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树备课(部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967.00 KB
- 文档页数:33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编排了《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3篇文章,题材丰富,内容贴近生活:有远足郊游,有成长点滴,有海边玩耍,不仅展现了多彩的儿童生活场景,也展现了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本单元会认33个生字,5个偏旁。
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
3.学会认识偏旁,规范的书写汉字。
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过程与法:
根据以往识字所采用的识字方法认识生字,把识字、看图,学词和读文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
2.“的”字的合理搭配。
在第四单元初次学习“的”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词语的搭配。
让学生体会到,合理
的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教学难点】
1.根据以往识字所采用的识字方法认识生字,把识字、看图,学词和读文结合起来。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课时安排】
课题课时完成时间
课题课时完成时间
9.明天要远足2课时
10.大还是小2课时
11.项链2课时
语文园地七3课时
约计()课时。
课时编号课题9明天要远足课时教学目标认识“睡、那”等11 个生字和目字旁1 个偏旁;会写“才、明”等 4 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难点】会写“同、学”等字。
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
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
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
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
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
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
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
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
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第七单元执教者:本单元教学计划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词语的搭配,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本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38个生字和5个偏旁,会写11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4.学习“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
5.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本单元教学重点1.能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并正确书写。
2.朗读、背诵成语,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
本单元教学难点1.会写11个生字和5个偏旁,认识38个生字。
2.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3.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
课时安排10课时本单元教学反思:实验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电子备课执教者:教学内容9.明天要远足课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过朗读感受诗的童趣,注意句子的语气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文的生字和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排比句。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学生)教学时数2课时本课学习目标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小作者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梳理本文档将对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单元内容概述第七单元的主题是家庭,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将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员的称呼,以及家庭的日常活动等。
家庭,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将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员的称呼,以及家庭的日常活动等。
知识点梳理1. 家庭成员学生将研究家庭成员的称呼以及对应的关系,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称呼方式,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家庭的日常活动学生将了解家庭的日常活动,例如吃饭、睡觉、打扫卫生、看电视等。
通过研究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加深对家庭的理解和认识。
3. 家庭成员的特点学生将研究描述家庭成员特点的词语,例如“爸爸高高的”、“妈妈美美的”等。
学生需要通过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从而加深对家庭成员的了解。
4. 家庭的快乐时刻学生将研究家庭的快乐时刻,例如一家人一起欢笑、一起做游戏等。
通过研究这些快乐时刻,学生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研究目标:1. 熟练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和对应的关系;2. 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日常活动;3. 能够运用描述词语来描绘家庭成员的特点;4. 了解家庭的快乐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总结本单元的研究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家庭的日常活动和快乐时刻,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的家庭,并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促进家庭和谐,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
以上为本文档对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梳理的概述和总结。
希望这份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词语和句子,了解关于家庭和生活的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和生活的热爱,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课堂笔记本。
2.教具准备:大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材料准备:印刷好的单元作业以及教师备课资料。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自我介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介绍家庭成员,并用简单的句子进行自我介绍。
2. 学习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听说读写•设计有趣的听说读写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词语和句子,并提高表达能力。
4. 组合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关于家庭和生活的图片故事板,展示给全班同学。
5. 唱歌学习•利用歌曲、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本单元内容。
四、教学检测1.完成课后作业,包括听力练习、词语搭配等。
2.口头测试,让学生用简单句子回答问题。
3.小组展示,评选最佳故事板,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编写家庭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2.家庭成员的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表达能力。
七、教学心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家庭和生活的理解有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增强。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让他们在欣赏语文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长——山”中“”和“”,“儿——四”中“”和“”的区别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创新型作业:画一幅你们家的全家福。
拓展性作业:和父母分享一下今天课堂上听到的故事。
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做到“三抓”:
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准确、工整、清洁,不能“虎头蛇尾”或“龙飞凤舞”。
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
单元备课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单元重难点及解决策略重难点:1.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懂得课文所表达的孩子的想象。
解决策略:识字方面:准确把握识字要求,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阅读方面:重视朗读指导,朗读方法要多样化。
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文章的主旨。
单元教学方法1.图文结合,引情激趣。
2.从读中感悟,引入思考。
(自由读,图文对照读,读重点语句,对话分角色读)3. 出示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根据低年级的特点,用图示表示。
看图、划句子、读文、思考问题、朗读背诵。
4.讨论评议法。
课时划分9. 明天要远足2课时10. 大还是小2课时11. 项链2课时语文园地七1课时猴子捞月亮1课时课堂达标训练题一、拼一拼,写一写。
shuì hǎi zhēn lǎo shī()着大() ( ) 好 ( ) tóng shén liàng cǎi ()学()么明()人()二、比一比,再组词。
才()学( ) 同( ) 寸( )字( ) 洞( ) 三、写笔顺填空。
才:共()画,第一画是()。
明:共()画,第六画是()。
老:共()画,第四画是()。
四、写一写。
翻过去唉——睡不着( )( )( )我和()去()玩了(),心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正确认读“候、穿”等11个生字,学会写“自”等3个字,认识“ㄔ”等部首。
3.感受小作者要长大心情,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说说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教学难点:感受小作者要长大心情,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过程修改建议一、复习检查1.小朋友,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大还是小》。
教师板书课题,同学们齐读课题。
2.教师出示大屏幕。
找三名学生读这些生字。
全对的,基于表扬。
3.以接读的方式,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如果遇到学生不会读,及时教一教。
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律,并能正确拼读音节。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书写工整、规范的汉字。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理解并运用基本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
4.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培养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的学习:本单元主要学习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使学生能够正确拼读音节。
2. 汉字书写的学习:本单元主要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则,使学生能够书写工整、规范的汉字。
3. 词汇和句型的学习:本单元主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词汇和句型,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3. 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律和汉字的书写规则。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的学习: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律和汉字的书写规则。
3. 巩固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熟练运用。
4. 总结: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能自我检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2. 练习作业:通过检查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通过定期进行测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2. 教具: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3. 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知识的练习册七、教学时间本单元教学时间为两周,共计10课时。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课文的讲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语的搭配、句子的构造等。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组织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1. 知识与技能:识字与拼音: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别本单元所学的生字新词,掌握正确的发音和书写方式。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拼读并准确运用本单元的拼音,如声母、韵母以及整体认读音节等。
课文理解:学生应能够准确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初步把握文本的结构和逻辑,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词汇积累:学习本单元的新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
鼓励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扩大词汇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句子表达: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词语和语法知识,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写字技能: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注意笔顺、结构等基本功的训练。
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前六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
可以采用提问、小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生字教学:结合课文,教授本单元的生字,通过拼音、字形、字义等多角度进行识字教学。
新词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本单元的新词,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进行词汇的运用和语境理解。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旨和要点。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的掌握。
单元核心素质梳理日:女:日字旁的字意思大多与时间有关,女字旁的字意思大多与女性有关。
(洁白)的云朵(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7 z c s(教案)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读准音,认清形。
能正确书写声母z、c、s。
2. 正确拼读声母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
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重点)3. 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
4. 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教学准备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
2. 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 正确书写声母z、c、s。
教学过程Ⅰ复习导入,谈话激趣1. 复习声母:拼音王国的声母家族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成员,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们,向它们打招呼吧!课件出示已经学过的字母,开火车读。
2. 导入:拼音王国的声母家族,我们还有没认识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去一所森林学校,和那里的小动物们一起学习新的声母—— z、c、s。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z c s)Ⅱ 结合情境图,学习z、c、s1. 课件出示课文情境图。
仔细观察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
预设:小动物们正在森林学校里学习,狗熊老师身穿紫色的衣服,手拿书本,用手指着黑板上的z,教大家认识字母呢!3只小刺猬正在认真地写字母。
小刺猬的形状像声母c。
蚕宝宝正在辛勤地吐丝,它吐出的丝,形似声母s。
(板书:z c s)2. 学习声母z。
(1)狗熊老师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呢?(紫色)对,z的发音和“紫”的发音相似,但要读得轻短一些。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教师示范发音: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或下齿背,憋着气,然后舌尖慢慢离开牙齿背,让气流从夹缝里挤出来。
不送气,不要震动声带。
千万不能咬着舌尖发音。
教师领读,学生模仿发音,同桌互相练读并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