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呼吸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模拟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06.36 KB
- 文档页数:5
双层幕墙热气流流体动力学热工模拟双层幕墙热气流流体动力学热工模拟:1.研究背景:传统的建筑外墙考虑的体系热通量都是单向的,只是理论上考虑外墙的表面温度也能影响室内的空气温度。
因此,双层幕墙的研究,特别是热气流动力学量的研究,可以更真实的模拟出外墙体与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及传导。
2. 流体动力学原理热气流动力学原理是以应用流体动力学以及热学定律为基础对外墙双层幕墙热交换动力学特性进行参数分析的模型,其中考虑了周围环境及内部介质中特性参数、流体速度和热量转换差异,以此计算外墙表面温度变化,以及其对室内空气的影响。
3. 模型模拟双层外墙的模型模拟包括双层外墙表表面的模拟,双层外墙的中心温度曲线模拟,双层外墙热量传输模型,双层外墙外表面温度模拟,以及双层外墙内表面温度模拟。
基于有限模型方法,采用有限元、有限体积和有限连接等多种方法在已知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迭代的方式求解外墙体入射外面温度对表面温度及对室内空气的影响,也就是双层外墙体的热工模拟。
4. 实验研究利用双层外墙的热工模拟,广泛运用于各种工程结构的研究,比如气温和湿度实验,热岛实验,太阳能实验,地热实验以及热工数值模拟实验等。
采用双层外墙热工模拟对不同时间及天气恒温实验进行分析,研究了内层空气温度、外层进射太阳辐射,以及外层表面温度分布特性等,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5. 结论当外层外表面温度及室内环境中的热量参数保持相对稳定而外层受到不断变化的太阳辐射激发后,双层外墙实验结果表明,外墙的热工模拟可以准确的模拟出外墙热交换的参数,反映出外墙表面及室内空气温度特性,并且,也获得了较理想的控制效果,从而为室内环境的恒温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模型。
外呼吸式双层玻璃幕墙模拟分析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金凤云 孙春华 夏国强双层玻璃幕墙最早出现在欧洲,其结构形式为在原有玻璃幕墙的外面再加一层玻璃幕墙,中间形成通风通道,同时在外层幕墙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
根据空气流动方式的不同,双层幕墙又分为外呼吸式和内呼吸式两种。
夏季,利用内外层幕墙之间形成通风通道的烟囱效应和自然通风,带走通道间的热量,降低内层幕墙外表面温度,达到降低房间温度的作用,此种通风方式即为外呼吸式。
冬季则关闭通风口,形成温室效应,提高保温效果降低取暖能耗,此种方式称为内呼吸式。
【1】、【2】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建筑节能问题的日益关注,双层玻璃幕墙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也开始对双层幕墙在实验研究【3】、【4】、理论分析【5】、【6】、计算模拟方面【7】、【8】做了相关的研究。
本文针对某办公建筑的外呼吸式双层玻璃幕墙采用AIRPAK 软件进行模拟。
比较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情况下的流场与温度场,模拟结果显示自然通风时幕墙内空气形成烟囱效应,可以达到降温效果。
并在机械通风条件下外层幕墙上进、出风口位置变化时的五种不同形式进行模拟分析。
1 计算模型幕墙模型高4.2米,宽3.6米,双层幕墙间距为0.55米,内外层均采用钢化玻璃。
进风口距地面0.4米,出风口距顶棚高度也为0.4米,进、出风口均通长设置,其高度也为0.4米。
为简化计算,内层幕墙表面温度与室内温度一致,按等温边界26℃考虑。
外层幕墙考虑到太阳辐射及透过外层钢化玻璃的透射比,太阳辐射强度按300W/m 2考虑【9】,进风口温度与室外温度一致,取为33.4℃。
机械通风时,通风机设置于出风口。
除内外层幕外其它边界均按绝热计算【10】。
如图1所示。
2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为了分析夏季外呼吸式幕墙的通风工况,以下主要对不同进出口风速,不同的进出风口布置形式进行模拟分析。
2.1自然通风【11】、【12】在此种工况下的温度与速度分布如图2所示。
小议通风双层幕墙的热过程和节能设计的对策目前,建筑节能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社会对建筑节能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主要部分,而通风双层玻璃幕墙是提高现代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重要策略。
给出了双层玻璃幕墙在不同季节的热过程分析,重点介绍了冬、夏季通风双层玻璃幕墙的传热机理和传热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指出了提高幕墙建筑节能效果的热工设计对策。
标签热过程;体系;模型引言通风双层玻璃幕墙又称为热通道幕墙、气循环幕墙、呼吸幕墙、生态幕墙、绿色幕墙或者主动式幕墙等(下文简称DSF),它由两层玻璃幕墙加上二者之间的热通道组成”,在通道的上下两端设有风口,通道的高度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层高。
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洲出现了双层玻璃幕墙,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这种幕墙主要应用在办公楼,1994~1998年为德国双层玻璃幕墙发展高峰期。
1998年,我国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建造了国内第一个双层幕墙。
DSF的节能原理在于热通道在冬天和夏天分别充当热阻和换热层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幕墙内表面合适的温度,这样可以显著地减少建筑能耗。
DSF的关键是热通道内热流顺畅,这样才能够使室内拥有适宜的热舒适环境。
但是,由于DSF 中热通道没有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或者遮阳处理,可能会使其保温性能不好或者空腔内出现过热等不利情况。
1 通风双层幕墙工作的热过程分析DSF的热过程的研究目前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实验的方法,一种是理论推导的方法。
前者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传热系数,获得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并由此确定这种幕墙的传热性能或者是热阻,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土设计做好准备。
1.1 透射体系研究从遮阳装置或者设备的布置的角度来看,DSF的构造形式主要有:①内外侧都是玻璃,中间加设遮阳装置,如百叶等,这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尤其结合感光智能控制的遮阳百叶等设备;②遮阳设备设在双层玻璃幕的内侧或者外侧。
热通道内加设遮阳百叶通风幕墙组成的透射体系:两侧是玻璃,中间是空气层和遮阳百叶。
某双层玻璃幕墙建筑自然通风的数值模拟研究一、引言在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是一种重要的设计策略,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减少对冷暖通风系统的依赖。
双层玻璃幕墙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其通过形成一个夹层空间来提高隔热性能。
本文旨在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探讨某双层玻璃幕墙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并分析不同参数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2.1 模型建立本研究选择某个具体的双层玻璃幕墙建筑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建筑信息和材料特性,建立该建筑的数值模型。
模型应包括建筑外形、双层玻璃幕墙结构、室内布局等信息,并考虑到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特性。
2.2 边界条件设定为了模拟真实环境下的自然通风情况,需要设置适当的边界条件。
考虑到建筑的实际使用情况,模型中应包括外部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并考虑到日照对建筑的影响。
2.3 数值模拟方法为了模拟建筑内部空气流动情况,可以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
CFD方法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可以通过数值计算模拟流体在复杂几何结构中的运动和传热过程。
通过CFD模拟,可以获取建筑内部空气的速度、温度、湿度等信息,并评估自然通风效果。
三、结果分析3.1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通风效果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可以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通风效果。
可以模拟夏季高温天气和冬季低温天气下的自然通风情况,并分析温度、湿度等参数的变化。
结果显示,在适当的设计条件下,双层玻璃幕墙可以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并有效降低室内温度。
3.2 影响通风效果的参数分析通过调整不同参数,如幕墙透明度、夹层空气流动方式等,可以评估这些参数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透明度较高的幕墙能够提供更多的自然光照,但可能会导致室内温度升高。
同时,夹层空气流动方式的改变也会对通风效果产生影响。
3.3 自然通风与节能效果自然通风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可以减少对冷暖通风系统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数值模拟结果可以评估自然通风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并比较与传统通风系统之间的节能差异。
双层通风式玻璃幕墙在建筑节能过程中的运用及问题的克服摘要:双层呼吸式通风玻璃幕墙的隔音效果较好,且具有通透的外形,建筑师和设计单位在设计时很喜欢使用这种玻璃幕墙,然而在应用这类幕墙时,往往忽视了它的通风效果与热工性能。
本文将对双层呼吸式通风玻璃幕墙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对其应用中存在的性能缺陷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呼吸式通风玻璃幕墙;通风;建筑节能引言:随着节能理念的盛行,在建筑业中也推行了相应的节能措施与材料,使用双层呼吸式通风玻璃幕墙就是其中一种。
而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忽视其通风效果和热工性能,而只重视其装饰功能,这会造成对社会资源与能源浪费,阻碍了节能建筑的发展。
1 双层呼吸式通风玻璃幕墙介绍1.1 工作原理双层幕墙是从欧洲开始兴起的,有两道幕墙构成,在内层幕墙与外出幕墙之间形成了一层夹层,通过这一夹层,空气可由外层幕墙下方的进风口进入,之后由外层幕墙上方的出风口排出[1]。
夹层中存在空气流动,并与室外相接,这样可实现对热量的传递与流通,故而又称之为热通道墙。
1.2 种类依据玻璃幕墙的外层结构可将幕墙分为:明框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和点式玻璃幕墙;从内层结构可分为:铝合金窗、铝合金门、明框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等[2]。
还可以依据其遮阳材料、玻璃组合、通风口位置、夹层空腔大小、空气流动方式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幕墙类型。
2 双层呼吸式通风玻璃幕墙在应用中体现出的热工性能分析及问题解决在对双层呼吸式通风玻璃幕墙进行应用时,应注重其热工性能。
双层呼吸式通风玻璃幕墙具有可调节围护装置,如可开启内窗、可旋转遮阳百叶、可调节进出风口等,这些都对其热工性能具有一定影响。
它在运用中主要体现出的热工性能包括:通风、遮阳、隔热、保温等。
2.1 保温性能分析一般情况下,人们从两方面定义幕墙的保温性能,即幕墙的断热性能与自身的保温性能,其保温性能深受热阻隔功能的影响。
在对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的运用中可发现,单层幕墙的热阻功能并不比双层幕墙的差,尤其是外层幕墙具有通风口的且不具备通风口调节功能的双层幕墙的热阻功能。
中间有遮阳的封闭式双层幕墙的热工分析封闭式双层幕墙是一种现代建筑中常用的外墙结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在外墙表面覆盖一层玻璃幕墙,在幕墙内外之间形成空气层,以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
而在一些对阳光照射敏感的地区,常常在幕墙内的空气层中增加遮阳设施,以确保建筑内部的舒适度。
本文将对中间有遮阳的封闭式双层幕墙进行热工分析,并探讨其热工性能。
1. 散热性能封闭式双层幕墙的外表面一般采用玻璃进行覆盖,在夏季阳光直射下,玻璃面会收到大量的热量,若幕墙内部没有相应的散热措施,热量将会迅速向室内辐射,使室内温度升高,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
因此,封闭式双层幕墙需要具备较好的散热性能,以减少热量的传导。
在材料选择上,应选择热导率较小的材料,同时尽量增加外墙的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
另外,也可以在幕墙内部加装遮阳设施,通过控制外部太阳辐射的长度来降低玻璃面的温度,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2. 保温性能封闭式双层幕墙的空气层是其保温效果的主要保障。
空气层中的气体是一种很好的隔热材料,能有效阻止外部热量向室内传递。
同时,在灰尘等杂质很少的情况下,空气层内几乎没有热对流,不易形成热桥,维持了较好的保温效果。
此外,在气层两边的玻璃面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射热量,进一步降低外部热量对室内的影响。
因此,封闭式双层幕墙在保温性能上具有较好的特点。
3. 隔音性能封闭式双层幕墙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隔音的效果。
空气层中的气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噪声的传递,从而起到降噪的作用。
此外,在内、外空气层之间的夹层中还可填充隔音材料,如铝塑板、岩棉、泡沫塑料等,以增强封闭式双层幕墙的隔音效果。
在夏季,外部阳光直射的时间较长,容易增加幕墙内部空气层的温度。
为避免室内温度过高,一些封闭式双层幕墙内部加装遮阳设施,以控制外部太阳直射的长度,从而减少热量传递。
遮阳设施可以采用可调节型、固定型或翼型等不同类型,其中以可调节型遮阳效果最好。
在热工分析中,我们选择一种可调节型的遮阳设施,以探讨其对封闭式双层幕墙热工性能的影响。
双层皮幕墙热工性能分析及其模拟软件开发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和使用越来越普遍。
在这些建筑中,皮幕墙体作为建筑的外立面,不仅具有装饰和美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建筑内部热环境的控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在皮幕墙体的热工性能方面,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还相对较为匮乏。
传统的单层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较差,不利于能源的节约,因此逐渐被双层和三层幕墙所取代。
而双层皮幕墙体由两层玻璃或塑料板之间隔以一定的空气层,形成了一种隔热层,可以有效地减缓热量的传递,从而改善室内的热环境。
因此,对双层皮幕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建筑的节能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模拟软件成为研究此类问题的重要工具。
因此,本文将在双层皮幕墙热工性能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一款能够快速模拟双层皮幕墙体的热工性能的软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对双层皮幕墙体的结构和耦合热传递机理进行建模和分析,探究其隔热性能的影响因素。
2. 根据热工性能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对双层皮幕墙体的节能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3. 结合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开发一款能够快速模拟双层皮幕墙体的热工性能的软件,并对其进行验证和测试。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值分析、计算机模拟和实验测试等。
具体而言,将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双层皮幕墙体的结构和热传递机理进行建模和分析,结合计算机模拟和实验测试来验证和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包括:1. 对双层皮幕墙体的结构和热传递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其热工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2. 设计并开发一款能够快速模拟双层皮幕墙体的热工性能的软件,并对其进行验证和测试。
3. 提高双层皮幕墙体的使用效率,提高建筑的节能水平,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1. 前期准备工作(3个月):对国内外双层皮幕墙体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研究双层皮幕墙体的结构和热传递机理,确定研究方法和计划,设计数据采集和实验装置。
呼吸式幕墙性能及设计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呼吸式幕墙的特点,从节能、环保方面优于传统式幕墙。
关键词:玻璃;气候;节能;环保;单元体结构通风系统  噪声控制1.前言         呼吸幕墙是双层幕墙的趣称, 发源地为德国。
呼吸式幕墙又称为热通道幕墙、双层幕墙、通风式幕墙,国外也称作主动式幕墙(ActiveCurtainwall)。
随着技术的进步,双层幕墙衍变成了四种形式,代表了它的四个演化过程,分别是整体式、廊道式、通道式和箱体式双层幕墙,后者是目前较新的技术,也就是具备独立换气功能的呼吸幕墙。
如今呼吸式玻璃幕墙成为当今欧洲最前卫、最生态的幕墙系统。
保温、隔热、节能、降噪、防尘,夹层可作为排出楼内废气通道,保障室内空气清新。
2.概述近几年来随着科学不断的发展,玻璃幕墙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当今,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建筑幕墙作为建筑节能的主体,首当其冲需要革新。
为解决这些问题,一种新型的玻璃慕墙--智能玻璃幕墙技术先后在德国、英国等西欧国家得到发展。
智能玻璃幕墙包括玻璃幕墙、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其技术核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幕墙的特殊幕墙—呼吸式幕墙。
它主要由一个单层玻璃幕墙和一个中空玻璃幕墙组成。
在两个幕墙中间有一个空气缓冲区域,在空气缓冲区域的上下两端有进风和排风设施。
呼吸式幕墙根据其构造特点,可以分为“封闭式内循环”和“敞开式内外循环”两种类型。
前者需要通过控制电机换风,为室内循环。
后者为自然通风,所以节能效果更为明显,其运行原理为:在炎热的夏季,双层幕墙中间热通道的温度很高时,打开位于热通道上下两端的排气口装置,在热通道内产生自下而上的气流运动(热烟囱效应),带走通道内的大部分热量的同时也就降低内侧幕墙的外表面温度,这样就使室内空调制冷的负荷大幅度减少。
中间有遮阳的封闭式双层幕墙的热工分析
封闭式双层幕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外墙结构,由两层玻璃幕墙构成,中间有一定的空间隔离,并且可以加装遮阳设备。
这种类型的幕墙结构在热工性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下面将对其进行热工分析。
封闭式双层幕墙的热传导可以通过计算U值来评估。
U值是用来衡量单位面积幕墙在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
由于封闭式双层幕墙有两层玻璃构成,中间有空隙,使得幕墙的U值相对较低。
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传导,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封闭式双层幕墙的遮阳设计也是影响热工性能的重要因素。
合适的遮阳装置可以阻挡太阳直射进入室内,降低室内的热负荷。
常用的遮阳装置包括百叶窗、遮阳蓬等。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自动调整,以实现最佳的遮阳效果。
封闭式双层幕墙的隔热性能也需要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热传导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幕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热传导情况。
这样可以评估幕墙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隔热性能,进而指导设计和改进。
封闭式双层幕墙的通风换气也是热工分析中重要的一环。
封闭式双层幕墙通常会设计有通风孔或可开启的窗户,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和调节。
通过计算室内外的温度差、风速等参数,可以评估幕墙的通风换气效果,为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封闭式双层幕墙的热工分析涉及到幕墙的热传导、隔热性能、遮阳设计和通风换气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分析,可以提高封闭式双层幕墙的热工性能,降低能耗,提升室内舒适度。
热工分析也为幕墙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双层玻璃幕墙能耗模拟分析报告1.模拟目的本模拟为探究“铝合金型材外框(6+12A+6)”和内循环双层玻璃幕墙的节能性。
2.建筑简介2.1建筑几何模型建筑几何模型如图1所示,尺寸按照建筑图纸所建,为一标准层,角度按照图纸显示北偏西27.76°。
遮阳板简化为一个板,其效果和建筑图上的等效。
如图1所示,建筑分为6个热工区域,即内部楼梯、走廊、东西南北四个办公区。
图1 Legacy Openstudio建筑模型图2.2围护结构参数围护结构参数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夏热冬暖地区的要求。
结果如下表1所示。
2.3空调系统设定空调夏季控制温度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定,办公区域空调设计温度26℃,走廊和楼梯间27℃。
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2.4气象参数设定采用美国能源部发布的深圳地区的典型气象年数据,在EnergyPlus官网下载。
3. 模型选定及参数设定双层玻璃幕墙的模型如下图2所示,双层玻璃幕墙的构造如表2所示,其中百叶宽度为25mm ,空腔宽100mm 。
图2 双层内循环空气流动示意图表2 双层玻璃幕墙构造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下表3是不同外表皮模式下建筑全年制冷能耗和空调设计负荷的对比,下表3所谓无通风中间遮阳双层幕墙是关闭双层玻璃幕墙间的空气流动。
表3不同外表皮模式下建筑空调制冷能耗和设计冷负荷影响空调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透过窗户的传热,即包括透过窗户的辐射得热和透过窗户的导热传热。
下面以东向热工区域(房间EASTZONE)夏季设计日7月21日的透过窗户的得热情况详细分析。
下图3、4和5分别是窗户构造为6low-E+12a+6、通风模式下的双层玻璃幕墙和无通风时双层玻璃幕墙时透过窗户的逐时总得热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窗户内循环通风模式下透过窗户的逐时总得热率最小(最大值4709.7W),其次为无通风双层玻璃幕墙(最大值6567.5W),最后为中空low-E(最大值为10147.5W)。
双层玻璃幕墙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马骞徐建峰宋保银摘要简要介绍了双层玻璃幕墙的节能原理,建立了双层幕墙空气腔内的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二维稳态数学模型,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空气腔内的温度分布和速度分布。
结果可以看出,幕墙的散热效果与遮阳板的位置有一定关系,遮阳板越靠近外层幕墙,其散热效果越明显。
关键词双层玻璃幕墙自然对流数值模拟1 概述建筑幕墙作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其热工性能直接影响建筑能耗。
现在广泛使用的单层玻璃幕墙,虽然逐渐采用热反射镀膜玻璃、中空玻璃、断热型材等其它节能材料,在热工性能方面比过去的门窗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能耗较大的问题。
最近几年发展的双层玻璃幕墙以其科学的结构、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换气,降低空调能耗,减少风及恶劣气候的影响,营造舒适温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建筑师和投资者的青睐。
1.1双层玻璃幕墙的组成双层玻璃幕墙是由内、外两层玻璃幕墙组成,两层幕墙中间要形成一个通道,同时外层幕墙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
外层幕墙一般是厚度为12mm或15mm左右的固定玻璃,不能自由打开。
内层幕墙是由两个玻璃薄层夹着一层空气薄层,所以可以说双层玻璃幕墙结构其实包含着三层玻璃[1,2]。
内层幕墙可以是窗户,也可以是玻璃门,因此是可以打开的。
两层幕墙间的中层空间宽度没有严格限制,可以在0.2m~1.4m范围内变化。
里面的空气以自然对流为主。
同时由于中层空间的存在,因而双层玻璃幕墙能提供一个保护空间以安置遮阳设施(如活动式百叶、固定式百叶或价格昂贵的阳光控制构件)。
已有的实验数据资料证明,在双层墓墙间设置的遮阳百叶比普通建筑使用的内置百叶具有更佳的遮阳效果。
1.2双层幕墙的节能原理双层幕墙的节能是指幕墙在夏季利用遮阳板吸热产生空气自然对流,通过通风换气将太阳辐射能带到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在冬季(尤其是夜晚)形成多重隔热,提高保温效果,降低取暖能耗。
通风式双层幕墙的性能检测分析【摘要】通风式双层幕墙由内外两道玻璃幕墙组成,具有保温、隔热、隔声的功能,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目前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已经广泛应用。
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专门针对通风式双层幕墙性能检验的统一规范的标准。
本文应用现有的检测方法和相关检测规程简要的对某公司通风式双层幕墙物理性能进行测试。
结合我国南方天气特点,重点对该通风式双层幕墙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通风式双层幕墙;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1 概述通风式双层幕墙又叫呼吸式幕墙、热通道幕墙、气循环幕墙等,由内外两道玻璃幕墙组成,内外层玻璃间距20cm~1m,因此在两道幕墙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气腔,空气可以通过从下方的进气口进入,然后再从上方的排风口排出,从而实现在这一空间内有序流动,具有保温、隔热、隔声的功能,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目前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已经广泛应用。
对于建筑幕墙性能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我国曾经于2010年出台过一个征求意见稿,但专门针对通风式双层幕墙性能的检验方法,当前尚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
本文浅要分析了如何通过现有建筑幕墙综合物理性能试验机对通风式双层幕墙的物理性能检测,并就检测方法及结果做如下介绍。
2 通风式双层幕墙的性能检测方法2.1 测试幕墙数据测试板块外形尺寸3000mm(宽)×4500mm(高)。
外层幕墙采用单元式框架支撑结构的点式玻璃幕墙,主要受力杆件为铝型材,按简支梁计算,跨度为4300mm,玻璃最大分割尺寸1500mm(宽)×3500mm(高),玻璃种类是15mm钢化玻璃。
内层幕墙为构件单元式玻璃幕墙,玻璃最大分割尺寸为750mm(宽)×2500mm(高),玻璃种类是外层6mm厚钢化玻璃、内层6mm厚浮法玻璃,9mm厚空气层组成的中空玻璃。
2.2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为常规物理性能检测,检测项目主要是三项: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