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方言
- 格式:ppt
- 大小:132.00 KB
- 文档页数:39
安徽土话—淮南方言大全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安徽土话—淮南方言大全1、好(所有一个字的都可以加嘛比)--叫嘛比的好。
2、不行--叫毛比吧。
也叫也熊吧。
3、好吃--叫好吃的羊熊样。
4、不怎么样--叫马虎熊。
5、行不行--叫可照。
6、好--叫好的羊熊样,嘛比的好。
7、不是那样的--叫你胡几吧吊扯。
8、是、是--叫旧地、旧地。
9、(坏)了--叫考了。
10、怪好的(非常好)11、一嘴:一句话好说的意思12、管:行可以的意思13、可是的该:为疑问短语“是不是的呢”之意14、麻灿:为副词短语常置于形容词前起修饰作用很非常的意思例句:麻灿的好15、喽喽吧:为感叹词得了吧行了吧的意思例句:喽喽吧就你那熊样16、胡吊搞:动词短语为乱来胡做非为之意18、搞哄黄子该!(搞什么搞)19、哧花了吧!(失误、失手、完蛋、搞砸了)20、腌喳人!(恶心人)21、吊烟(狗屁)22、打吊腰(心不在焉)23、你看把你倨地(倨傲,你看把你宠的)24、你洋唬什么(你来劲什么)25、你这人真叽一裤(见不得人的恶心本质)26、那大驴熊!(骂人的话)27、杠路、杠家、杠腿(走、回)28、七叶子(二青头、缺叶子肺、楞头青)29、不照器(不行、效果不好)30、能吊台(自作聪明)31、不管台、不管筋(不行)32、恶咽人、搁咽人(恶心人)33、扯地跟袄套子样(胡扯)34、遮鼓劲(装模作样、掩饰)35、猫吊喽、猫水吧你!(完了吧、算了吧你)36、过劲!(厉害)37、你搁哪喝(读音:豁)地该!(语无伦次、搞不清状态)38、各、各饭(吃)39、喝朗朗地(游刃有余、象摩象样)40、细比扣(吝啬)41、狗比羊眼(骂人的话)42、鬼子六(不诚实的人)43、精豆屁(狡猾的人)44、呵大蛋(拍马屁、巴结)45、掘事(赌咒)46、嘛熊(意同“麻灿”、“麻比”)47、掘人(骂人)48、迟鱼(迟:古代刑罚“凌迟”,知道啥意思了吧)49、冲会(民间的小范围融资)50、马子(身材。
各地⽅⾔分布图及概述各地⽅⾔分布图及概述江苏⽅⾔分布地图安徽⽅⾔分布图南通地区⽅⾔江苏⽅⾔就本省⽽论,分为三个⽅⾔区,即江淮⽅⾔区、吴⽅⾔区、北⽅⽅⾔区。
江淮⽅⾔区⼜分扬淮⽚、南京⽚、通泰⽚;吴⽅⾔语区⼜分苏州⽚,常州⽚;北⽅⽅⾔⼜分徐州⽚、赣榆⽚。
把本省⽅⾔分为四区,与本书对照,第⼀区江淮⽅⾔区,第⼆区吴⽅⾔区,第三区通泰⽚,第四区北⽅⽅⾔区,依《中国语⾔地图集》把第三区并⼊第⼀区,作为⼀个⽅⾔⽚,是符合⽅⾔性质的。
本省⽅⾔的分布,三⼤区在地域上是集中的,但都不是完整的,⽽是⼤⽅⾔区的⼀部分,分属官话⼤区和吴⽅⾔区,⽽且都偏在⼀⽅,因此⽅⾔间的边界交错,有很长的边界线。
边界线上的⽅⾔交互影响,语⾔现象多种多样,这就增加了本省⽅⾔的复杂性。
溧⽔、⾦坛两县原本都在吴⽅⾔区,但是半个世纪以来,江淮⽅⾔逐步渗⼊,现今县城已普遍说江淮⽅⾔,公共交际已不再说吴⽅⾔,⽼年⼈之间和农村还有吴⽅⾔的存在,但已⽇见衰微了。
不管在城镇还是在农村都有双语现象,其间有各种过渡词语和说法,是⼗分丰富多彩的。
类此情况,⼀县之内在语⾳上有等级差别,泗洪具的⼊声字,⾃南向北逐步减少,最南部⼊声基本齐全,最北部⼊声已不存在,中部则相当混乱,⽼年⼈和青年⼈⼤不相同;通州市的浊辅⾳,⾃西向东逐步增多,“通东活”是江淮⽅⾔和吴⽅⾔的过渡区。
此外,省内许多地⽅有外来移民,他们聚居成⽚,说着原籍的⽅⾔,形成⼤⼩不等的⽅⾔岛,这种⽅⾔岛和周边⽅⾔同样是处于边界线上,所不同的是⽅⾔岛⼈数少,在被包围之中,岛内的⼈不得不实⾏双语制,岛内外的话都会说。
全省有⽅⾔岛数⼗处,主要分布在黄海沿岸响⽔、滨海、⼤丰地区和苏南丘岭地带宜兴、溧阳、丹阳、句容地区。
⽬前关于江苏⽅⾔边界上和⽅⾔岛的⽅⾔调查研究,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但是还不够全⾯和深⼊。
25个在本地区是中⼼城市,语⾔影响较⼤的重点⽅⾔是:苏州、吴江、常熟、⽆锡、常州、海门、丹阳、⾼淳、南通、如皋、泰州、盐城、⾩宁、镇江、扬州、宝应、盱眙、淮阴、泗洪、连云港、东海、南京、赣榆、邳州、徐州。
江苏淮安-淮安方言淮安方言淮安方言概述淮安话即江苏省淮安地区所使用的方言,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地点之一。
淮安话有广义狭义之分,亦有古今地域之差异。
广义的淮安话也即明清时期所谓的“清淮方言”,指以明清淮安府城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和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浦区)两地及其附近区域所使用的方言(江淮方言扬淮片两淮小片)。
狭义的淮安方言因为淮安政区调整和地名更替而指代不同,一般而言(尤其是2001年淮阴淮安地名调整前),狭义淮安方言特指原县级淮安市、也即古山阳县今楚州区所使用的方言;近年来由于地级淮阴市更名淮安市,狭义淮安方言也指淮安市城区(清河区)所使用的方言,而楚州区一带所用方言又被称为楚州方言。
以淮安方言为载体的曲艺有淮剧、淮书等。
这些曲艺部分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安方言广义的淮安方言区今日除了清河区、清浦区、开发区和楚州区外,还包括邻近的洪泽县高良涧、黄集、岔河、朱坝等镇和淮阴区王营、新渡,涟水保滩等部分乡镇,地域范围北起废黄河两岸,南到白马湖,西至二河,东到苏嘴--复兴--博里--流均一线,人口200余万。
声母特点(1)古全浊声母在淮安话里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与多数官话方言以及普通话一致。
但是普通话的平卷舌,淮安话里是不分的,淮安话用z,c,s来代替zh,ch,sh,。
淮安方言的声母归类与普通话大致相同。
(2)古见系的开口二等字,多有声母不颚化(开口呼)、颚化(齐齿呼)两读。
文读念j,q,x,白读念g,k,h。
(3)影母和疑母混同,皆读为零声母。
与普通话一致。
这里从略。
(4)淮安话中…l?与…n?相混,但并不是简单的把“l”念成“n”,“n”发成“l”,而是一般洪音韵母前发“l”,细音韵母前发“n”。
(5)淮安方言不区分尖音与团音。
韵母特点淮安方言的韵母与普通话大致是相对应的,普通话中的双元音,淮安话里往往读成单元音韵母。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和普通话不同的情况。
中国最美方言排行榜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有各地的乡土民风,各地有各地的方言。
方言是贴在乡情上的标签。
方言是一朵朵奇葩。
但从韵律上分析,还是有好听与不好听的说法,但总是月是家乡的明,话是家乡的好。
普通话是中国的官话,它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延庆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既然是官方语言,就不能说是方言了。
TOP.10 湘语湘语,又称湘方言或湖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是生活在湘江流域及其支系一带湖湘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
湘语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代表,老湘语以双峰话为代表。
古楚语核心区位于长江中游一带,楚语是湘语的祖语。
现代湘语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相当部分地区,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娄底、衡阳、邵阳、永州等。
2010年统计约为4500万人口,占汉族人口的4%左右。
湘语是湖南省的主体方言,湖南省是一个方言复杂地区,湖南省外有一些湘语方言岛。
TOP.9 唐山话、山东话、河南话、陕西话、山西话既然是方言评比,就离不开唐山话,山东话,陕西话、山西话和河南话。
这几种地方语言随都属北方方言体系,但各自均匀特点。
唐山话说起来挺有趣,外地人听唐山人说话就像在听唱歌:听山东人讲话就自带憨厚和耿直,河南古称中州、中原、中国,为南宋以前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自唐代以来,历朝文人墨客均把天地之中“洛阳”一带的方言当做通行全国的通用语,但是目前已经被北京官话所取代;陕西省境内包含多种方言,狭义的'陕西话'仅指陕西中部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所使用的方言,听陕西人讲话,就像吃一碗油泼面,纯、香。
而听山西人讲话,浓浓的老醋的味道,一种自然美。
TOP.8 江淮话江淮话,又称下江官话、南方官话,属于官话方言。
以前把南京话作为江淮官话代表音,现在一般把扬州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音。
江淮官话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安徽省中部,此外还有江西省九江市部分地区、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地区及其它省份的个别方言岛,使用人口大约为7000万,主体分布于江苏、安徽两省中部的江淮地区。
江苏方言分布情况数据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遗漏的请留言区补充江苏地跨长江、淮河,地域文化和方言文化有明显差别。
江苏省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中原官话方言区。
江淮官话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
吴语区同属太湖片,细分苏州小片、毗陵小片。
中原官话区又分徐州片、赣榆片。
江淮官话的历史江淮官话,又称下江官话、南方官话,以前把南京话作为江淮官话代表音,现在一般把扬州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音。
通行于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徐州、宿迁部分地区、连云港北部地区除外),长江南岸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安徽省淮河南部、长江两岸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
包括江苏省南京(除溧水南部、高淳)、扬州(高邮)、淮安、盐城、泰州(除靖江)、镇江(除丹阳和丹徒区的一小部分)、南通(除海门、启东、通州部分)以及连云港和宿迁两市部分地区;安徽省合肥、安庆(小部分)、芜湖(除繁昌和芜湖县全部、南陵部分地区)、六安、滁州、马鞍山(除博望区)、池州(除部分地区)、淮南(东部上窑、洛河地区)、蚌埠怀远县(县城周边)、五河县(浍河以南地区);江西省九江市区、九江县、瑞昌市;湖北省东部的孝感市和黄冈市等地,使用总人口7000多万。
江淮官话可分为洪巢片、通泰片和黄孝片,洪巢片的分布范围广,涵盖大半江苏省和安徽省。
江淮官话洪巢片,在语言学上是指淮语以中国五大淡水湖(五湖)之洪泽湖和巢湖为两端的大片区域,包括今江苏江淮之间地区:扬州、淮安、盐城等;江苏沿江西部地区:南京(溧水南及高淳除外)、镇江(丹阳除外)、常州市金坛西部;安徽省中部地区:合肥、滁州、六安南部等;安徽南部沿江诸市:马鞍山、芜湖的部分城镇地区等。
洪巢片四面分别与中原官话(北)、淮语通泰片(东)、吴语太湖片(东南)、吴语宣州片(南)、赣语怀岳片(西南)、淮语黄孝片(西)等方言接壤,在方言交接地区与各方言互相影响,呈现出丰富的过渡特征。
以江淮官话的代表扬州话为例,以扬州市区(老城区)方言为标准。
概述⑴、江淮官话和普通话相比最大的语音特点就是有入声:绝大多数地区都只有喉塞音[-?]一个入声韵尾;安庆市的桐城、枞阳两地只有[-l]韵尾;唯有宝应一地有[-?]、[-l]两个韵尾;还有极少地区入声韵尾弱化或失去入声韵尾的,如南京、新海连等地。
⑵、咸山摄三分:即:“关”与“官”不同音、“站”与“战”不同音。
此两摄北方话一般都已经合流,今只有一类韵母[an](不计介音)。
而在淮语中,绝大多数都有两组或者三组读音。
一般的演变规律是:一等合口呼归桓欢韵;一等开口呼、二等归寒山韵;三四等同归先天韵。
在具体分合上各地又有所出入,在此不一一赘述。
⑶、阴平调值多为31或21的低降调:除海州一地的阴平调值为214曲折调,其他地区阴平调值多为31或21。
⑷、部分地区阴阳声韵合流:即阳声韵韵尾弱化变为鼻化韵,阴声韵鼻化变成鼻化韵,这样阴阳声韵之间有了交叉关系。
例如:在泰州方言中:“梅”≈“棉”、“悲”≈“边”;在盐城方言中:“姐”≈“剪”、“哥”≈“官”。
近年来由于普通话的影响,部分已合流的阴阳声韵又有了分离的迹象。
⑸、部分地区知三章三在咸山摄和假摄中保留j、q、x的读法:例如:淮阴、扬州、泰州等地,“遮”、“缠”、“扇”的声母分别为“j”、“q”、“x”。
⑹、大部分地区无儿化韵。
洪巢片的语音特点除了具备江淮官话的共同特征外,洪巢片淮语又具有许多独立的特征:⑴、声母方面:①除了滨阜的少数点外,绝大多数地区n/l不分。
②有些地区平卷舌能分,有些地区平卷舌不分:其中全部念为平舌的占多数。
③无疑母“ng”:除了滨阜方言有疑母“ng”之外,其他的方言疑母大多数均已的脱落或消失,疑母字归入零声母。
⑵、韵母方面:①大部分地区能区分an/ang。
由于普通话的影响,不分an/ang的地区正在减少。
例如:南京等地的新派口音已有an/ang的对立。
②en/eng,in/ing相混,其中以念en、in者为多。
通泰片的语音特点除了保留了独立的入声之外,和洪巢片相比,通泰片保留了更多的古音特征,也有许多不同于洪巢片的独特地方,比如:①,古全浊声母遇塞音、塞擦不分平仄一律送气。
简析南京方言从吴方言到江淮方言的历史变迁摘要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经历了千年变迁,历史上有六朝古都之称。
而南京方言也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南京方言目前属于北方方言下的江淮次方言,然而根据史料记载,南京话在魏晋时期以及魏晋以前都是隶属于吴方言的。
本文从南京方言的起源开始,通过史料记载的纵向对比和其语言特点与周围的吴方言的横向对比,在几个重点历史时期找出南京方言的历史变迁,论证南京方言是由吴方言向北方方言转化的。
并探求出影响南京方言转变的外部原因,分析南京方言的现状,寻求保护南京方言的方法。
关键字吴方言;江淮方言;历史变迁;语言融合一绪言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与北京、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文化古都。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天南京的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
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南京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南京,其文化和语言也经历了漫长的变化,根据史书记载和后人的推断,南京话最早是属于吴方言的,而目前南京话被划分为北方方言下的江淮次方言,这其中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还原历史面貌探求个中缘由并提出可靠有力的证据。
而追溯南京方言的变迁和发展也对现代南京话的保护与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南京方言的历史演变商代末期,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来到江南建立吴国,以今天苏州为都城,逐渐发展壮大,领长江下游两岸地区。
春秋时期吴国强大,向北扩张,最早的南京城在这种情况下建立。
据《建康实录》里记载:“越王筑城江上镇,今淮水一里半废越城是也。
”淮水指秦淮河,废越城在今南京中华门外右侧,越城筑于周元王四年,这是南京城最早的起源。
江淮方言的演变与发展我国自古地分南北,江淮居其中,江淮之间,气候物产、语言风土,其特点也都居南北之中。
语云:“桔逾淮而北为枳”,应是地理环境使然。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方言差别,固自不同,河北江南,最为巨异。
或失在浮清,或滞於重滞。
”扬雄《方言》记载显示,早在汉代本省境内偏西地区,西接淮河南北是一个方言区。
这个方言区居南北之中,受南北方言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演变成为江淮方言区,横亘江苏、安徽中部、全省遂成为三个方言区。
从商周两代开始,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向东向南两个方向发展,现今江苏方言的分布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
华夏族向南发展,从关中、中原出发首先到达江汉流域,《诗经》国风中《周南》有《汉广》,《召南》有《江有记》,都是江汉地区的诗,可以称为“楚风”,说明殷周之际这里已被视为诸侯国之列,语言文化已经华夏化了。
周初周公旦曾率军东证,战胜东夷,但是南面今江苏安徽境内的徐夷、淮夷仍很顽犟,曾多次与周互有攻伐:战争使敌对双方进行了语言文化的交流。
到春秋时期,徐夷、淮夷才被吴国征服,今江苏全境几为吴国所有。
这时吴国与中原诸国关系密切,与蛮夷各族共同接受华夏文化。
东周以来楚国向东扩张,吴楚连年战争,虽然楚国失败,但是由中原入楚的先进文化反倒因战争更多更快的传入吴国,加速其华夏化的进程。
这时吴国与中原内地的往来也颇为频繁,公子季札访问鲁、齐、郑、卫、晋诸国,表现了很高的华夏语言文化修养。
晋国助吴攻楚,还派去战车队,教以战法。
齐国军事家孙武训练吴军,齐景公还把小女儿嫁给吴王阖闾的长子。
孔子有一位大弟子言偃(子游〕是吴人,曾在鲁国任武城宰。
此外,楚人伍子胥奔吴,过江时渔父唱歌示意,语言可通。
还有文种、范蠡也是楚人,他们到越国做官,出谋划策,语言上也没问题。
所有这些都表明吴越两国已经放弃原来的蛮夷语言,成为与楚方言相近的华夏语的一个方言。
战国时期,楚国中心逐步东移,最後都城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楚语对东方特别是江淮间的语言影响更大了。
小作家江淮方言乐趣多家乡高邮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讲江淮方言,其方言独特、风趣,下面我来简单地介绍几个词语。
如果某人做事很认真,在这里通常被说成做事“板扎”,在《现代汉语词典》等字典、辞书中,有“板实”“板正”等词,未见“板扎”,而江淮一带方言中“板扎”一词却常用到。
它是指一个人生活、做事有条理、实在。
“板扎”还可以用“ABB”式、“AABB”式重叠,即“板扎扎”“板板扎扎”。
重叠以后更增加了“板扎”的分量以及喜爱的感情色彩。
与“板扎”同义的还有“一当”,这也是江淮一带的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词语。
“一当”如果拆开来讲:一,全、都;当,合适、适宜。
“一当”是指一个人生活有条理、有规律、有良好的习惯,从不乱来;还可以说成“一一当当”、“一而当之”等。
如果看到“胣”这个字,大部分人肯定都不认得,它读(chí),但是如果提到“胣鱼”这两个字,江淮人民肯定就都明白了,“胣鱼”也就是将鱼剖肚去肠,很久以前可以将杀人、杀鸡、宰羊、杀猪、宰牛都叫作“胣”,如果现在引用,那就被认为是大笑话了,在今天,“胣”的对象仅限于鱼。
在江淮方言中有一句话叫“溜溜胡子溜溜转”,这句话是在形象地描述一个人在吹嘘自己或在行使着某种骗术,他说得天花乱坠,胡子不停地转动,也想支配别人跟着不停转动。
这种人通常见利而舍义,为了利,他们行骗的过程常常是:胡乱编造,拿东说西,哄弄欺骗。
当你意识一个人像是个“溜溜转”的人,应该同他保持距离,以免被他欺骗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这类词语。
比如,“老距(j)”是形容能手、有高超技艺的人;“夯(hng)”形容言语举止无度、傻里傻气、粗鲁莽撞的人;“搭浆”意为做事不认真、马马虎虎;“嗯诺”一般用来答应、允许;“齁(hu)”表示过咸,还有“很”的意思,如果有人说:“这菜齁咸齁咸的。
”也就是很咸很咸……江淮方言的乐趣很多,我们作为江淮人民不仅要会说,还要多去了解其中的含义。
愿家乡话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另一番风采!(江苏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学孙秀秀指导老师:胡建新)。
合肥话是江淮官话洪巢⽚的⼀个重要⽅⾔作者真名不明民国三⼗四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安徽省省会迁⾄合肥县,合肥成为安徽省的省会。
民国三⼗七年12⽉,析、取合肥县西乡、南乡建⽴的肥西县;次年1949年02⽉01⽇再次析合肥县东乡、北乡为肥东县。
⼴⽟兰原产北美洲,合肥引种栽培有近百年历史,适应合肥⽣态环境,采⽤嫁接和播种繁殖,为合肥绿化基调树种之⼀。
公园、机关、⼯⼚、庭院及街道都有栽植。
1984年9⽉25⽇合肥市⼈⼤九届⼋次会议定⼴⽟兰为“市树”。
市花桂花:常绿⼩乔⽊或灌⽊,中国传统花⽊之⼀。
品种分秋桂(⾦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桂)。
⽯榴:落叶⼩乔⽊或灌⽊,枝⼲劲壮古朴,根多盘曲,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耐瘠薄⼲旱、忌⽔涝、宜地栽,在合肥栽培历史悠久,种植⼴泛。
1984年9⽉25⽇,合肥市⼈⼤九届⼋次会议定桂花、⽯榴为“市花”。
合肥话是江淮官话洪巢⽚的⼀个重要⽅⾔,属于江淮官话洪巢⽚合肥⼩⽚。
现代合肥话主要通⾏于的地域包括合肥(不包括长丰北部)、六安⾦安区、舒城等地区。
合肥话的最显著特点是北腔南调,⾳⾊和发⾳⼒度偏向北⽅,较刚劲;⽽语⾳是偏向南⽅,⾳变⾮常多。
合肥的菜系以庐州菜、江淮菜最为有名。
合肥菜⼜称庐州菜,是徽菜的五⼤代表菜之⼀,合肥菜代表菜品有臭⼲炒千张、庐州烤鸭、包公鱼、逍遥鸡、三河⽶饺、肥西⽼母鸡汤、吴⼭贡鹅等。
合肥是庐剧的发源地,庐剧旧称“倒七戏”,俗称“⼩戏”、“祷祭戏”、“⼩倒戏”、“⼩蛮戏”,是安徽省地⽅戏主要剧种之⼀,流⾏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
庐剧是在⼤别⼭⼀带的⼭歌、淮河⼀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书(门歌)、端公戏、嗨⼦戏的唱腔发展⽽成。
桂花酥糖是合肥三⼤特产之⼀。
屑⼦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粉、棉⽩糖、熟纯芝⿇仁、桂花等合制⽽成。
长丰草莓是安徽省特产之⼀。
长丰县位于合肥市北部,是国家⽆公害草莓⽣产⽰范基地,所产草莓果实⾊泽鲜艳,体⼤多汁。
!""#年!月皖西学院学报$%&’!!""#第!(卷第)期*+,-./0+12%345.6,78.79%-374:;+0’!$!<=’""""""""""""""""""""""""""""""""""""""""""""""""%浅谈江淮方言的地域特点与地理归因李!芳!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北!(C"""#摘!要!江淮方言从大的范畴上虽属于北方方言区"处于南北两大汉语语音系统的交汇$碰撞和侵蚀中却有自己鲜明的音系特点"这和其独特的地理地域面貌是有关系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江淮方言音系所呈现的特征入手"分析其音系特点形成的地理归因"从而提示江淮方言区的人们在由本地方言向普通话标准语过渡中语音练习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增强训练的针对性"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江淮方言&地域&特征&普通话练习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5文章编号!)""?B?#(C"!""##")B""D)B"!#一$江淮方言的地域特点江淮方言是北方方言区内的一个次方言!也叫江淮官话!分布在安徽+江苏淮河以南和苏皖线长江以北)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2)3*+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之间"福建南平城关+长乐县洋屿村+安庆等属于江淮官话孤岛"江苏省的方言可以分为&三区七片’!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和北方方言区"这三个方言区!大致上按流经江苏的长江+淮河)今为废黄河故道!其南有苏北灌溉总渠*两条大河把省境分为三块!这三块大地正好各有一个自己的方言!大体上说!长江以南主要是吴方言!长江以北至淮河两岸是江淮方言!淮河以北约)""公里以外是北方方言"2!3江苏境内的江淮方言区包括>!个市县和清江市的部分乡村!语音有两大特点!一是保留了古代入声声调!二是多数市县声母.+0不分"这个方言区又可划分为三个小方言片%!南京片!包括南京+江宁+句容+溧水)北边和县城新派*+江浦+六合共A个方言点"本片方言音系共有!)个声母!即&+U+ S+1+L+4+0+h+N+6+R+a+Q+J6+M6+36+-+J+M+3和零声母!与普通话的!!个声母相比!少一个."韵母共>>个!比普通话的(?个多#个)举例略*"声调有C类!即%阴平!调值()!如&高+专+粗+天’等(阳平!调值!>!如&陈+船+寒+扶’(上声!调值!!!如&古+走+染+网’(去声!调值>>!如&近+厚+汉+阵’(入声!调值C!如&急+出+宅+削’等""扬淮片!包括扬州+江都+高邮+宝应+仪征+镇江+扬中+淮阴+淮安+涟水+灌南+沭阳+泗阳+泗洪+洪泽+盱眙+金湖+连云港+东海+灌云+盐城+阜宁+建湖+响水+滨海+射阳共!A个方言点"本片方言音系共有)#个声母!比普通话!!个声母少了.+J6+M6+36+-C个!韵母也也A 个!声调共C个!即%阴平!调值!)!如&边+批+分+芳’等(阳平!调值(>!如&婆+凡+俘+麻’等(上声!调值>!!如&扁+普+匪+捧’等(去声!调值C C!如&炮+富+命+万’等(入声!调值>!如&笔+白+发+袜’等"#通泰片!包括南通+如皋+海安+如东+泰州+姜堰+泰兴+兴化+东台+大丰)"个县市和靖江的部分农村"本片方言音系共有)?个声母!比普通话的!!个声母少了0+ J6+M6+36+-C个!多了浊辅音声母293+2J3!个"韵母也是>A 个!声调有A个!即%阴平!调职!)!如&高+抽+伤+安’等(阳平!调值>C!如&穷+寒+娘+神’等(上声!调值!)(!如&古+丑+手+老’等(去声!调值((!如&汉+帐+唱+大’等(阴入!调值(!如&急+出+锡+桌’等(阳入!调值C!如&药+袜+摸+熟’等"2(3安徽省的辖区横跨长江和淮河!可谓地域辽阔!人口分布较广!北部及中部为平原地区!东南及西南为丘陵山区!所以安徽省的方言平原地区比较简单!但山地丘陵地区就比较复杂"安徽的方言以大的范围来分!也可分为三个主要方言区"即淮河以北的北方方言区+长江以南的皖南方言区和江淮之间的江淮官话"北方方言区以淮河为界!淮北+蚌埠+阜阳等地!包括六安地区的六安+寿县+霍邱部分乡镇!发音方式以普通话的第一声常常代替第三声为特点!从语调上说是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江淮方言区!以合肥+六安的大部分县区+巢湖地区!江南的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州等地"皖南的方言!如徽州话和浙江)湖州等*+江西的一些方言很接近!但是很多时候两个村子相隔不到)公里就互相听不懂"江淮之间的江淮官话横跨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这个方言的语音特点主要是%淮河南线的霍邱+寿县+淮南+凤台+凤阳等地平)J+M+3*翘)J6+M6+36+-*舌声母发音混淆!大多有平舌音)即舌尖前音*无翘舌音)即舌尖后音*(唇齿音1与舌根音6相混!多是有6无1"这明显受中原官话影响"长江北线的安庆+池州+巢湖南边#收稿日期!!""A B"#B"!作者简介!李芳))?#(B*!女!安徽淮北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一带虽分平翘舌声母!但不分鼻.+边0音声母!大多是有边无鼻"韵母发音不分前后鼻音!多数是有前鼻辅音无后鼻辅音!或处于不前不后的位置!受赣方言影响较大"六安的霍+寿以南几个县区则处于南北两线的中间!声母有不分平翘的+有不分鼻边的!多数把舌面音R a Q发成舌尖前音J M3(韵母有不分前后的!多半处于中间状态"声调上带有紧喉音的半降调和入声特别多!等等"所以江淮方言很复杂!真正是既有南腔!又有北调"具体来说!这个方言区也可划分为C个方言片!即% !合肥片!包括合肥市区+肥东+肥西+舒城+六安市区+金寨东南部+霍山+滁州市区+来安+全椒+明光等地"语音特征是!区分平翘舌音声母!无.H声母!区分/.和/.H!但.和0普遍不分!合肥和舒城大部分地方把声母R a Q发成J M3!零声母发成-!前后鼻韵母处在中间状态!复韵母发成单韵母!韵头,+7丢失!阴平是低降调!)或()!阳平是高平调C C!上声是高升调(C!去声是高降调C!!无儿化""当涂片!包括马鞍山市区+当涂!与南京市区+六合+江浦+江宁+溧水北部接近"语音特征是区分平翘舌!.和0不分!无.H声母!/.和/.H不分!前后鼻韵母处于中间状态!宽窄韵母混淆!容易丢失韵头,!阴平是低降调!)或()!阳平是低升调)(!上声是低平调!!!去声是高平调C C!有儿化"#芜湖片!包括芜湖市区+繁昌+南陵+池州市区+青阳+宣城市区+宁国+郎溪+铜陵市区+铜陵+泾县+旌德等地"语音特征是平翘舌都念做平舌!.和0不分!无.H声母!/.和/.H不分!部分舌面音R a发成舌根音H N)如&家R7/’发成&嘎H/’+&去a,’发成&剋N%7’*!前后鼻韵母处于中间状态!阴平是低降调!)或()!阳平是高升调(C!上声是曲折调!)(!去声是高平调C C!有儿化"’巢湖片!包括巢湖市区+和县+含山+无为+庐江等地"语音特征是区分平翘舌!.和0不分!有.H声母!区分/.和/.H!有前鼻辅音韵母而无后鼻辅音韵母!复韵母无动程!宽窄韵母容易混淆!往往丢失介音!阴平是低降调!)或()!阳平是高升调(C!上声是曲折调!)(!去声是高降调C!!无儿化"(安庆片%安庆市区+枞阳县+桐城等地"语音特征是!区分平翘舌!.和0不分!有.H声母!/.和/.H不分!有前鼻辅音韵母而无后鼻辅音韵母!齐齿呼零声母发成舌尖后擦音-!复韵母发成单韵母!丢失介音!阴平是低降调!)或()!阳平是高升调(C!上声是曲折调!)(!去声是高降调C!!有儿化"二$江淮方言形成的地理原因在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安徽和江苏这样的大范围内形成的江淮方言!一直没有受到北方语言的侵蚀!而保持自已的特色"我们说!一种方言的形成!应可追溯到种群的产生及迁移!如果外来语言太强大!即使当地语言不消失!也会混合变样"如果一个族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会同化掉其它的语种"可以推测!在秦始皇没统一六国之前或更早!江淮官话区应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因而具有自已的语言特色!即使后来历次的战争或外来的侵略!因为人口的基数太大!因而有可能保持自已的语言特色!如吴越方言+广东方言等"但与吴越方言不同的是!江淮官话是最靠近古北方言的语群!而一直发展下来!可见其生命力之旺盛"上述江淮方言的地域特点与江淮的地理原因有无联系呢,我认为是有的"长江+淮河之间的六安+合肥+滁洲一带在自然地理分布上属于江淮分水岭地区!而这一地区正处在南方语系和北方语系的交汇与对接线"这里襟江带淮!地分南北!水划两流!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江淮地区独特的方言特色"从方言分布上看!这一地带东南与吴方言接壤!西南与赣方言临近!正西偏南与以古楚方言为基础的西南官话连接!西北和北面与中原官话的河南方言相延续!从而形成了有自己地域特点的方言状貌"江淮方言的地理状貌就是发音时在舌位的前后+口腔的开合+唇形的圆展上!体现出南北两大语系交汇与对接的特点"北方语系的发音特点总体上是!舌位多半趋后!口腔开得较大!唇形大多趋圆!元音比较饱满!后鼻辅音比较到位!语调多数上扬!声音洪亮"淮河南线的霍寿淮凤这一发音特点比较明显"南方语系的发音总体上是!舌位多半趋前!开口很小!唇形偏展!元音立不起来!后鼻辅音不到位!甚至几近脱落!语调多数下抑!吐字不够清晰!声音比较含糊"长江北线的安庆+池州一带这一发音特点较为突出"而处在江淮分水岭种轴线的六安+合肥+滁洲一带发音时舌位多半居中偏前!口腔开合不够明显!唇形不圆不展!鼻边音声母不分!零声母浊化!平翘舌虽能区分!但舌面音因舌位趋前而发成舌尖音!前后鼻辅音多处于中间位置!语调+语势扬少降多!兼有南腔北调碰撞对垒的特点"三$江淮方言向普通话标准语过渡时应注意的发音问题根据江淮方言的地理地域特点!在向普通话标准语过渡的发音训练中!除了要注意声韵调的对应纠正外!更要注重舌位前后度+口腔开合度+唇形圆展度和调值时长的训练!而这些方面是我们在练习时经常被忽略的"一是舌位前后度的练习!训练时要加强舌头灵活性和弹力练习!舌位尽量后移!舌头做到伸缩自主!使前后鼻辅音归音到位"二是口腔开合度的练习!多做一些口腔操训练!口腔尽量加大!做到开合自如!使元音发音响亮饱满"三是唇形圆展度的练习!多做展唇和圆唇的交替训练!唇形避展趋圆!做到收放自由!使吐字发声清楚晓畅"四是声调时长的练习!多进行单音节字词的拉长练习!使声调时长迁延!做到调值到位!从而使字调高低升降+错落有致!语调顿挫抑扬+铿锵有力"如此长期坚持!必有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参考文献!-).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鲍明炜’江苏省志)方言志-G.’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D’-(.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G.’北京*商务印书馆"!"">’。
南京话属于什么方言
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淮西方言,也属于吴语方言,南京话又称为南京官话,特指曾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以南京语音为标准的国音。
南京话是江淮官话的代表语音。
现代南京话主要通行于南京市主城六区、浦口区、六合区、江宁区、溧水区北部、句容市全境、仪征市西部、滁州市区、来安县、全椒县,马鞍山大部分和芜湖市小部分,使用人数约1600万人。
南京话又属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旧称南方官话、下江官话,现今分布于今江苏和安徽两省中部、湖北局部、河南南部、江西北部部分地区,使用人口大约为7000万,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两省的江淮地区。
我国的人口众多,比较复杂,所以我国的语言学家对于汉语方言的划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
按照通俗的分法,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也就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其中官话方言又分为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甚至再分为方言小片,例如长沙话、南昌话等。
淮南方言大全1、好(所有一个字的都可以加嘛比)一一叫嘛比的好。
2、不行一一叫毛比吧。
也叫也熊吧。
3、好吃一一叫好吃的羊熊样。
4、不怎么样一一叫马虎熊。
5、行不行叫可照。
6好一一叫好的羊熊样,嘛比的好。
7、不是那样的一一叫你胡几吧吊扯。
8、是、是叫旧地、旧地。
9、(坏)了一一叫考了。
10、怪好的(非常好)11、一嘴:一句话好说的意思12、管:行可以的意思13、可是的该?:为疑问短语是不是的呢?”之意14、麻灿:为副词短语常置于形容词前起修饰作用很非常的意思例句:麻灿的好15、喽喽吧:为感叹词得了吧行了吧的意思例句:喽喽吧就你那熊样?16、胡吊搞:动词短语为乱来胡做非为之意18、搞哄黄子该!(搞什么搞)19、哧花了吧!(失误、失手、完蛋、搞砸了)20、腌喳人!(恶心人)22、打吊腰(心不在焉)23、你看把你倨地(倨傲,你看把你宠的)24、你洋唬什么?(你来劲什么)25、你这人真叽一裤(见不得人的恶心本质)26、那大驴熊!(骂人的话)27、杠路、杠家、杠腿(走、回)28、七叶子(二青头、缺叶子肺、楞头青)29、不照器(不行、效果不好)30、能吊台(自作聪明)31、不管台、不管筋(不行)32、恶咽人、搁咽人(恶心人)33、扯地跟袄套子样(胡扯)34、遮鼓劲(装模作样、掩饰)35、猫吊喽、猫水吧你!(完了吧、算了吧你)36、过劲!(厉害)37、你搁哪喝(读音:豁)地该!(语无伦次、搞不清状态)38、各、各饭(吃)39、喝朗朗地(游刃有余、象摩象样)40、细比扣(吝啬)41、狗比羊眼(骂人的话)43、精豆屁(狡猾的人)44、呵大蛋(拍马屁、巴结)45、掘事(赌咒)46、嘛熊(意同麻灿”麻比”47、掘人(骂人)48、迟鱼(迟:古代刑罚凌迟”知道啥意思了吧?)49、冲会(民间的小范围融资)50、马子(身材。
不同台湾马子”指女友)51、谝(音Pian,炫耀、显摆)52、滋啦啦地(介有其事)53、秋巴、秋鸡(形容形象委琐)54、叽歪(喋喋不休)55、鼻屎(不够身份、没有分量的人)56、真有拔捂(真有办法、真有能耐、真有把握)57、尿尿拉拉地(尿,读音sei,不爽利,意为让人讨厌)58、滴答、滴滴答答(饶舌、缠人)59、拉到把,叶熊吧!黑扯二衣子今天再添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