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用药
- 格式:ppt
- 大小:218.00 KB
- 文档页数:34
呼吸系统用药1. 引言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功能的各种疾病。
呼吸系统用药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呼吸系统用药,包括药物分类、药物作用机制和常见的临床应用。
2. 药物分类呼吸系统用药可以根据其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适应症进行分类。
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呼吸系统用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支气管舒张剂支气管舒张剂主要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气道,从而缓解气道痉挛,改善呼吸道通畅性。
常见的支气管舒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
2.1.1 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通过刺激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舒张气道。
常用的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福莫特罗等。
2.1.2 抗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主要通过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减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舒张气道。
常见的抗胆碱药物有异丙托溴铵、托溴米溴铵等。
2.2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常用于控制炎症反应。
常见的糖皮质激素有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2.3 抗生素抗生素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药物,可以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特定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而特定抗生素则对特定的细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常见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
3. 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类型的呼吸系统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β2受体激动剂通过刺激β2受体,使细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扩张气道。
•抗胆碱药物通过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减少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舒张气道。
•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功能,减轻气道炎症。
•抗生素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病原体的增殖。
4. 常见的临床应用呼吸系统用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支气管舒张剂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能够缓解气道痉挛、减少喘息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控制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能够减轻炎症反应。
执业药师考试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总结第一节镇咳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轻度咳嗽有利于排痰,无需应用镇咳药;痰液较多,单用镇咳药将使痰液滞留在气道。
因此,只有在无痰或少痰而咳嗽频繁、剧烈时适宜应用镇咳药。
分为:(1)中枢性镇咳药:选择性地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包括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可待因等。
(2)外周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中任何一个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有苯丙哌林、甘草合剂、咳嗽糖浆。
(一)作用特点1.右美沙芬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中枢镇咳。
无镇痛作用。
不抑制呼吸,未见耐受性和成瘾性。
用于感冒、咽喉炎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时的干咳。
2.可待因(1)类似吗啡,作用于吗啡受体,选择性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而迅速。
(2)抑制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痰液黏稠,难以咳出。
(3)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
适用于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适合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中度以上疼痛、局麻或全麻时镇静,具有成瘾性。
不宜用于痰多、痰液黏稠者。
3.喷托维林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选择性抑制延髓咳嗽中枢。
兼有外周镇咳作用——微弱的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麻作用,吸收后可轻度抑制支气管内感受器,减弱咳嗽反射,并可使痉挛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降低气道阻力。
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
4.苯丙哌林兼具外周性和中枢性双重机制:(1)阻断肺-胸膜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的肺迷走神经反射,并具有罂粟样平滑肌解痉作用;(2)抑制延髓咳嗽中枢。
无麻醉作用,不引起便秘,无成瘾性,未发现耐受性。
(二)典型不良反应1.中枢性镇咳药(右美沙芬、可待因、喷托维林、福尔可定)常见幻想;可待因——长期应用产生依赖性。
呼吸微弱、呼吸缓慢或不规则。
2.外周性镇咳药(苯丙哌林):一过性口腔和咽喉部麻木感。
(三)禁忌证1.妊娠期。
2.昏迷、呼吸困难、有精神病史者。
(四)药物相互作用可待因及右美沙芬与阿片受体阻断剂合用,可出现戒断综合征,如新生儿过度啼哭、打喷嚏、打呵欠、腹泻等。
呼吸系统用药一览表(呼吸内科)呼吸系统用药一览表(呼吸内科)
以下是一份呼吸内科常用的药物清单及其用途。
支气管舒张剂
- 氨茶碱: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
- 哌卡特:常用于急性支气管痉挛的紧急治疗,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 皮质类固醇: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用于控制气道炎症和减轻哮喘症状。
抗生素
- 青霉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
- 强力霉素:适用于治疗某些耐药菌引起的严重呼吸道感染。
- 头孢菌素:广谱抗生素,可治疗呼吸系统各类感染。
粘稠剂
- 止咳糖浆:用于缓解痰液黏稠、引起咳嗽的症状。
- 祛痰药:如溴己新、盐酸氨溴索等,可帮助清除呼吸道积聚的痰液。
其他药物
- 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喷嚏等症状。
- 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用于缓解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疼痛。
- 抗炎药物:如布洛芬、泼尼松龙等,可减轻呼吸系统炎症导致的不适。
以上只是部分呼吸内科常用药物的一览表,根据个体情况和疾病类型,具体的用药需由医生根据临床判断进行决定。
请在用药前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勿替代医师的指导,用药前请咨询专业医生。
临床药物治疗学——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下篇各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下篇内容特点---1.范围广: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内分泌、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精神病、疼痛;2.内容多:43种疾病;3.程度深: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案、药物选择、用药方法、药物相互作用等4.应用性强:贯彻药师深入临床一线、指导科学用药的原则。
---下篇知识结构------下篇应试策略---1.请先复习《药理学》等内容,再复习本部分内容;2.不求面面俱到,只抓重中之重;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肺炎三、支气管哮喘四、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五、肺结核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原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休息、戒烟、多饮水、补充适当的维生素。
2.用药目的与原则抗病毒药物/抗感染/对症治疗。
(二)治疗药物选择及合理应用1.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1)青霉素为首选,疗程10天(2)青霉素过敏患者可口服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疗程10天(3)其他可选药有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疗程10天2.急性细菌性中耳炎(1)初治宜口服阿莫西林。
(2)其他可选药物有复方磺胺甲噁唑和第一代、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
3.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同急性细菌性中耳炎※补充考点:抗感冒药的组方原则由于感冒发病急促,症状复杂多样,迄今尚无一种药物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采用单一用药不可能缓解所有症状,一般多采用复方制剂。
后备军:菠萝蛋白酶、右美沙芬、人工牛黄……二、肺炎(一)概述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肺炎的临床表现——症状:咳、痰、喘、呼吸困难;体征:发热、听诊肺部固定湿罗音;检查:X线斑片影。
(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1.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重症肺炎首选广谱强力抗生素。
2.应重视病原检查——给予抗菌治疗前先采取痰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及培养,体温高、全身症状严重者同时送血培养。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指南中文版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指南主要涵盖了各种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的选择、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疗程等内容。
下面将分别就几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及其治疗药物进行讨论。
1. 哮喘:哮喘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为气喘、气急、咳嗽等。
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如沙丁胺醇。
SABA可缓解急性发作的症状,同时也常用于急性重症哮喘的紧急治疗。
对于持续性哮喘患者,长效控制药物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常用的ICS有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在严重哮喘的治疗中,还可以考虑使用口服激素如泼尼松龙。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慢性肺部疾病,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是COPD 治疗的关键药物。
常用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包括沙丁胺醇,LABA则有沙美特罗。
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也常用于COPD的治疗。
对于严重的COPD患者,可酌情考虑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
3. 肺炎:肺炎是引起肺组织炎症的常见疾病,根据病原体分为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
对于细菌性肺炎,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常为首选。
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可酌情使用呼吸喷雾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病毒性肺炎目前缺乏特效药物,对于轻型病例,通常采用对症治疗,如退热药物。
4.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乏力等。
肺结核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
经典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在治疗肺结核时,需要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和剂量。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疾病如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等,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总之,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准确的用药指导,可以根据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2呼吸系统疾病用药2.1 哮喘及其用药 (2)2.1.1 哮喘的药物治疗 (3)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药物治疗 (7)2.3 支气管舒张药 (8)2.3.1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8)2.3.1.1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 (8)2.3.1.1.1短效β2受体激动药 (8)2.3.1.1.2长效β2受体激动药 (8)2.3.1.2 其它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3)2.3.2抗胆碱支气管舒张药 (15)2.3.3茶碱类支气管舒张药 (16)2.4糖皮质激素 (19)2.5 色甘酸盐及相关治疗和白三烯受体拮抗药 (24)2.5.1 色甘酸盐及相关治疗 (24)2.5.2 白三烯受体拮抗药 (25)2.6 抗组胺药 (27)2.7过敏原免疫治疗用药 (37)2.8变态反应急症及其用药 (39)2.9呼吸兴奋药 (41)2.10 氧 (42)2.11黏液溶解药 (43)2.12镇咳药 (47)2.13 祛痰药 (51)2.14减鼻充血药 (51)本章包括下列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1.哮喘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咳嗽2.1 哮喘及其用药哮喘(asthma)的治疗药物包括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药、抗胆碱药、支气管平滑肌舒张药、茶碱、糖皮质激素、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钠,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药。
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病情严重度判断和治疗原则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取决于发作的严重程度以及对治疗的反应。
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和改善低氧血症。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成人哮喘急性发作的一般治疗策略测茶碱血药浓度,如同时应用大环内酯类、H2受体拮抗剂、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茶碱剂量应酌减。
2.1.1 哮喘的药物治疗吸入此途径可使药物直接进入气道,比口服所需药物剂量小,且不良反应少。
压力型定量手控吸入器是很多治疗哮喘药物有效便捷的给药方法。
储雾罐装置能提高给药效率,尤其对于15岁以下儿童和使用压力型定量手控吸入器有困难的患者;储雾罐还能减少吸入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