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考试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175.00 KB
- 文档页数:28
1两岸关系中最大威胁是什么?台独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3国防的要素p7(一)国防的主体。
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二)国防的目的。
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三)国防的手段。
国防的手段是指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主要有:1、军事。
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
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采取军事手段。
这是因为:⑴军事手段是最具有威慑作用的手段;⑵军事手段是唯一能够有效对付武装侵略的手段;⑶军事手段是解决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最后手段。
2、政治。
政治手段作为国防手段之一,指的是“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而不是政治本身的全部涵义。
3、经济。
经济是国防的基础。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
现代条件下,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国防斗争,都要广泛采用经济手段,这些手段主要有国防经济活动、经济动员、经济战、经济制裁等。
4、外交。
国防外交活动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国防目的而开展的外交活动。
由于这种外交主要涉及军事领域,所以又称为军事外交。
它既有通常意义上外交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区别于其它外交工作的特殊规律,是寓外交与军事于一体的活动。
它的范围很广,领域很多,活动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除上述诸因素外,与军事有关的科技、教育等,也是国防的重要手段。
4什么叫军事思想p565军队指挥信息系统指挥信息系统,是在军队指挥机构中,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收集与处理军事指挥、控制所需信息,并能为各级指挥员提供战场军事情报的应用系统。
6精确制导技术p1217印度、俄罗斯、欧盟、美国安全战略8中国国家安全观是什么9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了那几部代表性的军事著作p5810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p7411什么叫信息化战争p15412国防动员包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4813中国的二位一体战略核打击力量是指什么所谓"三位一体"是指从空战战略远程核轰炸,核打击。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军事理论是军事科学的基础和核心,是军人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军事理论考试,下面将介绍一些复习的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军事思想理论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思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思想的核心要义,明确其丰富内涵和指导意义。
2. 邓小平军事思想:了解邓小平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掌握其在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3. 战争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战争的本质和规律,理解战争的目的、手段和特点。
二、军事科学基础知识1. 军事战略:掌握军事战略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内容,熟悉不同类型战略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2. 军事战术:了解战术的定义和分类,熟悉常见战术手段和战斗力的要素。
3. 军事组织与管理:熟悉军事组织的层级结构和管理原则,了解军事指挥系统和作战指挥的基本模式。
三、军事技术知识1. 军事装备:了解不同类型的军事装备,包括地面武器装备、航空器材和舰船装备等。
2. 军事通信:掌握军事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现代战争中的通信保障重要性。
3. 军事情报:熟悉军事情报收集、分析和利用的方法,了解现代信息化战争对情报工作的要求。
四、军事法律规范1. 国际人道法:了解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掌握军人在战场上应遵守的规范。
2. 军事纪律:熟悉军人的职责和义务,了解军事纪律的内容和约束作用。
3. 国防法律法规:了解国家的国防法律法规体系,理解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的基本概念。
五、军事历史1. 古代战争史:了解古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战争史,分析古代战争的典型特点和战略战术方法。
2. 近代战争史:熟悉近代各国的战争史,重点掌握近代战争的形势、背景和影响。
3. 当代战争:了解当代战争的形态和特点,研究现代战争的主要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六、军事对抗与合作1. 军事安全:了解军事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军事安全的保障措施和应对策略。
2. 军事力量对比与平衡:分析全球军力对比的格局和影响因素,了解国际军事平衡的演变和调整。
复习要点:P7 军事思想的特点(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P8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代表著作(《希腊波斯战争史》、《伯罗奔尼散战争史》、《军政》、《军制》和《周易》等)P15 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1.军事思想的发展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关系为前提。
2.军事思想的发展依赖于军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
3.军事思想在激烈尖锐的相互对抗竞争中发展。
4.军事思想在继承和借鉴优秀成果中发展。
5.军事思想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
)P20、P29 “三湾改编”提出的原则;我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原则:1.“支部建在连上”的党指挥枪的原则2.成立了“士兵委员会”我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P21 “遵义会议”;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1935年1月“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思想,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作战原则。
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抗日战争时期写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为题》;1938年相继发表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论持久战》等,分析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及规律,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丰富发展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理论。
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作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
同年,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作出《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P22 战争胜负的因素(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武器是重要因素,战略战术和技术原则与行动的依据,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P30 政治工作三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P37 建军原则(以军队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为核心)P49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精髓(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P50 江泽民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体要求(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P77 战略的含义(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P79 战略的分类(按社会历史时期划分:古代战略、近代战略、现代战略。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名词解释:军事科学, 亦称为军事学, 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 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P2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P4 军事学术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 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等P4简答题1、军事科学的任务p3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 是从客观实际出发, 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 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 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 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战争的性质+战争的规律+简要说明2、军事科学的性质p3(1)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
(2)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3、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p6(1)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设备进行科学论证。
(4)为国家准备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4、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p7(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
(2) ~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3) ~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4) ~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5、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基本方法p9(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
(2)研究战例,借鉴历史。
(3)善于“合成” ,融会贯通。
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名词解释毛泽东军事思想, 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P17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 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P37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它主要回答战争是什么, 即战争的基本性质和人们对战争所应采取的态度等一系列关于战争的根本问题。
大一军事理论考试知识点归纳大一军事理论考试是大学军事理论课程的一项重要评估方式,它不仅考察学生对军事理论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军事思维和军事素养。
下面将对大一军事理论考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供备考参考。
一、军事理论基础知识在大一军事理论考试中,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这包括军事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分类及相关术语等。
学生需要了解军事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任务和内容,同时要熟悉军事理论的历史演进和重要的理论派别。
此外,军事学的分类也是大一军事理论考试的重点,例如战争学、军事战略学、军事组织学等。
二、战争的本质和特征战争是军事理论的核心概念,大一军事理论考试中必然会涉及。
学生需要了解战争的本质和特征,包括战争的定义、目的和发生的基本条件等。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战争的规律和特征,例如战争的普遍性、不规则性和动态性等。
对于战争的本质和特征的理解对于后续的战略思维和军事实践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军事思想家和理论家了解军事思想家和理论家是大一军事理论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熟悉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和理论家,如克劳塞维茨、孙子、马克思、恩格斯等。
对于他们的思想和理论的把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军事发展的历史,更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军事思维。
四、军事战略和战术军事战略和战术是大学军事理论课程的重点,大一军事理论考试中自然会涉及。
学生需要了解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原则、战术作战方法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理解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和区别,明确两者在战争中的作用和职责。
五、军事力量和军事装备军事力量和军事装备是大一军事理论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军事力量的构成、作用和运用,明确军力构成的要素和关系。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常见的军事装备和武器系统,掌握其基本特点、作战功能和使用方法。
六、军队建设和军事训练军队建设和军事训练是军事理论的实践部分,也是大一军事理论考试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中国国防一、国防的四个基本要素国防的主体:国家国防的对象:外来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国防的手段:军事以及与运势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中国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力(一)公民的国防义务1)服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二)公民的国防权力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力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力3)因国防活动的经济损失得到补偿的权力第二章:军事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顺应时代的呼唤和中国革命战争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坚持和创造性运用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基础上形成发展的。
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批判地吸取古今中外优秀军事思想成果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35年末中共中央率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
2)从中央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到达陕北,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的时期。
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经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继续得到全面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的时期。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科学体系及其主要内容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1981年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毛泽东思想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军队理论(3)人民战争理论(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5)国防现代化建设(四)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军事思想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对于当前和今后张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现代战争一般是指在现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条件下进行的战争。
它包括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
2、现代战争特点:战争起因复杂。
;战争将在核、生、化武器威慑的环境中进行;战场空间向多维化发展,作战行动节奏加快,战场综合破坏效应增强。
;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大。
;非接触战争和非对称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形式。
;非战争军事活动和非军事战争行动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战争起因复杂:1.强权政治2.领土争端3.资源争夺4.民族纠纷5.宗教矛盾6.意识形态的冲突7.非国家行为体与主权国家的冲突4、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的表现:1.超强的渗透力2.攻心夺志的利器3.良好的战争动员能力4.遏制战争的重要工具5、非接触战争和非对称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形式:1.“零死亡”的非接触作战2、以劣胜优的非对称作战6、非战争军事活动:1.军事演习2.验证新式武器装备;非军事战争行动:1.贸易战2.金融战3.心理战4.网络战 5.生态站7、战争的形态产生了四次较大的转变,从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8、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由血与火的有声战场搏斗转为精神、意志、智慧无声战场的角逐;由硬打击转为软杀力;信息化战争将向民间化发展;传统的攻防观受到挑战;传统概念中的战争界线由直观变得模糊。
)9、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10、新军事变革是信息化革命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它的实质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为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
11、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既是新军事变革的应有之义,又是指导其他军事形态构成要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延边大学军事理论复习要点中国国防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我国是自卫型国防。
2、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我国的国防法规主要包括:《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
3、学生军训的意义:(1)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2)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3)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4、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5、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包括:第二炮兵、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和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6、陆军是我军的重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什么?(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7、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我国海军的使命是什么?(1)防御外敌海上入侵;(2)收复敌占岛屿;(3)保卫我国领海主权;(4)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
8、总结中国数千年的国防史,主要带给我们哪些启示?(1)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2)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数量足够、质量精良的常备军队是国防巩固的基石;(5)武器装备的优劣对国防的强弱、战争的胜负起重要作用;(6)强大的国防必须有强大的海防。
9、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1)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3)国防科技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体系;(4)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军事理论考试知识点大全考试时间:题型: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1.P10国防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四要素:(1)主体:国家;(2)对象: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3)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4)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类型:扩张性、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3.国防功能:立国之本(瑞士)、卫国、强国国防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4.中国古代国防古代:从BC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AD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
近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二节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特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2.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3.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我国兵役制度)征兵政策:(与以往不同:应届高校毕业生)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4.《国防教育法》:全民国防教育日: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
今年9月18日5身边的防空设施:地铁、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城、隧道等。
6.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3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3)保护国防设施4)保守国防秘密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开展经常性的拥军优属工作、为武装力量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支前参战7.公民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第三节国防建设1.国防建设概念是指为了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考试知识点总结高中军事考试是对学生军事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其重点是学生对国防和军事建设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主要从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和军事历史三个方面对军事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军事理论1. 中国特色军事理论中国特色军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主要包括军事战略、军事战术、军事组织和军事训练等内容。
学生要掌握中国特色军事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理解军事思想对中国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指导意义。
2. 国际军事理论国际军事理论是世界各国在军事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军事战略、军事战术、军事技术和国际军事关系等内容。
学生要了解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理论观点,分析国际军事形势和国际军事竞争对中国的影响,提高对国际军事形势的认识和理解。
3. 军事文化军事文化是军队和军事组织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包括军事传统、军事纪律、军事礼仪和军事英雄等内容。
学生要熟悉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军事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军人荣誉感,增强对军事文化的认同和积极性。
二、军事技能1. 军事装备军事装备是军队用以执行任务的各种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包括步兵武器、装甲车辆、战斗飞行器和舰船潜艇等装备。
学生要了解中国军队的主要武器装备和战斗力配置,掌握军事装备的基本性能和作战用途,提高对军事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2. 军事战术军事战术是军队在作战行动中使用的战术方法和战术手段,包括步兵战术、装甲战术、火力战术和侦察战术等内容。
学生要掌握战术概念和战术原则,了解中国军队的主要战术体系和作战规范,提高军事作战技能和能力水平。
3. 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是军队为提高战斗力和应对战争挑战而进行的实战化训练和实兵实装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武器训练、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等内容。
学生要了解军事训练的基本原则和训练方法,积极参加学校军事训练和军事比赛,提高实战能力和应对能力。
三、军事历史1. 中国军事历史中国军事历史是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军事事件和军事人物的历史,包括战国时代、夏朝、商朝和周朝等历史时期的军事事件和军事故事。
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3.国防的类型:A.按社会形态,可分为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防。
B.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可分为防御自卫型国防和侵略扩张型国防。
C.按国防力量的构成方式,可分为互助联盟型国防、独立自卫型国防和中立型国防。
4.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A.强大的国防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发展力量做后盾。
B.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
C.巩固国防必须建设质量高、数量足的军队。
D.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国防强弱的重要因素。
E.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国防。
F.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
5.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A.义务:1.履行兵役的义务2.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家军事机密的义务。
5.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6.支持和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B.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对危害国防的行为进行制止的权利。
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6.我国现行主要国防法规颁布时间和基本规定:P17-P197.武装力量的定义:武装力量是国家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8.武装力量的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9解放军的组成:现役部队:陆军(成立时间1927年8月1日)、海军(成立时间1949年4月23日)、空军(成立时间1949年11月11日)和第二炮兵(成立时间1966年7月1日)。
预备役部队:军种预备役,兵种预备役。
10.武警(成立时间1982年6月19日)的组成:内卫部队和警种部队。
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列入武警序列。
11.国防动员的定义: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紧急措施。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一、古代军事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西周时期产生了两部比较系统地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
3、古代时期(夏、商、西周)在军事指导思想上,“天命观”是其基本内容。
4、宋仁宗时编撰的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中,不仅论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收录了我国最早配制成功的火药配方,还论述了现代意义上的火箭,反映了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
5、《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
(选择题)6、我国古代首部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
二、《孙子兵法》1、《计》篇:4个内容A、阐述战争的重要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B、论述战争胜负的五个战略基本要素和七个战术基本要素。
C、阐述实现胜利的方法是“诡道十二法”和其目的在于“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D、强调战前决策“庙算”的重要性。
2、《作战》篇“兵贵胜,不贵久”3、《谋功》篇:以谋略战胜敌人的三个原则A、“全胜”思想:“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B、“全胜”方法:在政治上“伐谋”、“伐交”;在军事上“伐兵”、“攻城”;处理好将帅与国君的关系。
C、揭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军事规律。
(根本原则)4、《形》篇“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5、《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6、《虚实》篇“致人而不致于人”,“避实击虚”,“因敌变化而取胜”7、《军争》篇A、基本原则:“以迂为直,以患为利”B、基本方法:“治气”、“治心”、“治力”、“治变”C、作战原则:“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三、毛泽东军事思想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考试必备一、期末考试题型:填空10条10”+ 选择20条40”+简答 4 条20”+论述 3 条30”二、军事理论章节知识点第一章:国防概述1、国防类型:按照国防特征可分为四种。
扩张型典例:美国联盟型典例:一元化体系联盟(如美国日本韩国)多元体系联盟(欧盟)中立型典例:瑞士、瑞典自卫型典例:中国2、国防的基本特征:长期性、全民性、整体性国防的功能:威慑功能、实战功能、增值功能3、全民国防教育日:9月的第3个星期六4、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5、简答题:根据我国国防法规试论公民的国防权利与义务答:①(内容)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享有三个方面的国防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赔偿的权利。
公民负有五个方面的国防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②(相互联系)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任何人都不会只尽义务不享有权利,也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尽义务。
公民只有认真履行法定的国防义务,才能享有相应的国防权利。
国防义务与权利的一致性,体现了国家与公民之间一种平等的法律关系。
一方面,国家赋予公民各项国防权利,并保证其权利的行使;另一方面,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严格履行各种国防义务。
而且,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越高,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就越有利于公民享有国防权利;而公民真正享有了相应的国防权利,就能激发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提高其履行国防义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很多情况下,权利和义务融为一体。
③(重要意义)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国防法规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重要保证,是依法治军、加强武装力量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武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每一个公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推动国防建设的不断发展。
“民无兵不安,国无防不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一是生存与安全问题;二是发展与富强问题。
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所需要的产物,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国防的基本职能是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止外来侵略与颠覆。
国防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基本内容包括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两方面。
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法律适用的优先性。
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国防政策: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坚持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3.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4.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陆军是以步兵,装甲兵,炮兵为主体,主要在陆地上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
陆军是陆地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重要力量。
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
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和政治动员。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3.人民战争思想。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5.国防建设理论。
我军的政治工作,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形成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
三大民主: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
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1.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2.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建设的大局。
3.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4.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部队。
5.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世界军事形势:1.美国未雨绸缪,确保全球性国家利益。
2.俄军紧握“杀手锏”,力图东山再起。
3.日军执经济,科技优势,打造“世界一流强国”.4.印军加强联合作战,积极“挺进”印度洋。
5.欧盟内统外扩,力求实现军事一体化。
美军将全球划为包括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中央战区,北方战区,南方战区和非洲战区在内的六大战区。
军理重点1.国防的要素P131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禁止武装颠覆,笨哦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主体:国家。
对象: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
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手段,军事活动以及……2.我国的国防政策P132.国防战略上坚持和平的原则国防的力量上运用后发制人对外关系上独立自主战略方针“积极防御”3.兵役法概述(其他武装组织:预备役、民兵)P142《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与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4.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P143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参加军训5.高等院校高级中学学生实施军训的目的意义P145太长,不带要打,自己看着背……6.我国武装力量(构成任务)P156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任务:担负着保卫国家,抵抗侵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7.陆军的编成P157步兵,炮兵,防空兵,装甲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
8.第二炮兵P162也叫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是一地地战略导弹武器系统为重要装备遂进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成立于1966年7 月1日。
是一个独立的兵种,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9.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P176(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是猫自动死刑的重要组成部分10.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P182核心:人民战争11.积极防御思想的基本观点P184又叫决战防御,在战略上后发制人,在战略防御上主动退人一步1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导原则:实事求是理论依据:战争与和平)13.影响国际战略环境的最重要因素和直接因素P207~208最重要因素: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和大国战略直接因素: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状况14.当前国际战略的基本形势P213美国一超称雄地球俄罗斯是左右世界的军事强国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左右着世界的经济形式东西关系趋缓,南北矛盾突出综合国力上的“五级”极爱那个是左右世界形式的基本力量15.中国周边安全基本形势(老师说217页看一遍就ok)16.21世纪初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P221经济安全的挑战大国之间激烈竞争的挑战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军事安全的挑战周边环境的挑战17.信息化战争的概念(P227第二段第一行)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18.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容P229(尤其是一个核心两大支柱)核心:指挥控制战支柱:数字化战场和信息化军队能力:全面掌握战场信息,多种有效的攻击能力,对被攻击目标实施毁伤评估形式:精确战,计算机战,隐身战,虚拟现实战19.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P230作战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网络化攻击成为达成战争目的的重要手段“一体化联合”成为作战系统的基本形式信息优势成为衡量战争朔方力量优劣的首要标志全频谱域的制信息权斗者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多方位精确打击成为联合作战的基本方法20.高技术的分类P237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海洋开发~,航天~21.信息技术的组成P238第二段基础技术,系统技术22.军事高技术的分类P240(P241第十四行那一段要看)按照科学分类方法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按照完成的军事任务:战略武器装备技术,战役武器装备技术,后勤保障装备技术,军事工程技术,军事梓潼工程技术你研制的武器装备种类:侦察监视技术,伪装隐身技术,也是技术,激光技术,电子对抗技术,作战平台及常规武器技术,军事航天拘束,军用计算机技术,军事指挥自动化技术,和生化武器技术,新机理武器技术23.军事高技术的构成P241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用信息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核技术,军用航天技术,军事海洋工程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定向能技术(这个是重点)24.军用定向能技术(给你武器,让你判断是不是)25.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245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性能,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提高了武器的全天时、全天候作战能力,提高了武器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促使新型武器的诞生26.精确制导武器的种类P251导弹,精确制导弹药27.导弹武器的特点P257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威力大,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高,重量大,体积大28.现代伪装技术P262是为隐蔽自己和欺骗迷惑敌人所采用的各种因真是假的技术措施。
一,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倒,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的基本类型A按社会形态:奴隶制国防、封建制国防、资本主义制国防、社会主义国防。
B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国防、扩张型国防。
C按国防力量构成方式: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中立型国防。
3.国防的历史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1998年组建的。
补: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国防力量的综合性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国防事业的社会性二,国防法规5.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家法律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据。
6.国防法规体系纵向层次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7.公民的国防义务①兵役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⑤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8.我过的兵役制度是什么?①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②民兵与预备役结合9.学生军训的意义补:什么是兵役法?是规定国家兵役制度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依法服兵役的法律依据三,中国武装力量10.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11.什么是武装力量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陈12.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内为部队,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金木水火土,内、警卫、边防)13.陆海空军的编成①陆军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专业部队组成②海军由睡眠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的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③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以及通信兵等其他专业勤务部队组成14.我国现役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是三等十级。
五、军事理论篇1.军事理论复习提要重点章节国际战略环境中国军事思想中国国防兵役法基本知识信息化战争精确制导技术第八章侦查监视技术第九章电子对抗技术第十章航天技术第十一章夜视技术第十二章新概念武器第十三章军事气象第十五章指挥控制技术补充内容核、化、生武器重点内容(带为重点关注知识点)第一章国际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概述国际战略格局我国周边地区及周边安全回顾缓和是我国安全环境的主流(老师上课改动后及补充的内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地缘方向上的差异性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仍存在威胁与挑战坚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第二章中国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发展与成熟;特点;主要内容;《孙子兵法》)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形成、展与成熟;特点;代表人物及其军事思想要点;)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含义;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第三章中国国防国防概述(国防的含义及类型、目的与特征、国防精神、我国国防历史及启示)国防法规国防政策武装力量建设国防动员(意义;内容;分类;时机与要求)第四章兵役法基本知识兵役法概念、核心及目的我国历代兵役制度简介兵役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主要内容;特点及优越性;)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意义以及形式第五章信息化战争新军事变革(提出;形成动因;主要内容)信息化战争的定义,现状,特征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精确制导技术指导技术(定义、种类、)导弹武器(定义、组成、分类、特点、导弹武器系统、发展趋势)精确制导弹药第八章侦察监视技术侦察监视的定义、基本因素、分类、主要特点侦察监视技术的分类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电子对抗技术电子对抗的基本概念、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电子侦察与反电子侦察(无线电通信/雷达/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定义、无线电通信/雷达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战飞机第十章航天技术航天技术概述(基本概念、组成,老师上课补充内容)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基础知识;各种卫星介绍)其他航天器(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航天技术展望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概况第十一章夜视技术夜视技术发展史基本概念(夜视、夜视技术、夜视技术装备)夜视器材及分类夜天光和热辐射大气传输特性和景物反射特性主要夜视仪的组成及作用(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微光夜视仪;热成像仪)第十二章新概念武器激光(概念、激光器、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第十三章军事气象气象、气象学的定义大气的组成主要气象要素气象对射击精度的影响及修正方法气象武器与气象战及其作用第十五章指挥控制技术军队指挥控制系统的含义军队指挥控制系统的设备军队指挥系统的分类“人—机”系统军队指挥控制系统的功能军队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课堂补充:核、化、生武器定义:分别利用核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原理制造的,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大规模杀伤性新武器特点:破坏大毁伤广投掷方式相近核技术及其应用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或二者同时发生),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破坏效果的武器。
军事理论考试要点一、中国国防1.国防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
(1)国防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国防主体-----国家二是国防对象------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国防目的-----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国防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现代国防基本类型:①扩张型-----美国②联盟型----欧盟③自卫型----中国④中立型-----瑞典、瑞士2.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启示:(1)经济基础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3.国防法规的概念及其特性。
(1)国防法规的概念: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国防法规的特性:①调整对象的军事性②司法适用的优先性③处罚措施的严厉性4.中国现行的主要国防法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又称《国防法》②《中国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又称《兵役法》③《中国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又称《国防教育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又称《人民防空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又称《国防动员法》5.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
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6.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三种形式。
(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2)按军官待遇入伍。
(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7.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时间。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2013年9月21日,主题:国家安全与国防义务)8.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三种形式。
(1)国防义务:①兵役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⑤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2)国防权利:①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②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③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9.国防建设的概念。
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国防建设概念: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主要成绩: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②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③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10.国防政策的概念。
新时期中国国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内容。
(1)国防政策概念: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行动准则。
(2)①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④维护世界和平稳定11.武装力量的概念。
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1)武装力量概念: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2)中国武装力量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
12.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的组成及其各军兵种的成立时间。
(1)陆军 1927.8.1(2)海军 1949.4.23(3)空军 1949.11.11(4)第二炮兵 1958.10.613.国防动员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其组织实施步骤。
(1)国防动员概念: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简称动员。
(2)主要内容:①人民武装动员②国民经济动员③人民防空动员④交通战备动员⑤政治动员(3)组织实施步骤:①进行动员决策②发布动员令③充实动员机构④修订动员计划⑤落实动员计划14.人民防空的概念及其基本手段。
(1)人民防空概念: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的活动,简称“人防”(2)基本手段概括起来就是“走”“藏”“消”①走,适时地组织人员疏散。
②藏,及时进入人防工事隐蔽。
③消,及时消除空袭或灾害造成的后果。
15.防空袭的方式方法。
(1)识别:①识别防空警报信号(注意三种警报特征P39)②识别现代空袭兵器(2)防护:①疏散防护②隐蔽防护③伪装防护()消除空袭后果:①消防灭火②抢险抢修③救生医疗④防化洗消⑤治安保卫16.防空警报的分类及其音响特征。
分类:(1)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
(2)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
(3)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
17.新“三打三防”的基本内容。
(1)三打:①打隐形飞机②打巡航导弹③打武装直升机(2)三防:①防精确打击②防电子干扰③防侦察监视第二章军事思想一.军事思想的含义及其内容1.含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况。
2.内容:军事思想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代表性的军事著作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西周《军志》、《军政》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初到公元前3世纪末《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秦~五代时期)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0世纪中叶《隆中对》、《三略》、《李卫公问对》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化(宋~清前期)公元960年到1840年《武经总要》,颁布《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为《武经七书》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体系与内容1.军事学术体系:战略学、战役战术学、军事气象学、兵器学等。
2.内容:战争性质和决定战争胜负因素理论、治军理论、将帅修养理论、作战方法理论和战争谋略理论四.《武经七书》学教材,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五.《孙子兵法》的作者及其主要军事思想内容1.作者: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2.主要军事思想内容:⑴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⑶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⑷“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
⑸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六.《战争论》、《战争艺术概论》、《海权论》、《总体战》、《制空权》的作者及其主要军事思想1.《战争论》: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见P59第二段2.《战争艺术概论》:瑞士军事理论家若米尔,军事思想见P59第三段3.《海权论》: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军事思想: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海上力量。
P604.《总体战》:德国将军,军事战略家鲁登道夫,军事思想:强调动员国家一切力量,使用一切手段进行战争。
5.《制空权》:意大利人杜黑,军事思想:空中力量在现代战争中有决定性作用,主张建立并优化发展独立的空军。
七.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内容1.科学含义: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2.基本内容:⑴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⑵人民军队思想⑶人民战争思想⑷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⑸国防建设思想八.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1927.8.1-1935.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主要成就:⑴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⑵缔造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⑶提出了以游击战争十六字诀为主要内容的红军作战原则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1935.1-1945.8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主要成就:⑴提出了全面抗战的人民战争思想。
⑵阐明了持久战的理论。
⑶完善了人民军队建军理论。
⑷确立了游击队的战略地位。
3.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1945.8-1976著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以自卫的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九.毛泽东关于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的主要内容1.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2.战争是流血的政治3.战争是经济的竞赛4.战争的性质及其决定因素5.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6.进行战争的最终目的和彻底消灭战争的途径7.研究和指导战争要把握战争运动的客观规律8.要着眼特点、着眼发展9.要关照全局、掌握关节 9.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十.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思想的主要内容1.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执行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的三大任务4.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5.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6.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7.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8.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十一.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含义人民战争是指被压迫阶级或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也包括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反侵略战争。
十二.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主要内容: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 2.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 3.歼灭战的作战方针 4.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的作战形式 4.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 5.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十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内容体系1.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当代中国军事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内容体系:⑴战争与和平的思想⑵国防建设思想⑶军队建设思想⑷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思想⑸军事战略思想十四.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㈠新时期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㈡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㈢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十五.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㈠军事战略思想⒈和平仍是主流,战争危险依然存在⒉立足打赢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⒊坚持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㈡军队建设思想⒈“五句话”总要求⑴政治合格⑵军事过硬⑶作风优良⑷纪律严明⑸保障有力⒉坚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⒊走科技强军和精兵之路⒋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⒌以训待战,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高度㈢国防建设思想⒈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⒉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化国防⒊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十六.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思想的“五句话”总要求1.政治合格,其核心是要解决我军永不变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