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滞水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5.08 KB
- 文档页数:2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地下室与防潮处理地下室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储存、设备安置、停车和其他功能的作用。
然而,由于地下室处于地下水位以上,地下室往往会受到潮湿的问题困扰。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的防潮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的防潮处理。
一、地下室防潮处理的必要性地下室防潮处理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建筑结构:地下室长期受潮湿环境的侵蚀,容易导致墙体、地面等建筑结构的破坏,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
2. 避免霉菌滋生:潮湿环境是霉菌生长的温床,霉菌不仅给人体带来健康隐患,还会对地下室内装修材料以及储藏的物品造成损害。
3. 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潮湿的地下室容易产生异味,影响人体舒适感,给人带来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体验。
二、地下室防潮处理的方法1. 外墙防潮:采用合适的防潮材料,如防水卷材、防水喷涂等,对地下室外墙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阻隔地下水的渗透。
2. 地下室排水系统:合理设计地下室排水系统,包括地下室地面的坡度、设置排水沟以及排水管道等,保障地下室内的积水及时排出。
3. 墙体防潮:选择防潮性能好的材料进行墙体装修,如防潮石膏板、防潮涂料等。
同时,加强墙体与地面的连接密封,阻止水汽进入地下室。
4. 通风系统:合理布局地下室通风口和换气设备,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潮湿空气的积聚。
三、地下室防潮处理的施工要点1. 控制水平:施工过程中要保持地下室防潮处理施工的水平,确保处理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2. 选材注意:选择符合防潮要求的建材,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细致检查材料质量,确保施工质量。
3. 工艺把控: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施工工艺,减少漏工漏项,确保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施工。
4. 合理施工进度:尽量避免施工时间过长或者工期延误,以免给施工区域带来不必要的潮湿。
结论:地下室防潮处理在建筑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保护建筑结构,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为地下室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
上层滞水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及处理措施作者:马健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5期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已经越来越普遍。
但是地下室在使用中,能够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上层止水结构更是影响很大的重要结构,所以需要我们首先对其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之后积极进行全面处理,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
本文首先探讨了地下室防水结构的相关要求以及具体目的,之后探讨了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的问题,希望可以给相关施工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地下水位;地质上层滞水层现在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前进,城市内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建筑也在向巨大化发展演变。
在这种条件下,建筑功能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其中也出现了很多地下室结构。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来说,其结构本身就已经非常复杂,如果在上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滞水,就会直接影响到地下室的功能以及运行质量,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
1 地下室防水结构的作用和具体施工要求1.1 防水结构设计的目的1.1.1 首先这个结构的最主要目的和作用就是避免地下水进入室内,如果地下水和直流水进入室内一定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1.1.2 保护建筑整体结构如果地下水来到了建筑组成结构内,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仅可以让钢筋材料出现锈蚀大大降低其横断面,同时也能不断扩大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降低其抗压强度。
如果建筑基础受到岁男孩,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就会大大降低,给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1.2 地下室防水结构的相关要求现场条件进行设计和施工中应该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防水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参考内容就是现场条件。
这需要施工前首先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水温条件,有其是地下水的类型以及标高的情况,结合地下室埋深的位置来进行设计,首先从设计环节开始保证工程质量。
举例来说,如果该地区的地下水位非常高,几乎在一年内的所有时间地下水位都高于地下室的位置,那么就需要提高维护结构的防水等级,并且多修建一道防水层,保证工程质量。
浅析北京地铁苏州街站上层滞水处理经验及教训2006年第1期上(总第87期)李光耀(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2)【摘要】苏州街站是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大量的上层滞水,它给车站的开挖安全构成了极大的风险。
文章总结了车站施工中处理上层滞水的各种技术措施,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地铁暗挖车站;上层滞水;处理;经验;教训【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06)01-0107-02【收稿日期】2005-10-14【作者简介】李光耀(1979—),男,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隧道与地下工程。
一、概况(一)工程概况北京地铁十号线一期工程是一条由西北至东南的半环线,起点为海淀区的万柳站,终点为朝阳区的劲松站。
苏州街站上接万柳站,下接黄庄站,起讫里程为K1+407.9~+602.1,全长195.2m,为一直线侧式车站,结构型式采用单柱双层双跨结构,施工采用“洞桩法”(PBA)施工。
车站结构型式见图一。
图一苏州街站双层结构断面及上方主要管线图(二)工程地质根据地质详勘及车站开挖所揭露的岩土资料,车站主体地层由上到下依次是:杂填土层、粉质填土层、粉土层、粉质粘土层、粉细砂层、卵石圆砾层、细砂、中砂层、粘土层、卵石混粘土层等。
(三)水文地质本车站处于工程水文地质分区Ⅰa、Ⅲa亚区的交界区域,共3种类型的地下水:1.上层滞水。
水位标高为38.54~47.95m,与地表水联系密切,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下管线的渗漏补给,主要以蒸发和向下越流补给下层潜水方式排泄。
2.潜水。
水位标高为29.10m~35.12m,该层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向下越流补给承压水方式排泄,该层水与地表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地下水流向自西向东。
3.承压水。
水位标高为19.39m~31.34m,因受区域性地下水开采形成的降水漏斗影响,该层承压性较弱,高水头接近结构底板,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方式排泄,地下水流向自西向东。
民营科技2018年第4期工程科技上层滞水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及处理措施张满(黑龙江嘉懋园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庆163000)上层滞水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地下室隆起、裂缝、水位变化等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不利于地下室功能的有效发挥。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有关的施工部门以及人员在重视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的采取一些举措,通过应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预防措施来进行有效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方法的处理,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施工的质量,从而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1上层滞水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1.1地下室隆起上层滞水对地下室的结构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在渗水严重时,很有可能会发生地下室隆起的现象。
而这种渗水现象的出现就和多种原因有关,连续的降雨天气以及建筑物的地理环境位置都有可能会使得渗水现象发生,从而导致地下室发生隆起现象。
而地下室隆起现象的出现,也不利于地下室结构的稳定。
1.2地下室裂缝地下室裂缝也是上层滞水可能会引发的问题,这对于地下室结构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是由于渗水问题的出现,导致地下水位变化,进而对地下室的各种性能造成影响,强度等都会相应的降低,所以,裂缝问题也就容易出现,而裂缝问题的发生又产生了恶性的循环,对于地下室结构的质量又产生了破坏。
1.3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地下室结构是具有影响的,而地下水位的变化又与上层滞水问题有关,由于上层长期滞水,导致水位增加,而抗浮水位也会影响私下水位的变化,进而使得地下室产生隆起、裂缝等,结构的框架也容易发生倾斜,进而严重影响了地下室结构的稳定,对地下室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影响。
2处理措施2.1地下水位的处理地下室上浮主要是由于上层滞水的水浮力积聚到一定程度而造成的,为减少地下水对地下室的影响,在地下室顶板未覆土之前解决的关键就是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和地表水的渗入。
首先,挖除地下室周边不密实的回填土,并用黏性土和灰土分层夯压密实,同时做好地下室周边的排水措施。
地下室防水处理在建筑遭受水侵害的严重后果中,地下室常常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部分之一。
因此,在建造或翻修地下室时,地下室防水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地下室防水的重要性、常用的防水材料和技术,以及如何有效解决地下室防水问题。
一、地下室防水的重要性地下室是建筑中最容易受到地下水渗透的区域之一。
没有有效的防水处理,地下室将面临以下问题:1. 水侵害:地下室的墙壁和地板可能由于水的渗透而受损,导致墙壁起泡、起皮,地板开裂等问题。
2. 潮湿和霉菌:地下室中常年高湿度环境容易滋生霉菌和腐蚀材料,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3. 结构的损坏:水侵害会对地下室的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可能导致房屋的倒塌甚至危及人员安全。
综上所述,地下室防水处理是确保建筑结构和居住环境安全的关键步骤。
二、常用的地下室防水材料和技术1. 预埋膨胀胶带:预埋膨胀胶带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室防水材料,具有优异的伸缩性和耐久性。
它可以被放置在地下室的墙壁和地板接缝处,有效阻止水的渗透。
2. 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室防水材料,适用于墙壁和地板的防水处理。
其具有优异的密封性和抗渗性能,能够有效隔离地下水。
3. 排水系统:在地下室防水处理中,安装排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排水系统可以将地下水引导到合适的排水管道中,避免水在地下室内滞留。
4. 混凝土密封剂:混凝土密封剂是另一种有效的地下室防水技术。
它能够渗透到混凝土中并填充微细裂缝,增强混凝土的密封性能。
5. 涂层材料:涂层材料适用于地下室墙壁和地板的防水处理。
涂层材料的涂覆层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的渗透,并提供防潮和防霉的功能。
三、解决地下室防水问题的方法1. 前期规划: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地下室防水问题,并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技术。
2. 施工质量控制:在地下室防水处理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地下室防水处理完成后,定期检查和维护地下室防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上层滞水作用下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原因及防治技术探析摘要:地下室结构不仅是高层建筑的标准配置,也是高层建筑病害中最常见的结构部位,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是一种常见的事故,一般与设计、施工和材料有关,上层滞水也是导致渗漏的最大诱因。
为了防止这些问题,有效地消除地下室的渗漏,必须从控制上层滞水、优化防渗漏设计方案、加强现场管理、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方面,严格控制结构裂缝,确保地下室无渗漏。
关键词:上层滞水;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防治技术前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高楼大厦日益增加,城市规划建设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为了满足高密度居民对停车场和公共设施的需求,大多数人认为地下室工程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地下室的建造也趋于面积大而深。
然而,地下室渗漏现象比较普遍,一旦出现漏水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地下室的整体使用寿命,导致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浪费。
本文将对影响地下室防渗漏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
一、上层滞水导致地下室渗漏对高层建筑物的影响上层滞水水位过高导致漏水问题发生时,渗漏部分的钢筋砼材料会遭到严重腐蚀,对地面的结构稳定性也会遭到很大影响。
若未有效处理好地下室建筑的漏水问题,将危及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安全性,从而减少了其使用寿命。
不同的地下室建筑都有其自身的应用功能,而漏水问题也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的利用价值。
因为长时间的漏水将会影响地下室建筑的整体环境,影响人员的正常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从而降低了建筑的使用价值和储存功效,也会影响建筑的整体美观。
另外,当地下室建筑漏水问题出现后,维修难度大,浪费维修经费多,因此很有必要及时查明地下室工程水泄露的真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工程实例本人先后解决处理过三座高层住宅小区地下室渗漏问题,渗漏面积达30000余平方米。
经过分析与研究同时到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工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交流,发现渗漏情况与特点基本相同,具体相同点主要如下:1、自然地基形式或构造底板下部均为粉质粘土类似的不透水土层;2、地下室底板均为构造底板,厚度均为300-400mm,配筋量较小,未设抗拔桩;3、渗漏多发生于7、8月份雨季后;4、渗漏严重部位均为地库承台与构造底板交接处或后浇带处;5、进行重新补充地勘后发现地下水位发生一定变化。
地下室上浮破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地下室也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并起到良好的作用,特别是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建设的主流之一。
但是在地下室建设的过程中,地下室上浮导致建筑物出现变形甚至是倒塌的情况屡屡皆是,因此,本文将对地下室上浮破坏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希望能够对地下室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标签:地下室;上浮;破坏;原因;处理措施地下室上浮问题是地下室建筑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地下室结构在浮力的作用下会出现失稳的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地下室顶底板开裂、墙柱开裂等问题,对建筑的稳定性及正常使用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地下室上浮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分析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提升地下室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地下室上浮破坏原因分析某住宅小区的地下室高3.75m,建筑面积共7100m2,地下室顶板覆土的厚度为0.8m,基础型式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管桩,桩径为400mm。
地基土层以软土层为主,透水性较差。
当地下室建成后,未出现裂缝以及渗漏的现象,但是在连日几天暴雨过后,在浮力作用下,地下室底板出现起拱上浮的现象,部分地下室柱子的柱顶和柱底出现水平裂缝甚至斜裂缝。
根据该工程的情况,分析地下室上浮破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地下室结构所使用的预应力预制桩,其外壁较为光滑,抗拔力主要是桩壁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而当土壤含水量饱和时,摩擦力减小,使得抗拔力与标准抗拔力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异。
同时,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浇筑完毕后未及时覆土使得地下室成为一个“无盖但密封的盒子”,为地下室的上浮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地下室的结构施工完成后,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在外墙的模板拆除后没多久就开始进行防水层的施工,然后直接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杂填土或施工现场的碎石土进行回填,这样就会导致地下室外墙的土方与地下室外墙间的摩擦力较小,抗浮能力较弱,成为雨水渗透的方便通道。
上层滞水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及处理措施作者:常蕾蕾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5期摘要:在当今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结构越来越普遍,同时在地下室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地质上层止水对地下室结构本身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针对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全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地下室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地下水位;地质上层滞水层当今的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同时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的功能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地下室结构也出现在了建筑当中,而高层建筑自身就具有非常明显的复杂性,上层如果出现了滞水的现象,就会使得地下室整体的功能和运行的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
1 工程概况某工程为地下1层、地上3栋33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0817m2,长131m,宽82m。
基础为冲击成孔灌注桩,地下室底板设计为无梁楼盖形式,底板厚300mm,地下室基础为一桩一承台,外剪力墙厚300mm,顶板厚250mm。
主楼与地下室之间设有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之间设有膨胀加强带。
地下室混凝土强度为C30,抗渗等级为P6。
根据地勘报告和现场开挖情况,该地块,上部为杂填土,下部为粉质黏土、粗砂及碎石土,场地的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及上层滞水,下伏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位埋深0.00~6.8m,标高71.75~83m,综合区域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和勘探期间是雨季的情况,地下室抗浮水位设计按照79m考虑。
2 地下室隆起的原因在采取了泄水孔的防水对地下水为进行控制之后,地下室的顶板和底板隆起以及裂缝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这也使得地下室隆起的主要因素就是地下水的水位上升之后凹产生的作用力已经超过了设计抗浮力的最大值。
通过分析,地下水水位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这一年的2月到3月的上旬这个地区已经降雨1个月,而工程场地整体的地势相对较低,而且地下室基坑周边的回填土密实度相对较低,地下室顶板和周边的道路上还是有非常多的积水,此外这一地下室的外围场地主要的土体是软土土质,这也是弱透水层,这样也就使得大量的水进入到了地下室当中,而四周的水分也无法顺利的排放出去,这样也就使得地下室的水位在不断的升高。
水浮力作用下地下室结构破坏原因分析及加固分析地下室受水浮力作用底板裂缝、起拱,顶板及上部建筑构件随之发生位移、裂缝及破坏的工程事故在我国各地屡有发生,由于事故发生地气候条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不同,建筑物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引起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方案也有所不用。
本文就某工业厂区地下室因水浮力作用发生的破坏现象和加固方法进行了探讨。
1工程及事故概况1.1 工程概况该项目位于某工业区,主要建筑物由五层的两栋厂房和一栋七层综合楼组成,全部为框架结构。
三栋建筑在平面上的布置形成了半封闭的内院(建筑平面布置及地下室范围详见附图1)。
三栋房屋地下室为连体结构,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左右。
地下室基础形式为(19)-(26)轴区域采用挖孔灌注桩基础,其他区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面标高在-7.850~-6.200米之间。
持力层为中等风化基岩。
地下室底板板面标高为-5.100米,底板厚度为250毫米。
地下室顶板板面标高为-0.20毫米,顶板厚度为200毫米。
图1建筑平面布置及地下室范围图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建设场地经钻探揭露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含砾粘土、强风化泥钙质粉砂岩及中等风化钙质粉砂岩。
场地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分为填土中的透镜状上层滞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
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填土层透水性不一,含砾粘土层透水性差,可视为不透水层。
1.3 事故概况因暴雨发现地下室顶板露天部分的地表有上抬现象,地下室底板起拱,相对最高点起拱约260毫米左右,地下室部分框架柱、梁、板出现大量裂缝;部分填充墙裂缝严重,尤其是门洞口附近更为突出。
汽车坡道也出现了多条贯通裂缝,个别框架柱顶与框架梁间有明显错位达5厘米。
2 事故原因分析根据现场检测情况及相关技术资料分析,该项目地下室局部起拱及部分结构构件受损是由于暴雨后地表水渗入基坑四周,使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地下室底板受到几倍于设计抗浮水位的水浮力。
上层滞水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及处理措施上层滞水对地下室构造的影响及处理措施摘要:在目前建筑行业不断开展过程中,人们对地下室的建立也有很高的重视。
对于地下室建立来说不仅仅可以提升建筑物整体空间范围,而且对建筑物美观提升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地下室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地下室本身构造状态而造成上层滞水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浸透的过程中会对地下室整体构造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针对于这种情况出现就需要对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根本的角度上保证地下室本身构造,促使建筑物自身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地下室构造;地下水位;地质上层滞水;降排水在对如今工程施工进展深化研究,发如今如今社会开展过程中进展合理的地下室施工在如今建筑行业是非常常见的。
因此要想保证建筑物整体质量就需要对建筑物地下室起到高度重视。
但是目前建筑物地下室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其自身构造也遭到破坏,使得地下室稳定性和质量有很大的缺失,对地下室建筑的继续开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针对于此就需要对地下室构造改变的原因进展详细分析。
在理论研究中发现发生地下室构造损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上层滞水过多,导致地下室发生渗水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导致地下室本身构造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在发生渗水情况时,需要对为其整体影响进展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1工程概括某工程为地下1层、地上3栋33层的框架剪力墙构造,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0817m2,长131m,宽82m。
根底为冲击成孔灌注桩,地下室底板设计为无梁楼盖形式,底板厚300mm,地下室根底为桩-承台,外剪力墙厚300mm,顶板厚250mm。
主楼与地下室之间设有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之间设有膨胀加强带。
地下室混凝土强度为C30,抗渗等级为6。
2地下室隆起的原因分析在地下室发生渗水情况时,会导致地下室发生隆起的现象。
对隆起现象进展深化研究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地下室自身水位上升,产生的浮力也超过相应指标。
在地下室施工的时候对其自身地质状况和环境等因素进展深化分析和研究发现引起地下室内部水位升高的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以下于就针对于这三个方面进展详细的阐述。
2024年地下室防水防潮问题分析总结
1. 地下室防水防潮问题的背景:地下室常常处于地下水位以上,容易受到地下水的渗透和水蒸气的影响,造成地下室潮湿、发霉等问题。
2. 分析问题的原因:
a. 地下室建筑结构不合理:地下室的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缺乏有效的防水层、防潮层等措施,导致水分容易渗入地下室。
b. 地下室周围地下水位高:地下室周围地下水位高,水压大,容易通过地下室的墙体、地面渗透进入室内。
c. 地下室通风不良:地下室的通风不良,空气湿度高,容易使地下室潮湿。
3. 解决问题的措施:
a. 设计合理的防水层和防潮层:在地下室建造过程中,应对地下室进行合理的设计,包括设置防水层和防潮层,以有效阻止水分的渗透和防潮。
b. 地下室排水系统:设置合理的地下室排水系统,确保地下室周围地下水的排除,防止水压过大对地下室造成压力。
c. 提高地下室通风质量:改善地下室的通风条件,增加通风设备,确保地下室的空气流通,减少潮湿空气的滞留。
4. 综上所述,解决地下室防水防潮问题需要从地下室的建筑结构设计、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等方面着手,通过合理的设计和
措施来防止水分渗透和潮湿问题的产生,确保地下室的环境质量和使用安全。
上层滞水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及处理措施发表时间:2016-03-17T10:25:45.1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作者:陶伟[导读] 黑龙江省闫家岗农场上层滞水现象会为地下室的结构带来不良的影响,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并且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最终以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发展。
黑龙江省闫家岗农场摘要:上层滞水现象会为地下室的结构带来不良的影响,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并且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最终以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发展。
同时,众所周知,建筑物的施工功能以及安全性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加强上层滞水问题的有效处理,对于这方面的改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某工程的实际施工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通过该工程的施工,可以积累相关的经验,为类似的施工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地下水位;地质上层滞水;地下室隆起;地下室裂缝;降排水随着当前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革新,一些过去束手无策的问题现在也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上层滞水现象就是其中之一,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对下地下室的结构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会造成工程质量的受损,重新进行修复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资金投入上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能起到相应的防治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程技术手段的革新,相信这一问题的出现已经能够完全解决,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工程概况本文中以某工程的施工为例,详细的介绍了这一工程的实际情况。
工程整体结构采用剪力墙的形式,为总高度33层的3栋建筑,每栋建筑中都具有1层地下室,并且地下室的占地面积较大,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
地下室的施工基础主要采用灌注桩,并且底板的设置采用无梁楼盖的施工形式,保证底板的厚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地下室的承载重量。
某坡地建筑物地下室抗浮失效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摘要:当下建筑工程建设环境日渐复杂,导致地下室建设难度进一步增大。
本文以某坡地建筑物为例,提出该建筑物地下室抗浮失效问题,分析建筑物抗浮失效问题出现原因,制定专项可行治理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坡地建筑物;地下室;抗浮失效原因;治理措施1、工程概况本文以某坡地建筑工程为例,该建筑工程总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北侧区域靠近山体,周边有一条宽约26米的道路以及一处蓄水池。
建筑工程的总建筑高度为62.85~80.2米,地上建筑为20~26层,地下建筑,为两层,单层高约4.05~5.15米。
建筑整体采用现浇框架与剪力墙结合结构形式,基础为筏板结构[1]。
地下室为现浇框架,柱下独立基础及抗水板相互连接,地下抗水板的厚度约400毫米。
建筑工程所处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属于风化剥落型地带,地势起伏较大。
地层主要由填土、坡残积粘性土、泥岩组成。
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包括上层滞水与基岩裂隙水。
由于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下渗受阻,导致上层滞水较多。
2、坡地建筑工程地下室抗浮失效由于坡地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在坡地环境下建设地下室极容易出现抗浮失效问题,严重影响到地下室结构的承载力与稳定性。
不仅如此,在地下室施工期间没有着重关注顶板覆土作业,导致地下室上部自重荷载不足,无法抵抗浮力作用。
地下室承载力下降也会使得工程建设及运营期间更易出现安全事故,需要在坡地施工过程中细致分析地下室抗浮失效问题发生原因,制定出专项可行的治理对策。
工程进入到汛期,降雨量逐步增多,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在安全检验过程中发现某栋楼地下室板局部出现起拱变形问题,最大起拱变形为5cm。
为防止变形问题更加严重,施工单位立即在底板的漆工变形处开设了一个直径为Φ50的泄压孔进行排水泄压。
但由于泄压过快,在地下室的填充墙,墙体位置出现了裂缝。
在卸压三小时后,地下室的起拱变形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对地下水位进行持续观测,要求在施工区域的底板位置处增加一两个集水坑。
水污染對建筑物材料以及結構的影響水污染对建筑物材料以及结构的影响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建筑物的建造和维护来说,干净的水非常重要。
然而,如今水污染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给建筑物的材料和结构带来了诸多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水污染对建筑物材料以及结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水污染对建筑物材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污染物中的化学物质如酸性溶液、盐颗粒和污渍等,会侵蚀建筑物外表的墙面和屋顶材料。
这些材料可能会因为污染物的侵蚀而失去原本的保护层,导致加剧的老化和破损,进而影响建筑物的寿命。
特别是在工业区和高污染地区,建筑物表面更容易受到污染的侵蚀。
其次,水污染还会对建筑物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水中携带的盐颗粒和化学物质会渗入混凝土、钢筋和其他建筑材料中,造成腐蚀和膨胀。
腐蚀会破坏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导致其强度下降;膨胀则可能引起混凝土开裂甚至崩塌。
同时,污染水中的酸性物质还会侵蚀钢筋,削弱其抗张能力,从而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例如,建筑物支撑结构、桥梁和地下管道等容易暴露在水污染环境中,因此更容易受到损坏。
为了根除水污染对建筑物材料与结构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应加强污水排放的监管和处理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水污染监测体系,对污染源进行严格排放标准的监控,及时治理并降低水污染程度,从源头上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
其次,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考虑采用环保材料,并加强建筑材料的防水和抗污染能力。
在混凝土中添加防腐抗蚀剂,同时采用耐腐蚀的钢筋,可以有效减少水污染对建筑物结构的损害。
此外,定期维护和检修建筑物也是预防水污染影响的重要措施。
及时清洗建筑物外表的污渍,并对结构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可以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此外,定期检测建筑物内部的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水污染问题,有助于减少对建筑物结构的不利影响。
总之,水污染对建筑物材料以及结构造成显著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和修复措施,保护建筑物的材料和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
CCSS地下室漂移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加固处理李志伟刘景月(中建一局建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摘要:合肥市大型洁净厂房CCSS地下室受到地表水汇流聚集,形成“脚盆”效应,产生不均匀上浮,最大上浮量达到 198 mm,导致地下室结构受损。
通过对受损结构检测,分析上浮原因及结构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地下室结构进行永久抗浮处理和结构加固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地下室;“脚盆”效应;结构损伤;抗浮;加固;Analysis of CCSS basement drifting and reinforcement processing(lizhiwei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Division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Beijing)Abstract:Surface water get together to CCSS basement of large clean workshop in Hefei,which is ca lled foot basin effect.Uneven rising,the maximum of which is198mm,caused by the effect damages th e basement structure.Analysis of floating and structure damage factors is concluded by testing dam aged structure.Good effects have been achieved by permanent anti-floating and structure reinforce ment proces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esting.Keywords:basement;foot basin effect;Structure damage;anti-buoyant;reinforcement合肥市大型洁净厂房化学品车间地下室,为经济起见,设计计算中常考虑将自重作为抗浮的压力,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的工况若出差错,就会造成浮起现象。
地下水对高层住宅基坑施工存在的影响及控制对策作者:莫佐明.来源:《中国住宅设施》 2013年第5期莫佐明广东永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摘要:综述了地下水对高层住宅施工的影响,并针对潜水、上层滞水和承压水等不同类型论述了相应控制对策。
关键词:地下水,井点,帷幕,滞水1 引言随着地下空间在现代高层住宅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施工中基坑开挖难度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因而相关事故也越来越多,资料显示,大部分基坑相关的事故中60%以上的同地下水相关,地下水是地质环境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地质工程稳定性的重要条件,地基内地下水的存在不仅降低土体的承载力增大施工难度,并会导致滑坡、地面沉降等灾害,同时部分地下水尚可腐蚀建筑材料,地下水对基坑影响机理既涉及土力学内强度和稳定性,又包括变形和渗流问题,因而对地下水的有效治理则应遵循疏堵结合的原则,若地下水主要为潜水、包气带水或水压较低的承压水则应以堵为主,具体技术多为在基坑周围施工止水帷幕将地下水止于基坑外,若地下水为压力较大的承压水则应通过措施将坑内水体排除以防止基坑突涌现象。
2 地下水对高层住宅基坑施工影响2.1 增强土体透水性[1]土体透水性指水流通过土体内孔隙的难易程度,土体颗粒越大则透水性也越大,且在相同条件下土体透水性越大则水体在土体内的渗透速度也越大。
一般在土体孔隙内或微小裂隙内水体呈有秩序、互不混杂的层流运动,而在宽大的孔隙内水体则呈无秩序、相互混杂的紊流,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对单位体积内土体骨架所产生的压力为渗透压力。
土体为砂土且渗流自下而上且渗透压力不小于土体浮重度则土粒间压力将消失,土粒则处于悬浮状态而形成流砂,而粘性土因土粒间的粘聚力存在则难以形成流砂;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地下水自下而上的渗透力达到土体浮重度则会产生砂沸,该种状况下若继续开挖则会导致土体不断上涌,若采取放坡开挖,当坑底出现流砂则变坡土体在渗透力作用下宜导致滑坡,若土体内颗粒粒径差距较大则内部细小颗粒在渗流作用下易被冲走而形成管涌;若采取降水则会在基坑周围出现较大的水利坡降而形成紊流,因而若基坑周围止水措施不当则坑外水体会渗流入坑内,最终势必导致大量泥砂突涌,坑外地面则会严重沉陷,并会破坏周围建筑。
摘要:在目前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地下室的建设也有很高的重视。
对于地下室建设来说不仅仅能够提升建筑物整体空间范围,而且对建筑物美观提升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地下室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地下室本身结构状态而造成上层滞水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渗透的过程中会对地下室整体结构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针对于这种情况出现就需要对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根本的角度上保证地下室本身结构,促使建筑物自身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地下水位;地质上层滞水;降排水
在对现在工程施工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地下室施工在现在建筑行业是非常常见的。
因此要想保证建筑物整体质量就需要对建筑物地下室起到高度重视。
但是目前建筑物地下室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其自身结构也遭到破坏,使得地下室稳定性和质量有很大的缺失,对地下室建筑的继续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针对于此就需要对地下室结构改变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发生地下室结构损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上层滞水过多,导致地下室发生渗水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导致地下室本身结构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在发生渗水情况时,需要对为其整体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1 工程概括
某工程为地下1层、地上3栋33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0817m2,长131m,宽82m。
基础为冲击成孔灌注桩,地下室底板设计为无梁楼盖形式,底板厚300mm,地下室基础为桩-承台,外剪力墙厚300mm,顶板厚250mm。
主楼与地下室之间设有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之间设有膨胀加强带。
地下室混凝土强度为c30,抗渗等级为p6。
2 地下室隆起的原因分析
在地下室发生渗水情况时,会导致地下室发生隆起的现象。
对隆起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地下室自身水位上升,产生的浮力也超过相应指标。
在地下室施工的时候对其自身地质状况和环境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引起地下室内部水位升高的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以下笔者就针对于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2.1 持续降雨
在前面案例中了解到该向建筑物处于南方某一地区,在对我国南方地区内部降水量变化进行研究中发现,在每年的2-3月份是降水量上涨的一个时期,加上该项建筑物本身地势就比较低,这就导致地下室地基的稳定性还有一定缺失。
使得在雨水冲刷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缝隙,这种缝隙的存在不仅仅会影响整个地下室的质量,还会发生土壤成分通过地下室涌入地下室周边,使得地下室内部水分排不出去,造成地下室内部水位上升。
2.2 建筑地理位置
案例中介绍的地下室建筑周围还有一个人工湖,其自身水位在80.7m,在对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过程中,会导致首位水位太高的现象发生。
在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中发现当人工湖自身水位静止的条件下,其自身的水位变化会受到与人工湖之间的距离影响。
而且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水位的变化有很大一部分是有与人工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
2.3 地下水状态
地下水位的变化不仅仅受到地下室自身结构影响,还受到相应的抗浮水位影响。
在地下室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抗浮水位发生变化对地下室造成的影响,主要采用地下室顶板覆土的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改善。
但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覆土措施,或者地下水位超过相应规定就会导致相应的水浮力超过地下室规定的康复能力,这一现象的出现导致地下室发生不规则隆起,框架也会发生倾斜,对地下室的整体稳定不能进行有效保障。
本案例中介绍的建筑物地面上部结构的施工高度已经达到31层,这就增加了建筑物整体重力,
这种重力增加还能够有效抵抗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地下水浮力,对地下室出现裂缝的现象起到一个规避作用。
3 处理措施
3.1 对地下水位的处理
地下室上浮主要是由于上层滞水的水浮力积聚到一定程度而造成的,为减少地下水对地下室的影响,在地下室顶板未覆土之前解决的关键就是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和地表水的渗入。
针对本工程的情况,在对地下室处理之前,首先挖除地下室周边不密实的回填土,并用黏性土和灰土分层夯压密实,同时做好地下室周边的排水措施。
其次在地下室周边和内部设置降水井降低地下水位。
在地下室内利用底板钻的2个泄水孔和集水井排水,在地下室周边间隔50m各钻1口降水井,在降水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是否对周边的建筑物和道路产生影响,并做好排水措施。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地下室顶底板的隆起部分已基本下沉至原来的设计标高,之前有的细小裂缝也基本看不到,倾斜的框架柱也恢复至垂直状态,裂缝的宽度也变窄了,最大的裂缝在5mm以内。
3.2 对地下室裂缝的处理
在裂缝处理之前,首先对地下室结构构件的裂缝进行检查,明确哪些部位的裂缝属于结构破坏,哪些属于非结构破坏,针对不同的裂缝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3.2.1 对于结构构件的非破坏性裂缝,根据裂缝的大小及裂缝的分类采取环氧树脂胶泥表面封闭、压力灌环氧树脂浆液补强等进行处理。
3.2.2 对较大斜裂缝和水平裂缝的柱子,属结构破坏,需对其进行植筋、包钢进行加固。
对于柱表面混凝土破坏比较严重的采取植筋加固的方法,在凿除柱子原混凝土前应对支承在该需加固柱上的梁用钢管顶撑进行反顶加固,然后凿除该柱子的表面混凝土直到露出柱子主筋,在柱子外侧植加固钢筋,重新支模浇筑混凝土。
对于裂缝比较大的柱子采用注浆、外粘型钢加固。
外粘型钢法将角钢、钢板箍通过螺栓和灌环氧树脂与混凝土柱可靠地连结成一个整体,钢板上部包裹铁丝网,然后抹高强度等级。
3.2.3 对于梁上的破坏性裂缝,采取注浆和粘贴碳纤维进行加固。
对于梁端部位梁底为砖砌填充墙时,拆除砖砌填充墙,植钢筋浇筑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墙。
3.2.4 对于地下室的顶、底板,在保证地下室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在板面增加厚100mm 的钢筋网混凝土面层。
结束语
在目前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地下室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的提升。
在对地下室整体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中,了解到地下室自身结构遭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地下室在长时间使用中会受到上层滞水的影响,导致地下室水位发生上升。
这种地下室水位上升会导致地下室自身发生隆起或者裂缝的现象,对其自身稳定性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针对于此就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这一状况进行解决,从根本的角度上促使我国地下室自身结构稳定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