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处理金矿加压氧化浸出
- 格式:docx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28
选矿设备对难处理金矿的加压氧化法分离技术,加压氧化法是在高温、有氧条件下加压浸出,将硫化物氧化为硫酸而使金解离,以便下一步氰化浸出。
依使用截止不同,可细分为四种方法;1、酸性加压浸出法。
通常在温度180~210°和总压力1000~3200Kpa、氧化分压350~700Kpa条件下操作,设备使用由耐酸砖作衬里或衬铅的多室高压釜。
其特点是适用各种类型矿石和精矿,金回收率高,不向空气排放SO2或As,但投资大且成本高。
美国、加拿大已有工业化生产企业,其它如巴西、希腊、澳大利亚等国也准备应用此技术。
我国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也进行过这方面的实验研究。
2、硝酸氧化加压浸出。
在硝酸介质中通氧气或用硝酸盐作催化剂,空气氧化,条件不太苛刻。
此法优点是砷处于非常稳定状态,可从尾矿中排出,投资和成本也比酸性加压法低。
该方法可细分为自动催化低压氧化法和Redox法(包括高温180~210℃与低温85~95℃两种)。
我国吉林省冶金研究所对甘肃曲高砷金矿石,红星院化工冶金所对黑龙江团结构微细浸染型金精矿进行过小型室内试验,但因多种原因二未能工业生产。
振动筛生产厂家生产的系列砂石生产线,石料生产线,制砂生产线等制砂设备,价格合理、性能可靠,是人工制砂首选设备。
3、碱性加压氧化法。
一般在温度100~200℃,PH值7~8和较高压力(总压力大于3000Kpa)条件下操作,产出主要由Fe3O3组成的残渣,硫和砷则以盐类型式完全溶解。
其特点是氧化温度低和高压釜腐蚀轻。
缺点为试剂费用高及砷渣处理。
该法前苏联曾进行过研究,我国对吉林浑江金矿的含碳金精矿进行过研究,均未获突破;而美国已有工业生产应用实例。
4、加压氧化浸出法。
美国矿物局开发出氯化物,氧气在95~120℃、200~300Kpa条件下浸出难处理金矿的新方法,在高压釜同时实现硫化物氧化和金的溶解。
由于同时实现金和银的浸出,既省成本又保证环境安全,其缺点是设备的腐蚀严重和高压釜衬里的钛材料在纯氧环境中会自然。
难选冶金矿石的提金技术-黄金冶炼技术系列之二转载自谁?..轩难处理金矿石是指用常规的氰化提金方法,金的直接浸出率不高的金矿石,一般为80%以下,典型的难处理矿石直接浸出率仅为10%-30%。
造成难浸的原因主要是微细粒金和包裹金以及矿石中含砷、含碳等有害杂质。
此类矿石需进行预处理才能合理利用,并获得经济效益。
处理的方法较多,有焙烧法、加压氧化法、生物氧化法及其它化学氧化法等。
2.1 焙烧预处理技术焙烧氧化法是较古老的预处理方法,特别是对含硫、含砷较高的矿石,这种方法可以自热平衡,可以回收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此法近年来得到新的发展。
早期使用的有多堂炉焙烧、回转窑焙烧、马弗炉焙烧。
沸腾炉氧化焙烧金矿石始于1947年,两段沸腾炉焙烧、原矿循环沸腾炉焙烧法是近十几年才得到商用。
两段焙烧、循环焙烧以及正在发展的热解--氧化焙烧法、闪速焙烧法、微波焙烧法都以解决环保、降低能耗、提高浸出率和增加焙烧强度为目的。
焙烧氧化法的特点是适应性强,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废气治理成本提高,此方法受到湿法预处理方法的挑战。
国外采用沸腾炉焙烧的主要厂家有11家,以原矿循环沸腾炉焙烧和两段沸腾炉焙烧为多。
如美国的IBM公司为处理部分包裹金和含有机炭的矿石采用了投资和操作成本最低的两段焙烧法。
我国的湖南某矿和新疆某矿为处理高砷金精矿也采用了焙烧法进行预处理。
2.2 加压氧化预处理技术这种方法是用加压氧化酸浸或用加压碱浸对矿石进行预处理。
先除去矿石中的S、As、Sb 等有害杂质,使金矿物充分暴露,然后用氰化法回收金。
环保的要求和金浸出率的要求,促进了加压氧化法的发展。
1984年此法首先应用于Homestake,Mclanlgh金矿,并从此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国外有代表性的加压氧化厂有11家。
超细磨--低温低压氧化难处理金矿石技术是澳大利亚Dominion矿物公司发展的技术,通过超细磨,矿物表面活性提高,氧化温度、压力降低,反应釜材质、防腐问题变小,是比较有发展前途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难处理金矿加压氧化法提金加压氧化又称为热压氧化,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入酸或碱进行氧化分解难处理金矿中的砷化物和硫化物,使金颗粒暴露出来,便于随后的氰化法浸金。
此法可以处理金矿中的原矿,也可以处理金精矿。
加压氧化过程所用的溶液介质,是根据物料的性质来选定的。
当金矿的脉石矿物主要为酸性物质量(如石英及硅酸盐等),多采用酸法加压氧化;当金矿的脉石矿物主要为碱性物质时(如含钙、镁的碳酸盐等),则采用碱法加压氧化。
世界上第一个在工业上采用加压氧化法预处理难浸金矿的是美国加州Homestake 公司McLaughlin 炭浆厂,该厂的加压氧化预处理车间于1985 年投产,是采用酸法加压氧化工艺,日处理硫化物金精矿3000t,由制氧300m3/d 的制氧机提供氧气,使用直径4.1m、长16m 的4 室卧式机械搅拌高压釜,操作温度为190℃,压力为2200kPa。
第二座采用类似工艺的加压氧化厂的是巴西的SaoBento 金矿,日处理硫化物金精矿2000t,使用两台并联的直径3.5m、长19m 的5 室卧式机械搅拌高压釜,操作温度190℃,压力为1655kPa,也是在纯氧条件下操作。
随后,相继投产的加压氧化预处理厂,还有美国的Barrick -Goldstrike 厂,也是采用酸法加压氧化工艺,日处理硫化物金矿石1500t。
美国内华达州的Getchell 金矿含有雄黄与雌黄,金与硅质化的碳质页岩及石灰岩中黄铁矿共生,由于该金矿含有的脉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所以在进入高压釜前先要用硫酸预测出以去除CO2,然后再进行加压氧化除砷和硫。
美国Barrick -Mercur 金矿中的金是与黄铁矿和白铁矿共生,还含有活性有机碳,该厂是采用碱法加压氧化金矿的原矿石,操作温度220℃、压力3200kPa,由于硫化物的含量相对较少,所以用氧量较少,矿浆氧化和冷却后即可进行氰化浸出。
目前世界上共有10 余个采用加压氧化工艺预处理难浸金矿的工厂在运行。
难处理金矿的细菌氧化浸出难处理金矿的细菌氧化浸出金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矿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及金矿的成分区别,有些金矿在传统的冶金加工中非常难处理。
这时,细菌氧化浸出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处理手段。
什么是细菌氧化浸出细菌氧化浸出是利用细菌的代谢活动将金矿中的金属元素溶解出来的过程。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出氧化酶,将金矿中的金属元素氧化成可溶性形态,然后经过浸出剂的作用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与浸出剂中的盐类反应生成金属离子的盐类,使其从固体中溶出。
由于金矿中的金属元素往往都被包裹在硫化物中,繁殖在金矿中的硫化细菌非常适用于氧化硫化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黄铁矿、黄铜矿等金矿中的各种金属元素。
通过细菌氧化浸出,可以有效降低金矿的成本,提高金属回收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难处理金矿的细菌氧化浸出难处理金矿,是指那些成分复杂、难以分离、处理难度大的金矿。
传统的浸出技术往往无法有效处理这类金矿,需要采用新的工艺方法。
细菌氧化浸出正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例如,逆走流金矿,是指含有花岗岩、斑岩、蚀变岩、黑云母岩、绿帘石化岩、重晶石等多种矿物的金矿。
逆走流金矿的硫化物含量高,传统的浸出方法难以将其中的金属元素浸出,这就需要使用细菌氧化浸出。
通过适当的菌种选择,可以使氧化酶分泌得更加充分,加速硫化物的氧化过程,有效提高金矿的回收率。
另外,压氧金矿也是一种难处理金矿。
压氧金矿中的硫化物含量非常高,是传统浸出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细菌氧化浸出,可以将硫化物氧化成烷基硫酸盐,再与添加的碱性浸出剂反应即可将矿物中的金属元素溶解出来。
细菌氧化浸出的优点细菌氧化浸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高效细菌氧化浸出可以充分发挥细菌的代谢活动,将金矿中的金属元素溶解出来,相比传统的浸出方法,可以提高金属回收率,使其成本更加低廉。
2.环保细菌氧化浸出不需要添加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符合现代环保要求。
难处理金矿加压氧化浸出难处理金矿加压氧化浸出金矿的开采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难处理金矿加压氧化浸出技术的应用更是进一步促进了金矿的开采,但该技术的应用也存在着很多难点,需要克服。
本文将从难处理金矿的定义、加压氧化浸出的原理及其难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难处理金矿的定义难处理金矿是指以微细金粒或镁铁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黄铜钴矿、蛋白石、闪锌矿、黄铁矾等为主体的含金矿石。
难处理金矿石催化剂难以被氧化,或是已经被微生物氧化过,含量很低,金粒较小,因此存在处理难度。
加压氧化浸出的原理加压氧化浸出技术是通过加入高压氧气和高浓度氧化剂,可以对难以被氧化或已经被微生物氧化过的金矿进行有效处理。
其原理是水中的氧气无法氧化难处理金矿中的金,因此需使用高浓度的氧化剂来氧化金矿。
同时加压氧化浸出技术具有高反应速率,提高了氧化速度和金的浸出率。
加压氧化浸出技术难点1、氧化剂浓度的选择: 加压氧化浸出技术是通过加入高浓度氧化剂,来实现对难处理金矿石的浸出。
而氧化剂的浓度选择很关键,过低的氧化剂浓度难以完成金的氧化,过高的浓度则会导致反应速率过快,金的浸出速度无法保持稳定。
2、操作压力的控制: 在加压氧化浸出技术中,操作压力的控制十分重要。
如果压力过高,会导致氧化剂和金矿的体积和表面积变小,反应速率下降;而压力过低则会导致溶液的氧化速率过低,反应不充分,使金矿的浸出率无法提高。
3、温度的控制: 难处理金矿加压氧化浸出技术中的温度控制和操作压力控制一样重要。
温度太低将会有助于细菌生长,而太高会导致氧化剂的分解,反应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金矿的氧化速度。
4、金矿的物化性质: 金矿不同的物化性质也会影响氧化的速率。
不同的金矿在氧化处理过程中的相对难度是有区别的,有些金矿含有更多的矽酸盐和铁氧化物,将会阻碍金矿的浸出。
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添加反应助剂,防止矽酸盐和铁氧化物的影响。
结语难处理金矿加压氧化浸出技术具有高氧化速度和较高的金矿浸出率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矿的采选和回收领域。
目录1.序言 (1)2难处理金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 (1)2.1难处理金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 (1)2. 2我国难处理金矿类型和特征 (1)3难浸金矿的预处理主要方法 (1)3.1细菌氧化法 (1)3.1.1含金硫化矿物生物氧化的细菌 (2)3.1.2细菌氧化含金硫化矿的机理 (2)3.1.3细菌氧化工艺 (2)3.1.4影响细菌浸金效果的主要因素 (3)3.2氧化焙烧法 (4)3.2.1概述 (4)3.2.2氧化焙烧原理 (5)3.2.3加石灰氧化焙烧法 (5)3.3加压氧化法 (6)3.3.1概述 (6)4 难浸金矿三种预处理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8)5难处理金矿的其他预处理方法 (9)结束语 (11)致谢 (11)参考文献 (12)浅谈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技术1.序言随着易处理金矿的不断开采,可直接氰化提取的易浸金矿床资源日趋枯竭,难处理(难浸)金矿已成为金矿的重要新资源。
据估计,全世界现在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金产量产自难处理金矿,储量约占全国金矿地质储量的30%,现已探明的难处理金矿存在选冶联合金回收率低和氰化物耗量高等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并可持续地开发利用难处理金矿石已成为金的提取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我国黄金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对于难处理金矿,直接用氰化物处理浸出其金矿石和浮选精矿,很难获得满意的回收率,并会消耗大量的氰化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已研究出针对不同矿石的各种预处理方法,即常规氧化焙烧、热压(加压)浸出和细菌氧化法。
2难处理金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2.1难处理金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从工艺矿物学上看难处理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和矿物组成方面的原因阻碍了金的氰化浸出,可归结为物理包裹和化学干扰两类。
化学状态,氰化浸出时金也不易接触到氰化物溶液。
包裹金的主题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和砷黄铁矿(毒砂),其次为铜、铅和锌的硫化物。
物理包裹是目前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难金浸金矿类型,也是目前研究最多解决得较好的一类难浸金矿。
一种复杂难浸金矿的强化浸出方法与流程
复杂难浸金矿的强化浸出方法与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矿石预处理:将矿石破碎成适当的粒径,通常采用破碎机进行碎石,然后对矿石进行粗砂选矿处理,去除杂质、石英和一些金属矿物。
2. 预浸处理:在浸出之前,对矿石进行预处理,以改善金的溶解性。
这可以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氰化钠)来促使金的溶解,并加热和搅拌矿浆来加速反应。
3. 浸出反应:将预处理后的矿石置于浸出槽中,与浸出液(包含化学药剂和水)进行反应。
反应时间可以根据矿石的性质和要求进行调整。
通常,反应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浸出效果更好。
4. 回收金:待反应完成后,将浸出液收集起来,通过过滤和离心等方法将浸出液中的金分离出来。
获得含金浸出液后,再通过电沉积、吸附法、溶剂萃取等方法分离金属。
5. 废渣处理:浸出过程中产生的废渣通常富含未溶解的矿石和其他杂质。
对废渣进行处理,可以通过过滤、洗涤和干燥等工艺将废渣中的金分离出来,减少环境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复杂难浸金矿的强化浸出方法与流程可能因矿石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浸出效果和金的回收率。
• 66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http://ysyl. bgrimm. cn)2021年第6期doi: 10. 3969/j. issn. 1007-7545. 2021. 06. 011难处理金矿加压预氧化扩大连续试验蔡创开(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上杭364200)摘要:贵州水银洞金矿为含砷、炭质的“卡林型”难处理金矿,通过常规工艺处理无法产生效益,为开发这类金矿资源,通过工艺对比,选择加压预氧化工艺进行试验研究。
小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条件下,硫氧化率>99%,金浸出率>94%。
为获得工业设计需要的研究数据,自主建设一套可连续投料的加压预氧化中试系统,并顺利完成扩大连续试验,在温度210〜220 、加压氧化60〜90 min,氧分压0•6〜0. 8 M Pa条件下,硫平均氧化率大于97%,金平均浸出率96%,验证了小试结论,打通了整体工艺流程,为工业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关键词:难处理金矿;加压预氧化;扩大连续试验中图分类号:TF8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7545(2021)06-0066-06Continuous Pilot Experiment of Pressure Pre-oxidationof Refractory Gold OreCAI Chuang-kai(S ta te Key Laboratory of Com 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Low-grade Refractory Gold O res,Zijin Mining G roup Co. »L t d.,Shanghang 364200,Fujian, China)Abstract:Guizhou Shuiyindong Gold Mine is a “Carlin-type”refractory gold mine containing arsenic and carbon,which cannot produce benefits through conventional processing.In order to develop this type of gold resources,through process comparison,the pressurized pre-oxidation process is selected for experimental research.Test results of multi-factor laboratory study show that sulfur oxidation rate is !> 99%and gold leaching r a t e is〉94 %under the recommended conditions.In order to obtain research data required by industrial design,a set of pressurized pre-oxidation pilot system with continuous feeding is built independently and pilot test is successfully completed.Under the conditions of pressurized oxidation at 210—220 °C for 60 —90 min with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of 0. 6—0.8M P a,average oxidation rate of sulfur is higher than97 %and average leaching rate of gold is96%,which verifies the conclusion of laboratory research and opens up the overall process flow.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design basi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this process.Key words:refractory gold ore;pressure pre-oxidation;continuous pilot experiment贵州水银洞金矿累计查明金资源量260 t,远景 储量突破300 t[12]。
难处理金矿的氧化预处理工艺简介
自然界中的黄金矿产资源主要以氧化矿和硫化矿资源的形式存在,氧化矿由于自然风化氧化的作用较易直接浸金提金,而硫化矿则由于硫化物、脉石、炭质等的包裹,使大量微细粒金难于与浸金试剂接触而被浸出。
而经过人类长期的开发,易提取金的氧化矿资源已越来越少,黄金矿产业不得不转向以开发传统提金工艺难以有效回收金的硫化矿矿资源(难处理金矿)为主。
此类难处理金矿若没有任何预处理工序,用传统的氰化工艺无法提取其中的金。
目前国内处理此类金矿的方法主要为原矿-浮选-氧化预处理-氰化浸金的方法,而国际除有此方法外还有的矿山直接对原矿氧化预处理后氰化浸金。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其原理均是先氧化打开包裹金后再浸金。
目前,难处理硫化金矿的氧化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焙烧氧化、生物氧化、加压氧化三种。
三种方法中,国外三种方法均有应用,但以加压氧化较多。
由于能耗较高、投资大、对环境不友好,焙烧氧化已较少采用。
生物氧化虽存在反应温度低,矿浆浓度低,停留时间长、需要很大容积的浸出槽、生产周期长,菌种受气候、温度、矿种影响显著、需要较大量容积的浸出槽等缺点但由于其相对于加压氧化设备容易解决,在国内应用较多。
难处理金矿石的加压浸出技术
周绍銮;孙全庆;张晓泓
【期刊名称】《铀矿冶》
【年(卷),期】1997(000)004
【摘要】采用加压氧化工艺对我国某难处理金矿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加压氰化浸出率达到92%以上。
进行了酸法加压氧化预处理、催化加压氧化预处理和碱法加压氧化预处理试验。
文中还简述了各种方法的机理和优缺点。
在小型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吨级扩大试验,春结果优于小型试验。
【总页数】1页(P237)
【作者】周绍銮;孙全庆;张晓泓
【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53
【相关文献】
1.某难处理金矿石浮选—氰化浸出试验 [J], 曹进成;吕良;曹飞;岳铁兵
2.难处理金矿石的加压氯化物浸出 [J],
3.难处理含铜金矿石预处理与浸出技术现状及进展 [J], 邱廷省;聂光华;张强
4.难处理金精矿加压氧化浸出技术的工业应用 [J], 桑利
5.难处理金矿石加压氧化—氰化提金技术研究 [J], 许晓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