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连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 格式:pdf
- 大小:149.45 KB
- 文档页数:2
收稿日期:2003-12-03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项目(2003C10103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10421)作者简介:曾志聪(1979 ),男,广东韶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
基于OCI 技术的Oracle 数据库连接曾志聪,姚国祥(暨南大学网络中心,广东广州510632)摘 要:Oracle 数据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之一,基于Oracle 数据库的大型应用对系统响应时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提高Oracle 数据库的访问效率,减少系统等待时间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问题。
文中介绍了Oracle Call In ter face(OCI)技术及其新特性,并通过分析和对比ODBC,JDBC 的实现机理,表明了OCI 技术在访问Oracle 数据库上性能的优越性。
最后描述了OCI 技术的编程机制,用OCI 技术实现了访问Oracle 数据库的典型应用,为OCI 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Oracle 调用接口;JDBC 驱动接口;ODBC 驱动接口;Oracle 数据库;数据库接口中图分类号:T P311.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751(2004)08-0011-03Oracle Database Connection Based on OCI TechnologyZENG Zhi cong ,YAO Guo x iang(N etw ork Center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 zhou 510632,China)Abstract:Oracle i 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databases.As the demand for a shorter response ti m e in large applicati ons based on Oracle database is i ncreasing,how to shorten the response time and effectivel y acces s an Oracle database become a hot topic and gain our research interest.In this paper Oracle call i nterface (OCI )technology and its new features are introduced.T he implementing mechanism of ODBC,JDBC and OC I are compared to show the better performance of OC I on accessing an Oracle database.Finally,the mechanism of OCI programming is particularly described and some typical functions implemented with OC I for accessing Oracle databases are provided for references.Key words:OCI;JDBC;ODBC;Oracle;database API0 引 言Oracle Call Interface(OCI)是Ora cle 的数据库调用接口。
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也正逐步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
区块链被认为是一种公正、安全、透明的技术,同时也是比特币发展的关键。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
一、技术发展区块链技术最初是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的一种解决方案被提出的。
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其涉及到一系列的数据加密、存储和传输等技术,而区块链技术正是为此服务的。
区块链技术最初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可以防止数据篡改和丢失。
原始的区块链技术只是一个普通的分布式数据库,其由一个个区块构成,每个区块都包含了交易、时间戳等信息。
这些区块可以被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不可篡改的链式数据结构。
虽然区块链技术在早期只是一个被用于比特币的解决方案,但是后来发现该技术还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
例如,许多企业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建立自己的数据交换网络,改进数据管理和保护。
医疗行业则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加强病人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实现数字签名和审核等功能。
二、应用案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下面是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1.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勇气面食”为了帮助收到人道主义援助的叙利亚难民克服食品欺诈问题,WFP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了“勇气面食”平台,这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搭建的数字肖像库和智能合约平台。
收到援助的难民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通过自己的生物信息和身份证明来验证自己,从而保证收到的食品代金券没有被欺诈者所利用。
2.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在线支付平台之一,它们一直致力于搭建一个安全可靠的支付网络。
为了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安全性能,它们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在支付环节中使用了智能合约和其他区块链相关技术。
这些技术确保了用户交易信息的安全,防止黑客入侵,同时提高了支付效率。
3.宝洁公司:透明度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快消品企业之一,宝洁公司通过“透明度工程”采用了区块链技术来增强生产供应链的透明度。
云计算环境下异构数据库整合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摘要:该文提出一种通过利用云资源、分布式部署实体数据库代理服务端agent、异构数据库服务端server和服务网站等模块,构建一个异构数据库整合的多线程原型系统的方法。
系统中agent实现对实体数据库进行第一层虚拟和执行sql请求;server解析自定义查询语言和整合agent返回结果;服务网站则提供基本的注册、申请和下载服务;原型系统各模块间通过套接字进行网络通信,通信内容为xml格式,外部可以通过自定义的查询语言访问原型系统。
通过实现这套分布式的原型系统,达到高效整合异构数据库的目的。
关键词:异构数据库;数据整合;云计算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4-3232-04云计算[1]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它是构建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可以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实现计算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的全面共享。
云计算的这些诸多特性为异构数据库的访问和整合等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访问方式。
通过对云计算的应用对异构数据库进行整合,可以很好的利用分布在不同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存储器容量的扩大,数据需求的明细化,地域分布的不平衡化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据量也呈现出了高增长性。
现而今怎样高效利用这些分布在异构数据库中的数据或者方便的对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数据库管理软件中的数据进行统一访问并对数据进行整合成为了一个具有意义的挑战[2-4]。
本文针对在云计算环境下如何设计与实现异构数据库整合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及其实现方法。
1 不同数据库的差异性数据库系统发展至今,出现过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数据库模型[5]。
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大多都是关系型数据库,其中oracle、sqlserver和mysql占有了很大的比例[6]。
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连接与数据联接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企业、机构甚至个人都面临着海量数据的管理与利用问题。
为了更好地存储、处理和分析数据,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
数据库技术旨在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其中数据连接与数据联接是数据库技术的两个重要方面。
二、数据连接数据连接是指将数据库与应用程序之间建立起的通信渠道。
在数据库技术中,通过数据连接,应用程序能够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读取、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数据连接的建立需要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接口进行,如ODBC(开放数据库连接)、JDBC(Java数据库连接)、(活动数据对象.NET)等。
数据连接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提供数据库的地址、用户名、密码等信息,以确保连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旦数据连接建立成功,应用程序便可以通过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等方式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数据连接的稳定性和性能对于应用程序的运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数据连接的效率,一些先进技术如连接池、缓存等被广泛应用。
三、数据联接数据联接是指在不同数据库之间建立起的关联关系。
在现实应用中,往往需要从不同的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并进行联接计算和分析。
数据联接的实现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一种常见的数据联接方式是通过SQL语句进行联接查询。
SQL语句中的JOIN操作可以将多个数据库表进行联接,实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关联数据的查询。
在进行数据联接时,需要明确联接的字段和联接条件,以确保联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除了SQL语句,一些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特定的联接函数和操作符,如Oracle数据库中的CONNECT BY,MySQL数据库中的GROUP BY 等,这些函数和操作符可以在查询语句中实现数据的联接和计算,提高查询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一些高级的数据分析工具如Tableau、Power BI等也提供了数据联接的功能。
通过这些工具,用户可以将多个数据源进行联接,实现跨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大数据 云计算数码世界 P.146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数据库连接访问技术分析与研究田杨 天津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 池秀峰 天津市北方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西青区分公司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海量数据资源的处理及应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数据库连接访问技术概念,并探析了数据库链接访问技术研发,从应用程序编程、数据库之间通信连接等方面,探究了数据库链接访问技术应用,研究了Java.Bean数据库链接访问技术研发,从Java数据库链接组件、Java数据库操作组件等方面,论述了Java.Bean数据库链接访问技术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 计算机 数据库 连接访问1 计算机数据库连接访问技术概述探析计算机数据库连接访问技术,相关人员应明确数据及数据处理概念,所谓数据概念,即是描述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具体及抽象概念,对于意义明确的符号,如数字、文字、图形、声音等,可执行存储操作。
而数据处理概念,即是针对诸多类型数据,采用收集、存储、加工、传播等一系列手段,以便于实际应用。
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常用的连接访问技术,即为基于JSP的数据库连接技术,其中就包括JDBC-ODBC桥连接技术、数据库系统专用JDBC驱动程序连接技术。
在计算机数据库运行中,以上两种连接形式应用广泛,可从大规模原始数据中抽取富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使之作为行动及决策依据。
同时,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中,数据库连接访问技术的进步,可有效辅助计算机存储及处理大规模数据信息,使人们更加便捷地利用数据资源。
2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数据库连接访问技术分析与研究数据库链接访问技术研发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诸多企业均注重分布式应用软件研发,尤其是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采用的技术种类繁多,且多集中于动态页面部署及实现之中。
目前,在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研发中,较为常见的技术为JSP技术与技术。
例如,在微软公司的分布式软件开发中,该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提出了新型的框架模式,该模式针对NET分布软件,可有效促进动态页面的部署及实现。
嵌入式实时数据库关键性技术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高效、可靠、实时的数据处理需求越来越迫切。
嵌入式实时数据库是满足这种需求的关键技术之一。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嵌入式实时数据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涉及到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嵌入式实时数据库的核心功能是存储数据、提供数据检索与更新服务,此外还需要满足实时响应、数据一致性、高并发处理等特点。
如何在嵌入式环境下实现这些功能,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嵌入式实时数据库关键性技术,完成如下研究内容:(1)调研现有嵌入式实时数据库的实现方法及应用场景,分析其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2)研究嵌入式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管理、数据索引、数据检索、数据更新等关键技术,针对这些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3)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数据库,通过实验验证所研究的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4)对实现的数据库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提高其吞吐量、响应时间等指标。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研,了解现有嵌入式实时数据库的实现方法和应用场景,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2)根据调研结果和研究目标,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数据库。
通过实验验证数据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逐步优化其性能。
(3)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理论推导,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推广相关技术和实现方案,解决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问题。
四、预期成果:(1)深入了解嵌入式实时数据库的关键性技术,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和经验。
(2)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数据库,验证所研究的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分析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提出优化方案和解决方案。
推广相关技术和实现方案。
(4)相关学术论文和专利申请。
五、研究进度:2019年12月-2020年3月完成文献调研和技术方案设计2020年4月-2020年7月完成实验平台搭建和数据库设计2020年8月-2020年10月完成数据库实现和测试2020年11月-2020年12月完成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和成果总结六、研究团队:本研究由团队主持人及其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团队成员具有相关领域的经验和技能。
基于数据库访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作者:方生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第12期摘要:在B/S模式或C/S模式系统开发中,对象是前台页面(或窗体)与后台数据库之间的重要桥梁。
通过对象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读取、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首先介绍了组件的体系结构,其次分析了 数据库访问技术的两种模式,最后针对这两种模式,通过实例实现了应用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关键词:;B/S;C/S;数据库访问技术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2-2758-03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中,数据的操作占据了大量的工作,要操作的数据既可以是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又可以是存储在文件中的数据以及XML数据,其中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操作最为普遍。
技术是web页面或者Winform窗体与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一种重要技术,它把对数据库的操作分为几个步骤,并为每个步骤提供对象来分装操作过程,从而使得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变得简单易行。
1 组件体系结构对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和XML等数据源提供一致的访问。
我们可以使用来连接到这些数据源,并检索、处理和更新所包含的数据。
组件将数据访问与数据处理分离。
它是通过两个主要的组件:.NET数据提供程序(Data Provider)和Dataset来完成这一操作的。
图1说明了数据访问与数据处理分离的概念。
体系结构的一个核心元素是.Net数据提供程序,它是专门为数据处理以及快速地只进、只读访问数据而设计的组件,包括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和DataAdapter对象的组件。
[1]taSet是体系结构中另一个核心组件,它是专门针对各种数据源的数据访问独立性而设计的,所以它可以用于多个不同的数据源。
DataSet包含一个或多个DataTable对象的集合,这些对象由数据行和数据列,以及有关DataTable对象中数据的主键、外键、约束和关系信息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