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北地区红薯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红薯不同品种对比试验摘要通过对红薯3个不同品种金山25、金山57、赣64-283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薯新品种金山25产量最高为37.88t/hm2,比金山57的35.33t/hm2增产2 550kg/hm2,增产率为7.2%;比赣64-283的26.70t/hm2增产11.18t/hm2,增产率为41.1%。
金山25净收入最高3.40万元/hm2,比金山57的3.14万元/hm2、赣64-283的2.28万元/hm2分别增加2 550元/hm2、1.12万元/hm2。
关键词红薯;不同品种;增产率;净收入;对比红薯是旋花科一年生植物,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V A、VB、VC、V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本文对红薯3个不同品种金山25、金山57、赣64-283做对比试验,以探讨红薯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从而筛选出适合我市栽培的最佳红薯品种。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条件选择田间平整,肥力均匀一致,排灌条件好,恶性杂草少的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田心村一农户的蔬菜地块。
经取土化验,该蔬菜地块pH值为5.5,有机质21.3g/kg,碱解氮238 mg/kg,有效磷15.0mg/kg,速效钾220mg/kg。
1.2供试品种金山25、金山57、赣64-283。
1.3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即3个品种为金山25、金山57、赣64-283,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66.67m2,共9个小区,均施同一肥料并采用相同的田间管理措施。
1.4田间管理2007年5月10日按试验设计方法分小区进行播种。
采用垄上栽植,密度约5.4万株/hm2,移栽后5~7d查缺补苗,保证齐苗、全苗。
底肥施厩肥9 000kg/hm2,尿素37.5kg/hm2,磷肥150kg/hm2,氯化钾75kg/hm2,条施。
栽后10d施提苗肥,施尿素37.5kg/hm2,对水穴施。
陕西渭北旱塬红薯品种品比试验研究
李周虎;刘利利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
【年(卷),期】2012(053)009
【摘要】在宝鸡市金台区进行红薯品种品比试验,梅营1号产量、效益表现最好,建议在中等偏下的土壤肥力农田推广种植;秦紫薯1号、泰中7号产量及效益也比较好,比较适合宝鸡大部地区推广种植,建议在中等以上肥力农田推广种植;商薯19、济薯18、红心431增产效果也较好,建议在肥力条件较好的农田推广种植,追求早上市、深加工的薯种宜选红心431。
【总页数】3页(P16-17,39)
【作者】李周虎;刘利利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陕西宝鸡721004;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陕西宝鸡72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1
【相关文献】
1.渭北旱塬地区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研究 [J], 张旭
2.设施蔬菜新品种品比试验研究试验研究 [J], 李海燕;杨鸿伟;魏云鹏;刘锦丰;曹玉霞
3.陕西神木马铃薯品比试验研究初报 [J], 龚清世
4.七个油桃品种在陕西渭北旱塬的引种表现 [J], 徐世彦
5.陕西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品种退化的原因与防控途径 [J], 张超;刘玉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种植不同品种的红薯比较试验一、试验的目的意义: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营养价值方面有了更深的需求。
红薯在这方面,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更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
也是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蔬菜品种布局不断更新,优良品种更新周期日益加快,部分农民由于盲目引种或因品种选择不当,在生产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时有发生。
鉴于此因,我们推广“广薯95-145”品种的红薯,在其产量、色泽、口感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为了给予广大群众对本品种更加了解,我们以试验培育主栽“广薯95-145”作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为其更进一步的提高红薯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依据。
二、实验的基本情况:试验将于2011年3月—2011年8月在广西南宁市八桂田园进行。
试验地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田块排灌方便,前茬为水稻,收获后翻耕晒田。
三、试验方案:供试品种为:①苏署8号(江苏省南京市农科选育)、②鄂薯2号(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③烟薯27(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④当地普通品种,试验以“广薯95-145”作为对照(CK)。
四、试验设计:试验共设计3次重复,每个重复设5个小区,每个品种占1个小区,小区长6m,宽2m,面积12㎡;3次重复共占地518㎡。
以随机排列组区。
五、主要栽培管理:试验于2011年3月中旬移栽,以小垄种植方式。
垄距66厘米至86厘米,垄高20厘米至26厘米,每垄栽种一行。
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采取常规技术方法。
试验中除了品种不同外,其它管理均按统一标准进行。
六、观察记载项目:在植株生育期间对各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长势、商品性状、经济性状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其生育期间注意气候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其时间或长短,在收获季节,以小区为单位累计各品种小区产量。
七、试验进度安排及经费概算:试验于2011年3月开始至2011年8月结束。
共需试验经费3000.00元,其中工人工资:800.00元,肥料、药剂开支:1500.00元,农用器材:500.00元,机耕、水电及地租200.00元。
商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引进“秦薯4号”红薯示范的总结报告红薯是商州区传统种植作物,它具有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
近年来我区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
为了促进我区红薯生产,今年我站在省市站的领导下,引进了秦薯4号红薯品种,现将示范报告如下:一、示范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秦薯4号和徐薯18号,以徐薯18号为对照。
秦薯4号示范面积为10亩,对照徐薯18号1亩,3月22日下种育亩、4月28日移插、10月28日收获,最后统计、鉴定产量和食味品质评价。
二、示范地概况与田间管理示范设在沙河子镇石门沟村4、5组坡塬地,沙壤土,肥力中等,无灌溉条件,前茬作物为玉米,插前结合整地,亩窝施农家肥2000公斤,二铵20公斤做基肥。
由于干旱,插苗期比正常年份推迟。
4月28日采用改良平插方式起垄栽培,红薯行距60cm,株距40cm,亩栽植2779窝,5月26日第一次除草中耕,7月20日第二次拨草,并拉蔓。
10月28日收获。
三、示范记载与结果分析(一)示范记载见表(一)表(一)红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统计表(二)结果分析1、产量分析从示范看秦薯4号平均亩产鲜薯3571公斤,比对照徐薯18号亩平均增产431公斤,增幅为13.7%。
2、薯块形状及熟食品质鉴定从示范看,徐薯18号为球型,秦薯4号为园筒型,比较符合市场调运需求,参试品种经群众感官鉴定(20人)结果表明,秦薯4号熟食口感细腻、味甜,其食味优于徐薯18号。
3、大薯率,不完善薯块重量比率等商品性比较从示范看徐薯18号的大薯率虽然比秦薯4号高12.9%,但其不完善薯率高达41.8%比秦薯4号超出30.5%,综合鉴定秦薯4号的商品率为68%,比徐薯18号高出20.1%。
4、晒干率示范采用烘干法计算晒干率,从结果看秦薯4号的晒干率为29.5%,比徐薯18号高出1%。
5、薯与蔓的比例从示范结果看秦薯4号的茎:蔓比为2.92,而徐薯18号只有0.97.(三)结论秦薯4号形状为园筒形,平均单株产鲜薯1.285kg,平均亩产鲜薯3571kg,形状和熟食品质较好,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本次示范区域少,面积较小,代表性不强,仍需继续大范围、大面积示范。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为优化红薯品种结构,进一步提高红薯产业效益,2020年引进34个红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旨在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河南省嵩县种植推广的优质、高产红薯品种。
试验结果表明,龙薯9号、商薯19、Lx12-158-117、徐薯22、商薯12、冀(x)77-9等品种亩产都在2000kg以上,品种评价高,适宜在当地进一步推广应用。
一、试验目的红薯高产、耐旱、耐瘠,是河南省嵩县种植面积较大的粮食经济作物之一,由于更新换代慢,混杂退化严重,单一品种连续多年种植,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已成为制约全县红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优化红薯品种结构,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依据,2020年度嵩县引进红薯新品种34个,进行了红薯新品种产量比较试验。
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设在河南省嵩县闫庄镇试验田内,该试验田属粘质壤土,中等肥力,土壤化验有机质含量14.5g/kg,有效磷5.1mg/ kg,速效钾140.1mg/kg,地势平坦,地力均匀。
2、试验材料该试验参试品种共34个,分别为:洛薯8、徐食5、漯食12、济薯25、广薯87、宁系117、百郑2号、华北553、龙薯9号、百郑7号、洛薯12、云南黄、洛薯11、徐薯22、洛薯10号、百郑1号、百郑8号、郑红29、商薯12、济黑薯1号、商薯19、洛薯13、Lx12-39-16、Lx12-11-24、Lx314-6-26、Lx12-33-20、Lx12-31-59、Lx12-31-89、Ls14-29-9、Lx12-31-64、Ls14-17-13、冀(x)77-9、Lx12-158-117、Lx12-158-115。
3、试验设计试验田前茬作物为玉米,土质为红壤土,肥力中等,均匀,耕地时亩施45%复合肥(N-P2O5-K2O,15-15-15)25kg做基肥,小区面积66.7m2(长20.8m,宽3.2m),亩用3%辛硫磷颗粒8kg防治地下虫。
关中东部甘薯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作者:杨世选张倩香赵婷峰辛梅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22年第05期摘要引进12个甘薯新品种在陕西关中东部进行比较试验,对其丰产性、食味性等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济薯29号鲜薯产量最高,为3 869.33 kg/亩,比对照增产4.15%,食味评分79.57分;济农1039食味评分最高,为83分,虽然较对照减产10.55%,但差异不显著,建议引进济薯29号和济农1039甘薯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关键词甘薯;产量;食味性;新品种;示范推广甘薯又名红薯、红苕等,旋花科甘薯属,短日照喜光作物,根系发达,较耐旱,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
甘薯不仅产量高,每亩可生产3 000~3 500 kg,而且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可补脾胃、养心神、益气力、通乳汁、除宿瘀脏毒等,被誉为“抗癌之王”,是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
上世纪60—70年代,陕西渭北地区粮食生产水平低,政府号召大面积栽种甘薯,大幅度提高了粮食单产,既解决了当时群众“饿肚子”的难题,又新创了拔丝红苕、红苕甜饭、红苕蒸碗等美味佳肴,以及红苕、红苕削削、红苕窝窝等特色小吃,烤红薯更是广大市民喜爱的方便热销食品,加工的红薯粉条已经成为畅销全国的名牌产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甘薯的保健作用越来越重视,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生产上迫切需要优质、高产、广适的甘薯新品种。
通過引进12个甘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丰产性、食味性等性状进行综合比较,筛选适合关中东部生产、推广的甘薯新品种,为满足市场需要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参试品种共12个,分别是济薯25号、川紫薯6号、济农1039、商紫薯3号、秦紫薯2号、商薯17、济农52、黄金玉1号、商薯19、商紫薯2号、秦薯5号、济薯29号,均由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其中秦薯5号为对照品种。
几个不同马铃薯品种在延安北部的试验研究任晓虹;刘英;王斌【摘要】[目的]研究陇薯7号、黑美人、陇薯13、紫花白、春薯9号等5个品种在延安北部的安塞县的产量和生物性状表现,以为当地生产上提供更为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品种.[方法]在安塞县不同三个点进行了试验研究,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对整个试验研究过程进行观察记载,对试验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以便确定这几个不同品种中究竟哪个品种在安塞更适合种植.[结果]陇薯13、春薯9号、陇薯7号都较对照紫花白(CK)有较大增产幅度,均可以在安塞种植和推广,其增产幅度高低顺序为陇薯13>春薯9号>陇薯7号>紫花白.[结论]陇薯13、春薯9号、陇薯7号等三个品种更优于紫花白(CK),可以在当地种植.【期刊名称】《陕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62)007【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不同马铃薯品种;陕北北部;试验研究【作者】任晓虹;刘英;王斌【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安塞717400;黄龙县农技推广站,陕西黄龙715700;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马铃薯是一喜砂土种植的薯类作物,近年来,在陕北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特别是马铃薯的深加工方面收益更为显著。
随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延安的实施,延安市政府根据全市13个县区各地的地域特点和现有农业资源,经过仔细研究,科学规划,在全市将苹果业、棚栽业和草畜业作为延安的三大产业,为当地“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产业引领作用。
从而使农民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等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
在此之余,还将马铃薯作为主要作物进行试验和生产,为当地农业的马铃薯深加工提供足够的原料和人们的的鲜食蔬菜。
特别是这几年来,随着马铃薯的生产和深加工业的不断壮大,延安北部的安塞、志丹、吴起、子长等县在马铃薯生产、加工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安塞、志丹、吴起、子长等县均为典型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以山川俱有、梁峁突显为特点,土壤类型为典型的黄绵土,土壤质地为轻砂壤质, pH值均在7.0~8.3之间的偏性土壤,土壤养分相对而言还是较低的,大田的土地生产力较低,土壤风蚀、水蚀和重力蚀相对当地南部显得较为严重。
科学试验Ke xu e s h iya n关于陕北地区红薯品种对比试验总结周奋龙1高锦旭2红薯是延安市中东部县区的重要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4.5万亩以上,是优化延安市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的重要作物品种,对增加当地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经济收入至关重要。
近年来,红薯种植尤其是在延安市的宝塔区、延长县发展非常快,加上独特的沙性土地成为该地种植的天然优势。
延长县罗子山镇的火焰山红薯近几年提高了品牌意识,注册了商标,红薯省外销路良好。
但是随着延安市红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品种更新换代慢、品质退化、产量较往年有所降低,限制了红薯生产效益的提高,该问题不容忽视。
为了优化延安市红薯品种,试验筛选出适宜延安市生产的高产、优质红薯新品种,为生产鲜食红薯品种选择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当地自选确定了红薯品种比较试验,与延长县火焰山红薯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从省内外引进红薯新品种10个,加上在当地以往栽培较多的2个老品种,对12个红薯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性状及综合表现进行了试验比较,初步掌握了一些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筛选出了几个适宜在延安市种植、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红薯品种。
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红薯品种共12个,分别是:秦黑薯、徐薯18、秦紫薯、秦薯5号、秦薯9号、苏薯16、烟薯25、普薯32、榆引(绥德)、济薯26、苏薯、胜利100。
以秦薯5号(当地红薯主栽品种之一)作对照。
1.2试验设计试验示范田设在延长县罗子山镇良俭行政村下鲁村,土壤为红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试验田前茬作物为高粱。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共36个小区,小区长5m,宽2.4m,面积12m2。
每小区种植3垄,单行插植,垄宽0.8m,株距0.25m,每行20株,每小区种植60株/667m2,定植3335株,四周设置保护行。
试验于3月11日统一在日光温室内做畦采用薯块同时育苗,每个品种育种薯10kg;于5月10日割苗扦插定植,10月12日收获,逐一小区考种。
红薯新品种夏插试验小结作者:闫美瑛朱心国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07期[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当阳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窖藏鲜食红薯和淀粉加工红薯新品种,开展了6个红薯新品种夏插试验。
淀粉型商薯19产量最高,单产达到48825kg/hm2;鲜食型三峡红心王是地方品种,口感好,适应性广,产量较高,单产47074.5 kg/hm2,耐贮藏;鲜食型普薯32品质可与三峡红心王媲美,单产45325.1 kg/hm2;心香单产28699.5 kg/hm2,适宜电商网销;济紫薯1号单产21349.5 kg/hm2,适宜订单发展。
[关键词]红薯新品种;夏插;试验小结[中图分类号]S531.02 [文献标识码]A红薯不但在缺粮时期有用武之地,在生活富裕的时代,更是平衡膳食结构、促进人们健康长寿的营养食物。
不知从何时起,昔日并不起眼的红薯已经悄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抢手食品。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近年来当阳市红薯产业发展较快,势头良好,尤其是窖藏鲜食红薯和淀粉加工红薯在种植结构中抢占先机,为农田增效、农民增收和企业赢利实现了三者统一。
为了筛选出适宜当阳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窖藏鲜食红薯和淀粉加工红薯新品种,2018年在当阳市金小艳薯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紧密配合下,开展了6个红薯新品种夏插试验,其目的是观察和了解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本地实际开展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薯农选择新品种及其高产栽培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参试品种及选育或供种单位参试品种以选用生产中具有一定代表面积和有发展苗头的红薯品种,按其用途分有淀粉加工红薯、窖藏鲜食红薯和特用红薯(含紫薯、菜薯和电商网购)等,参试品种共6个,红薯参试品种及选育或供种单位见表1。
1.2 试验地点试验地海拔124m,北纬30°43′5″,东经111°48′6″。
地址位于当阳市玉阳办事处坳口村四组,户主金祖国。
甘薯又称红薯、番薯、山芋、地瓜、金薯等,旋花科薯蓣属,是一种具蔓生习性的草本植物[1],喜温耐旱,适应性广泛[2],在我国各地均有栽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3]。
甘薯在食品、化工、能源等行业都有广泛的用途,不仅可以生产淀粉、果脯,加工成饲料,还可以作为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4,5]。
汉中市是陕南薯类的主产区,洋县槐树关的甘薯更是在全国享有盛名,汉中甘薯种植面积1.33万hm 2,主栽品种有秦薯4号、秦薯6号、农大6-2、秦薯5号、秦薯648、河南毛苕、福7-6等[6]。
为了解本地与外引甘薯品种的生长特性,丰富本地甘薯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适应市场需求,对15个甘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本地栽植推广的甘薯新品种。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参试品种本地种(Zb-f、Zb-z、Nzb-1、Nzb-2、Nzb-3、Yn)、烟薯-1、烟薯25、苏16、桂10号、普薯32、贵薯和秦薯5号均由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室提供,其中以在汉中种植多年的秦薯5号为对照品种(CK);参试品种秦薯7号和秦薯9号由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
1.2试验方法试验于2019年3~11月在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开展,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种植前每667m 2按有机肥120kg、硫酸钾型复合肥50kg 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
3月下旬选取完整、无病虫害的甘薯块根于试验地温室中育苗,6月1日开始将薯苗修剪为茎秆长25cm 左右且留2~3片叶作为扦插苗,扦插于试验地中,10月26日至11月4日收获薯块。
试验采取高畦栽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参试品种每小区栽植4畦,株距0.25m,行距0.75m,小区面积9m 2,3次重复。
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同。
1.3测定项目与方法在甘薯蔓薯同长初期,即扦插后60d 左右,采15个甘薯品种在汉中地区的比较试验荆丹,张耀玲,刘勇,孙瑞泽,张星,陈永刚,魏芳勤(陕西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723000)摘要:为筛选适宜汉中栽培推广的甘薯新品种,以秦薯5号为对照品种,调查了15个甘薯品种的植物学、产量性状和薯块特性。
关于陕北地区红薯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作者:周奋龙高锦旭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10期
红薯是延安市中东部县区的重要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4.5万亩以上,是优化延安市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的重要作物品种,对增加当地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经济收入至关重要。
近年来,红薯种植尤其是在延安市的宝塔区、延长县发展非常快,加上独特的沙性土地成为该地种植的天然优势。
延长县罗子山镇的火焰山红薯近几年提高了品牌意识,注册了商标,红薯省外销路良好。
但是随着延安市红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品种更新换代慢、品质退化、产量较往年有所降低,限制了红薯生产效益的提高,该问题不容忽视。
为了优化延安市红薯品种,试验筛选出适宜延安市生产的高产、优质红薯新品种,为生产鲜食红薯品种选择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当地自选确定了红薯品种比较试验,与延长县火焰山红薯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从省内外引进红薯新品种10个,加上在当地以往栽培较多的2个老品种,对12个红薯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性状及综合表现进行了试验比较,初步掌握了一些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筛选出了几个适宜在延安市种植、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红薯品种。
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
参试红薯品种共12个,分别是:秦黑薯、徐薯18、秦紫薯、秦薯5号、秦薯9号、苏薯16、烟薯25、普薯32、榆引(绥德)、济薯26、苏薯、胜利100。
以秦薯5号(当地红薯主栽品种之一)作对照。
1.2试验设计
试验示范田设在延长县罗子山镇良俭行政村下鲁村,土壤为红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试验田前茬作物为高粱。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共36个小区,小区长5m,宽2.4m,面积12m2。
每小区种植3垄,单行插植,垄宽0.8m,株距0.25m,每行20株,每小区种植60株/667m2,定植3335株,四周设置保护行。
试验于3月11日统一在日光温室内做畦采用薯块同时育苗,每个品种育种薯10kg;于5月10日割苗扦插定植,10月12日收获,逐一小区考种。
试验作垄时,每667m2施基肥草木灰80kg,统一机械起垄,人工断垄分区(重复)。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结果分析
在12个参试红薯品种中,烟薯25鲜薯产量最高为3468.4kg/667m2,比对照秦薯5号增产126.09%,位居第一,丰产性与增产性极为显著;普薯32和徐薯18产量为2901.5kg/667m2、2401.2kg/667m2,比对照增产89.13%、56.5%,位居第二和第三,增产显著,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其余品种济薯26、苏薯、秦黑薯、苏薯16均比对照表现增产,增产幅度25.4%至35.3%;胜利100比对照均表现减产8.7%,减产不显著;秦紫薯、秦薯9号、榆引比对照均表现减产13.59%至20.7%,减产均达显著。
2.2红薯经济性状比较
在此试验中,参试红薯平均株结薯1.9至5.8个,株结薯以普薯32最多,平均株结薯5.8个,较对照增加2.354个;其次是苏薯和徐薯18,单株结薯分别是3.85个和3.65个,较对照增加0.4个和0.2个;秦黑薯、秦紫薯、秦薯9号、烟薯25、榆引、济薯26、胜利100株结薯均较对照减少,以胜利100最少,平均株结薯1.9个,较对照减少1.55个;参试品种中均无空薯株。
平均单株薯块重0.37至1.04kg,平均单薯重0.13kg至0.31kg,从结薯大小数量看出,平均单株结大薯以普薯32和烟薯25最高,其他品种结小薯率均比對照小。
2.3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2.3.1参试品种以胜利100和烟薯25最粗,茎粗平均为1.21cm、1.19cm,较对照增加
0.37cm、0.35cm;秦黑薯、秦紫薯、徐薯18、苏薯16、榆引茎粗均较对照降低,以秦紫薯最低,仅达到0.71cm。
2.3.2藤蔓长度以秦黑薯最长,平均为1.36m,较对照增加0.89m,其次是烟薯25和榆引,长度分别是1.16m和1.05m,较对照增加0.69m和0.58m,长度最短的是对照秦薯5号,平均长0.47m。
2.3.3平均分枝数为2.67至7条,分枝数以普薯32最多,平均株分枝7条,较对照增加
3.67条,其次是烟薯25和秦黑薯,均是6.33条,较对照增加3条,分枝数最少的是苏薯16和秦紫薯,平均株分枝2.67条和3条,较对照减少0.66条和0.33条。
3结论
综合比试验结果,烟薯25综合性状表现最佳,茎基粗壮,藤蔓长,茎干分枝性强,叶片较大,单株结薯数量适中,大、中薯率较高,丰产性非常好,且鲜薯块干物率、淀粉率低,含水量大,甜度高,粗纤维少,黏度适中,口感好,品质优,非常适合鲜食,建议作为鲜薯生产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种植;普薯32丰产性居第二,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分枝性强,茎粗、藤蔓长、叶片中等,单株结薯数量较多,大、中薯率较低,小薯率高,鲜薯块干物率、淀粉率较低,粗纤维少,甜度高,适口性、鲜薯块干物率、淀粉率较低,含水量10大,甜度高,粗纤维少,黏度适中,口感较好,作为搭配品种可适当推广种植;胜利100作为当地老品种丰产性一般,藤蔓长中等,单株结薯数量较少,但茎基粗壮,分枝性较强,叶片大,大、中薯率高,
表现最突出的是鲜薯块干物率、淀粉率中等,甜度高,粗纤维少,黏度适中,口感好,品质优,非常适合鲜食,可作为当地特色品种适度种植;苏薯、秦紫薯丰产性较低,经济性状、农艺性状中等,表现突出的是鲜薯块干物率、淀粉率高,适合作为薯条、薯干加工生产品种因地制宜适度种植。
烟薯25、普薯32、胜利100、榆引、苏薯、秦紫薯、徐薯18、秦薯9号丰产性、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的稳定性和增产潜力,可进一步在延安市试验、示范;秦黑薯、秦薯5号、苏薯16、济薯26这四个品种从丰产性、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等方面综合比较,在延安市利用价值不大,不宜再试种和推广种植。
(作者单位:1.717400;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种子管理站;2.717400;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