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城芙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
- 格式:doc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24
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芙蓉中央商务区创建两型综合示范片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0.17•【字号】芙政发〔2014〕14号•【施行日期】2014.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芙蓉中央商务区创建两型综合示范片区实施方案》的通知芙政发〔2014〕14号隆平高科技园管委会、湘湖管理局、各街道办事处,区直机关各单位:《长沙芙蓉中央商务区创建两型综合示范片区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2014年10月17日长沙芙蓉中央商务区创建两型综合示范片区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长株潭试验区工委《关于推进两型综合示范点创建的实施意见》(湘两型工委〔2013〕11号)及长沙市两型办《2014年度长沙市两型社会示范创建工作方案》(长政办函〔2014〕82号)文件精神,推动长沙芙蓉中央商务区加快建成两型综合示范片区,深化我区两型示范创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湖湘之心、中部标杆、全国一流”的战略定位和“财富中心、魅力之都、幸福芙蓉”的奋斗目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先导,以两型标准体系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突破,推动两型技术产品、两型生产生活方式、两型服务设施、两型生态环境、两型文化等要素进综合示范片区,建设两型生产、生活、消费方式的集中展示区,探索形成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环境污染负增长的两型发展模式。
(二)创建范围。
两型综合示范片区以长沙芙蓉中央商务区为主体,涵盖黄兴路以东、八一路以南、万家丽路以西、人民路以北的区域,辖定王台、文艺路、韭菜园、朝阳、五里牌和荷花园六个街道。
(三)创建目标。
2014年,长沙芙蓉中央商务区两型综合示范片区全面铺开。
湖南桂阳工业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湖南桂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宏伟奋斗目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桂阳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认真总结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桂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阳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函[2009]162号)精神,特编制《湖南桂阳工业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一、湖南桂阳工业园区“十一五”工作回顾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园区兴工、工业兴县”和“二四三”发展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经郴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3年1月设立了桂阳县工业园,规划面积为1平方公里。
在全国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过程中,桂阳工业园被列为保留待批园区,后经国家、省发改委实地考察和积极争取,于2006年8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园区,正式命名为湖南桂阳工业园区,园区面积核减为63公顷。
至2008年底,核定的范围已开发完毕,通过省国土部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估,桂阳工业园区属应积极申请扩区的工业园区。
为实现“桂1阳发展看工业,工业发展看园区”的目标,同时解决现有园区面积过小、产业布局不专、发展空间受限的不足,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依托省级园区、跳出现有园区、建设大工业园区”,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桂发〔2008〕1号),根据桂阳的发展实际,编制了《湖南桂阳工业园区概念性规划(2008-2030)》和五个项目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抢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湘办〔2009〕24号)的机遇,由郴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湖南桂阳工业园区设立长富、共和、宝山、芙蓉、燕山五个项目区,总规划面积为14.8平方公里(原规划面积为29.03平方公里),桂阳工业园区顺利实现了扩园,加上已规划但未被上级部门批准的舂陵项目区,目前湖南桂阳工业园区已形成“一园六区”格局,并先后开展“园区工业跨越发展年”和“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年”活动,园区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桂阳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2.01.19施行日期2012.01.19文号郴政办函[2012]11号主题类别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桂阳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郴政办函〔2012〕11号)桂阳县人民政府:报来《关于修编<桂阳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年)>的请示》(桂政〔2012〕2号)收悉。
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原则同意你县修编县城总体规划。
现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一、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应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城乡规划编制法规、技术规范等要求,依法编制县城总体规划。
二、要加强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研究工作。
对城市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
规划编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建设,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能源、水、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要从环境容量方面确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强化空间管制内容,合理安排公共服务设施、住房建设、交通发展,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三、县城人口与用地规模应专题论证,经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组织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初步审查,并报请省人民政府审查批复后,你县方可开展县城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工作。
四、请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开展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依法按程序进行审查报批。
二○一二年一月十九日——结束——。
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芙蓉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7.31•【字号】芙政办发〔2020〕19号•【施行日期】2020.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固定资产投资正文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芙蓉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隆平高科技园管委会、湘湖管理局、各街道办事处,区直机关有关单位,市驻区垂直管理相关部门:《芙蓉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7月31日芙蓉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为深入贯彻落实《政府投资条例》(国务院令第712号),认真执行《长沙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长政发〔2020〕5号),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切实提升项目管理质效,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计划决策与责任分工第一条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谋划与决策。
区发展改革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用财力规模、计划申报情况及项目轻重缓急程度等,提出政府投资年度计划建议方案并报区政府审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草案,并向社会进行公示。
第二条严格执行区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
计划外项目原则上不予实施,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增补实施的建设项目,须报区政府批准(投资额400万元及以下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审查表》(附件1)审查流程报批)。
第三条明确责任分工。
项目计划决策主体责任人为区长,招投标组织把关主体责任人为常务副区长及项目实施单位分管副区长,设计把关主体责任人为建设单位分管副区长及项目实施单位分管副区长,变更追加审批主体责任人为项目实施单位分管副区长。
建设单位(实施单位)及区直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承担相应主体责任。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韶关芙蓉新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6.13•【字号】粤办函[2013]293号•【施行日期】2013.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韶关芙蓉新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3〕293号)韶关市人民政府,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林业厅、旅游局、金融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韶关芙蓉新区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省府办公厅2013年6月13日韶关芙蓉新区建设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韶关芙蓉新区的规划建设,现提出以下工作方案:一、规划编制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韶关市及省有关部门抓紧编制韶关芙蓉新区发展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一)总体规划是韶关芙蓉新区规划建设的行动指南,是编制韶关芙蓉新区其他专项规划的基本依据。
总体规划需明确韶关芙蓉新区的区域范围、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管理体制和政策导向等。
(二)专项规划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要明确韶关芙蓉新区的主导产业及其定位、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等。
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要提出韶关芙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框架、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等。
二、政策创新韶关市和省有关部门要围绕国家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和促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等要求,以及我省进一步促进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在对外开放、营商环境以及土地、财税金融、投资管理、社会管理、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大政策创新力度。
三、相关要求(一)韶关市要切实担负起韶关芙蓉新区规划建设的主体责任,积极推进相关前期工作。
同时,要统筹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妥善处理韶关芙蓉新区和各区、县关系,推进全市区域协调发展。
长沙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说明书长沙县人民政府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概况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与城市发展目标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四章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第五章县城性质规模与规划空间层次第六章县城总体布局第七章居住用地规划第八章公共设置用地规划第九章工业仓储用地规划第十章地形地貌利用与自然生态保护第十一章外围生态圈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十二章景观风貌与城市形象规划第十三章综合交通规划第十四章城市给排水规划第十五章电力信息工程规划第十六章燃气工程规划第十七章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第十八章县城综合防灾规划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现状概况及历史沿革一、现状概况长沙县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东岸,省会长沙市的东郊,毗邻株洲市、湘潭市、浏阳市、汩罗县、平江县等市县。
湘江从其西境流过;京广铁路纵贯南北,107国道、319国道、京珠高速公路、长永高速公路从其境内通过;黄花国际机场坐落于该县黄花镇。
长沙县总面积1997km2,其中耕地73.74万亩,林地135万亩,水面14.2万亩。
全县辖20个乡镇,495个居民组及村民委员会,总户数22万户,总人口73.6万人(不包括在长沙县工作、户口不在长沙县的4.73万人)。
至2001年底,县城人口规模已达6.3万多人,用地规模已达到15km2(其中工业区面积5.14km2)。
长沙县历史悠久,民风古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东汉祝良、三国桓阶、书法家怀素、教育家李文照及被章太炎先生誉为“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的革命家黄兴等,一个个都光照青史,名垂千古。
县内更有“六朝遗庙”陶公庙,及河图观、铁炉寺、龙喜故城址、常丰故城址、宋明窑址、仙人石、飘峰塔、左宗棠墓等历史遗迹,有黄兴故居、杨开慧故居、徐特立故居等革命纪念地。
本规划区属亚热带季风潮湿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16.7~17.38℃,最高气温40.6℃,最低气温-9.5℃,年均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为5275℃。
桂阳县“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为了全面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全力建设郴州市次中心城市和湘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致力打造文明古城、生态绿城和商贸新城,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全县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特制定桂阳县“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主要做法及成效(一)舞活城市规划龙头,科学规划次中心城市。
我县坚持“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扩容提质城市发展思路,按照“南延北扩、东进西绿”的城市发展布局总体构想,坚持以新区建设为抓手,以大开发、大建设促大发展,城镇化率达42%。
秉着以人为本、立足长远、彰显特色的原则,先后投入规划编制经费1000余万元,为构建城乡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规划体系提供了经费保障。
一是编制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
为优化县域村镇布局、配置空间资源,科学指导我县城乡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组织编制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国家县域内必须编制村庄布局规划的要求,村庄布局规划初步规划方案已经完成。
二是完成了县工业园区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为大力实施融城计划,尽快实现“1+5”区域率先发展目标,全力打造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基地,指导我县工业科学合理布局,2008年11月,县政府投入30万元编制了县工业园区概念性规划,确定了“一园六区”的工业发展格局,解决了工业项目的用地限制问题,规避了项目报批的政策障碍,并确定了未来20年县城“一城三镇”的发展框架,为即将启动的下一轮县城总体规划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前期研究工作。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已经完成,并通过了评审。
目前,30万吨电解铜、济草堂饮料公司、大米厂、成氏面业等项目已按照控规选址建设。
三是编制了各项专项规划。
为完善城市功能建设,近几年,先后组织编制了供水、供电、环卫、公交等专项规划,现已按规划实施了三水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管道燃气等建设工程。
四是完成了县城近10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1.3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高端引领、强西拓东、创新提升、和谐惠民”的发展战略,以“一带两区三中心”建设为重点,以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开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创建为抓手,以削减排放总量、优化产业结构、防范环境风险为主要任务,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
1.4 规划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充分履行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坚持“谁污染、谁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环境保护,形成环境保护良好社会氛围。
——突出重点,规划先行。
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环境优先。
坚持抓好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污染整治,加快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严格环境准入,按照“控新治旧”原则,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建设,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严格监管,防治并举。
坚持统一监管,分工合作原则;逐步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加强部门协调,完善联合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增强环境监管的协调性、整体性。
加强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能力。
——因地制宜,注重特色。
坚持依据区情实际,合理确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实施相应建设项目。
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突出品牌特色。
1.5 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1)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区环境功能区全面达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率先达到国家生态城市标准,初步建立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得到严格控制,生态质量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促进嘉禾县城新城区〔一期〕的开发建设,科学指导土地利用和开发建设行为,依据《嘉禾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嘉禾县城新城区〔一期〕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主要为嘉禾大道沿线两厢带状城市建设用地,全长约 2.5 km,总用地面积约1.66km2。
第三条规划依据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㈡《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㈢《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㈣《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2);㈤《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1999年12月21日)㈥《嘉禾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㈦《湖南嘉禾县城新区城市设计》;㈧国家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第四条规划原则㈠遵循总体规划的指导,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各项城市建设用地,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
㈡充分考虑用地现状和土地使用意向,合理确定土地开发强度,增加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㈢协调“山、水、城、林”的关系,发挥现状景观资源丰富的优势,城市的布局力求实现功能、景观、生态的最优配置。
第五条规划目标㈠建设山水之城把握“山”“水”城市脉络,体现依山傍水、显山露水、山青水秀、山环水绕的区域特征,塑造依山而建、临水而居、树木葱郁、风景如画的山水之城。
㈡建设宜居之城从规划片区独有的环境资源优势出发,注重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生态性,各项设施的配套建设应体现城市环境的人性化和对人的关爱及保护,体现“舒适宜居”的区域特色。
㈢建设活力之城规划要贯彻城市经营的理念,充分利用区位、交通、用地优势,充分开发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合理安排各类性质的建设用地,合理考虑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布局,使新区开发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创造充满活力的新城区。
第六条实施要求本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本文本和分图图则的规定和要求,服从规划管理。
关于楚南历史文化园的规划设计方案探讨作者:刘媛媛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24期【摘要】优秀的城市文化,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市民综合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楚南历史文化园为核心,首先介绍了工程概况,然后指出目标定位和规划原则,最后总结了规划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楚南;历史文化园;目标定位;规划设计桂阳具有“千年古郡、楚南名区”之称,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
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工程建设的前提,成为从业人员的关注重点[1]。
1、项目概况楚南历史文化园,位于桂阳县芙蓉新区,规划范围包括东塔公园、蓉湖水库、周边可开发建设用地等,见下图1。
整个项目用地面积约151公顷,其中北部73.8 公顷,属于缓丘陵山地;中部11.7 公顷,属于蓉湖水库;南部65.5 公顷,属于山体。
场地内高程最高点为H417.0,最低点为H302.0,相对高差为115m。
分析该工程现状,有利条件如下:①交通便捷,出入方便;②山水围绕,生态环境良好;③项目用地多为山地,拆迁量小;④用地面积大,有利于灵活布局。
不利条件如下:①地质复杂,属于喀斯特地貌;②地块高差明显,土方工程量大;③盆地地形不利于排水,需要建设污涵洞。
综合来看,建设条件具有诸多优势,针对不利条件可采用技术措施应对。
2、规划目标定位和规划原则2.1 目标定位第一,观光休闲基地。
该工程本质上属于城市公园,能对市民免费开放,成为一处休闲基地。
第二,旅游度假基地。
园区内的配套设施齐全,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可以接待旅游团队。
在园区外围,建设饮食文化街,用来展示桂阳的饮食文化和人们的夜生活。
第三,历史文化展示基地。
桂阳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园建设能全面展示桂阳的历史文化。
此外,桂阳当地的文化遗存具有量多、分散的特点,文化遗产的保护难度大,园区建成后,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和保护。
第四,特色项目经营基地。
在园区内建设一座会议中心,即可接待省市重要领导;借助于优美的风景环境,可以引进3-4 家婚纱摄影中心,成为户外婚纱摄影基地;建设配套高档酒店,发展成为喜庆宴会举办地;通过举办“印象桂阳”文艺演出活动,丰富人们的夜生活,更好地宣传桂阳历史文化。
桂阳县城芙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 OF FURONG DISTRICT OF COUNTRY TOWN OF GUIYANG文本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二○○八年三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芙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更好地落实桂阳县城总体规划,依据建设部《城乡规划编制办法》、《桂阳县县城总体规划(2005-2015)》、《郴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及桂阳县各相关专项规划制定本规划文本。
第二条规划范围:北起骏马亭大道,南抵迎宾路,东接欧阳海大道,西至舂陵大道,总用地面积约7.47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定位:集居住、办公、商贸、文化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片区。
第四条发展规模:本次规划区用地面积7.47平方公里,规划区规划人口约7.3万人。
第五条适用范围:本规划自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之日起即具有法律效应,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遵照本规划。
在规划区范围内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均应以本规划为依据。
第六条本规划由文本、图则(包括总图则和分图图则)和说明书三部分组成。
文本和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两者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文本中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内容,不得随意调整,确需调整的按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七条本规划解释权属桂阳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在执行本规划的各项规定时,必须同时遵守国家、湖南省、郴州市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等相关条款的规定。
第二章土地使用性质及强度控制第八条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号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共分9大类、23中类、30小类。
土地使用性质原则上应按本规划所规定的性质进行控制。
土地使用分类一览表大类中类小类代码名称代码名称代码名称R 居住用地R1 一类居住用地R2 二类居住用地R21 住宅用地R22 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3 三类居住用地R31 村民安置用地C 公共设施用地C1 行政办公用地C11 市属办公用地C2 商业金融用地C21 商业用地C22 金融保险业用地C24 服务业用地C25 旅馆业用地C26 市场用地C3 文化娱乐用地C34 图书展览用地C35 影剧院用地C36 游乐用地C4 体育用地C41 体育场馆用地C5 医院卫生用地C51 医院用地C52 卫生防疫用地C6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2 中等专业学校用地C63 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C9 其它公共设施用地M 工业用地M1 一类工业用地w 仓储用地W1 普通仓库用地T 对外交通用地T2 公路用地T23 长途客运站用地S 道路广场用地S1 道路用地S2 广场用地S21 交通广场用地S22 游憩综合广场用地S31 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1 供应设施用地U11 供水用地U12 供电用地U2 交通设施用地U21 公共交通用地U22 货运交通用地U29 其他交通设施用地U3 邮电设施用地U9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G 绿地G1 公共绿地G11 公园G12 街头绿地G2 生产防护绿地G22 防护绿地D 特殊用地D1 军事用地第九条在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地使用性质、用地界线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具体见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附表二)。
第十条各类建设用地性质的调整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地块内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应符合附表三中所规定的相容性。
第十一条现有土地的使用性质若与分图图则规定不符,暂时不须更正,但若对土地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改造,则必须与分图图则的规定相符。
第十二条芙蓉新区的规划结构为:“三心五轴六区”。
“三心”是指塔背水库、行政中心、北部片区中心。
“五轴”是指欧阳海大道、龙潭路两条发展主轴,芙蓉路发展次轴,“北部居住建筑区→行政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东塔公园”人文轴线;“麒麟山→欧阳海广场→文化娱乐中心→塔背水库”环形绿楔。
“六组团”是指物流商贸区,北邻居住组团、教育文化园区、行政文化景观区、综合组团、体育休闲区。
第十三条用地布局原则上必须优先满足道路交通、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用地要求,用地开发利用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两种手段,采取弹性开发原则。
具体布局如下:1、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255.4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6.76%,人均居住用地35平方米。
规划由四片区居住组团组成:主要位于金山路北侧、行政中心西侧、东邻舂陵大道两侧;居民安置用地就近设置,共设安置点6处,规划用地面积5.69公顷。
2、行政办公用地规划行政办公用地213.9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45%,主要位于龙潭路北面和接官司亭路北面。
3、公共设施用地规划除行政办公用地以外的公共设施用地133.3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9.19%,分三处布置。
一处是以迎宾路及蓉园路为基础向东向南延伸形成的带状商业区;一处是位于八字潭附近为主城区服务的公共设施区;一处是以对外交通设施用地为依托,集中布置商业用地形成的为北侧片区服务的公共设施区;另一处是以体育中心建设为依托,集中在塔背水库以北,芙蓉路两侧布置为东片区及主城区服务的公共设施区。
4、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2.6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38%。
5、仓储用地在骏马亭大道南侧规划仓储用地12.4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79%。
第十四条各地块征地面积,从相邻道路中心线算起;各地块用地面积为道路红线和地块划分界线以内的用地。
控制指标以用地面积进行控制,详见附表五。
第十五条容积率的规定居住建筑容积率严格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分图图则》中的规定执行。
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对外交通、市政设施、特殊用地的容积率详见《分图图则》中规定。
第十六条建筑密度的规定居住建筑密度严格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分图图则》的规定执行。
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对外交通、市政设施、特殊用地密度按《分图图则》中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建筑高度的规定①建筑物的高度必须符合建筑间距、日照、消防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限高控制在100m以下,具体等级如下:H≤10m,低层住宅、市政公用设施建设;10<H≤24m,多层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建筑、沿街商业;24m<H≤50m,中高层住宅、商业建筑;50<H≤100m,标志性建筑。
②沿街一般建筑的高度(H)必须符合下列公式:H≤1.5(W+S)(附图1)沿街高层组合建筑的高度(H)按下列公式控制:A≤L(W+S)(附图2、3)式中:H——沿街建筑高度W——规划道路红线宽度S——沿路建筑的后退距离L——建筑基地沿道路红线的长度A——沿街高层组合建筑以1:1.5(即56.3º)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
建筑物临接两条以上道路的,可按较宽的道路红线计算其控制高度。
建筑物直接临接或其前面道路临接广场、河道、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在计算控制高度时,可将广场、河道、电力线路保护区的二分之一宽度计为道路规划红线宽度。
③沿主干路的单栋建筑物高度不低于20米,临街界面长度须大于40米;沿次干路的建筑物高度不低于15米,临街界面长度须大于35米。
④沿城市主干路的建筑物高度,必须符合城市防灾专项规划的有关建筑控制要求。
第十八条建筑间距的规定任何建筑间距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建筑保护、空间环境和工程管线埋设等方面的法规及规范的要求,具体要求以《郴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准。
第十九条建筑退让道路红线①沿建筑基地边界(用地红线)和沿城市道路、公路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必须符合消防、防汛、环保、交通安全、市政设施和空间环境等方面及相关专业的要求。
②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的建筑,其退让道路侧石线的距离主干道不少于12m,次干道不少于10m,支路不少于8m;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侧石线的距离按等级较高的道路后退距离控制(均为道路侧石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应满足视距三角形要求)。
③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红线。
④沿水体规划蓝线两侧新建建筑物,其后退水体规划蓝线的距离不得小于6m。
⑤在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任何建筑物。
第三章配套设施规划第二十条本片区内的配套设施包括公共配套设施和市政设施。
各地块内配套设施的项目、数量、用地、建筑面积和位置应符合《分图图则》的规定,如需调整需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配套设施的建设必须坚持区域协调、统一布局原则,满足相应的环保、环卫等规范要求。
第二十二条配套服务设施项目中,公厕、燃气调压站、垃圾中转站、开闭所的布置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同一地块内进行调配。
第二十三条规划区内的小学、幼儿园用地在规划建设中,可根据实际居住人口数对其规模进行调整,但用地规模不宜减小。
第二十四条芙蓉新区的市政公用设施包括供应设施、交通设施、邮政设施、电信设施、消防设施和环卫设施等。
第二十五条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要求1、给水工程控制:①根据用水量计算,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为6.8万m3/d,主要由桂阳县三水厂和四水厂供水,水源取自方元水库和舂陵江。
②规划区沿路网的东南侧布置自来水管,形成环状供水管网体系。
③在供水管网上间距不大于120m设室外消火栓。
2、排水工程控制:①规划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局部实行雨污流制。
②规划区雨污水排放分成四个区,分别排入东、南、北三个污水处理厂。
③规划区最高日污水量为5.4万m3/日。
3、电力工程控制:①本区总用电负荷为40766kw。
②规划电源:由110KV桂阳北变电站及110KV园艺场变电站、东塔开关站供电。
③10KV电力线路近期仍以架空敷设为主,远期均采用埋地敷设,380/220V低压配电线路原则上以下地处理为主。
10KV电力线布置在道路东面和南面,规划10KV开闭所7处。
4、电信工程控制:①规划区电话装机容量规划为68702线。
②规划邮政代办点8处。
③所有弱电线路均为共管(沟)暗敷设。
④通信线路主干线布置在道路西面和北面。
5、燃气工程控制:①规划区气源采用天然气。
②年平均日用气量为26909.85Nm3/日③气源来自桂阳县天然气气门站。
④燃气管道沿道路的西、北侧敷设。
6、工程管线综合:①地下管线的敷设应与城市道路施工同步进行;②管线敷设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要求。
第四章综合交通规划第二十六条规划区过境干道:骏马亭大道、舂陵大道、迎宾路、红线宽度30-40m。
第二十七条规划区道路分为四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游路。
1、主干路城市组团的连接道路,规划形成“三纵四横”主干道道路网系统,规划“三纵”:欧阳海大道、翡翠路、宝蓝路;“四横”:金山路、龙潭路、芙蓉路、迎宾路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30-40m,三块板或两块板。
2、次干路城市片区连接道路,红线宽度为18-30米,设计时速为25-40Km/h,一块板或两块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