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77.07 KB
- 文档页数:1
集约化猪场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与综合防治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集约化猪场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养猪的主要形式。
集约化养猪场规模大,密度高,病虫害的发生率也相应较高,病虫害的防治是现代养殖业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对于猪场主要寄生虫病,我们需要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性防治。
本文主要介绍猪场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与综合防治方法。
一、猪场主要寄生虫病1.蛔虫病:蛔虫病是猪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其危害机体较为严重,可以影响到猪的生长和发育,特别是对于幼猪和育肥猪影响较大。
2.旋毛虫病:旋毛虫病是猪场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危害是消化系统疾病,长期感染会导致营养不良、瘦肉、下痢等症状。
猪场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原因较为复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因素:集约化猪场内部环境复杂,饲料、粪便、地面、水源、饮用水等均有可能成为寄生虫的生长繁殖场所,而病菌的传播可以通过猪之间接触和猪粪便传播等方式进行。
2.养殖管理不当:如果猪的饲料、草料、饮用水源等养殖环境不安全、不卫生,容易使猪摄入寄生虫的卵或幼虫,从而引起病菌繁殖和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病菌的大面积传播。
3.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接种是猪场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步骤,但如果免疫程序不当,或者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疫苗接种,猪也有可能在疫苗接种过期后感染病菌。
三、综合防治方法针对猪场主要寄生虫病,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综合性防治措施:1.饲养管理要抓好:在猪的饲养管理方面,猪场要注意环境的卫生清洁,及时清理猪舍、饲料器、粪便渠等区域,并严格控制猪的饮食,避免让猪进食污染的饲料和草料,以减少病原体的生长繁殖。
2.疫苗接种要及时:疫苗接种是对抗猪场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猪场要严格按照疾病防治的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动态监测疫苗接种的有效性,确保疫苗接种能够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3.药品治疗要合理:在对抗猪场病虫害时,药品治疗是不可缺少的,但要注意用药分割、用药量、用药频次等问题,避免出现药物残留和耐药性产生。
规模猪场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作者:暂无来源:《江西饲料》 2018年第4期随着养猪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同时猪舍内部温暖、封闭的环境及较大的饲养密度,也为寄生虫病的发生、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寄生虫病使生长育肥猪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报酬降低,还能引发多种疾病,增加用药成本,因此吞噬了猪场的成本和利润。
因此,定期给猪群科学驱虫,加强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愈加显现出其重要性。
1当前规模猪场寄生虫病的发病特点1.1寄生虫病的发生不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以往,很多寄生虫病都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如猪疥螨病多发生于潮湿的春夏季节,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夏季,等等。
但是,规模猪场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已没有了过去季节性明显的特征,因此,多年来猪群只在春秋两季集中驱虫的习惯被打破,而应根据猪场寄生虫病流行的实际情况和猪群寄生虫病的感染程度来确定驱虫的时间。
1.2猪寄生虫的种群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猪常见的寄生虫可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每类种群结构较以往都有明显的改变。
当前,常见危害较大的猪体内寄生虫有蛔虫、球虫、鞭虫、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结节线虫、肾线虫、肺丝虫等;体外寄生虫中对猪危害最大的是螨虫,其次是虱、蜱、蚊、蝇等。
由于规模猪场控制了中间宿主的进入,因此,一些不需要中间宿主就能正常生长发育的寄生虫致病性增高,流行广泛。
1.3多种寄生虫共同感染、交叉感染、重复感染的可能性增大规模猪场由于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猪群饲养密度大,有利于各类寄生虫的生长繁殖,易造成全群多种寄生虫的共同感染、交叉感染、重复感染。
1.4临床症状虽不明显,但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规模猪场实行精细化的饲养管理制度,日粮营养全面、充足,而寄生虫病夺走部分饲料营养,使饲料报酬降低,给猪群带来的损失是隐形的,猪场会在“不知不觉”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规模猪场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2.1开展虫情监测,掌握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规模猪场要定期开展寄生虫病的监测工作,每年最少进行一次,通过粪便检查、剖检观察、圈舍墙壁尘埃检查等,监控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猪群的寄生虫感染情况,掌握单位虫卵变化规律,并做好记录。
猪寄生虫病的防治
猪寄生虫病是指猪体内寄生虫寄生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疥螨病、口蠕虫病、绦虫病、旋毛虫病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猪的健康生长,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对猪寄生虫病进行防治非常重要。
一、疥螨病的防治
1.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
保持猪舍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床上垫,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保持猪圈内干燥通风。
避免用潮湿的饲料和水。
2. 合理饲养,加强猪的抵抗力。
保证猪的饲料营养充足,提高猪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疥螨的机会。
3. 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
定期给猪进行驱虫,使用驱疥剂进行杀虫。
二、口蠕虫病的防治
1. 科学饲养管理,定时定量喂养。
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数量,不过饥不过饱,避免过分饲养。
2. 定期驱虫。
使用驱虫药物对猪进行预防和治疗。
3. 消毒消烂。
保持猪圈干燥清洁,定期进行卫生消毒,消除疾病传染源。
除了以上措施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进行猪寄生虫病的防治:
对猪寄生虫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手段,重点是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提高猪的免疫力,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驱虫治疗。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寄生虫病,保障猪的健康生长,提高养猪效益。
规模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
随着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发展,规模猪场的养殖环境和养殖管理条件大大优化,但由于生猪数量多,密度大,易受传染,因此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仍然是规模猪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圆线虫、细小鞭毛虫等,对猪只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防治规模猪场寄生虫病,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如:
1.环境卫生:规范消毒措施,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等污物。
2.定期驱虫:选用有效的驱虫药物,依据驱虫周期进行驱虫,防止虫卵孵化成虫。
3.加强饲料管理:严格按照饲料营养需求进行配合饲喂,避免过度饲喂,以防猪只消化道中寄生虫滋生。
4.适当的预防疫苗:定期对猪只接种预防疫苗,提高猪只免疫力,降低寄生虫病发病率。
5.定期体检:定期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猪只身体异常症状,并进行有效措施处理,减少疾病传播。
总之,规模猪场寄生虫病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只有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才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通过环境、驱虫、饲料管理、预防疫苗和定期体检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够降低猪只死亡率,提高猪只肉品质量,使规模猪场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效益。
集约化猪场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与综合防治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场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猪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猪场内寄生虫病的流行。
寄生虫病不仅会给猪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会给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对于集约化猪场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集约化猪场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1. 圆线虫病圆线虫是导致猪肠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寄生于小肠和大肠。
感染圆线虫后,猪会出现消瘦、粪便稀薄、厌食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目前,圆线虫病在集约化猪场中有一定的流行趋势。
1. 清洁卫生保持猪舍和猪场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保持猪舍干燥通风,有效减少寄生虫的数量和传播。
2.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
为猪提供优质饲料,保证饮水清洁卫生,定期对猪进行体检和驱虫,及时发现猪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做好防治工作。
3. 使用驱虫药物集约化猪场可以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病情况选用相应的驱虫药物进行防治。
选择适合猪的驱虫药物,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有效去除猪体内的寄生虫,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
4. 进行定期消毒猪场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杀灭寄生虫的卵和幼虫,阻断寄生虫的传播途径,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病率。
5. 加强猪的免疫力猪的免疫力是抵抗寄生虫病的重要因素。
集约化猪场可以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优质饲料和定期补充营养,增强猪的免疫力,降低寄生虫病的感染率。
集约化猪场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与综合防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只有加强对寄生虫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才能有效减少猪场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保障猪的健康,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养猪户能够重视集约化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共同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规模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概述:在规模场,由于寄生虫病很少引起只的大批死亡,所以往往不受重视。
因此,蛔虫、疥螨、囊尾蚴等体内外寄生虫在不少场依然存在。
有数据表明,因寄生虫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可占到养利润的5%~8%。
1.场常见寄生虫病据调查,目前危害规模场的主要寄生虫有蛔虫、疥螨、毛首线虫、弓形虫和囊尾蚴等,尤以蛔虫和疥螨最常见。
(1)蛔虫病蛔虫属大型线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幼龄感染率在60%以上,高于成年。
感染本病的仔,生长发育受阻,一般可使的日增重下降5%~10%,转化率下降8%~15%,多数可能成为僵。
感染蛔虫病后,可造成脏器的损伤和病症,导致咳嗽加剧,呼吸困难,虫体数量较多时,会堵塞肠道。
蛔虫的代谢产物及分泌的毒素,可引起只体温升高、痉挛、麻痹、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2)疥螨病疥螨病俗称为疥癣或癞病,主要寄生于体表真皮层,引起只慢性或过敏性皮肤病,一般场的感染率可达30%~60%。
肉疥螨感染,可使日增重降低8%~10%。
疥螨病一般多发于冬季和初春,通常起始于眼、颊、耳部,然后向背部、体躯两侧、后肢及全身蔓延。
由于疥螨口器分泌毒素,刺激神经,可引起只剧痒、组织损伤、脱毛及患部水疱、痂皮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3)毛首线虫病毛首线虫又称为鞭虫,主要寄生于的盲肠,虫体前细后粗,故而得名毛首线虫;整个外形似鞭子,故又称其为鞭虫。
据调查,一般规模场该病的阳性率为30%~50%,对养生产的危害极大。
毛首线虫严重感染时会引起贫血、消瘦、腹泻,排出水样血便等。
剖检可见盲肠和结肠粘膜有出血坏死、水肿和溃疡等病变。
(4)弓形虫病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重要寄生虫病。
规模场如果暴发该病,群死亡率可达60%以上。
临床表现主要为体温升高,怀孕母发生流产、死胎等,病重1周左右死亡。
据观察,初期感染弓形虫的病,多数没有明显症状;急性病除体温升高外,鼻腔流涕,呼吸困难,体表淋巴结肿大,胸、腹部皮肤发绀或有淤血斑。
猪群的内、外寄生虫病综合防治
1.对猪场全部猪驱虫一次。
2.母猪产仔前1—2周驱虫一次。
3.种公猪一年驱虫二次。
4.仔猪孵出转群前驱虫一次。
5.彻底清洁环境,加强粪便管理,防止再次感染。
6.药物的选择:
首推害获灭口服剂,所有猪只的推荐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每日给予100微克伊维菌素,连用七天。
通灭为新型长效广谱抗绵羊内外寄生虫药,肌肉注射1毫升/33公斤体重,妊娠母猪于分娩前?一14天,全场一年二次全面外科手术。
安神包括猪疥螨、猪虱,大多数主要消化道线虫,肺虫和肾虫。
爱比菌素注射液300微克/公斤体重,即每33公斤体重用l毫升注射液。
颈部皮下注射,要选用短针头,针头应垂直进入;成年猪常选用2.0/20号针头,仔猪常选用1.5/15号针头。
胖可求为4%芬苯哒唑,用于猪等多种动物的体内外寄生虫驱杀阿司匹林,每吨饲料200克主要用于怀孕母猪和公猪,连用14天;每吨饲料加100克用于20公斤重仔猪和60公斤肥育猪,连用30天。
宰前停药5天。
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8毫克计算,溶于水灌服、混料喂服或饮水投服。
另外,可选用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按7.5毫克/公斤体重一次,肌肉或皮下注射。
丙硫苯咪唑,一次常用量按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口服。
敌百虫,口服驱虫用2—3%水溶液灌服,每公斤体重0.10—0.12克,也可拌人饲料中喂服。
外用l-2%敌百虫水溶液局部涂擦氯化钠或喷洒,可防治虱、蜱、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