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玻璃口杯》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 格式:doc
- 大小:265.50 KB
- 文档页数:18
玻璃瓶的执行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玻璃瓶是一种常见的包装容器,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等行业。
为了保障玻璃瓶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
本文将介绍关于玻璃瓶的执行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产品分类和标准根据用途和制造工艺的不同,玻璃瓶可以分为普通玻璃瓶和特种玻璃瓶。
普通玻璃瓶主要用于一般包装,特种玻璃瓶则用于高要求的行业,比如制药、化妆品等。
玻璃瓶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对玻璃瓶生产和使用的基本要求,行业标准是对特定行业的要求,企业标准则是对企业自身生产和管理的规定。
二、产品质量要求1. 外观质量:玻璃瓶应该表面光滑、无气泡、无瑕疵、无凹凸,颜色均匀一致。
2. 尺寸和容量:玻璃瓶的尺寸和容量应符合标准规定,误差范围应在允许范围内。
3. 物理性能:玻璃瓶的抗压、抗冲击、耐热、耐寒等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
4. 化学性能:玻璃瓶应符合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不得释放有害物质。
5. 耐腐蚀性:玻璃瓶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易受酸碱等化学物质侵蚀。
三、生产工艺要求1. 原材料选择:生产玻璃瓶应选择优质玻璃原料,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2. 成型工艺:成型过程应符合标准,包括玻璃瓶的模具设计、玻璃熔化、成型、退火等环节。
3. 表面处理:玻璃瓶表面处理应符合卫生标准,可采用烤漆、喷涂、丝印等方式。
4. 包装和质检:玻璃瓶应进行包装,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进行质量检验。
四、使用和储存要求1. 使用说明:生产的玻璃瓶应附带使用说明书,用户应按照说明书使用。
2. 储存条件:玻璃瓶应在干燥、通风、避光的条件下储存,防止破损和污染。
3. 使用安全:用户应注意避免碰撞、摔落、高温等情况,避免玻璃瓶破裂或损坏。
玻璃瓶的执行标准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管理,用户应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和储存玻璃瓶,以免发生意外。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和应用玻璃瓶的执行标准有所帮助。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JGJ39-201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nursery and kindergarten buildings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201X—XX—XX 发布201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nursery and kindergarten buildingsJGJ39-2016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X年XX月XX日2019年月局部修订说明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9]8号文)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广泛征求意见,在确保婴幼儿安全、适用、健康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托儿所、幼儿园的现状,对《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进行了局部修订。
本次局部修订保持原章、节不变,重点对托儿所部分条文进行调整、补充、完善。
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补充托儿所规模和最多班数;2. 调整托儿所、幼儿园与其他建筑合建的规定,增加合建的建筑类型,规定二个班及以下时可与居住、养老、教育、办公建筑合建;3. 调整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设置的规定,改、扩建的托儿所、幼儿园设置室外活动场地确有困难时,应保证人均面积不小于3m2;4. 明确托儿所、幼儿园日照标准的房间范围,规定婴幼儿生活单元的活动室、寝室、睡眠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3h;5. 调整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设置楼层,规定托大班可布置在二层,并对布置在二层的班数和安全疏散做出规定;6. 增加新建幼儿园应配建一定规模的托儿所的规定;7. 完善托儿所生活用房功能分区的内容和使用面积标准;8. 细化托儿所各功能空间的配置要求;9. 完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通讯、网络系统。
玻璃杯的执行标准一、引言玻璃杯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广泛应用于家庭、餐饮、酒店等场所。
为了确保玻璃杯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
本文将围绕玻璃杯的执行标准展开讨论,包括标准的制定背景、内容要点以及对消费者的影响等方面。
二、标准的制定背景1.1 玻璃杯的重要性玻璃杯作为常见的饮用容器,直接接触食品和饮料,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确保玻璃杯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至关重要。
1.2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一个由各国标准化机构组成的国际性组织,致力于制定国际标准。
ISO制定的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包括玻璃杯的执行标准。
1.3 国家标准化机构各国都设立了国家标准化机构,负责制定和管理国家标准。
这些标准化机构通常与ISO保持密切联系,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三、玻璃杯执行标准的内容要点2.1 材料要求玻璃杯的执行标准首先关注材料的选择和质量要求。
标准通常规定了玻璃杯所使用的原材料的种类、质量要求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
例如,标准可能要求玻璃杯的原材料必须符合特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要求,以确保杯子的质量和安全性。
2.2 外观和尺寸要求玻璃杯的外观和尺寸对于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美观度至关重要。
执行标准通常规定了玻璃杯的外观要求,包括杯子的形状、透明度、表面光洁度等。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玻璃杯的尺寸要求,如容量、高度、口径等。
2.3 功能和性能要求玻璃杯的功能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
执行标准通常规定了玻璃杯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如耐热性、耐冷性、耐磨性、耐冲击性等。
此外,标准还可能要求玻璃杯具有防滑、防倾倒等特殊功能。
2.4 安全性要求玻璃杯的安全性是执行标准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标准通常规定了玻璃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要求,如抗爆性能、抗热性能、抗冷性能等。
此外,标准还可能要求玻璃杯在特殊情况下的安全性,如高温、低温、压力等。
四、玻璃杯执行标准对消费者的影响3.1 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玻璃杯的执行标准确保了消费者购买到质量和安全性符合要求的产品。
国家标准《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 13094—2017)第1号修改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GB 13094-2017自发布实施以来,在使用中发现一些与其他标准不协调的问题;同时,根据“10·28重庆公交坠江事故”,需要加强公共汽车的驾驶安全。
2、主要工作过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安排,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技术委员会于2018年12月10日在北京组织主要客车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了讨论,根据讨论结果组织起草了本修改单。
2019年12月,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技术委员会2019年年会期间,组织标委会部分委员对本修改单征求意见稿初稿进行讨论和修改。
2020年6月,起草组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提交客车分标委秘书处。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解决的主要问题1、修改单制定原则提高公共汽车驾驶安全,提高与其他标准协调性,提高标准合理性。
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论据1)第4.5.8.7条修改为“对于Ⅰ级和A级客车两侧侧窗,若洞口可内接一个大于或等于800mm×900mm的矩形时应设置为推拉式或外推式应急窗;若洞口面积大于或等于4×105mm2且可内接一个大于或等于500mm×700mm的矩形时应设置为击碎玻璃式应急窗;侧窗洞口尺寸应在车辆处于完工状态从侧窗立柱内侧测量”论据说明:两标准尺寸有差异,对企业设计、生产和管理部门检查带来困扰,因此建议将4.5.8.7条尺寸修改为与GB 7258-2017相同。
2)新增4.6.13.54.6.13.5 如设有驾驶区隔离设施,则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能防止乘客侵入驾驶区与驾驶员发生直接肢体接触或抢夺方向盘;将图18所示测量装置(其活动臂可以自由地绕其铰接轴线转动),放置在隔离设施外的每个位置,该活动臂无法碰到司机身体任何部位和方向盘即满足本要求;b) 不应影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操作和观察外视镜;c)除安装驾驶员门的客车外,应安装隔离门;隔离门应符合以下要求:——宽度不小于450mm;——不应影响乘客的应急撤离。
日用玻璃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加强日用玻璃行业管理,规范日用玻璃行业生产经营和投资行为,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引导日用玻璃行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本规范条件。
一、生产企业和新建、改扩建项目布局(一)新建生产企业和新建、改扩建项目选址必须符合本地区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土地利用整体规划要求和用地标准。
在下述区域内不得建设日用玻璃生产企业: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依法实行特殊保护的地区。
2.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
3.国家核准的耕地红线范围内的农田保护区。
(二)鼓励日用玻璃生产企业进入工业生产园区。
(三)严格限制新建玻璃保温瓶胆项目,重点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四)原则上控制东中部及产能较为集中且技术水平不高地区新建日用玻璃生产线项目。
建设项目重点是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以及发展轻量化玻璃瓶罐、高档玻璃器皿和特殊品种的玻璃制品。
二、生产工艺与装备企业应拥有与生产日用玻璃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执行质量保证体系规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五)燃料企业应优先使用清洁能源。
可选用优质煤制热煤气燃料,即用两段煤气发生炉气化含硫量小于0.5%、灰分含量小于10%的优质煤生产的热煤气,通过热煤气管道直接送至玻璃熔窑燃烧。
(六)原料及配合料制备系统1.硅质原料采用直接袋装进厂或粉料进厂并建有大型硅质原料均化库。
2.采用高精度电子称量系统(动态精度1/500)。
3.岗位粉尘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相应排放标准。
4.采用优质配合料混合设备和加水、加蒸气过程的自动检测与控制。
5.配合料制备系统应配置快速分析仪器(含在线水分测量、离线成分分析、均匀度测定等)和可追溯的记录系统。
6.玻璃器皿、玻璃仪器及高档白料玻璃瓶项目的配合料制备系统应采用无铁生产工艺技术。
玻璃器皿国家标准玻璃器皿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领域。
为了确保玻璃器皿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玻璃器皿的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对玻璃器皿国家标准进行介绍和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玻璃器皿。
首先,玻璃器皿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其材料、工艺、设计、使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在材料方面,国家标准规定了玻璃器皿所使用的原料应符合特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要求,以确保其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在工艺方面,国家标准对玻璃器皿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玻璃的成型、加工、装配等环节,以确保其制作工艺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在设计方面,国家标准对玻璃器皿的外观、结构、尺寸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确保其符合人体工程学和使用习惯,提高其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使用性能方面,国家标准对玻璃器皿的耐热性、耐冷性、耐冲击性、耐化学性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和评定,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其次,玻璃器皿的国家标准不仅对其生产过程进行了规范,还对其使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国家标准规定了玻璃器皿的使用环境、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发挥最佳的效果并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同时,国家标准还对玻璃器皿的维护、保养、清洁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确保其卫生安全。
最后,玻璃器皿的国家标准对其质量监督和检验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国家标准规定了对玻璃器皿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和判定。
同时,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对玻璃器皿的生产企业进行定期的质量监督检查,以确保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综上所述,玻璃器皿的国家标准是保障其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对于生产企业、使用者和监督部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才能保证玻璃器皿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玻璃器皿,并提高对国家标准的重视和遵守。
食品玻璃瓶国家标准
食品玻璃瓶是一种常见的包装容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等行业。
为了保
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我国对食品玻璃瓶的国家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食品玻璃瓶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
首先,食品玻璃瓶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原料、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包装和运
输等方面的要求。
在原料方面,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玻璃瓶所使用的玻璃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使用劣质玻璃或含有有害物质的玻璃。
在生产工艺方面,国家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质量要求。
此外,对于产品的外观质量、尺寸精度、机械性能等方面也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其次,食品玻璃瓶国家标准还对产品的包装和运输进行了规定。
在包装方面,
国家标准要求食品玻璃瓶必须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包装材料,并在包装上标明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便消费者使用和识别。
在运输方面,国家标准要求运输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食品玻璃瓶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食品玻璃瓶产品时,也应注意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食品玻璃瓶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应加强对国家标准的学习和了解,共同维护食品玻璃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推动食品玻璃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玻璃规范要求标准最新玻璃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具等领域的材料,其规范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根据最新的行业标准制定的玻璃规范要求:1. 材料要求- 玻璃材料应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如GB/T 11614-2009(平板玻璃)等。
- 玻璃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应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
2. 尺寸和公差- 玻璃的尺寸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场合确定,同时满足加工和安装的需要。
- 尺寸公差应严格控制,以保证玻璃的安装精度和外观质量。
3. 表面质量- 玻璃表面应无明显划痕、气泡、杂质等缺陷。
- 特殊用途的玻璃,如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应满足更高的表面质量标准。
4. 加工要求- 玻璃的切割、磨边、打孔等加工过程应符合技术规范,确保加工精度和安全性。
- 加工后的玻璃边缘应光滑、无毛刺,避免造成人身伤害。
5. 安全性能- 玻璃应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热性能,特别是用于公共场合的玻璃。
- 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安全玻璃应通过相应的安全测试。
6. 环保要求- 玻璃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 玻璃材料应易于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 标识和包装- 每片玻璃都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生产日期、批号、规格等信息。
- 包装应确保玻璃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损坏。
8. 检验和验收- 玻璃产品在出厂前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 用户在接收玻璃产品时,应进行必要的验收检查,确保产品无缺陷。
9. 维护和使用指导- 提供玻璃产品的维护和清洁指导,延长使用寿命。
- 提供正确的安装和使用指导,确保安全使用。
10. 法规和标准更新-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玻璃规范和标准可能会更新。
制造商和用户都应关注最新的法规和标准动态,确保产品的合规性。
通过遵循上述规范要求,可以确保玻璃产品的质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并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食品玻璃瓶的国家标准
食品玻璃瓶是一种常见的包装容器,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等行业。
为了保障食品玻璃瓶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标准规定。
食品玻璃瓶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材料、制造工艺、使用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食品玻璃瓶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主要包括玻璃的成分和物理性能。
玻璃瓶的原料应选用优质的玻璃,不得使用劣质、受污染或有其他缺陷的玻璃原料。
玻璃瓶的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一定的抗压、抗冲击和耐热性能,以确保玻璃瓶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易破裂或变形。
其次,食品玻璃瓶的制造工艺也受到严格的规范。
制造食品玻璃瓶的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玻璃瓶表面出现气泡、裂纹、砂眼等缺陷,确保玻璃瓶的表面光滑、无污染。
此外,玻璃瓶的尺寸、厚度、重量等也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以保证玻璃瓶的质量稳定可靠。
另外,国家对食品玻璃瓶的使用规范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食品玻璃瓶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卫生标准,保持清洁卫生。
在灌装食品或饮料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和异物混入,确保食品玻璃瓶内部的卫生安全。
此外,食品玻璃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应注意避免受到挤压、碰撞等外力影响,以保证其完好无损。
总的来说,食品玻璃瓶的国家标准对其材料、制造工艺、使用规范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旨在保障食品玻璃瓶的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才能生产出质量可靠、安全卫生的食品玻璃瓶,为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食品玻璃瓶时,也应注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玻璃杯考核标准相关规定(试行)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我们玻璃杯员工,对玻璃杯质量了解的更彻底。
制定了以下相关质量考核责任标准。
1.封口考核标准:1.1.双层杯(厚底、高口)报废率为2%,月底总结超过2%的按等价扣除。
1.2.大口按2%核算(当天超出2%的扣除产量)月底总结超出2%的每只扣0.50元。
1.3.飞丝、反边等按2%核算(当天超出2%的全部扣除产量)月底总结超出2%的每只扣0.50元.1.4.小口杯直接按报废处理。
1.5.其余在本岗位破损(除缩颈废,炸底)的将按报废处理。
1.6.厚底杯在本岗位炸底的封口员工承担30%。
破底的未发现做进去的算本岗位报。
1.7.不是本岗位破损的与擦杯的调换,当天未调换的将算本岗位报废。
1.8.单层杯报废率为2%(大口小口都按报废处理)月底总结超过2%的按等价扣除。
1.9.飞丝、反边2%核算(当天超出2%的全部扣除产量)月底总结超出2%的每只扣0.50元。
1.10.厚底杯在本岗位炸底的封口员工承担30%。
破底的未发现做进去的算本岗位报废。
2.烧底考核标准:2.1.烧底报废率为2%,月底总结超过2%的按等价扣除。
2.2.开火炸底或炸管的本岗位承担30%报废率。
2.3.烧好底的发现管料内发白或划伤檫部掉的都按报废处理。
2.4.管料内出现发白情况在2%-3%的由檫的自行处理,超出部分的由烧底人员自行处理(由烧底责任人承担费用)或每只按0.20元作为擦杯费用。
3.割管考核标准:3.1.割管报废率为1%,月底总结超过1%的按等价扣除.3.2.开火炸管的按报废核算。
4.压颈考核标准:4.1.压颈报废率为1.5%,月底总结超过1.5%的按等价扣除。
4.2.开火炸管的按报废核算。
5.擦杯考核标准:6.5.1. 擦杯考核标准:5.1.1.擦杯报废率为0.2%,月底总结超过0.2%的按等价扣除。
5.1.2.质量要求:内/外管干净透亮,无水渍,污渍。
5.1.3.本工序检验员必须检出前面所有工序遗留下来的一切不良品。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行业标准《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24.08.30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行业标准《建筑用玻璃与金
属
护栏(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3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23〕42号),我部组织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修订了行业标准《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见附件)。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电子邮箱:****************。
2.通信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坚朗路3号;邮政编码:523722。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30日。
附件: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修订征求意见稿)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24年8月30日。
玻璃杯执行标准玻璃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具,用途广泛,但是由于其易碎的特性,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玻璃杯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以规范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相关要求。
首先,玻璃杯的材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采用优质的玻璃原料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配比、熔炼温度、成型工艺等环节,以确保玻璃杯的均匀性和强度。
其次,玻璃杯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相关的机械性能和安全性能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玻璃杯的结构强度、抗冲击性能、耐热性能等指标,以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易破裂或变形。
同时,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玻璃杯的卫生安全性也是执行标准的重点内容之一。
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生产卫生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场所和设备的清洁卫生,防止污染。
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卫生监控和产品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卫生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玻璃杯的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也需要符合相关的执行标准要求。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级安全标准,保证产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产品受到挤压或碰撞,确保产品完好无损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最后,消费者在使用玻璃杯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使用和保养的注意事项。
比如,避免将玻璃杯暴露在极端温度下,避免从高处摔落等情况,以免造成玻璃杯破裂。
同时,在清洗和保养时,也需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划伤。
总的来说,玻璃杯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保障玻璃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生产企业、监管部门和消费者都应共同遵守和执行相关标准,共同维护玻璃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玻璃杯执行标准玻璃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容器,用途广泛,但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执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本文将就玻璃杯的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生产和使用单位参考。
首先,玻璃杯的原材料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玻璃杯的质量。
生产厂家在选择原材料时,应注意选择无色透明、无气泡、无夹杂物的玻璃坯料,确保玻璃杯的质地均匀、透光性好。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回收玻璃材料,以免影响玻璃杯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玻璃杯的生产工艺应符合标准要求。
生产厂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玻璃杯的外观光洁,无裂纹、气泡等缺陷,口沿平整,厚薄均匀。
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生产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确保玻璃杯的成型质量。
另外,玻璃杯的包装和运输也需要符合执行标准。
生产厂家在包装玻璃杯时,应选择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避免污染玻璃杯。
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震动和碰撞,避免玻璃杯破损。
此外,玻璃杯的使用和清洁也需要遵循相关标准。
用户在使用玻璃杯时,应注意避免剧烈温差,以免玻璃杯破裂。
在清洁玻璃杯时,应选择专用的洗涤剂,并注意轻柔清洗,避免使用硬物刮擦玻璃杯,以免划伤表面。
最后,玻璃杯的回收和处理也需要符合执行标准。
废弃的玻璃杯在回收时,应分类处理,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合。
在处理废弃玻璃杯时,应选择专业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玻璃杯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其执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生产厂家和使用单位都应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要求,确保玻璃杯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DB52/T XXXX《建筑门窗用贴膜中空玻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我国的民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怎样用最少的材料建造适宜人居的建筑,是建筑材料发展的方向。
中空玻璃因多种性能优越于普通双层玻璃,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中空玻璃是将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结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玻璃制品。
用普通玻璃通过贴膜形成中空玻璃,达到安全玻璃的性能要求,尤其是通过贴膜工艺将(3-4)mm厚普通玻璃代替6mm厚玻璃形成的贴膜中空玻璃,并达到原6mm厚中空玻璃的安全性能,成为新型的节能、节材建材产品。
该产品在原材料的使用上比6mm厚玻璃节约(30-50)%,在重量上要比6mm厚玻璃轻(30-50)%,无论是生产或使用在节能降耗﹑原材料的节约上都大有可为,在国家大力发展和推广低碳经济的今天,无疑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符合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广使用的意义重大。
该产品具有节材、节能、安全、经济、隔音、防不良辐射、防止光污染、有利建筑外观装饰等特点。
在保证建筑构造要求保温隔热的同时,又有较好的透光率和节能效果的基础上。
在生产工艺上无需对普通玻璃再钢化,工艺相对简单、设备能耗减少,在玻璃的制造及深加工源头也大量的节材节能。
在3mm或4mm 厚的平板玻璃片贴上抗拉强度高的PET建筑膜片,提高3mm厚或4mm厚玻璃的抗风压强度并使之达到建筑规范之要求,形成节能节材安全中空玻璃,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贴膜,以及改变膜片的透光率,遮阳系数,防辐射性能和建筑装饰色彩,进而调整玻璃深加工的生产工序,以达到节约能耗目的,在此基础上根据玻璃的受力特点,加工组合成:单中空玻璃或双中空玻璃,形成节材节能的,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并形成新的建筑玻璃门窗技术体系。
同时,也将形成一种新的玻璃深加工体系。
贴膜玻璃工艺,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只需建立循环清洁用水系统即可,环保可靠,废弃的膜片可由生产厂家回收集中处理。
附件3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系族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落实《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推行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系族化管理,鼓励和规范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系族申报工作,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申请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时,可依据本细则规定,按系族开展申报工作。
三轮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校车、专用作业车、新能源汽车、电动摩托车产品暂不开展系族管理。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道路机动车辆产品(以下简称“产品”)的系族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装备中心”)负责产品系族的组织申报、受理、技术审查等工作。
第四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采用系族申报时,应当按照《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及技术要求》(见附件)对申报产品进行系族划分,并在同一个系族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代表车型进行产品检验。
第五条系族中的所有产品均应当符合《管理办法》中相关技术要求;同一系族中的代表车型,其检验项目结果应当能覆盖系族中所有产品性能。
第六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可自主选择取得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系族的产品检验工作;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及技术要求》开展系族产品的检验检测工作,并出具《系族检验统计表》及相关检验报告。
第七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按系族申请产品准入时,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下列材料:(一)系族的基本情况、技术参数及系族划分说明;(二)车型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列入系族的技术说明;(三)代表车型主要技术参数及确定代表车型的技术说明;(四)代表车型的检验资料,包括《系族检验统计表》、代表车型样车情况说明、检验报告等;(五)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八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的系族申报工作应当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
第九条装备中心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的系族建立系族数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
《双层玻璃口杯》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工信厅科函[2014]628号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双层玻璃口杯》轻工行业标准在此次制定计划中,其项目编号为2014-1799T-AH,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计划完成时间为2017年,全国日用杂品标准化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是标准的技术归口单位,负责标准的组织起草编制工作。
2、主要工作过程2014年10月,项目下达后我中心在全国口杯行业内发起标准制定工作邀请函,征集标准起草小组成员,组成标准工作组。
同时我中心与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还收集了国内相关标准及多家企业的技术资料,在参考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共同起草了标准基本框架。
2015年1月,《双层玻璃口杯》轻工行业标准首次制定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会议由全国日用杂品标准化中心主办,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和安徽省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共有19家单位33位代表参会。
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在由全国日用杂品标准化中心与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搭建的标准框架基础上对标准文本进行了逐条讨论,对标准草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并确定了“耐热冲击温度”、“容量”及“外表面温度(不同环境温度下)”等验证试验项目。
会上要求各参会企业将验证样品寄至我中心,我中心组织相关检测人员进行标准验证工作。
根据会议意见和验证试验结果对标准草案进行了整理修改,为二次会议召开打下了基础。
2015年11月,《双层玻璃口杯》行业标准第二次制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日用杂品标准化中心主办,共有17家单位24名代表参会,会议上我中心将第一次会后的验证情况向起草小组成员进行了介绍,代表们根据验证结果对标准文本进行了认真充分的讨论,一致同意在外观要求中增加“气线”指标,确定了“耐热冲击温度”、“容量”及“外表面温度”等指标,删除了“98℃耐热水性能”、“内应力(双折射光程差)”、“在20℃~300℃范围内玻璃线热膨胀系数”要求,明确了标准中卫生指标是针对“与食品接触部位”材质所做的要求,同时对标准文本进行了其他编辑性修改,为下阶段征求意见做好准备。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标准编制原则1)原则性:严格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标准编写。
2)适应性:根据双层玻璃口杯市场的需求,制定的标准充分反映了当前国内各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满足大多数用户的使用要求,便于生产,宜于应用。
3)先进性:目前没有相关国外标准,国内也没有针对双层玻璃口杯产品特点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的标准弥补了这一空白。
4)协调性:制定的双层玻璃口杯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协调一致。
2、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1)范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玻璃杯所用的材料主要有钠钙硅玻璃和高硼硅玻璃两大类,由于高硼硅玻璃具有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的优良特点,因此,双层玻璃口杯的杯身是用高硼硅玻璃制成,其杯盖和密封圈主要是由金属、塑料和橡胶制成。
根据其所用的材料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以高硼硅玻璃为主要材料生产的双层玻璃口杯。
2)产品分类按双层玻璃口杯是否有盖,杯体上是否有手柄,即按杯体结构不同划分是可以广泛涵盖双层玻璃口杯产品的一种分类方式,因此,按杯体结构分为有盖型和无盖型、有手柄和无手柄双层玻璃口杯。
另外按杯盖是否具有密封性能可分为密封双层玻璃口杯和不密封双层玻璃口杯,这也是双层玻璃口杯产品的一种分类方式。
3)要求A、外观外观要求主要从双层玻璃口杯产品外表面、玻璃材质本身、产品内表面、杯盖以及产品印刷图案等方面进行规定。
标准要求“产品外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无毛刺、裂纹或缺口。
”、“产品中的气泡、气线、裂纹及杂粒应符合表1规定”及“产品内表面应平滑均匀,不应有裂纹、划痕、拉伤、坑点和变形。
”这些要求不仅是为了保证产品的完整性、美观性,也是为了防止产品有气泡(线)、裂纹、划痕及毛刺等缺陷,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避免给消费者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对杯盖的外观要求是为了保证产品美观。
标准规定产品上“印刷字迹清晰,图案字体完整。
”是为了便于消费者识别。
双层玻璃口杯在生产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内外层间密封不严,可能会造成产品两层间有水气的现象,这样玻璃杯看着就不那么透亮,影响产品的美观性,因此标准中规定“杯体内外层顺直,间距一致,内外层间不得有明显水气。
”B、异味产品有异味,会给消费者使用造成不良影响,也可能给杯中盛放的内容物造成污染,因此标准中规定“产品不应有明显异味,经试验后应无异味。
”C、理化指标玻璃的耐热冲击温度值越小,表明玻璃可以承受的温差就越小,相对来说使用就越不安全,玻璃容易破裂。
冬天在我国寒冷地区,环境温度会达到-20℃,消费者使用双层玻璃口杯盛装100℃热水,此时玻璃杯的要承受的耐热冲击温度差就是120℃,若玻璃杯的此项指标不合格,就可能造成玻璃杯破裂,热水烫伤消费者的现象。
因此标准规定“耐热冲击温度差应不小于150℃”。
标准规定内表面耐水性能,主要是保证双层玻璃口杯产品的化学稳定性。
通过测定玻璃耐水侵蚀的性能强弱,可以反映出双层玻璃口杯所用玻璃材料耐化学性能的稳定程度,防止玻璃口杯化学性质不稳定,给盛装的水带来污染,标准规定“内表面耐水性能应不低于HCⅡ级”。
双层玻璃口杯的理化指标要求包括耐热冲击温度差和内表面耐水性能两项。
目前现行的《双层口杯》行业标准中没有这两方面的要求,QB/T 4162-2011《玻璃杯》标准是适用于钠钙硅玻璃材料的口杯,其中规定玻璃杯在承受不小于50℃温差时应不破裂,所用玻璃材料的颗粒耐水性应满足GB/T 6582中的HGB3级。
《双层玻璃口杯》标准是适用于高硼硅玻璃材料的,所以标准按照高硼硅玻璃材料的特性对这两方面做了规定。
D、卫生指标双层玻璃口杯是人们日常饮水所用的容器,与食品(水)接触部位如内层杯体或杯盖内层所用的原材料卫生性能若不符合有关国家安全性标准要求,就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标准不仅对杯体所用玻璃材料中有害元素(铅、镉、砷及锑)的溶出量做了规定,也对杯口装饰层中铅、镉元素的溶出量也做了要求。
双层玻璃口杯杯盖所用的原材料多种多样,目前市场上有聚碳酸酯、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橡胶制品及不锈钢材料等,不同材料的卫生指标要求也不同,为了方便检测部门选择使用正确的检测标准,标准要求杯体和杯盖中与食品接触部位的主要材质应明示,同时其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应的强制性标准要求。
这些规定是国家对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强制性要求,使用合格的食品包装材料生产的产品才可以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E、性能指标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容量、稳定性、外表面温度、密封性能、橡胶件耐热水、盖与杯的配合及手柄或提带(提环)七项内容。
容量、稳定性及盖与杯的配合是双层玻璃口杯基础性能指标。
标准中要求“容量应明示,其允许偏差为±7%”。
容量应明示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产品。
规定产品偏差,可防止产品与明示值偏差过大,对消费者使用造成不便。
玻璃是易碎材质,为了防止使用中产品破损,给消费者带来伤害,标准对产品稳定性做了规定,即“空的和装满水的产品分别放置在一块与水平面成 10°倾角的平板上测试时,产品不应倾倒。
”对于有盖的双层玻璃口杯,其杯盖与杯体应匹配,因此标准规定盖与杯的配合“应开合自如、顺畅;螺纹旋合连接的不应有卡滞、滑牙现象。
”由于双层玻璃口杯内外层间未抽取真空,它的保温、隔热效果不如不锈钢真空杯。
如果双层玻璃口杯的外表面温度过高,当消费者长时间抓握盛有热水的口杯时,则可能会造成烫伤,因此标准对密封双层玻璃口杯规定“产品外表面中间部位温度应不大于52℃”。
因为无杯盖双层玻璃口杯和不密封双层玻璃口杯试验时,环境因素对试验有较大影响,易造成测量结果误差偏大,故此类产品不作外表面温度要求。
双层玻璃口杯有密封的,也有不密封的,若消费者误认为产品有密封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杯中液体漏出污染背包或热水烫伤等现象发生,因此,为了便于消费者挑选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对于不密封的产品应明示,密封产品经标准规定的试验后不应有热水渗漏。
橡胶件是装在口杯杯盖中起密封作用的,在热水或水蒸汽的长时间作用下,劣质的橡胶可能会出现热裂解或热交联的老化现象,使得橡胶件发黏、有异味或起不到密封作用。
因此标准要求橡胶件经4小时煮沸试验后,不仅密封性能没问题,还不应发黏、有异味,外观应无明显变化。
双层玻璃口杯的手柄或提带(提环)是为了方便消费者携带使用的,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手柄或提带(提环)脱落,杯中的热水洒落或玻璃破损给消费者造成损伤。
因此标准规定“手柄或提带(提环)安装应牢固可靠,经负重试验后应无异常”。
同时标准规定“提带(提环)色牢度应不低于GB/T 251-2008规定的三级”,也是为了防止提带(提环)掉色,造成消费者手部浸染,给消费者使用带来烦恼。
3、解决的主要问题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水工具,双层玻璃口杯的产品质量直接关乎消费者的使用安全,由于目前玻璃杯生产企业众多,所用玻璃材料不一,产品质量不稳定,降低了玻璃杯的声誉,同时,有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投机取巧,以次充好,简化工序等等,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促进双层玻璃口杯产品稳定发展,急需制定标准,以便规范产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
本标准的制定将填补该行业的空白,规范双层玻璃口杯的各项技术指标,保护消费者利益。
与此同时该标准也将发挥扶优限劣的作用,规范行业市场,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增强其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主要验证试验情况收集了各种双层玻璃口杯作为验证对象,对多项技术指标进行了验证测试。
详细验证情况如下:1、容量共验证了35种样品190个样本,验证数据见表1。
表1经验证,容量偏差在±5%之内的有138个样本,合格率为72.63%。
容量偏差在±7%之内的有160个样本,合格率为84.21%。
考虑到生产过程中影响容量的因素较多,故标准规定“容量允许偏差为±7%”。
2、外表面温度在不同室内温度环境下,对产品的外表面中间部位温度进行了验证试验。
结果见表2。
表2注:9#样品因为在25℃环境下测试值均在32℃以下,产品隔热性能优良,所以没必要继续测试23℃及21℃环境下的外表面温度。
从表2测试结果可见,环境温度对产品外表面中间部位温度的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即25℃的测试结果比23℃的最多高1.1℃,21℃的测试结果比23℃的最多低1.2℃。
在25℃环境下共进行了36种样品192个样本的试验,其中不大于53℃的样本有176个,合格率为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