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楸树的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

楸树的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

楸树的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
楸树的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

楸树的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

、楸树的适生条件与分布

楸树,紫箴科梓树属,原产我国,落叶乔木,高可达30m,胸径达1m,是良好的用材和理想的观赏树种,它对气候的要求,年平均气温10℃~15℃,年降水量500~1000mm,而且其中50%集中在6、7、8三个月,最高耐低温-20℃,对土壤要求pH值6~8。

楸树在我国分布可以分为四大区。一是黄淮海平原。指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涉及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天津、北京等省(市)部分地区。二是黄土高原。本区位于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覆盖陕西、山西、甘肃等省部分地块。三是西南山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湘西、鄂西等地。四是东南沿海。有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两广及两湖东部。

二、楸树的用途

楸树树冠狭长,树干通直,木材质地坚韧细腻,软硬适中,具有不翘裂,不变形,易加工,易雕刻,绝缘性能好,纹理美观,不易虫蛀,容易干燥,耐磨,耐腐,防潮,导音性能好等特点,是良好的用材。

楸树根系发达,抗风固土能力强,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树干高且直,冠窄根系深,是理想的农林间作和农田防护林树种。

楸树有很强的消声、滞尘、吸毒能力,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抗性强,是很好的环保树种。2002年,楸树被联合国世界健康协会认定为“人类健康树种”。

三、楸树的繁育技术

正因为楸树用途广,长期以来遭到人们过度采伐,近年来资源锐减,几成濒危树种。楸树花美而不实,很少结种。自古以来一直延用“取旁生者植之”的方法繁衍后代,代代相传,形成了楸树的单一无性系,使楸树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发掘楸树资源,发展楸树生产,提高楸树优良品种的培育与选择,已成为林业生产中的当务之急。

楸树的繁殖方法很多,有培育实生苗的种子繁殖,有嫁接,有扦插,有埋根,也有组织培养。

实生苗繁殖,应在15~30年生健壮母树上采种,当果实由黄绿变成灰褐色,顶端微裂时即可采摘。楸树出种率约10%,种子纯度一般75%~80%,发芽率40%~50%,种子千粒重4~5g,育苗时每亩播种量1~2kg,亩产苗量1~1.5万株。

埋根育苗,楸树结实量少,采种困难,但其萌蘖力强,埋根育苗是主要繁殖方法之一。根条来源于大树的根和苗根,将1~2cm粗的根条截成15~20cm长段,冬季随挖随插,若春插则要将根条沙藏。埋根时,大头向上插入土中,分不清大小头时,就平摆埋入土中,上覆土1~1.5cm,并压紧打实。

扦插是采用母树根蘖条和1年生苗干作种条,截成15~20cm长段,冬季将条沙藏,3~4月时取出扦插,当年苗高可达1~1.5m,若用ABT1号生根粉处理,效果更佳。

嫁接苗多用袋接劈接与芽接。劈接时先将接穗留一软芽,在芽上1cm和下部3~5cm处剪下,下部修成楔型待接,将砧木距地表3~5cm处剪去,选光滑面沿髓心劈开3~5cm深,注意接穗和砧木形成层对齐,然后用湿土封好切口,10~15天即可萌芽出稍。

组织培养是扩大良种资源的手段之一,河南农业大学有关研究发现,以楸树茎尖为外植体,建立楸树的再生体系,筛选出诱导楸树不定芽生长及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0.8mg/L+1BA0.1mg/L,不定根分化生根培养基为1/2MS+LBA0.5mg/L,根长1~2cm,苗高3~4cm 的组培苗,经室内瓶练7天后移栽。

近年来,通过创新已发明了梓树砧木嫁接快繁楸树良种育苗新技术,即利用梓树结实量大,繁殖容易,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等特点,先培养出梓树实生苗作砧木,把不易结实且良种资源匮乏的楸树作接穗,通过嫁接方法快速培育出楸树良种壮苗。这种苗当年可高达3.5~4.0m,地径达3.5~4.2cm,最高的苗高可到5m,最大地径能到6cm。当年育苗,当年可造林。

四、楸树的发展前景

1.国家重视

1986年,国家将“楸树速生丰产技术的研究”列入“七五”国家攻关课题。由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珍贵用材树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生态学观点看,为防止树种比例失调和产生供不应求的局面,亦应加快发展楸树生产。目前,国家林业局已将楸树列为2008年奥运重点绿化树种,上海市政府将其作为2010年世博会及城建换代绿化树种,国家环保总局将其定为营建渤海湾京津生态圈主要树种之一。

2.用途广泛

楸树可以营造速生丰产林,以获取优质用材,可以用作防护林保

水保土,可以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抗污染力强,观赏价值高。

3.经营方式多样化

楸树可以与黄连木、油桐、油茶、香花槐、侧柏组成复合经营模式,成为各类混交林。可以同薯类、豆类、花生、棉花等问作,形成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楸树既可培养大的用材,又可作防护林、环保林、观赏林。它的多种经营模式有利于调整林种结构,有利于改良农林复合经营,提高农林产值,增加农民收益。

构树的栽培技术

构树的栽培技术 繁殖方式:用种子或扦插繁殖。为克服雌株多浆的果实在成熟时大量落果,影响环境卫生,可利用雄株作接穗,培育嫁接苗种植。 育苗:每年10月份采集成熟的构树果实,装在桶内捣烂,进行漂洗,除去渣液,便获得纯净种子,稍晾干即可干藏备用。由于种粒小,种壳坚硬,吸水较困难,播种前必须用湿细砂进行催芽。春季条播,行距25~30cm,播种时,将种子和细砂混合均匀后撒入2cm深的条沟内,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播后盖草,待3周后种子即发芽出土。做好出苗前期管护工作,防止鸟类及鼠害,保证种子的安全越冬。当年生苗木可达到80~90cm,即可出圃造林。 播种:选择背风向阳、疏松肥沃、深厚、不积水的壤土地作为圃地。在秋季翻犁一遍,去除杂草、树根、石块。在播种前1个月进行整地和施肥,整地要做到三犁三耙,深度达到30cm以上,土壤细碎、平整。结合整地每667m2施入粉碎的饼肥150kg或厩肥1000~1200kg。播种床宽1.0m,长8~10cm,床高约15cm,排水沟宽30cm。 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前要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3h,捞出晾干后用倍于种子的细沙混合均匀,堆放于室内进行催芽,要定期查看,保持湿润,当种子有30%裂嘴时,即可进行播种。采用条播方法,行距25cm,播种量每667m20.15kg左右,播种时,将种子和细沙混合均匀后撒入条沟内,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后盖草以防鸟害和保湿。当30%~40%幼苗出土时,应在下午分批揭除盖草。 造林:构树造林不受条件和地形地貌的限制,既可集中连片造林也可见缝插针,在沟、塘、库岸、溪流两侧,房前屋后都可种植。种植密度根据营林目的不同而有差别,一般造林密度以株距1.5m,行距2m,每亩约200株为宜;以营造水土保持林和薪炭林为目的,每亩分别以330~660株为宜。定植2年后,要从主干30~50cm处截掉,以促其萌枝条,3~5年即可进入产皮产叶的盛期。 抚育管理:构树幼林地易生杂灌,影响林木生长,为使林相整齐,生长健壮,提高树林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砍杂除灌是林地抚育管理的必要工作,每年要进行1~2次,必要时可进行林地中耕除草和施肥。另外,对散生和成龄老树,要进行适时截干更新,促其抽发枝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也便于采叶取皮。 病虫防治:主要病虫害为烟煤病和天牛。防治方法:烟煤病用石硫合剂每隔15天喷1次,连续2~3次即可。天牛用敌敌畏和敌百虫合剂800倍液喷杀,或用脱脂棉团沾放敌畏原液,塞入虫孔道,再用黄泥等将孔口封住毒杀。 主要价值:构树能抗二氧化硫、氟化氢和氯气等有毒气体,可用作为荒滩、偏僻地带及污染严重的工厂的绿化树种。也可用作行道树,造纸。构树叶蛋白质含量高达20%~30%,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也十分丰富,经科学加工后可用于生产全价畜禽饲料。 饲用价值:嫩叶可喂猪。采用构树叶为主要原料发酵制成,不含农药、激素。利用生物技术发酵生产的构树叶饲料具有独特的清香味,猪喜吃,吃后贪睡、肯长。根据饲养牲猪品种的不同和生长阶段的不同,饲料消化率达80%以上。 药用价值:中医学上称果为楮实子、构树子,与根共入药,功能补肾、利尿、强筋骨。主治:补肾、明目、强筋骨。构树以乳液、根皮、树皮、叶、果实及种子入药。夏秋采乳液、叶、果实及种子;冬春采根皮、树皮,鲜用或阴干。 性味:子甘、寒;叶甘、凉;皮甘、平。 功能主治 子: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肾虚目昏,阳痿,水肿。 叶:清热,凉血,利湿,杀虫。用于鼻衄,肠炎,痢疾。

楸树的栽培技术

楸树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以及绿化价值都是很高的,可是大多数人对于楸树的认识还不够,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能够忽视楸树的存在以及楸树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所以随着认识楸树的人逐渐增加,楸树的种植人数也在不断地增长,因此,楸树的种植技术也成为了一种非常实用的知识。 1、楸树的栽植 楸树的栽植可选择在春秋两季进行,栽植前要挖好种植穴,另外带土球栽植可以提高成活率,但是也要注意不要栽植过深,过深会导致植株发生闷芽,栽植时也应该施些腐熟的基肥并将其与栽植土拌匀,栽植后浇一次头水,三天后和五天后再分别浇一次水。 2、楸树的水肥管理

在日常的养护中应该重视楸树的水分管理,除了栽植后浇的头三水,还应在5-10月之间选择浇两次透水,当夏季降水较多时,不是过于干旱则不需要浇水,冬季也要施好防冻水。在植株满四年后只要浇好返青水和防冻水即可。另外,楸树喜肥,在栽植时施足基肥,5月份可施些尿素,可使植株枝叶繁茂且能够加速生长。 3、楸树的整形修剪 因为楸树萌芽力较强,所以耐修剪,春季新生枝条达到30厘米左右时,选出合适的主枝后将多余的枝条剪除,在生长期内也应将新抽出的芽抹去,如果要扩大树冠,则需要截短主枝选留外芽。 4、楸树养殖的注意事项 楸树同样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常见的虫害有珀蝽、模毒蛾、泡桐龟甲、楸蠹野螟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制剂来防治。另外楸树常见的病害有炭疽

病,此病在高温且通风差的情况下易发病,所以除了喷洒农药之外,还要注重楸树的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5、楸树的嫁接繁殖 楸树的嫁接可在冬季或者春季进行,芽接可选择在春季或是晚秋,冬季可在室内嫁接之后湿沙贮藏,春初再进行定植,清明前后进行嫁接为好,边嫁接边封土成活率较高。另外可进行劈接法,即准备好需要的接穗和砧木,将其形成层对好后用麻绳和塑料绳捆绑,用湿土封好即可。10天左右即可萌芽。 盛霖苗木种植是集楸树开发、养殖、苗木培育、种植、园林设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综合性研发基地,以现代科技为技术,以绿化环境为目标,在楸树的基础上又培育出更珍贵的新一代速生楸树苗。

速生楸树详细介绍

速生楸树树姿雄伟,高大挺拔,枝叶繁茂,花色艳丽,每至开花季节繁花满枝,让人赏心悦目。楸树具有较强的消声滞尖、吸毒能力对污染空气的氧化硫,氯气等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经过选育后的一些品种,生长快,干形好,抗性强、耐观赏,具有不同的生产使用价值。它们有的树干高大,树冠狭窄,根系分布深,为理想的农楸间作型品种;有的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固土、保土能力,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还有一些品种,冠形优美,花大色艳叶被密毛,叶形独特,果实耐观。这些品种在枝、干、叶、花、果实、冠形等方面独具风韵,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为优良的园林绿化品种。也是西部开发的优良树种。 速生楸树裁培管理技术 楸树原产我国,已有2000多年裁培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优质珍贵用材和园林绿化优良树种,自古就有木王之称。但是,传统的楸树繁殖方法落后,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严重影响了楸树的发展。加之,人们无节制的砍伐利用,致使这一珍贵树种资源急剧下降,濒于枯竭。同时市场对楸树的需求量却与日巨增,楸树成为木材市场上的紧俏商品,极不易买到。因此,国家科委、林业部早在七五期间就把楸树研

究列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组织多省科技人员开展联合攻关研究。经过20多年的辛勤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效的解决了遏制楸树发展的良种繁育和速生栽培配套技术。速生楸树早被国家林业部立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被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选为绿化美化树种。 速生楸树的优良性状 (1)早期速生春季嫁接苗当年生长可高达3~4m,少量可高达5m,3年生树枝条生长量可达50~100cm,5年生树高可达10m,胸径可达12cm多,单株材积可达0.05m3。 (2)树体高大树体高大挺拔,树姿雄伟,树干圆满通直,尖削度小,自然接干力强。 (3)树体美观树皮光滑,不裂口,无疙瘩花形如钟,花色粉红,丰美艳丽,花期较长;叶片大,叶色翠绿,叶片耐寒,落叶较晚,落叶期整齐。 (4)木材优质木材质地坚韧细密,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有光泽易干燥,不裂不翘;耐水湿,耐腐蚀,不易虫切面光滑,易加工,是建筑、模具、家具、乐器、室内装饰的优良用材

杂交构树组培快繁技术概况

1发展背景 杂交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 ·]为 桑科(Moracea e )构树属(Broussonetia )落叶乔木,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杂交育种方法利用光叶楮培育出来的,具有突出抗逆性的速生丰产树种。光叶楮即日本构树,喜光、速生、适生性强,是特用纸(如钱币纸等)的造纸原料,同时具有多种生态保健功能,也是较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另外,其树叶中粗蛋白的含量高,Ca 、P 、Zn 等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丰富,是动物和鱼的优质饲料原料,发展前景广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纸和造纸原料贸易净进口国,特别是木浆等纤维原料进口量巨大。近年来从日本引进光叶楮作为制浆造纸专用树种,但光叶楮为引进树种,资源有限,一般种植2~3代以后就会退化。目前光叶楮苗木主要靠常规的无性扦插繁殖,但由于材料来源不足,扦插成活率不高,费时费工,难以满足当前大面积栽培及推广的需要。 近两年来,构树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发展较快,主要是针对1997年从日本引用的纸浆材专用树种四倍体光叶楮的研究。李际红等采用光叶楮母株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消毒处理方法对其离体培养的影响,发现在常规消毒剂中加入吐温能取得良好的灭菌效果。孙天洲等利用光叶楮顶芽进行优代再生,探索了其快繁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由于光叶楮为新引进树种,顶芽数量有限,孙天洲等进一 步以侧芽为外植体诱导培养,通过调节培养基中激素含量,使不定芽的分化速度大大加快,繁殖系数达 6~7倍,在短期内能够提供大量的优质种苗,加快了 光叶楮推广应用的速度。郁蒙蒙等初步建立了光叶楮叶片和叶柄的高效再生体系,并探索了硝酸银在减轻光叶楮外植体褐化方面的作用,该体系的建立不仅为实现其无性快繁、扩大种源生产提供了一种途径,也为外源基因导入该树种,进行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实现其种质资源的改良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对于改良品种杂交构树的组培快繁的研究报道较少。 杂交构树组培快繁研究不仅可以解决构树种苗大量需求问题,为造纸、饲料等相关产业提供充足苗木来源,还为优良品种的保存、遗传转化和转基因品种培育与筛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关于构树人工繁殖研究报道较少、起步较晚,加强其繁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构树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和遗传转化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2组培快繁技术介绍 通过对杂交构树茎段的离体培养和繁殖,探讨 了杂交构树茎段萌发、分化、不定芽生长分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实现其快速无性繁殖、扩大种源生产、保存优良品种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为杂交构树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品种改良打下了坚实的试验基础。 杂交构树组培快繁技术概况 作者简介:张伟(1984-),女,硕士,主要从事蝴蝶兰、凤梨、红掌、竹芋等花卉组织培养及栽培应用的研究。 张 伟 (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聊城252000) 摘要:杂交构树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杂交育种方法利用光叶楮培育出来的,具有突出抗逆性的速生丰产树种。目前光叶楮苗木主要靠常规的无性扦插繁殖,但由于材料来源不足,扦插成活率不高,费时费工,难以满足当前大面积栽培及推广的需要。近两年来,构树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发展较快,通过对杂交构树茎段的离体培养和繁殖,探讨了杂交构树茎段萌发、分化、不定芽生长分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实现其快速无性繁殖、扩大种源生产、保存优良品种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为杂交构树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品种改良打下了坚实的试验基础。关键词:构树;茎段;组织培养;规模化生产 295--

楸树简介

楸树简介

目录 . 1 形态特征 . 2 生长习性 . 3 物种分布 . 4 栽培技术 .?栽植方法 .?水肥管理 .?整形修剪 . 5 繁殖方法 .?嫁接繁殖 .?嫁苗管理 . 6 主要价值 .?工业价值 .?观赏价值 .?药用价值 .?生态价值

前言 楸树原产中国,分布于东起海滨,西至甘肃,南始云南,北到长城的广大区域内,辽宁、内蒙、新疆等省区引种试栽,均可良好生长。在汉代人们不仅大面积栽培楸树,且能从楸树经营中得到丰厚收入。古时人们还有栽楸树以作财产遗传子孙后代的习惯。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8-12米。叶三角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5厘米,宽达8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截形,阔楔形或心形,有时基部具有1-2牙齿,叶面深绿色,叶背无毛;叶柄长2-8厘米。 顶生伞房状总状花序,有花2-12朵。花萼蕾时圆球形,2唇开裂,顶端有; 2尖齿。花冠淡红色,内面具有2黄色条纹及暗紫色斑点,长3-3.5厘米。 蒴果线形,长25-45厘米,宽约6毫米。种子狭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2厘米,两端生长毛。花期5-6月,果期6-10月。 生长习性 喜光,较耐寒,适生长于年平均气温10-15℃,降水量700-1200m的环境。喜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不耐干旱、积水,忌地下水位过高,稍耐盐碱。萌蘖性强,幼树生长慢,10年以后生长加快,侧根发达。耐烟尘、抗有害气体能力强。寿命长。自花不孕,往往开花而不结实。 物种分布 产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湖南。在广西、贵州、云南栽培。

栽培技术 栽植方法 园林绿化中栽树,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春季栽植时间为。月下旬至4月中,秋季应在11月中旬12月上旬进行。栽植前应按要求挖好种植穴,种植穴规格不小于1 2+×1 2米,深不少于80厘米,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如果土质不符合要求,还应该进行换土。种植的楸树胸径小于10厘米以下的可以裸根栽植,大干10厘米的苗子最好带土球种植,带土球可以保持较高的成活率。栽植楸树时定要注意不能栽植过深,栽得过深窨易导致植株发生闷芽,即使是秋天栽植的苗木。第二年早春浇春水时候也应将土堆扒开,这样有利于植株发芽。一般来说,栽植裸根苗,填土可以高于原土痕2厘米至喱米,带土球的苗则应与原土球平齐。 楸树喜肥,栽植时应施用些经腐熟发酵圈肥作基肥;基肥应与栽植土拌匀,不拌匀容易烧根。春天栽植时应互即浇头水;三天后浇二水,再过五天浇三水。秋天栽植则应根据栽植时间来确定浇水次数。如是11月中旬栽植,可浇两次透水,即栽植后互即浇头水,过七天后浇二水;如是12月上旬栽植的,浇一次水就可以了。栽植后对较大规格的苗木应及时搭设支架,防止风吹或人为摇动。 水肥管理 楸树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在日常养护中应加以重视。以春天栽植的苗子为例,除浇好头三水外,还应该于5月、6月、9月、10月备浇到两次透水,7月和8月是降水丰沛期,如果不是过于干旱则可以不浇水,12月初要浇足浇透防冻水,第二年春天。月初应及时浇返青水,4月、5月、6月、9月、10月备浇到两次透水;12月初浇防冻水,第三年可按第二年的方法浇水,第四年后除浇好返青水和防冻水外,可靠自然降水生长,但天气过于干旱时,降水少时仍应浇水,对些生长多年的行道树也应在干旱时浇水,这样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延长寿命。楸树喜肥,除在栽植时施足基肥外;还应1§于每年秋末结合浇冻水施些经腐熟发酵的芝麻酱渣或牛马粪,在5月初可给植株施用些尿素,可使植株枝叶繁茂;加速生长,7月下旬施用些磷钾肥;能有效提高植株枝条的木质化程度,利于植株安全越冬。 整形修剪 楸树耐修剪,萌芽力较强。楸树在栽植前一般进行截干处理,干高可按使用要求或设计要求确定。春季待新生枝条长至30厘米左右时,在与顶端较近的枝条中,选取三四个长势强壮、分布均匀且不在同轨迹上的枝条作主枝,其余新生枝条全部剪除。在生长期内,主干还会抽生些芽,都应及时抹除,防止消耗过多的养分。楸树的新枝条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就可长到80厘米至120厘米。秋末落叶后,对所选留的主枝进行中短截,保留40厘米至60厘米,定要留外芽。 在栽培管理过程中,有些人经常不对主枝进行短截,任其生长,这样做的结果是

一亩地种多少棵楸树合适

楸树是一种观赏性特别强的绿化苗木,通常树高10米左右,树干笔直,叶子浓密,每逢5、6月份开放淡紫色的花,花朵特别多,香气浓郁。除了夏季可欣赏花卉外,秋季结满果实的楸树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细长嫩绿的果实像极了豆角,一层层地铺散下来,像流苏,又像瀑布。那么这种树一亩地种多少棵合适呢?想必想种植这个树木的树农也是比较想知道的,下面,就这个问题给大家分享一下,以便大家进行参考。 当年即可出圃按照每亩株行距50×50厘米计算,每亩产苗1600-2200株是比较合适的。 如果想让这些苗木都成活或者是过多的成活,可以参考以下这些方法: 播种:春季3月播种,播种前种子用温水浸泡4小时,捞出晾干。土壤灌

足水,等到晾至松软即可播种,亩播种量1-2千克,间距控制在行距20-25厘米之间,播种完毕表面覆盖细土。小苗出齐之后去掉覆盖物,注意水肥管理。 扦插:选取1年生苗干做种条,截成15-20厘米的插穗,每50根或100根插穗扎成一捆,竖立于露天沙坑中,一层插穗,一层湿沙,至坑口20厘米处盖土,天冷时要加厚土层。 埋根:采集粗1-2厘米的根条,剪成长15-20厘米的根段,上平下斜。挖根在春季解冻后末萌芽前进行,做到随挖、随剪截、随埋条。秋季采根要用湿沙层积贮藏到春季使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于埋条前15天选向阳处,将种条混湿沙催芽。斜埋:大头向上,小头向下斜放40°,根上端与地面平,埋后覆土1-1.5厘米,压实。 嫁接:嫁接适宜在早春和秋季进行,早春在树木发芽之前嫁接,秋天在树木落叶之后嫁接。采用梓树播种苗作砧木,从楸树优良母株采健壮当年生枝条的接

芽,进行带木质部芽接法育苗。 浇水:以春天栽植的苗子为例,除浇好头三水外,还应该于5月、6月、9月、10月备浇到两次透水,7月和8月是降水丰沛期,如果不是过于干旱则可以不浇水,12月初要浇足浇透防冻水,第二年春天。对于生长多年的楸树,在降水少时也应浇水,在干旱时浇水,这样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延长寿命。 施肥:楸树喜肥,除在栽植时施足基肥外;还应1§于每年秋末结合浇冻水施些经腐熟发酵的芝麻酱渣或牛马粪,在5月初可给植株施用些尿素,可使植株枝叶繁茂;加速生长,7月下旬施用些磷钾肥;能有效提高植株枝条的木质化程度,利于植株安全越冬。 以上就是河南盛霖苗木种植有限公司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阅读与支持。

杨树栽培技术

杨树栽培技术 一、关于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杨树的生态学特性和山东省林地土壤状况,杨树造林地土壤应具备以下主要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质地较轻,以轻壤、砂壤最好,中壤和紧砂次之;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m以下,不低于2.5~3m;土壤无或有轻度盐渍化,土壤含盐量在0.1%以下,地下水矿化度低于1g/L;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大于0.4%,全氮大于0.03%。有效氮大于15mg/L、速效磷大于2mg/L、速效钾大于40mg/L。 二、关于密度与轮伐期 培育胶合板等大径级用材: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在立地条件好、经营强度高的情况下可适当稀植,每亩栽植17~22株,采伐年龄10~12年,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6cm的大径材。在立地条件较好、经营强度较高的情况下不宜稀植,每亩栽植22~28株,采伐年龄9~10年,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0cm的大中径材。 培育纸浆材等小径级用材: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在造林地立地条件好的情况下,以每亩73-111株为宜,轮伐期3-5年。而在较差的立地条件上,造林密度可稍大些,以每亩33~55株为宜,轮伐期6-7年。 三、关于苗木与栽植技术 苗木要粗壮,高粗匀称,枝梢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具有充实而饱满的顶芽,无机械损伤、无检疫对象和严重病虫害。黑杨当年生扦插苗地径应大于2.0厘米,苗高大于2.5米,,2年生扦插苗和2根1干平茬苗地径应大于2.5厘米,苗高大于3.5米。毛白杨1年生炮捻苗和芽接苗的地径应大于2.0厘米,苗高大于3.2米,2年生炮捻苗的地径应大于2.5厘米,苗高大于3.5米。 栽植技术的关键是降低苗木的水分消耗和增加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尽量随起苗随运随栽植,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妥善假植,有条件的可用清水浸泡1~2天。春季和秋末冬初(10月底至11月中旬)均适合杨树造林,但I69杨、55/65杨、中菏1号、T26、T66等美洲黑杨无性系不宜秋季栽植,春季造林时应等树液流动、芽快萌动时(3月下旬至4月初)再栽植。栽

胡桃楸人工培育栽培技术

胡桃楸人工培育栽培技术 从介绍胡桃楸的形态特征入手,通过引进野生资源,经过多年的繁育培育实验,总结出了胡桃楸苗木培育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 标签:胡桃楸人工培育栽培技术 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别名:核桃楸、山核桃、楸子。胡桃科胡桃属。胡桃属约20种,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完达山脉、长白山区及辽宁东部,多散生于海拔300~800米的沟谷两岸及山麓,与其他树种组成混交林,大兴安岭林区东南部及河北、河南、山西、甘肃等地也有少量分布。胡桃楸木材之优良被人们誉为东北三大名贵木材(水曲柳、核桃楸、黄檗)之一,它是非常重要的粮油树木,它是具有发展前景非常大的树木。胡桃楸特有的生长机制使得其在社会中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胡桃楸材质在建筑、车辆维修以及家居制作方面提供重要的原料。胡桃楸的果实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胡桃楸果实可以直接食用,同时其可以作为食品辅料等,因此胡桃楸具有广阔的市场,它的市场价值在逐渐增加,长期以来,胡桃楸的原料主要来源于野生,目前胡桃楸木材资源遭到大量采伐,资源大幅下降。利用林地资源,搞好林业产业经济,发展胡桃楸人工栽植,对满足市场需要、增加林业职工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1 树木形态 胡桃楸属于落叶型,其高度能达到20多米,树冠多为圆形,灰色属于树皮的主要颜色,而且树木的年限不同树皮的颜色也就不同;胡桃楸树苗一般树枝小而粗,小树被茸毛保护,皮孔隆起,叶痕三角形,髓部薄片状;芽被黄褐色茸毛,为三角形。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40-50(-80)厘米,叶柄长5-9(-14)厘米,基部膨大,叶柄及叶轴被短柔毛或星芒状毛;小叶9-17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先端渐尖,基部偏斜,截形至近心形,上面初被稀疏短柔毛,后除中脉外其余无毛,下面被贴伏的短柔毛及星芒状毛,无柄。雄葇荑花序下垂,长9-20厘米,雄花通常具12枚雄蕊,雌花序穗状,直立,具4-10雌花。果序长约10-15厘米,俯垂,通常具5-7果实。果实球形、卵圆形或椭圆形,顶端尖,密被腺质短柔毛,长3.5-7.5匣米,直径3-5厘米;果核长2.5-5厘米,表面具8纵棱,其中两条较显著,各棱间具不规则皱曲及凹穴,顶端具尖头,成熟时不开裂。壳和内隔壁坚厚,不易取仁,可制作工艺品。 2 地块选择 胡桃楸多散生于沟谷两岸及山麓,它的生活习性主要喜欢凉干燥气候,它能抵抗严寒,能在-40℃生长。因此胡桃楸的栽培要选择向阳、土壤松弛并且具有良好的排水的沟谷为主,而土壤条件不好,排水效果不理想的生长环境不利于胡桃楸的成长。在我国东北地区,土壤化冻后,即可整地,选林地应选在阳坡、半

构树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构树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构树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构树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构树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5) 项目概要:........................................................... . (5) 项目名称:........................................................... .............................................. 5 项目性质:........................................................... ................................................ 5 项目实施地点: ............................................................... ...................................... 5 项目承担单位: ...............................................................

...................................... 5 项目建设期限:........................................................... ........................................ 5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 5 总投资估算............................................................... ............................................ 8 资金筹措:........................................................... ............................................ 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9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10 综合评价与结论:........................................................... ............................................ 10 综合评价:........................................................... ............................................ 10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

杨树栽培与管理技术

杨树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关于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杨树的生态学特性和山东省林地土壤状况,杨树造林地土壤应具备以下主要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质地较轻,以轻壤、砂壤最好,中壤和紧砂次之;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m以下,不低于~3m;土壤无或有轻度盐渍化,土壤含盐量在%以下,地下水矿化度低于1g/L;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大于%,全氮大于%。有效氮大于15mg/L、速效磷大于2mg/L、速效钾大于40mg/L。 二、关于密度与轮伐期 培育胶合板等大径级用材: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在立地条件好、经营强度高的情况下可适当稀植,每亩栽植17~22株,采伐年龄10~12年,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6cm 的大径材。在立地条件较好、经营强度较高的情况下不宜稀植,每亩栽植22~28株,采伐年龄9~10年,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0cm的大中径材。培育纸浆材等小径级用材: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在造林地立地条件好的情况下,以每亩73-111株为宜,轮伐期3-5年。而在较差的立地条件上,造林密度可稍大些,以每亩33~55株为宜,轮伐期6-7年。 三、关于苗木与栽植技术 苗木要粗壮,高粗匀称,枝梢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具有充实而饱满的顶芽,无机械损伤、无检疫对象和严重病虫害。黑杨当年生扦插苗地径应大于厘米,苗高大于米,,2年生扦插苗和2根1干平茬苗地径应大于厘米,苗高大于米。毛白杨1年生炮捻苗和芽

接苗的地径应大于厘米,苗高大于米,2年生炮捻苗的地径应大于厘米,苗高大于米。栽植技术的关键是降低苗木的水分消耗和增加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尽量随起苗随运随栽植,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妥善假植,有条件的可用清水浸泡1~2天。春季和秋末冬初(10月底至11月中旬)均适合杨树造林,但I69杨、55/65杨、中菏1号、T26、T66等美洲黑杨无性系不宜秋季栽植,春季造林时应等树液流动、芽快萌动时(3月下旬至4月初)再栽植。栽植深度以深栽60cm左右为宜。造林后立即浇透水,然后扶正苗木,培土封穴。 四、关于施肥和灌溉 造林前每公顷施土杂肥22500kg以上,掺入过磷酸钙750kg左右,造林后于每年的5~6月杨树生长速生期追施氮素化肥2次,每年每公顷施肥量折合氮~75kg(相当尿素~225kg或碳酸氢铵300~750kg)。灌溉主要在4~6月干旱季节进行,遇到严重秋旱时,也应进行灌溉,在一般降雨量年份,我省东部南部每年至少为杨树丰产林浇水2次,西部北部每年应浇水3次以上,每次每公顷灌水量450~750m3,要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如砂壤土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1%)。 五、关于病虫害防治 主要的杨树蛀干害虫是危害枝干的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白杨透翅蛾等。白杨透翅蛾主要危害苗木和幼树,用有机磷农药注射虫孔或蘸药棉堵孔;光肩星天牛幼虫期可用有机磷农药注入虫孔或插入毒签;成虫期可用人工捕捉或用有机磷农药毒杀。桑天牛主要危

园林树木栽培学整理

园林树木栽培的研究内容:1.研究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技术2.研究和发掘园林绿化种质资源,引种驯化栽培的技术体系 3.研究园林树木栽培的立地条件及其控制技术,特别是特殊立地环境下的栽培养护技术4.研究园林树木配置,整形修剪,营养管理以及安全性管理等理论和技术5.研究各类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管理的关键技术6.研究大树移植的理论与技术7.研究古树名木的保护及复壮措施 园林树木栽培技术的新进展:新技术包括容器育苗,大树移栽技术,树木复壮技术,抗蒸腾剂的使用,树木施肥,树洞修补,病虫害防治,苗木生产设施等 园林树木栽培的研究趋势:挑战:1.栽植苗木规格加大,外调量大,导致园林树木栽培及养护成本增加,绿化效果降低2.园林树木配置,造型等不能满足绿化要求3.过于重视景观效果,而忽略了树种规划,选择和配置的科学性4.重载轻养,园林树木的养护,安全性管理,古树名木的保护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研究方向:1.园林树木的抗逆性生理研究2.园林树木保护的研究3.根据园林绿功能需要的整形修剪技术研究4.园林树木长效养护管理技术研究 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名词解释):指从繁殖开始,经过多年

的生长,开花或结果,直至树体死亡的整个时期,它反应了树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离心生长: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称为离心生长。 离心秃裸:在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和树冠的“自然打枝”(内膛骨干枝逐年由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统称为离心秃裸 截顶或结顶:当树木生长接近在该环境达到的最大树体时,某些中心干明显的树种,其中心干延长枝发生分杈或弯曲 向心更新,向心枯亡:更新和枯亡的发生,一般都是由外向内,由上而下,直至根颈部进行。 不同类别树木的更新特点:1.具有潜伏芽:向心更新 2.无潜伏芽: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 园林树木生命周期划分:种子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衰老期。

苗木投资分析与预算

种植梓楸树及红叶李苗木 投 资 分 析 及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太康县梓楸树研究所 二〇一五年二月

第一章当前苗木产业发展趋势 一、产业概况 绿化苗木产业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被称为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它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其发达程度是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一项系列复杂、综合的生物系统工程。 二、市场现状 从绿化苗木种植面积来看,2007-2012年我国绿化苗木种植面积平均增长率7.71%, 2013年我国绿化苗木种植面积约79万公顷,2017年预计达到103万公顷。当前,我国苗木基地种植单一,苗木生产周期长,导致紧俏产品价格一路走高,而大路货销售呆滞。短期内,紧俏苗木价格仍会继续走高。2013年,苗木市场延续了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低潮,苗木价格总体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苗木销量较2012年没有明显改善。 2014年,房地产绿化项目的减少,对乔木类产品影响最为突出,以至于今年华南地区常用乔木工程苗如秋枫、小叶榄仁等价格整体下降20%至30%。受苗木生长周期较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华南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苗木行业

内产品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还将持续。长三角地区2014年地被苗、部分花灌木、小规格半成品苗销售情况都算平稳。红叶石楠、金边黄杨、金森女贞、毛杜鹃、小丑火棘等大部分地被苗销售畅通,价格虽比去年底今年初高价位时有20% 至50%不同幅度的回落,但仍比去年同期有所上涨。华东地区的苗木产业得益于先发优势,苗木销售整体处于良性、平稳局面。随着各地花木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14年,西南主要苗木产区四川温江的苗子有30%发往贵州。与其他地方比较,贵州发展相对滞后,如今赶上建设“生态文明”的契机,几千万、上亿的工程不在少数。西南地区未来的苗木生产还是以高端、精品为方向,种植户应赋予苗木更多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华中地区种植面积持续增大,消费市场越发萎缩。目前政府对待绿化工程的态度基本是“能做的赶紧做,能不做的就不做”,市政绿化工程量被不断地压缩;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及国家不再支持移栽大规格苗木的政策,更是让本就不景气的苗市雪上加霜。 三、市场格局 我国绿化苗木种植行业的生产经营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绿化苗木行业内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以同一产销区域内的企业竞争为主。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苗木花卉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

构树叶的发酵综合利用技术

构树叶的发酵综合利用技术 1、构树叶的营养价值和存在的缺点 构树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干物质中的粗蛋白含量可达26-32%,氨基酸 的含量是大米的4.5倍,玉米的2.5倍,黄豆的1.8倍,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的含量是大多数水果蔬菜的数倍,历来也被老百姓作为养猪饲料,但因为其蛋 白分子量大,畜禽食用后消化吸收利用率不高,因而没有作为饲料原料被人们 广泛利用。 据广西大学检测证明:采集2006年3月到12月构树叶并测定其常规营养 成分,结果表明,全年平均值(风干基础)如下:水分8.41%、能量15.22MJ/Kg、 粗蛋白19.58%、粗脂肪11.94%、粗纤维9.69%、粗灰分12.37%、无氮浸出物38.02%、钙3.15%、磷0.50%。 另外据河南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检测证明:风干构树叶中干物质含量 93.2%,粗蛋白23.21%,粗纤维15.6%,粗脂肪5.31%,淀粉1.17%,糖0.65%,灰分15.88%,钙4.62%,磷1.05%,铁0.08%。 另外据广西大学科技学院研究:猪日粮中使用构树叶粉应注意养分的平衡,由于构树叶粉纤维素含量较高,有效能值偏低,在配制构树叶粉日粮时,应注 意整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构树叶粉的氨基酸不平衡,其主要限制性氨基酸 为含硫氨基酸,用构树叶粉作生长肥育猪的饲料时,需注意含硫氨基酸的添加。在整个消化试验期间,试验猪食欲均旺盛,但皮肤略显淡白,被毛较粗长。毒性 试验表明动物适量饲喂构树叶基本无毒,但是否构树叶的使用影响了动物造血 系统尚待进一步研究。 构树叶粉适口性问题:构树叶的适口性较差,但混于配合日粮后对猪采食量并无明显影响。关于构树叶粉适口性问题,养猪生产中一是要逐步增加构树叶饲用量,宜先少后多逐日增加到最大饲用量,使猪有一个适应过程;二是要与日粮 充分混合。有关猪禽日粮中使用构树叶粉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动物体的生理生 化机能和动物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楸树多少钱一棵

楸树该树种性喜肥土,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木材坚硬,为良好的建筑用材,可栽培作观赏树、行道树,用根蘗繁殖。花可炒食,叶可喂猪。茎皮、叶、种子入药,果实味苦性凉,清热利尿,主治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热毒疮廊等,那么它的价格是多少钱一棵呢? 这种树在我国华中地区种植比较多,楸树的树体非常高大,楸树的价格根据直径不同价格有些许差异,目前米径3公分价格为14元左右,5公分价格50元左右,8公分价格240元左右,10公分价格420元左右。米径12公分价格950元左右,15公分价格1600元左右,胸径20公分价格3000元左右。可根据需要的尺寸来选择。它的价格也是随之行情的变化也会有些浮动的。 有一些厂家更多的是按照立方米来计算的价格,如果订购量少购买价格也是会比需求量多的贵一些。需求量高厂家也会按照这一方面来计算费用,考虑到运

输成本和人工搬运等费用都需要计算在内。 在苗木营销的过程中,其中影响楸树价格最主要是供需和规格,下面来了解一下。 由于受季节性、供量、采购量的影响,花木的行情就像股市一样波动不停,同等规格的苗木,种植季节不同,价格不同。冬季种植比春季种植的要便宜些!因为春季是种植苗的季节,需求量大,而冬季的需求量就相对小一些。因此,苗木挖掘、种植时间应该在适宜的季节里进行,若因工程特殊原因要求在非栽植季节种植的,应适当考虑技术措施费用。 在规格方面,“同等规格”的苗木,测量直径尺寸的位置不同,价格不同。如:同样直径3厘米的楸树,在地面测量和从地面以上30厘米测量以及米径价格就不一样,这一点是一定要说清楚的。 盛霖苗木种植是一家专业揪树开发,揪树养殖、揪树苗培育、揪树种植、揪树园林设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综合性研发基地,致力于揪树新品种的幵发与推广,发展精品林业,盛霖苗木,愿与各地同仁共赢未来。(以上价格仅供参考)

楸树栽培技术

楸树栽培技术 无极县林业局郭中起楸树是紫葳科梓树属落叶乔木,栽培历史很长,在我国从汉代就有大面积栽植的记载。楸树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较耐盐碱,在我国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 楸树木材纹理通直、花纹美丽、材质好、宜加工、用途广,是较高级的木材。同时楸树树形优美、花色浅红、素雅美丽,叶子落期短,抗烟尘、抗有害气体能力强,隔音降噪效果好,近年来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孤植、丛植及用作行道树。楸树繁殖主要有播种、分蘖、埋根及嫁接等几种,现将其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一、播种 楸树单株多自花不孕,种子宜在树龄20年以上性状优良的片林中采集。当其蒴果变成灰黑色,顶端微裂时采集,取种阴干后保存。楸树多行春播,其种子细小,发芽率较低,宜在苗床播种后移栽,亩用种1.5~2kg。河北播期在4月中下旬,若采用地膜覆盖或用塑料小拱棚,其播期可适当提前。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用40℃的温水浸种4~6h,捞出阴干后堆置于温暖的屋内,每天定时喷水搅拌,一般7~10天即可有部分种子裂嘴露白。苗圃地深翻后浇透水,条件适宜时整平耙细,做宽1.5~2m 的苗床,在其上划深1cm的浅沟,沟距20~25cm,撒上种子后用细沙土覆盖0.5cm,稍镇压后盖草,出芽后逐步撤除。在苗高3~4cm后间苗补植,株距20cm,当年苗高可达1~1.5m。 二、分蘖 楸树自古就采用挖取分蘖的方法繁殖,可在生长优良的母树周边刨出部分根系截断,然后加强水肥管理,当年即可长出大量分蘖苗,但其根系一般不好,必须归圃培育。在第二年春以株行距20×20cm 栽植于圃地,栽后平茬,培育1年苗高可达1.5~2m。 三、埋根 选取直径1cm以上的苗根截成15~20cm的根段,在深翻整平的圃地上开浅沟,把根段首尾相接放于沟中后埋土2~3cm,镇压后浇透水。埋根苗一般生长不均衡,注意精细管理促使苗势均衡,当年苗可高1.5m以上。 四、嫁接 楸树种子采集困难,可在梓树播种苗上嫁接楸树。嫁接一般在春季嫁接,砧木选取一年生梓树苗。初春在楸树母树上选取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低温保存,当砧木树液流动后行嵌芽接或切接。成活后注意去除萌蘖、及时解缚支撑,当年苗高可达2m以上。 苗木生长期管理注意及时中耕锄草、适时施肥浇水,培育2~3年后苗木胸径可达3~5cm,即可用于用材林造林。若用于园林绿化还需继续分栽培育,可在肥沃的苗圃地以株行距2m×2m栽植,根据需要在苗干2~3.5m处截干,平时注意去除竞争枝,修剪整理树冠,适时中耕锄草、施肥浇水。当楸树胸径达8~10cm,冠径1.5m以上时,便可用于园林绿化。

楸树栽培技术

楸树栽培技术 楸树分布广、适应性强、价值高、寿命长,是我国珍贵的优质用材树种和著名园林观赏树种。随着我国生态林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大量繁殖楸树良种壮苗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梓砧接楸是当前加快楸树苗木繁殖的有效方法。 楸树分布广、适应性强、价值高、寿命长,是我国珍贵的优质用材树种和著名园林观赏树种。随着我国生态林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大量繁殖楸树良种壮苗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梓砧接楸是当前加快楸树苗木繁殖的有效方法。现将这一嫁接育苗技术归纳如下: 梓树苗的培育 圃地选择:梓树苗前期生长较慢,管理要求细致,尤其对土壤湿度要求较严。育苗应选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壤质土作为圃地。 整地:梓树种子小,破土力弱,苗圃整地要求深翻、耙细、平整,并施足底肥,筑成1m等距的半高床待播。 播种:梓树播种时间要求不严,四月中旬至雨季均可育苗,播种时只要土壤湿度适宜,即可开沟条播或点播。每亩播种量0 75~1kg,播种深度1~2cm,播后覆土。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7~10天即可

出土。 苗期管理:梓树从出苗到长出4片真叶需30~45天,这段时间生长速度慢,苗木娇嫩,要保持圃地湿度,注意及时除草。待长出4~6片真叶后,苗木地上部分进入速生期,日生长量达4cm,管理上要注意及时间苗,株距一般以15~20cm为宜;若准备就地嫁接,株距60~80cm。此阶段要进行松土、除草、灌溉,及分次施肥等管理措施。1年生苗一般高度可达1.5~4m,粗度1.5~4cm以上。 嫁接技术 嫁接时间:冬季和春季均可进行,芽接从春季到晚秋均可进行。冬季利用农闲时间,挖出梓砧在室内嫁接,接后在室内或窑内堆放整齐,湿砂贮藏,促进其接口愈合。早春转入圃地定植,株行距1×0 4m,每亩1500~2000株。春季“清明”前后嫁接为好。在苗圃地随平茬,随嫁接,随封土,嫁接成活率一般在90%左右。 嫁接方法:嫁接以劈接和芽接为主。劈接时先将接穗留一轮芽,在芽上1cm和下部3~5cm处剪下,下部修成楔形含入口中待接。将梓砧距地表3~5cm处剪去,选光滑面沿髓心劈开3~5cm深,拔刀时用拇指和食指捏紧接穗插入刀口。注意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好。若砧木和接穗夹的不紧牢,可用麻绳和塑料条捆绑,然后用湿土封好伤口。

杨树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关于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杨树的生态学特性和山东省林地土壤状况,杨树造林地土壤应具备以下主要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质地较轻,以轻壤、砂壤最好,中壤和紧砂次之;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m以下,不低于~3m;土壤无或有轻度盐渍化,土壤含盐量在%以下,地下水矿化度低于1g/L;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大于%,全氮大于%。有效氮大于15mg/L、速效磷大于2mg/L、速效钾大于40mg/L。 二、关于密度与轮伐期 培育胶合板等大径级用材: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在立地条件好、经营强度高的情况下可适当稀植,每亩栽植17~22株,采伐年龄10~12年,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6cm 的大径材。在立地条件较好、经营强度较高的情况下不宜稀植,每亩栽植22~28株,采伐年龄9~10年,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0cm的大中径材。培育纸浆材等小径级用材: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在造林地立地条件好的情况下,以每亩73-111株为宜,轮伐期3-5年。而在较差的立地条件上,造林密度可稍大些,以每亩33~55株为宜,轮伐期6-7年。 三、关于苗木与栽植技术 苗木要粗壮,高粗匀称,枝梢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具有充实而饱满的顶芽,无机械损伤、无检疫对象和严重病虫害。黑杨当年生扦插苗地径应大于厘米,苗高大于米,,2年生扦插苗和2根1干平茬苗地径应大于厘米,苗高大于米。毛白杨1年生炮捻苗和芽接苗的地径应大于厘米,苗高大于米,2年生炮捻苗的地径应大于厘

米,苗高大于米。栽植技术的关键是降低苗木的水分消耗和增加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尽量随起苗随运随栽植,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妥善假植,有条件的可用清水浸泡1~2天。春季和秋末冬初(10月底至11月中旬)均适合杨树造林,但I69杨、55/65杨、中菏1号、T26、T66等美洲黑杨无性系不宜秋季栽植,春季造林时应等树液流动、芽快萌动时(3月下旬至4月初)再栽植。栽植深度以深栽60cm左右为宜。造林后立即浇透水,然后扶正苗木,培土封穴。 四、关于施肥和灌溉 造林前每公顷施土杂肥22500kg以上,掺入过磷酸钙750kg左右,造林后于每年的5~6月杨树生长速生期追施氮素化肥2次,每年每公顷施肥量折合氮~75kg(相当尿素~225kg或碳酸氢铵300~750kg)。灌溉主要在4~6月干旱季节进行,遇到严重秋旱时,也应进行灌溉,在一般降雨量年份,我省东部南部每年至少为杨树丰产林浇水2次,西部北部每年应浇水3次以上,每次每公顷灌水量450~750m3,要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如砂壤土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1%)。 五、关于病虫害防治 主要的杨树蛀干害虫是危害枝干的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白杨透翅蛾等。白杨透翅蛾主要危害苗木和幼树,用有机磷农药注射虫孔或蘸药棉堵孔;光肩星天牛幼虫期可用有机磷农药注入虫孔或插入毒签;成虫期可用人工捕捉或用有机磷农药毒杀。桑天牛主要危害白杨派品种,防治方法是:在林地及其周围清除桑树、构树,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