
6.自发突变是指某种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没有人工参与而发生的基因突变。
7.诱发突变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处理微生物群体,促使少数个体细胞的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基因内部碱基配对发生错误,引起微生物的遗传性状发生突变。
25.诱发因素或诱变剂凡能显著提高突变率的因素都称诱发因素或诱变剂。
26.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指由于代谢障碍而成为必须添加某种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株。
27.温度敏感突变株指可在某一温度下生长而在另一温度下不能生长的突变株。
28.抗性突变株指对某种药物具有一定抵抗能力的突变株。
29.正向突变改变了野生型性状的突变。
30.回复突变突变体发生二次突变,并恢复了所失去的野生型性状。
31.抑制突变绝大多数回复突变不是原位回复突变,而是抑制突变,即原来位点的突变依然存在,而它的表型效应被基因组中第二位点的突变所抑制。
32基因内抑制突变发生在正向突变的基因之中。
如错义突变和移码突变。
33.基因间抑制突变发生在其它基因之中,产生所谓抑制基因的突变。
34.突变热点突变位点在基因内的分布并不是随机的,许多位点上没有突变型或突变型很少,而在某些位点上突变型很多,其突变率大大高于平均数。
遗传育种学期末复习提一.名词解释1.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的一切性状,包括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基因型是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是决定表现型的遗传基础。
2.细胞膜:也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一层柔软并富有弹性的半渗透性薄膜,包被着原生质3.同源染色体:细胞屮,形态、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4.染色体组型:也称核型,是指某物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个别性。
5.直感现象: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6.联会:减数分裂前期1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的现象,称为联会。
7.共显性:是指双亲某一性状同时在个体上表现出来。
8.相对性状:是指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或相对差异。
9.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10.双受精:授粉后,一个精核同卵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将來发育成胚;另一精核同两个极核结合,形成一个三倍体的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
11.世代交替:是指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的交替。
从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植株, 这是抱子体的无性世代。
雌雄配子体的形成标志着植物进入生命周期的有性世代,雌雄配子受精结合以后,就完成了有性世代,又进入无性世代。
12.基因互作:一对相对性状由两个独立遗传基因共同作用的现彖。
13.“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一种性状受许多不同基因影响的现象称为“多因一效”。
一个基因可以影响许多性状发育的现象称为“一因多效”。
14.双交换: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两基因位点之间同时在两处发生交换。
15.相引组与相斥组:遣传学把两个显性性状组合在--起与两个隐性性状组合在一起的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组;一个显性性状和另一个隐性性状组合在一起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组。
16.交换值:是指两对基因间发生交换的频率,在一次交换的情况下,交换值等于重新组合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17.干扰与符合:一个部位出现交换彫响另一部位出现交换的现象称为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