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精算基础
- 格式:pdf
- 大小:10.92 MB
- 文档页数:70
保险精算计量基础知识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保险精算里的计量基础知识,这可有意思啦!你知道吗?保险就像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船,而精算计量基础知识就是这艘船的导航仪。
没有它,这艘船可就容易迷失方向。
先来说说概率吧。
概率就像是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它告诉我们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比如说,明天有 80%的概率会下雨,那咱是不是得带把伞出门?在保险里也是一样,通过计算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保险公司才能确定保费该收多少,才能保证在风险真的发生时,有足够的钱来赔偿。
再讲讲统计。
统计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能从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里找出有用的线索。
比如说,统计能告诉我们不同年龄段的人得某种疾病的频率,保险公司就能根据这个来制定更合理的保险方案。
你想想,如果保险公司不做统计,随便定保费,那不是乱套了嘛!还有随机变量,这玩意儿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一会儿变成这个数,一会儿变成那个数。
比如一个人的寿命,就是个随机变量,谁也不知道能活多久。
保险公司就得根据这些随机变量的规律来进行精算,这可需要真本事!说到数学期望,它就像是你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值。
比如你投资一个项目,心里会有个大概能赚多少钱的预期,这就是数学期望。
在保险里,保险公司也会计算各种赔付的数学期望,来确保自己不会亏本。
方差和标准差呢,它们就像是衡量一个人情绪波动的指标。
方差和标准差大,说明数据波动大,风险也就大。
在保险中,它们能帮助保险公司评估风险的稳定性。
保险精算的计量基础知识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哟!这得下一番功夫。
它就像学习一门武功秘籍,每一个概念都是一招一式,得反复练习,才能融会贯通。
你想想,如果一个精算师不精通这些知识,那给保险公司出的方案岂不是漏洞百出?就像厨师不会炒菜,能做出美味佳肴吗?显然不能!所以啊,保险精算的计量基础知识太重要啦,它是保险行业的基石,是让保险这艘大船稳稳航行的保障!朋友,希望你也能对保险精算的计量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说不定哪天还能派上大用场呢!。
保险精算知识点总结一、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定价和赔付计算。
风险评估是指对被保险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包括风险的特点、概率、影响程度等,并通过数理统计和概率分析等方法来对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
定价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确定保险产品的定价,即保险费率的确定。
赔付计算是指根据保险条款和赔付原则,对保险事故的赔付进行计算和处理。
二、保险精算的技术方法1. 数理统计数理统计是保险精算中最基本的技术方法之一,它涉及到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评估风险的概率和程度,为保险产品的定价和赔付计算提供依据。
2. 概率分析概率分析是指利用概率论的知识来对风险进行定量的评估和分析,包括风险的概率分布、期望值、方差等。
通过概率分析,可以对不确定性的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为保险精算提供科学的依据。
3. 统计建模统计建模是指将数理统计和概率分析的方法运用到保险精算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定价。
统计建模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生存分析等方法来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建模和预测。
4.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保险精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对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
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保险公司的风险暴露和损失,提高其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保险精算的应用领域保险精算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再保险等方面。
在人寿保险中,保险精算主要涉及到寿险责任的定价、赔付计算和资金积累的管理;在财产保险中,保险精算主要涉及到财产损失的评估、定价和赔付计算;在健康保险中,保险精算主要涉及到医疗费用的定价和管理等。
此外,再保险领域也是保险精算的重要应用领域,它涉及到对风险的再分担和再定价。
四、保险精算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的发展,保险精算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未来,保险精算将更加注重在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上,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提高风险评估和定价的精准度。
保险精算课件保险精算课件保险精算是一门涉及保险风险评估、保费定价和保险准备金计算等领域的学科。
在保险行业中,精算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运用数学、统计学和金融学等知识,通过对风险的测量和分析,为保险公司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管理策略。
保险精算课件是培养学生保险精算能力的重要教学工具。
它以系统化的方式呈现了保险精算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保险精算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一、保险精算的基础知识保险精算的基础知识包括概率论、统计学和金融学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概率分布、随机过程、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以及利率、折现率、期限结构等金融学概念。
这些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保险精算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保险精算的风险评估保险精算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评估保险风险。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模型的建立,精算师可以预测未来的损失发生频率和损失大小。
这有助于保险公司制定合理的保费定价策略,确保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保险精算的保费定价保险精算师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保险产品的保费。
保费的确定需要考虑到保险公司的成本、利润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
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精算师可以计算出合理的保费水平,从而保证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保险精算的准备金计算保险精算师还负责计算保险公司的准备金。
准备金是保险公司用于支付未来索赔的资金储备,它是保险公司财务稳定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风险模型的建立,精算师可以预测未来的索赔金额和索赔频率,从而计算出合理的准备金水平。
五、保险精算的风险管理保险精算师在保险公司中起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角色。
他们通过对风险的测量和分析,为公司提供风险管理策略和决策支持。
例如,精算师可以通过分析保险产品的风险特征和客户的风险偏好,为公司提供定制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六、保险精算的发展趋势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保险精算领域也在不断演进。
未来,保险精算师需要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的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风险挑战。
一、选择题1. 某人2008年初借款3万元,按每年计息3次的年名义利率6%投资,到2013年末的积累值为( )万元。
A .7.19B .4.04C .3.31D . 5.212.下列关于死亡概率,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 .B .C .D .3.保险费用主要包括哪几大类( )A .新契约费,维持费,营业费用,理赔费用B .投资费用,维持费,营业费用,理赔费用C .投资费用,新契约费,维持费,营业费用D .新契约费,维持费,投资费用,理赔费用4.下列哪项不属于非年金保险( )A .定期保险B .定期死亡保险C .终身死亡保险D .两全保险5.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寿保险( )A .生存保险B .死亡保险C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D .生死合险6下列关于期末付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与寿险精算现值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B )A .1x x A a d -=B .x x x A va a =-C .::::1x n x n x n x n A da va a =-=-D .:1:1x n x m x n m A A a d ++-=7.新契约费不包括( )A .销售费用,包括代理人佣金及宣传广告费B .风险分类,包括体检费用C .准备新保单及记录D .保费收取及会计8.计算已缴清保费后某个时刻的给付准备金时,用( )更方便A. 将来法B. 过去法C. 平均法.D. 保费和损失结合法9.已知20岁的生存人数为1 000人,21岁的生存人数为998人,22岁的生存人数为992人,则|201q 为( )。
A .0.008B .0.007C .0.006D .0.00510.退保金可以提供哪几种支付方式( )A .现金支付B .减额交清C .展期定期D .现金支付,自动垫交保费,减额交清,展期定期二、判断题1.某银行以单利计息,年息为6%,某人存入5000元,求5年后的积累值是6691.13。
( )2.平均法是IBNR 准备金的唯一估计方法( )3.寿险费率一般是指每万元保额的保费( )4.生存年金的趸缴纯保费计算方法只有现时支付法。
保险精算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保险精算是指对保险风险进行测度、定价、准备金设计、资本管理和风险分散等方面的数学计算和统计分析工作。
本课程旨在介绍保险精算基础知识、模型和技术,并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应用保险精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1. 保险精算的概念与基本原理•保险精算的定义和目的•保险数学的基本范畴和理论基础•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投保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及资本管理2. 保险精算的数学模型与方法•保险风险及其测度方法•风险数学模型与评估方法•保险产品定价原则及方法•盈余分配与准备金要求计算3. 实例分析及程序设计•实例分析:如何确定车险的费率?•程序设计:用R或Python设计保险精算程序4. 课程要求•基本掌握保险精算的概念、模型和方法;•能够解决实际的保险精算问题;•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保险精算程序。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PPT讲解、案例分析、程序编写等形式。
同时,采用直观、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四、实验教学本课程实验内容为保险精算程序设计,主要使用R或Python进行编程实践,并辅以实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和掌握。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 教材《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陈化成,商务印书馆出版)2. 参考书目•《保险精算实务》(郭忠祥,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保险精算理论与实践》(李磊等,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保险经济学与精算评估》(何松友,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六、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分为论文和实验两部分,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论文和实验报告。
其中,论文要求1500字以上,实验报告要求包括代码、运行结果及分析说明。
七、教学进度计划章节内容授课时间第一章保险精算的概述1周第二章保险风险的测度2周第三章保险产品及定价2周第四章保险资本管理1周第五章R或Python编程实践4周第六章课程总结与回顾1周八、课程总结本课程旨在介绍保险精算基础知识、模型和技术,并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应用保险精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章:利息理论基础第一节:利息的度量一、利息的定义利息产生在资金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不统一的场合,它的实质是资金的使用者付给资金所有者的租金,用以补偿所有者在资金租借期内不能支配该笔资金而蒙受的损失。
二、利息的度量利息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度量,主要的度量方式有1、按照计息时刻划分:期末计息:利率期初计息:贴现率2、按照积累方式划分:(1)线性积累:单利计息单贴现计息(2)指数积累:复利计息复贴现计息(3)单复利/贴现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Ø单利的实质利率逐期递减,复利的实质利率保持恒定。
单贴现的实质利率逐期递增,复贴现的实质利率保持恒定。
时,相同单复利场合,复利计息比单利计息产生更大的积累值。
所以长期业务一般复利计息。
时,相同单复利场合,单利计息比复利计息产生更大的积累值。
所以短期业务一般单利计息。
3、按照利息转换频率划分:(1)一年转换一次:实质利率(实质贴现率)(2)一年转换次:名义利率(名义贴现率)(3)连续计息(一年转换无穷次):利息效力特别,恒定利息效力场合有三、变利息1、什么是变利息2、常见的变利息情况(1)连续变化场合(2)离散变化场合第二节:利息问题求解原则一、利息问题求解四要素1、原始投资本金2、投资时期的长度3、利率及计息方式4、本金在投资期末的积累值二、利息问题求解的原则1、本质任何一个有关利息问题的求解本质都是对四要素知三求一的问题。
2、工具现金流图:一维坐标图,记录资金按时间顺序投入或抽出的示意图。
3、方法建立现金流分析方程(求值方程)4、原则在任意时间参照点,求值方程等号两边现时值相等。
第三节:年金一、年金的定义与分类1、年金的定义: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支付的一系列付款称为年金。
原始含义是限于一年支付一次的付款,现已推广到任意间隔长度的系列付款。
2、年金的分类:(1)基本年金约束条件:等时间间隔付款付款频率与利息转换频率一致每次付款金额恒定(2)一般年金不满足基本年金三个约束条件的年金即为一般年金。
奥朋南开保险精算基础保险精算基础是指应用高等数学、统计学、保险学和金融学的理论与方法,处理保险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分析、定价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因此,保险精算不仅成为保险经营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为保险业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整套的分析工具。
面对复杂的精算内容,《保险精算基础》以"创造性应用"作为主要目标,力图使读者不必完全拘泥于数学推导,而对保险理论背后的精算原理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有所应用。
《保险精算基础》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简要介绍利息理论和生命表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为寿险精算,主要包括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期缴纯保费、寿险责任准备金;第三部分为非寿险精算,主要包括风险理论基础、非寿险保费厘定等。
保险精算基础是依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利用现代数学方法,对各种保险经济活动未来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性、估价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如研究保险事故的出险规律、保险事故损失额的分布规律、保险人承担风险的平均损失及其分布规律、保险费率和责任准备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等保险具体问题。
保险精算基础最初的定义是“通过对火灾、盗窃以及人的死亡等损失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估算以确定保险公司应该收取多少保费。
”在寿险精算中,利率和死亡率的测算是厘定寿险成本的两个基本问题。
由于利率一般是由国家控制的,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利率并不是保险精算所关注的主要问题,而死亡率的测算即生命表的建立成为寿险精算的核心工作,也仍然是精算研究的课题。
非寿险精算始终把损失发生的频率、损失发生的规模以及对损失的控制作为它的研究重心。
非寿险精算已经发展了两个重要分支:—是损失分布理论;二是风险理论。
伴随着金融深化的利率市场化,保险基金的风险也变为精算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这方面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投资收益的敏感性分析和投资组合分析、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等。
满期保费:保单年指从保单生效日起至统计区间末已经满期的那部分保费。
满期保费=保费收入×【min(统计区间末,保险责任终止日)-保单生效日】/【保险责任终止日-保单生效日】。
满期保费通常是针对一张保单或者是在一个承保年度内起保的所有保单而言。
已赚保费:财务年指在统计区间内所有有效(包括在整个区间有效或在部分区间有效)的保单在统计区间内已经经过的那部分保费。
已赚保费=统计区间保费收入+统计区间期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统计区间期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已赚保费是计算统计区间承保利润的基础。
反映了新承保保单和部分历史保单的保费对于核算区间的收入贡献。
通常在业务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已赚保费低于保费收入。
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IBNR):指截止至统计区间末已经发生但尚未接到报案的案件的精算评估金额。
广义的IBNR还包含已发生未立案准备金、未决估损不足准备金、重立案件准备金以及理赔费用准备金。
其中已发生未立案准备金是指为保险事故已经报告但未记录到理赔系统的案件提取的准备金;未决估损不足准备金是指最初立案金额与最终实际赔付之间的差额;重立案件准备金是指已赔付案件,出现新的信息,赔案被重新提起并要求额外增加赔付;理赔费用准备金是指为尚未结案的赔案可能发生的费用而提取的准备金。
其中为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专家费、律师费、损失检验费等而提取的为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为非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费用而提取的为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指对在统计区间末仍然有效的保单的尚未终止的保险责任提取的保费责任准备金。
每张保单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费收入×【该保单的保险责任终止日-统计区间末】/【该保单的保险责任终止日-保单生效日】。
上述计算方法为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法。
统计区间末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在统计区间末仍然有效的所有保单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之和。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计算统计区间已赚保费的基础纯风险保费:纯风险保费=出险频度×案均赔款×损失发展因子×趋势发展因子【损失发展因子:损失在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