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钙蛋白I与心肌酶谱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血清肌钙蛋白I与心肌酶谱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对比分
析
刘振云;马春凤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3(008)007
【摘要】目的对比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cTnI(心肌肌钙蛋白 I)与心肌酶谱的诊
断价值.方法用Lχ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的心肌酶谱,同时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测定相应的cTnI 含量,对比分析cTnI和
心肌酶谱的诊断价值.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心肌酶谱阳性率分别为LDH87.5%、CK-MB 70%、CK 72.5%,cTnI阳性率为 100%.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酶谱测定虽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没有血清 cTnI特异、敏感.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刘振云;马春凤
【作者单位】265200,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骨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清肌钙蛋白I与心肌酶谱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分析 [J], 李怀祥;唐朝
贵
2.血清肌钙蛋白Τ与心肌酶谱指标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作用 [J], 赵德逵;仕红萍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谱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诊断价值 [J],
曾少勇;幸丽娅
4.心肌酶谱指标联合血清肌钙蛋白T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关建华
5.血清肌钙蛋白I与心肌酶谱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J], 郭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
用比较及应用
闵翠丽
【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年(卷),期】2011(009)002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的第一死因[1].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其起病急骤,早期诊断对AMI患者的救治及预后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心肌钙蛋白、心肌酶对判断心肌损伤都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总页数】2页(P126-127)
【作者】闵翠丽
【作者单位】262500,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2
【相关文献】
1.心肌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张贵珍
2.高敏C反应蛋白、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J], 和学忠;和石丽
3.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J], 李宁利
4.心肌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J], 王
永革;张建刚
5.血清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J], 柴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五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五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行血清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五项联合检测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60例体检健康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观察组血清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检测阳性率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集全部受试者的血标本并立即做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测定,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肌钙蛋白I(血清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仪器及试剂盒为美国雅培公司生产,阳性参考值为>0.04 ng/mL;心肌酶谱应用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为四川迈克公司生产。
其阳性参考值分别为:CK>200 U/L,CK—MB>25 U/L,LDH>250 U/L,AST>40 U/L,α—HBDH>220 U/L。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4.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检测阳性情况观察组的血清肌钙蛋白I、CK、CK—MB、LDH、AST、α—HBDH阳性率分别为96.9%、81.3%、92.2%、76.6%、70.3%、78.1%,对照组的血清肌钙蛋白I、CK、CK—MB、LDH、AST、α—HBDH性率分别为5.0%、0、0、3.3%、5.0%、3.3%,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测定结果比较观察组的血清肌钙蛋白I和CK、CK—MB、LDH、AST、α—HBDH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在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用化学发光仪和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比较133例患者的CTnI及其心肌酶谱结果。
结果:AMI患者的各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CTnI(91.4%)、CK(65.6%)、AST(48.8%)、LDH(42.6%)。
与心肌酶谱(CK、AST、LD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阳性持续时间大部分达5~12天;CTnI的特异性也显著高于心肌酶谱。
结论:CTnI的检测对AMI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I 心肌酶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对AMI患者作早期准确诊断,以往各种心肌酶谱检测为诊断AMI提供了重要指标[1],但心肌酶并非心脏特有的酶,而CTnI为心肌特异性抗原,当心肌缺血损伤时较早释放入血,检测时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2]。
本文对133例患者的CTnI及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并作比较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A组AMI患者53例;B组陈旧性心肌梗死(OMI)28例;稳定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52例,共80例。
以上均为确诊患者。
仪器与试剂:心肌酶谱测定用迈瑞公司BS-400生化分析仪,试剂用赛克公司检验试剂。
CTnI用贝克曼公司Access2型化学发光仪和配套试剂。
标本采集:AMI患者于发病开始约4~6小时抽取静脉血送检,然后在约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复查;其余患者于发病4~6小时抽血送检。
标本测定:严格按仪器、试剂操作要求分别在相关仪器上测定心肌酶谱和CTnI。
结果判定标准:CTnI浓度≥0.08μg/L即为阳性;心肌酶谱当CK>180U/L、AST>50U/L、LDH>240U/L即为阳性。
结果A组患者发病后4~6小时的CTnI和心肌酶普检测结果灵敏度比较见表1;A组MI患者12、24、48、72小时复查CTnI及心肌酶普的阳性率结果比较见表2。
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
方法:将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且各项结果正常者46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静脉血,检测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水平,并展开组间比较。
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指标及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经分析,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肌钙蛋白I阳性率最高,心肌酶谱阳性率为52.4%-83.3%之间,42例患者中无1例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同时为阴性者。
结论:将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联合应用,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92-02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是目前我国致残、致死的重要疾病之一[1],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重大。
现阶段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是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心电图改变和胸痛情况。
有研究[2]指出,33%左右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无典型临床表现,50%左右的患者心电图未发生特异性变化,而心肌标志物的变化是每位患者均会发生的,因此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心肌酶谱是急性心肌梗死常用诊断指标,且从上世纪90年代起,肌钙蛋白I也在该病诊断中作为新型血清学指标得到应用。
本次研究选取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46例健康体检者,分析两组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的测定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均根据《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标准明确诊断,排除严重肝病、恶性肿瘤、外伤或急性感染等患者;其中男、女人数分别为23例、19例,年龄39~74岁,平均(56.3±4.7)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且各项结果正常者4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女人数分别为25例、21例,年龄38~73岁,平均(56.2±4.8)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血清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作者:郑美兰张弘子徐福子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28期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心肌酶谱以及肌钙蛋白Ⅰ。
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肌酶谱以及肌钙蛋白在单独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的阳性率分别为86.0%、91.0%,而采用联合诊断方法的阳性率高达100%。
结论:血清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检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心肌酶谱;肌钙蛋白;临床诊断价值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其是指冠心病患者发生病变的冠状动脉出现了血供剧烈减少与完全中断的情况,导致心肌组织发生严重的缺血以及坏死情况,具有极高的猝死率[1]。
早期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对合理治疗手段的制定以及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改善预后的主要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3岁,平均(59.3±6.1)岁;前间壁梗死13例,前壁梗死8例,下壁梗死12例,合并下壁梗死7例。
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0~70岁,平均(51.6±5.8)岁。
排除其他脏器严重功能衰竭患者以及近期出现心脏出血的患者。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d内,检测心肌酶以及肌钙蛋白Ⅰ水平。
具体方法如下:患者空腹情况下,采集静脉血5mL,离心分离后获得上层血清。
采用速率法检测心肌酶,使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原装试剂开展检测工作。
同时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肌钙蛋白含量,检测仪器要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与检测试剂及定标液进行检测。
血清肌钙蛋白I与心肌酶谱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对
比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ctni(心肌肌钙蛋白i)与心肌酶谱的诊断价值。
方法用lχ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的心肌酶谱,同时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测定相应的ctni 含量,对比分析ctni和心肌酶谱的诊断价值。
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心肌酶谱阳性率分别为
ldh87.5%、ck-mb 70%、ck 72.5%,ctni阳性率为 100%。
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酶谱测定虽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没有血清 ctni特异、敏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微粒子酶免疫法;ctni;心肌酶谱作者单位:265200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检验科(刘振云),骨二科(马春凤) tn是一种调节肌肉收缩的蛋白,它由tni (肌钙蛋白i)和tnt、tnc组成的复合物。
i、t和c 3种亚单位组成骨骼肌和心肌的肌钙蛋白复合体,而ctni被认为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1],主要是由于血清ctni比其他组织来源的骨骼肌tni 在结构肽链n端多31个氨基酸,而且其序列不同。
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不典型,做到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因此,挽救心肌梗死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是做到早期明确诊断[2]。
心肌酶(ldh、ck及ck-mb)已应用于ami的诊断多年,不足之处是心肌酶的酶活性检测精确度不高,组织特异性不高,且
灵敏度不足以辅助确诊ami。
目前,在诊断ami时,ctni被认为是确诊标记物。
为此,我们用酶免疫法测定了ami及健康人群血清ctni 的含量,并与心肌酶谱比较,总结评价其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照组35例,为我院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8~83岁,平均年龄(60.2±7.3)岁,amⅰ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1.2±6.8)岁。
所有患者均排除外伤、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及严重肝、肾疾病。
1.2 材料仪器: axsymplus(美国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lχ2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试剂:ldh、ck和ck-mb测定试剂盒为lχ2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原装进口试剂;ctni标准品及测定试剂盒购自德国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diagnostics公司。
1.3 方法
1.3.1 标本采集 amⅰ组:在胸痛发作且疼痛严重后48h内抽取
2 ml静脉血,3000rpm/min离心分离血清,再分别测定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酶)的含量。
对照组:早晨空腹抽取2 ml静脉血,3000rpm/min离心分离血清检测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肌酸激酶)及ldh(乳酸脱氢酶)的含量。
1.3.2 指标测定 ldh、ck和ck-mb在lχ2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
ctni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
正常参考值为:ctni:<0.4 μg/l、 ck-mb:0-24 u/l、ck:38-174u/l和ldh:109-245u/l。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x±s),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肌酶谱阳性率分别为ldh 87.5%、ck-mb 70%、ck 72.5%,ctni 阳性率为 100%,表明ctni诊断ami比心肌酶谱更敏感、特异。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ami是由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心肌需氧量增高及心排血量降低导致的。
其进展较快,病情重,病死率高。
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循环功能障碍、胸口疼痛、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等。
当心肌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和坏死时,大量的酶会释放并进入血循环中,可明显增加血清酶的活性[3,4]。
ast、ck-mb、ck、hbdh和ldh作为心肌内细胞酶是国内外目前诊断ami的主要酶。
其中灵敏度较高的指标主要是ck-mb、ck,它们可在发病早期的血液中检测出来,为临床提供第一时间的可靠资料。
ldh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当发生ami后,在早期ldh1、ldh2活性升高, ldh1增高更加明显、更早,因此,我们选择测定ck-mb、
ck和ldh等心肌酶。
但由于ck-mb、ck存在于心肌和非心肌组织中,当糖尿病、乙醇中毒、骨骼肌肉创伤和疾病时ck-mb、ck 都可升高,所以检测的特异性稍差。
当发生急性骨骼肌损伤时,ck-m b出现一时性增高,而且易受ck-bb、ck-mm等同工酶亚单位的干扰,导致假阳性结果。
血清ldh是低特异性酶类,存在于红细胞、肝、肾、肺、心肌、骨骼肌中,易受溶血标本的影响。
ctni与骨骼肌无交叉反应,是心肌特异性抗原,比其他心肌特异性抗原更加优越,具有高度特异性[5]。
有文献报道[6],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8 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血清 ctnt 升高者占39.5%,但未超过正常参考值,特异性为100%。
ctnt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心肌中含量极为丰富,它在正常人体中几乎难以检测到,血中循环水平极低,当发生ami 后 3~6 h快速升高,因此,可作为ami评估和诊断的有效指标。
ami发作之前一般都有某些征兆,必须进行密切地观察。
对于ami的诊断,ctni和心肌酶谱均具有关键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心肌酶谱阳性率分别为ldh87.5%、ck-mb 70%、ck72.5%,ctni阳性率为 100%。
说明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酶谱测定虽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敏感性、特异性低于血清 ctn i。
参考文献
[1] bodor gs. cardiac troponin i: a highly specific
biochemical marke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clin immunoassay,1994,17(1):40-44.
[2] 彭晖,文锟,王明建,等.ctni联合心肌酶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1):1344-1346.
[3] 陈晓燕,王坤.儿童过敏性紫癜心肌损害时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41-42.
[4] 易峰,陆海湖,袁旭光,等.血清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谱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肌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15(4):207-208.
[5] 彭晖,文锟,王明建,等.ctni联合心肌酶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1):1344-1346.
[6] nakai k, nagane y, obara w, et al. serum levels of cardiac troponin i and other marker protei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clin exp nephrol,2004,8(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