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建史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29.19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建史

人物

刘秉忠——元朝的规划师,代表城市为元大都和元上都。

宇文恺——隋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代表城市为隋唐长安城和东都洛阳城。

规划思想

《考工记》——是记录周朝城市规划制度的文献,城为重城环套制,规模为方九里,

宫城是全城规划的核心,宫城位于王成中心。宫城前为外朝,后为市,宗庙、社稷主

轴线对称,设置在宫城前方的左右两侧,道路网及里环绕核心,主轴对称,突出宫城

地位,并衬托出主轴线的主导,宫城内按前朝后寝制。规划将国家制度中的严格等级

观念运用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体现封建制度中君臣、父子、上下的尊卑,导致古

代城市严整、有韵律感、程式化。是古代城市发展规划的主轴。

管子的因地制宜规划思想——城的形制应充分发挥城址的地理条件,按地形实际情况

而定,不必强求形式上的规整,它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确

立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

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

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论述了都邑道路、农田分配及山陵丘谷之间比例的合理分配问题,分析了粮食供给、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

城市

1.古代不同历史时期都城布局的特点

1)轴线对称

曹魏邺城:中轴线对称形式→隋唐长安:更完善的中轴对称→宋东京:正对宫城正门

的御道

2)对景

城门、钟鼓楼、塔、亭台楼阁

3)山水文化内涵

崇拜——利用——意境

4)空间组织

春秋战国:筑以高台→隋唐:以整体布局特别是道路布局突出重点→明清:空间收放

自如,整体布局

5)轮廓线设计

底层院落式住宅,大型院落式建筑群和城楼、钟鼓楼、塔构成起伏变化不太强烈的城

市立体轮廓线

6)色彩设计

黄赤绿青蓝黑灰

2.近代青岛、南通

青岛——外国独占下发展起来的新建城市

建设方针与规划意图:德国——以军事据点及贸易港口为重点

日本——偏重于工业及交通方面的建设

规划分区:德国——德国区与中国区严格分开,德国区在市南沿海环境最优美的地段,

中国区在北部,住区、商业、工业混杂

日本——在沧口、四方一带建工业区,这里运输条件较好,而工人住宅区

却设在靠近铁路两旁的低洼地带,居住条件恶劣

道路系统:德国——道路系统与地形结合得较好,路网是不规则的方格形,交通问题不严重故没明确分工

日本——尝试解决路网分工问题

居住区:德国——集中在“提督公署”以东一带,系独立式花园洋房,建筑密度低,绿化多,建筑标准高,结合及利用地形较好

日本——大量日本式小住宅,以热河路的独立式建筑群最具代表性,较注重

实用功能,平面及立面形式简单

市政工程及公用设施:城市道路的标准较高,上下水管网用环式,电灯在开始建设时

就有,绿化较多,设有“林务署”

建筑风格及城市面貌:充分反映出殖民地城市的色彩,按殖民者的本国建筑形式设计

和建造。布局上采用了一些欧洲古典城市的手法,注意立体轮

廓及对景

南通——建设者:张謇特点:一城三镇

南通,是我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城市典范,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城市中的工商业是由于封建统治有密切关系的资本家张謇独立运营的,所以在近代工业化城市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载体,古代通州城于公元958年始建,具有典型的州城格局;明中叶,东西两侧关厢有所发展。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他将工业区选在城市西郊唐闸、港口区定在长江边的天生港、城市南郊狼山作为花园私宅及风景区,三者与老城相距各约6公里,并建有道路相通,构成了以老城为中心的“一城三镇”的空间格局,城镇相对独立,分工明确,减少污染,各自可以合理发展。这种一城多镇、分片布局的模式极有创意。

其他重点

1. 宋朝市坊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北宋末南宋初)

集中市制(独立功能区)—城市商业网络体系

作用:革新发展封建城市市制,使商品经济深层次演进

影响:革新城市总体规划格局,城市风貌发生显著变化

坊制的变化:里坊制的消亡,建立新型坊巷制(以坊为名,按街巷分地段而规划的聚居制度),封闭—开敞

2. 平江城的规划以及平江图的意义

平江城的规划:

1)城市道路:方格形,主要道路成井字或丁字形相交

2)河网:三横四直(东西三、南北四)

平江图的意义:

1)是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古代碑刻城市平面图。

2)正确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面貌,提供了研究的重要依据和珍贵资料。

3)平面与里面相结合,描绘生动。

4)按一定比例绘成,有很高的测绘水准。

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影响因素

1)早期耕作制度

2)传统的营建技巧

3)文化观念

4)封建政治制度

5)社会形态

4.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特征及原因

1)出于政治军事原因汉长安便于防守,便于东出潼关控制中原,边防城堡。

2)唐以来,由于都城人口众多,生活供应问题很大,因而较重视经济交通等因素,唐改善漕运,才驻长安。汴梁漕运方便,供应充足,建宋临安。

3)有些与统治集团势力范围及根据地有关,如东汉移都洛阳,明永乐迁都北京。4)有少数是原来便利的商业都会——宋开封、南宋临安。

5)因城市位置优越,经济有生命力,且城市骨架,河道利用值大,长期在原址发展如苏州(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