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标准化和规范化常用符号表
- 格式:pdf
- 大小:63.17 KB
- 文档页数:1
科技期刊中“量和单位”的标准化标准属于规范的“范畴”,是衡量事物的“准则”。
国家标准是明文规定的准则,在我国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一种国家法规,具有权威性、标准性和严肃性。
颁布和执行国家标准就称作标准化。
科技期刊中“量和单位”的标准化,就是通过写作和编辑使所用的“量和单位”符合国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量的名称要准确;②量的符号要准确;③量的主符号要用斜体字符表示;④量符号的上、下标要准确;⑤单位的名称要准确;⑥单位的符号要准确;⑦单位的符号要用正体字符表示;⑧矩阵、矢量和张量的符号要黑体、斜体字符表示。
一般来说,在科技期刊中,如果准确使用了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并能正确区分其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字体和字符种类,就实现了“量和单位”的标准化。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3年12月27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 量和单位(以下简称为“国家标准”)代替GB3100~3102—86 量和单位,要求于1994年7月1日起实施这一标准。
一般出版物都在努力执行国家标准,一些科技期刊特别是一些学报所使用的“量和单位”已相当规范。
然而,情况的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的问题也相当多,与国家标准的规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科技期刊中反映出“量和单位”不符合国家标准使用要求的问题并不少。
1科技期刊中在“量和单位”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对近百种学术期刊作了浏览,根据多年工作体会,发现科技期刊中在“量和单位”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区分不同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任意使用一些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致使有时张冠李戴。
如笼统使用“浓度”一词,混淆了一些名称里有“浓度”一词的量;用“热力学温度”的符号T作为“摄氏温度”的符号;用“质量”的单位kg、t作为“重量”的单位,甚至作为“力”的单位。
(2)使用国家标准中已经废弃的量名称和自造的量名称,没有使用国家标准中新增的量名称。
如仍使用“比重”、“比热”、“分子量”和“含量”等错误的量名称,而没有使用“密度”、“比热容”、“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分数”等正确的量名称。
编辑出版SHIW5S科技期刊中几种常见符号的混用赵燕萍刘俊英林本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江苏南京211800)摘要:为了使科技期刊中符号的应用更为规范化和标准化,本文在仔细研究相关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几种科技期刊之间通用规定的基础上,根据笔者在编辑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归纳指出省略号、连接号、冒号和比例号、三角形与增量符号、零矩阵与零向量、表示停顿的点号等几种形似符号之间的区别以及正确的应用场合。
玉科技期刊*正确地使用各类符号,对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至关重要,期刊编辑需认真学习符号的正确使用与方法。
关键词:科技期刊;符号;混用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9)20-0170-02在科技期刊中需要运用各种符号,符号的书写位置、正斜体、大小写等不同,其表示的含义也不同。
我国颁布的标准GB3102.11—1993《物理和科学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详细地规定了数学符号的应用,弄清各种符号之间的区别以及使用规则、掌握符号的应用场合和用法,对保证科技期刊的编校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有些符号由于形似,所以容易混淆,科技期刊论文中常会产生错用和误用。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科技期刊论文中几种容易混淆的符号,以期为从事期刊科研和编辑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省略号“……”与“…”的混用《标点符号规定》中的省略号形式为6个圆点(……),表示语句段落中内容的省略或者话语的断续。
在表示诗词行省略、整个段落省略时,可以两个省略号连用,即采用12个圆点,但不能使用多于12个圆点来表示省略。
目录中标题与页码对应时采用的连珠号(可使用多于12个圆点)与省略号不属于同一符号类别,需注意区分。
然而这一规定并未包含科技论文中省略号的使用,在科技论文中,约定俗成地将表示外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的省略时使用3个圆点(…)。
⑵在表示外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省略时,如果前后存在标点符号或数学符号,需注意进行保留,如例1和例2所示。
书刊排版校对知识及常用编辑校对符号标准书刊排版校对知识及常用编辑校对符号标准书刊排版校对小知识1(科技书中外文符号正体和斜体使用的原则凡是外文符号代表数字含义的用斜体,凡是外文符号代表单位、人名、缩写词、简短语的用正体。
为了更好地掌握规则,还必须熟悉外文常用符号的名称和作用。
2(图书的开本选择和版式设计的原则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强化内容——图书的开本选择和版式设计应根据图书的内容而确定与设计。
3(16开与A4的区别所谓的16开、32开是我国传统的称谓,16开是指全张纸开出十六张同大的纸。
A4是国际系列纸张大小的称谓,表示A系列大纸对折四次(裁切四次)。
B4则表示B系列大纸对折四次。
A5、B5以此类推。
总之,16开中的“开”指的是裁切数量,A4中的“4”指的是裁切次数。
4(中外文混排时,标点符号的用法原则上是汉字后面使用汉字的标点符号,外文后面使用外文的标点符号。
如果版面以汉语为主,偶尔在句子的结尾处出现一句外文,此外文作为句子中的一部分,后面也可以使用汉字的标点符号。
5(书刊正文的行与面的规范原则:“单字不占行,单行不占面。
”16开的版心不低于五行可单占一面,32开的版心不低于三行可单占一面。
如果在稿件中遇到不符合此原则的情况,可以采取紧版或撑版及删减不必要的语句来处理。
注意:紧版或撑版及删减不必要的语句时,最好不要选择单行或几行来处理,最好是整段或几段内容的协调处理。
6(外文分拆移行的原则外文分拆移行必须按音节拆分;单音节不可以分拆移行,多音节可以分拆移行;复合词最好不要再分拆移行;移行不得在上行的行尾、下行的行首只排一个字母或两个字母;移行的连接符必须放在行尾;ships of 72 and a half the Harbour, like room Tao Yuan. Triangle at the cemetery (Shanghai, Nanjing and Hangzhou), and the small triangle (Soviet Union, Ka, Lake) where the hinterland, at the junction of Jiangsu, East, South and west sides respectively, and jiaxing in Zhejiang Province, Wuzhen, Nanxun town and connected. After the liberation, 17 townships, Yan Tomb, provided there is a town, District Administration had in town. A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military's battleground. On November 5, 1937, Japan 10th army landed in Hangzhou Bay, North Bay, on November 12, Shanghai fell. Part of the Japanese army to the North along the flood of jiaxing railway, Jiujiang road, invaded Wu Jiang. On November 18, the Japanese army occupied Wujiang city. Stationed in Wujiang's 避免缩写人名、国名或专用名词分拆;避免连续三行分拆,避免隔页移行;在两个元音中间有一个辅音,辅音可与后面的元音分拆在下行;有两个辅音(相同或不同)在两个元音中间,一般可以在两个辅音的中间分拆;在两个元音中间有三个辅音的,一般前两个辅音分拆在上行,后一个辅音可分拆在下行。
字体为小五号或六号字体。
下面是几中常用参考格式:你可以参考一下。
1.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刘彩霞,王庆,陈雯. 转化医学在预防医学领域相关学科中的应用[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25-32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 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8.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期刊文章(Journal) 类型标识J专著(Monograph) M论文集(Conferennce Prceeding) C(单篇论文)A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D标准(Standard) S报纸文章(Newspaper)N报告(Report)R资料汇编(General)G其它文献ZJ——期刊文章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科技论文中单位的名称、符号及使用规则科技论文中单位的名称、符号及使用规则1、书写组合单位名称时,每个单位用全称或简称,不得加任何符号。
如摩尔体积单位m3/mol的名称为“立方米每摩尔”或“立方米每摩”,而不是“立方米/摩尔”等。
2、要注意区分单位符号的大小写一般单位符号用小写体,如m(米)、kg(千克)、rad(弧度)、cd(坎);来源于人名的单位符号用首字母大写,如J(焦)、Ω(欧)、Wb(韦)、Bq(贝可)。
在法定计量单位中,体积单位升是例外,他的符号为“L,(l)”推荐使用“L”,但它不是来源于人名。
科技期刊中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的例子见下表:科技期刊中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3、组合单位符号的构成规则JK(1)相乘组合单位符号由2种形式:如电阻率单位韦Ω·m或Ωm;(2)相除组合单位由3种形式:如热容的单位为J/K或J·K-1或(3)相除组合单位符号中的斜分数线“/”不能多于1条;当分母有2个以上单位时,分母应加圆括号,如传热系数的单位符号W/(m2·K),不能写成W/m2/K或W/m2·K;(4)分子为1的组合单位符号,一般采用负数幂的形式,如体积分子数的单位为m-3,通常不写成1/m3;(5)平面角的单位度、角(分)、[角]秒的符号在组合单位中时,应采用(°)/(′)/(″)的形式;(6)单位符号不能跟中文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速度单位不能写作“km/时”,而应写成“km/h”;4、不应把一些不是单位符号的“符号”作为单位符号使用(1)不能把单位英文名称的非标准缩写甚至全称作为单位符号。
常见非标准单位符号见下表。
常见非标准单位符号例表5、须停止使用习惯上被用作单位符号的某些英文缩写这些单位常见的有:ppm(10-6)、pphm(10-8)、ppb (10-9)、ppt(10-12),新标准中已明确规定不准使用此类缩写。
6、书写量值时,单位符号应写在全部数值之后,并与数值间留适当的空隙如15℃,15和℃之间要保留空隙。
字体为小五号或六号字体。
下面是几中常用参考格式:你可以参考一下。
1.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刘彩霞,王庆,陈雯. 转化医学在预防医学领域相关学科中的应用[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25-32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 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8.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期刊文章(Journal) 类型标识J专著(Monograph) M论文集(Conferennce Prceeding) C(单篇论文)A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D标准(Standard) S报纸文章(Newspaper)N报告(Report)R资料汇编(General)G其它文献ZJ——期刊文章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