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艺

207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_secret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 施工工艺标准 目次 1 适用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术语 (1) 4 材料要求 (1) 5 施工准备 (1) 6 操作工艺 (2) 7 质量控制 (5) 8 质量标准 (9) 9 成品保护 (10)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 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各种现浇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的施工。 2 引用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9—2003) 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 术语 现浇结构——系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4 材料要求 4.1 加工好的各种半成品不能有锈蚀现象,加工尺寸符合要求(按照本企业钢筋加工标准进行二次验收)。 4.2 绑扎钢筋的火烧丝表面不能有锈蚀现象。 4.3 如果钢筋连接采用机械式连接,还要检查连接钢筋用的套筒的各项指标应与国家规范相符。 5 施工准备 5.1 作业条件 5.1.1 作业面楼(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上人、堆料的要求。 5.1.2 作业面及施工缝清理干净,墙体及柱露在楼板外的钢筋接头清理干净,墙柱边线已经放好。 5.1.3 钢筋接头所用机械设备上作业面前要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用电的设备在使用中要符合施工现场用电规定,保证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 5.2 材料准备

5.2.1 钢筋半成品加工完毕并经过验收。 5.2.2 钢筋半成品要按照不同的部位及类型进行标识、码放。 5.2.3 钢筋半成品运送至作业面后,要码放整齐,半成品与楼板之间用木方子隔开。 5.3 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小白线、托线板、线坠、钢筋钩子(绑扎钢筋用)、钢筋接头连接机具、卷尺等。 6 操作工艺 6.1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体柱钢筋绑扎的一般规定 6.1.1 钢筋绑扎前应熟悉施工图纸,核对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核 对配料表和料牌,如有错漏应予以纠正或增补,同时准备好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绑扎架等。 6.1.2 对形状复杂的结构部位,应研究好钢筋穿插就位及与模板等其它专业配合的先后次 序。 6.1.3 墙体钢筋网绑扎时钢筋网之间应绑扎Ф6~10mm 钢筋制成的拉钩,间距约为1.0m , 相互错开排列,以保证墙体钢筋网片的间距正确。 6.1.4 柱箍筋应与受力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箍筋转 角与受力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交叉点可间隔扎牢,以防止骨架歪斜。 6.1.5 各受力钢筋绑扎接头要求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参见表1。 表1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 6.2 墙体钢筋绑扎

现浇框架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现浇框架钢筋绑扎 工艺标准 1

现浇框架钢筋绑扎工程 一、适用范围及特点: 现浇框架结构一般由基础、柱、剪力墙、主梁、次梁、楼板、屋盖等基本构件组成。其钢筋绑扎特点是:高度大,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钢筋绑扎数量大,类型多,操作面小,安装复杂等。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住宅、高层建筑及多层框架厂房结构钢筋绑扎工程。 二、施工准备: (一)材料要求: 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分批抽取试 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冷拉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冷弯后不得有裂纹、断 裂或起层等现象,机械性能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3.铁丝:采用20-22号镀锌铁丝或绑扎钢筋专用火烧丝,铁丝不应 有锈蚀和过硬情况。 4.其它:水泥砂浆垫块,50mm见方,厚等于保护层,或塑料`φ6- φ10mm支撑筋等。 (二)主要机具设备: 1.机械设备:除锈机、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成型机、弯箍机、 各种冷拉机、接触对焊机、点焊机等。 2.主要工具:钢丝刷、砂箱、工作台、手摇板、卡盘、钢筋板

子、各种起拱板子、小撬杠、骨架绑扎架、各种钢筋钩、滑 轮、夹具和测力器等。 三、施工操作工艺: (一)基础钢筋绑扎 1.按设计间距在垫层上划线排放纵横向钢筋,排放时要注意弯钩 朝上,不倾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2.基础四周两根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中间部分每隔一根呈梅 花绑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 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或左右扣绑扎) 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3.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时,钢筋网的长向钢筋应放在短向钢筋 的下面。 4.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下端,用90o弯钩与基础钢筋进行 绑扎,箍筋比柱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插筋位置应 用木条或钢筋架成井字形固定牢固,以免造成柱子轴线偏 移。。 5.基础配有双层钢筋网时,应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脚或 混凝土撑脚,以保证上下层钢筋间距和位置的正确。 (二)柱子钢筋绑扎: 1.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按弯钩错开要求 套在下层伸出搭接筋上,再立起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与搭接

基础、地梁钢筋绑扎

基础、地梁钢筋绑扎施工作业指导书 项目经理部 2009年7月5日

基础、地梁钢筋绑扎 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项目经理部 2009年7月5日

钢筋绑扎施工作业指导书 1. 一般规定 (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材料代用手续。 (2) 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 避雷网线的布设与焊接等。 2.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1) 熟悉图纸、钢筋下料完成。 (2) 在垫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 (3) 做好技术交底。 2.2 材料要求 (1) 工程所用钢筋种类、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验合格。 (2) 钢筋半成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 钢筋绑扎用的钢丝(镀锌钢丝)可采用20~22号钢丝,其中22号钢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 以下的钢筋。钢筋绑扎钢丝长度参考表2-1。 钢筋绑扎钢丝长度参考表2-1 2.3 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钢筋运输车、石笔、墨斗、尺子等。 2.4 作业条件 (1) 基础垫层完成,并符合设计要求。垫层上钢筋位置线已弹好。 (2) 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复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钢筋无老锈及油污,成型钢筋经现场检验合格。 (3) 钢筋应按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指定位置堆放,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

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 (4) 绑扎钢筋地点已清理干净。 2.5 材料的关键要求 施工现场所用材料的材质、规格应和设计图纸相一致,材料代用应征得设计、监理、甲方的同意。 2.6技术关键要求 要求;钢筋绑扎前要先弹出钢筋位置线,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2.7 质量关键要求 施工中应注意下列质量问题,妥善解决,达到质量要求: (1) 施工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若采用双排筋时要保证上下两排筋的距离。 (2) 钢筋的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 钢筋的布放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 2.8 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1) 各类操作人员应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健康状况,并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手套、工具带等)并正确使用。 (3) 项目主要工种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培训后持证上岗。 3. 工艺流程 4. 操作工艺 (1) 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 (2) 按钢筋位置线布放钢筋。 (3) 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5) 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每平方米钢筋含量

砖混结构是25~35kg/m2,低层框架结构是40~60kg/m2,小高层是60~80kg/m2,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70~90kg/m2。 1、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30KG/m2 砼0.3—0.33m3/m2 2、多层框架 钢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 3、小高层11—12层 钢筋50—52KG/m2 砼0.35m3/m2 4、高层17—18层 钢筋54—60KG/m2 砼0.36m3/m2 5、高层30层H=94米 钢筋65—75KG/m2 砼0.42—0.47m3/m2 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 钢筋65—70KG/m2 砼0.38—0.42m3/m2 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

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 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 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 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 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 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 三、施工功效 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 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 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 4、瓷砖15平米 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 四、基础数据 1、混凝土重量2500KG/m3 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 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 4、石子重量2200KG/m3 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 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 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前一个贴的,可以参考一下

框架结构的每平方米钢筋含量

框架结构的每平方米钢筋含量(包头地区) 砖混结构是25~35kg/m2,低层框架结构是40~60kg/m2,小高层是60~80kg/m2,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70~90kg/m2。 1、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30KG/m2 砼0.3—0.33m3/m2 2、多层框架 钢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 3、小高层11—12 层 钢筋50—52KG/m2 砼0.35m3/m2 4、高层17—18 层 钢筋54—60KG/m2 砼0.36m3/m2 5、高层30层H=94米 钢筋65—75KG/m2 砼0.42—0.47m3/m2 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 钢筋65—70KG/m2 砼0.38—0.42m3/m2

“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 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 砼:0.3?0.33m3/m2 2、多层框架: 钢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 3、小高层11?12 层: 钢筋:50?52KG/m2 砼:0.35m3/m2 4、高层17?18 层:钢筋:54?60KG/m2 砼:0.36m3/m2 5、高层30 层H=94 米:钢筋:65?75KG/m2 砼:0.42?0.47m3/m2 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 钢筋:65?70KG/m2 砼:0.38?0.42m3/m2 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 11?12 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 度区规则结构设计 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 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

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绑扎 工艺标准 第一节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的钢筋绑扎工程。 第二节施工准备 一、材料与主要机具: 1、钢筋:应从深圳市材料备案目录有名单的厂家中选择,钢筋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捆(每盘)钢筋均有标志。钢筋进场后应按有关规定见证取样送检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为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3、垫块:用水泥砂浆制成,50㎜见方,强度等级同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厚度同保护层,垫块内预埋20~22号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 4、主要机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二、作业条件: 1、现场条件 (1)、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和加工场地进行清理、平整。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分别加垫木堆放。 (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 (5)、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

作好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地下室作业条件: (1)、当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时,必须有排水及降水措施。 (2)、根据地下室防水方案,如采用外防水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前做完防水层及保护层。 3、梁、板作业条件: (1)、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2)、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除并清理干净。 (3)、模板安装完并办理预检,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4)、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第三节操作工艺 一、地下室钢筋绑扎工艺 1、工艺流程: 2、划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要的钢筋根数,一般让靠近底板边的那钢筋离模板边为5CM,在承台、地梁、底板上划出钢筋位置线。 3、绑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2)、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3)、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可缩小,甚至砂浆垫块可改用铁块代替。 (4)、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5)、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

钢筋绑扎的安全要求 梁钢筋绑扎搭接及施工顺序

现场钢筋绑扎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1)钢筋绑扎用的钢丝(镀锌钢丝)可采用20~22号钢丝,其中22号钢丝只用于绑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2)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复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钢筋无老锈及污染,成型钢筋经现场检验合格。 (3)钢筋应按现场擅长平面布置图中指定位置堆放,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 (4)绑扎钢筋地点清理干净。基础钢筋的绑扎一定要牢固,脱扣松扣数量一定要符合本标准要求;钢筋绑扎前要先弹出钢筋位置线,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1)施工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若采用双排筋时要保证上下两排筋的距离。 (2)钢筋的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钢筋的布放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 梁钢筋绑扎搭接 一.施工准备: 1.钢筋出场合格证,复试报告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机械运转良好。 1、材料及主要机具: (1)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3)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4)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作业条件: (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2)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三.施工工艺 1.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 放主梁次梁箍筋→ 穿主梁底层纵筋→ 及弯及弯起筋→ 穿次粮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 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想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 箍筋间距→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 在横柑上画放箍筋→ 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 穿主梁上层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抽出横柑落骨架于模板内1.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 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应为135度。如果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应为6—10d。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作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 d。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的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5.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用很多。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下面介绍下框架结构的基本信息及一些常见的问题[1]。 1.文献综述正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形成空间结构体系。高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时,框架梁应纵横向布置,形成双向抗侧力构件,使之具有较强的空间整体性,以承受任意方向的侧向力。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造型活泼等优点,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易于满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地震反应较小,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2]。其缺点就是整体侧向刚度较小,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侧向变形较大,容易使填充墙产生裂缝,并引起建筑装修、玻璃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不仅地震中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而且震后的修复工作和费用也很大[3]。同时当建筑层数较多或荷载较大时,要求框架柱截面尺寸较大,既减少了建筑使用面积,又会给室内办公用品或家具的布置带来不便,因此这种结构一般用于非地震区或层数较少的低烈度高层建筑。另外框架结构的承载力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构件,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20201004182345)

年月日 、施工准备:

年 月 日 4) 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 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5) 柱箍筋绑扎。 (1) 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 缠扣绑扎。 (2)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 分的相交成梅花交错绑扎 (3)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4) 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 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 d ( d 为箍筋直径) 5) 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 求。要求箍筋设拉筋,拉筋应钩住箍筋。 6) 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柱筋外皮为25伽,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 上,间距一般1000伽,(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一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2、绑剪力墙钢筋: 1) 工艺流程: 立2~4根竖筋 画水平筋间距 绑定位横筋 绑其余横竖筋 2) 立2~4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 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水平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 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筋,最后再绑其 余横筋。横筋在竖筋里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o 表 4-10 交底内容 3)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表 4-10采用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年月日3)竖筋与伸出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 时,按表4—11施工交底人 技术负 责人 接受人

梁钢筋的绑扎注意事项

梁钢筋的绑扎注意事项 1、钢筋在安装前,首先核对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蓝图相符。 2、梁钢筋的绑扎应确保主筋、箍筋的绑扎根数及间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错位焊接,焊接接长应大于10d,焊接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 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 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 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6、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2-19。 7、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8、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 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 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0、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 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 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 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框架结构钢筋绑扎

交底部位工序名称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安装 交底提要:框架结构钢筋绑扎的相关资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5)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箍筋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小于等于1OOmm 且不大于5d的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见图4。 (6)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同时,可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7)墙体拉接筋或埋件,根据墙体所用材料,按有关图集留置。 (8)柱筋到结构封顶时,要特别注意边柱外侧柱筋的锚固长度为1.71ae,具体参见03G329—1(民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中的有关作法。同时在钢筋连接时要注意柱筋的锚固方向,保证柱筋正确锚入梁和板。 (二)剪力墙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立2-4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 2、立2~4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底部位工序名称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安装 交底提要:框架结构钢筋绑扎的相关资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3、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设 计无要求时,按表2施工。表2 项次钢筋类型棍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C30 1 I级钢筋35d(30d) 30d(25d) 25d(20d) 2 II级钢筋(月牙型) 45d 40d 35d 3 III级钢筋(月牙型) 55d 50d 45d 注:括号数字为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4、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5、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剪力墙筋时,柱要预留连接筋或柱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的规定。 6、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7、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模板上口加角铁或用梯子筋将伸出的竖向钢筋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三)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梁——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筋降低一个次梁上部主筋直径加以解决。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5。 5、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0,平直部分长度为1O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6、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

SGBZ-0208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工业及民用建筑现浇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绑扎工程. 2、施工准备 2。1作业条件 2.1.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材质证明、做完复试,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1。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2.1.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2。1。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 2。1。5、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按1:6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2。1.6、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砼施工缝处要剔凿到露石子并清理干净。 2。1.7、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2。2材质要求 2。2。1、钢筋原材:应有供应商资格证书,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2。2、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型号、尺寸、形状、数量,并应进行标识。成型钢筋必须进行覆盖,防止雨淋生锈。 2.2.3、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

梁柱节点钢筋的绑扎安装

框架梁柱节点钢筋的绑扎安装 一、项目要求 某框架梁柱节点配筋图如图1所示,根据该配筋图,完成对此梁钢筋的下料计算、切断、加工、绑扎和质量检验等工作。 时间要求:12课时。 质量要求:安装质量符合国家施工验收标准。 安全要求: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项目作业。 文明要求:自觉按照文明生产规则进行项目作业。 环保要求:努力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项目作业。 二、项目分析 图 1 框架梁柱节点配筋图

图1所示为经过教学加工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配筋详图,为便于学生加工和绑扎,梁、柱的尺寸做得较小,所用钢筋直径选得较小。梁是断面尺寸为250mm×400mm的矩形梁;柱是断面尺寸为300mm×300mm的方形柱。梁的下部受力筋为2φ10mm和1φ10mm弯起筋,上部受力筋为3φ10,角部2φ10为通长筋,中间一根φ10钢筋由邻跨底部按45°向上弯起,上弯点离柱边缘50mm,弯起筋延伸到邻跨距柱边缘500mm处;梁内箍筋为φ6@100/200,一直排列到柱边缘50mm。柱子受力筋为4φ10,柱子箍筋为φ6@100/200,梁、柱箍筋加密区范围均为500mm。

三、项目实施路径与步骤 (一)项目路径 (二)项目步骤 第一步 钢筋图的识读 1、梁的平法施工图主要采用集中标注或原位标注的方式进行表达。 (1)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 梁编号、截面尺寸、梁箍筋、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 (2)、梁原位标注的内容有:梁支座上部纵筋(应包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和梁下部纵筋。 2、柱的平法施工图主要采用列表注写或截面注写的方式进行表达。 (1)列表标注 用列表的方式,来表达柱的尺寸、形状和配筋要求。在平面图上表达柱的位置和编号,用一个表注写柱的高度,用另一表格注写柱的结构配筋情况。柱箍筋的注写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当箍筋间距有变化时用“/”区分不同的箍筋间距。当箍筋间距沿柱全高为一种间距时,则不用“/”。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在箍筋前面标注“L ”。 (2)截面注写法 截面注写是在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钢筋具体数字的方式来表达柱截面的尺寸、配筋等情况。

全国各地各类型建筑结构钢筋含量参考(精)

北京某二十二层住宅楼全现浇剪力墙满堂基础地下2层,地上22层,檐高62.6米一类工程 江苏扬州地区多层砖混住宅 多层框架 短肢剪力墙小高层住宅 北京某工程地上三幢二十四和二十六层办公楼全现浇框架结构满堂基础 地下3层三幛连体带车库人防,地上24/26层,檐高76.8米一类工程 基础底板主楼厚度2000mm,其他1800~800厚 乌鲁木齐市某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18层,筏板基础,檐高54.乌鲁木齐市某综合楼,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九层,筏板基础,檐高42.9,有部乌鲁木齐市某地下车库,地下一层,框架结构,筏基加独立基础 广东多层厂房 山东济南某项目小高层(地上11层、地下1层,满堂基础,剪力墙结构) 山东多层(砖混结构) 山西长治市晋翔小区1#楼,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五层,满堂基础,檐高80米,剪力墙江西:12层框剪结构,地上39kg/m2,地下室246kg/m2, 江西:18层框剪结构,地上46kg/m2,地下室231kg/m2 江西:多层砖混结构,一般在25-32kg/m2,多层框架 江西:30层框剪结构 广州某11层建筑住宅楼,框架 江苏宿迁框架结构 山东日照市的多层砖混结构 山东日照市的框架结构(多为条基或独立基础) 昆明(8度设防)28层框剪结构住宅 昆明(8度设防)框剪的别墅项目,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新疆喀什(地震区8.5度设防):12层框剪结构 新疆喀什(地震区8.5度设防):多层砖混结构 新疆喀什(地震区8.6度设防):多层框架 上海市区某商办小高层:地上12层、地下1层,满堂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合肥市高新区,11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 长沙一四层工业厂房 辽宁西部地区多层砖混 辽宁西部地区多层框架住宅 辽宁西部地区小高层 广东,30层的住宅含1层地下室的高层:地下室

框架结构钢筋捆绑工艺

框架结构钢筋捆绑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工业及民用建筑现浇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绑扎工程。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1.2 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有加工出厂合格证。 2.1.3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2.1.4 垫块:用水泥砂浆制成,50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破块内预埋20~22号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 2.1.5 主要机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 作业条件: 2.2.1 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2.2 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2.2.3 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2.2.4 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 2.2.5 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2.2.6 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除并清理干净。 2.2.7 模板安装完并办理预检,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2.2.8 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2.2.9 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1 绑柱子钢筋: 3.1.1 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3.1.2 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角。 3.1.3 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表4-10采用。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表4-10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C30 1 Ⅰ级钢筋 35d 30d 25d 2 Ⅱ级钢筋 (月牙型) 45d 40d 35d 3 Ⅲ级钢筋 (月牙型) 55d 50d 45d 注: 1. 当Ⅰ、Ⅱ级钢筋d>25mm时,其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 2. 当螺纹钢筋直径≤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值减少5d 采用。 3. 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均不小于300mm。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到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当采用焊接接头时,从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占钢筋总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不限制。 3.1.4 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3.1.5 柱箍筋绑扎 3.1.5.1 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3.1.5.2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1.5.3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3.1.5.4 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如箍筋采用90°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5d。

梁筋绑扎施工工艺

梁筋绑扎施工工艺 2016-10-12 (1)工艺流程: 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盘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梁(框架梁、非框架梁、连梁、悬挑梁)箍筋构造要求 1)当梁箍筋为多肢箍时,其形式均按"大-小-小",即一大箍套多个等小箍; 2)当梁有多排支座负筋时,其箍筋末端宜分别做成1500,300的弯钩(能有效保证受力筋排距要求),平直段长度为[10d,75mm]二者中的大值; 3)纵筋搭接长度范围箍筋均应加加密,间距为[5d,100mm]二者中的最小值(d为搭接钢筋的较小直径); 4)主、次梁相交处,主梁附加箍筋规格、间距按设计,叠合处主梁箍筋照设; 5)框架梁箍筋加密区长度规定:第一道箍筋离柱边缘50,加密长度为[1.5倍梁高、500mm]中的大值; 6)梁上开洞,其洞口加固钢筋、箍筋详设计; 7)箍筋与纵筋相交处均应绑扎牢固,且箍筋应垂直受力钢筋。 (3)梁侧向钢筋构造

1)当为构造钢筋时,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可取为15d; 2)当为抗扭钢筋时,其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和方式均应同梁底受力钢筋处理; 3)侧向钢筋应等分梁腹高度(其值=梁高-板厚);当板在梁中部时,较大梁腹高度:较小梁腹高度≥2:1时,则梁侧向钢筋等分较大梁腹高度,否则均应等分各梁腹高度。 (4)梁上部纵筋构造(基础底梁下部筋同) 1)在支座处,如不能直锚,则[过支座中心线+5d,0.4LaE+15d弯锚]二者均应满足; 2)钢筋排距及间距同梁下部钢筋,满足[25mm,d]二者中的大值; 3)第一排支座负筋(又叫扁担筋)长度:1/3相邻梁较大净跨值;第二排:1/4相邻梁较大净跨值; 4)当梁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架立筋搭接长度可为 150mm; 5)悬挑梁上部筋构造详设计要求; 6)搭接(焊接、直螺纹)位置:只能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搭接(焊接、直螺纹),接头错开要求同前面柱相关内容;支座负筋对焊连接时,其连接点应在支座内; 7)接头百分率:受压区≤50%,受拉区≤25%,悬挑梁不应有绑扎接头;弯起点(锚固端、鸭筋、吊筋等)离焊接点不应小于10d; (5)梁下部纵筋构造(基础底梁上部筋同) 1)在支座处,如不能直锚,则[过支座中心线+5d,0.4LaE+15d弯锚]二者均应满足; 2)钢筋排距及间距同梁下部钢筋,满足[25mm,d]二者中的大值; 3)本工程梁下部筋均伸入支座;

全国各地的钢筋含量(精)

钢量,又称单位面积钢筋含量,以工程中钢筋总量除以建筑面积得来。 含钢量和工程造价息息相关,其指标更是考核设计水平和成本控制的绩效。 相传万科的24层建筑含钢量仅仅为43.5kg/平方,其造价控制可见一斑。 发帖内容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内容,如: 北京某二十二层住宅楼全现浇剪力墙满堂基础 地下2层,地上22层,檐高62.6米一类工程 钢筋88.78/平米。 指标务求真实,注明地区、建筑规模,最好有自己的评论。 江苏扬州地区多层砖混住宅一般在30左右,多层框架一般在45左右,短肢剪力墙小高层住宅一般在60~70。 北京某工程地上三幢二十四和二十六层办公楼全现浇框架结构满堂基础 地下3层三幛连体带车库人防,地上24/26层,檐高76.8米一类工程 钢筋132.22/平米。 基础底板主楼厚度2000mm,其他1800~800厚 乌鲁木齐市某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18层,筏板基础,檐高54.6米。每平方米含钢量64.57公斤。(施工期2004年至2006年 2.乌鲁木齐市某综合楼,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九层,筏板基础,檐高42.9,有部分钢骨柱、钢绞线。每平方米含钢量131.28公斤(含钢骨柱及钢绞线。施工期2005年至2007年。该工程因业主要求的大开间和不设一片剪力墙的要求,含钢量交高。

3.乌鲁木齐市某地下车库,地下一层,框架结构,筏基加独立基础。每平方米含钢量148.58公斤。施工期2004年至2005年。 其实含钢量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结构,甚至不同的设计人员设计出的含钢量都不相同,一般来说,广东多层厂房每平方米含钢量是70公斤左右. 山东济南某项目小高层(地上11层、地下1层,满堂基础,剪力墙结构单方钢筋49KG,多层(砖混结构单方钢筋29KG 北京某工程地上二幢二十四和12层住宅楼及C1地下车库全现浇筏板基础 地下2层二幛连体带车库人防,钢筋132.22/平米。 基础底板厚度600~800厚。 综合80kg/平方米(不含措施筋 山西长治市晋翔小区1#楼,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五层,满堂基础,檐高80米,剪力墙结构,含筋量64kg/m2!!!! 江西:12层框剪结构,地上39kg/m2,地下室246kg/m2,综合57kg/m2。 18层框剪结构,地上46kg/m2,地下室231kg/m2,综合78kg/m2。 多层砖混结构,一般在25-32kg/m2,多层框架一般在35-40kg/m2。 30层框剪结构一般在75kg/m2左右。 广州某11层建筑住宅楼,框架结算,43kg/m2。其实与设计人员有关的,同样结构有时会相差很大 你说的很对,征集这个指标就是为了找最合理的指标(并非最低,我认为类似的工程,含钢量相差不应该超过10kg,如果严重超标,说明我们需要怀疑设计院的设计能力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